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18 07:06:53| 人氣1,066|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視新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果先不知作者是誰,實在很難想像《媒介批評》(五南,1987)和《電視新聞》(遠流,1994)是同一人.所作。前書極具批判力,後書則軟趴趴。

別那麼好批!作者黃新生的老師徐佳士在<序>裡就力贊:「我拜讀這本《電視新聞》的校對稿時,一直都處於驚喜之中,因為黃新生博士在寫作方面,我一直以為他是一位伝播理論的伝播者。他七、八年前的《媒介批評》就給了我這麼一個印象…誰知他興致勃勃地產生了一本談媒體實務的書。令人非常高興的是,他沒有留戀在象牙塔裡,而是積極地根据他豐富的媒體經驗,相當細膩地介紹了這門受到很多方面注視的行業。」(p.7)

傳播學界前輩徐老真的老了,也不看看《媒介批評》裡對新聞的批判多犀利,他結論:「新聞報導和作夢一樣,兩者都不可能客觀。」「新聞的客觀性是必要的,但是不可能。」(p.33)

這也沒啥!連自然科學都不可能絕對客觀了。

你是絕對的相對論者,太主觀太虛無了!

非也!批判「新聞報導不可能客觀」的目的不在取消「新聞的客觀性」,而是要區分「客觀事實的新聞報導」和「主觀評論的新聞意見」。

問題是此一區分本身就不合事實了,因為:「新聞觀點之形成,除了個人的因素之影响外,也難免受新聞組織的目的(如賺錢)、政治環境(如支持某一種政治信念或制度)、與職業規範(如工作上之安全感、同僚的讚美、新聞事業之獎賞回報標準)等因素所影響。」(p.157)

至少可區分出那些媒體比較能做到區分「新聞報導與評論」吧,比如東森、中天、TVBS、年代,聯合、中時,飛碟、NEWS98等的表現,就比民視、三立,自由、台灣日報,綠色和平、地下電台等,來得好。

還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再說你沒考慮到二者的閱聽人不同,前者較屬中產階級、後者則是中下層階級。

要考慮的話,豈非又陷於藍綠、統獨、北南……等的對立了?

話猤能這樣說,假使能依著《電視新聞》一書中有關「電視新聞的定義:客觀公平」(p.55),自然就能區分。

可能嗎?別說閱聽人無法理性地區分,就連台灣的媒體學者專家對新聞媒體的評論也是中間偏右。

評那麼多有何用?收視率決定一切!

別如此灰心!到2012年全部有線電視都裝機上盒後,現在吃大鍋飯的爛頻道,便可透過收視戶主動的選台付費、淘汰掉。

就跟透過單一選區可淘汰偏激立委一樣了?等著瞧吧!

電視新聞>百度百科
 
  所謂電視新聞,就是運用現代電子技術,通過電視屏幕,形象地向觀衆傳遞新聞信息的一種手段,既傳播聲音又傳播圖像。具體地講,它是通過電視攝像、記者采訪、鏡頭設計、拍攝、剪輯。寫解說詞、配音這幾個程序來完成。它可以系統地、形象地報道事物發展的過程。電視新聞是電視各種新聞性內容和新聞報道形式的總稱,是一般電視臺節目的骨幹和主體。

  電視新聞的主要類別

  電視新聞專業性很強,它的種類主要有:會議式電視新聞、人物式電視新聞、電視口播新聞(包括只有文字的口播新聞、配有照片的口播新聞、配有資料的口播新聞)、電視新聞紀錄片、電視實況轉播、電視直播、電視廣播大會、電視評論。

  電視新聞的基本特點

  電視新聞具有報道性、紀錄性、即興性,以及定期性,即把作品在時間上分割爲連續性的片斷,還有“室內性”等交流特點。
  (1)傳播迅速。電視的傳播速度同樣驚人,雖然它沒有廣播制作簡便,但它的迅速如今已不容忽視。
  (2)形象生動。電視以圖像、聲音、文字等符號直接作用于聽衆的感知器官,在多數情況下,易爲人們接受。
  (3)立體作用的方式。圖、聲、字是電視傳播的三大元素。圖像與文字作用于眼睛,語言、音樂、音響則首先作用于耳朵。
  (4)傳播內容豐富。電視具有最寬宏的度量,它兼容天下事,凡涉及人類應該了解而尚未知曉之事,一概納之無誤。
  (5)空間無遠弗界。電視同樣可以使真實的視聽符碼跨山越水,翻山渡河,使之到達每一個空間。
  (6)線性流程。電視傳播擁有與時間同一的流逝特征,它也是順時序的“一次過”,缺乏貯藏性和複顯性,它“過時不候”,無法返回。
電視新聞的集中優勢

  首先,現場轉播的“共時空效應”

  這個特點最大限度的展示了電視新聞節目的獨特魅力。2003年世界關注的美伊戰爭,中央電視臺在對其的直播報道中,采用了主持人、特約嘉賓、前線記者交叉播報。分析討論進行演播室,這個報道結合來自前方的現場報道的圖象,隨時介紹事態發展的最新進展,隨時連線中外記者報道各國各地的最新反映和動態,第一時間同步現場直播有關國家政要人物的活動、講話。同時進行中文的同聲傳譯、分析伊拉克戰區,采用戰時地圖分析講解,屏幕經常出現雙視窗、多視窗、飛字幕的方式,多渠道、多符號的傳遞現場的最新動態。轟動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中央電視臺亦是如此。

  其次,視聽兼備的多元信息符號

  電視的最大優勢在于它綜合了廣播、電視、影響傳播符號的所有的媒介的符號,就是這種多元符號,圍繞著主體信息的綜合性的優勢開發。電視的多元信息符號不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還有文字、報紙、圖示、圖表、電視擁有的多種信息符號,它不是不同媒體符號的簡單相加,而是圍繞著主體信息的多種要素的多邏輯、多線索的集成。各種要素自身的邏輯才能變得連貫,但是當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時候,卻能傳遞出去准確的信息。

  同時,時效性強

  和廣播一樣,幾乎是同步的一種傳輸效果,此特點需要依托有同步或幾乎同步的傳輸的機制作爲保證。觀衆希望得到第一時間的新聞資訊,電視臺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硬件設施來最大限度的滿足觀衆這種需求。

  家庭的收視,也是一個重要特點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它往往以家庭爲單位。家庭是人們心目中最有安全感的環境。所以家庭式的傳播對傳播內容、傳播效果以及電視節目與觀衆之間的互動,都有著強大的促進作用。

  電視媒介傳播的明星效應

  電視走進了千家萬戶,個性鮮明的媒介特點使得電視記者、嘉賓逐漸深入人心,電視這種看得見的媒介因素,相當程度體現了人際傳播的優勢,使人和媒介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增加了認同感,所以我們要培養具個性化明星式的主持人,和記者式的主持人,以及著名的嘉賓。這樣對打造節目的品牌,提升收視率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些公衆人物的社會地位得到大衆的普遍認同,對于媒介的傳播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顯著的廣告效應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電視的廣告效應往往是處于媒介的前列的。2003年中央電視臺電視廣告招標收入達到了33個億。盡管這幾年的電視廣告的增長比例比前幾年有所回落,因爲它的基數大,所以它的百分點相對比較低。但是從整體的廣告收入來講,規模是相當顯赫的。這些都爲電視提供了資本,保證節目的高品質制作播出。
電視新聞的自身缺陷

  電視新聞節目也存在著些許方面的局限,這些是由電視媒介自身的局限性所決定的。

  首先,轉瞬即逝,不易保存
  這是電視一産生就注定的遺憾。電視是視聽兼備的多元符號,多元符號在電視節目的播放中間轉瞬即逝,很難保留,所以這樣和報紙相比,和網絡相比,保留新聞資料要困難和複雜。
  其次,線性傳播,選擇性差
  電視新聞節目的安排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的,它是由媒介主動、受衆被動,同時在整個傳播過程缺少反饋環節。所以電視也應該特別注意做好新聞的預告、重複以及觀衆群體調查。
  最後,社會的負面影響更爲直接
  電視是當今社會的第一媒介,它的社會影響超過了其它的任何媒介。世界傳播大師麥克盧漢著名的傳播理論“媒介即信息”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由于電視具有直觀化、形象化和直接傳播的特點,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也比其它地媒介來得更爲直接和深刻。和其它媒介相比,不良電視節目給社會的負面影響更爲直接。
我(中)國電視新聞的發展

  1958年北京電視臺開播,我國電視新聞誕生了。回顧我國電視新聞半個多世紀的曆史,有許多力量,如政治、經濟和技術等,交織著推動了她的發展。從技術的角度講,電視新聞傳播主要由采制、播出、傳輸覆蓋、接收幾個環節組成,這些環節的技術發展水平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電視新聞事業的發展。電視技術是一個複雜龐大的體系,其中,有的技術對電視新聞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會極大地改變電視新聞傳播的面貌。而有的技術,只是起一種修修補補的作用。以電視新聞重大技術爲標志,我國電視新聞的發展分爲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8年至1973年)黑白電視階段

  電視技術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研發制造,此時的電視還不足以稱得上是大衆傳播媒介,電視新聞傳播只能是小衆傳播。
  1、電視新聞采制
  用于新聞采制的設備主要有超正析象管攝像機,體積大,笨重。後來使用16毫米電影攝影機拍攝新聞。這種攝影機拍攝時間短,拍攝的素材還必須經過沖洗、剪接後才能使用,很難提高新聞的時效性。
  當時大多數節目都是采用現場直播或實況轉播的方式播出,爲此,1958年8月,我國研制出第一輛電視轉播車。1959年在新落成的人民大會堂又建立了一個電視轉播中心。當年的國慶大典以及後來的許多重大活動,都是由這個轉播中心完成的。20世紀60年代爲了保存和交換某些電視新聞節目,還使用過電視屏幕攝像機。因記錄質量不高,沒有得到廣泛使用。北京電視臺1966年初已經開始使用電視錄像設備制作節目。
  2、電視新聞播出
  此時電視發射和播出系統設備,除某些關鍵器件外,都是我國自己研制設計生産的。主要包括:1千瓦黑白電視圖像發射機1部,500瓦伴音發射機1部。
  3、電視新聞傳輸覆蓋
  北京臺開播後,各地也相繼開辦電視廣播。到1970年,除西藏和北京市外,大陸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建立了電視臺。當時,每個電視臺只有一個發射臺,在省會城市才能看到電視節目。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省大都建立了高山調頻廣播發射臺用來傳送廣播節目。只要給這些高山調頻發射臺加設電視發射機和天線,就可以將它們改造成電視轉播臺。各省利用這種方法迅速建立了一批電視轉播臺,擴大了電視覆蓋範圍。至1971年,全國的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總計已達80座。
  起初,北京臺和地方臺、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電視臺間的節目交流主要是采用人工乘坐交通工具或郵寄交換電視片的方式進行的。國家公用通訊網絡微波中繼幹線發展起來後,微波幹線成爲傳送電視節目的主要通道。1971年,廣播電視局正式租用郵電部微波幹線傳送電視節目。70年代末,我國開始加快建設大、中型發射臺和轉播臺,同時在農村大量建設50瓦以下的轉播臺(差轉臺)。
  4、電視新聞接收
  北京臺開播後,爲解決收看問題,從蘇聯進口了200部黑白電視機應急。不久,天津很快生産出了第一批“北京牌”電視機投放市場。1960年,上海開始批量生産由進口零件組裝的“上海”牌電視機。此時電視機售價昂貴,普通百姓購買不起。1975年底,全國有電視機46.3萬架。按當時八億人口計算,每1600人才擁有一架。

