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21 09:36:42| 人氣1,196| 回應1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誰在上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論如何《質疑資訊社會》《大媒體潮》《多媒體革命》《媒體現形》《誰沒部落格》《誰在上網》《圈套/搜密/駭客》,在《電子殖民主義》控下,能改變《誰在操縱我們》的本質嗎?


彼得克雷蒙第著《誰在上網:網路使用者大調查》(美商麥格羅希爾,1999)

 

網際網路已是跨世紀的明星產業,網路媒體也儼然成為「第五大媒體」。官方資料預測,1998年的網路廣告市場總收入將達到新臺幣一億元以上,約為去年的三倍,前年的十八倍。臺灣的網路人口,1996年據資策會的統計,將近六十萬人,發展至1998年底時,據天下雜誌調查,已突破二百二十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0%。相對於目前美國網路人口占全美總人口的30%,臺灣的上網人口至少還有二倍以上的成長空間。

  《誰在上網》State of the net : the new frontier是第一本以可靠數據,精確描繪今日的消費者使用網際網路的情形,以及未來他們將如何使用網際網路的專書。

  雖然,企業主有志一同地認為網路商機潛力無限。但是到底是誰在使用網路?他們的人口特徵是什麼?他們在網上做些什麼?為什麼上網?網路購物者把錢花在哪裡?他們在網路上都買些什麼?多久上線一次?常在網上購物嗎?線上消費行為如何?

  對企業主、廣告代理商、媒體業者、網路公司而言,了解網路族使用網路就和了解一般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與動機一樣重要。要如何擬定適切的網路行銷策略須依目標市場是誰而定。

  我們如何能像了解一般大眾消費市場的消費者一樣地了解網路族? 本書提供我們一個可行的方法與全盤的深度了解。

 

誰在上網? 讀後感

 

誰在上網? (The State of the Net),Peter Clemente 原著,林以舜譯, McGraw-Hill 臺灣分公司,1999 (比原文書慢了一年)。

兩千年一月七日,我在臺大附近的書店瀏覽,想要物色一些有關 FreeBSD 和 mySQL 的書。不料臺大可能已經步入人文昇華的境界,關於計算機技術類的書籍非常貧乏。後來我是在清大附近找到我想要的書。但是在臺大附近發現了這本書。

這是一本探討網路使用族群的人口與消費特性的調查報告。所言之網路,其實指的是 WWW。否則可能就沒有大張旗鼓來做調查的必要。調查的時間是 1997,函蓋三年的資料,原文出版的日期在 1998 年初,當時應該是炙手可熱的文獻。中文版出於 1999 年初,而我再遲一年才看到。所以,可以說我是在看歷史,而不是企望著拿這份調查文獻當做水晶球來預測未來。有趣的是,我已經處於書中所謂的未來,大可以有些後見之明。其實我的工作範圍自然就參與了這趟趨勢的前緣,但是身在其中,只是使我不為這股風潮感到懼怕或失落,並不使我更瞭解整體的情況。我相信這本書內提出的統計資料,在網路上都可找到,但是讀書還是比較輕鬆的。反正我不搶時效。

我仍然認為,這本書的歷史文獻價值,大於 1998 年份的時效性。或許作者 (Clemente) 也是這樣想吧,否則他實在沒有必要煞有介事地這麼寫。以時效性而言,這本書活不過兩年。但是光是看每一章開頭選用的 quotation,就非常用心 (除非作者實在是太才高八鬥了,隨便就能舉出這樣的引句)。我很喜歡以下這些引句:

在白天做夢的人明白許多只在夜晚做夢的人所忽略的事實。 (愛倫坡)

這句話可以給每一個上課時容易發呆的人拿來當座右銘。

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核能可以供人運用。這表示原子必須能夠讓人隨心所欲地予以粉碎。 (愛因斯坦 1932)

我聽說一開始的時候愛因斯坦的確不認為原子彈的想法是可能的。這句話大約就是那時候說的。

未來已經來臨,只是還沒有平均分配而已。 (吉布森)

這句話大有語病。既然已經來臨,怎麼還叫「未來」?不過,我想讀者都能會意;在不講究邏輯的情況下,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

這本書的中文名字,比起英文名字,更能夠讓讀者一目了然。內容的主題,的確就是在分析,哪些人在上網?他們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目的、興趣、社經地位如何?和美國的全國人口在這些方面的比例,有什麼異同。但是怎樣的統計、或說取樣的方法,才是可靠的呢?這個調查案,以前從未存在,它突然而發生,一來就那樣急迫。老實說我對這些問題真的沒有那麼大的興趣。倒是這本書裡的統計數據,可以適當地被融入教材。而我比較感興趣的部分是,作者闡述網路上的廣告,和已知的平面媒體與大眾傳播媒體上面的廣告,在性質和概念上有何不同?它的效果該如何衡量,它的價格該怎麼計算?我在大學時代曾經對廣告業很感興趣,在這本書裡又受到勾引。簡言之,作者認為以前的廣告是強迫收看,要走大眾路線。網路廣告是瀏覽者選擇收看,必須要對味。也就是說要竭力發展一對一廣告的可能性。他這麼說,當然有可能是要突顯像他的雇主那種網民調查公司的重要性。要做到一對一的廣告,當然要把對象搞得越清楚越好。除了個別網民的生辰八字,最好連他的九族都要摸清楚,才能真的對症下藥,是吧?或許哪一天,我會在一早從 WWW 裡面讀新聞的時候,看到如下一則「報導」:

親愛的 Mr. Shann,請容我善意地提醒您,令嬡的生日就快到了。時光匆匆,相信您一定不敢相信,令嬡將要年滿十八了。... 您或許因為工作繁忙而抽不出時間選購禮品,也可能不太肯定該送什麼東西比較適當 (畢竟現在的年輕人不太容易捉摸)。但是我們肯定您必定衷心地希望給令嬡一份來自父親的祝福。 ... 根據我們的瞭解,Felicia 喜歡 ... 而比較不喜歡 ... 所以我們建議您考慮 ... 如果您想要表現得更勁暴一點,何不考慮 ...

當我收到這樣的廣告,會覺得對方體貼呢?還是侵犯我的 (或我女兒的) 隱私?其實我不敢斷言。或許他們已經在網路上分析我的女兒多年 (她從十歲開始上網),或許我真的會聽從他們的建議也不一定。很可能我會感激這份廣告,因為我可能真的忘了她的生日。

這本書還有一段對於當代資訊相關工作者的工時調查。我認同他們說的,因為我就是那種在上班時間有處理不完的資訊以至於無法開始真的工作,必須在別人下班以後才能靜下來開始從事生產的那種人。

http://libai.math.ncu.edu.tw/~shann/Lite/book/net_state.html

 

全球網路使用者突破10億 中國人數居冠

 

 【大紀元2009-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23日法新電)網路調查業者comScore今天公佈報告指出,全球網路使用者人數已突破10億人,而中國是上網人數最多的國家,有近1億8000萬人。

comScore執行長亞伯拉罕(Magid Abraham)發布聲明表示:「全球網路使用者突破10億人,是網路史上的重要裏程碑。」

亞伯拉罕說:「這是全球社會逐漸統合的成果,也提醒我們世界果真變得更平了。」

他說:「網路使用者將在不知不覺間達到20億人,而突破30億人的速度又將更快。」

comScore說,網路使用者總人數是在去年12月突破10億。

 

中國成為全球網路使用人口之最  2009-01-18

 

根據官方研究數據顯示,08年網路使用人口數中國超過美國。中國網路資訊中心一月的報告指出,中國網路瀏覽人口數成長至42%,共二億九千八百多萬人口,並且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現在幾乎是四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有網路使用經驗。

報告顯示,中國網路使用人口成長迅速和經濟的快速成長有關,而官方鼓勵鄉村設置電話設備和寬頻網路線也促使了網路人口的增加。中國官方期望在2010年前,電話和寬頻能在每個鄉村普及。

而百分之九十一的中國網路使用者,幾乎都是靠著寬頻連線上網─從2007年至今,增加了幾乎一億個這樣的例子。而手機網路使用者截至2008年為止增加了一億一千八百萬人口。 

http://www.7news.com.tw/index_view_s.php?act=news&pk=813

 

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3.5G為主要行動上網方式 【陳啟川2009/2/17】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今日公布98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在行動上網部分,雖然目前比例不到一成(僅7.7%),但人數從去年的115萬上升到155萬,約有37.09%的使用者是以3.5G方式行動連網,所佔比例最高,其次為3G(26.81)與GPRS(22.87%)。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今日公布98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指出,12歲以上上網人口有14,188,292人,上網比例為70.95%,相較去年增加了2.44%,其中寬頻網路使用人數約為13,292,787,寛頻使用普及率為66.47%,呈現持平狀態。而寬頻上網方式主要還是以ADSL為主,佔75.56%,其次為Cable Modem,佔8.10%,而上網地點主要還是以家中為主,其次為工作場所與學校。

以家庭而言,主要的上網設備還是以桌上型電腦為主,其次為筆記型電腦,但在比例上使用筆記型電腦有上升的趨勢,不過要注意的是隨著家庭寬頻使用的比例漸趨穩定飽和,未來家庭使用寬頻上網的比例呈現下降的趨勢;再加上可能由於去年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家庭未使用寬頻的原因為費用太高的比例由去年的5.82%上升到18.67%,所以金融風暴對人們上網行為所產生的影響,是「宅經濟」成形當道?或是降低寬頻使用人數?則是未來值得注意的現象。不過由於寬頻綁約的情況,使得經濟衰退對網路使用行為影響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遞延,所以尚無法很明確的反應在這次的調查中。

在無線和行動上網的比例上,約有二成的民眾使用無線上網,與去年相比則呈現持平,不過這有可能是因為去年對無線或行動上網的定義較為寬鬆所致。但在行動上網部分,雖然目前比例不到一成(僅7.7%),但人數從去年的115萬上升到155萬,約有37.09%的使用者是以3.5G方式行動連網,所佔比例最高,其次為3G(26.81)與GPRS(22.87%)。

從費用上看,受訪者使用行動上網的費用每月在250元以下的比例最高,佔21.83%,與目前電信業者推出約7、8百元的行動上網方案仍有相當的差距。輔仁大學統計資訊學系副教授梁德馨認為,如果暫不考慮金融風暴的影響,行動上網未來還是呈現成長的趨勢,但主要還是得看業者的行銷方案和費用的調降與否,如果業者有強力促銷的方案推出,則應該會出現一定的效果。像有些電信業者推出3.5行動上網搭配小筆電的促銷活動就會有助於行動上網的比例增加。

這份「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有效樣本數為3,284份,調查時間為97年12月07日至98年1月3日,調查對象為臺灣地區23縣市電話住宅用戶家中年滿12足歲成員,誤差範圍在 1.5%。讀者如有需要取得該調查報告,可至TWNIC 網站http://stat.twnic.net.tw下載。

 

2008年「臺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出爐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今公布2008 「臺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目前臺灣地區約有二成(20.27%/401萬人)的民眾使用無線上網(資料來源: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 2008年一月份臺灣寬頻使用調查報告)。為了解臺灣地區民眾使用無線網路之情形、無線上網之使用狀況及民眾對於網路服務的需求度及生活提升度之定位,TWNIC 針對臺灣無線網路使用狀況做調查。

TWNIC表示,根據2008年『臺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顯示,有三成六以上的曾上網之臺灣民眾近半年曾使用無線上網,另針對網路族群,則有超過七成以上網民近半年曾使用無線上網;臺灣民眾與網民在無線上網使用的設備則是以「筆記型電腦或PDA」占比例最高;最常以無線網路使用之前三項功能為「搜尋資訊」、「瀏覽資訊、網頁」及「收發電子郵件」;在民眾對16項網路服務的需求度及生活提升度分析中發現:16項網路服務對於民眾生活上都是有加分的效果。

另外,本次調查發現了一些有趣且值得繼續觀察的現象,透過民眾對網路服務之需求度及生活提升度分析中,「網際網路」、「網路查詢資料」、「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及「電子化政府服務」則被列入「熱門明星服務」,亦即民眾對此五項服務需求度高,且認為五項服務可以明顯提升其生活品質,顯示民眾對這五項服務是極高度的依賴,「線上遊戲」是唯一被列為「可有可無的服務」。

輔仁大學梁德馨教授表示:「本次調查臺灣無線網路使用之結果顯示,有六成七以上的民眾曾經使用網際網路,而近半年有三成以上民眾有使用無線上網,在連結無線上網設備則是以筆記型電腦或PDA連結,調查內容顯示網路受訪者使用無線上網者比率較高,且年齡層屬較年輕族群。使用桌機及筆電無線上網的民眾,認為每月無線上網費用合理及不合理的占比相近,但傾向合理的民眾占比略高些;而使用行動設備無線上網的民眾,對於每月費用則有61.64%認為不合理,而僅有26.03%認為無線上網費用合理。在本次新增的民眾對網路服務之需求度與生活提升度調查發現,電訪受訪者認為「無線上網」、「線上購物」、「網路電話」、「線上即時交通路況服務」、「線上學習」、「線上影音欣賞」、「線上氣象查詢」、「數位化家電用品」、「即時遠端醫療照護與諮詢」、「e化安全住家和e化安全社區」屬於特殊狀態服務,亦即民眾對該等服務需求度較低,卻認為擁有這些服務可使生活提升;但是網民調查卻發現除「數位化家電用品」一樣屬於特殊狀態服務外,其餘該等服務均屬於熱門明星服務,對網民而言,皆是屬於高需求度及高生活提升的服務。

  無線上網使用率

網路受訪者「最近半年使用過」無線網路的比例(72.21%)明顯高於電訪受訪者(36.33%);網路受訪者「曾經使用」無線網路的比例(79.31%)亦明顯高於電訪受訪者(42.56%)。

  無線上網行為分析

無線上網之主要連結的設備為筆記型電腦或PDA,家中、辦公室及咖啡廳是目前無線網路使用者最常連結無線網路的場所,而「搜尋資訊」、「瀏覽資訊與網頁」和「收發電子郵件」是最常使用的功能。線路不穩、連線品質不佳是目前無線網路使用者最常遇到的困擾,有六成以上曾使用無線網路之電訪受訪者「滿意」目前無線上網的品質,但僅二成六的曾使用無線網路之網路受訪者「滿意」無線上網品質,顯示網路受訪者對無線上網品質要求高於電訪者。

