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2 06:36:46| 人氣17,960| 回應443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雷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图文:国产YLC-2V型远程警戒雷达
國産YLC-2V型遠程警戒雷達可助東風21鎖定航母 
图文:新型东风-21模型显示已经装备多弹头
新型東風-21模型顯示已經裝備多彈頭
中国70年代建设的河北省的中国7010远程警戒雷达遗址,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可探测外空目标,对我国发射中程和远程导弹、人造卫星、同步卫星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美將售台“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系统

美海基X波段預警雷達依靠自身動力航行
  美國軍方建造的全球首座大型海上浮動雷達系統--“海基X波段雷達”已于日前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海基X波段雷達”正在沿位于太平洋北部的阿留申群島沿岸漂移。美軍方人士指出,該雷達的主要任務是探測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活動。
  從技術上講,“海基X波段雷達”上可探測到地球另一端進行的發射活動。此外,與其協同運行的還有隸屬于美國國防部的數顆軍用衛星。
  “海基X波段雷達”由雷聲公司制造,總價值8.15億美元,能夠提供導彈跟蹤、識別並爲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陸基中段防禦系統提供打擊評估。它由一艘自驅動、半潛式石油鑽探平臺改裝而成。平臺上頂部安裝了一部X波段相控陣雷達,可上升到浮動平臺上方25米的高度。該雷達系統的總長度約爲100米,寬65米,重量超過50000噸,可自動駛往部署基地,航速可達到13公裏/小時,共有65名工作人員。
  作爲美國國家反導系統的“千裏眼”,“海基X波段雷達”將與部署在阿拉斯加的福特格雷利和加利福尼亞範登堡空軍基地的攔截導彈發射平臺、北美空天戰略防禦指揮中心保持實時聯系,保護美國本土的戰略安全。
  到今年冬季之前,“海基X波段雷達”將始終沿美國北部邊界浮動 
美國海軍“宙斯盾”系統的向控陣雷達天線

普京建議俄美共用俄新建導彈預警雷達

 俄羅斯陸基“第涅伯河”導彈預警雷達。(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2007-7月3日電/中新網綜合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2日再次向美國總統布什提出導彈防禦系統領域新建議,改進阿塞拜疆雷達,共用俄新建的導彈預警雷達,在莫斯科成立導彈發射情報交流中心,希望美國放棄在波蘭捷克部署反導系統。
  據報導,3周前普京在海利根達姆八國峰會上向布什提議俄美共用阿塞拜疆加巴拉雷達,這樣美國就沒有必要再在波蘭、捷克部署反導系統。7月2日在緬因州肯納邦克波特布什家族莊園會晤時,普京向布什建議繼續進行反導合作,考慮建立導彈發射地區情報交流中心。普京說:“我們建議在莫斯科建立情報交流中心,分析中心則可以建在某個歐洲國家(首都),如布魯塞爾。這個中心可以是一個即時傳輸(資訊)的封閉系統。”
  普京表示,作為俄美共同使用阿塞拜疆加巴拉雷達提議的補充,俄羅斯還有其他建議。他說:“如果將來有必要的話,我們準備改建加巴拉雷達站。如果這還不夠,我們準備把正在俄羅斯南部地區建設的新型導彈發射預警雷達站納入整個系統。相信在此情況下,(美國)沒有任何必要再在歐洲部署新的設施,即在捷克的雷達和在波蘭的攻擊集群。”
  布什對此僅表示,“普京總統提出了導彈防禦系統地區構想,我很喜歡這個想法。但是,我認為,捷克和波蘭應當是導彈防禦系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普京強調俄美不是敵人,他在談論俄美關係前景問題時說:“我們沒有通過瞄準孔互相看著對方,我們不是敵人。在此問題上,我和美國總統的意見是完全一致的。我認為,在包括反導問題在內的國際安全領域,雙邊關係可能進入到新的水準。如果真的這樣,那麼兩國關係將逐步現實地具有戰略性質。在戰略安全問題上的合作可以鞏固兩國關係,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在政治和經濟層面。”
  普京同時表示反對美國借民主和人權問題干涉俄羅斯內政。但普京又說,他和布什“在像朋友一樣說話。”布什對此表示贊同。  
 
中國多層反導防禦體系曝光 仿俄64N6E大鳥Big Bird反導雷達亮相:該雷達為雙面式搜索相控陣雷達,這種雷達系統能夠發現並跟蹤彈道導彈系統,是目前僅次於俄制下一代S-400綜合反隱身雷達系統的先進野戰自動化防空指揮系統。(回應:S-400除S-300原有的單面式搜索相控陣雷達,還要加雙面式搜索相控陣雷達、以及米波遠程預警雷達如俄售越南之VOSTOK-E下才能反隱,但中國早已有類似雷達YLC-雙面式相控陣雷達如YLC-8A、JY-27、YLC-4米波遠程預警雷達只需整合在一起,就好比红旗-9的射程,只要仿美俄在彈體空氣力學、材料減重、增強火藥和引擎效率,便能由1-2增程到3-6公里!引進S-400只是具兼與俄維持戰略關係和參考用!如下聞  美稱中國研CSA9防空導彈能攔500公里內彈道導彈:美國防部2013-5-6新版涉華軍事報告稱,中國現有的空防導彈系統由國產紅旗-9和S-300PMU1/PMU2組成。中國后續將購進S-400 (射程400公里),并將不斷對紅旗-9地空導彈進行改進,使其射程超過200公里。報告還稱,中國自行研制的CSA-9防空導彈系統,預期將具有對500公里以內的戰術彈道導彈的防御能力。  相關新聞:助陸爭釣島 俄售S-400飛彈 各取所需 更給美日壓力/俄媒披露中國有近120個防空導彈營反導能力強大。詳參【圖博館】:中國 中國導彈防禦
 S-400綜合反隱身雷達系統
中國仿俄64N6E雙面式搜索相控陣雷達
  
中國YLC-2三座標3D相控陣雷達作用距離300千米。
中國YLC-8A二座標2D米波遠程預警雷達
中國JY-27米波二座標2D遠程預警雷達
中國YLC-4座標2D遠程預警雷達
俄媒2013-7稱越南引進俄新型VHF反隱身雷達VOSTOK-E可部署南海克制中國殲20:斯托克-E型雷達由6X6式卡車機動運載,到達陣地後以3輛以上雷達車作3角或多角度佈陣。在未遭受電子干擾的情況下,它對SU-27非隱形戰鬥機的最大探測距離為360公里,對美國F-117隱形戰鬥機和B-2隱形轟炸機的探測距離為350公里。即使遭到電戰機較強的電子干擾,它也能在255公里的距離發現非隱形戰機FA-18,或者最短在57公里的距離發現F-22隱形戰機,同時藉由S-300防空導彈加以擊落(楨:VHF屬米波雷達,能遠程預警、但無法精確鎖定,要與S-300相控雷達配合,但B-2、F-22等隱形戰機在鎖定距離外便會突擊,故尚須空天/海/陸一體之戰力才能對抗,而這是美俄中而非越所具有!以下是憤/糞青之爭)。(回應:中國媒體老是鼓吹中國某型新型武器令某某國家震驚,這篇報導恰恰是給那些意淫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小編用這個標題到底是想幹什麼?我發覺現在心郎真是越來越沒節操,恨不得每條新聞都煽動民眾。刪除客觀評論,保留各種謾駡攻擊的言論,強烈質疑心郎已經成為帝國主義滲透中國的輿論工具。  這種雷達都能照B-2 和 F-22了,真牛啊,那美軍還砸那些美元部署這些五代機有p用啊,吹吧,繼續!  隱形都是相對的,防空雷達主要看能在多大距離內發現戰機。假如是人肉眼都能看見戰機了,雷達才反應過來,又有何用?  打越南用阡20簡直是用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給河內直接種蘑菇  衛士2直接打到河內,讓你防  中國完全可以在陸地制約住越南,也能在太空中監視越南。越南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最好別再稱頌和俄羅斯的友誼了,給錢它什麼都幹,最先進的遠端防空導彈一樣賣給了中國的潛在對手。在南海,在西藏,俄羅斯是我們身邊最大的潛伏者。)

俄媒軍工網2013-5-16稱厄瓜多爾軍方解除採購中國YLC-2V和YLC-18型雷達合同並索賠:厄方解除這份價值6千萬美元合同的理由是,中方提供的雷達不能正常工作。(回應:是俄媒報導的,是真是假還不知道。我所知中國地面雷達還是不錯的。埃及買過,用了之後是高度評價中國的雷達好  知道什麼是造謠麼!?這就是!因為有美狗背後阻撓,怕中國軍工發展!俄羅斯勸說,怕中國與他搶市場  聽說這個合同是因為厄軍方不按合同執行,不斷提出無理要求,還想訛中國的兩套拿過去試用的雷達呢。俄媒肯定死命往不利於中國的方向報導,畢竟在國際市場上是競爭對手嘛。  薩達姆買過,海灣戰爭的實戰證明是垃圾!  放屁的話,海灣戰爭爆發時,薩達姆根本沒從中國買什麼雷達  在電子產品上,中國已經把俄羅斯遠遠的拋在了後面,看看我們的052D用的相控陣雷達,那老毛子只有看的份,再看殲11的航電設備,那是明顯的強於SU27。)
  俄媒提到,厄瓜多尔和中国于2008年10月签署了关于供应YLC-2V型和YLC-18型雷达系统的合同。

中國軍隊陸基雷達篇(組圖)

146-1

該雷達配置給地對空導彈群以覆蓋中高空域。它的功能主要有空情監視、多目標跟蹤、即時資料處理、目標優化分派以及相應的通信工作。 
581战术防空雷达
CLC-1
 
CLC-1近程搜索雷達,可以邊行進邊工作,具有很強的反雜波能力,可迅速捕捉和跟蹤超低空來襲目標,並引導火炮實施有效反擊。 
CLC-2

CLC-2雷達是一種先進的S波段低空監視雷達,它採用了脈衝多普勒的技術,特別適用於搜索和檢測低空和超低空目標。在野戰狀態下,它能夠給8個自行火炮或近程地對空導彈系統提供空情,目標指示,威脅判斷,座標轉換以及火力分配,指揮反擊等。
CLC-3
CLC-3雷達採用先進的有源相控陣天線及多普勒處理技術。在防空系統中用於監視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 其完美的設計使它能在強地雜波中探測慢速飛行的飛機和懸停的直升機。
JY-8

JY-8-radarC波段,棧波束,3座標雷達。它被用於對空監視、目標捕獲和攔截控制。
JY-9-radarv

JY-9-radar該雷達在S波段工作,是一種低空搜索雷達。可用於填補搜索空隙、機場管制和海岸防空。
JY-11
JY-11相控雷達全頻道捷頻功能可躲過反輻射導彈的攻擊。 
REL-2

REL-2雷達是一種高性能L波段艦載對空警戒雷達。REL-2 雷達可供驅逐艦或其他大型艦船探測在強的自然雜波和有源電子幹擾環境中的遠距離高空飛行目標。
REL-6B

REL-6B雷達是一種地面對空警戒和引導雷達,它能為防空系統提供中遠端警戒和引導。
RES-1
RES-1雷達的設計目的是提供中低空飛行目標的準確位置資料,主要用於防空系統,也可用於海岸警戒和戰場防空。
SLC-2

SLC-2戰場炮位偵察雷達,可快速檢測敵方炮彈飛行的軌跡,為我方反擊武器指示出敵方目標。SLC-2雷達能在敵人剛發動進攻時,迅速而準確的定位敵方火炮、火箭和地-地導彈的發射陣地,指示己方火炮實施反擊,使己方贏得戰場主動權。還可用於校正己方火炮及火箭射擊。其軟體稍作改變,能探測和跟蹤低空輕型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等目標。 
警预JY-27米波对空雷达
YLC-2

YLC-2機動式固態三座標相控陣雷達,用於引導和監視,有良好的跟蹤功能,作用距離300千米。YLC-2雷達採用相控陣、全固態、全相參、頻率分集、脈衝壓縮體制,是一部高性能的三座標骨幹引導雷達。YLC-2雷達用於遠端引導和警戒。雷達工作於L波段,可以在雷達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動完成對空監視。
 图文:国产YLC-2V型远程警戒雷达
YLC-2V型遠程警戒雷達可助東風21鎖定航母   
YLC-4
YLC-6
YLC-6機動式全固態補盲雷達,作用距離180公裏。YLC-6兩座標警戒雷達用於以高機動或固定站方式實施中、低空警戒,該系列雷達的主要任務是應對空中威脅,特別是在強雜波或強電子幹擾環境下發現和跟蹤低空飛行目標。
YLC-6m

YLC-7

YLC-7目標指示雷達,是採用相控陣技術的三座標雷達,能處理多個目標並控制武裝攔截。
YLC-15

YLC-15是全相參脈衝多普勒防空雷達,用於探測16公裏以內的目標。它也能夠檢測懸停的直升飛機及超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
J-14 中長程戰術3座標雷達
J-14雷達在S波段工作,是一種中長程戰術3座標雷達。它在目標捕獲與指示系統中擔任重要的資料感測器。
 
低空监视雷达
 
战场机动对空警戒雷达
 
解放軍現役主力陸基雷達齊亮相
 
【大公網訊】由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與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北京鑫隆電子新技術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六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CIDEX2008)于2008年4月1北京展覽館開展。該展覽是我國唯一得到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産業部、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公司批准和支持的國防電子産品的專業展覽會,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我國軍事電子工業的發展水平。
本次國防電子展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派出多十多家下屬公司參加,展出了數十種國産先進陸基雷達、海基火控系統。其中多數參展雷達是解放軍現役裝備。 
JYL-1型遠端三座標警戒引導雷達
中国制造的JYL1雷达车 
JYL-1型雷達是我國國土防空系統的骨幹三座標雷達,主要用來進行全天候空情監視和提供精確的引導資料。 
JY-11中低空三坐標監視雷達

JY-11哨所兼低空目標指示雷達是一種全固態、便攜式脈沖多普勒防空情報雷達,主要用于低空空情監視、目標指示,既可作爲遠方防空哨所的空情監視雷達和大型防空情報雷達的低空補盲雷達,又可作爲小口徑高炮和小型防空導彈的目標指示雷達,也能給獨立的光電火控系統做目標指示。 
YLC-2三座標遠端警戒雷達 

(圖:前已貼

YLC-2是新一代3D雷達,採用相控陣、全固態、全相參、頻率分集、脈衝壓縮等先進技術,具有探測距離遠、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可靠性好、便於維修等優點,技術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 
YLC-2A型遠端雷達 