  第二階段(1973年至1984年)彩色電視階段

  先進的電視新聞采制和傳輸技術和設備開始出現,電視接收機成爲熱銷的家電産品。電視已經成爲名副其實的大衆傳播媒介。這一階段電視技術的進步主要表現在彩色電視的發展上。早在1959年,我國就開始了彩電的研制工作。1960年,試制出全套國産彩電演播設備和發射機並在北京建成了彩電試播臺。後因經濟困難,研制工作被迫終止。1972年尼克松訪華後我國決定從國外引進先進的電視技術和設備。
  1972年,中央廣播事業局“進口彩電設備”的請求獲國務院批准,1973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面向首都觀衆的彩色電視正式播出。同年,上海臺、天津臺和成都臺也先後開辦了彩色電視。不久,北京電視臺的彩色電視可以通過微波線路向外地傳送。至1975年初,北京臺向外地傳送的節目已由黑白、彩色交替改爲全部彩色。1977年,北京臺、上海臺的第一套節目全部改爲彩色電視節目,標志著中國電視已經開始從黑白向彩色演變。
  1、電視新聞采制
  中央電視臺自1978年12月起,開始使用ENG電子新聞采集設備,錄制的新聞節目兩到三個小時後即可播出,大大提高了新聞時效。當時中央電視臺只有兩部ENG攝像機。1979年上海電視臺進口的第一部ENG攝像機首先分配給新聞部使用。1981年中央電視臺又購置了電子現場節目制作設備EFP。此外,體育比賽中的即錄重放慢鏡頭、演播室的燈光自動控制、攝像機的自動調焦、各種特技效果開始陸續采用電腦技術,大大提高了電視新聞的表現力。
  2、電視新聞播出
  1982年中央臺開始使用電腦自動控制系統,改善了播出方式。
  3、電視新聞傳輸覆蓋
  以微波傳送爲主,衛星傳輸覆蓋開始萌芽。1976年底,中央臺的彩色電視節目已經可以通過微波線路傳至全國除西藏、新疆、內蒙古3個自治區以及臺灣省以外的26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和直轄市。7月,上海、廣州等八個電視臺可以向北京回傳節目,一個全國性的電視廣播網逐步形成。1980年10月20日,《新聞聯播》開始播出通過微波幹線收錄的地方臺的回傳新聞,從此中央臺和地方臺開始通過微波線路定期互傳新聞。1981年中央廣播事業局在青島召開了全國電視新聞座談會,討論了“全國一盤棋、共同辦好《新聞聯播》”的問題。會後,各地加快了微波通信網的建設。
  1980年4月1日,維斯新聞社和合衆國際電視新聞社開始通過衛星向中央臺傳送新聞錄像,大大提高了國際新聞的時效性。從1982年開始,我國開始利用德、法兩國聯合研制的“交響樂”通信試驗衛星,進行電視傳輸試驗。
  4、電視新聞接收
  1979年後,進口電視機成批湧入,成爲最搶手的家電商品。電視機生産流水線開始引進,經消化吸收,生産出大批高質量的國産電視機。1979年全國只有485萬臺電視機,1982年達到2761萬臺。

  第三階段(1984年至20世紀末)電視新聞立體傳輸階段

  電視已經成爲大衆傳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電視新聞傳播的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一階段,電視技術的發展突出表現在電視新聞傳輸覆蓋方面,開始形成衛星、微波和有線電纜光纜相結合的立體傳輸覆蓋網絡。
  1、電視新聞采制
  ENG設備已經在我國大多數電視臺普及,極大地提高了新聞時效。同時,ENG開始在社會上普及,使電視新聞擁有了龐大的業余通訊員網。
  2、電視新聞播出
  1984年7月中央臺從日本引進的電視節目播出程序自動控制系統投入使用,實現了播出自動化。
  3、電視新聞傳輸覆蓋
  1984年4月8日,中國第一顆實驗通信衛星(STW-1)發射成功,定位于赤道上空東經125度。當年國慶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儀式就是通過它轉發全國的。1985年,中央臺開始長期租用位于東經57度印度洋赤道上空第一代國際衛星轉發器傳送第一套節目,從此改變了電視傳輸只依靠微波的局面。1990年,中國的電視覆蓋面升至78%。
  1986年2月,我國發射第二顆實用通信衛星,定點于東經103度的赤道上空。當年衛星地面站增至2000多個。1988年3月,發射第三顆通信衛星,有四個轉發器,三個用于傳送廣播電視節目,定點精度和穩定度都大大提高,且工作壽命長、通信容量大、輻射功率強。1990年2月,我國又發射了第五顆實用通信衛星,此時,中央電視臺一、二、三套節目全由國內衛星傳送,而教育電視一、二套節目由租用的國際通信衛星傳送,衛星成爲電視廣播的主要媒介。
  80年代,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衛星地面站,1991年底達20000余座。1992年10月,中央電視臺第四套節目上天,成爲中國第一個國際衛星電視頻道,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入90年代,省級臺陸續上星,至1998年秋有26個省級電視臺建立了衛星電視頻道。
  我國從60年代初開始研究有線電視技術,1964年建成了第一個共用天線應用系統,安裝在北京飯店。1989年,我國已有較大規模的“有線電視臺”500多個。1992年國內行政區域性的有線電視臺開始聯網。
  第四階段(20世紀末至今)高新科技數字技術、衛星技術給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數字技術,對電視新聞傳播各個環節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進入90年代後,世界上出現了一股衛星電視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高新技術占領電視新聞傳播領域的浪潮。電視直播衛星、數字電視、移動電視、數字式轉播車、高清晰度電視、多聲道立體聲伴音電視、各種音像記錄器材以及圖文電視紛紛從實驗室步入社會生活,給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新興的數字技術給電視新聞采制、播出、傳輸覆蓋和接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字技術使新聞的采攝設備更加輕便化、小型化,數字信號在反複複制、轉錄、傳輸的過程中幾乎沒有損失,大大提高了節目制作和傳輸的質量和效率。在此期間,DNG、SNG等信息采集設備、數碼特技技術、非線性編輯設備等開始大量使用。
  原來一個特定的只能傳送一套節目的模擬頻道,使用數字數據壓縮後,就可以傳送8-10套節目。這將徹底改變微波頻率不足、廣播頻道不多的曆史,使電視頻道和節目的數量增加。數字技術還使得電視信號在傳送和複制的過程中幾乎不受損失。
  數字技術還將改變受衆的收看方式,可以滿足受衆隨時收看特定節目的願望,可以“重播”,可以打破節目的先後順序,可以“跳”著看。觀衆將擁有更多的信息主動權。在2001年的中國衛星應用大會上,國家廣電總局負責人透露,2005年底前,電視的衛星傳輸全部實現全數字;2010年,廣播影視節目制作、播出及衛星、有線傳輸實現數字化,地面電視基本實現數字化,數字電視接收機得到普及;到2015年全面實現數字化,最終完成模擬向數字的過渡。
  隨著網絡技術的興起,我國的電視新聞開始利用國際互聯網進行節目的傳播。1994年4月我國正式開通了國際INTERNET的64KBIT/S專線連接,實現了真正的TCP/IP連接,標志著中國正式加入INTERNET。1995年當時的郵電部也開通了面向社會公衆的中國公用INTERNET網。我國電視新聞的傳播日益網絡化。
電視新聞觀衆心理特點分析

  一般來說,電視新聞觀衆心理有三個特點:隨意性、交融性、互動性。電視觀衆心理是把電視新聞傳播者的意圖轉化爲觀衆行爲的中介。觀衆心理的這個中介功能是實現其社會效益的關鍵。

  一、電視新聞觀衆心理的隨意性

  “隨意”即“任憑自己的意識”。主要指電視觀衆對電視這種媒介和媒介內容在選擇上有較大的隨意性。這主要是由電視新聞信息的特點所決定的。電視新聞信息跟政府法令、黨的文件不同,其主要的功能是向觀衆傳遞社會最新發生的事實,觀衆不必神經緊張地一定要帶著什麽目的接受信息。看哪個頻道,選擇什麽,看多長時間,遙控器在觀衆手裏,誰也左右不了。電視傳播者對電視觀衆的影響往往是潛在的,不易被人意識到。而政府法令、黨的方針、政策,對人們有著明顯的說服、勸導,甚至帶強制性。從電視觀衆在選擇接受電視新聞有主動權的角度上看,電視觀衆心裏帶有隨意性。

  二、電視新聞觀衆心理的交融性

  感性世界即物質世界,是人們通過感官直接接觸到的外部世界;媒介世界是由“大衆傳播媒體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衆傳媒對感性世界的模寫和抽象”。人們通過人際溝通直接同感性世界聯系,通過媒介溝通間接地認識感性世界。電視觀衆心裏則理所 當然地交融著他們同時處在的那個並駕齊驅的感情世界和電視媒介世界的雙重影響。
  勿庸置疑,研究電視新聞觀衆心理應當把著眼點放在電視觀衆在接受電視信息時的心理活動上,但是電視觀衆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作爲社會成員的觀衆,且不說他們對電視新聞內容的感知和理解受制于其已有的來自于感性世界的認知,就是在接受電視宣傳的同時,還常常會受到來自身邊的他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對電視新聞的評價、態度、情感等方面的影響。
  從時相上看,電視觀衆在接受電視信息時受到來自感性世界信息的影響主要表現爲三種特性:繼時性、同時性、交互性。