  尚未使用無線網路的受訪者

民眾未使用無線上網原因主要是「不需要」,每百人約有58人;而網民則表示「因不常在外頭使用網路」,每百人約有43人。未來可能考慮連結無線網路的場所為「咖啡廳、餐廳、速食店」、「捷運站、機場、火車站」及「家中」,認為最合適收費方式則以「每月支付固定的費用」為主,民眾與網民大部分皆認為政府政策對提升無線寬頻上網之環境持「肯定」的看法。

  需求度與生活提升度分析

調查顯示電訪受訪者認為「網際網路」、「網路查詢資料」、「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與「電子化政府的服務」是熱門明星服務,民眾之需求度及對生活之提升度皆高:而網路受訪者則認為除前五項外,還有「無線上網」、「線上購物」、「網路電話」、「線上即時交通路況服務」、「線上學習」、「線上影音欣賞」、「線上氣象查詢」、「即時遠端醫療照護與諮詢」及「e化安全住家和e化安全社區」等九項亦為熱門明星服務,如果沒有這些網路服務會使生活不方便。此外無論是電訪受訪者或是網路受訪者皆認為「線上遊戲」是屬於「可有可無的服務」對生活上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有關本次調查結果

TWNIC表示,本次電訪調查時間為2008年4月23日至2008年5月8日;網路問卷執行時間為2008年3月13日至2008年6月10日,電訪調查對象為臺灣地區20足歲的民眾,抽樣母體為臺灣地區電信戶,有效樣本數為1,417份利用CATI電話訪問,在95%信賴水準之下,誤差為 3%。網路受訪者以網路線上開放填寫之方式進行,有效樣本數為4,563份,如需進一步取得本次調查報告,歡迎到TWNIC 網站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下

 

網路社會學:學科定位與研究主題再探討  by姚俊

 

   一、網路社會的來臨與網路社會學的興起

 因特網(Internet),這個因冷戰而生的現代科技産兒,和許多其他20世紀的偉大科學發明一樣最初也是被用於軍事目的的。1969年底,當一批美國科學家在國防部的贊助下把加州大學、猶他大學和斯坦福研究院的四臺電腦按照分組交換的原理連成一個網路的時候,那些創建全球第一個網路的科學家也許並沒有想到今天的國際互聯網,更不會想到它將改變整個世界。而現在,網路正日益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可以在網上購物、交友、聊天、遊戲甚至發展網路戀情等等。

 如果說以上網路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衝擊只是網路作爲一種先進的資訊技術在功能上的表現,那麽通過以下一組資料將使得絕大多數人確信無疑的是——我們正不斷進入一個“網路社會”。根據美國因特網理事會(US Internet Council)和國際技術與貿易協會(ITTA)在2000年發佈的一項報告指出,在未來5年內,全球網民數量將增長到10億,也就是說,在未來5年內全球每6個人中就有1個人將經常生活在網上。1有資料表明,截止到2002年底全球因特網註冊用戶已達到6.55億(陳積芳,2003),這更加證實了這一預測的可能性。在中國,自1994年首次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至今十一年以來,互聯網用戶得到了迅猛增長,以下的一組資料足以讓每個人爲這種增長而興奮不已。根據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CNNIC)2005年1月的最新一次調查報告顯示: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爲9400萬人,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62萬上網用戶人數相比,現在的上網用戶人數已是當初的151.6倍;上網電腦總數達到了4160萬臺,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29.9萬臺的139.1倍(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2005)。就在我們不斷進入到“網路社會”的同時,“網路社會”也日益成爲一個世界性的話題,成爲各個學科爭相討論的熱點問題,事實上正如同社會科學中的許多核心概念一樣,“網路社會”這個概念自其誕生之日起就備受學術界的爭論,而在中國由於翻譯所導致的文字語境的不同,這樣一種爭論又顯得尤爲突出。

 不可回避的是目前理論界對於“網路社會”概念的混淆不清很大程度上發端於美國社會學家曼紐爾•卡斯特及其於1990年代末期出版的《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三部曲中提出的網路社會理論基本體系。而卡斯特在《網路社會的崛起》當中對於網路社會所做的綜合性結論是“作爲一種歷史趨勢,資訊時代支配性功能與過程日益以網路組織起來。網路建構了我們社會的新社會形態,而網路化邏輯的擴散實質上改變了生産、經驗、權力與文化過程中的操作和結果。雖然社會組織的網路形式已經存在于其他時空中,新資訊技術範式卻爲其滲透擴張遍及整個社會結構提供了物質基礎… …網路化邏輯會導致較高層級的社會決定作用甚至經由網路表現出來的特殊社會利益:流動的權力由於權力的流動。在網路中現身或缺席,以及每個網路相對於其他網路的動態關係,都是我們社會中支配與變遷的關鍵根源”(卡斯特,2001a)。卡斯特將這種社會形態稱作爲“網路社會”(network society)。需要明確的是這裏的“網路社會”(network society)中的“網路”(network)並非是指互聯網(internet)或者電腦網路(computer network),而是指“一組相互連接的節點(nodes)”,而“什麽是具體的節點,根據我們所談的具體網路種類而定”(卡斯特,2001a:570)。比如說,在全球金融流網路中,它們是股票交易市場及其附屬的先進服務中心;在歐盟管制的政治網路中,它們是國家的內閣和歐洲的官員;在資訊時代的全球媒體網路中,它們是電視系統、新聞報導組以及産生、傳輸、接收信號的裝置等(謝俊貴,2004)。這樣一種表述無不在向我們暗示他所說的“網路社會”之“網路”導源于傳統網路研究視角,而事實上他在一篇文章中也明確的表達了這樣一種理論取向,他說“當今的社會結構表現爲一個多向度的動態網路發展系統,對它的分析可以有助於解釋資訊時代的社會發展。同時,社會學的概念和方法也有助於對作爲組織與關係的特殊形式的‘網路’進行研究。因此21世紀的社會學必須重視以‘網路’爲基礎的觀念來分析社會整體結構”(卡斯特,2001b)。因此卡斯特所言的“網路社會”實質上是指以新的資訊技術作爲物質基礎的資訊化社會中的一種共有的社會結構形態,這樣一種結構形態是與工業社會、農業社會等社會結構形態相對應的,而“網路社會”所蘊涵的“網路化邏輯”(networking logic)正是資訊化社會(informational society)的關鍵特色和基本結構(鄭中玉等,2004)。

 以上是對卡斯特所論述的“網路社會”(network society)的內涵和所指意義的簡要分析,事實上在國內學術界“網路社會”還有一個能指,那就是指基於電腦網路所開闢的一個新的生活空間,也即是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其1984年的小說《Neuromancer》中寫到的無級空間(Cyberspace),更多的人則稱它爲虛擬空間,也可以音譯爲賽博空間。對於這個所指意義下的“網路社會”(cybersociety)國內學術界則能夠達成比較一致的共識,即它是在互聯網架構的網路空間中形成的一種社會形式。學術界對於網路空間(cyberspace)意義上的“網路社會”(cybersociety)的本質的認識,基本上是可以達成一致的。而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在分析了兩種能指意義上的“網路社會”之後,我們可以瞭解到國內學術界在運用“網路社會”概念時大部分是指稱後者,因爲不少國內研究者仍然習慣上把“網路社會”定義爲“虛擬社會”,而virtual society(虛擬社會)很大程度上是強調cybersociety(網路社會)的互動環境和空間的技術因素,即網路空間是一個基於互聯網技術架構的虛擬電子空間,這一點上它與cybersociety(網路社會)是一致的。既然“網路社會的生存拓展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空間,並提供了生存與發展方式的多樣性選擇。它是因工業化社會質量普遍提高而發生,又對現實社會起著“重塑與再造”的作用。這一過程對人類産生的影響將是深遠的,而這正是經典的社會學理論所從未涉及到的(戚攻,2000)”;那麽建構一門專門的網路社會學就成爲了可能同時也顯得非常必要,而網路社會學的研究領域、研究主題、問題意識以及解釋框架與經典意義上的社會學又有什麽不同,它是作爲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還是一種全新的知識體系,這將是本文下面將要討論的問題。

 正如社會學作爲一門獨立的、自覺的學科得以創立,是用以解釋與“現代性”聯繫在一起的社會轉型,特別是歐洲工業資本主義的崛起和封建土地制度的衰退及最終遍及世界各地的這一進程(特納,2000:288);網路社會學則是互聯網這一新的技術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在工業時代積累起來的社會經驗的時代背景之下産生的。而事實上對於互聯網這一新技術所産生的革命性意義的關注自70年代以來已經有很多學者進行了學理上的探討,例如貝爾的“後工業社會”對西方社會形態轉型的認識(貝爾,1997),未來學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托夫勒,1983),以及奈斯比特的“資訊社會”(奈斯比特,1984)等理論概念。如果說以上研究爲網路社會學的誕生提供了理論背景的話,那麽真正把研究者的目光投向互聯網建構的數位空間的人則是美國網路專家尼葛洛龐帝,他在《數位化生存》一書中從資訊技術的角度揭示了數位化存在(或稱虛擬存在)的原理(尼葛洛龐帝,1997),將人們的視線帶到了虛擬空間這一網路社會(cybersociety)存在的環境之中。而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紐曼•卡斯特出版的資訊時代三部曲:《網路社會的興起》(1996)、《身份的力量》(1997)和《千年之末》(1998)可以算作是互聯網社會學的開始,因爲他已注意到了電腦網路作爲一種社會空間的存在。然而,卡斯特的著述仍然停留在網路社會2同物理社會的關係上。他始終沒能真正進入虛擬社會。換言之,卡斯特揭示了許多由互聯網帶給現實社會的影響和變化,但他從未認真探討虛擬社會本身的內在邏輯和生活方式,未能深入到互聯網社會中去揭示那裏的社會組織、人際關係、群體行爲、權力分配、地位和影響力等方面的特點。在國內,正如同對“網路社會”概念的關注是因卡斯特的著作而起一樣,“網路社會學”的提法及其建構也同樣來自於他的著作的啓發。但是就像對“網路社會”概念的理解及運用所出現的混亂一樣,對“網路社會學”的界定和理解也必然不可能是不證自明的,因此在這裏做一個梳理和澄清就顯得尤爲重要。國內對於網路社會學的界定和理解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採取比較寬泛的定義,其網路社會學的定義實質上是一種“網路的社會研究”或者說是一種“網路與社會關係”的研究,如童星就認爲“網路社會學”是研究網路社會中各種關係互動規律和網路社會自身運作規律,研究網路社會與日常社會互相影響的一門綜合性社會科學(童星,2001),鄧偉志等人認爲“網路社會學是一門研究在特定的網路社會生存方式下的團體和個人(網民)以及家庭、社區、政府、企業等機構、組織的社會生活(活動)的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鄧偉志等,2001),戚攻把探索網路社會的生存與發展,揭示其對現實社會制度與社會行爲的深遠影響作爲網路社會學的研究主題(戚攻,2001);另一種是採取相對窄化的定義,擺脫目前網路社會學研究支離破碎的境況,如黃少華就認爲“網路社會學研究的關鍵,應該在如何理解與解釋網路虛擬空間的獨特本性及其社會學意義(黃少華等,2001:12);黃暉則認爲“互聯網社會學是一門專門以虛擬社會爲研究物件的學科。它從社會學的角度對虛擬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行爲方式、價值觀念和社會結構進行研究,從而爲我們認識人和社會生活提供新的啓示”(黃暉,2004)。還有一種則將網路社會學的研究物件限定在網路空間的行爲主體——網民的互動上,如夏學鑾認爲“網路社會學是研究網路行動者在網路時空中的溝通和互動規律以及網上行爲和網下行爲相互關係的一門科學”(夏學鑾,2004)。而對於網路社會學的學科性質的認識也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是把網路社會學看作是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另一種觀點是網路社會學可以視作社會學的一門分支,但從其發展趨勢來看可能形成一個全新的知識體系,對此黃少華主張“網路社會學的研究極有可能將社會學的研究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從而構成社會學研究的一個嶄新的範式”(黃少華等,2001:22),鄧偉志等則主張“網路社會學可能要歸於在今後獨立産生的‘網路學’學科之下”(鄧偉志等,2001)。對於以上的各種爭論,我們可以發現至少存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國內學者所論述的“網路社會學”中指涉的“網路社會”是指互聯網空間上的cybersociety,而非卡斯特所指的network society,因此我們暫且可以明確的是目前國內學術界所討論的“網路社會學”是指cybersociology,而非network sociology。對於網路社會學的研究物件,我們認爲應該採取一種窄化的策略以避免目前網路社會學研究出現的零亂現狀,基於此在本研究當中我們把網路社會學定義爲是關於網路空間(cyberspace)中行爲主體交互行爲的社會學研究3。我們注意到網路空間區別于現實空間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個人的力量已經前所未有的擴張了,並且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很多社會結構因素對其的制約,因此我們可以認爲以現代性作爲解釋現代生活主要框架的經典社會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社會、階級、階層、社區或社群等,都遭到了源自網路空間這一流動力量的瓦解。但是經典社會學在探討個人交互行爲的微觀領域的一些基本解釋概念,如角色、面具、自我、認同等概念在網路社會學研究當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這些概念仍然構成了我們分析網路社會交往與互動的有力工具。正是基於此,我們還是應該將網路社會學作爲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來看待,而非一種全新的知識體系。

 二、研究主題的蕪雜與錯位:已有研究成果再檢視

 就像在上文中我們討論“網路社會學”的界定和理解時出現的紛繁蕪雜現狀一樣,在國內學術界各種各樣冠以“網路社會學”之名的學術研究也同樣層出不窮,事實上這些研究並不能夠都歸名到“網路社會學”之下,而只能籠統的歸於“互聯網的社會研究”這一說法之下。儘管這些研究的內容顯得有些雜亂無章,研究的視角、方法以及解釋的理論框架也各不相同,但是對這些研究的內容做一個初步的整理和歸類是有助於認識上文中我們所定義的“網路社會學”的研究物件在整個“互聯網的社會研究”中的位置。

 我們通過對1997年至今公開發表的各類關於互聯網研究的論文的檢索發現,按照研究主題來進行劃分,大致可以歸類爲以下11個方面:網路與青少年、網路交往與人際互動、網路社會問題及其控制、“網路社會”本質、互聯網對社會的影響綜述、網路倫理與道德、網路語言、網路與性別、網路婚戀、網路調查、其他。而通過一項簡單的計算結果表明在這11類研究主題當中,以“網路與青少年”作爲研究主題的論文數是最多的,達到了同期關於互聯網研究的論文數目的34.2%4;其次爲“網路交往與人際互動”、“網路社會問題及其控制”、“‘網路社會’本質”和“互聯網對社會的影響綜述”,其中每個研究領域發表的論文數基本相當,加總起來有145篇,占到同期同主題論文總數的一半左右。這一組資料向我們展示了國內學術界對於“互聯網的社會研究”的基本狀況,透過這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關於“互聯網的社會研究”所呈現出的兩大特點:蕪雜與錯位。