(圖:前已貼

YLC-2A型雷達由YLC-2發展而來,是新一代全固態三座標雷達,可以用於遠端空中目標的引導和監視,是二十世紀雷達防空網中的骨幹雷達。該雷達工作於L波段,和YLC-2相比提高了威力範圍,具有更高集成度,可靠性更高等特點,更適合21世紀的現代化戰爭。 
YLC-2VS波段機動三坐標警戒雷達
YLC-2V S波段機動三坐標警戒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可迅速布防機動式三坐標對空情報警戒與中遠程引導雷達,可提供大批量空中目標的方位、距離、高度、敵我屬性等綜合情報。YLC-2V雷達以其特有的優良作戰性能,適用于空軍、海軍的主戰引導兼警戒雷達,同樣適用于地面導彈部隊的目標指示雷達,爲地面導彈部隊的制導雷達提供大批量空中目標的方位、距離、高度、敵我屬性等綜合情報。作戰性能優良,高機動性、有較強的抗幹擾及抗摧毀能力、強生存能力,以及對巡航導彈等小雷達截面積目標具有一定探測能力YLC-2V雷達將成爲二十一世紀主戰引導兼警戒雷達。 
YLC-4型遠端警戒雷達
(圖:前已貼
YLC-4是一種全固態兩座標遠端警戒雷達,主要擔負遠端警戒任務,可綜合4部其他雷達的情報,終端資料容量大。該雷達探測距離遠,可靠性高,是防空雷達網中的骨幹雷達。  
YLC-6機動式中低空監視雷達模型
YLC-6機動式中低空監視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是一部S波段兩坐標空中目標警戒雷達,具有低空探測性能好、抗地雜波和氣象雜波以及反無源及電子幹擾能力強特點。是理想的機動式低空警戒雷達。 
YLC-8A中高空警戒雷達
YLC-8A雷達工作於VHF波段,具有優良的反隱身和抗ARM性能,主要擔負中高空警戒任務,具有組網功能,可實現4部雷達的資料融合。該雷達探測距離遠,機動性好,可靠性好,是一部性價比優秀的警戒雷達。 
YLC-15 S波段全固態沖多普勒防空雷達
YLC-15 S波段全固態沖多普勒防空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主要用于20公里範圍內目標探測。具有懸停直升機或低空飛行巡航導彈識別能力,可用作便攜式導彈和防空火炮目標指示雷達。尺寸小、重量輕。除天線和天線座外,雷達可拆裝成不超過30公斤的三個部分,可安裝在任意類型車輛上在戰場執行小型任務。雷達功耗低,可靠性高,有惡劣條件下依然能夠具有良好的探測和綜合電子反制(ECCM)能力。 
YLC-18高機動中程低空三坐標雷達
YLC-18高機動中程低空三坐標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該雷達采用相控陣、全固態、全相參、沖壓縮體制,仰角上采用一維多波束相掃。能探測低空、超低空飛行目標,如攻擊機、戰鬥機、巡航導彈等。可用作中低空警戒和引導雷達、低空補盲雷達、地對空導彈目標指示雷達。 
95式高炮用CLC-1 S波段全固態雷達
CLC-1雷達是S波段全固態、全相參、車載型PD體制低空兩坐目標搜索雷達。主要用于自行高炮目標搜索、敵我識別、威脅度判斷和對火炮方位導引。低空性能好,反雜波能力強,體積小,重量輕,反應速度快,可靠性高,能承受惡劣工作環境。 
CLC-2低空監視雷達
CLC-2雷達是一種先進S波段低空監視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它采用了沖多普勒技術,適用于搜索和檢測低空和超低空目標。在野戰狀態下,能力給8個自行火炮或近程地對空導彈系統提供空情、目標指示、威脅判斷、坐標車換以及火力分配,指揮火力單元反擊。 
CLC-3高機動目標指示雷達
CLC-3高機動目標指示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采用先進相控陣天線和沖多普勒處理技術,用于檢測低空飛行目標,如飛機、直升機或巡航導彈,能在強雜波下檢測慢速飛行或懸停直升機。可用作便攜式導彈和防空火炮目標指示雷達,與武器系統連通後,能夠自動跟合部搜索空間內所有目標,爲武器系統提供用于目標標識和作戰控制的高品質3D目標數據。還能用于防空組網的低空補盲。
 SLC-2遠程火炮定位雷達

SLC-2雷達能在敵方剛發起進攻時,迅速而准確地定位敵方火炮、火箭和地-地導彈的發射陣地,指示已方火炮實施反擊,使已方贏得戰場主動權。SLC-2雷達還可以用于校正已方火炮及火箭射擊。其軟件稍做改變,能探測和跟蹤低空輕型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等。
YWT-1戰術導彈C3I系統
LSS-1高機動低空二坐標戰術雷達
LSS-1高機動低空戰術雷達采用了相控陣天線,性能先進,對RCS=2平米的目標最大發現距離達到300公裏,可靠性高,撤收架設時間短。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4/03/ZM-886620.htm
 
 
中國JYL1三坐標遠程雷達亮相委內瑞拉軍演
 
委内瑞拉军人操作JYL1雷达显示屏 
委內瑞拉軍人操作JYL1雷達顯示屏
 
委内瑞拉演习中的JYL1雷达配套车辆
 
中國制造的JYL1雷達車(圖:前已貼
  2008年8月21日,在委內瑞拉和巴西兩國聯合開展的“Venbra V”反跨境毒品運輸演習中,委內瑞拉軍隊的中國制造JYL1三坐標雷達亮相,據當地媒體報道,這種遠程雷達是委內瑞拉3年前從中國購買的。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12-17/1122535230.html
 
我軍工技術員稱中國雷達性價比世界最好(組圖)
 
图文:国产玻璃钢雷达罩
 國産玻璃鋼雷達罩
 
中船重工集团生产的TR47C海基跟踪雷达
 
图文:国产MR35舰载跟踪搜索雷达工作示意图
MR35艦載跟蹤搜索雷達工作示意圖
 
图文:国产LR61对海指挥雷达系统战斗示意图
LR61對海指揮雷達系統戰鬥示意圖
 
图文:国产LR66近防火控雷达系统工作示意图
LR66近防火控雷達系統工作示意圖
 
图文:中船重工集团生产的SR64搜索雷达系统
中船重工集团生产的SR64搜索雷达系统
 
图文:国产KLC-1直升机搜索雷达
KLC-1雷达是新一代X波段多用途直升机机载监视雷达,具有优异的海面搜索和侦察能力,通过数据通讯系统可将KLC-1雷达探测到的海面战术态势和目标的信息传送给地面或舰上的指挥所。组成简单,中近程探测性能强。
 
图文:中船重工集团生产的TR47C陆基跟踪雷达
中船重工集团生产的TR47C陆基跟踪雷达
 
图文:国产SE-2机载导弹逼近告警设备
国产SE-2机载导弹逼近告警设备。该系统已经装备歼八II战机
 
图文:国产TM激光告警接收机
TM激光告警接收机可安装在装甲车、重要运输车、舰船、战斗机、运输机等机动平台,也可布设机场、机库、桥梁、军事指挥所等重点地面目标。用于对来袭激光威胁进行告警,以采取必要的对抗措施。
 
爲期4天(4.1-4.4)的2008第六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開幕了。這兩天,筆者一個個展位的參觀、學習,並不時與參展的技術專家探討、交流,到4月2日的下午3時總算走完了最後一個展位,心裏面便踏實了許多,對中國國防電子工業的水平與現狀總算有了大致的了解。
  縱覽本次展會,一喜一憂。喜的是我國的科研人員的系統總體整合能力全面提高,可以說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憂的是我國的國防電子工業中電子元器件、芯片等基礎工業的水平還是不高,相比以前還是沒有多大的起色。
  先說說這一喜,熟悉國防工業的人都知道,國防電子産業是整個國防工業的命脈,占據整個國防工業最重要的一環,它的雷達系統是戰場上的千裏眼,它的電子戰設備是使敵“眼”致盲並發揮我軍戰術特點的利器,它的指揮控制系統、通信系統以及C4I和C3I更是戰場的順風耳,它的定位系統還是戰場上實施精確打擊的不可缺少的一環。試想想,沒有精確打擊、沒有“眼睛”、沒有“耳”兒的戰場會是一個什麽樣子,還能打仗嗎?還有沒有戰鬥力?!
  令人振奮的是,上述提到這些,我國現在不但有,還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下面具體談談我國已取得的這些成就。首先看看雷達系統整合能力,我國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提供的中/遠程三坐標相控陣警戒雷達,高機動低空警戒雷達,低空目標指示雷達,無源測向和定位雷達,火炮定位雷達,機載脈沖多普勒火控雷達,直升機機載海面監視雷達,無人機機載SAR雷達,服務于機場的航管雷達,服務于港口的港管雷達,分布于全國各地的氣象雷達及雷達組網等。這些雷達系統涵蓋了陸、海、空和二炮部隊,確保了我三軍有一個個明亮且看的遠的“眼睛”,大大提升了我軍的戰鬥力,使我軍具備了敢于與世界任何列強叫板的能力。正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38所的一名技術人員所講的那樣,我不敢說我們作出來的雷達的技術指標是最好的,但可保證是世界上性價比最好的,這是多麽自信的言語,也體現出我科技人員對我目前雷達産業的自信心,也說明我們在這一領域的系統整合能力確實達到了一定的專業水准;
  其次看看C4I及C3I和通信系統的系統整合能力,本次展會敢于接C4I和C3I訂單的比較有實力的參展商就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和江蘇自動化研究所。筆者咨詢了這兩家參展單位,他們的回答是能做根據用戶特殊需求的C4I和C3I系統。表明我國的科研人員對美國推崇的C4I和C3I系統的精髓已經靈活掌握,能做出滿足不同戰術要素的産品。說明通過近幾年的發展,C4I和C3I這一技術我們已經能夠活學活用了。
  接著再看看軍用通信系統的整合能力,這方面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54所的短波超短波通信系統、擴頻通信系統,北京國基科技有限公司的戰場無線自組織寬帶移動通信系統,北京新維科麥電信設備有限公司的軍用移動基站,車載、機載、船載電臺,濟南市科衛泰實業有限公司的高清晰度度移動圖像傳輸系統等等。這些通信系統同C4I和C3I的系統組合起來,構成我軍的戰場信息資源的支撐點,是我軍的指揮員同戰士步調一致和統一的工具,增強了我軍的戰場信息感知能力,豐富了我軍的戰法,也使我軍的“耳”兒變的聽得到聽得遠;對于我軍的北鬥軍用定位系統,這方面的文章很多,也不是本展會的重點,不再泛述,作爲軍事愛好者,知道它帶給了我們一種新的太空戰和精確打擊戰的戰法就行了,雖然目前其功效還不能和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比,但我們有隨後發展的北鬥二代,其功效將超越前面的兩大系統,讓我們靜候科技工作者的佳音吧。
  再次,談談電子戰系統的整合能力,本次展會能有電子戰展示的就兩家有實力的大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且沒有展品,只有一些圖片和模型。據參展人員介紹,我國的電子戰裝備雖不能和美、英、法相比,但還是具有一定實力的,已搞出成績的有電子戰特種戰機,電子戰專屬吊艙,戰艦電子對抗系統,還有一些針對美國GPS系統的幹擾儀等,這些都是保證我占領戰場先機的根本。
  以上說的都是我系統整合能力提高的成果,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世界上有的軍用電子系統我們都有,雖說在技術指標上我們還有不足,戰術性能並不落後,性價比是最好的,這就夠了。正因如此,我們才有敢于面對西方強權的勇氣,敢于接受他們的挑戰,敢于打贏一場現代化的高技術局部戰爭,憑的是什麽?憑的就是我們科研人員的世界先進水平的系統整合能力和我們的戰鬥意志。
  但話要說回來,我們能打贏一場持久的現代化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嗎?請關注加了持久兩字,回答是否定的。爲什麽呢?就是因爲我們的基礎工業還不行,還很薄弱,和西方列強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便是筆者的一憂,也就是說我們整合出來的世界先進水平的作戰系統打完了,消耗掉了咋辦,這時一些人想起了戰略儲備,但戰略貯備畢竟是儲備總有用完的一天,還是不能打贏一場現代化的高科技持久戰,于是一些人想起了向西方國家購買,但人家對你禁運,你還是不能打持久戰,這時一些人又想出了高招,選好有實力的戰略盟友做支撐,但還是受制于人家,關鍵時刻人家不給你提供電子元器件、芯片,你拿什麽整合出世界先進的作戰系統,你的順風耳和千裏眼沒有了,還怎麽繼續打持久戰,這恰恰是筆者的最憂!
  所以筆者認爲,我國應大力發展我們的薄弱的基礎工業,大搞電子元器件、芯片等相關産業。試想想如果我國也有象美國那樣基礎工業,那樣的電子元器件、芯片等基礎産業規模,我們的口號還是現在的打贏一場現代化的局部戰爭嗎?!國力決定一切!共和國的精英們,大力發展我國的基礎産業吧,那才是我們逐步走向強大的標志!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4-03/0933493300.html 
 