  三、電視觀衆心理的互動性

  電視觀衆的互動性是指在新聞活動中,電視傳播者與電視觀衆以及電視觀衆和電視觀衆之間通過電視新聞媒介和人際交往表現出來心理上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1.電視觀衆心理的互動及其特點
  互動即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互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沒有人類的互動,就不可能構成衆多的社會生活。因而,人類社會生活也就是互動的生活。互動是構成人類社會行爲的前提條件。人類正因爲在互動中發生聯系,才能具有各種社會行爲。
  電視新聞活動是社會活動的一種形式。電視新聞傳播者和電視新聞接受者都是社會成員。因而作爲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人類社會行爲的前提條件--互動,也應當適用于電視新聞傳播中的傳受雙方的活動和行爲。一般人際互動的區別在于,這種活動和行爲主要是通過大衆傳播媒介傳遞新聞信息來實現的。
  2.互動種類
  a.電視傳播者與電視觀衆之間的心理互動
  電視傳播者對電視觀衆心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電視新聞最主要的一種功能。而且大多是潛移默化的。受衆一般處于無意識狀態,或接受、或反對、或疑惑、或思考、或對照,在種種錯綜複雜的心理活動中實現著對電視新聞信息獲取和認可。
  電視新聞工作者如果想影響電視觀衆首先要了電視觀衆的心理,電視觀衆迫切要求實在、親切、自然的節目風格和形式。觀衆厭煩的幾種新聞報道是:篇幅贅長,套話連篇, 無的放矢,枯燥無味,無關痛癢,大而無物,死氣沈沈。
  基于電視觀衆的上述要求,在風格、形式和內容上我們力求做到:長短結合,以短爲主。把每條信息盡量控制在30秒之內。
  b.電視觀衆對電視工作者的心理影響
  電視觀衆對電視工作者心理的影響是指電視觀衆對電視工作者自下而上借助于反饋機制或直接或間接施以的影響。反饋的主要形式有:收視率、來信、來訪、來電等。強調電視觀衆對電視工作者的影響,是對電視觀衆心理更高層次的探索。如果電視觀衆沒有被電視信息所觸動也就難以並發出強烈的反饋動力。這種“反射”和電視觀衆“反映”不同。電視觀衆對電視信息的反應可以表現在觀衆一方獨自的認知、情緒或態度方面的表現。對不愛看的電視采取關機,或換頻道,甚至發牢騷、說怪話。而反射則表現出電視觀衆把這種心裏反映轉化爲外在的行爲,努力沖破電視的障礙直接或間接的把反饋信息傳遞到電視工作者那裏,對于改進電視新聞者的工作,提高節目質量,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對電視行業的兩個文明建設無疑是有好處的。
網絡沖擊下的電視新聞發展趨勢

  由于網絡新聞評論的這些獨特優勢,使得近年來大量的電視新聞評論受衆被網絡分流。特別是隨著網絡電視的興起,網絡積極吸納電視的傳播優勢,進一步加速了電視觀衆的分流。

  強化電視新聞評論的“電視特征” 

  與網絡新聞評論相比,電視新聞評論的“電視特征”一直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突出這個優勢是電視新聞評論贏得觀衆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是電視的具像化特征。電視評論主要以事件、人物的直觀影像反映在電視屏幕上,這與網絡評論的信息(文字)的間接性傳播相比,更加具有直接性。電視評論可以通過現場報道、紀實拍攝,發揮電視特有的聲畫一體的優勢,以電視影像特有的張力,增強電視評論的說服力。其次是評論形式的多樣化特征。由于電視評論節目是可以由畫面、聲音、同期采訪、字幕乃至電子特技等多種視聽符號和表達手段來結構,所以從表現形式來講也多種多樣,比如像《焦點訪談》、《新聞調查》偏重報道的評論節目,像直播+主持人(嘉賓)類評論節目,像《新聞會客廳》以少數嘉賓參與的言論爲主的評論,還有參與者相對較多的新聞性談話類節目,都屬于評論節目的範疇。再次是人際傳播特征。電視新聞評論相對網絡新聞評論來說,特別是在“評論”信息傳播環節,更接近人際傳播,或者可以稱爲“准人際傳播”。口語傳播在這裏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它能夠實現屏幕內特定交流人群的充分互動。對于屏幕外的觀衆來說,這種傳播方式的接受效果也較網絡評論要好,但不足是除了現場直播類評論節目外,很難實現與屏幕之外的人群的直接互動。以上這些特征是網絡評論難以企及的,電視評論應將這些優勢充分放大,形成競爭強勢。

  強化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個性 

  “鳳凰”以短短的8年時間創造了一個華語電視媒體的奇迹,這其中,具有“鳳凰”特色的評論節目的構建功不可沒。觀衆不難發現,不論是《鏘鏘三人行》,還是《有報天天讀》,“鳳凰”的所有評論節目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電視新聞評論的這種個性,也是網絡新聞評論很難比擬的一個優勢。電視新聞評論的個性化可以有多種方式:比如評論內容的個性化、節目形式的個性化、主持評論風格的個性化等。關鍵是要根據節目的定位,充分發掘個性,讓觀衆對節目能夠産生深刻的印象。
  強化電視新聞評論的專業化水准 
  與網絡新聞評論的隨意性、開放性相比,電視新聞評論的專業化也可以在競爭中創造優勢。特別是在專業性強的特殊領域,權威專家和業界知名人士通過電視與觀衆謀面,對某一領域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點評,這往往更能吸引觀衆的目光。比如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4套)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的特別節目,就是邀請知名軍事專家緊跟戰爭動態,通過電視,結果該節目在同一時期不同電視媒體的同一題材的報道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很高的收視率。
 
  強化電視新聞評論的平民化 

  電視新聞評論平民化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電視新聞評論的主體事件具有“三貼近”的內涵;二是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敘述方式來進行評論。比較有代表性的像原北京電視臺的《元元說話》等節目,更加關注百姓身邊的事、與百姓有密切關系的事,並對此進行平民化的評論,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提煉、發表見解,來關照生活、反思生活,進而達到電視新聞評論的廣泛教化功能。
 
  強化電視新聞評論方式的娛樂化 

  隨著電視新聞報道和電視評論的發展,電視新聞評論的敘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特別是輕松、自然、詼諧的表述方式更加容易爲觀衆所接受。比如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今晚》、《馬斌讀報》,都采取了一種娛樂化的方式進行講述與評說。再比如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在2006年世界杯期間開設的一檔足球評論欄目,由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等3人共同主持(其實沒有主持),整個談話氛圍基本上就相當于熟悉的街坊四鄰茶余飯後聚在一起聊天,但聊天的內容和評論的內涵還是非常有專業水准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樸實自然幽默的評論風格是一種創新,是電視評論方式多元化的一種傾向。

  強化電視新聞評論的互動性 

  與網絡電視新聞評論相比,電視新聞評論的互動性有著明顯的不足,這就要求電視媒體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中要積極借鑒網絡的優點,在節目的互動設計、調動觀衆的參與性上加以彌補。比如通過電視直播的方式直接與觀衆形成互動,包括異地視頻切換、熱線電話、手機短信等方式的直接互動。中國教育電視臺2006年的《兩會進行時》直播特別節目,就在評論過程中充分運用互動手段,調動起觀衆的積極性,每次節目播出過程都收到大量短信、電話反饋。除直播手段外,利用電話采訪、電話留言、網絡留言等間接手段也可以增強節目的互動性,特別是電視媒體可以通過與網絡媒體合作和嫁接,實現電視和網絡的互動,促進觀衆與節目的間接互動。
  總之,電視新聞評論在與網絡新聞評論的競爭中應更加突出它的本體特征,在追求個性化、專業化的同時,積極探尋電視新聞評論的平民視角和娛樂化方式,在激烈的媒介競爭中保持和強化自身的獨特魅力。
http://baike.baidu.com/view/425170.html?tp=0_11
 
 
媒介批評:疑問與思考 
 
如果說文藝批評在20世紀90年代走入困境、成爲一種尷尬的角色的話⑴,那麽,媒介批評卻如新生的寵兒,受到新聞傳播學界的極大關注。然而,什麽是媒介批評,媒介批評具有什麽樣的形態,在有關的研究中常常令人疑惑,需要作進一步的思考。
 
一、媒介批評的對象
 
何謂媒介批評,不少論者提出了各自的定義,給人以衆說紛紜之感。不妨列舉數例:
1.顧名思義,媒介批評就是對大衆傳播媒介的批評,是對媒介産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⑵
2.媒介批評是以傳播學爲基礎,按照一定社會和階級的利益和理想,根據一定的批評標准,對大衆傳播媒介及其産品——大衆文化的是非、善惡、美醜等問題所作的價值判斷和理論鑒別。⑶
3.傳媒評論以新聞傳媒及其報道爲對象,以新聞傳媒與社會關系爲背景,因而它區別于以往微觀、局部的新聞報道評析,與僅限于傳播行爲與效果分析的傳播學也不等同。它的意義在于,爲媒介設置一個“反光鏡”,隨時審視新聞傳媒的行爲與報道,並且,從新聞與相關産業,與社會經濟文化的互動中,評析新聞業的走向、合理的發展速度與結構比例。新聞傳媒評論,同時還關注從業者的素質與道德行爲。⑷
4.(媒介批評是)分析媒介現象,反思新聞報道的得失,評價記者的作品,從而形成相應的新聞觀念。⑸
5.新聞傳媒評論是一種主體性活動,即由評論者根據個人的體驗和理解評價新聞傳媒行爲,無疑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⑹
6.媒介批評是一種價值判斷,它是對新聞媒介系統及其要素的批評。⑺
7.(媒介批評是)對于傳媒業(包括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及時深入報道與評論,對傳媒業發生的重大變化即時作出反應。⑻
 
大體上,上述定義都將媒介批評定位于“對大衆傳播媒介及其産品的批評”⑼,都是“對媒介……的批評”句式擴展上的不同表述。在對“批評”的理解上,幾乎都沿用了廣義的用法——分析、判斷、思考、反思。美國批評學家雷內?韋克勒在其《批評的概念》一書中,對“批評”一詞作了一番曆史的追根溯源。從古希臘的原意講起,直到1677年以“批評就是指正確判斷的標准”而在英、法、意等國最後確定並開始通用。⑽毋庸置疑,媒介批評的“批評”之意等同于文藝批評、影視批評等等的“批評”。
問題在于:媒介批評要批評什麽?上述定義的表述五花八門,依次列舉出來,分別是:“媒介産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媒介及其産品——大衆文化”;“傳媒的行爲與報道、從業者的素質與道德行爲”;“媒介現象、新聞報道、記者作品”;“傳媒行爲”;“媒介系統及其要素”;“傳媒業發生的重大變化”。稍作思考,不難發現這些論述看似大同小異,其實卻問題多多。比如媒介産品,這一概念本身就含義豐富。報紙不光登新聞,還有小說等其他內容;電視既播新聞,也播出影視劇。這就引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對小說、影視劇的批評是否算媒介批評呢?如果是,那麽媒介批評是否就涵蓋文藝批評、影視批評,其學科界限在哪裏?如果不是,那麽媒介産品的含義又是指什麽呢?又比如定義1的作者論述說,“可以說,一切大衆傳播媒體——從書刊、報紙到廣播、影視,從錄音、錄像到街頭廣告上面的一切信息,都在媒介批評的視野之內”,接下來一句又說,“媒介批評的重點在發展最快的電子媒介,尤其應該放在影響巨大的電視上面”。⑾這樣的概念界定與內涵描述實在讓人難以把握。
看來,批評的對象究竟是什麽,各種定義所揭示的內涵需要重審。內涵是反映于概念中的對象的本質屬性的總和,⑿上述定義在批評對象的界定和解釋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名實不副的問題。因此,需要對媒介批評的對象作出進一步的界定。毫無疑問,媒介批評的對象是媒介,特指大衆傳播媒介。在這裏,“媒介”的具體內涵包括:一是媒介産品,特指新聞作品;二是媒介行爲,媒介的一切活動都可歸結于此;三是媒介現象,現象與行爲的區別在于,現象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突出性,同時還有某種爭議的意味;四是媒介性質及其作用。這樣一劃分,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對媒介産品的批評居于微觀層面,媒介現象和媒介行爲是中觀層面,媒介性質與作用的批評則是宏觀層面。
當然,媒介批評與文藝批評、影視批評、圖書批評互有交叉而各具不同屬性,其複雜關系尚需作專門討論。
 