 蕪雜的現狀透過以上的資料和11個方面這一粗略的分類就能夠表現的一覽無遺,這樣一種現狀的造成一方面是由於互聯網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而深遠衝擊的現實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互聯網研究處於低層次的研究水平所造成的5。事實上正是由於互聯網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非常絕大,我們對於互聯網的研究則需要更加的明晰化和層次化,而不能夠呈現爲現有的一團“漿糊”狀。對於此,有研究者做出了稍顯清晰的分類,即把國內社會學界針對互聯網的研究分成四塊:第一,關於建立網路社會學的問題;第二,關於網路社會(包括虛擬社區、虛擬社群)的性質以及與日常生活的區別的問題;第三,關於互聯網所帶來的網路社會問題和相應的社會控制;第四,關於互聯網對社會文化的影響(郭茂燦,2003;轉引自本刊編輯部,2004)。這樣一種區分的路徑仍然是沿襲的在上一節我們所討論的網路社會學的研究內容的分析討論,實質問題仍然集中在兩點上:一是網路社會自身的運行規律及特徵,二是網路社會對現實社會的影響。在這裏我們嘗試著提出一種新的分類的方法以使得目前社會學界對於互聯網的研究更加明瞭化,即按照上一節中對於網路社會學的定義,將關於網路空間中行爲主體的交互行爲以及由此形成的具有“社會”性質的群體的相關研究都界定爲網路社會學研究(cybersociology);而把所有由互聯網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以及對現實世界的社會、文化影響的研究都界定爲因特網社會學(internet sociology)。以上的這一劃分看似是根據研究物件的不同而做的一種劃分,而在更深層次上是有著它的理論思考的。首先,這兩者研究的物件的空間坐落是不一樣的,網路社會學的研究物件是網路空間中的行爲主體的行爲,而這一空間是基於網路技術而就的一個電子空間,其情境是一個“虛擬”的社會場域;而因特網社會學的研究物件則是現實空間中的人和事,比如網路造成的網癮症、青少年犯罪、黑客製造的網路癱瘓事件等等,其情境是一個“現實”的社會場域。其次,這兩者所進行研究的理論框架是不一樣的,在網路社會學那裏很多經典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特別是宏觀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都被網路空間這一流動力量瓦解了,而在因特網社會學那裏經典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解釋框架都是能發揮作用的,例如對於數位鴻溝的研究,經典社會學的知識、權力以及社會階層等等概念都是有效的解釋框架。再次,這兩者的理論前途是不一樣的,網路社會學是極有可能將社會學的研究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從而構成社會學的一個嶄新範式,這種嶄新範式是對自現代社會學誕生以來的一個顛覆性的革命;而因特網社會學則不可能有這樣的理論前途的,因爲它是在既有的經典社會學理論框架之內進行的研究。

 錯位的現狀也是可以通過資料來體現的,根據以上我們所做的“網路社會學”與“因特網社會學”的劃分,我們可以看到事實上能夠劃歸到“因特網社會學”的論文幾乎是能夠劃歸到“網路社會學”論文數的3-4倍6。這樣一種錯位現象背後所隱藏的是這樣一種事實:國內學術界關於互聯網的研究看似開展的如火如荼,其研究成果從量上看也頗值得稱到,但是在這看似“繁榮”的背後確潛伏著嚴重的危機——真正可能帶來理論創新的“網路社會學”研究成果稀少,而蜻蜓點水式的各類“因特網社會學”俯拾皆是。這樣一種研究錯位的現狀同樣在“網路社會學”研究內部又有著更深層次的表現。從研究的分類來看,一般的研究可以分爲規範研究和實證研究,規範研究又可以稱作爲定性研究,實證研究又可以分爲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兩種(陳向明,2000)。根據這樣一種研究分類,我們大抵可以把已有的“網路社會學”研究也分爲兩類:一類是對網路人際交往的內容、特徵及其影響的一種學理性的概括,屬於定性研究;另一類是就某一類網路人際交往形式當中的人際交往現狀的實征研究。而在數量上前者佔有絕對的優勢,後者只有寥寥數篇論文,其中有代表性的有陳青芳(2001)、白淑英(2003)、彭小川(2004)等人的研究。經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關於“互聯網的社會研究”的研究主題的錯位現狀表現在兩個層次上:一是本研究所說的“網路社會學”研究偏少,二是在“網路社會學”研究當中,實證研究偏少。

 三、網路交友:網路社會學實證研究的基本主題

 在上文的討論當中,我們把網路社會學定義爲關於網路空間(cyberspace)中行爲主體交互行爲的社會學研究。不難看出這裏的交互行爲是對馬克思關於社會的定義的一種引申,這樣一種定義是在抽象層次上做出的,而下降到經驗層面上,每個曾經使用過互聯網的人恐怕都不會否認網路空間中的交互行爲就是網路人際關係,或者說是網路互動。正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互動表現出各式各樣的表徵形式,並且因爲互動雙方的角色以及互動場景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表演”過程;而網路人際關係或者說網路人際互動的表徵形式則和現實生活中的表徵形式很不一樣,簡言之網路人際關係的表徵形式主要體現在網路交友上,而沒有日常生活世界中那樣的豐富多彩。這樣一種結果一方面是網民網路行動的現實狀況所決定的,另一方面則是由網路人際互動主體本身的身份特質所決定的,當然後者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網民網路行動的現狀。根據最新一期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5/1)》顯示,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當中,位居前幾位的分別是:獲取資訊(39.1%)、休閒娛樂(35.7%)、學習(8.4%)、交友(6.2%),而事實上我們發現獲取資訊、休閒娛樂、學習這幾個選項所突出的仍然是互聯網作爲大衆媒介和傳遞資信的工具,只有到了把交友作爲上網的主要目的的時候,我們才能說互聯網“不再只是傳遞資訊的工具,而會形塑一個社交環境,一個生活的空間,人們能夠在其間進行社會互動(黃厚銘,2000)”;網路空間的社會意義唯有通過交友這樣一種網路人際關係的表徵形式才能夠被凸現出來。更進一步的統計發現,用戶最經常使用的網路服務/功能當中位居前幾位的分別是:電子郵箱(85.6%)、搜索引擎(65.0%)、看新聞(62.0%)、瀏覽網站/網頁(49.9%)、網上聊天(聊天室、QQ、ICQ)(42.6%)、軟體上傳或下載服務(37.4%)、BBS論壇、社區、討論組等(20.8%)、網路遊戲(15.9%),以上資料還是向我們傳遞了這樣的資訊,即是互聯網除了起到大衆傳播媒介作用之外,最主要的作用就在於爲人們提供了一個與人交往的全新空間,而在這個交往空間當中網路交友又是其最爲突出的表現形式。

 其次,我們就網路人際互動主體本身的身份特質進行分析。網路人際互動主體的兩個最爲重要的特點即是匿名性(anonymity)和身體不在場(黃少華,2002:35)。而這兩種特質對網路人際關係的影響卻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匿名性得以實現本質上還是由於身體不在場而造成的。在網路空間當中,正是由於這種身體不在場的溝通或者稱之爲“電腦媒介溝通”(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對現實社會中親身參與的面對面(face-to-face)溝通的代替才會“涉及一些和在共同在場情境下包含的關係不同的社會機制(吉登斯,1998:104)”,也才能夠實現所謂的匿名性。由於身體的不在場,網路空間的溝通和互動方式缺乏“社會面貌”(social presence)這一在傳統的面對面溝通方式中最重要的因素,如人們說話的音色、腔調、音量和瞪眼、揚眉、撇嘴、皺鼻等非口語化的肢體語言,參與者的年齡、性別、種族、相貌,以及外在於溝通和互動但會影響溝通和互動的環境,如互動地點、談話氣氛等。由於缺少現實社會人際互動中的“社會面貌”和“社會情景”,因而無法以整個感官去感知對方,去體會和判斷自己與對方的關係。因此,在網路世界裏,現實世界中制約著人際交往的所有物理、社會、人文環境差別就統統消失了。比如,在現實社會中人際交往一般是以血緣、地緣和業緣爲紐帶的。因此,人際關係相應地可以區分爲血緣關係、地緣關係和業緣關係。人們根據自己的血緣來判斷自己的兄弟姊妹,根據自己的出身地來判斷自己的父老鄉親,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來判斷自己的同學同事;而當我們連上互聯網之後,我們無法再來判斷自己與網路世界上的行動主體的紐帶關係,我們不可能在網上找到“父子”、“兄妹”、“老鄉”等現實社會當中的種種人際關係。在網路上人們交往的原則可能純粹因爲“緣分”而起,一次點擊或許就讓兩個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開始了相識、相知甚至相戀的過程,我們似乎可以把這種以網路爲緣的人際關係稱作爲網緣關係。事實上在網路空間當中,現實社會當中人際吸引、人際交往的許多先天因素都被化解掉了,網路空間的行動者們更多的是看重彼此間共同的興趣以及各自的內在能力(黃少華,2002;轉引自歐貞延,2003),而這樣一種交往反而更加接近哈貝馬斯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交往”。這樣一來,我們似乎在網路空間之中的人際關係只剩下了基於網緣關係的“網友”這樣一種形式。

 而身體不在場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網路人際交往的匿名性,人際交往的所有物理、社會、人文環境差別的消失,帶來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結果,那就是在網路空間中人與人之間在現實社會中所有預設的關係結構都沒有了,彼此之間有的只是一種陌生人的關係。對於陌生人的社會學論述可以分爲三類:第一,指涉單純“彼此不認得對方”的“陌路”之間的互動。這類陌生人跟一般通用的概念最爲契合,也是普通城市社會學文獻中較常探討的領域 。第二,不但互相不認識,還因爲雙方的屬性特徵、身份地位、生活型態等相距甚遠,幾乎是分屬於不同的“副文化”,因而形成“異類”之間的互動。第三,除了上述兩項特徵之外 (不認得對方、彼此分屬不同副文化),又因爲互動的一方本身是移民,對當地社會文化而言是“異鄉人”,加深雙方的隔閡。這種陌生人類型又衍生出邊際人、過客等,這大概是社會關係的公共領域中距離最爲遙遠、最難溝通的群體。而在線的陌生人,不像大都市街頭上擦肩而過的陌路人那樣毫不相幹,由於網路上互動的成員多少有其共同特質,而且在在線這種互動情境中,經常有其他團體成員或近似背景的人作爲旁觀者,網路成員之間即使素不相識,也比較容易互相幫助,電腦網路上的成員不但傾向信賴陌生人,陌生人或弱聯繫物件之間,也經常成爲社會支援與認同感的來源,尤其當建立關係的起始階段就有共同點時 (例如地理鄰近),更容易發展信賴的關係。換言之,原爲陌路、卻共處相同副文化的網友,似乎更容易透過電腦網路這項新媒介,建立或加強溝通管道,拉近彼此距離(傅仰止,2002)。在網路空間的陌生人之間,建立互動或者說人際關係的唯一途徑也即是通過“交友”這樣一種形式來進行,而事實上又由於網路空間既連接又隔離的功能(黃厚銘,2001)使得我們可以在身體和心理都不易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勇於並樂於與網路上的其他陌生人“交友”,也正是有了這樣一種網路陌生人之間的交友行爲,網路人際關係才能夠成爲可能,自然它也是網路人際關係存在的表徵形式。

 參考文獻:

 陳積芳,2003,“加強科學技術普及營造科技創新的社會環境”,http://www.shcec.com/myht/200306.htm

 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2005,《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5/1)》,http://www.cnnic.net.cn

 卡斯特,2001a,《網路社會的崛起》,夏鑄九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謝俊貴,2004,“卡斯特爾網路社會理論述評”,北大新青年中國學術城

 卡斯特,2001b,“論網路社會的社會學”,《國外社會學》第3期

 鄭中玉、何明升,2004,“‘網路社會’的概念辨析”,《社會學研究》第2期

 戚攻,2000,“網路社會——社會學研究的新課題”,《探索》第3期

 特納,2000,《社會學理論的結構》,邱澤奇譯,北京:華夏出版社

 貝爾,1997,《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高銛譯,北京:新華出版社

 托夫勒,1983,《第三次浪潮》,朱志焱譯,北京:三聯書店

 奈斯比特,1984,《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梅豔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尼葛洛龐帝,1997,《數位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

 童星、羅軍,2001,“網路社會:一種新的、現實的社會存在方式”,《江蘇社會科學》第5期

 鄧偉志、範建偉、施薔生,2001,“關於建立中國網路社會學的問題”,《江海學刊》第4期

 戚攻,2001,《網路社會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黃少華、陳文江,2001,《互聯網與社會學》,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黃暉,2004,“互聯網社會學的興起”,http://www.sasscis.org/hhbbs.htm

 本刊編輯部,2004,“2003:中國社會學學術前沿報告”,《社會學研究》第2期

 陳向明,2000 ,《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青芳等,2001,“網路聊天室中的人際溝通狀況”,《青年研究》第5期

 白淑英、何明升,2003,“BBS互動的結構與過程”,《社會學研究》第5期

 彭小川、毛曉丹,2004,“BBS群體特徵得社會網路分析”,《青年研究》第4期

 黃厚銘,2000,“模控空間(cyberspace)的空間特性:地方的移除(dis-place)或取代(re-place)”

http://inf.cs.nthu.edu.tw/cbmradm/conference2000/conference2000/read&respond.html

 黃少華,2002,《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安東尼•吉登斯,1998,《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北京:三聯書店

 歐貞延,2003,“網路上的人際吸引”,《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總第31期

 傅仰止,2002,“電腦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爲例”,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9.htm

 黃厚銘,2001,“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第28期

 【注釋】

 【 本文是我的碩士論文“相識何必曾相逢——賽博空間交友行爲的社會學研究”中的一部分,感謝我的導師翟學偉教授的悉心指導以及答辯委員會成伯清副教授的建議。

 1《2000年全球因特網狀況年度報告》,《網路報》,2000年第9期,第32頁。

 2這裏所說的網路社會仍然是卡斯特所指的“網路社會”(network society),而並非本文所要討論的基於虛擬空間的“網路社會”(cybersociety)。而事實上,卡斯特雖然研究了資訊時代或者說網路時代的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問題,但它進行分析研究的視角有時是一種政治經濟學的視角,而不完全是一種社會學的研究視角。