中國的C3I,C4I戰場指揮系統已經成軍

看了第四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圖片集裏面的CLC-3機動型低空警戒雷達、YLC-4遠程警戒雷達、YLC-6兩坐標警戒雷達、航管雷達系統、YLC-2YLC-6兩坐標警戒雷達、YWT-1戰術導彈、C3I系統、JY-11中低空三坐標監視雷達、LSS-1高機動低空二坐標戰術雷達、CLC-2脈沖多普勒低空警戒雷達、北鬥系統及我得到的一些資料,我確認中國的C3I已經成軍,C4I已在38軍初步建設中。現介紹如下:
  C3I之介紹:
  戰場指揮官的“外腦”??C3I技術
  C3I技術是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對軍事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系統進行開發和管理的技術。美國總統利用C3I向第一線部隊下達命令,最快只需3至6分鍾,若越級下達,最快只需1至3分鍾。
  19世紀,美國人S?F?B?莫爾斯、A?G?貝爾,俄國人A?S?波波夫和意大利人G?馬可尼相繼發明了有線電報、電話和無線電報,實現了信息的遠距離快速傳遞,引起了通信技術的革命。這些成就迅速應用于軍事,從根本上改變了軍隊指揮方式。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發明雷達後,無線電技術進一步應用于偵察、警戒、跟蹤、火力控制和導航等方面,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作戰效能。
  二戰以後,舊有的落後的指揮手段已不能適應戰爭的急迫需求,傳統的指揮手段面臨脫胎換骨的考驗。爲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相繼建立了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系統(C3I系統)(有的國家在C3I系統中更加強調計算機技術,將C3I歸納爲C4I;有的又將監視、偵察囊括其內,稱爲C4ISR),並且日益向高度自動化、靈活可靠、反應迅速、生存能力強和保密性好等方向發展。C3I系統是以現代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爲理論基礎建立起來的,以電磁、光電武器裝備爲主體、以計算機爲核心,以信息感測、識別、傳遞、處理爲手段,將各級指揮員、戰鬥員連成有機整體,使其能共同遂行作戰指揮、控制、通信及偵察任務的系統。C3I系統技術包括互通技術、軟件工程技術、高靈敏度雷達技術、信號和圖像處理技術、數據彙集技術等。C3I系統利用這些技術不僅能收集處理和傳送情報,支援兵力的調動、部署和協同,實施作戰指揮,而且能把各種武器連成一體,使其發揮1+1>2的最大效能和威力。
  目前軍事發達國家的C3I系統發展的特點是:發展具有多手段、高精度、遠距離的探測偵察系統;發展具有抗毀、保密、抗幹擾的通信系統;發展分布式、智能化的自動數據處理系統;重視系統的互通性和兼容性,提高一體化程度和整體效能。
現代C3I系統,極大地縮短了監視戰場和發現目標??評估和處理信息??下達作戰指令和實踐打擊的這一作戰周期的時間,從而使真刀真槍的實戰時間越來越短,戰爭節奏越發加快,一場戰爭可能就是一次戰役甚至就是一次戰鬥,首戰可能就是決戰。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高技術化程度較高的戰爭,其持續時間一般都比較短,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的“外科手術式”的戰爭,整個空襲行動只用了18分鍾,其中攻擊主要目標的持續時間僅11分鍾。1989年美軍入侵巴拿馬戰爭的主要作戰,只用了15個小時。1991年海灣戰爭和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的規模較大,持續時間也不過42天和78天。而海灣戰爭的地面作戰僅100個小時。這其中,C3I系統發揮了關鍵作用。高效能的C3I系統既是高技術局部戰爭中提高作戰指揮效能的重要條件,也是增強整體作戰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倍增器”。
  未來C3I技術,將向著提高三軍協同作戰指揮能力、系統的機動快速反應能力、抗毀生存能力、組網聯網能力的方向發展,在繼續發展戰略C3I的同時,開發外層空間C3I。預計到下世紀,C3I系統將從太空一直延伸到海洋深處,形成一個立體配置、全球連通的大網絡。爲此,新一代的C3I系統技術??系統一體化技術將異軍突起,該技術包括C3I??EW一體化技術,多傳感器一體化技術,人工智能與軟件再生一體化技術和集成化系統設計技術。
  應當指出的是,C3I系統的實質是借助電子計算機技術幫助戰場指揮員判斷情況、定下決心的人機對話系統。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指出:“用現代信息和情報技術組織指揮體系,再用戰術模擬技術來制訂、模擬並優選作戰方案,這就是現代指揮系統的實質。”人永遠是系統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決定者。而系統只能是更快、更好、更全面地執行與激發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將作戰指揮員的意志完美全面迅速地傳達出去,從而遂行戰鬥任務。
  中國的C3I:
  自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一個極爲重大卻不惹人注目的動向,就是大力建設以太空爲基地的指揮、管制、通信和情報的所謂指管通情(C3I)系統,爲打嬴未來高科技局部戰爭作准備。
  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重點
  1995年11月7日,“解放軍報”發表了一條很簡短的消息,稱中國將在1996到2000年的“九五計劃”期間投資3,600億人民幣,建立一條戰備通信電信網路。該通信網路將以太空衛星爲主體,以地面活動衛星接收站,數位化微波系統和計算機程式控制系統等爲輔。究竟是什麽使得中國投下如此巨資發展C3I系統呢?C3I(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Intelligence)亦即“指揮,管制,通信和情報”對于整個軍事體系而言,通過高科技發展而成的指管通情系統,就好像是人的眼睛,耳朵,神經和大腦,把指揮,管制,通信和情報這現代戰爭的四大環節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指揮機關能夠隨時了解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戰場態勢,進而統觀全局,運籌帷握,對部隊實施准確而高效率的作戰指揮。可以說沒有自動化的指管通情系統,就等于說沒有現代化的武裝部隊。
其實,中國軍方借由對波灣戰爭的研究,早已認識到以微電子技術爲核心的C3I系統,已成爲現代軍隊與武器裝備的神經中樞,是高科技戰爭的戰略保障和物資基礎。但更切身感受的一次遭遇則是在1995年初夏某日,當時中國東南沿海及數百公裏縱深的雷達和通信系統幾乎全部失靈,根本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南京軍區與濟南軍區對北京總參謀部的無線電訊聯絡也被幹擾到無法工作,混亂達數小時。
  後經調查,當日曾有三架E-6電子戰機從日本那霸空軍基地起飛,並曾在我領空附近短暫徘徊,隨即離開。此事令中國軍方高層大爲震驚,深感指控系統的落後及其嚴重後果,遂決心投下巨資加速C3I系統的現代化建設。
  如果上述的理由您認爲只是荒談野史的話,那麽下面兩點情勢分析也許更有說服力。以往,中國軍事戰略以本土防禦爲重心,以內線作戰爲基礎,准備打大規模的人民戰爭,打世界範圍的核子戰爭,因此對指管系統的要求相對簡單。但是,隨著中國軍事戰略重點由內陸向海洋,由“准備打大仗,打核戰爭”向高科技局部戰爭的轉移,邊境地區和東南沿海的大範圍外線作戰,對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和C3I系統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此外,中國“重中之重”發展的武器系統,是以彈道和巡航導彈爲核心的遠程精准攻擊戰力。而這種攻擊戰力運用的基礎,就是現代化的情報,導航和通信,意即C3I系統。而中國軍方也已認識到,在未來可能發生的臺海或南海局部戰爭中,美國很可能是直接軍事介入的一方。尤其是美國海軍,將從太平洋和印度洋同時對中國軍隊實施兩面夾擊或封鎖。對于隨時准確掌握美航母戰鬥群動向的要求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重要和緊迫。這可能也是最近傳出中俄衛星情報交易的隱因吧。
  在這種形勢的作用下,中國已將C3I系統建設作爲軍事現代化的最優先項目之一。在武器裝備方面,第一項就是在本世紀內建成現代化的C3I系統,因此中國還與以色列和俄羅斯簽約,耗資10億美元訂購了4架A-50“主桅”(Mainstay)空中預警管制機。這種空中預警管制機的載臺爲俄羅斯制造的IL-76大型運輸機,機載電子設備爲以色列研制的高性能新一代相位陣列預警雷達。據日本“朝日新聞”1997年10月28 日電,一架同型飛機于同年8月在位于沈陽市郊區的某空軍基地出現。至今爲止還不能確定是中俄的交機行爲。
  然而,要建立面向21世紀的C3I系統,就必須向太空發展。以衛星的太空偵察,通信,監視,導航,定位系統爲核心組成部份的C3I系統將主宰未來戰場的命運。
在偵察和情報上,現代戰場空間廣闊,戰況變化急劇,掌握戰場動態情報已成爲作戰的關鍵,而傳統的偵察手段已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現代衛星技術卻使戰場高度透明化,形成情報收集和導航系統,可使指揮官及時了解戰場上任何地點所發生的事態,使飛機,戰車,軍艦和步兵隨時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可與任何地點的上層指揮保持聯系,並爲精確導引武器提供連續而真時(realtime)的遠程目標資訊。總之,只有通過部署在太空的衛星系統,才能運籌帷幄地收集情報,傳遞資訊,調動部隊和指揮作戰。因此,中國軍事專家不無道理地指出,現代C3I系統的基礎就是衛星,誰掌握了太空與衛星,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爲了建立現代化的C3I系統,近年來中國正在執行一項非常龐大的太空發展計劃,不僅包括了偵察,通信,導航,監視,氣象等衛星的發展,而且也向載人太空具和太空站的方向發展。以下僅是此一龐大計劃的一瞥。
  偵察衛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情報自古至今都是戰爭的第一要務。解放軍一向注意情報的收集,過去大量使用各種地面收集情報的手段,並且十分依賴民衆的力量,即所謂的“人民戰爭”。不過,在曆經了一系列的現代戰爭後,解放軍已經對現代戰爭高機動性,大縱深,富多變性等特質有了深刻認識。傳統的地面偵察手段已無法保障現代戰爭對情報的要求,走向太空才是唯一的出路。
  中國發展太空偵察已有20多年的理事。1975年11月26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偵察衛星,正式具有了太空偵察能力。到1996年底,中國已先後發射了17顆返回式偵察衛星,除了一顆失控外,其他均順利返回。但在整體水平上,中國的太空偵察能力仍然有限;每年平均只發射一枚偵察衛星,且衛星在軌道的停留時間僅有15天,而且偵察手段單一,主要爲光學成像,解析度爲10公尺。不過,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獲得突破性的進展,最近研制成功的光電耦合感應器(ChargeCoupledDevice)數碼照像機,即CCD像機,解析度達到1公尺。值得注意的是,CCD像機的圖像資訊對地即時(realtime)傳送技術,經過多年的實驗也有所進展。也就是說,今後中國衛星偵察將以電子光學成像爲主,地面並可收到即時的成像情報。
  更爲重要的是,中國還突破了星載合成孔徑雷達的關鍵技術。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技術是中國“863科技攻關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整體樣機已在幾年前研制成功。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是國際間于90年代發展出的最重要衛星對地觀測手段,是雷達成像技術的關鍵設備,具有不受氣候和日照的影響,能穿透雲霧甚至地表與植被,偵察到地下隱藏目標被能力。這種全天候,二十四小時,具有透視功能的雷達,爲當代最先進的軍事偵察裝備。90年代初,中國就已研制出機載合成孔徑雷達及即時成像傳送處理器,並成功地進行了高空雷達成像對地偵察以及雷達圖像的對地即時傳輸。中國還研制出超大型航天專用即時控制微機系統。據介紹,該計算機系統爲中國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體積小,重僅5。8公斤,爲偵察衛星即時多模式遙感技術的關鍵設備。另外,中國在紅外線和多光譜衛星偵察技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進展,同時繼續加強電子偵察的發展和突破,無疑將使其戰略與戰術情報收集的能力獲得大幅提升。
  1996年10月,中國航天工業部官員在國際航天年會上,對“九五計劃”期間的太空衛星發展計劃曾做了大致的透露。在偵察衛星方面,一個項目是研制和發射配備有合成孔徑雷達的雷達成像巍峨行;一個是預計2002年發射的高功能紅外遙測衛星;另外,還要發射有先進CCD相機的小型偵察衛星。當然,中國航天部門並沒有提到發射載有高性能CCD相機的大型電子偵照衛星的計劃。1997年5月25日,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中國在前幾天成功地發射了一顆衛星。對這顆衛星的類型與功能,中國沒有透露任何信息,甚至沒有報道衛星發射的消息。顯然,這是一顆軍用衛星。
  據有關軍事專家的判斷,他是一顆偵察衛星,或裝有新研制成功的成像合成孔徑雷達,或裝有先進的CCD相機,兩者應都具有對地圖像即時傳送的能力。 C4I系統和數字化部隊
  C3I是軍隊指揮自動化的英文縮寫,即指揮、控制與通信,(C4I再加上計算機)。也就是說在軍事指揮體系中,用用以電腦爲核心的技術裝備與指揮人員相結合,對部隊和武器實施指揮與控制的“人一機”系統。
  未來高技術戰爭,是系統與系統的整體對抗,體系對體系的較量,任一軍兵種都只能在戰鬥的某一階段、時節和行動中發揮主導作用,它們都是作戰系統聽一部分(分系統),只有通過C3I把各層次的分系統有機地連爲一體,才能發揮最在的作戰整體功能。C3I的重點在于信息的獲取、傳輸(通信)、處理、評估、選擇和顯示。
  信息技術滲透于各種武器裝備、作戰手段和作戰指揮之中,並以網絡的形式將他們連爲一體。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和多國部隊有效地發揮了C3I在戰爭中的特殊作用:運用多種偵察和監視手段,實施全面情報保障:建立高效通令網絡,保證情報及時傳送、聯絡通暢穩定,指揮中心立體配置。
  以數字化技術爲核心的戰場革命,使機械化戰爭逐漸退向戰場一隅。住處沒有重量,易于複制,能以光速傳播;它在網絡中傳輸時,時空障礙基本消失;它可供無數的用戶使用,使用面越廣其價值越高。數字化技術不僅上仍較強的數字壓縮和糾錯功能,而且給整個信息網絡帶來了高分辨率、高容量和高效率。未來戰場,物質能量只有通過信息的周密控制才能有效地釋放。作戰成敗往往不再僅僅取決于鋼鐵數量、彈藥當量等物能對比,而是首先取決全誰能以較爲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手段,最多、最快、最准地去獲取和利用戰場信息,有效地控制和釋放戰場物能。1994年4月,美國進行代號爲“沙漠鐵錘Ⅵ”的數字化部隊重裝備、大編組、高能耗的不靈便。今後,作戰平臺將不再以非制導彈藥、厚重裝甲以及提高平臺本身的牽引力和速度爲主,而是轉向追求作戰平臺的信息實時處理能力爲主。數字化技術手段大步走向戰場前臺。
  2000.10.31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一顆衛星(東星)成功發射
  2000.12.21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二顆衛星(西星)成功發射
  2003.5.25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衛星(備份星)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已自主建立完善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
  隨著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以及神舟、北鬥的上天,C3I的建立成軍,我軍已具備打贏一場超規模的局部戰爭,隨著C3I,C4I的更進一步發展,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一定能打贏一場全球性戰爭。中國的強大是誰也阻止不了的,那些至疑中國的國人們請不要在懷疑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讓我們再一次迎接中國的崛起吧!不要想著國家給予了你什麽,而是要問你自己爲國家做出了什麽!只有國家真正的強大了,隨之你也會無比的自豪!無比的強大!讓我們抛開一些內部的不合,努力拼搏奮鬥,團結起來!重現中華民族舍我基誰的強大吧!
http://bbs.yesee.qianlong.com/viewthread.php?tid=600728&page=1&authorid=761774

印度想買中國氣象雷達 可用于印戰略重鎮防空
 
印度想买中国气象雷达可用于印战略重镇防空
川藏线上的我军高原雷达站 
 
國産GFE(L)1型高空氣象探測雷達 
图文:国产GFE(L)1型高空气象探测雷达(1)
GFE(L)1型雷達是GFE(L)1型二次測風雷達的簡稱,是專門爲高空氣象探測研制的新型高自動化氣象探測雷達,它與GTS1型數字探空儀相配合,能測定高空風向、風速、氣溫、氣壓、濕度等氣象要素,爲氣象臺站提供准確的氣象資料。
 
國産K/LLX718型軍用數字化天氣雷達
图文:国产K/LLX718型军用数字化天气雷达
無錫海星雷達有限公司研制生産的K/LLX718型數字化天氣雷達主要用于探測、監視周圍300公裏範圍內的氣象目標,定量測量5~150公裏範圍、高度20公裏以下雲雨目標的強度,測定強度的空間分布,以及降水雲發展高度、移向、移速等氣象目標參數,爲氣象預報人員提供實時天氣信息和對災害性天氣實施警戒,也可作爲航空氣象短時預報的主要探測設備之一。
據印度《加爾各答電訊報》3月30日報道,印度氣象局正計劃爲印度境內的主要城市部署氣象雷達,其中中國制造的雷達是參加競標的主要競爭者之一。不過印度軍方專家認爲,這種雷達並非只能用于氣象服務,只需對其軟件和硬件略加改動就能偵測天空的飛機,實際上如同組建了一張覆蓋印度所有戰略重鎮的巨型防空雷達探測網。因此,這一舉措在印度國內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報道稱,每套雷達系統的探測範圍能達到數百公裏,采購總費用大約爲15-20億盧比(100盧比約合17元人民幣)。印度專家認爲,只需要略加改變,這種雷達就能用于防空,並組成一個相當龐大的探測網。該報道引用一位雷達專家的話表示:“該系統采用的多普勒雷達可以用來追蹤飛機,這只需要修改其軟件和參數即可,理論上可以做到。”印空軍一位退役的軍官解釋稱:“雷達的探測原理是通過跟蹤特定頻率的回波信號鎖定目標,雲層的回波信號要弱于飛機,因此用氣象雷達探測飛機其實要更容易。雖然飛機比雲層移動的速度要快很多,但雷達在升級硬件和軟件方面具備相當的靈活性。”
  據稱,印度采購的12套雷達系統計劃分別部署在位于新德裏、孟買、果阿、巴特那、帕蒂耶拉、默罕貝阿、勒克瑙、帕拉迪普、加爾各答、博帕爾、那格浦爾和阿格塔拉等地主要城市附近,這一範圍橫跨印度大片國土,幾乎覆蓋了印度所有的戰略重鎮。目前印度地面雷達探測主要依靠THD-1955、P-40、PSM-33、TRS-2215及ATCR-2D等高空探測雷達和ST-68∕U、“英迪拉-2”型低空探測雷達,如果這些氣象雷達能轉化爲防空雷達,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印度的防空探測能力。
  不過印度氣象局並沒有承認所采購雷達具備探測飛機的能力。它還特地解釋稱,爲防止泄密,雷達探測得到的數據都將完全掌握在印度的控制中。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4-01/0859492839.html
 