二、媒介批評的形態
 
媒介批評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自有其深刻的現實根源。追溯媒介批評的實踐源頭——美國新聞界,可以看到“當時的新聞界對自己有時所犯的錯誤,對自己的過火和有失公正之處視若無睹”,“媒介批評的興起固然與當時煽情主義新聞泛濫有關,但新聞自律法律的缺乏則是媒介批評應運而生的一副催生劑”。⒀在我國,傳媒已經無所不在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甚至成爲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從20世紀90年代起,與整個社會的急劇變化同步,傳媒自身也處于“裂變”過程之中,人們對傳媒不再有最初的頂禮膜拜與深信不疑。新聞界的有償新聞現象,引發了職業道德與行業規範的大討論;輿論監督方興未艾之時,又有傳媒濫用監督之權導致“誰來監督媒體”的置疑;傳媒炒作之風日盛,文娛、體育記者與“星”們共同編演的雞零狗碎的紛爭,已成爲世紀末新聞界的一大“公害”。如此種種,媒介批評的日趨活躍也就不足爲怪。
事實上,有媒介,就會有映照媒介的一面“鏡子”,媒介的發展的同時也就孕育著批評的發展。難怪有人將其稱爲“並蒂蓮現象”。⒁只不過,這種批評的性質和狀態處于什麽樣的層次有所不同,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是深刻的,還是泛泛而談的,諸如此類。在介紹西方的媒介批評時,有學者將其分類爲“哲學的批評”、“報章的批判”、“學術的批評”。⒂對于這種分類方式,筆者實在沒有能夠從中領悟到多少有益的東西,倒是平添了不少疑問,比如,三者的關系如何,三種類型于我們的媒介批評有何借鑒作用,等等,都不甚明確。
在筆者看來,關于媒介批評的形態劃分,不如直截了當一些,將興趣投向見諸國內傳媒的實實在在的“批評的聲音”。這些“聲音”可以是印刷文字,可以是電視的畫面,可以是廣播的播報,甚至可以是互聯網上的個人意見。但正是這些“聲音”代表了媒介批評的真正發展水平與方向。爲著查找和描述上的方便,筆者選擇最爲直觀的印刷文字——2001年度的新聞學術期刊,包括《新聞戰線》、《中國記者》、《新聞記者》、《現代傳播》、《傳媒》、《新聞出版導刊》、《新聞愛好者》等等,作爲考察對象。在對媒介批評文章進行分類後,筆者以爲,目前至少有以下三種媒介批評類型:
其一,基于學術層面的批評。這一類批評以論文的形態出現。在批評的態度上,有的強調主觀感受,將批評家的個人體驗融彙其中;有的則動用科學手段,對文本作解剖式品評,在貌似客觀中隱藏主觀的印象。這種批評的意義正如羅蘭?巴特所說,“科學探討意思,批評生産意思”。任何批評都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支撐,批評則又在實踐與科學理論之間先行架設了一座反思的橋梁,使批評的結晶有可能上升爲科學的理論。實踐、批評、科學理論,三者就在不斷的反思中相互補充與完善。因此,“新聞理論是新聞活動的第一層反思……,媒介批評是新聞活動的第二層反思,充當‘反思的反思’的角色”,⒃這種觀點顯然欠妥。
這種批評最大的問題是批評者的立場,是圈內人,還是圈外人?值得注意的是,受批評者個人局限,以及批評與媒體相關又見諸媒體的緣故,在很大程度上僅僅展現其功能的一面——評判中往往掩不住贊揚,極易將“批評”演化爲一次工作經驗總結,或者是先進事例展示。但無論如何,這一層面上的媒介批評是我們的傳播理論必不可少的一個中間環節,同時又最終要落實到促進媒介的發展上來。換言之,媒介批評興,則媒介事業興,媒介理論興。
其二,基于感想層面的批評。這一類型以隨筆、雜談的形態出現。試看其欄目名稱,“說長道短”、“一得錄”、“傳媒雜話”、“衆議苑”等等,與報紙副刊的欄目相仿。事實上,這些批評正是一些印象感悟式或情感宣泄式的小品文。批評者以列舉事例的方式來表達個人的觀點。最明顯的特征是,堅決不點名,或者作“某某”,或者作無指向的泛稱。這是因爲,這類批評總是否定式的,是狹義上的“批評”之意。這類批評是有批評的態度,但缺乏批評的鋒芒與銳利,因而總給人無關痛癢之感。更爲有趣的是,這類文字在這些雜志中,不少是以小字號刊出,其地位似乎也由此可以體味得到。
“沒有擺正媒介批評的位置,一方面是過去總是習慣媒介表揚,而對媒介批評抱有成見。新聞機構一旦自己受到了批評,就會影響到新聞媒介産品的發行量或收視率,甚至影響到負責人的升遷。主流媒體基本上都是各級黨委和政府開辦的,新聞媒介給人的印象就是代表它們,因此擁有了無上的權威,媒介批評成爲了一大‘雷池’”。⒄這就是真正的批評難以大張旗鼓地開展的原因。然而,當前的媒介病症到了不能回避的程度。比如辦報“幼稚病”——大話病、煽情病、獵奇病⒅;記者的錯位與媒體的異化⒆;報紙多少版合適,版多了刊什麽⒇;電視以文化霸權的姿態造成社會的集體無意識[21];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批評的缺席將是無法想象的。
 
其三,基于觀察層面的批評。
 
在加拿大,媒介批評被稱爲Media Watch(媒體觀察或媒介監督),港臺學者一般也稱爲“媒介批評”和“媒體觀察”[22]。筆者以爲,這裏的觀察之意,既區別于學術層面的剖析,又區別于感想層面的議論,它應該是二者的一種綜合,既有客觀事實的推演,又有主觀意向的判斷。把現狀指給你看,然後告訴你它可能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其最突出的特點。在這方面,我們的雜志直接命名爲“傳媒觀察家”,或是“業界觀察”。其中,《新聞出版導刊》則同時設有“業界觀察”與“業界時評”。可見,在編者的眼裏它們還不是一回事。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批評與深度報道有某些相似之處。只不過批評更注重點評,而且在作出價值判斷上較爲直接與明晰,批評的指導性意義得以凸顯。顯然,新聞傳播業的發展是極需這樣的批評的。
 
注釋:
⑴肖雲儒:《質疑“傳媒文藝評論”》,《新華文摘》2001年第3期
⑵吳迪:《媒介批評:特性與職責》,《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5年第5期
⑶雷躍捷:《新聞理論》第266~267頁,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
⑷《新聞出版報》1997年1月17日第3版“開題”旁白
⑸劉建明:《媒介批評通論》第1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⑹哲峰:《行爲傳媒評論:主體、客體與標准》,《新聞出版報》1997年1月17日第3版
⑺阿超:《呼喚媒介批評》,《新聞出版導刊》2001年第2期
⑻孫堅華:《傳媒業應得到更多的關注》,《新聞出版導刊》2001年第1期
⑼王君超:《媒介批評——曆史與走向》,《國際新聞界》1999年第2期
⑽雷克?韋克勒:《批評的概念》,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
⑾吳迪:《媒介批評:特性與職責》,《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5年第5期
⑿《辭海》第19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
⒀王君超:《媒介批評——曆史與走向》,《國際新聞界》1999年第2期
⒁劉建明:《媒介批評通論》第25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⒂王君超:《媒介批評——曆史與走向》,《國際新聞界》1999年第2期;雷躍捷:《新聞理論》第275~279頁,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
⒃劉建明:《媒介批評通論》第3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⒄阿超:《呼喚媒介批評》,《新聞出版導刊》2001年第2期
⒅《辦報“幼稚病”》,《新聞與寫作》2001年第1期
⒆《記者的錯位與媒體的異化》,《中國記者》2001年第1期
⒇《傳媒雜話》之二、之三,《傳媒》2001年第2、3期
[21]《節制“潘多拉”魔盒》,《新聞出版導刊》2001年第3期
[22]阿超:《呼喚媒介批評》,《新聞出版導刊》2001年第2期麄
 
 
 
 


 

台長: 阿楨
人氣(1,066) | 回應(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章子怡》
此分類上一篇:古文明紀錄片

新聞沉淪
媒體的掙扎與苦痛 民主開放=新聞沉淪?