 3對於做出這一定義的原因,將在下面的“研究主題的蕪雜與錯位”部分做詳細的交待,在此不贅述。

 4對於這一資料的來源,來自於我的另一項研究《我國“互聯網”研究述評》(未發表),在這項研究當中,我嚴格搜索了CNKI學術期刊資料庫1998年至2003年所有有關“互聯網”研究的論文,並且按照研究主題將其劃分爲11大類別,然後計算了每種研究主題的論文所占所有同類論文的百分比。

 5關於互聯網研究水平的低層次的兩個重要表現:一是文章發表雜誌的檔次普遍不高,迄今爲止中國最高層次的社科雜誌《中國社會科學》從未發表過一篇關於互聯網的社會研究的文章;二是文章作者的水平普遍不高,國內社會學界的領軍人物和核心人物中似乎還沒有專門從事互聯網的社會研究或網路社會學研究的。這樣一種低水平的研究層次,導致了各類研究者都沖互聯網研究這塊香餑餑而來,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各種現象似乎只要在前面加上了“網路”二字都可以成爲“互聯網的社會研究”的研究內容,這無形中造成了互聯網研究目前這樣的混亂局面。

 6根據我在《我國“互聯網”研究述評》一文中獲得的資料來看,初步的計算結果爲3倍,但是考慮到很多冠名以網路人際交往和互動的文章實質上是在討論網路人際交往對現實人際交往影響的,所以可以推斷出這個比較的結果應該在3-4倍之間。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network/01.htm

 

資訊網路社會的社會學分析 by 1張維安2、翟本瑞3、曾淑芬4

 

  摘 要

   由於資訊技術的普及化,網路社會與數位社會來臨的影響,漸漸出現於各種媒體與教科書中,其影響從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到學校、醫院、政府行政以及經濟組織與生產方式,進一步細看,大大小小的生活細節都有被數位化與網路化的可能性。社會學作為一門討論社會發展的學門,對於這個網路社會的興起,已經有相當多的討論,在臺灣已經有相關的學者成立學會並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資訊網路社會的興起所牽涉的議題,和社會學者解剖資本主義社會的考察具有相似性,例如人與人的連帶,利潤的來源,工作組織形式等,本文以下的觀察將分為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若幹特性加以討論。資訊網路社會的興起,說明今日網路社會崛起的事實﹔接者在資訊網路與全敞式數位監獄方面,則分析資訊網路社會連帶來的全敞式數位監獄來臨的威脅﹔在資訊網絡的時空特質部分,主要是分析時間與空間的特質的發展,有助於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精緻化發展,這樣的精緻化發展,在遠距工作,彈性工作與自我剝削式的自律性工作中,將表現得更清楚。最後,在異化的資料庫社會部分,主要是分析資訊網路社會是以資料庫社會為基礎,以及這個資料庫社會對於個人的異化現象。結論則主張,資訊網路社會的研究需要像風險社會學那樣的討論一個社會發展的非預期的結果,或者從技術與社會的觀點來思考資訊網路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影響。 

  一、前言

    字義上來說「資訊網路社會」,就是使用網際網路的資訊社會,一個使用網際網路的資訊社會,究竟有什麼特性。網際網路對社會的影響,應該怎樣評估?網際網路是一套複雜又彼此相關的資訊技術,其影響到的社會生活的面向,幾乎達到「全面性」的程度。網際網路的重要性正如「人類自印刷機以後最重要的進步」,其重要性僅次於火(Brian, 1999: 64)。

    網際網路與其他科技具有相同的性質。它可以是中性的,也可能是兩面刀,一方面很需要網際網路帶來的方便,另一方面其對社會的影響卻值得深深警惕。著作權,情色,隱私,管制許多值得我們關心或擔心的議題,Manuel Castells (1996; 1997; 1998) 討論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的三巨冊作品,說明了資訊網際網路及相關發展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廣泛影響。網際網路的各項建設及其所帶來的衝擊,已漸受到各界的重視。網際網路的使用漸漸構成現代社會或缺的一環,世界各國甚至將相關基礎建設與下一階段的國家競爭力連在一起。這些討論除了網際網路相關的軟硬體的技術性議題外,其對社會各個層面如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倫理等之影響,也漸漸到社會科學界的重視。1997哈佛大學,舉辦了第一屆的Internet and Society的研討會(O’Reilly, 1997),1998年5月又舉辦了第二屆研討會。在臺灣,中央研究院瞿海源先生主持的計劃,連續數年舉辦「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從2000年起連續舉辦了4次的「網路與社會研討會」5,繼而成立「臺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6,在後面的兩項活動中,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和研究生,清楚可見資訊網路社會來臨所帶來的影響是各方面的,各領域的學者都加入討論。

    古典社會學家,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研究,多從考察一個社會的發展趨勢,對個時代進行診斷,甚至對於人類社會的命運提出預測、警告。從對人類社會影響之巨大,對人類社會影響之全面來看,過去可能只有「資本主義」一項可以和今日資訊網路社會相比。網路社會的來臨,也許不是放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上,作為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下一個階段之社會型態,不過網路社會的興起,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各個面相,幾乎都有影響。社會學對網路社會的分析方面,許多議題都和解剖資本主義社會具有相似性,人與人關係,工作的意義,社區的性質,工廠的組織,利潤的來源,有許多地方都和資本主義之分析有密切的關係。以下的觀察就是在這樣的思考下,首先介紹資訊網路社會的興起,接說說明這個社會所可能帶來的全敞式數位監獄的可能性;其次在資訊網絡的時空特質這一些,主要是以分散的/網絡的社會,資訊的節點/資本主義的中心,以及網路時間/挪移倒轉等三個方面說明,網路社會的這些可以視為資本主義精緻化的發展;在資訊網路與自律工作,則指出網路社會帶來了人類社會更彈性、自由的工作方式,但是卻也帶來一種更內在的自我訓育,自我剝削的要求;最後,在異化的資料庫社會部分,則說明資訊網路社會的特質之一,就是以離開真實個人而存在的資料庫,作為對個人的評判之依據。 

  二、資訊網路社會的興起

    社會正在朝向資訊資本主義的方向發展,基本上網路社會的形成,同時就是一個全球化開展的過程。在網路上,按一個鍵就可以跟美國、歐洲,或者其他國家或地區連在一起,沒有時間上的差異或地理上的區隔,尤其是沒有經費上的問題(連國外網站,或寫信聯繫,聊天,不像打國外電話那樣付費),從這個角度來看,網路的誕生同時也是再一次全球化的過程。

    在全球聯結的網路運作中,如果一個地方不能連結到這個網路裡,它就會變成不相幹的地區。亦及,如果有一個地方,一個城市,一個社會沒有辦法連結到全球網路上,將成為一個與全球網絡不相幹的地方。就如M. Castells (1996)在《網路社會的興起》一書裡面提到的「不相幹的非洲」,既然與世界網路不相幹,那就幾乎注定在網路社會的年代裡,它是一個不發展的地方。7網路社會的誕生,基本上是一個工業資本主義過渡或轉型到資訊資本主義的方向,不相幹的地方就注定要「落後」一樣。從M. Castells關於無法成功的轉型為資訊社會的角度,來解釋蘇聯垮臺的現象,具有相當的說服力。蘇聯垮臺預見了一個典型的工業社會無法轉型到資訊社會的困難。單純的從技術層面來看,在工業社會的年代,蘇聯的技術水平並不差,但是在這個資訊年代的轉型過程中,在跟美國競爭的整個過程中蘇聯的資訊社會轉型可以說沒有完成,或者說沒有成功,尤其是最後還依賴美國資訊技術。這個例子說明了一個社會在轉型成資訊社會時,原有系統無法應付新社會發展需求的後果。如果一個社會無法順利轉型到資訊社會,在未來的競爭方面,將會受到影響。

    資訊社會轉型困境的解釋,與過去許多發展理論有對話的空間,例如,依賴理論關於一個社會的發展或不發展之解釋,曾經認為跟一個強有力的中心連接在一起無助於其發展,反而可能造成被中心剝削的危機。邊陲國家和中心國家交易,事實上就是在成就中心國家的豐富性,不管是產經資源,或文化交流都是這樣,因為這個全球的網絡鍊結本身就是一個剝削的鏈鎖,在這個全球網絡的剝削鏈鎖中,邊陲國家的資源是透過這個鏈結輸往中心去的。其解決之道就像卡多索以中南美洲為觀察對象所提出的結論,邊陲社會要得到發展,就要切斷和中心國家的關係,所以他們的想法是跟中心斷絕來往之後,原來世界體系中的邊陲、半邊陲社會才有發展的可能性。

    弔詭的是,在現代的網路社會中,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果連不上網路的話,那大概就註定在網路社會中是要失敗了,也就是說當中心國家或中心城市覺得沒有連結的價值時,這個地區就會優先被淘汰,這種想法有如「依賴發展」之類的理論所主張,但是畢竟網路社會的來臨,使得許多過去的理論都需要重新思考。例如,依賴理論的想法真的錯了嗎?或者是說在這個網絡時代裡,當我們連在這個網路上的時候,原來邊陲的地區是不是還有翻身的機會?社會學對於發展中的社會之討論,長時期都在思考比較晚起跑的人,有什麼機會可以跑到前面去?一個較晚開發的社會之學者,尤其關心這樣的問題。

    因為主題的關係,我們不能沿著這條理論線索討論太多,目前觀察到的情形是,與網路世界不相幹就是落後,無法連上網路上就是落後。回到我們經驗世界上來看,這可能不是危言聳聽,雖然也有人不喜歡這種說法。有人說,我就是不要用網路,我有我的理論和堅持這樣做的理念,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想,我們做為一個現代人如果不連在網路上,不只是要成為資訊落後的現代人,更重要的是這個社會(或正在邁向的資訊社會)有留給我們不連線的自由嗎?資訊網路社會究竟要把人類社會帶去哪裡?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在翻譯《資訊社會理論》之後,寫了一篇後記。一方面指出資訊社會這個用詞的含糊,另一方面他卻指出了「社會」的遺失,和科技本身的突出。這個概念關鍵性的點出了資訊網路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尤其是1990年代中後期,資訊仍在,「社會」則只能時隱時現,等到美國喊出資訊高速公路時,國府投入的重點也堂而皇之,拋棄了社會的修辭,而逕自說是「國家資訊基礎建設」,彷彿有了建設,社會之充滿有用的資訊,也只是水到渠成?(馮建三,1999: 385)。相同的,社會對於網路資訊社會的來臨,也是充滿的樂觀的前景,彷彿我們蒐集掌握了充分的資訊,社會就更加的理性、進步了。

    「資訊網路社會」,不能僅止於字面上「使用網際網路的社會」,他所代表的是整套資訊社會的相關法發展,數位化技術等等。在理性化的過程中,資訊對於企業、國家官僚組織,一向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企業為了「服務」顧客,需要蒐集消費者的資料,對於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嗜好加以紀錄,對民眾刷卡資料進行分析,做市場調查。甚至連一個超商供貨系統,企業為了要能即時補貨,資料收集傳輸與處理都相當重要。現代社會的組織安排,官僚機構的決策判斷,更需要以充分的資訊為基礎。一個社會或官僚體制對於資訊的渴望,並非從網路社會才開始,明太祖為了穩定國家財源, 積極重整戶籍,編修黃冊及魚鱗圖冊,將戶籍與土地分配情況結合, 作為徵收賦稅的基礎,也算是一種資訊的掌握。現在國家的在稅收,社會福利,社會治安,國防與種種醫療保險方面,更是需要完整的資訊。這些種種資料的蒐集與掌握,對現社會來說,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各種資訊的蒐集,使得人們在這個世界上,猶如活在Michel Foucault (1977) 所說的監獄社會。

  三、資訊網路與全敞式數位監獄

    關於資訊網路對帶給人類社會負面的影響,就如Max Weber筆下工具理性的高漲,無意間帶來了實質理性的非理性一般。在「資訊科技對於社會非預期之影響」(張維安,2002)一文中,所指出的「資訊社會」與「監視社會」的緊張性,是「行政目的」與「人文關懷」的緊張,也是「預期目標」與「非預期結果」的緊張,事實上相當程度的說明了這樣的現場。下面三段引自David Brian (1999)的說明,指出了網路資訊的使用,對於社會秩序的意義:

    美國佛羅裏達州,曾用全球定位系統與無線網路,來監視性侵害罪犯所帶的腳鍊。澳洲的一個城市下令,一些鬧事的青少年必須掛上「宵禁牌」。獸醫在寵物皮下,以無痛方式植入追蹤晶片,來協協助飼主速找回寵物。加州有一個城市,要求城市裏面所有動物植入晶片,以判別它們是否結紮或走失。想像力豐富的人民擔心,有一天全體公民都會被要求植入皮下感應器(Brian, 1999: 96-97)。

    10年前,英國即已開始這種趨勢(按:在街頭到處裝置攝影機)。一個名為King’ Lynn的小鎮,裝置6部遙控攝影機以偵測惡名昭彰的惹事地點,並直接連線到警局總部。犯罪率下降到以前的14.29%。1997年5月,新堡足球迷在鎮上街道大肆破壞。警探由錄影帶上找出152張面孔,並在地方報紙上刊登80張照片。數日內,所有人均被指認出來(Brian, 1999: 16)。

    今日,大英國協境內遍布300,000架以上的攝影機,將全天候影像輸送到100個警局,而這些警局均報告,公然違法的情形減少。民調顯示,攝影機廣獲市民歡迎,然而英國民權解放人士John Wadham及其他人士,還看這種窺視技術的滲透,宣稱「它可以用在任何其他用途,當然也可以被濫用」(Brian, 1999: 16)。