印度氣象局棄用中國産品購買國産性能縮水雷達
 
  東方網2010年4月6日消息:據印時報4月2日報道,孟買氣象局已從班加羅爾巴拉特電子有限公司接收了一套最新版本的國産多普勒氣象雷達系統,並決定在5月31日安裝該設備。首批設備已于本周被運抵孟買,其余部分也會相繼從加濟阿巴德和班加羅爾抵達孟買。
  不過,報道指出,印度官員對于國産氣象雷達並不滿意。新德裏地球科學部秘書長沙黎士?納亞克說:“我們爲孟買購買的新雷達系統不適合安裝在卡拉巴Navy Nagar地區。不過,我們會解決這個問題,雷達將于本個季風期間啓用。”
  去年5月,孟買氣象局從中國采購的多普勒雷達系統,因印度海軍以安全爲由提出反對,已于去年12月送回新德裏。印度海軍不允許中國生産商將其雷達安裝在卡拉巴地區一座摩天大樓之上,因爲其總部就坐落在那裏。不過,印度海軍卻並不介意在那裏安裝國産雷達。
  在拒絕中國多普勒雷達之後,孟買氣象局將注意力轉移至一款可覆蓋科欽至孟買的C波段雷達之上。與S波段的中國多普勒雷達相比,新雷達系統的覆蓋範圍較小,與頻率也較低。
  孟買氣象局副主任沙瑪(R V Sharma)表示:“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種預測工具,這意味著它只能預測到三四個小時後的氣象狀況,甚至都不可能提前一天向市民預報像2005年那樣的暴雨。”
  在解釋中印雷達區別時,夏爾馬說:“這就像是在富豪們都買外國品牌時,我們卻買輛印度國産車。”盡管如此,它仍比過時的氣旋探測雷達(CDR)要先進的多。那種雷達就像是黑白電視機,已經不再生産了。
  夏爾馬說:“多普勒雷達不僅會顯示雨雲位置以及它們移動的方向,還能夠表現出雨雲中水滴的大小與風速輪廓線。他說:“羅爾巴拉特電子有限公司提供的雷達系統壽命爲20年左右。”所以,看起來孟買必須要在未來二十年內選定妥當的代替品。”(編譯:春風)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4-06/0911589453.html
 
國産第三代預警雷達可同時探測數百批海空目標  2010年04月26日 解放軍報
 
2009年國慶閱兵展示的機動式雷達 
资料图:2009年国庆阅兵展示的机动式雷达 
 
去年国庆阅兵中亮相的机动式地面雷达
 
参加2009年国庆阅兵的机动式预警雷达
 
  問:能簡單介紹一下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的地面雷達裝備和空中預警機雷達的特點嗎?
  答:它們都是我國科研人員近10年來自行研制、自主創新的國産雷達裝備,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參閱的地面雷達屬第三代主戰雷達裝備,既有遠程三坐標雷達,也有低空雷達,既能探測幾百公裏內數萬米高空的空中目標,也能看到幾十米高度的低空目標。其主要特點:機動性強,與國外同類裝備相比,它們毫不遜色;作戰生存能力強,具有抗強電子幹擾、反輻射打擊等能力,能夠適應未來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要求;環境適應性強,能夠適應從亞熱帶到世界屋脊的氣候環境,可以在海島、高山、沙漠、戈壁等複雜的地理環境中部署使用。
  參閱的空中預警機雷達主要特點:一是“站得高,看得遠”,尤其是低空探測能力強,能“看到”幾百公裏遠的低空和海面目標;二是多目標探測能力強,可以同時探測數百批空中和海面目標;三是目標跟蹤能力強,可以同時探測跟蹤幾十批高速機動目標;四是大範圍快速機動能力強。
  問:您剛才說參加國慶閱兵的雷達裝備屬第三代雷達,請簡要介紹一下防空情報雷達的“代別”?
  答:防空情報雷達的“代別”劃分,主要考慮雷達的技術水平、技術特征及主要指標,同時也要綜合考慮其總體作戰效能。在其7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防空情報雷達經曆了四次更新換代。
  第一代以非相參兩坐標雷達爲主,可靠性及抗有源幹擾能力低,裝備時間爲自防空情報雷達誕生到20世紀50年代末,其代表型號有美國AN/FPS-8兩坐標警戒雷達、前蘇聯П-35兩坐標警戒引導雷達等。
  第二代以全相參三坐標雷達爲主,抗幹擾能力明顯增強,可靠性仍較低,裝備時間爲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初,其代表型號有美國AN/FPS-50洲際彈道導彈遠程預警雷達、前蘇聯5H88三坐標雷達、英國S713三坐標雷達等。
  第三代以全固態三坐標雷達爲主,實現了全自動錄取、全自動組網,以及少人值守和無人值守,電子戰環境適應能力和目標環境適應能力均達到較高水平,有一定的抗隱身飛行器和抗反輻射導彈能力,裝備時間爲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後期,是當前發達國家防空監視系統的主用裝備,代表型號有美國AN/FPS-117三坐標雷達、俄羅斯67H6三坐標雷達、英國AR-327三坐標雷達等。
美國AN/FPS-77三坐標雷達
美國《每日防務》2005年11月9日報道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稱,它已簽署一項總額8900萬美元合同,向巴基斯坦提供6部遠程便攜式雷達系統AN/TPS-77。AN/TPS-77是AN/FPS-117雷達的最新改型,它是一部三坐標(3-D)全固態設計的雷達。這種L波段戰術雷達能對280英裏(451千米)以遠和高達10萬英尺(30480米)的空中目標進行連續的高質量的3-D監視。到目前爲止,包括這6部訂貨的雷達在內,AN/TPS-77雷達一共生産了33部。其前身AN/FPS-117雷達(固定陸基型)一共生産了127部,正在14個國家服役。其中多部雷達工作在偏遠地區,無人值守,遙控工作。
  第四代防空情報雷達集監視、截獲、跟蹤、識別和火控支援以及收集殺傷評估信息等多功能于一身,其探測範圍、精度、電子戰能力以及目標識別和自適應能力、可靠性等均有了質的提高,21世紀初剛開始裝備使用,代表型號有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所用的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英國“指揮官-S”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等。目前第四代防空情報雷達正處于發展之中。
  問:簡單勾勒一下我軍雷達裝備60年的發展曆程?
  答:1953年之前,我軍雷達裝備主要是繳獲的美制、日制雷達和進口的前蘇聯雷達。1953年5月,國産雷達開始裝備部隊,結束了我軍雷達依靠進口的曆史。回顧我軍雷達裝備的發展曆程,大體經曆了四個階段——
  仿制階段,20世紀50年代,主要是仿制引進的前蘇聯雷達,使我國具備了生産雷達整機的能力;自行研制階段,20世紀60-70年代,我國自行研制了第一代國産警戒、引導雷達;創新研發階段,20世紀80年代,隨著科技飛速發展,推動了我國雷達裝備由電子管向晶體管集成電路方向發展,開創了我國自主設計雷達裝備的新時代,一大批第二代雷達裝備列裝投入使用;跨越式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爲適應信息化戰爭需要,我軍加快了遠程三坐標雷達、特種體制雷達、空基雷達等新裝備的研發和列裝。
  問:您能評價一下我軍雷達裝備的發展現狀嗎?
  答: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雷達裝備和技術已逐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某些領域已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目前,我國常規雷達種類比較齊全,特殊探測手段也有較大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地基雷達爲主體、以空基雷達爲骨幹、以特種探測手段爲補充的多體制、多平臺、多頻段預警網,並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針對三代戰機的防空預警體系。
  問:雷達在信息化戰爭中的作用日趨重要,能否展望一下我軍雷達裝備未來的發展趨勢?
  答:雷達是守衛祖國藍天的“千裏眼”,是國家預警體系中最主要的傳感器。爲了維護我國國家安全以及未來聯合作戰行動的需求,雷達裝備的發展將由防禦型預警探測向攻防兼備型預警監視轉變,以適應攻防作戰需要;由地區性防空預警向洲際預警轉變,拓展探測領域和空間,提高遠程預警監視能力;由保障單一軍兵種向保障三軍聯合作戰轉變,以滿足三軍一體化聯合作戰需要;由信息火力分離向信息火力一體化轉變,構建從傳感器到火力單元無縫鏈接、互聯互通的預警信息網。
  同時,爲了應對未來信息化戰爭,雷達裝備技術將主要向以下幾個方面發展:一是頻段拓寬化,工作頻段將從傳統的微波頻段擴展到整個頻域;二是平臺空天海地一體化,工作平臺將從以地基爲主向海基、機載、飛艇載、星載平臺擴展,並構成地、海、空、天基相結合的一體化系統;三是手段多樣化,探測手段將從以雷達爲主向雷達、紅外、激光等多傳感器相結合,從以有源爲主向有源與無源相結合方向發展;四是功能綜合一體化,主要功能將從預警探測爲主向預警探測與偵察監視、打擊引導一體化發展;五是多種探測資源集成網絡化。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4-26/0716591935.html
 
中國版“維拉”反隱身飛機雷達亮相電子展[圖] 2006年4月27日

image

图片说明:中国YLC-20双站无源测向和定位雷达

image

图片说明:捷克“维拉”雷达

  東方網4月27日消息:“維拉”(VERA-E)雷達系統是捷克ERA公司研制的一種可以探測到隱身飛機的多基地無源系統,據稱曾在科索沃戰爭擊落美國F-117隱身飛機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2004年初,捷克ERA公司曾與向中國簽署了總額爲5500萬美元,向中國出售“維拉”雷達系統的合同。但是在美國強烈要求和外交壓力下,捷克政府取消了這一合同。
圖片說明:中國YLC-20雙站無源測向和定位雷達
圖片說明:捷克“維拉”雷達
南京電子14所是中國雷達研制的“國家隊”,在26日開幕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上,14所展出了YLC-20雙站無源測向和定位雷達,顯示了中國國防電子工業在多基地信號探測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62186/node62664/node62665/node132287/userobject1ai2006785.html

 

媒體稱中國正在主要防空部隊部署反隱身雷達 2012-10-22 世界報

 

资料图:利用谐振雷达可探测隐身飞行器

資料圖:利用諧振雷達可探測隱身飛行器

  中國新雷達可破隱身術

  在科索沃戰爭中,南斯拉夫軍隊依靠捷克“維拉”雷達的上一代産品——“達瑪拉”雷達系統的幫助,擊落美國空軍的F-117隱形戰鬥機。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已研制出能追蹤美國F-22隱形戰鬥機等機型的最新型雷達。這款雷達的型號名稱是“DWL002被動探測雷達”,最遠偵測距離達500公裏。媒體說,中國于2009年研制出這種雷達,目前正在全國主要防空部隊將這一設備投入實戰部署。

  按照工作原理來看,中國的這款新型雷達與捷克的維拉系統基本類似,發現距離與維拉系統的450公裏也基本相當。維拉系統可以發現跟蹤最遠450公裏內的200個目標,因此,中國的DWL002也應該具有相同的能力。

  相關資料:F-22“克星”震撼亮相

  根據中國一些權威軍事媒體的報道,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是一種能對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標進行定位、識別和跟蹤的電子情報偵測系統,作爲無源三維防空雷達使用,作用距離可達500公裏左右。據稱,中國用來測試DWL002對敵方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的模擬目標,是近年來剛剛露面的雷達反射截面小于0.01平方米的“暗劍”無人隱身試驗機。根據有關資料,這種探測系統可以精確識別和判定空中隱身目標的位置特性,基本可以配合中國防空部隊進行野戰防空作戰使用。該系統不僅具有優越的反隱身性能,而且由于其自身不輻射任何電磁波,因此可免遭敵方電子幹擾和反輻射導彈摧毀,生存能力很強。

  那麽,這種雷達是如何實現對隱形戰機的探測呢?這首先需要了解隱形戰機的工作原理。衆所周知,近年來,隱形技術幾乎已成爲現代先進艦艇和戰機的標配,更是最先進五代機的一項關鍵指標,其原理是通過有效吸收或折射敵方的常規雷達信號實現隱身,傳統的主動雷達很難對付這類空中隱身目標。

  不過,隱形戰機也存在明顯的弱點:爲了保持強大的對敵探測能力、做到先敵發現先敵攻擊,都裝備有功能與功率更加強大的機載相控陣雷達;爲了實現五代機必備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隱形戰機都會裝備推力更大的發動機。這就導致隱形戰機在吸收敵人雷達波的同時,自己卻産生了更加突出的雷達與紅外信號輻射源,猶如一名身著黑衣、臉塗墨汁卻打著手電在漆黑屋子裏行竊的笨賊。

  中國的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正是利用隱形戰機這一不可避免的技術弱點,通過監測隱形戰機自身的電磁信號對包括軍用雷達波、微波通訊、民用無線電波、民用電視傳播、民用微波通訊、各類移動手基站信號造成的擾動,接收和分析這種微弱電磁信號反射,確定這一信號反射源的三坐標位置參數,然後通過數據鏈把這些參數傳遞給己方的地面防空導彈部隊,從而在最恰當的時間內獲得攻擊敵方隱身目標的機會。

  在西方軍事家眼裏,中國的雷達技術是最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軍備領域,而不少軍事專家認爲,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將在一定時期內,使中國在反隱身雷達技術領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因爲任何一個國家,要研制性能先進且成熟的反隱身技術,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必須首先掌握或擁有較爲先進的隱身技術。目前世界上主要是中美俄三國具有該項能力。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10-22/1029704369.html

 
中國雷達能“破”隱形戰機?

綜合外電倫敦消息:《星期泰晤士報》引述美國情報消息來源指出,由于懷疑中國可能發展出偵測出隱形戰機的雷達技術,美國國防部已緊急下令調查中國的雷達科技精密程度。
自1970年代隱形戰機首次飛上天空以來,俄羅斯和中國科學家就一直在研究打破美國隱形戰機的優勢,雖然他們的進展未可知,但隱形戰機具有弱點在一架美制F-117隱形戰機今年科索沃軍事行動中被塞爾維亞打下後已經確證無疑。美國軍方心中已出現逃避雷達偵測技術已遭敵人破解的恐懼。
美國國防專家對《星期泰晤士報》表示,中國已使用較簡單的土制技術以發展出一種俗稱爲被動檢波追尋的雷達系統。據說,中國的新系統並非運用向空中發射電磁能脈沖碰到敵機後回撞後顯現飛機的形狀和大小原理。而是藉分析充斥在空氣中電視和廣播電波的跳動讓飛機在雷達上現形。因爲,即使狀如蝙蝠的隱形戰機經過精密設計在雷達上出現的印記縮減成一只巨鳥,但是它仍無法避免不造成空氣中電視和廣播電波記號的振湯。經過先進電腦的分析,飛機在雷達上便無所遁形。
所以,中國所需的設備只是一組由上千天線組成、作用有如老式電視天線的積體網絡;而造價便宜是其優勢。唯一需要的精密儀器是用來解譯訊號的電腦處理系統,而用來解讀訊號的新電腦技術的進步據說其正確性十分高。因此心中忐忑的美國防部,想要知道中國的電腦分析完美到什麽程度。情報單位並且推測中國可能在兩年內部署這項科技。
如果中國研發成功,世界上最先進且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戰機將變成廢物。這意味著美國最新的、預計在2004年正式服役的每架造價高達9770萬美元的F-22隱形戰機,將成一場笑話。
且由于中國這套雷達偵測系統不發射訊號,只監看存在空氣中的電視廣播頻率,因此不可能被發現並加以摧毀。
一個參與情治簡報的消息來源指出,美國國防單位緊急下達調查令,因爲這項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http://www.armystar.com/new_page_1026.htm
 