‧新聞大舞台 2007/10/159月8日由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和美國在台協會(AIT)合辦的「民主制度下的負責任媒體?」主辦單位的活動通告,更以「民主開放=新聞沈淪?」醒目的標題, 吸引民眾的注意。換句話說,這是個疑問句,探討民主制度下是否可能有負責任的媒體,又有誰能夠來讓媒體負起責任?【撰文/王思捷】

在媒體監督和媒體觀察已成顯學的今日,9月8日由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和美國在台協會(AIT)合辦的「民主制度下的負責任媒體?」(Responsible Media in Democracy?)座談會,只是另一個檢討媒體亂象的場合。
然而,它很真切地反映出,無論是媒體經營者、從業人員,或是監督者、閱聽者每日持續不斷的掙扎,而台灣媒體的成長苦痛期,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盡頭。
請注意,座談題目以問號結尾。主辦單位的活動通告,更以「民主開放=新聞沈淪?」醒目的標題,吸引民眾的注意。換句話說,這是個疑問句,探討民主制度下是否可能有負責任的媒體,又有誰能夠來讓媒體負起責任?
此座談會主講者為前《紐約時報》記者、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美籍助理教授韋杜靈(Doreen Weisenhaus),另邀請現任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的資深媒體人徐璐,主持人則為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何志(Thomas Hodges)。座談會以商業化愈演愈烈的媒體環境為背景,將焦點鎖定「新聞倫理」和「新聞責任」之上,對台灣媒體現狀進行討論。
台灣媒體環境自1987年解嚴後出現劇烈變化,言論自由開放的結果,造成大眾媒體數量爆增。依據AIT的統計,在1987-2007年的20年間,電視台 由三家增加為134家,廣播電台由33家增為166家,報紙由31家增為173家,新聞性雜誌則由48家增加為69家。
媒體激增造成市場的強烈競爭,進而導致媒體的質變。以台灣為例,過去幾年來較為引人矚目的媒體事件,包括璩美鳳光碟案,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車禍報導、高雄動物園鱷魚咬斷獸醫手臂等過當報導案件,西點軍校生性侵案造假事件等等。
要比爛,先進國不乏先例
當然,台灣在這方面「並不孤單」,香港媒體也發生許多為爭奪報導而付費購買照片、目擊者證詞的事件,使香港一時興起「checkbook journalism」(金錢新聞)名詞。而美國則出現備受尊崇的《新共和》(New Republic)雜誌作家葛萊斯(Stephen Glass)、《紐約時報》記者布萊爾(Jason Blair)杜撰報導,導致個人去職、媒體公信心重挫等事件。(註)
韋杜靈指出,媒體發展和新聞學本身,都不能脫離社會、文化或政治環境而獨立存在,其變化脈絡也一定有跡可循。
美國由《時人雜誌》(People)在70年代首創名人報導,跨入私領域的八卦報導範疇,到80年代的媒體裁員,直到2001年911事件後,公眾對國際新聞的興趣和注意力再度被點燃,媒體也再度招兵買馬。
她說,布萊爾事件的背景,就在於911事件之後媒體對新聞需求量激增,記者壓力極大,因此出現鋌而走險、走偏鋒的事件。
唯一受到憲法保障的私人企業
然而,商業化真是媒體原罪嗎?韋杜靈並不認同。她說:「商業化並『不一定』是壞事」,媒體畢竟仍是私人企業,必須靠獲利才能生存下去。必須注意的是,至少 以美國憲法授予媒體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而言,媒體是唯一受到憲法保障的私人企業,也享有公眾的信任。正因為這樣,它就必須負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儘管各國媒體隨社會文化環境而有所不同,韋杜靈說,「無論文化如何,人們的需求都是相同的」,目前許多媒體的作法是「推測讀者需要」,它們推測的結果是:讀者喜歡閱讀暴力、性和血腥。
徐璐表示,《蘋果日報》進駐台灣,徹底的改變了台灣媒體生態與觀念。正如同韋杜靈的說法,幾乎所有媒體都服膺這個虛無的推測,將《蘋果日報》的崛起和讀者喜愛性、血腥和暴力畫上等號。於是,大家都一窩蜂地改變報導風格,造成今日現象。
在報導上,媒體終究必須回到原點,可以像《紐約時報》那樣,堅持報導「我們認為讀者應該知道的事」,即使服膺「由讀者決定想要看什麼」的哲學,也應該確切 地了解讀者需求。韋杜靈舉例,在北歐的瑞典等國,也有小眾媒體決定只報導社區新聞,因為這是大報做不到、也不可能報導的內容。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小眾媒體 已經獲利,因為它們真正掌握、滿足了讀者的需求。
很難想像,上一個世紀的《紐約時報》,也曾經是耽溺於報導性與暴力,或是將報導作為文學,大肆引用華麗形容詞的媒體,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韋杜靈說,有一天,《紐約時報》老闆終於徹底醒悟,定出「Good quality is good business」(好品質才是好生意經)這個《紐約時報》沿用至今的企業理念,進而造就出今日《紐約時報》成為全球最有公信力的媒體。
沒人逼讀者購買《蘋果日報》, 為何它仍備受歡迎?
針對《蘋果日報》,韋杜靈的看法和徐璐有所不同。《蘋果日報》已是千夫所指,經常被引為現代媒體的錯誤示範。但它為何銷售量依然長紅?正如同何志說的,並沒有人逼迫台灣讀者去購買《蘋果日報》,為何它仍備受歡迎?
撇開價格和行銷策略不談,韋杜靈以自己在香港的觀察經驗指出,《蘋果日報》非常願意在記者和報社經營上投資,更強調容易閱讀,也強調品質優秀的照片,同時 它擁有更多元的內容,以及相對較為中立的政治立場。她說,《紐約時報》在進行改革的前25年,老闆也將盈利再投入報社經營和人事成本。這說明了「媒體如果 只講究成本控管,終將因小失大。」
她說,媒體所有者(老闆)、領導者(高階管理者)所起的帶頭作用,對該媒體非常重要,也有明顯而深刻的影響。媒體的改革和堅持,需要領導階層的耐心與努力,並了解讀者需求。而現代環境下的媒體,也必須了解到三個事實:「媒體正在改變、市場正在改變、讀者也在改變」。
讓媒體「恐懼」 遭唾棄或罰款
誰應該讓媒體成為負責任的媒體?韋杜靈說,絕不會是政府,也不應是政府,閱聽人本身則應該挑起某部分的責任。媒體既享有公眾、憲法和國家賦予的言論自由, 無論是媒體經營或新聞報導,最終將回到媒體本身。她說,「恐懼」很可能是迫使媒體認清自己必須負責任的決定性因素──害怕被閱聽者唾棄、被市場淘汰的恐 懼。香港政府在這方面,透過媒體委員會(Press Council)的成立,扮演了一部分的角色,因為媒體也害怕被罰款。
媒體自律公約為多數國家所採行。「當然,市場領導者不見得認為他們必須加入公約,因為他們在市場上受歡迎,這是媒體自律遭遇的困境之一」,她說,以香港而言,媒體自律至今仍是未解的議題。
與談者均同意,媒體對商業伙伴和政治力量的自我審查,是香港和台灣面臨的一大問題。徐璐認為,台灣記者對於政治力量介入的抗拒能力,似乎比對他們的上司或媒體金主的抗拒力強得多。
韋杜靈對港媒自我審查的議題未多著墨,但台灣記者協會、香港記者協會和陸委會等單位,在7月分香港回歸中國十週年時曾指出,港媒自我審查漸趨嚴重,新聞自由正在衰退。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表示,新聞倫理需要每一名新聞從業人員無時無刻的自省,以教育者的立場而言,必須從新聞教育著手,但每一個人都可以為新聞倫理作一些事。
韋杜靈也同意,新聞倫理問題是全球現象,而且正在惡化中。但她強調,只要身在新聞圈一天,就必須保持樂觀。就像「半瓶水」理論一樣,媒體亂象端看你從那一個角度去檢視。
不需對媒體亂象過度悲觀
現場有媒體經營者形容,台灣的媒體亂象是「延長的成長期痛楚」(prolonged growing pain)。曾於2001-2005年在愛沙尼亞美國大使館服務的何志則表示,獨立未久的愛沙尼亞,過去也有和台灣類似的媒體現象。
韋杜靈表示,美國在憲法明確規範新聞自由的背景下,花了200年時間才走到今天,媒體卻依然有層出不窮的問題。台灣是走出戒嚴不久的新興民主國家,其實不需要對媒體亂象持過度悲觀的看法,因為有很多問題需要時間去解決。
有時,媒體也會因為時代巨輪的推動而被迫反思、改變。韋杜靈指出,2003年的香港,先後發生50萬民眾因反對基本法23條而走上街頭抗議,以及SARS 疫情兩大事件。在基本法事件中,媒體在廣大民意下必須作出選擇和判斷,為人民發聲;在SARS事件中,媒體起初和民眾一樣遭到政府隱瞞,對疫情一無所知。 遭到隱瞞和欺騙的憤怒,迫使媒體必須跳出來發聲。
「有時候,媒體改革需要像這樣子的外部事件,來扮演推動力量」,韋杜靈說。
註:紐時布萊爾事件
生於1976年的布萊爾,就讀馬里蘭大學期間主修新聞。他在1998年至《紐約時報》實習,獲得主管賞識,儘管諸多文章頗具爭議性並引起批評,依然步步高昇。2003年4月底,布萊爾的一則報導涉嫌抄襲遭到舉發,隨後雪球愈滾愈大。
布萊爾辭職後,《紐約時報》成立28人委員會進行調查,發現布萊爾於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的73則報導中,有36則為抄襲或杜撰。該報除登報道歉,總編輯雷恩斯(Howell Raines)和副總編輯波依德(Gerald Boyd)也引咎辭職。
《紐約時報》事後坦承內部控管出現問題,並立即進行改革。紐時高層曾表示,布萊爾黑人的身分,是他獲得特殊待遇的部分原因。
2007-10-17 08:41:32
公視董事
董事不懂事?【聯合報╱黑白集07.11.24

公共電視第四屆董監事名單出爐,全都是學有專長、形象良好的社會清流。卻也有引起議論之處:董事會大換血,留任的僅餘四人中有二人其實早已請辭,現任董事長陳春山卻又未被留任。這是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安排嗎?
公視已有口碑,令人困惑的卻是其「權力結構」。公視的四屆董監事名單攤開來,包羅各領域學者專家、企業家、原住民代表、婦運及環保等社運代表、教育及社區工作者等等,洋洋灑灑,不少人有其清譽。問題卻出在四屆董事的連續性甚低,行政院的提名和汰換原則尤其令人不解。
當年努力為媒體公共化發聲、曾被視為最有資格與內定人選力拚董事長職位的傳播學者翁秀琪,如今果然出局。優秀的企業家嚴長壽、吳清友等人逐一離開。社運代 表好像各團體輪流做。當年與媒體界毫無淵源的陳春山把老董事長吳豐山換了下來,外界頗有質疑,但陳春山只做一屆也被換掉。這樣的董事會結構,董事間既無橫 向的專業聯結,各屆董事間也少有直向連貫的經驗傳承。名單固然壯觀,像個漂亮的「國政顧問團」;但若論累積經驗、掌握實權、深入了解公司經營、帶領媒體公 共化,到底能做到幾分?
公視每年由政府編列大筆預算,未來公廣集團掌握的公共資源尤其驚人,董事會理當是公司最高執行單位,卻難道只須發揮形象加分的功能?說酬庸也許有點侮辱 人,說花瓶亦未盡公允,但董事會若未能有機會去真正「懂事」、管事,則經營實權落於哪隻「公共」的手?公視前總經理李永得如今已高升入閣作官去了,未來的 總經理還真是任重道遠啊!
2007-11-24 08:18:44
版主回應
傳播學者:轉載多 電視新聞淪網路書籤 2011/08/14 中國時報