   這些來自於政府、企業界的資訊收集與監視,對於許多社會的問題產生了明顯的控制效果,中外都有人利用這些技術成功的錄下保姆對小孩或老人的虐待鏡頭。不過這些工具也能為完全不同的目的所使用。報紙上有許多駭人聽聞的濫用針孔攝影機的新聞。例如,臺中市中興大學女學生在其所承租的房子裏面,發現房東祕密架設的攝影機。汽車旅館、公共廁所、百貨公司的試穿室可能都有攝影機。或者在社區裏面裝設錄影網路,辨識對人類呼救的聲音,或者由街上窺視屋內,辨別室內大麻種植者散發出的熱氣,有時還可分辨屋裏的人在房間走動…. 這些看起來在電影裏的情節,已經悄悄的來到我們的身邊,黑暗不再擔保隱私,圍牆也不再擔保隱私,新形的掃瞄機可以不拆信封,並追查出信封裏的墨水種類。假如你用電子郵件與他人連絡,並使用電腦加密程式,也未必有用(Brian, 1999: 18-19)。這方面的影響,引起了社會科學界許多討論,本節只針對數位監獄的比喻做討論。

    「在許多辦公室,資方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之下,監聽電話通話,追蹤電子郵件,甚至恢復原已刪除的檔案。資源受到勤快的電腦程式的監視,計算它們每分鐘打字的速度,與他們喝咖啡休息的時間,究竟為幾分幾秒。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宣稱,這種監視違反人權,損及員工士氣,並減低生產力。然而,無數的法院已裁定,員工並不享有不受民間雇主侵犯性監視的憲法保護,不像他們平日享有不受政府監視的憲法保護」(Brian, 1999: 90)。「1997年底,一項針對906位雇主所進行的調查顯示,35%的受訪者對他們的員工,進行一種以上的閉路電子監視。如果加入較不具侵犯性的電子監視,那麼這項比率將升高為63%」(Brian, 1999: 90)。

    這些現象正好像一個現代數位監獄的誕生。過去坐牢必須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之中坐牢,現在通過電子、網路和各式各樣的高科技設計,人們無時無刻,一舉一動全都在監視與記錄之中,監獄的概念已經突破了圍牆,來到了日常生活之中,現在社會的發展彷彿就是社會監獄化的發展。無疑的Foucault式的全敞式監獄,統過資訊網路技術,已經實現。在這個已經來臨的資訊時代,攝影機與資料庫將如罌粟花或野草般的蔓生,不管我們喜歡或不喜歡,攝影機與資料庫的入侵,已經無防止,精靈無法再塞回瓶裏。 

  四、資訊網絡的時空特質:資本主義精緻化

  1.分散的/網絡的社會

    網路的發展,使得原來資本主義邏輯得以進一步開展。按照過去理論來看,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必然要走向全球化,沒有辦法走向全球化的話就必然會萎縮不能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網路的來臨讓全球化可以發展,則是促進資本主義邏輯得到進一步發展。在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以前,我們常說這個世界如何如何?漸漸原來的這個世界被改稱為「離線的世界」,以便於區別新誕生的「線上的世界」,這個世界最少分為on-line及off-line兩個世界,或不可分的共同構成今天我們真正的世界。原來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只是新世界的一部份。

    關於網路空間的特性,M. Castells曾經以「流動空間」來稱呼,他和以地方(place)為基礎的固定空間具有很不同的意義。所謂流動的空間,並非全新的概念,只是在網路社會來臨之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舉例來說,例如,臺灣社會的中小企業很有競爭力,其中一個背景就是運用了網絡(networks)的概念。網絡和流動空間有何關係,這需從「沒有工廠的工廠」來說明。一個沒有工廠的人拿到訂單,卻能按時出貨。做法就是把不同的工序分散到一些小工廠和家庭代工的手裡去,把在工廠生產的空間,分散到家庭的客廳去了,也就是把工廠的生產空間流動化了,這個空間之所以可以流動,他所依賴的乃是網絡(各種網絡)。「客廳即工廠」就是工廠空間流動的代名詞(張維安、陳介玄,1997)。

    這個流動空間之所以可能,背後的邏輯其實是牽涉到網路社會的概念,網路的概念就是把一個工廠裡的工序空間分開來,再把他們聯繫在一起,流動的空間,即是網絡的空間。一個工廠中的工序空間,要能流動,要能轉化為網絡空間,則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空間是要可以分割的空間。這種情形乃是以空間來組織時間,不過倒過來講也可說是時間組織流動的空間,它是這樣一種互為組織的存在。

    流動的/網絡空間,其特性是分散的,但同時也非常的集中。它之所以非常分散,也非常集中的原因就是因為網絡化的關係,它那個可以分割的生產過程,分散到很多地方去,比如說福特汽車的Escot那一型汽車,好像就是在世界五大洲,十幾個國家生產零件,再組合成一輛汽車。這個分散又連結的網絡空間,挑戰了著名的垂直整合的「福特主義」的理論,使資本主義之發展更精緻化。 

  2.資訊的節點/資本主義的中心

    分散再連網的概念,主要是看資訊的流通,在美國各城市之間看得很清楚,從資訊流通來看,似乎是幾個大城市間的流通,如東岸的紐約,華盛頓,波士頓,和西岸的舊金山,洛杉磯之間的流通,資訊流通量決定了城市的重要性,資訊的節點無疑的就是資本主義的中心。如果一個地方有很豐富的資訊,那四面八方的人都要連結到這邊來,當各地的人都來和這些資訊發生關係的話,這個地方就變成中心,對這些連結,基本上所要考察的就是一個資訊的流通。過去,一個地方的重要性可能用飛機起降次數,或所載來的人數,或者用鐵路、公路連網的概念來界定,但是現在不同了(Castells, 1996)。

    當一個城市的地位,從實體流通轉成以資訊流通來衡量時,一個議題馬上浮現,這就是「世界中心的轉移」和資訊發生密切的關係。「世界中心的移轉」,在社會學裡一直是個重要的議題,例如在年鑑學派的F. Braudel (1982-1984)的分析裡,我們常看到中心城市的移動。從歐洲的希臘,雅典談到威尼斯,熱那亞,或者是阿姆斯特丹,英國倫敦,然後到美國紐約,之後有人預測東京,更有人預測說下一站是上海。我們看得到世界文明或金融重心的轉變。事實上,不同階段競爭的資源不同,因時因地各有取勝的利基,有時因海運,有時因季風,有時因交通要道,有時因港口,各種不同的理由。當網路世界來臨的時候,競爭的資源又不同了,這項新的資源是加速或更鞏固原有的中心,或是帶給新興城市新的機會?這些乃是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如果原來的中心更加的穩固,那就是說後面的人要取代現有成就者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倒過來講,是不是有一些週邊的中心,在網路紀元中,擁有比較大的競爭力,未來可以取代現有中心的霸權,例如,常有人提起Microsoft的例子,或蘋果牌的電腦,甚至於Yahoo公司起家的故事。一些小公司,三個人的公司,只要有一個新點子,在網路世界裡,就有可能變成一個賺錢的事業,一炮而紅,這種種可能性都有。相同的,世界文明的中心,是否在網路社會來臨以後,也會因為新的競爭資源,而重新洗牌?或更加鞏固其原有的地位?

    這種網路社會,彷彿仍是資本主義分工系統,只是範圍擴大了,有一些中心它專事思考研發,有些地方就專做生產,世界分工系統更完備了,尤其是是網絡社會誕生以後,原有的這個現象的到更加充分的發展。在網路世界裡,節點之間的聯繫不再是用鐵路、公路或飛機來連結,而是透過光纖網路,或屋頂上的衛星來聯繫。通過衛星與光纖的聯繫,資訊的全球化成為可能,網路的基礎建設把全球真正的變成是一個整體,一個單位。在這個全球作為一單位的整體裡,哪裡有資訊,就代表那裡是中心,或者是說是大家所接近的節點的位置,他就變成一個重要的中心。也許所謂的中心在網際網路發展之後有再結構的可能性,但是仍就是資本主義的性質或更具資本主義的性質。 

  3.網路時間/挪移倒轉

    傳統的理性思考,常把時間和空間綁在一起,例如我們熟悉的中小學上課鐘響後,學生被認為應該在教室,甚至應該在自己的座位上,這是理性化中重要的概念。一個人所使用的時間常常跟他所在的空間,兩者是鑲嵌在一起的,時間和地方有一定的意義,例如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人提到十二月聖誕節,其意義是不同的。一個時間如果他脫離了他所鑲嵌的地理空間或地方,它就脫離了「在地的意義」,那就會變得不一樣。

    目前,各個地方的時間還存在,也就是說各地方真正的地理或日光時間還存在,使用網路時間就會發現對地方的去鑲嵌化,去脈絡化。比如說晚上的時候,臺灣的電視節目一面報導新聞,一面則在螢幕旁邊標示美國的股價指數,依照以前的情形來講,這個時間差不多是我們睡覺的時間,美國開盤時間我們在睡覺,這跟我們沒有關係,我們就安心的睡覺。可是現在,他們在開盤我們即使是睡覺時間,我們卻已經介入,我們已經脫離了我們自己所在的地方的時間,進入到了他們的時間裡面,假定如果去買美國股票,彈指之間可以做到,就介入那個地方的活動了,網路打破了時區,地理,日光的傳統侷限,只要你願意,你可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是上班時間(追著太陽環球工作)。

    網路發明之後,許多業務如搭飛機的再確認,其服務可能是在另一個不同的時區處理,這種情形在網絡社會來臨之後,更容易透過網路的方式跨區進行!也許有些在美國的事情可以轉到印度去做,在印度的事情可以轉到臺灣來做。就我所知道,臺灣有些公司的設計或一些業務,就是是透過網路在國外進行,有時候是由一個有正常工作的人在下班後兼差進行。委託公司的意見、討論、付款都可以通過網路社會的種種機制來進行。這些情形以前也有,但是在網路時代來臨以後,卻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把別的地方的時間偷回來用,或者是把當地的時間拿到別的地方去用。網路時間在網絡空間之下取得全新的意義,原有的時間、空間在利用網路連結了之後,其意義和過去不一樣了。原來可以度量的,直線的,可以預期的時間觀就被替代了,時間和空間被用乾坤大挪移的方式,改變了意義,就是我們所面臨的網路時代來臨的現象。

    網路使得原先的時間具有新意,尤其是全球統一的電腦時間發生的時候,它已經是去脈絡化,沒有地理上,時區上,或者社會性的意義。我們說現在是幾點鐘,和我們的日光或季節與地理的時間多少是有一些意義的,可是在電腦時間上,所謂的幾點鐘只是一種記數,記某一個時點的位置。網路的普遍應用使得原有的時間性質變了,尤其是牽涉到資訊資本主義時代裡的資金,網路使得全球的銀行系統連在一起,流動的資金在網路上奔流,快速的進進出出,資本主義的精神這裡進一步得到體現。從Braudel的脈絡來看,資本主義最發展階段的乃是金融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本身的發展已經有許多變形,在數位時代裡,更是進一步的得到了強化。 

  五、資訊網路與自律工作

    由於網際網路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這些性質,使得資本主義得以更進一步的發展,例如遠端工作,彈性工作,JIT (just in time) 管理模式等都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遠端、彈性、即時生產模式,不僅止於前述一些小規模業務通過網路發包出去,高科技產業也發展相似的模式。例如臺積電是美國某個公司的虛擬晶圓廠,也就是作為一個 virtual fab,可是從實際上來看,臺積電這麼大,這麼多員工,又生產很多實體的產品,如何稱其為一個「虛擬的晶圓廠」?虛擬與否,當然是要看我們從哪個角度出發?如果從Intel 從IBM的角度來講,臺積電就可以稱為「虛擬晶圓廠」,因為他不是Intel的工廠,也不是IBM的工廠(只有契約)。就是說,如果他們要生產的時候,就下訂單和規格給臺積電,在一定的時間之內,生產了他所需要的產品。所以這個工廠對他來講是這樣子的,如果說下個月沒有訂單,那下個月就不生產了,而代工的虛擬工廠也不牽涉到專利或市場的問題。相對的,對於中心廠來講,事實上是不用經營那個廠,只要下單就好,這種情形在網路發展之候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使得很多只做研發、設計的公司,他不再需要自己來經營工廠。比如說下單到臺積電之後,下單公司的董事長辦公室通過電腦連線,就知道那張單子的產品,已經生產到什麼地步?瑕疵品有多少?什麼時候會完全出貨?在網路上就清清楚楚。資本主義的中心與邊陲,通過資訊網路的建設,分工合作得更為密切。

    相同的,地方的JIT (just in time) 管理模式,也是通過資訊網路,發展得更淋漓盡致,以過去觀察的一個案子來說(潘美玲、張維安 2001),一個主要生產宏碁和菲利浦moniter外殼的工廠,直接把外殼供應到生產線前面,例如每十五分鐘送一百個來,直接上線生產,菲利浦是沒有這些監視器外殼存貨的。這些外殼的供應就是及時零件的供應者。至於如何供貨,例如那個外殼廠的調配車輛、人員、福利則不在菲利浦擔心之內。就這樣,當不需要的時候就請停止供貨,要的時候就要求供貨,其成本由下遊廠商吸收,同時也增進了菲利浦的競爭力。這種情形,在網路世界來臨之後,將會得到愈來愈精緻的發展。

    這種JIT的模式不止在工廠之間,事實上在人工的提供上也是如此,依照M. Castells 的研究,美國社會正面臨這樣的趨勢,統計資料指出美國最近大概十年左右,這種遠端工作者或彈性工作者愈來愈多,也就是說,相對而言長聘制度裡的頭路愈來愈少了,未來越來越難找到那種早上九點上班,下午五點下班,有福利,有退休金,有保險的工作。於是一個人,同時做好幾份工作的可能性也愈來愈大。因為網路發展的關係,有許多工作都是透過遠端工作的方式來完成。在國內也可以看到許多相似的例子,有許多工作都是透過網路,發給工讀生做。在網路發展了之後,這種短期,即時,遠端的工作越來越普遍,比如說現在我要分析一筆資料,我就找一個懂統計的人來,那到計畫結束了他的工作就結束了,所有的工作項目,通通事前寫好,薪水可以付高一點,但是將來就沒有退休金,保險或什麼的,這些支出都要工作者自理。從這些例子裡,可以看到一巨轉變,尤其是在「流動的空間」和「沒有時間的時間」兩者相結合之下所帶來的影響,這些思考和現象在分析與理解網路世界的特性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年的暑假,我從坎培拉坐長途巴士到雪梨,上了巴士後,同行的一位友人告訴我這位司機是他的朋友,並說他是在哪個修車廠工作的技工。對我來說,當然不是非常了解,後來我終於知道,這位司機他平時是個修車廠的工人,只有在假日的時候開長途巴士。這位司機其實就是我所說的「及時供應的勞動力」,平時長途客運公司不可能養那麼多司機,他要的是just in time labor,也就是週末、放假的時候才需要多一些司機,平常不必管理他們,只有在假日的時候才來開車,只要容易計算開二趟長途車的薪資。某個角度來說,學校的兼任老師也有一點類似的用意,就是說需要上課的時候給你鐘點費,沒有上課的時候,學校不掛慮他的福利或生活。我相信,這種情形以後會愈來愈多,愈來愈普遍。