中國最新型反隱形戰機雷達偵測距離達500公裏 2009-05-22 《現代兵器》
 
中国反隐身雷达系统
中國反隱身雷達系統 
中国新型反隐身飞机雷达
中國新型反隱身飛機雷達 
中国DWL002被动探测雷达系统采用多基站布置,各基站都会捕捉到信号,通过计算信号到达各站的时刻差,可以计算出辐射源与各站之间的距离差,进而求出目标的空中坐标。
中國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采用多基站布置,各基站都會捕捉到信號,通過計算信號到達各站的時刻差,可以計算出輻射源與各站之間的距離差,進而求出目標的空中坐標。 
 我反隐身雷达系统绘制的目标轨迹图
我反隱身雷達系統繪制的目標軌迹圖 
  2009年4月1日,由中國雷達行業協會、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09年第五屆世界雷達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開幕。該展向公衆展示了中國航空、航海、軍事、交通運輸等領域中雷達科技的應用成就,也有來自國內外百余家參展企業現場展示的各種先進的軍用、民用雷達以及與雷達相關的零部件、配套技術等。
  在本屆展會的一個不太引人矚目的展臺上,有一張雷達圖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張圖片上拍攝的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展出的雷達實物照片,這就是被國內外炒作頗多的中國最新型反隱身飛機雷達--中國DWL002 被動探測雷達系統。 
  被動探測 
  對于各類有源雷達而言,我們知道它可以通過處理自身發射的已知電磁參數、接收從目標反射回來的電磁波來定位被探測目標的各類位置參數。但現代隱身技術通過吸收雷達電波、減小雷達角反射面、減少散射雷達電波,降低了此類雷達的效能。有源雷達因發射雷達波信號,自身的安全也受到威脅,因此一些國家開始發展無源被動探測雷達。由于無源雷達事先並不知道所要接收到的電磁波的特征和參數,所以它完成目標定位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條件:首先,必須有足夠快速和精細的電磁信號分析和鑒別能力,以確保在現代戰爭複雜的電磁環境下通過每個電磁信號的細微差別來區別定位發射或反射該電磁信號的目標。據稱,中國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采用了獨立的脈沖信號分析系統,能非常精確地分析各種電磁輻射信號並對它們進行"指紋"(Finger Printing)式識別,包括區分兩臺同一型號的脈沖發射器各自發射的同類信號,可以精確分析脈沖寬度內的信號特征。其工作原理如下:因爲標准的方波脈沖、三角波脈沖等都只在理論上存在,而實際的脈沖形狀受到元器件工藝和制造質量的影響,即使同一型號的脈沖發射器之間也有些微差別,而中國DWL002 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恰恰能分析出這種差別。相比之下,傳統電子情報偵察系統的偵察對象通常僅是脈沖信號的脈沖寬度、脈沖間隔和脈沖重複頻率等參數,掌握這些參數後就可以對這種信號的輻射源實施有效的電子幹擾,並不需要做到區分同型脈沖發射器各自發射的同類信號。
  其次,無源雷達要完成目標定位還需要有行之有效的定位算法,這使我們很容易想到,如果多個偵察接收站都接收到了被確認是同一輻射源輻射的信號,由于接收站相互間的空間位置關系已知,那麽定位目標應當從時間處理著手,DWL002 系統正是采用所謂的電磁波"到達時間差"方法來進行定位的。
  在該系統部署完畢後,每個站都可以通過GPS或者其他衛星定位系統知道自身的空間位置,並得出與其他站之間的相對位置參數。如果目標發射或者反射電磁波,多個基站都會捕捉到信號,通過計算信號到達各站的時刻差,我們可以計算出輻射源與各站之間的距離差。而由基本的數學知識,我們知道如果一點到兩個定點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是常數時,其軌迹是雙曲線。而其中兩個站的空間位置已經確定,所以我們可以很快得出一條雙曲線的平面位置方程,而目標必然在這條曲線上;同樣對另兩個站進行相同的處理又能得到另一條雙曲線的平面位置方程,那麽目標就必然在這兩條雙曲線的交點上,這樣我們就能確定目標的空間位置了。該系統完成三維定位的原理也完全一樣,只是每次計算得到的是空間的雙曲面方程,需要三個雙曲面相交才能得到點的位置。這種目標定位方式的采用決定了DWL002在使用方式和工作原理上與傳統電子情報偵察系統有根本的區別,可以認爲它是對傳統電子情報偵察系統的超越。
  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一般工作編程可以根據執行作戰任務的不同,分爲雙站式、三站式或者多站式。如果完成二維定位(例如對地面/水面目標定位),需要至少3個偵察接收站來實現聯網探測,各個偵察接收站之間的距離最大可達50公裏,通過微波接力通信使得各站之間實現信息溝通。各個機動偵查處理站的所有設備都裝載在一輛高機動越野車上,所有電子設備都裝在一個機動方艙內,其中一個作爲主站,其他兩個作爲輔助站。該系統還特別適用于防空監視,此時必須進行三維定位(因爲對空中目標還要確定其高度),需要4個偵察接收站。偵察接收站的偵察天線部署在高近20米的桅杆上以增大探測距離,各個偵察接收站的處理結果均通過主站轉交給電子戰指揮中心或戰區指揮部門。該系統能接收、處理和識別各種機載、艦載和陸基雷達、電子幹擾機、敵我識別裝置、戰術無線電導航系統(即"塔康"系統)、數據鏈、二次監視雷達、航空管制測距儀和其他各種脈沖發射器發出的信號。主要工作方式包括空中目標監視和分析、地面/水面目標偵察、實時和准確的空中目標定位和信號跟蹤、早期預警和頻率活動情況監視等。
  當然,該系統也可以和有源雷達系統結合使用,如以雙/多基地方式合理布設無源和有源雷達,當外界電磁輻射不存在或無法利用時,利用無源雷達接收己方有源雷達的直射信號與目標的反射信號,對目標進行探測。這樣既利用了無源雷達的隱蔽性,又增強了有源雷達的利用率,無形中會大大提高防空部隊對付隱身目標的作戰能力。 
  性能特點 
  DWL002 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是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雷達,它是利用測向和時差定位技術進行目標檢測、定位和識別的無源雷達。該雷達具備如下特點。
  隱蔽性好
  由于該雷達系統采用無源工作體制,自身不對外輻射電磁波,不易被敵方偵察和跟蹤,因此具有抗反輻射導彈打擊能力。這一點很重要,一般在發動軍事進攻前,都要進行電子壓制作戰,已經發現或者暴露的雷達站,都會遭到打擊。
  但是,DWL002屬于不發射電磁波的被動工作方式,敵方無法通過有效的電子偵查來發現它,因此,也就無法使用反輻射導彈來實施有效摧毀。
  探測距離遠
  系統利用對流層散射特性,具有超視距監視的能力。該系統可以通過對流層的電磁波發射原理,來發現距離很遠的空中目標發射或反射的電磁波,從而及時捕獲目標。這不但包括空中目標,還包括敵方海上目標和陸地目標,因此,其工作頻率截獲範圍很廣,是一種多軍種共用的被動雷達系統。
  抗幹擾能力強
  系統可以在複雜電子環境下工作。由于采用被動工作方式,系統只是截獲並對接收到的電磁波有選擇地進行定位分析(包括幹擾信號),其本身並不發射任何電磁波,因此其幾乎不存在被幹擾問題。
  機動性好
  系統采用車載運輸方式,運用液壓自動調平,自動尋北,天線電動升降等技術,可在30分鍾內完成系統架撤,實現快速轉移。從宣傳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該系統都裝載在國産越野軍用卡車上,集成化程度很高、機動能力很強,幾乎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任何公路上機動。在到達目的地後,可以很方便地展開和撤收,而這個過程也是全自動化的,全系統只需要6~8名操作員。必要時,該系統甚至可以進行遙控作業,使用十分便捷。
  工作頻帶寬
  系統采用分頻段天饋系統和分頻段接收機滿足頻率範圍爲1.0~18吉赫的要求。該系統的天線的靈敏度很高,對工作頻段內的信號具有高的截獲概率。該系統還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要求,如針對各種雷達和幹擾機探測、用于敵我識別裝置探測、用于"塔康"和測距儀、方位瞬時視場等分別選擇不同的頻段。
  信號適應能力強
系統探測非合作信號,能適應各種信號形式,包括各種雷達信號、通信信號、幹擾信號等。這也是該系統的強項,也是其之所以能夠探測隱身空中目標的特點。據稱,該系統不但能夠適應現有的各類軍用頻率,還能適應各類民用頻率的探測需要,比如民用無線電廣播、民用電視傳播、民用微波通訊、各類移動手機基站等信號的正常傳輸進行分析,並通過高性能計算機的預先編程進行解算。這些民用無線電信號可以作爲有源雷達輔助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探測隱身目標,在戰時,這些民用雷達被敵人攻擊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即使敵人能夠發動某種規模的攻擊,也很難徹底摧毀這些遍布全國各地角角落落的衆多基站。
  定位精度高
  采用高精度的測量技術及通信傳輸技術,實現了目標的精確定位。該系統的定位依賴于GPS或者其他衛星定位技術(包括我國的"北鬥"系統),而且其探測定位精度與時間同步技術分不開。該系統的中心偵察接收站和其他偵察接收站的時間必須保持高精度的同步,否則計算得到的時差沒有意義。實現時間同步有很多方法,最好的辦法是所有偵察接收站都接收一顆衛星(如我國的"長河二號"系統就有這個能力,精度10-6秒;下一步等"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成功後,就會提供更精確的授時能力)的授時,這種方式不僅精度高,而且能實現全球覆蓋。據稱該系統的實際定位精度可達到2%~3%(CEP)。
  具有目標識別能力
  在獲得目標位置信息的同時,還可得到目標載頻、信號形式等情報信息,通過自身數據庫實現對輻射源及輻射源平臺的識別。
  使用效果
  隱身技術改變了空戰的方法,特別是隱身飛機與精確制導武器相結合大幅度提高了作戰效能,改變了攻防戰略平衡。發展反隱身技術和武器系統已成爲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反隱身研究還是隱身技術發展的一種刺激和推動力量,也是檢查、驗證自己隱身武器性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是一種能對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標進行定位、識別和跟蹤的電子情報偵測系統,它可以作爲無源三維防空雷達使用,作用距離可達500公裏左右。它是一種戰略及戰術電子情報和被動監視系統。它自身不輻射電磁信號,而是借助外部非協同式(指輻射源和雷達"不搭界",沒有直接的協同作戰關系)的輻射源來進行探測和定位。主動雷達難以對付空中隱身目標,而該系統則眼尖耳靈,能夠探測到目標發出的哪怕是微弱、短暫的電磁信號或電磁反射信號,即刻讓目標在雷達屏幕上原形畢露。該系統的通常布局由4個分站組成:主站作爲電子戰中心,即分析處理中心,一般位于中央地帶,另外3個信號接收站則分布在周邊地區,呈圓弧形布局或者以主站爲中心圓形布局,系統展開部署後,站與站之間距離在50公裏以上。分布在前沿的接收站捕捉到目標電磁信號後立即把信號傳送到電子戰中心主站,中心利用多站定向交叉等方法測出目標的位置,目標的高度則由捕獲信號的接收站來確定,從而對目標進行三坐標定位。
  當該系統部署就位後,可以根據指揮中心的命令,同時展開對海、陸、空的被動預警和偵察搜索。以該雷達對隱身目標的探測爲例,當目標出現後,肯定會對它行經的空域中的各類電磁波,包括軍用雷達波、微波通訊、民用無線電廣播、民用電視傳播、民用微波通訊、各類移動手機基站等信號形成一定的擾動,這就如同平靜的水面在掠水面飛行的燕子飛過後會産生輕微的波紋,也會引起一定的信號反射。DWL002正是能夠接收和分析這種微弱電磁信號反射的高手,並即刻通過中心的計算機分析和解算相應的數據,從而能夠確定這一信號反射源的三坐標位置參數,之後,通過數據鏈或者其他信息傳輸渠道,把這些參數傳遞給己方的地面防空導彈部隊或者防空部隊,從而在最恰當的時間內獲得攻擊敵方隱身目標的機會。
  據稱,中國用來測試DWL002對敵方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的模擬目標,是近年來剛剛露面的雷達反射截面小于0.01平方米的"暗劍"無人隱身試驗機。根據有關資料,這種探測系統可以精確識別和判定空中隱身目標的位置特性,並且定位精度較高,基本可以配合我防空部隊進行野戰防空作戰使用。
  如果對付其他非隱身目標,中國DWL002更是遊刃有余。
  除了擔任一般的戰場預警偵察任務之外,另一種功效是全部以無源雷達作爲防空的警戒雷達主力,減少暴露其他雷達的電磁特征和位置的機會,讓對方的電子偵察機在這方面無功而返,這個作用意義也是非常巨大的!美國空軍在近年來的戰爭中,爲什麽常常能打出大交換比的空中優勢?它的戰術往往是使用隱身飛機首先把事先偵察好的地面雷達系統清理掉,使對方在沒有預警機和各類雷達的情況下處于對空盲目狀態而無法指揮出象樣的空戰,能起飛的戰機只能憑借自身偵測能力各自爲戰,往往只剩挨揍的份,也就不可能取得什麽戰績!
  該系統不僅具有優越的反隱身性能,而且由于其自身不輻射任何電磁波,因此可免遭敵方電子幹擾和反輻射導彈摧毀,生存能力較強。無源雷達系統省去了昂貴的高功率發射機、收發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設備,使系統制造和維護成本大大減少,全壽命周期費用較低,並可全天候和全時域有效工作。 
  當前發展現狀 
  當前,有許多國家熱衷于無源探測技術的應用研究。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最先涉足該領域的公司之一,據稱依靠電視和無線發射機,其無源系統的探測距離達到220公裏以上。
  美國國防部國防先期研究計劃局以及華盛頓大學、喬治亞技術大學等高校和雷聲等公司,都開展了這一領域的研究。在歐洲,法國也進行了相應的技術研究工作、意大利演示了樣機系統、英國正在研究無源相幹雷達和"蜂窩"雷達(Celldar),俄羅斯和烏克蘭研制了"鎧甲"雷達,捷克也開發出著名的"維拉"-E無源被動探測雷達並出口很多國家。
  我國由于面臨美國隱身飛機的直接威脅,因此,也特別注重反隱身技術的研究。目前除了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研制的DWL002外,我國還成功開發了YLC-20雙站無源測向和定位雷達系統,這兩種雷達功能差不多,但是DWL002更先進些。同樣是探測隱身目標的諧振雷達也在2001年建成,其作用距離可達2000公裏,此外,據說我國還開發了專用于探測隱身飛機的JY-27全固態米波雷達,不但能夠較爲有效地探測隱身目標,並能抗反輻射導彈攻擊。
  俗語說,有矛必有盾,當今世界隱身技術的發展也在催生更多的反隱身技術。現在已經或正在開發的其他反隱身技術措施及手段還包括長波或毫米波雷達、無載頻超寬波段雷達、激光雷達和紅外探測系統、被動的射頻探測技術、地球磁場變異探測技術等。
  要想對抗隱身飛機,就必須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及手段。可靠的反隱身探測/攻擊系統的關鍵,是要組成一個采用不同原理並在不同波長上工作的複雜傳感器網絡。這個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包括傳感器本身,而且包括對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收集、處理、關聯及顯示的過程。另外,爲了達到所需的高探測概率並向攔截系統提供精確的目標數據,傳感器所在的位置(不僅沿邊界而且向領土縱深部署,還包括空、天警戒)也很關鍵。因此,未來的反隱身探測系統,很可能是海、陸、空、天一體的綜合系統,而無源探測雷達的發展,也許是其中的關鍵環節。
  中國DWL002 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是當今世界極爲先進的反隱身飛機的雷達系統,其主要性能優于國外的同類雷達,因此,預計該系統會成爲很多同樣面臨隱身飛機威脅的國家的首選。(陳光文)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5-22/1341552572_2.html
 