電子媒體大量使用網路新聞,傳播學者大多認為已過度氾濫。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長陳清河認為,電視台引用前必須經過查證,播出後應接受「問責機制」處理;台藝大廣電系主任賴祥蔚表示,電視新聞只剩下「娛樂」功能,談不上「輿論」,甚至淪為youtube、臉書的文摘;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也強調,電視台此舉已成為網路書籤、搜尋器,讓電視媒體失去存在意義。
網路曾有一則笑話:「電視台有三組,包括PTT、YOUTUBE、臉書」,陳清河說,他有聽過這則網路笑話,這是一種自我解嘲,「目前電視台引用網路新聞,確實很多,也很泛濫」,需要改進。
陳清河表示,電視台引用網路新聞過程中,事前必須經過電視記者查證,刊播後再經「問責機制」處理。至於問責機制,只要一個集團或一個公司旗下電視台共同設立自律委員會就可,不必每一頻道都設立自律委員會,否則就是矯枉過正。
賴祥蔚表示,其實類似的情況,早在網路發達前就已存在,電視記者往往隨便訪問一個人就打上「獨家」,只是網路發達後,這種情況更加嚴重而已。
賴祥蔚以歌手劉子千的「唸你」MV為例,電視台記者在網路上搜尋各種改編版本,就做成一條新聞,卻沒有能力去探討背後原因,解釋為何會出現這麼多的改編版。
管中祥批評,電視台大量轉載網路新聞,根本就是媒體經營者為便宜行事、節省成本的作法,這種現象也凸顯電視台經營格局,「明明可以經營成高級大飯店,卻老往路邊攤的模式走!」他說,除了網路新聞製作成本低廉外,電視台不斷使用網路素材製作新聞,也會讓新聞逐漸流於瑣碎化,久而久之成為惡性循環,電視台也會無法完整報導重要訊息。

新聞瑣屑化怪誰?社群網站只是幫兇非主犯 黃靜華 (加拿大卑詩大學博士生)全球中央雜誌 2012-6-1

新聞跟著推文和臉書動態跑,「最新頭條」不斷的結果,只是造成報導內容貧乏,多數真正重要的議題反被忽略。傳統媒體雖無法忽略社群網站的消息,但應該要有所取捨。
  不重要新聞變重要 重要新聞反而不重要了
打開各電子報業媒體,幾乎沒有例外地有一個條目叫「最新頭條(breaking news)」,各頭條相隔不到兩三分鐘,為閱聽大眾提供最新的即時的服務,內容琳琅滿目,從某地驚傳災變,開票最新結果,到某名人婚變,某歌星懷孕了。主題是否重要,只能說因人而異,但報導內容的貧乏,倒使得多數的頭條都變得不重要了。
「即時」成了唯一的標準,廣度與深度不再存在。《哈芬頓郵報》的麥克‧卡德隆(Michael Calderone)說,在一個充斥著推特、臉書、個人部落格及其他大量電子媒介的媒體世界中,「任何再不重要的都可以變得重要」,僅管早上的事實,下午成了不一定,到了晚上就根本不存在,你還是得餵出那些消息。「無窮盡的瑣事,」他說。
  盲從的不是群眾 是傳統媒體
在這個媒體世界充斥著推特、臉書等既「即時」又「短小輕薄」的資訊傳輸媒介,傳統媒體在速度上遠遠趕不上。為了不願冒錯過的危險,也為了滿足閱聽大眾的好奇,只能跟著推特跑,到底誰是主流,已經模糊了。
那麼,該負責任的到底是群眾或是傳統媒體的「盲從」?皮尤(PEW)民調中 作等條件下,說是「從犯」,也是太輕判它們了。
  新聞追著推文跑 重要議題誰來顧
追逐社群網絡短小輕薄的報導,除了讓某一主題見樹不見林之外,還可能根本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主題。在這個競選年,從沒有任何事、任何人是確定的,共和黨初選開始,媒體充斥著誰上誰下的消息,時時改變的選情分析,沒有報導在關心美國及其人民所真正面對或關心的問題。
嚴格說來,連共和黨初選是否在每一州都該有那樣的關注,都可反省。至少在拉斯維加斯所在的內華達州,有些城市登記為共和黨的民眾只占個位數百分比,但內華達在失業率及民眾房產在金融危機中遭銀行沒收的比例都占全國的前幾名,然而,在長達數月的共和黨各州初選當中,卻都是些沒什麼內容和結果的「頭條」。
  政治人物造勢或回應 社群網站成新寵
傳統媒體恐怕有不得不然的苦衷。社群網絡越來越普遍。截至去年底,在美國有2,400萬個推特常用者,1億3,300百萬人擁有臉書。事隔半年,那些數字其實已經不算數了,根據民調機構eMarketer的報告,它們正以每年31.9%的速度增長。

另參本館:《電視新聞》 《美國電視的源流與演變》 啥是部落族
2012-07-07 11:16:35
中國現代新聞思想史
中國現代新聞思想史

作者:李秀雲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本書圍繞現代新聞思想發展的學術特征,首先梳理了中國現代新聞思想的演變規律,勾勒中國現代新聞思想的演變進程,在對中國現代新聞思想進行宏觀考察的基礎上,具體研究了采訪、編輯、媒介經營與管理、自由、報刊輿論、倫理、教育、學術的發展階段及其主要內容與特征,從八個側面分別透視中國現代新聞思想的發展特點與規律,實現了中國現代新聞思想研究的宏觀概括與微觀分析的有機結合。

李秀雲(1972-),女,史學博士,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已出版專著一部《中國新聞學術史(1834-1949)》(新華出版社2004年12月),合著一部《天津新聞傳播史綱要》(新華出版社2005年6月)。現主持省(部)級項目兩項,局級項目三項,參與國家級項目兩項。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97984
2009-07-15 09:29:01
阿楨
三立批馬頌蔡奪冠 學者:尚有進步空間 newtalk 2011.11.26(另參本館:2012大選 誰的民視 三立也該倒了吧 )

台灣電視新聞台立場偏頗為人所詬病,中華傳播管理學會今(26)日公布總統選舉第一次的「電視新聞政黨偏差研究報告」,直接點名三立、民視兩家新聞台,從總統候選人登記日開始至今所報導的選舉新聞最多,其中居冠的三立新聞台在前3天的研究觀察期就有31則選舉報導,且在頌揚蔡英文與批判馬英九的新聞則數上都是第一名。
這份研究的主持人、世新大學廣電系教授蔡念中表示,今年的電視新聞偏差研究將從11月21日總統選舉候選人登記日開始,將一直持續到總統選舉投票的前一天。
蔡念中強調,本次研究團隊延攬多位具有媒體經驗的傳播學者,像是前中視主播、現任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劉蕙苓、政大廣電系助理教授許文宜,還邀請政大廣告系教授鄭自隆與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擔任報告評論人,相信在研究專業度上值得信賴。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主任賴祥蔚表示,回顧21日至23日期間電視新聞的表現會發現,以總則數來看大概呈現頌揚綠營、批判藍營的情況。他進一步提出統計表示,這段時間9家電視台共有109則總統選舉新聞,其中與總統候選人有關的新聞中,有45則是都在頌揚總統候選人,讚美馬英九的有13則、蔡英文的11則、宋楚瑜1則。
陳清河則指出,對三位候選人的正面報導以馬英九和蔡英文居多,兩者的報導量相當,馬英九占10.2%,其中以華視最多,平均3天共報導5則新聞;而媒體對蔡英文的正面報導則占8.6%,以三立電視台正面報導最多占5則,民視新聞台則占4則;而在對宋楚瑜的正面報導就相對較低,僅占全部報導的0.8%,三天的新聞觀察下來,僅有民視新聞台有1條正面的報導,其他電視台則無。
她還說,從研究觀察可以發現,對於馬英九的負面報導和批評是最多的,占了14.1%,而這其中主要批判的電視台以三立電視台占最多,共有8則負面報導,而民視新聞台對於馬英九也有6則的負面報導;相較下對,於候選人蔡英文的負面報導僅占3.1%,宋楚瑜則占3.9%。
傳管學會表示,這份調查分析發現,在電視新聞的平衡報導方面,台視與中視表現佳,做到完全平衡報導,其他電視台的表現則還有進步的空間。傳管學會強調,這個研究計畫將持續到總統大選結束,未來還會邀請電視台主管到場對話與評論,希望能提升台灣選舉新聞的品質,讓媒體環境能夠有所進步。
2011-12-01 09:39:07
版主回應
為什麼「三民自」墮落成這樣?2010/11/17 中時社論

 熟悉美國政媒環境的人都已發現,該國媒體生態最近幾年發生重大的改變。長久以來,華爾街日報立場比較傾右、偏資本家,而紐約時報比較傾左、偏社會主義;這些都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卻不是什麼值得憂慮的問題。無論如何,這些百年老報在意識形態立場上或有不同,在新聞容內容與真實性的追求上卻是毫不妥協。此外,具有影響力的幾家知名電視台如ABC、CBS、NBC,也都強調其客觀公正,極少散布八卦、搧動民粹。美國與歐洲都有些八卦小報,內容專注於政商影視名流的風韻雜聞。這些媒體雖然在特定事件時有些銷路,但平日絕對只是媒體中的非主流,成不了什麼氣候,對大局的影響力更是微乎其微。
 然而自小布希總統時代起,由於其刻意以簡化的標籤將議題立場二分,遂逐漸產生媒體依個別政策而有依附特定鮮明立場的情事。久而久之,原本著重事實、分析、論述的媒體表述,就漸漸演變成簡化、表態、標籤化的立場站邊。這樣的媒體性質演變在布希下台之後並未收斂,反而漸成定型。美國的FOX電視幾乎是共和黨小政府反民主黨立場的傳聲筒,最近兩年有許多報導都是「逢馬(歐巴馬)必反」,也成為該國媒體極端化的著例。
 此外,在網路時代,由於民眾雙向接觸的機會增加,故許多人除了被動地接收媒體訊息,也透過部落格、臉書等軟體分享觀點,互動見解。由於臉書等集結的互動群體多為同學、舊識等志同道合者,故網路互動也容易形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群聚效果,彼此同氣連枝,益發強化了大家的既有關點。當人民觀點受到強化之後,標籤式的簡化訴求更受到歡迎。既然民眾有簡化二分的傾向,媒體為了牟利,最佳的策略自然就是迎合簡化二分的閱聽人,緊緊地抓牢他們,這也是當前媒體兩極化的原因之一。
 台灣的媒體與歐美的相比,其實兩極化更為嚴重、更為墮落。歐美媒體的立場區別就只有左與右,大政府與小政府,但台灣最關鍵的區分性議題卻都是統獨,以及由此所衍生的親中與愛台等扣帽與標籤。很顯然的,統獨的議題張力遠大於經濟政策的立場左右,操作起來凝聚力更強大。以台灣的電視公司為例,TVBS早被歸類為深藍,而民視與三立被定位為深綠。就報紙而言,自由時報當然是鐵桿深綠,過去兩年來恐怕不止是逢馬必反,而是逢馬就要扣上親中賣台的大帽子,其社論每天都像是在進行統獨的生死鬥爭。
 但是,如前所述,相較於歐美台灣的媒體還要更為墮落,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以解說。第一,華爾街日報可以挺共和黨,但那是基於其自主判斷後的獨立選擇,而不是與共和黨某些政客互通聲息的勾搭。台灣媒體卻不然;三立在二○○八年大選期間擺明了挺謝鬥蘇,儼然是謝系的護盤手。而民視長年來受民進黨蔡同榮派系影響,也從來不是新聞。最近的鄭弘儀竟然去獨派造勢的場子站台,完全混淆了政治與媒體之間應有的分際。別國媒體只有新聞立場的偏頗,而台灣部分媒體工作者卻渾然不知新聞的基本ABC,墮落得比別國的媒體工作者快得多。
 台灣媒體差勁的還不只是與政治人物的勾搭曖昧,而是連「事實」都刻意不理會、刻意扭曲。三立電視台似乎完全不認為新聞該窮盡查證義務,以為給個「當事人澄清傳真號碼」就仁至義盡了。自由時報合成一張總統維安車隊的照片被揭發,竟也毫不以為意,迄今未對此致歉。三立電視將錯誤槍決照片移花接木至二二八專題,根本就是不負責任的刻意扭曲。這些媒體幾乎是將所有新聞編採的原則拋諸腦後,這不是墮落是什麼?當媒體工作者拉著候選人手大喊「凍蒜」時,他們究竟還知不知道羞恥?
 最可悲的是,儘管若干媒體爛成這樣,竟然台灣還有那麼多閱聽大眾願意訂閱、願意收視。有立委受不了每天吃「三民自」,但偏偏有人民喜歡,那要怎麼辦呢?當媒體名嘴口出穢言、跨越其中立角色、怡然自得恬不知恥,居然收視率不受影響;看來,台灣的媒體水準提升,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2012-07-07 11:19:24
阿楨
網購陷阱多 檢倡賣家「實名登錄」【聯合報2013.02.16