    因資訊網路而更形發達的這些遠端工作,彈性工作,越來越有利於資本家,而工人要自我負擔的成本,保險,退休,都已經轉嫁給論件計酬的,遠端的,彈性工作的工人。這些工人也由過去接受他人管理的情況下,漸漸地成為自我管理的,自我訓育的自律工作,表面上是更自由了,但是卻是更自我剝削了。這些都可以視為資本主義斤斤計較利潤的理念,在資訊網絡的建設之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六、異化的資料庫社會

    這部分主要是要分析資訊網路所帶來的另一個影響,資訊網路社會變成了一個以資料庫為基礎的社會,一個與真正的人產生異化的資料庫社會。以信用卡的使用為例,其所根據的乃是一個資料庫的信用。雖然信用卡的信用基礎原來在於「個人」,尤其是這個「個人」的社會背景與條件,例如公教人員收入穩定,容易辦到信用卡,例如收入豐厚的企業家,只要能夠提供證據說明,可以使用的信用額度高。一個人,一旦有了信用卡,他使用信用卡的行為,也將影響銀行對其信用的判斷。資料庫已經成為一個人信用程度的諮詢對象,我常想何以信用卡的信用得以建立,持卡人不會(或不敢)隨意刷卡,然後不認帳。如果知道背後有一套嚴謹的資料庫,一旦違規,這些記錄將終身相隨,各發卡銀行互相連線之下,作為信用資訊的資料庫體系的建立,將使個人在信用卡時代裡,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在資料庫的國度裡8,接近了全面性控制,信用的維持來自於一步一腳印的信用史(信用記錄),嚴格說來這也是一種社會控制的技術。漸漸的,信用卡的基礎,即便是在申請新卡、核定消費額度、用卡消費之時,都朝向發展成只認資料庫裡的資訊,而不認真實個人的情形,於是資料庫以及通訊的安全成為現代人的夢魘。9一方面是資料獨立於個人,兀自運作了起來,當事人是否在場,是否同意,都不重要,而他所發生的一切,都將成為這個有機體的紀錄。表面看起來,建立了指紋和輸入臉型資料,甚至加上瞳孔資料的判斷,可以預防這類事情的發生,但是實際上,這類問題仍在,一旦管理者在這個資料庫上了手腳,真實的個體、生物上的個體仍然不敵資料庫裡面的個體,網路上的虛體個人,強過現實世界中實體的個人。

    信用卡資料庫與個人異化的比喻,也可用於其他的情況。越來越多的信用判斷,都根據資料庫來進行,如前文所提到的一個現代國家的之種種福利與稅收或公民之權利義務,都是以資料庫內的資料為主,但是這些資料庫可能不準,可能受人操縱。「『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雜誌對信用公司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50%的抽檢檔案都有一些不正確的資訊,20%的檔案含有『足以毀掉一個人信用評等』的重大錯誤。雖然後續的調查發現失誤率較小,但是仍然高得令人擔心」(Brian, 1999: 94-95)。例如,美國加州有一位小姐發現,她在找工作時經常遭到拒絕,最後她才知道,一家調查求職者背景的民間公司商店保護協會,同是每位雇主她因順手牽羊被捕。原來,數月前有人偷了她的皮夾。小偷在一家商店失手被捕時,把她的身分証明文件交給粗心大意的警官,從此造成她的和噩夢(Brian, 1999: 95-96)。

    資訊化社會之中,我們有許多資料都在政府的資料庫裡面,這些資料庫裡,可能有稅務資料,有醫療資料,有保險資料,財產資料還有個人檔案,這些資料的管理,可能成為監視個人的一種方式,也是現代化社會的一項基礎,其所可能發生的各種情節,也就將如我們在電視上看到FBI辦案的那種模樣。記得有幾部代表性的電影,如全民公敵或網路上身,可以幫助大家瞭解我想要說明的情形。在「網路上身」這部片子裡,女主角的身分被更改了,甚至還被增加許多犯罪紀錄,這些都是通過資料庫的管理、操作來完成,其後果卻對現實世界有很大的影響,人們甚至寧願相信資料庫裡的資料,而不相信和他接觸的本尊。這個電影裡的情節,並非純粹的想像,在未來的資訊年代裡,人們會不會在和你交往之前就先調閱你的資料,如果不實,那麼麻煩就大了,到底是資料庫裡面的你還是你自己才是真正的你?這樣的電影情節,在今天的社會裡已經開始發生,相隨而來的風險也已經開始產生,例如當我們用ATM卡時非常的方便,但是如果有一天銀行裡的存款數字突然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者錢不見了,而銀行的紀錄都顯示正常,到底是要怎麼處理呢。這些都牽涉到數位時代的數位犯罪與數位警察的討論了。

    這就是「風險」,這除了政府之外,比較重要的就是企業,前面提款卡的討論,牽涉到企業的監視,企業對的監視,對企業來說就是企業提供服務的基礎。它是一個很有效的工具,但是它也是一個非常高風險的工具,從社會觀察的角度出發,一方面看到我們有很好的工具即將誕生,其實我們也沒有辦法拒絕它,現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針對其所帶來的風險,多加討論與研究。10 

  七、結論

    把資訊網路社會的發展,當作是一個社會型態的發展,並與資本主義之特質合併考率。本文認為資訊網路發展初期的烏托邦式理想,雖不是不可能,但並未得到實現,反而是相當程度的促進了原有資本主義邏輯更加細緻的發展。我在圖書館學界看到的案例是大公司並併吞了小公司,雖然網路發展了,提供了人們更多資源分享的可能性,甚至可以更廉價,但是事實上卻是數位產權更形集中,收費更貴,而資本家的牟利方式更加細緻。

    通過資訊網路的建置,在前面所講的流動空間的特質上,把原來應該在一個工廠生產的工序分散到全球去生產。好處就是分散到最便宜、最適合的地方去生產,然後他在不同的地方組合以後再到市場上來,這中間聯繫工作的成本原來非常高,但是現在因為透過網路的聯繫,愈來愈便宜,越來越方便。所以原來的多層級組織,會從立體的層級性組織轉變成扁平的網絡化模式,我們看到現在有許多公司都走向這個方向——網絡化。雖然也有公司合併的現象,把不同的小公司合併成一個大公司,可是和原來的層級組織還是不一樣,合併之後是在網絡裡面,採用的是扁平的網絡化模式。不論是哪一種形式,網絡化是共通的。分開並沒有真正的分開,還是在網絡裡面連在一起,形同是像與外面的公司競爭,又有同一個公司的好處。公司組織的特性轉變了,遠端工作將會增加,資本主義也正重新的再結構,終將再形成另外一種新的結構。

    最後,數位資本主義到底是一個新種的資本主義,運作的邏輯是全新的,和以前的不一樣了!或者說,他只是原來資本主義發展邏輯的進一步發展。這兩種區別有點像T. Kuhn所講的典範那樣,究竟數位資本主義和既存的諸種資本主義,是同一個典範只是不同程度的發展?或者是不同典範的發展?雖然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思考!但是,這一層思考對於社會發展的底層特質之討論,確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不論是哪一種,資訊網路之討論,不能樂觀於討論技術的效率與應用,雖然多數人都渴望網路世界的來臨,來得愈快愈好,希望網路的頻寬愈大愈好。社會的考察應將更多的注意力放當這個網路世界來臨時,會不會產生什麼不好的社會機制,或者替人類社會帶來惡夢?網路成癮,或網路重度使用者的問題﹔網路使用對人際關係的影響(Wallace, 2001)﹔數位學習與孩童社會化(張維安,2002b)﹔網路社會的經濟犯罪﹔數位化的監獄的發展﹔國家主權的變化,地方文化威脅,一個社會的文化和國家的定義與權力觀,會受到網路特性的哪些挑戰?這都是重要的議題。在網路時代來臨的時候,前面所講的各式各樣風險就會愈來愈清楚,當我們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要從科學、技術、產業與社會風險的產生一起來思考。新的技術,對於產業經濟,社會組織,政治運作,文化價值所帶來的影響並非都是一致的,時而為了產業的發展,卻要在其他方面付出代價,這些非預期的結果都是社會學考察的要項。

  參考書目

Bell, Dav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yber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Braudel, Fernand (1982-1984)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 (vol. 1-3). New York: Harper & Row.

Brian, David (1999) 《透明社會:個人隱私與資訊自由》。蕭美惠譯。臺北:先覺公司出版。

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d.

Castells, Manuel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d.

Castells, Manuel (1998) The End of Millennium.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d.

Foucault, Michel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O’Reilly and Associates ed. (1997) The Internet and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llace, Patricia (2001)《網路心理講義》。陳美靜譯。臺北:天下遠見。

Webester, Frank (1999)《資訊社會理論》。馮建三譯。臺北:遠流。

張維安 (2002a) 「信用卡金融的信用基礎與風險」,2002《臺灣社會學會年會》論文,臺中,東海大學社會系。2002/12/14-15.

張維安 (2002b)「網路時代中孩童的電子邊疆」,《童年沃野的變遷與創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2003.4.18-19.

張維安、陳介玄 (1997) 「把生活結構放進來:三個臺灣企業研究個案的比較分析」 。《社會與經濟叢刊,第一期》,Pp.159-210。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馮建三 (1999) 〈資訊社會的語源考察及反省〉。《資訊社會理論》,頁380-388。

潘美玲、張維安 (2001)「彈性生產與協力網絡:協力廠商的個案研究」,《臺灣社會學刊》,25: 201-242。

 

1本文為「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89-E-FA04-1-4 」研究成果之一,初稿發表在「2003年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2003.10.18-19。

2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3南華大學社會系教授。

4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副教授。

5 http://140.114.119.8/iscenter/previous/index.php (2003/10/12)

6 http://mx.nthu.edu.tw/~wachang/IF/index.htm (2003/10/12)

7整個網路社會基本上還是植根於網際網路及其相關軟、硬體上面,如頻寬及軟體的開發之上,沒有這些基礎的建設,網路社會要能充分開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8 Garfinfel, Simson 2001 DatabaseNation. Beihing: O’Reilly.

9 就如電影「網路上身」的情節。又如,「財金公司日前爆發內部員工、盜賣信用卡內碼案,由於清查國內有近五十家發卡銀行和信用卡公司,幾乎全都受害,從這個月中開始,將展開國內歷來最大一波的換卡行動,可能有近百萬張的信用卡,全都必須更換」。http://news.pchome.com.tw/finance/cts/20021202/index-20021202124009353908.htm

10進一步參考 David Bell (2001: 82-85)。

 

另參本館:

提升網路訊息  網路解憂丸 電玩與暴力 公告:電腦故障 網軍與美人計 電腦病毒成人了 《誰在操縱我們》 《明窺狂國家》 全民監看  四種深喉嚨 政治竊聽  誰敢監聽馬 色情入侵網站 《網路裡的小孩》 《童年的消逝》 《兒童與電視》 虛擬性愛  自拍無罪 上傳有理 搜尋成癮 人肉搜索 啥是部落族 部落格大賽 誰是宅族 越寫,越聰明? 越讀,越聰明? 《電子書》 《出版大崩潰》《知識經濟》的無价 《數位海盜的正義》《著作權保護了誰》 部落格賺錢術 《商業裸體革命》 《網路淘金》 宅經濟《誰沒部落格》《誰在上網》《圈套/搜密/駭客》《電腦客》 媒體也重北輕南 誰伸手入媒體 自作孽的中時 猜誰猜的準 中國時報又變「給我報報」了? 聯合報變經濟日報 聯經的農改內戰 自由造假 誰的民視 三立也該倒了吧 馬上轉型 馬上轉頭  壹淫媒 媒體殺人 公視怎麼了 名嘴生存之道  名嘴伶牙利齒 邪者叫獸名嘴  局長?名嘴? 《地下電台》  四種深喉嚨 院士之怒 吃飯配電視 N死死活起來了 N死死能幹啥 NCC新生 《脫口亂秀》 投票行為如流水 隱性選民 民調魔數 《電視新聞》 這樣的《思考電視》 《理解媒介》《誰在操縱我們》 《美國電視的源流與演變》 《中國電視產業的危機與轉機》 《電子殖民主義》 《電視紀錄片創作》 《政治傳播學》 《政治廣告與選舉》 《解構廣電媒體》 《地下電台》 《MTV的意義空間》《質疑資訊社會》《大媒體潮》《多媒體革命》《媒體現形》

台長: 阿楨
人氣(1,196) | 回應(1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圈套/搜密/駭客》
此分類上一篇:《誰沒部落格》

阿楨
上課玩手機 學生彷彿路人甲【聯合報/李允中/中國醫藥大學通識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2013.07.06

報載,日前觀光教父嚴長壽先生到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演講,整場用英文開講,發現台下學生不是打瞌睡,就是玩手機。嚴董忍不住對學生說了重話:「若年輕人只會躲在舒適圈裡頭,不改變學習方式,工作就等著被外國人搶走。」
這樣的場景也似乎讓人聯想到,日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到世新大學演講,蘇主席頻頻打斷陸生發言,要幫台灣學生保留提問權。「電火球」還刺激台生說,台灣已經比人家小了,舉手還比人家慢,要怎麼在世界上立足?
筆者認為嚴董所言「舒適的環境」,目前也出現了「無感與M型化」的學習現象。所謂「無感」是指大學生普遍在學習上的動機與效能感不足(不知為誰而上,為何而上);「M型化」是指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弱,也與家庭的社經地位背景有關。
出身於較佳的社經地位背景,在學習類似通識課程,表現出來的學習意願往往較強,當然也較具備較為足夠的英語文能力與授課老師溝通討論報告。
相反的,若與學生大談政府為何推動證所稅,與對岸簽訂ECFA與後續的「服貿協議」時,會發現除了英語溝通障礙以外,許多出身社經地位較弱勢與偏遠的同學會說:「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啊?」一位同學便曾說,他家在鄉下,家裡一張股票也沒買過,飛機也沒坐過,因此「我阿知」(台語)現在的中國大陸進步發展成什麼樣子?
至於上課玩手機打瞌睡之類的現象,有同學跟筆者說,現在連開同學會見面時,都還是忙著用Line與App,所以老師就不要太大驚小怪了!
因此筆者想提供嚴董事長與蘇主席等優秀長輩另外的觀點:年輕人不是否定您們的寶貴經驗與不願意跟您們對談,聽演講時睡覺與玩手機,可能更說明了埋藏在內心深層的自卑,與這一代年輕人與不願意面對大環境困難的無奈。也許,「跟長輩作更多的對談,會發現自己距離成功更遙遠!」所以還是玩手機,睡覺吧!
  回應
  覺得不能怪誰,一切要怪就怪賈伯斯,把地球幾十億的人全變成低頭族、成天滑動螢幕、觸控App,久之,因為每天的程式就擺在哪裡,位置固定,不加思索,人怎麼不變笨,要怪就怪賈伯斯
  在17年愛台灣的本土化政府調教下,台灣人都成為沒是非 + 低能兒 + 寡廉鮮恥 + 饑荒症候群