澳專家:“反隱身”雷達探測隱身飛機難 2009-07-25人民網-《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特約記者徐甜甜報道 自從中國公布了類似捷克“維拉-E”系統的采用“到達時間差法”進行側向與定位的國産無線電偵察系統後,媒體對這種系統的報道不絕于耳,甚至給其冠以“反隱身雷達”的名字。其真實效能到底如何?澳大利亞防務專家Carlo Kopp博士撰文對被動無線電偵查系統探測隱身目標的能力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所有被動探測系統,無論是維拉-E系統,還是其前任Ramona與Kolchuga 系統,都是被動的電子偵查系統(ESM,electronic support method ),目的爲通過定位(無線電)發射源的能力,定位發出無線電信號的目標。他們與美國,法國,以色列等西方國家的系統一樣,任務都爲收集,識別,跟蹤與定位目標發出的無線電頻率與信號。
  在冷戰的最後20年中,爲了強化華約國家的防空能力,維拉等系統被開發出來。在預想戰場上,美國會對華約國家的防空指揮一體化系統的空情雷達,跟蹤與火控雷達等進行劇烈的幹擾。開發維拉這些被動傳感器的意圖在于利用被動無線電探測手段定位與跟蹤美國與北約的軍用飛機,以便爲防空自動化系統中的其他節點提供情報支持。
  其中捷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最爲傑出。其所發展的Ramona與Tamara 系統都使用複雜的“到達時間差法”(以下簡稱DTOA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進行探測。這項技術直到最近才被西方集團國家所采用。然而這些傳感器是否有能力對隱身目標進行有效的探測呢?
  事實上“采用DTOA原理的被動無線電偵查系統是反隱身雷達”的論調很難成立。所有利用DTOA的無線電定位系統,對于探測與跟蹤全向的無線電發射源是最爲有效的。利用DTOA的無線電定位系統工作時,其最少有三個空間上相互遠離的天線/接收機要接收到來自目標的同一個無線電信號。這就是爲什麽華約國家利用DTOA原理的無線電定位系統主要被用來跟蹤敵我識別(IFF)信號,二次監視雷達(SSR)信號、甚高頻全向無線電信標(VOR)/測距裝置(DME)、戰術空中導航系統(Tacan)和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JTIDS)/Link-16。X/Ku波段雷達發射波束狹窄的,低旁瓣的雷達波束,即便在最佳的幾何空間條件下,也很難被三個或更多相隔幾十英裏遠的利用DTOA原理的無線電定位系統的天線所接收,所以DTOA原理的無線電定位系統無法對X/Ku波段的雷達進行有效的定位。因爲需要低增益天線完整地覆蓋所要求的視界,從最基本的無線電物理學觀點來看,DTOA系統也不能定位和跟蹤X/Ku波段的有源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所發射雷達波的旁瓣。利用DTOA系統可以定位隱身飛機的唯一可能是飛機在飛越敵空域的時候的同時通過全向的JTIDS/Link-16天線發射信號。但這種可能性太低,並不值得進行考慮。
  另外唯一的一種可能的反隱身能力“劇本”是:DTOA原理的偵查系統被作爲多基地雷達的接收系統使用:假定隱身飛機所在的空域被高功率的UHF/VHF/L波段雷達所照射。特別是對于DTOA系統而言,這時候要面對功率孔徑的問題。因爲DTOA系統基站覆蓋的視界必須非常大,因此會犧牲接收天線的增益。對于多基地雷達系統,爲了獲得一定的功率孔徑,這個多基地雷達系統的發射源的增益和發射功率都要非常大,才能彌補接收天線的低增益。
  而傳統的測向(Direction finding, 以下簡稱DF)系統,如Kolchuga系統,可探測和跟蹤隱形飛機的觀點也經不起分析。和DTOA定位系統相比,它們天線的增益相對高,但問題是這些系統面對的是旁瓣非常低的,有射頻管理功能並且頻率捷變的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AESA)--只有在天線基站位于AESA雷達的波束主瓣內,且發射時對著基站天線的時候,才能探測並跟蹤發射源。這種情況只有在被攻擊目標的周圍有3個或更多DF系統,而且全都面對受攻擊的軸線的時候才可能實現。即便這種情況下,DF系統還要面對定位誤差的幾何分布(Geometrical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的問題,這會嚴重影響測距精度。由于DTOA是短基線系統,Kolchuga上運用的DTOA技術不太可能糾正這個問題。
  綜上,就像宣傳B-2A的隱身塗料會被雨水沖走一樣,宣稱DTOA或傳統的DF發射定位系統可提供“有效的反隱形飛機”的能力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鏈接:中國的無線電偵查系統
  中國的YLC-20無線電偵查系統類似捷克的KRTP-91 Tamara與“維拉-E”系統,同時具備DF與DTOA側向,測距能力。可以定位機載與地,海面發射源。唯一公開材料說明YLC-20用于探測、定位和識別:
  1.使用雷達的航空輻射源,包括戰鬥機、空中預警飛機&電子戰飛機和無人飛機。
  2.地面目標,包括早期預警雷達、搜索雷達和火控雷達。
  3.無線電通信裝備。
  澳大利亞防務專家Carlo Kopp博士認爲,中國的YLC-20系統很可能是在獲得的捷克維拉-E系統的文件上發展的。中國曾經試圖購買維拉-E系統,但最後並沒有成交。LYC-20在2006年時最先被公開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52988/9721413.html
 
(楨:便宜果然沒好貨(中國紅旗9合同價約30億美元、俄羅斯S-300約45億、法國紫苑30約60億、美國愛國者3約75億),2013-9-26才贏得土耳其30億美元12個營大單,2013-11-15土政府便宣佈六個月內重新競標。
  啥便宜果然沒好貨?是效費比和性價比高,好比同規的中國小米手機也不到美國蘋果手機半價。
  那就是山寨沒好貨,不只與北約武器系統不相容,也搞的俄國很不爽、不再售中S-400,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啥山寨?是創新性模仿!紅旗9除了射程比S-300短些、防空和反導皆勝S-300,在競標實測中9發9中,連紫苑30、愛3都不如。就憑這點國際宣傳,土買不買中都贏了,而非糞青所噴、中自作賤且被人耍。
  土被美人逼才會重新競標,美人常因妬而棒打鴛鴦,遠的不說,以色列與中國的預警機、美軍與法國加油機的採購案,便被美人政治掉了,相容性只是藉口,北約成員也有用S-300等俄國武器系統,更何況的出口武器如紅旗9之FD-2000早就依北約規格而設計生產。
  至於紅旗9的射程,以其彈長和彈徑約同S-300、大於愛3,只要在彈體減重、改善空氣力學、和火藥效率等之上下功夫,不難追上S-400/ S-500的4/5百公里。
  故本文不再糾纏買不買,而析判紅旗-9與S-400反隱能力。

中國HQ9導彈土耳其中標並非價格因素 

  土耳其正式宣佈采購我國紅旗-9中遠程防空導彈做為土耳其新一代防空導彈武器係統,合同價格大約30億美元(楨:俄羅斯S-300約45億、法國紫苑30約60億、美國愛國者3約75億),這也是紅旗-9首次出口,表明國產武器裝備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有了進一步的增強。
  在欣喜之餘最,筆者提醒這個合同並不是沒有變數,特別是土耳其做為一個北約國家,能否最終頂住美國及北約的壓力,尚不得而知,但是不論如何,都標誌著國產武器裝備出口取得曆史性的突破。紅旗-9是由我國研製的新一代中遠程防空導彈武器係統,採用了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複合製導、數據鏈等多種先進技術,具備速度快、射程遠、打擊範圍廣、威力大、反應時間短、抗電子幹擾能力強,可以同時打擊多個目標,是標準的第三代防空導彈武器係統。
  根據海外的資料,紅旗-9以防空導彈旅為作戰單位,導彈發射營是基本作戰單元,1個完整的紅旗-9旅級作戰單位由6個導彈發射營單位組成,1個營由1輛營級控製車、1輛製導雷達車、4-8輛四聯裝防空導彈發射車、電源車等組成,每個營有16-32枚備射彈,導彈發射營具備獨立作戰能力,可以完成從發現目標到攔截的全過程,而旅級單位還有一輛旅級指揮車,用於接收下級指揮所下達的作戰命令,向下傳達作戰命命令,分配射擊目標,必要的時候旅級指揮車可以直接配備給導彈發射營,提高導彈發射營與上級指揮所的資訊交換能力,形成戰術單元和火力單元的雙重指揮體係。
  紅旗-9中遠程防空導彈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相控陣製導雷達,我們知道相控陣雷達的優點就是採用電子掃描,波束轉換迅速、快捷,掃描精度高,發現目標後可以迅速調轉波束回波再次掃描目標進行確認,從而大大提高係統的反應能力,目標確認、關聯迅速,適合特別適合對高速、機動的目標和集群目標,根據相關資料,宙斯盾係統在導彈備射狀態下,從發現目標到發射導彈攔截隻需要10秒鍾,而傳統機械掃描雷達需要3次掃描才能確認目標,這樣的話,雷達確認較慢,關聯時間過程較長,缺乏對付多目標的能力,難以適應新時期戰場環境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新世紀防空導彈武器係統如愛國者、S-300等裝備相控陣雷達的根本原因。
  不過相對應S-300PMU-1/-2,紅旗-9也有自己的優點,它的導彈採用指令加中繼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製導方式,而S-300PMU-1/2採用的導彈製導方式為指令加中繼慣導加末段TVM製導方式,導彈接收目標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之後,然後傳遞給地麵製導雷達,由後者進行計算再發給導彈,這樣的優點是導彈結構畢竟簡單,但是製導雷達壓力較大,特別在對付多目標的情況下,可能造成顧此失彼,影響整個係統的反應能力,降低整個係統反應能力、抗擊多目標的能力,而紅旗-9末段採用主動雷達製導方式,距離目標越近,雷達信號回波能力越強,製導精度也越高,另外製導雷達隻負責中繼彈道修正即可,目標進入導彈末段製導雷達作用範圍即可,降低了製導雷達的工作壓力,提高了對付多目標的能力。
  末段主動雷達製導最大優點就是對付低空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的能力強,這是因為新一代防空導彈係統採用的是次佳彈道,而不是早期防空導彈採用的最佳彈道,採用最佳彈道,導彈處於目標的下方,並且製導係統隨時糾正導彈航向的偏差,這樣就會消耗導彈的能量,降低導彈的射程,因此次佳彈道最大的特點就是導彈發射後迅速爬高,在空氣阻力較小的高空飛行,然後從空中俯衝攻擊目標,這樣的好處就是導彈的飛行阻力小,累積的能量多,相應的射程就遠,一般認為如果採用最佳彈道時導彈的射程為30公裏的話,那麼採用最佳彈道就可以達到80公裏以上。
  當導彈從高空俯衝攻擊的時候,主動雷達製導係統是從上往下攻擊目標,因此雷達電波直接打在目標背上然後反射回來,信號特徵強,受雜波幹擾較小,因此攔截概率大,特別是攔規反艦導彈的時候,在平坦的海麵背景下,反艦導彈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目標,尤其容易攔截。末端主動雷達製導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容易實現協同交戰係統,也就是跨越地平線攻擊目標,從而提高係統的攔截範圍,我們知道巡航導彈和反艦導彈的飛行高度較低,地麵和艦載雷達的探測範圍有限,如果能夠從協力廠商如預警機獲得數據,那麼就可以擴大導彈的對於低空目標攔截範圍,因此有末端主動雷達製導係統,導彈具備一定的自主探測能力,可以降低對中繼製導的要求,也不需要對目標進行照射,降低了構建協同交戰係統的難度,美國海軍的標準-2改進到標準-6,用末段主動雷達製導替代了半主動雷達製導,就是為了配合新一代協同交戰係統的建設。
  此次競爭土耳其防空係統包括紫苑這樣新一代防空導彈,那麼紅旗-9為什麼還能勝出,筆者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因素,紅旗-9價格較低固然是一個因素,但對於土豪金來說價格不完全起主要作用,另外我國對於技術轉讓比較開放,特別是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屬於涉及到彈道導彈,尤其是固體彈道導彈技術,對於西方來說屬於比較敏感的技術,盡管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從西方拿到這個技術的可能性也很小,對於俄羅斯來說顯然也不會向鄰近的土耳其轉讓這樣的技術,相比較之下,由於土耳其距離遙遠,我國對於這個技術則比較開放,實際上土耳其已經從我國引進了遠程戰術火箭、近程戰術彈道導彈技術,所以組裝或者生產紅旗-9的話,顯然要方便的多。
  當然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土耳其雖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穆斯林國家,所以西方對其的態度是既拉攏又防範,舉一個例子那就是愛琴海問題,土耳其一直對希臘占據大部分愛琴海地區不滿,兩國為此劍拔弩張,甚至一度處於戰爭的邊緣有,而西方對希臘的支持程度明顯要大於土耳其,一再強調希臘邊界就是歐盟的邊界,土耳其要加入歐盟,必須在此問題上妥協,所以土耳其明顯加強了自己軍事工業的發展,強調自主,以備不時之需要。
  這個也可以反映在防空導彈上面,希臘既擁有愛國者導彈,也擁有S-300導彈,對於土耳其來說,不論選擇哪一種西方或者俄羅斯導彈,希臘都可以瞭解這些導彈的性能和參數,那麼如果選擇紅旗-9導彈,則可以避免潛在對手瞭解自己防空導彈,在未來的戰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此次紅旗-9拿下土耳其防空導彈係統合同,是我國高新技術武器出口一個曆史性突破,反映了我國經濟技術實力乃至綜合國力的增強,意義深遠。可以稱之為一次“史詩般的勝利”。

(楨:因F-22等隱形戰機不可能在沒有引導下發動攻擊、不管靠自己或預警機、總會發出信息,故反F-22等要結合:預警200/500/2000/3000等預警機、紅旗-9等3D相控雷達、各式米波2D預警雷達、和!以上詳參【圖博館】: F-22  F-22  PLA四代機之爭 中國預警機  中國 

評論稱S-400導彈反隱能力堪憂 建議中國不用買2013-11-17環球網

    日前,有俄羅斯媒體報道,在重返亞洲”戰略的指引下,美軍頻繁在衝繩、關島等基地部署F-22A隱形戰鬥機,中國現有防空係統無法進行攔截,所以中國有意購買S400防空導彈。
  但事實究竟如何,中國真的需要S400 導彈嗎?現在普遍有一種輿論認為,S400 導彈係統具備了反隱身作戰能力,但實際上它指的只是S400 武器係統配備可以交聯的無源雷達係統。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國F-22A戰鬥機的迎頭RCS 值在0.001㎡的水平,這意味著原本對于普通三代機可以達到300 公裏探測距離的雷達,對于F-22A 迎頭只有30~40 公裏的探測距離。實際上,在這個距離已經沒有什麼作戰價值。
  現代防空係統的核心傳感器基于雷達,而雷達技術卻沒有本質性飛躍。因此,在沒有性能更加優良的其他類型傳感器的條件下,防空係統的反隱身能力依然是世界各國普遍遇到的難題,美俄也不例外。那麼,中國真的需要S400 嗎?首先,S400 實際上只是S300 的升級版,其本身性能有被誇大的嫌疑。
  其次,中國的國防實力已今非昔比,且在防空導彈的研制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俄最終決定是否向中國提供S400 導彈之前,中國也可能會找到其他更好的選擇。最後,S400 的反隱身作戰能力較之S300 並未有顯著提高。因此,中國真的需要S400 嗎?相信大家會有自己的答案。

日本披露:中國五大雷達最令美戰機害怕!