「你怎麼有這個東西?哪裡買的?網路!怎麼沒過濾購買者身分?」網路交易發達,坐在電腦前「一根手指頭」就能逛街;少年不但可輕鬆在虛擬商店買到違禁品,也可能被騙。
家長該怎麼辦?難道只能靠多關心嗎?法律沒有規範嗎?
台北地院庭長蔡坤湖表示,為了百分之一犯罪行為,去規範收貨端,影響百分之九十九民眾便利性,是不可行的;但物流業者有社會責任,從管制出貨端下手,是可行的方法。
一位檢察官說,網購應該採「實名登錄」,寄貨者填真名並確實驗證件;並納入類似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賠償精神,一旦少年網購非法物品,家長得向通路求償。
陳姓家庭主婦說,透過郵局或宅配送貨到家,起碼知道小孩買了什麼;如今廿四小時營業的超商取貨便捷,孩子可在上下課途中取貨,家長根本無法把關。她認為個人寄貨者的可疑商品必須由成年家長領受,避免孩子透過超商網購非法物品。
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廳長黃梅月認為,要求少年取貨要成年人陪同立意雖好,但執行上有困難,搞不好出現「代客取貨」或「大哥取貨」模式,衍生更多問題。
士林地院法官姜麗香表示,青少年網購、帳戶遭詐騙集團盜用的案件近來大增,但網路速度太快,有的孩子以為能獨自收拾爛攤子,聽詐騙集團指示後卻任人擺布,最後卻因「帳戶被盜」無辜成為詐欺共犯。
資策會研究,台灣二○一○年線上購物市場達三千五百多億元,商家對個人交易占百分之五十七、個人對個人交易占百分之四十二;二○一一年線上購物市場規模成長到四千三百億元,取貨便利性與安全性是網購者最主要考量。
  回應
早該推動網購實名制...
只有獨裁專制地區才會要求實名制!(楨:臉書呢?臉書真名制 在德國遭控違法【台灣醒報2012.12.19)
搞錯方向,聯合報是中國的喉舌嗎? 淘寶的支付寶做的那麼好。淘寶去年營業額就一兆人民幣了(楨:淘寶不是中國的?)。政府該開放第三方支付的業務,怎麼會去向中國學實名制?
2013-03-25 14:00:27
版主回應
英3大黨協議 將設媒體監督機構 2013.03.19 新頭殼

英國執政的保守黨與工黨、自由民主黨等3大主要政黨,18日達成協議,將以皇家憲章成立獨立媒體監管機構。監管範圍包括報紙、雜誌與新聞網站,可對違規媒體處以鉅額罰款,並能要求媒體公開道歉。
英國首相卡麥隆向議員陳述此監管機構的權限範圍,規範的出版物包括報紙、雜誌和有新聞內容的網站,但機制如何擴展到網路範圍,還未明確界定。機構可處以違規媒體最高100萬英鎊的罰款,並能要求媒體公開道歉,監管機構也會提供民眾快速申訴機制與仲裁服務。
卡麥隆表示,此機制將保證不再重演竊聽醜聞。副首相暨自民黨黨魁克萊格希望報業能支持此機制。工黨領導人埃德•米利班德也認為,協議既能保護受害者,也確保言論自由。
卡麥隆並強調,新的監管機構是獨立運作,透過皇家特許令賦權運作,不受政府干預,將有獨立人事任命權與獨立資金來源。若國會同意設立此機構,5月會申請特許令,呈交給女王顧問委員會成立。
在2011年英國小報竊聽醜聞後,列文森調查(Leveson Inquiry)英國媒體自律報告建議,認為英國可立法建立獨立報業自我監管機構,評估從業人員工作手法是否恰當,催生媒體監管機構概念。
英國媒體發達,但過去政府沒有相關法規與機構負責監督媒體,各媒體出資運作的新聞投訴委員會僅是自律機構,決策對媒體沒有約束力,也無權處罰媒體,在2011媒體竊聽醜聞爆發後,該委員會受輿論譴責,也已被解散。
不過,英國人權與媒體組織憂心監管機構將扼殺新聞自由,部分報業如太陽報、電訊報與每日郵報表態,不會承認新監管機構,也不會繳交罰款,並揚言建立自己的監管機制。但受媒體亂象影響的受害人組織等呼籲媒體改革的團體,則對此協議表示贊同,期望能保障弱勢社群。

環球時報的「文化差異」2013-03-25 旺報短評

 《環球時報》報導指出,「英國將設最嚴厲機構管媒體」,報導中大量引述英國媒體的批評,認為國會的決議是「新聞自由的終結」「媒體陷入悲傷和憤怒」「政治人士像馬戲團指揮一樣介入媒體」,並慨嘆「英國再也沒資格對其他管制新聞的國家指手畫腳」。
 這篇報導聚焦在英國媒體對成立監管機構一事的高度不滿,但事出必有因,老牌民主國家如英國,向來以保障新聞自由為榮,三黨怎麼會聯手於本月18日做出所謂「終結新聞自由」的決議呢?
 這和2011年開始延燒的媒體竊聽醜聞有關。英國社會早就瀰漫不滿小報肆無忌憚侵犯個人隱私作風的氣氛,萊維森法官領軍的調查報告明確指出,新聞業的病,需要成立外部獨立監管機構來治療,這個監管機構,必須擁有處罰權。三黨根據「萊維森報告」作成監管媒體的決議,不過,決議案仍然堅持不以法律侵害新聞自由的核心原則,改以「皇家特許狀」授予獨立機構監管的權力。對於違規的媒體,監管機關有權要求在頭版刊登更正、或處以百萬英鎊以上的罰鍰。
 新聞自由是普世價值,自由的界線雖因社會文化不同而有改變,但讓個人意見自由表達、集體意志充分呈現屬於基本人權範疇,不容挑戰。不過,網路時代來臨,傳統媒體經營日益困難,過度競爭已造成報導手段與內容越過道德紅線、甚至違法的結果,這是英國迫不得已出台嚴格法規的原因。
 在評論英國議會決議前必須了解,在英國所謂「獨立機構」,意指政府不能介入,英國對媒體的監管其實是一種社會自我管理機制。此事與其說是「新聞自由的終結」,不如說是英國社會試圖重整新聞業的工作倫理,幫新聞受害人找回公義。《環球時報》的報導,對不理解英國文化背景的讀者,可能產生「新聞管制有理」的暗示作用,希望《環球時報》犯的是文化差異的錯誤。
  回應
媒體的控制人從來不像政治人一樣受第三權監督,一旦媒體的控制人有私心,操控輿論政策卻無責無罪,恐怕是法律的一大漏洞也是國家的亂源,媒體永遠只能鬆散的自律,一切以商業收益為依歸,若商業收益與國家利益牴觸時誰來管?

(楨:媒媒果然會相護,且是外媒放的屁比較香!詳參【圖博館】:媒媒相護 中國式媒體監督 《權力的聲音》《新聞傳播之自由與界限》《電視新聞》 《美國電視的源流與演變》《誰在操縱我們》)
2013-03-25 14:01:42
阿楨
電視仍是新聞第一來源 沒被平板取代【經濟日報2013.04.16

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並未取代電視,成為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反而與電視產生互補效果,而最熱衷於追蹤新聞者則是25到34歲的專業人士。
BBC結合旗下資源與InSites諮詢公司合作調查發現,整體來說,消費者每天會用不同的裝置閱聽新聞。調查的參與者為高收入者,在電視、平板、智慧手機、桌機、筆電當中至少擁有三種裝置。
研究發現,平板用戶看的電視新聞量更多,而非更少,43%的用戶說比五年前看更多電視,8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邊用平板邊看電視。
25至34歲間的年輕專業人士,是最熱衷新聞者,而電視仍是取得消息的第一來源。但第二螢幕的新聞閱覽越來越普遍,用戶常將裝置串流使用。
電視仍占去用戶大多數時間,占42%的新聞使用時間,相較之下桌機為29%、智慧手機為18%、平板為10%。
受訪者對所有螢幕的廣告皆有所反應,七位用戶中有一位表示,過去四周對行動裝置上的廣告有所回應,而電視及桌機的比率分別為五分之一與四分之一。
另外,智慧手機及桌機是上班日最受歡迎的裝置,使用高峰在下午1點,電視用量則從5點以後急遽上揚,然後在晚上7點達到高峰,電視的使用量超出其他裝置達50%。遇到突發重大新聞,電視是主要訊息來源,42%會優先收看電視,66%的人會上網繼續探究新聞。
BBC環球新聞執行長伊根(Jim Egan)說,大家常以為行動裝置會對電視收視造成影響,其實這些裝置一起合作,拉抬了整體使用率,而不是互相殘殺。
廣告或許會以不同型態出現,但觀眾早已預期到,在行動裝置上看到的廣告,大概會與在電視和網路上一樣多。
用戶把全國及國際新聞視為最重要的新聞,比率分別達84%與82%,接下來則是地方新聞(79%),財經新聞則是61%,體育和娛樂新聞各為56%和43%。
2013-04-16 11:51:35
阿楨
龍應台:大陸應先引入台灣視頻【中央社2013.04.29