詳參【圖博館】:提升網路訊息 《誰在上網》 網路解憂丸 《網路裡的小孩》 搜尋成癮 《誰沒部落格》 誰是宅族 《N世代》 越寫,越聰明? 越讀,越聰明?
2013-07-06 11:41:16
版主回應
本土網路的潰敗2013-9-5 旺報短評

 YAHOO奇摩將在12月26日中止無名小站、部落格的服務,令許多網友感到惋惜,但對這樣的結果也不意外。
 「無名小站」曾將台灣的網路社群文化推向高峰,但在2006年底被YAHOO奇摩收購後,面臨臉書強勢崛起的挑戰,終於走向衰敗沒落命運。YAHOO公司5月以11億美金買下微型網誌Tumblr,功能重疊的「YAHOO奇摩部落格」被犧牲。
 YAHOO在併購台灣奇摩公司後,先後關掉了「奇摩筆記」(部落格先軀)、「奇摩聊天」、「奇摩家族」(社交社群),等於奇摩站(Kimo)時代的社群功能相繼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國外興起的社群。
 YAHOO奇摩對許多台灣人來說,是台灣「在地」的入口網站,這幾年不斷關閉台灣人熟悉的社群功能,只剩下拍賣購物等仍然興盛。不僅YAHOO犧牲本土性服務功能,PChome亦然,在全球網路業併購整合過程中,為何台灣創設的網站服務卻屢屢被犧牲,入口網站已經快看不見台灣自創的網站服務了。
 相反,大陸的門戶網站卻是蓬勃發展,除了最普遍的綜合性入口網站之外,還有專業性、地區性的網站,種類多元、資訊量大,擁有許多本土自創的服務,如新浪網發展出的新浪微博,同樣是社交社群,但新浪能善加整合行銷,且不斷創新功能,反而創造出更大的效益,可以預見的是大陸未來將有可能出現更令人驚豔的新網站。台灣常說大陸資訊受限制,但為何大陸能不斷豐富資訊平台,台灣卻是落得沒落收場的命運?
 本土自創「無名小站」、「噗浪」曾紅極一時,卻相繼沒落,其實台灣網站服務創意能跟得上時代潮流,缺的是整合與經營能力。

越南人上網 不能聊新聞【聯合報2013.9.3

越南已自九月起實施新的網路管制法律,依照新規定,越南民眾上網只能分享私人訊息,不能分享新聞文章。外國網路公司也要把伺服器設在越南境內。
網路公司、人權團體和美國政府都批評這項新規定。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越南是一黨專政共產國家,國家對媒體管控甚嚴。今年已有數十位部落客在內的異議分子因反政府行為被判有罪。
新規定中,推特、臉書只能當成「提供、交換個人訊息」之用。此外,不可在網路發表「反對」越南政府、「有害國家安全」的資料。
美國駐河內大使館上月表達「深刻關切此一法案」,指越南此舉是「失去網路基本自由」。「亞洲網路聯盟」曾代表客戶遊說各國政府,這個組織還表示,越南扼殺創新,並讓想在越南做生意的人敬而遠之。
  回應(楨:之前還以越之民主諷中!)
我們言必稱民主、自由:
「越南民眾上網只能分享私人訊息,不能分享新聞文章」…或將由此可嘲越南的不民主、不自由;
史諾登稱:美國國安局可任意監控私人訊息,不必告知人民…似而亦得藉諷美國另類的不民主、不自由!

言論意識抬頭 陸領導倡敢於亮劍2013-9-3 旺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8月20日在大陸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極端重要工作,他甚至以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來形容當前局勢,要求全國宣傳思想工作人員敢於亮劍。此番言論已在大陸各省市宣傳機關掀起學習熱潮。
 人民日報2日評論文章指出,對於黨員幹部來說,對那些惡意攻擊、造謠生事的錯誤言論,領導幹部有責任以鮮明的態度主動發聲,幫助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在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幹部要帶頭和不良言論作鬥爭,敢於亮劍,敢於擔當。
 文中說,為什麼湖南臨武「瓜農死亡案」、海南三亞「宰客門」事件會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原因就是相關領導該表態的不及時表態甚至顧左右而言他,反應不迅速,態度欠誠懇。
 電視劇《亮劍》中,主角李雲龍曾以狹路相逢勇者勝來解釋「亮劍精神」。在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幹部是畏手畏腳、左右搖擺,還是敢抓敢管、積極作為,這是檢驗領導幹部是否具備擔當精神的重要依據。
 習近平強調,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要鬥爭,就要不怕鬼、不信邪,就要敢抓敢管、敢於亮劍。面對西方動輒對中國政治體制、經濟形勢、社會問題、文化傳統等方面的惡意攻擊抹黑,不能客氣,要力爭有理說得出、說了傳得開,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反腐新招 中紀委網站受理舉報 2013-9-3旺報

 為落實反腐敗政策,中共官方頻頻出招。9月2日,中共中紀委與大陸監察部主辦的綜合性政務網站正式開通,大陸民眾可透過這個網站舉發官員或提出對反腐的各項意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以及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副書記趙洪祝等人到場調研。
 過去一段時間,不少大陸貪官是經由記者實名舉報,甚至透過情婦、小祕舉發,才引起中央紀檢單位注意,進而立案調查。但這些管道終究是體制外的力量,如今中紀委和監察部開通政務網站,頗有建立制度性反腐機制的意味。
2013-09-05 11:20:43
阿楨
〔公視主題之夜〕 天羅地網大革命 機會全面均等化

網路改變了世界,網路誕生的20年間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使用網路。網路重塑了我們的文明,改變了生佸每一部份:從學習、購物到交友;甚至是投票。網路帶來許多革命和新機會,但同時也讓我們付出高昂的代價。
「天羅地網大革命」中將從各個不同的層面探索網路如何影響我們,科技趨勢專家Aleks Krotoski博士在節目中訪談到網路世界重量級人物如比爾蓋茲Bill Gates,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 全球資訊網路的發明人提姆柏納李Tim Berners-Lee,還有Facebook, Twitter, Amazon等網站創辦人。
網路提供了爆炸的資訊,人人都可以獲得資訊,或是發表自己的看法,網路成為最有力的工具。2009年伊朗因為總統大選爭議爆發衝突,伊朗政府強力震壓,原本以社交為主的微型部落格「推特」(Twitter)成為伊朗民眾向外傳遞消息並且彼此連絡的重要工具,即使是高壓統治也難以抵抗無遠弗屆的網路。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網路雖有革命的力量,卻也可以癱瘓一個國家,2007年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愛沙尼亞境內因為拆遷蘇聯紀念銅像而暴發衝突,之後愛沙尼亞政府機關、銀行、傳媒的網路系統,同時遭到駭客長達三週的大規模攻擊,網路癱瘓造成國內陷入緊急狀態。這是史上第一次的網路戰爭,但絕不是最後一次。
網路改變了文化、政治和商業,更重要的是也改變了人類的心理層面,伴隨網路成長的新世代會有甚麼改變? 專家憂慮人類的想像力將受限於電腦螢幕,網路世界中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也讓專家擔心網路世代可能和現實脫節。
臉書等社群網站的風行也改變了人際關係,如果臉書上有八百個朋友,這種網路上的「友誼」代表的意義是甚麼? 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狀態,也觀察朋友的最新狀態,面對各個社群網站的興起,我們是不是逐漸被淹沒在虛擬世界中?
2013-11-22 08:44:46
圖博館
大陸網民破7億 2,200萬人不滿十歲2017-01-23聯合報

大陸網民規模再創新高達7.31億人,已相當歐洲總人口,其中,手機網民占比95.1%;調查也發現,有50.3%網民在實體店購物時,已普遍使用手機支付結算。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發佈2016年《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網民規模達7.31億,超過全球平均水準3.1個百分點全,全年新增網民4299萬人,增長率為6.2%。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
  其中,手機網民占比95.1%,達6.95億口,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10%。手機網上支付使用者規模也增長迅速,達4.69億人口,年增長率為31.2%。網民手機網上支付的使用比例也提升至67.5%。
  統計也發現,網民以10-39歲群體為主,占73.7%。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線民占比最高達30.3%;而10歲以下小線民已超2,200萬。另外,網路直播使用者規模達到3.44億,占網民總體的47.1%;其中,遊戲直播的用戶使用率增幅最高,半年增長3.5個百分點,演唱會直播、體育直播和真人聊天秀直播的使用率相對穩定。
  截至2016年12月,網路預約計程車使用者規模達2.25億,網路預約計程車使用者在網民中的占比為30.7%;網路預約專車使用者規模為1.68億。

陸砸千億人民幣 設網路投資基金2017-01-23聯合報

高達人民幣一千億元(約台幣四六五○億元)的中國大陸國家資金將投入網路領域。由大陸國家網信辦、大陸財政部等單位發起的首個國家級的「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昨天在北京成立,將聚焦投資網路重點領域,要讓大陸成為網路強國。
  新華社報導,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將秉持專注專業、引導引領、扶優扶強、共用共贏等投資理念,堅持大陸國家戰略導向、市場化營運、專業化管理,聚焦網路重點領域,透過市場化方式支援網路創新發展,為優秀網路企業助力,為成為網路強國的戰略服務,以推動網路更造福大陸官方和人民。
  基金成立儀式也簽署多項戰略合作。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信國安、中郵人壽、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六家戰略出資企業簽署合夥協議,首期人民幣三百億元(約台幣一三九五億元)資金募集認繳到位。
2017-01-23 12:53:11
圖博館
騰訊財經報導,有關「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的消息,最早是從二○一五年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就已傳出。此外,去年下半年開始,龐大的國家級投資基金密集成立,目前的互聯網投資基金只是其中一個。
  昨天的成立儀式上,除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移動、中信國安三家基金戰略出資企業負責人,來自大陸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證監會等有關部會、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網路企業、雙創代表等近兩百位來賓,都出席成立儀式。

陸網路監控再下重手! 工信部查禁VPN阻「翻牆」2017-01-23聯合報

大陸網路監控再下重手,工信部宣佈,即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對互聯網網路接入服務市場開展清理規範工作,強調未經批准不得自行建立或租用VPN。這意味一直以來用虛擬私人網路絡(VPN)來「翻牆」的監管灰色地帶,將被曝光取締。
  不完全調查,大陸有上億的VPN網民,一旦VPN遮罩、「翻牆」被封,後續影響性有待觀察。
  觀察者網報導,工信部22日發佈《工業和資訊化部關於清理規範互聯網網路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強調將依法查處互聯網資料中心(IDC)業務、互聯網接入服務(ISP)業務和內容分發網路(CDN)業務市場存在的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以及「層層轉租」等違法行為。
  新規要求,各通信管理局要對本轄區內提供IDC、ISP、CDN業務的企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杜絕無證經營、超地域範圍經營、超業務範圍經營、轉租轉讓經營許可證等非法經營行為。
  同時,各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網路接入服務企業要全面自查,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不得自行建立或租用專線(含虛擬私人網路絡VPN)等其他通道開展跨境經營活動。
2017-01-23 12:53:53
阿楨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第45次調查報告:中國線民屬性結構 2020-04-28 新浪科技

  截至2020年3月,線民男女比例為51.9:48.1。
  20-29歲、30-39歲占比分別為21.5%、20.8%;40-49歲17.6%;50歲及以16.9%,互聯網持續向中高齡人群滲透。
  初高中/中專/技校學歷分別為41.1%、22.2%,大學專科及以上19.5%。
  學生26.9%;個體戶/自由職業者22.4%;企業/公司人員10.9%。
  月收入2001-5000元占33.4%,5000元以上27.6%, 1000元以下20.8%。
https://tech.sina.com.cn/i/2020-04-28/doc-iirczymi8580514.shtml

CNNIC報告: 中國線民數破9億 直播電商成消費新動能 2020-04-28 新浪科技

  截至2020年3月 ,我國線民規模達9.04億,較2018年底增長7508萬,互聯網普及率達64.5%,較2018年底提升4.9。手機線民規模達8.97億,較2018年底增長7992萬,占比99.3%,較2018年底提升0.7。
  以下為新浪科技整理的報告要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企業即時通信遠端辦公迎來利好
  網路支付穩步增長 融合科技加速變革
  網路支付使用者規模達7.68億,較2018年底增長1.68億,占線民的85%;手機支付7.65億,較2018年底增長1.82億,占手機線民的85.3%。
  外賣行業供給側數位化升級
  外網上外賣使用者規模達3.98億,占線民體的44.0%;手機網上外賣達3.97億,占手機線民的44.2%。
2020-04-29 08:53:39
阿楨
線上旅行預訂行業有望進入反彈期
  線上旅行預訂使用者規模達3.73億,較2018年減少3705萬,占線民41.3%。受疫情影響,短期,使用者規模大幅下降;中長期,隨著疫情逐漸好轉至結束,有望進入反彈期。
  網約車使用者規模將會恢復性增長
  網約車使用者規模達3.62億,占線民40.1%。受疫情影響,部分城市暫停了網約車服務。在疫區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停運,多家網約司機為醫生病患接送和特殊服務保障提供運力支援。中長期,網約車使用者規模將會恢復性增長。
  線上教育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線上教育使用者規模達4.23億,增長2.22億,占線民46.8%;手機線上教育4.20億,增長2.26億,占手機線民46.9%。受疫情影響,全國大中小學開學推遲,推動線上教育使用者規模快速增長。
  網路遊戲“雲遊戲”概念逐步落地
  網路遊戲使用者規模達5.32億,增長4798萬,占線民58.9%;手機網路遊戲使用者5.29億,增長7014萬,占手機線民59.0%。受疫情影響,網路遊戲產業在營收方面迎來較快增長。
  網路視頻規範化,短視頻使用者規模快速增長
  我國網路視頻使用者8.50億,增長1.26億,占線民94.1%。其中短視頻使用者7.73億,增長1.25億,占線民85.6%。受疫情影響,網路視頻應用的使用者規模、使用時長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電商直播蓬勃發展,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
  網路直播使用者5.60億,較2018年增長1.63億,占線民62.0%。其中,遊戲直播2.60億,增長2204萬,占線民28.7%;真人秀直播2.07億,增長4374萬,占線民22.9%;演唱會直播1.50億,增長4137萬,占線民16.6%;體育直播2.13億,增長3677萬,占線民23.5%。電商直播使用2.65億,占線民29.3%。
2020-04-29 08:53:55
阿楨
北大教授張頤武:西方大規模示威中,Z世代的複雜角色 2020-06-18 環球時報