日本軍事期刊最近披露了中國五大雷達系統最令美國隱身戰機駕駛員揪心,因爲雷達發現鎖定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導彈隨即而到,文章內容大致摘抄如下:
  兩軍對陣,首重察敵。及早發現來犯的F/A-22是消滅它的前提,先看看有哪些手段可有效探測到它。
  超視距雷達
  超視距雷達就是利用電磁波在電離層與地面之間的反射或電磁波在地球表面的繞射探測地平線以下目標的雷達,又稱超地平線雷達。
  超視距雷達有兩種基本類型:利用電離層對短波的反射效應使電波傳播到遠方的雷達,稱爲天波超視距雷達;利用長波、中波和短波在地球表面的繞射效應使電波沿曲線傳播的雷達,稱爲地波超視距雷達。天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爲1000~4000公裏。地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較短,但它能監視天波超視距雷達不能覆蓋的區域。
  超視距雷達工作在P波段(米波),工作波長爲10~60米,飛機等隱身武器系統主要對抗頻率爲0。2~29GHz的厘米波雷達,對米波幾乎沒有作用。當雷達波束的波長接近于飛機的構件尺寸時,這些構件就像天線一樣,開始吸收並反射無線電波。當雷達波長達到“天線”尺寸的兩倍時,其效果更佳。隱身飛機的尺寸與超視距雷達的波長相近,因此很容易被這種雷達發現。同時,天波雷達的雷達波是經過電離層反射後從上方照射到飛行器上的,因此它是探測隱身武器的有力工具。國外試驗表明,超視距雷達可以發現2800千米外、飛行高度150~7500米、雷達反射截面爲0。1~0。3平方米的目標。采用了相控陣技術的超視距雷達,能在1500公裏處探測到像-2隱身轟炸機這樣的目標。
  超視距雷達在使用上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只能獲得目標的方位和距離信息,很難獲得仰角信息;測量精度低、分辨率差;電波通道不穩定,幹擾因素多,氣候變化、北極光和太陽黑子直接影響天波超視距雷達的性能,甚至使它不能正常工作;在中波、短波波段,頻譜擁擠,帶寬窄,互相幹擾嚴重。此外,超視距雷達系統龐大,雷達站內還配建諸如電離層監測站和氣象站等支援設施。爲了提高超視距雷達的效能,需要進一步增強系統對環境的自適應能力和抗幹擾能力。
  《中國國防報》報道:美軍已研制成功一種海軍用的小型可機動戰術超視距雷達,另一種艦載超視距反隱形雷達也在研制中。這兩種雷達都在米波段工作。澳大利亞的“金達裏”超視距雷達現已能探測到美國的隱形飛機。
  哈軍工網站介紹:我國于1990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個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站,成功地探測和跟蹤了超視距艦船和飛機目標,其技術指標達到了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現在,海軍已決定將新體制雷達列入部隊裝備。
  863計劃15年成就展:海洋環境監測高頻地波雷達,研制了兩套作用距離 200km的中程高頻地波雷達,可以監測海風場、浪高、流場等海表面動力要素及低速移動目標。雷達測流距離在白天超過 200 km,夜間也達到 150km。實現了角分辨率2。5°的方位超分辨率掃描。小型相控陣天線一發八收和收發共用技術、用多重信號分類和最小方差兩種算法實現雷達回波到達方向的超分辨率掃描技術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我國公開展示過的JY-27全固態米波遠程監視雷達 (圖:前已貼,測量精度150米,對目標的探測距離爲 330公裏,可在10秒內處理128 個目標,能夠較爲有效地探測隱身目標,並能抗反輻射導彈攻擊(因爲天線尺寸原因,目前現役的反輻射導彈導引頭很難覆蓋米波波段)。有可靠性高、維護性好等特點。
  國産YLC-4遠程警戒雷達 (圖:前已貼,YLC-4雷達是一部P波段全固態、全相參兩坐標遠程警戒雷達,主要擔負遠程警戒任務,可以綜合四部其他雷達的情報,雷達終端數據容量大,其情報和狀態可入網,實現遙控和遙測。當配有測高雷達時,能兼負引導任務,爲空中交通管制提供目標數據。該雷達探測距離遠,可靠性高,易于維修,是防空雷達網中的一部骨幹雷達。

052C八木天線陣
  中國海軍艦艇上普遍裝備517型“八木天線陣”對空/對海遠程預警雷達。該雷達工作在米波段,具有很強的抗幹擾能力,能在極其複雜的電子環境下工作,搜索距離爲180一350公裏,能探測隱身目標。
 

(調頻廣播接收八木天線的原理、制作與調整 

 

由于調頻廣播自身抗幹擾性強、音質動聽加之節目源日益豐富,已成爲廣大廣播愛好者收聽的首選,不過限于VHF頻段電磁波的視距傳輸特性,調頻廣播節目的發射覆蓋半徑較小,爲充分改善遠距離收聽效果,有必要給心愛的收音機配上性能更優異的八木接收天線。八木天線是一款應用十分廣泛的經典定向天線,全稱"八木/宇田天線",英文名爲YAGI,由上世紀二十年代日本電機工程學教授八木秀次,在與他的學生宇田新太郎研究短波束時發明的。

    相對于基本的半波對稱振子或折合振子天線,八木天線增益高、方向性強、抗幹擾、作用距離遠,並且構造簡單、材料易得、價格低廉、擋風面小、輕巧牢固、架設方便。通常八木天線由一個激勵振子(也稱主振子)、一個反射振子(又稱反射器)和若幹個引向振子(又稱引向器)組成。相比之下反射器最長,位于緊鄰主振子的一側,引向器都較短,並悉數位于主振子的另一側,全部振子加起來的數目即爲天線的單元數,譬如一副五單元的八木天線就包括一個主振子、一個反射器和三個引向器,結構如圖1所示。主振子直接與饋電系統相連,屬于有源振子,反射器和引向器都屬于無源振子,所有振子均處于同一個平面內,並按照一定間距平行固定在一根橫貫各振子中心的金屬橫梁上。

      原理簡述

……………

http://www.picavr.com/news/2009-03/9108.htm

 

  美國遠程警戒雷達AN/SPS-49
目前美國神盾艦上的日常值班及遠程警戒雷達是AN/SPS-49型雷達,該雷達是雙坐標機械掃描雷達,廣泛裝備包括伯克級驅逐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尼米茲級航母,此外也做爲主要對空探測雷達裝備于佩裏級護衛艦等艦艇,該雷達的優點在于具備較高的平均功率,可以達到13KW,探測距離可以超過450公裏,特別改善對于小RCS目標的探測能力,具備快速傳輸的數據接口和自動目標錄取能力,可以在複雜的電子環境中有效工作,具備跟蹤200個目標的能力,該雷達還采用了包括副瓣消除、頻率捷變等技術,具備較好的電子抗幹擾能力,但是其缺點就是天線尺寸較大,重量接近1500公斤,因此轉速較低,在6圈/分鍾左右,目標信息更新速率較低,同時只能提供兩坐標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目標火控數據能力,當然這些缺點對于以預警機爲主要探測手段的美國航母編隊來說並不是太大的缺點,相反由于機械雷達在當時比較成熟,造價也比較便宜,所以SPS-49能夠廣泛裝備于美國及盟友艦艇,在神盾艦上面該雷達主要爲SPY-1雷達提供遠程預警和目標指示,而在航母和非神盾艦該雷達主要配合SPS-48相控陣雷達使用。也就是所謂的新威脅改進系統-NTU,該系統由SPS-49提供遠程目標預警,SPS-48提供引導和導彈制導,信息由SYS-2自動自信綜合系統進行綜合,提供了艦艇的防空作戰能力。

 

荷蘭SMART-L型有源相控陣遠程對空警戒雷達

SPS-49的缺點對于美國海軍來說也許不算什麽,但是對于其他國家海軍特別是缺少航母及遠洋空中預警能力的國家來說,SPS-49這樣的雷達局限性就比較突出了,這些國家的艦艇可能更加依賴艦載雷達對空情信息的掌握,同時考慮到現代反艦導彈具備較高的突防速度,較小的雷達反射面積,可以進行全方位飽和攻擊能力,所以新一代艦艇的遠程對空警戒雷達要具備較遠的探測距離、較多的目標掌握能力和較快的目標更新速率以應付新一代空中威脅的發展,具備代表型的就是荷蘭的SMART-L型有源相控陣遠程對空警戒雷達,該雷達根據北約立體搜索雷達規模設計;其雷達天線由24個行陣列組成,發射時由16行陣列工作,接收時24行陣列都負責接收,工作在L波段,對于RCS較小的目標具備較好的探測能力,同時具備較大的功率,峰值可以達到100KW,具備較遠的探測能力,對于空中目標(巡邏機)可以達到400公裏,戰鬥機也接近300公裏,反艦導彈的爲60公裏,SMART-L可以提取目標的多普勒速度並具備燒穿電子幹擾的能力,可以快速和可靠的跟蹤雜波和電子幹擾背景下的目標,該雷達能同時自動探測、跟蹤1000個空中目標,對海面目標的探測和跟蹤能力爲100個,由于SMART-L可以較爲全面的獲得空情信息,特別是可以較爲精確的獲得目標的三座標參數,從而爲指揮官進行威脅評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同時也可以讓艦空導彈系統可以快速的鎖定目標,正因爲性能非常優良,所以SMART-L幾乎是歐洲新一代防空艦艇的標准配備,英法下一代航母基本上也確定采用這種雷達做爲遠程對空警戒雷達,該雷達甚至還可以做爲海上導彈防禦系統的關鍵傳感器來使用,但其缺點就是天線尺寸較大,長度超過8米,重量爲6200公斤的,難以安裝到中輕型艦艇上去,所以根據護衛艦級的艦艇使用要求,荷蘭又發展了其變型SMART-S型雷達,其天線尺寸縮小到3米,重量也降低到2噸左右,性能也有所降低,如最大探測距離降低到250公裏,同時跟蹤目標數量空中爲400,海面爲100,,不過由于天線重量的降低,轉速得到提高,在本地防禦的情況下其轉速可以達到1圈/秒,因此該雷達既可以用于艦艇的中程空中警戒也可以用于艦空武器系統的火控,使用範圍非常廣泛,也是新一代護衛艦的常用雷達之一。)


  綜合以上的資料,可以斷定,我軍已裝備超視距雷達和米波雷達,性能先進,能探測到300千米外的F/A-22,可提供遠程預警。軍艦上的米波雷達可將預警距離向外海大大延伸。我軍十分重視防空雷達與C3I的聯網。不足之處,一是分辨力太差(1°的視角在300km距離上的寬度約5km),難以偵知敵機的數量、類型,只能預警,不能識別;二是不能偵知目標高度,難以引導精確制導武器攻擊;三是效能可能受環境因素影響;四是系統龐大。
  大型相控陣雷達
  大型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遠,對隱身目標縱然打個折扣,仍有可觀的探測能力。在海灣戰爭中,部署在沙特的法制“獵鷹”雷達曾多次發現20千米以外的F- 117A,英國一艘導彈驅逐艦上的L波段T-1022型雙向對空搜索雷達在80~100千米範圍內也發現過F-117A。相控陣雷達的精度較高,能爲防空導彈提供制導。
  我國在大型相控陣雷達方面頗有建樹,部分陸基相控陣雷達出口中亞和東南亞。以下是兩種公開展出過的中國陸基相控陣雷達資料:
  LSS-1高機動低空戰術雷達 (圖:前已貼 采用了相控陣天線,性能先進,對RCS=2平米的目標最大發現距離達到300公裏,可靠性高,撤收架設時間短。
  YLC-2機動式固態三坐標相控陣雷達 (圖:前已貼 用于引導和監視,采用主被動電子掃面天線陣列,數字化的信號處理系統,L波段,天線尺寸7×9米,放大系數 38d,轉動速度3-6rpm。對RCS=2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爲 300公裏;能發現低空飛行的目標,有良好的跟蹤功能,性能與國外同類産品相當。可同時跟蹤100批目標,跟蹤距離200公裏,清晰度小于200米、水平角誤差小于3。2°,俯仰角誤差小于2。5°。峰值功率85kw,平均功率5。5kw。
  我國建造的防空驅逐艦裝備了自行研制的平板式相控陣雷達,據稱對一般戰鬥機的搜索距離達450千米以上。
  估計我國大型相控陣雷達對F/A-22的發現距離可達100~200km,但可能也存在遠距離精度不夠高的問題。
  多基地雷達
  這種雷達將發射機和接收機分置在兩個站址或多個站址上,包括地面上、空中平臺上和衛星上。因爲隱形飛行器的隱形重點在于減小鼻錐方向左右45度範圍內的雷達截面積,而飛行器上頂部的隱形措施則較少,因此,將探測系統安裝在空中平臺上或衛星上,進行俯視探測,可提高探測低空突防目標的能力。多基地雷達還可充分利用隱形飛行器散射雷達波信號的空間特征,接收隱形飛行器的側向或前向散射雷達波信號,達到探測隱形飛行器的目的。理論和實踐證明,當目標散射角大于 130度時,目標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會明顯增加。另外,多基地雷達系統還利用隱形目標偏轉的雷達反射波束效應,使設在遠離發射機的機動接收機接收到被目標偏轉的雷達回波。
  沒有找到關于我國軍用多基地雷達的報道,但在863計劃15年成就展中介紹了一種海洋環境監測高頻地波雷達:
  研制了兩套作用距離200km的中程高頻地波雷達,可以監測海風場、浪高、流場等海表面動力要素及低速移動目標。雷達測流距離在白天超過200km,夜間也達到150km。實現了角分辨率2。5°的方位超分辨率掃描。小型相控陣天線一發八收和收發共用技術、用多重信號分類和最小方差兩種算法實現雷達回波到達方向的超分辨率掃描技術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已在浙江舟山群島試運行一年,整體性能已達到國外同類雷達90年代後期先進水平,于2000年12月中旬,通過國家科技部專家組驗收,成爲863計劃海洋領域的標志性成果。
  可見我國多基地雷達的研究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令人欣喜。
  超視距雷達的探測距離遠,但無法測得目標的高度,如果運用多基地雷達技術,在衛星上布置雷達接收機和天線,綜合衛星站與地面站測得的目標距離數據,就可算出目標的高度。只要精度在1km內,就足以引導主動雷達或紅外末制導導彈攻擊。
  地基雷達具有功率大、探測距離遠的優勢,發展多基地模式勢在必行,難點是需要較大的防禦縱深。在面向海洋的方向,可在海島上,或艦船上布置雷達接收機。可將民船改裝成接收基地,很多民船也裝有雷達。由于接收機不輻射電磁波,接收基地不易被發現。孤懸外海的接收基地雖然難以得到防空保護,但還可以通過僞裝、機動來與敵周旋,使敵防不勝防。
  預警機和機載相控陣雷達
  綜合媒體消息,中國正在研制的預警機有兩種,一種是運八背鰭式(俗稱“平衡木”),類似瑞典“百眼巨人”預警機;另一種是伊爾-76大圓盤型,外界稱“空警2000”。據分析這兩種預警機都采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瑞典“百眼巨人”預警機的性能指標:對空中目標的最大搜索距離達600公裏,能同時跟蹤300個目標;在6000米高度上,對大型空中目標的有效作用距離爲450公裏,對雷達反射截面積不足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標的探測距離爲 300公裏。但是,“百眼巨人”雷達對目標不測定其仰角或高度,屬二坐標體制。
  估計“運八平衡木”的性能與“百眼巨人”相當,那麽對F/A-22的探測距離不小于170km。估計“空警2000”應采用了三坐標相控陣雷達,性能更好。如此看來我軍預警機能夠在比較遠的距離上精確探測到F/A-22的位置。
  通過研制預警機,我國已基本掌握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但是應用到戰鬥機上還有困難。專家介紹,目前還存在三大問題:(1)制造成本太高,是美國同類産品的5~8倍;(2)機載大功率直流電源沒解決;(3)發熱量大,冷卻問題沒解決。專家估計,我國要研制出APG- 77級別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可能要到2010年以後。筆者認爲如能在2012年以前,即F/A-22全部按計劃服役的時候,達到APG-77的水平就值得慶祝了機都要依賴預警機引導才能對抗F/A-22,爲此必須實現預警機與戰鬥機的戰場信息共享,使戰鬥機能憑借預警機提供的目標數據爲導彈提供中繼制導。
  即便是預警機,在探測距離上對F/A-22也不占優勢,至少目前是這樣。在200km外,預警機可能發現不了F/A- 22,但F/A-22肯定能發現預警機。好在未來5年內F/A-22都不會帶遠程空空導彈,無法從100km 外攻擊預警機。美國海軍對遠程空空導彈非常感興趣,提出導彈射程至少要達到100海裏,約185km,美國“雷神”公司正試圖改進ERAAM+導彈(采用液體沖壓火箭發動機的遠程空空導彈,性能與歐洲的“流星”相近)以適應美國海軍的要求。如果美軍裝備了遠程空空導彈,那將對預警機構成很大的威脅。
  機載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IRST)
  上世紀八十年代,Su-27戰鬥機率先裝備IRST,其對戰鬥機目標迎頭最大探測距離40km,尾追最大探測距離100km。經過二十年的發展, IRST 的性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稱,歐洲“臺風”戰鬥機裝備的IRST“能夠在145km遠的距離上探測到極其細微的溫度差別”。F-22在發動機噴口附近采取了紅外隱身措施,但是對機體蒙皮與大氣摩擦産生的溫度升高和熱輻射沒有很好的抑制辦法。F/A-22如果超音速巡航,機首蒙皮溫度必然較高,更容易被 IRST發現。更妙的是,IRST完全工作在被動狀態,F/A-22即使被IRST跟蹤也不會察覺。IRST不能測距,較近距離可用激光測距機,遠距離就只能估計了。好在引導空空導彈攻擊不需要精確知道目標距離,只要估計目標在導彈的有效射程之內就夠了。IRST的主要不足是受能見度的影響大。萬米以上高空的能見度通常很好,非常適合IRST工作。如果F-22爲隱身被迫進入中低空,它很可能失去超音速巡航能力(中低空的大氣密度較大,因此飛行阻力較大),且容易遭對手居高臨下攻擊。因此,IRST實爲追蹤F/A-22的利器。
  IRST的另一大優點是目標分辨率大大優于雷達,可作爲遠距離敵我識別的手段,這對戰鬥機來說非常有用。
  IRST的體積較小(相對雷達來說),適合裝在尾錐內,使戰鬥機擁有後視後射能力。
  至今尚未見到國産IRST的公開報道。已公開的國産“藍天”前視紅外吊艙的性能與國外同類産品的差距還很大,看來還需努力。如果我國戰鬥機能裝上先進的 IRST,探測距離比Su-27裝備的IRST提高一倍,就有了與F-22對抗的本錢,預計在幾年之內是有可能實現的。
  其它
  其它常提到的反隱身技術還有無源雷達、超寬帶雷達、激光雷達等。估計無源雷達的作用距離較近,比較適合陸基防空,而超寬帶雷達和激光雷達只見到原理介紹,不知實用性如何,因此這幾種技術暫且不提。
  綜上所述,我國在超視距雷達、大型相控陣雷達、多基地雷達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預警機即將或已經投入實用,在雷達信息聯網、防空C4I系統方面也取得很大進展,完全有能力在較遠距離發現F/A-22,及時部署反擊。未來需要在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機載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等方面取得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要實現防空信息共享,相關作戰單位必須能在同一坐標系內精確定位,因此我國建設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還應發展一些其它定位手段備用,以防衛星定位系統被幹擾失靈。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4408504&extra=page%3D1