龍應台今天在立法院答覆媒體詢問相關議題時表示,央視跟鳳凰衛視的國際新聞確實做得不錯,但是否讓央視、鳳凰來台灣落地,文化部要放在整體台灣影視發展的布局來看,「比如說大陸也允許我們的電視頻道到那邊落地,那當然可以談,如果那邊不允許我們落地,很遺憾,連談的基礎都沒有」。
記者也問到央視的新聞似乎有特定方向取捨;龍應台表示,這一點其實不是最重要,因為一個開放社會,從來就不會害怕一個不開放社會的思想進入,應該是倒過來。
龍應台說,尤其台灣經歷60多年思想上的陶冶,公民素養飽滿是整個世界都公認,所以思想跟意識型態的東西,台灣人的自信很高,這點不擔心。
龍應台也反問對岸,若可以談視頻相互引入,「那你開放我們多少到你那邊去呢?」
  回應
  請問文化部長,美國 CNN, Bloomberg, 德國DW-TV, 法國TV5, 英國BBC 都在這落了地,都談過了嗎?
  江丙坤擔憂的是台灣人的素質會日漸低落,所以希望引進大陸優質的國際新聞來擴展台灣人狹窄的視野,然而素質已經低落不堪的台灣人根本不在乎,其中包括那位最蠢的文化部長。
  電視頻道和視頻是兩碼子事,大陸各網站現已充斥各種台灣視頻。
  我每次到北京都被他們 平面媒體 震驚!
  想看央視節在台灣有許多管道,例如衛星或網路,只是真的覺得大陸有許多節目很有教育意味,台灣在媒體製作方面已遠遠被對岸抛在後面了,我們又何必自綁手腳呢?更何況台灣民眾向來沒什麼國際觀,所以會有此反應我們就不覺得奇怪了。我們有線電視上可以看到許多國外節目,如CNN或BBC,但我不知美國或英國是不是有讓我們節有落地權呢?
  「兩岸要對等才有得談」 從今以後兩岸不會再有對等的機會了。。。。。腦筋清醒點吧!人家超級電腦、人造衛星、匿蹤戰機、航空母艦、太空人都出來了。。。不要跟我講那台航空母艦沒什麼用,啊,人家都不會改進、進步哦!人家軍事力是要跟美國抗衡,台灣先有能力把日本在釣魚台的船打回去再說吧!!
  政府官員要活在人間呀,別在天上高來高去,在大陸誰不知道怎麼收看台灣電視,不需要開放,想看的都看得到,有些事不用明說,默許就好了,水到自然渠成,文化自然交流,良幣自然驅逐劣幣
  據我所知 央視在美國是可以看到的..另外如處處講對等,那雙方農產品是否對等開放, 雙方企業准入制度是否對等呢
2013-05-15 11:30:45
版主回應
看電視而小天下【聯合報╱黑白集2013.05.15

李安批評台灣電視新聞太瑣碎,只談雞毛蒜皮的事;他還拜託:多放點國際大事好不好。李安回台幾天就受不了,他一定很好奇台灣觀眾的好耐性。
不需李安點破,大家也知道台灣電視有問題。尤其電視新聞,三餐供應的幾乎全是流行八卦、特色小吃、消費投訴、鄰里糾紛;別說國際大事,就連國家大事也越來越少。各種報導,重點都放在「吸睛」及提供「說嘴」材料,幫助觀眾「免於思考」。
如果電視新聞反映的是當地的世界觀,台灣就是一個很大的島,儼然位在世界的中心,那裡的人講究自尊心、喜歡美食與消費、對衝突充滿興趣;但這個島距離其他國家何其遙遠,對別人的事漠不關心。所謂「登泰山而小天下」,台灣電視看久了,會讓人有身在泰山的錯覺,以為天下就這麼大,盡在自己指掌中。
李安不一定認識江丙坤,但他們關心的問題是一樣的。先前江丙坤提到可以引進央視和鳳凰衛視國際新聞,結果引來一陣砲轟;江丙坤的解方未必正確,但他指出台灣電視新聞視野太窄的問題,卻是再真實不過。外界一陣叫罵後,江丙坤滿頭包,問題不了了之,觀眾則只能繼續忍受看不到世界的電視新聞。熱愛爭論卻無意尋求答案,是電視和台灣的共通現象。
那天李安也談到台灣年輕人的善良純真,卻擔心他們「生存意志軟弱了一點」;這和台灣電視的膚淺其實是一脈相貫的問題。在漫天的「愛台灣」氛圍中,年輕人被訓練成「向內看」及「自我感覺良好」的一代,再加上電視新聞的催眠,他們的世界觀如何不脫離現實?
  回應
  台灣現在電視主播或記者的水準都與鳳凰(很多人才來自台灣),央視都不是一個檔次的,大概待遇太差,訓練不足吧。口語差(一句話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唸,捲舌音就別苛求了),因為不做功課,採訪時問的一些問題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例如一群人追著扁媽問:阿扁昨天跌倒耶,有沒有很擔心?有沒有想讓阿扁回家過母親節?!%#
  媒體亂象NCC難道不知道嗎?為什麼裝聾作啞,毫無作為?誰說國家民主化之後,就一定要商業化低俗化?我認為應該編列預算,買頻道轉播CNN,NHK,半島電視,BBC,央視包括招攬人才,即時翻譯.
  曾幾何時,中共的傳聲筒,樣板的央視,比起現在台灣的新聞台,要有看頭的多.
  講得太好了 ,給這個作者100分,台灣之所以變成井底之蛙,跟我們的
新聞角度真的大有關悉, 每天就用名牌,景點小吃,行車衝突等餵飽大家 ,把這些當世界大事,更扯的是有些新聞還綜藝化哩, 難怪台灣人越來越 眼光如豆自以為自己是在世界的中心哩.
  差勁沒有關係,落後沒有關係,重點是要知道自己差勁、落後,才會改善。台灣的問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差勁,不知道自己落後,可憐。
  報紙也是一樣(中時、聯合、自由都有類似問題),別說你不知道。
  體諒電視新聞嘛......現在電視固定收視群都剩婆婆媽媽嘞.......
  老先生因性無能而雞姦小女生,宅男們你們也是這樣嗎
  可不可以不要看到裝幼齒的"大朋友",宅男們你們性無能嗎
  自慰的台灣媒體!
  除了新闻的内容之外,播报人的举止态度,也左右了新闻播报的品质。台式新闻播报,多年以来已经走上了综艺化,播报人的举止态度极尽轻佻,用语如:吸睛、轰扒、把妹、纠团、疯xx、哈x、超xx、做了一个xx动作、、、。这种播报方式,也只适合小猫叫小狗跳时的新闻了!
  這些“媒體”事實上是娛樂業。是以提供觀眾有興趣的內容為營運模式。所以不該對他們有太高的期待。台灣民眾之苦悶,也靠他們舒緩。以前我們打麻將,現在他們看緋聞八卦。不必大驚小怪,以不同的價值觀評論。
  五十步笑百步,平面媒體也該自我檢討"蘋果化"的問題,新聞追著數字週刊跑,標題用字越來越粗鄙,尤其社會和影劇新聞,哦現在沒有影劇新聞只有娛樂新聞只有緋聞八卦!國際新聞也是些奇人異事充斥!還在彼此報紙玩找碴遊戲!哀!
  在愛台灣的催眠下,在收視率的考量下,在經營成本與著作經費的考量下,我們的電視節目視野越來越狹窄,整天圍繞的就是政治的惡鬥節目、美食節目、購物節目,八卦節目、重播節目---,電視台一直壓低節目製作成本,不願投資金錢購買國際新聞或製作水準較高的影片,因此我們就只能當井底之蛙,以管窺天,整天關在自己家裡,活在自我催眠的世界。
  早說了,這些年來台灣就是喜歡關起門來自爽

(楨:我更早批、台灣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黴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2013-05-15 11:31:24
阿楨
BBC涉華反智報導更新 又開始抹黑中國人工降雨了

  英國廣播公司(BBC)先是編造新疆不實報導;又主動挑事封禁中國媒體;後又再次因為“陰間濾鏡”醜化、抹黑武漢抗疫成就。
  走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後,BBC開始大搞反智反中。2021-02-18報導,中國當局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天氣操縱專案……引起了鄰國的擔憂。不僅影響印度夏季季風,還偷竊鄰國降水。
  氣象專家張明英表示,人工降雨(雪)並不具備控制天氣的能力。
  在BBC評論區,網友戲稱按這種反智邏輯:貴國提倡的群體免疫,就是一起去死!
  相關新聞
美新研究稱「波灣戰爭症」不是衰變鈾武器引起 2021/02/18 中時
醫療快訊一項新研究指出,吸入貧鈾粉末不會有那麼複雜的結果,衰變鈾武器不是波灣戰爭症的主因,伊拉克當地的環境問題、沙林毒氣等化學製劑的比重更大。
  回應
從韓戰開始越戰灣戰至今還打化學細菌戰的美國巧妙地假罪以人。

英美雙標 像極了民進黨 2021/02/18 中時社論

英國關閉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歐美國家船過水無痕,中國禁播BBC卻遭美英歐嚴詞譴責。BBC稱新疆存在「對在囚婦女的系統性強姦」,證據主要來自一名近年多次在西媒作證的「受害者」。當中國政府提出相反的證據時,BBC卻視若無睹,全不採信。
保障新聞與言論自由是普世價值,但雙重標準不是。如果一國政府一方面以言論自由苛求他國,說這是普世價值,另一方面自己卻打壓言論自由,說這是防衛民主,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雙重標準;如果進而把這種雙重標準視為理所當然,那就是偽善。英美和民進黨政府都犯了雙重標準的謬誤,不是習焉不察,而是政治鬥爭下蓄意為之。
  回應
中國不是民主自由國家,中媒在民主國家卻想自由報導?這是不公平競爭,不能讓中共得了便宜還賣乖!
你是歪理一大堆, 其實你本身就是雙重標準的典範, 真是猴子不知自己屁股紅.
英美台在人權上,也是蓄意為之的雙重標準!

臉書大戰澳媒 台灣看了能不怕嗎? 聯合報

澳洲眾議院2021-02-17通過新聞媒體交易法,以解決澳媒與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之間議價能力失衡的問題,沒想18日臉書上的澳洲媒體新聞全部消失...
  回應
台已控制臉書,怕啥?!
2021-02-20 06:03:3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