最近,不少西方媒體關注到在這次由美國黑人喬治•佛洛德之死所激發的西方國家持續示威中,“Z世代”所發揮的影響力。所謂“Z世代”,也類似中國常說的“95後”,他們有幾個特點相當重要:
  第一,他們是“網生代”,對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手機文化熟悉並善於運用,在此基礎上形成其文化。而這種文化常常是“部落化”的。
  第二,出生在西方經濟發展較為順暢的“冷戰後”階段,是在相對普遍富裕時代成長的,也更重視自我的感受和體驗。
  第三,工作生活更重視所謂的“靈活性”和個性,做各種選擇都會更注重自我的滿足。
近些年來,西方貧富差距加大,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在疫情下的停止或靜止,讓他們在生活上最先受到影響和損害。
  年輕人對於社會不公的感受,更容易形成更激進社會行為。而Z世代的“網生代”特性,使得他們更傾向於通過社交媒體來獲得資訊,由於遮罩和消除了和不同看法的人相互討論,也更容易形成“極化”的形態。
  很多網路上的社交媒體其實是高度“部落化”的,和所謂的“外人”,包括家中長輩等都沒有相容性。
  同時,這些行動由於其具有青少年的衝動性特點,而缺少自製力,更容易出現暴力和逾越界限的活動。年輕人的精力旺盛,在社會停擺的狀態下他們也沒有其他的更多事情。這更能夠令他們延續其街頭行動。
  這些年輕人觀念也相對簡單,由於其激進,往往會做非此即彼的二元選擇。他們有難言的憤怒和不滿,但沒有更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策略。他們往往有即興的、發洩式的表現,最終會形成什麼樣的發展卻極不清晰。
2020-06-18 07:46:48
阿楨
1450教戰手冊瘋傳 自嘲:我們有人常忘切換帳號 2021-06-11 聯合報

親綠寫手林瑋豐(圖)自導自演事件被抓包後,讓民進黨網軍治國印象更深植人心。民進黨善用網軍引導輿論,完全執政後更挨批1450治國。近日流傳一份「1450內部流出的教戰手冊」,內容穿插時事哽,深入淺出引發熱議。
1.要多轉傳貼圖,不要跟任何人硬碰硬,遇到討論就直接連續貼圖洗版,貼粉專側翼的圖酸爆柯文哲就好。
2.同時進攻,看到柯則大家一起同時間噓文,蔡政府則是同時間推文,務必一秒內數個假帳號同時發動,製造言論主流假象,讓真正的討論沉下去,避免生波瀾。
3.辯論逆風的時候,記得留一句「4%」(指柯粉)就趕快撤離,不要跟他們糾纏,因為若拿出資料佐證,很難講的贏他們。
4.看到逐字稿就強烈抵制,這種東西,大多數都對民進黨不利,可以用「逐智稿」之類的話語反擊,然後快速撤離。
5.討論任何國際議題,一定要扯起柯,讓鄉民對柯感到厭煩。
6.多購買帳號,目前有些帳號仍在拋售中,方便集中火力作戰。
7.遇到極端不利的討論,像是「黑道、3+11、卡神」之類的不反擊、不辯論、不討論,就留一句「又一個4%」即可,記得立刻撤離。
8.沒有敵人就製造敵人,偶爾要反串一下,製造鄉民對中國的厭惡,還有對柯哲的仇恨,但請記得要切換帳號。
9.圍魏救趙,柯聲勢好就拉侯打柯,侯聲勢好就捧柯打侯;以前黃國昌聲勢好的時候,我們就操作過一次捧昌打柯,很多笨蛋被騙過去了,如今還可以再做一次。
10.現在因為民進黨嚴重下風,請對柯用顯微鏡檢視,像是萬華等來轉移目光,帶領鄉民思考,務必製造「兩個一樣爛」情況。
11.認知作戰,校正回歸、抗中保台、台灣價值等這一些宣傳標語,已經被大家用嘲笑、嘲弄方式表達,所以請一定要避免寫出這些字眼。
12.敵人要正確認識,唯一的敵人不是中國,不是國民黨,只有柯。
  回應
台灣教育失敗30年,年輕人全都是廢物!會發文放屁賺錢的,算是優秀的。
2021-06-11 07:41:22
阿楨
數位中介法若納管 PTT:等於命令關站 2022-08-19 聯合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修訂「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昨天舉行第三場公開說明會,對於法規執行細節,知名平台業者均提出實務上窒礙難行之處,PTT(批踢踢實業坊)代表更直言,「中介法」若真要把非營利組織PTT納管,「那就等於跟命令PTT關站相去不遠。」
NCC八月起一連舉辦三場公開說明會,前兩場針對學者、公協會以及ISP(網際網路連線技術服務供應商)說明中介法草案,昨天則是針對所有知名平台服務供應商,包含LINE、PTT、巴哈姆特、Dcard、Yahoo、樂天、網路家庭、Mobile 01、微軟等知名平台軟體業者,聽取國內知名數位平台對草案的看法。
昨天說明會由巴哈姆特副執行長陳建仁打頭陣,他說,作為原生社群平台,針對言論自由相關規定,業者無所適從。陳建仁並以最近最熱門的論文門事件為例,有人張貼某參選人論文涉及抄襲,平台若是看到貼文,究竟要不要刪文,這可能涉及誹謗,但如果又有另一人表達這個抄襲貼文有誤,到底該不該刪?
陳建仁說,平台要到哪裡去找相關人才來對所有貼文進行判斷,「對難以判斷的檢舉案,我只能選擇一律刪除,以求免責,這對於言論自由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眾多業者之中,相對於其他數位平台都以營利為目的,鄉民最多的PTT則是非營利組織,針對中介法是否該納管PTT?PTT法務部顧問許哲仁說,PTT作為非營利組織,究竟是否被納管,從目前的法條來看並不清楚,尤其,PTT目前使用人數距離二三○萬人還有一段距離,草案要求大的商業平台應該要負擔特別義務,現在的PTT根本做不到,如果中介法一定要將資源稀少的PTT納管,「那就等於跟命令PTT關站相去不遠。」
針對PTT疑慮,NCC綜合規劃處科長劉佳琪指出,草案並未特別考慮是否為營利性質,歐盟規範方向是「線上守門人」,因守門人接受各方資訊、傳遞給更多人,當然會有一定社會問責。NCC綜合規劃處長王德威則說,技術上做不到的也不可強人所難,中介法是參考歐盟規範,但其他國家法令也不能直接移植,NCC會根據業者看法,持續調整中介法內容。
  回應
這個黨跟對岸的那個黨有啥不一樣啊?!
這也是自做自受了~鉗制言論自由根本是小菜一碟!
卸磨殺驢了 成也PTT 敗也PTT
2022-08-19 06:41:53
阿楨
文化部112年度預算成長20% 歷年最高 2022/08/25 中時

行政院院會今(25)日通過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文化部主管預算總計達212.2億元,為文化部有史以來公務預算編列數最高,且較111年度法定預算177.6億元,成長幅度近20%;加計前瞻基礎建設預算(112年25.5億元、113年度29.7億元),總計文化部112年度編列預算將達237.7億元。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除特別感謝行政院,並將努力與立法院不分黨派委員溝通與尋求支持。
  相關新聞
孔子學院退散 向台灣人學華語正時髦 2022.05.30 新頭殼
  回應
文賤會的文化台獨預算
全球有 45 個「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全球162個國家(地區)建立541所孔子學院和1,170個孔子課堂。
數發部預算211億 在野驚呼太可怕 2022/08/26 中國時報

將在8月27日掛牌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因預算員額高達5成將採約聘僱,被質疑恐將進駐網軍。行政院昨通過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數發部高達211億元的預算數首度曝光,在野黨立委聽聞後直呼「數字大到可怕」,尤其即將接部長的唐鳳到現在連業務、政策方向都說不清,就要直接拿200多億元,太過離譜。
  回應
預算肥大!腦滿腸肥!
東廠、西廠、內行廠,廠廠畜生!
假釋、國事、添亂事,事事腐敗!
要買網軍?建構網軍?把我們的錢,當自己買花化粧品來開?(唐歐巴桑)看到就惡!
2022-08-26 06:29:35
阿楨
記者臥底網課入侵群:“網課爆破”污穢不堪,涉嫌違法犯罪 2022-11-05

近日,河南省新鄭市第三中學一名劉姓歷史老師上網課後在家中不幸去世。據劉老師家屬提供的視頻和圖片顯示,上網課時,直播間被人故意播放刺耳音樂,有搗亂者惡意威脅,種種話語不堪入耳。目前,新鄭市公安局、教育局、網信辦等部門已成立聯合調查組。
網課參與者洩露網課會議號和密碼,隨後搗亂者有組織地“入侵”線上課堂,通過強行霸屏、騷擾資訊刷屏,乃至辱駡師生、播放不雅視頻等極端方式,惡意擾亂教學秩序。“入侵者”被稱為“爆破手”。
專家表示,“網課爆破”不僅擾亂了網路平臺的公共秩序,也給很多人帶來了實際傷害,當下,對“網課爆破”亂象亟待整治、精准打擊。
成員未成年人居多
  回應
抓幾個,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就直接開除,成年的就進去。亂世用重典
事實一再證明,老師同普通人一樣,也是弱勢群體。
開除內鬼,不想上學就別上了,搬磚去吧
抓到的直接送去上山下鄉接受勞動改造!反正他們不願意過好日子
說了大半天,根源在於網課這種模式,面對面的課堂交流和授課才是真正應該儘快恢復的。
你以為會爆破網課的人現實裡會喜歡上課嗎?
法律要與時俱進了,這種不算犯罪,那王法何在?
2022-11-06 09:10:05
阿楨
老外也把短視頻叫“精神鴉片”了 2023-01-06

近日,威斯康辛州共和黨議員麥克•加拉格爾,炮轟以TIKTOK為代表的短視頻娛樂,稱之“非常容易上癮且有破壞性”,堪稱荼毒美國青少年的“電子芬太尼”。
而如果去各大英文網站轉轉,你會發現,怒駡短視頻害人的老外,絕不止議員麥克一人。
  回應
臥槽!你真毒品都合法化了,電子鴉片算個匹啊!
外網什麼極端言論沒有,也未見恐慌麼。估計是擔心話語權旁落,才是根本原因吧。
  相關新聞
給外媒“帶話”的中國NGO公知

外網討論:為什麼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普遍不好? 2023-01-07

大多數國家和"鄰居"的關係通常並不融洽,這是常態。特別是當中國更大時,通常,為了平衡這種"優勢",人們自然期望"大 "國應該自願犧牲自己,自願為"小"國提供利益。從歷史上看,中國確實是這樣做的。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地區的長期和平與穩定。然而,近代中國由於自身的問題而衰落,失去了繼續這樣做的條件。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和自信,我們的大市場將使該地區更多國家受益。我仍然對中國解決與鄰國的分歧抱有良好期望。當然,這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應
弱國無外交,強國無友鄰。
中國在干涉他國內政,文化洗腦,在外國扶持親華勢力的操作上,差了歐美俄日幾百年的水準了。孔子學院/魯班工坊/
  相關新聞
歐美日韓早和病毒共存了,為何怕放開的中國?(回應:總有一款抹黑等著中國!霸權只有種族主義,反共宣傳,政治操弄。) 東南亞不像歐美日韓對陸客強制新冠採檢成最大贏家。
2023-01-08 08:50:31
阿楨
塵埃落定的胡鑫宇案,給了我們怎樣的思考 2023-02-03

飽受關注的胡鑫宇案終於在今天迎來了結局,調查組本著專業負責和公開透明的原則召開了新聞發佈會:胡鑫宇系自縊死亡。由於學業壓力以及心理逐漸崩潰,最終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一個悲劇,令人歎惋動容。讓那些吃人血饅頭的所謂傳媒人失望了,調查過程中沒有發現他們杜撰的器官買賣、惡意兇殺等驚悚電影中的離奇情節。
胡鑫宇案為何引發社會空前關注?
在胡失蹤前,主流媒體大肆宣傳、鼓勵遺體捐贈,私下裡則流傳著各種聳人聽聞的流言。這時,正好遇上胡鑫宇在校失蹤,點燃了廣大學生家長的焦慮情緒,在輿論場激起了漩渦。
為何胡鑫宇案輿論遲遲不休?
2022年10月14日,胡鑫宇傍晚從校園失聯後,一度被網媒炒作得沸沸揚揚,傳得離奇古怪、駭人聽聞,並霸屏了全網。 “化糞池發現碎骨”“被化學老師用藥水化掉”“被人帶進醫院割去器官後拋屍河內”甚至是“外星人綁架”的說法。胡鑫宇遺體被找到後,本以為造謠之勢能有所緩和,沒想到,謠言依舊不絕於耳。
為什麼謠言難以遏制?
許多自媒體人為得流量、蹭熱度、換票子,逢熱點必發聲,他們打著為胡鑫宇發聲甚至是匡扶正義的旗號,毫不顧慮後果。只要賺錢,比真相更重要。
  相關新聞
胡鑫宇案重點不在失蹤| 在活摘器官-新唐人電視台(法輪功/大紀元)
  回應
我倒是想借這個事件,在觀察者網呼籲一下社會多關注“抑鬱症群體”。
抑鬱症在某些藥物或心理治療下,看上去治療好了,其實根本沒有用。
吃人血饅頭的還會繼續吃,造謠的還會繼續造謠,真相對他們來說不重要,也沒有多大影響。
自媒體和吃瓜群眾們的狂歡!如果不嚴加查處,以後會愈加張狂!
2023-02-05 08:08: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