 
隱形戰機剋星:俄對手-GE第五代三座標雷達
 
俄羅斯59N6-E“對手-GE”第5代通用移動式三座標雷達,由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市無線電技術裝備科研所研製,主要用作防空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 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組成部分,搜索和傳送空中目標座標(距離、高度和方位角)資料。整套“對手-GE”雷達系統裝配在兩輛汽車上,具有較高機動性能,最大機動行程600公里。
“對手-GE”雷達能在高強度雷達對抗條件下,精確傳送目標資訊,為殲擊機進行目標指引,同時保障地面防空導彈營目標指示資料。最大測高距離200公里,能發現近太空近地軌道上的衛星目標。採用相控陣雷達天線,方向圖磁區0-45度,裝配超新水準的旁波瓣,能自動保障較高防護水準,使雷達不受主動雜訊幹擾。另外,相控陣天線還採用了體現最新科技成果的空間時間數位信號分析技術,從而在測量目標座標方面具有明顯的高精確優勢。
“對手-GE”是為保障成功發現第5代飛機而研製的,最多可監視150個空中目標,除了距離、高度和方位角外,還能測定第4參數,即目標激進速度,保障排除假目標干擾和引誘。
雷達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線性能,“對手-GE”相控陣天線寬5.5米,高8.5米,旋轉速度為每分鐘6-12圈,相應的資料傳送時間為10-5秒,足以保障搜索高速和超機動目標,即使是對採用隱形技術雷達反射面低於0.1平方米的空中目標,也能在200公里之內及時發現。整個天線系統有10個模組20道相同波束組成,能自動適應雷達狀況,調整工作模式。如果一個模組發生故障,整個系統的係數就會發生相應變化,波束工作範圍擴大,數量減少,用18道,而不再是20道波束進行空間掃描,在允許範圍之內擴大旁波瓣,從而保障在保持掃描區域不變情況下,維持較高的測量精確度,繼續執行戰鬥值勤任務。
“對手-GE”雷達採用雙頻譜構造,不僅可節省研製和使用成本,還能保障基礎型雷達隨時根據需要在其他波譜內進行現代化改進,完善戰術技術性能。“對手-E”性能潛力較大,使用23釐米國際頻譜,擁有第二套雷達儀,不僅能在最大程度地獲取空情資訊的情況下指揮空中交通,用作防空部隊敵我識別系統,還能通報燃料儲備情況,接受災難信號和其他情報。
1999年,首套量產型“對手-GE”雷達裝備防空部隊,隨後陸續裝備其他軍兵種部隊,實踐證明,它能在空軍、防空兵、導彈防禦部隊、陸軍、快速反應部隊和聯邦航空署內高效使用。國外同類雷達有英國的S.753、中國的VLS-2、美國的FPS-117(V)等,但在整體性能上都不如“對手-GE”。
“對手-GE”移動式三座標雷達具體戰術技術性能資料是:工作頻譜L段,掃描距離10-400公里,方位角360度,高低角45度,最大測高200公里,空中目標(雷達反射面1.5平方米)發現距離340公里,測定座標誤差指數相對較低,距離誤差50米,最大不超過100米,方位角誤差為每分鐘10度,最大不超過12度,高低角誤差為每分鐘8度,最大不超過10度,高度誤差350米,最大不超過450米。跟蹤目標數量最多150個,辨認目標類型數量8種,資料傳送速度10-5秒,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不低於1000小時,能量需求100千瓦,展開時間不超過0.7小時,維護人員2-3人,運輸車輛2輛。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12/14/content_3918021.htm
 
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
 
(上圖為俄制山毛櫸”地空導彈)
(上圖為F-117A隱形轟炸機)
  “山毛櫸”地空導彈撐起俄羅斯天空的防空傘
近來,有關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的消息不絕於耳。先是2005年秋在土耳其國際武器展上,俄羅斯推出的改進型“山毛櫸”-M1-2型防空導彈系統吸引了眾多的參觀者。接著是俄羅斯加里寧機械製造廠為白俄羅斯改進現役30套“山毛櫸”防空導彈系統的計畫按期完成。隨後是2005年年底,埃及國防部宣佈,埃陸軍裝備的“薩姆”-6型野戰防空導彈將在俄羅斯技術專家幫助下進行現代化改進,按照埃俄兩國簽訂的合同規定,改進的目標是要達到“山毛櫸”-M1-2的水準。而芬蘭已把獲得的18套“山毛櫸”-M1改進成了“山毛櫸”-M1-2。繼而是最近,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再次向中東推介“山毛櫸”,引起了美國和以色列等國的關注和不快。“山毛櫸”究竟是一種什麼樣防空導彈呢?
  打下美軍F-117的“立方體”長出了“山毛櫸”
俄羅斯防空導彈名播世界。S-75“德維納”、S-125“伯朝拉”、S-200B“安加拉”、2K12“立方體”等第二代防空導彈曾在中東、印支、非洲等地區的局部戰爭中立下戰功,其優越的戰術技術性能在戰場條件下得到了有力的展示。尤其是2K12“立方體”(美國代號SA-6,即“薩姆”-6,北約稱“有利”),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防空戰士用它擊落一架美軍F-117型“夜鷹”隱形戰鬥機,讓美國驚痛,舉世轟動。
“山毛櫸”導彈代號9K37,就是打下“夜鷹”的那種2K12“立方體”防空導彈的改進型,美國代號SA-11(“薩姆”-11),北約稱“牛虻”。人們乍瞧見9K37“山毛櫸”,外形毫無時尚可言,近乎老舊,4枚9K37型導彈赤裸裸地裝到發射車上,不單沒有發射箱呵護,更不可能採用新潮的垂直發射技術。然而兵器不可僅憑貌相,它的戰鬥爆發力會讓人震驚,就像武神手中的棍棒雖不見鋒刃,卻有非凡的殺傷力。
在俄羅斯的國土防空和野戰防空兩大系列防空導彈中,只有“山毛櫸”是以植物命名的。這是個奇怪的現象,至今沒見俄媒體道出個中緣由。山毛櫸在我國亦稱水青岡樹,屬落葉喬木。從哪個層面把山毛櫸和“山毛櫸”導彈命名聯繫到一起?由人們去琢磨吧,這其中別有樂趣。或許這是俄羅斯人的一種幽默方式。
  “山毛櫸”屬俄羅斯第三代防空導彈系統,而今世界上其他國家還無相同類型的導彈。它與S-300、“雷神”-M1、“通古斯卡”-M1等齊名。同2K12“立方體”防空導彈系統相比,“山毛櫸”的作戰性能有了大的提升。現今引起國際傳媒聚焦的“山毛櫸”是其改進型“山毛櫸”-M1和“山毛櫸”-M1-2。它們具有在敵方電子幹擾和火力攔截條件下打擊現代化高機動戰機和巡航導彈的能力,能在複雜的電子對抗條件下為作戰部隊提供可靠的防空掩護。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6-03/01/content_4241582.htm

俄防空軍在實戰演練中擊落假想F-117A隱身戰機
  
4月9日,在俄羅斯阿斯特拉罕草原的上空,一陣呼嘯,數枚“山毛櫸”地空導彈騰空而起,稍後不久,俄羅斯空軍防空兵烏拉爾集團軍內部傳來消息:一架美國的“F-117”隱形戰機被成功擊落了。
  俄軍演習針對美隱形飛機  
這一幕出現在俄羅斯日前進行的一場專門針對美國先進隱形戰鬥機的演習中。據俄羅斯媒體11日報導,4月9日至12日,俄羅斯軍方在阿斯特拉罕草原舉行了這次演習,重點針對美軍的隱形轟炸機和作戰飛機。  
演習中,擔任靶彈的是俄羅斯的“笛子”導彈,該靶彈的尺寸與美軍的“隱型”戰鬥機F-117和F-22相當,而該靶彈的雷達反射面所使用的材料則和美國的F-117戰鬥機、B-2轟炸機使用的材料相似。靶彈升空後,隨即被“山毛櫸”導彈鎖定並擊落。  
據報導,北高加索軍區和空軍防空兵集團軍共有8千多人參加了這次演習。俄軍隨後還進行了“空中火力打擊”演習,演習由俄空軍總司令米哈伊洛夫大將指揮。演習中大規模演練了S-300和“山毛櫸”地空導彈。  
  科索沃戰爭讓俄羅斯有了信心  
1989年12月21日,F-117A隱形轟炸機在夜幕的掩護下向巴拿馬的目標投擲了2枚鐳射制導炸彈,以沖天的烈焰向世人宣告隱形時代的到來。從那時起,美蘇(俄)之間隱形與反隱形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  
但由於蘇聯解體後,經濟衰退,俄羅斯的反隱形技術發展曾一度陷於停頓。曾經令西方飛行員膽寒的紅色天網支離破碎,形同虛設。而老對手美國卻加快 了裝備隱形戰機的步伐,新一代的B-2、F-22、JSF相繼研製裝備,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各種資訊表明,隨著經濟的恢復,俄羅斯憑藉強大的科研 實力,正在加緊發展新的反隱形技術和裝備,以對抗來自美國的壓力。  
說到反隱形作戰,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恐怕最為人所稱道。在這次一面倒的戰爭中,南聯盟在1999年3月28日擊落了曾經在海灣戰爭中大出風頭的F-117A隱形戰鬥轟炸機,顛覆了隱形飛機不可戰勝的神話。儘管對這一戰例有各種各樣的揣測,但所有人都無法不正視“維拉”(Vera)系統的存在,很多人認為隱形的F-117A正是被“維拉”系統發現而折翅巴爾幹的。  
這種產自捷克的無源雷達恰恰是應蘇聯的要求開發的,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已經發展了3代。這些雷達成為俄羅斯對抗隱形飛機的強大基礎。  
  俄羅斯三招要破美軍神話  
而這次專門針對美軍先進隱形作戰飛機的演習表明,俄羅斯不僅要通過製造先進核潛艇,在海上與美國進行爭奪,還要在美軍最得意的隱形技術上捅出個洞。為了對付美軍目前最得意的F-22隱形戰機,俄羅斯將大力發展三板斧。  
  一是新老技術結合。
由於隱形戰機研製的背景是對抗以釐米波為主的防空雷達,因此,將雷達的掃描波段向米波段和毫米波段,甚至紅外波段和鐳射方面擴展,都將具有一定的反隱形能力。  
俄羅斯在老式的米波雷達和最新的毫米波雷達搭配對抗隱形戰機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老式的米波遠端警戒雷達雖然不能精確定位入侵目標,但可以指出隱形戰機的大致位置,此時防空部隊通過計算確定截擊區域並發射防空導彈攔截目標,而這種防空導彈除了原有的導引頭外還配備了先進的毫米波雷達導引頭。當 導彈到達預定攔截空域後,毫米波導引頭開機掃描目標並實施攻擊。這種新老結合的辦法充分發揮了兩種雷達的特性,既擴展了防空區域,也達到了攔截隱形戰機的 目的。  
  二是發展天空、太空雷達。  
隱形戰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戰機不被發現和攔截,達到隱蔽進攻的目的,隱形重點多放在鼻錐方向正負45度範圍內的RCS值,對上方和後方的關注較少。因此,只要設法讓雷達從敵機的上方或者側後方照射,隱形飛機就無所遁形了。俄羅斯計畫發展天空雷達、太空雷達,面對從天而降的監控,任何隱身戰機都將現出原形。  
  三是發展被動探測系統。  
捷克的“維拉”(Vera)雷達實際上就是一種新型被動探測系統,他本身不發射電磁波,而依靠晝夜不停工作的電視臺、電臺甚至是手機在近地空間 傳輸的電磁波,通過區分和處理隱形目標對這些電磁波信號的擾動,探測和跟蹤隱身目標。雖然維拉是由捷克研製生產的,但考慮到其研發的蘇聯背景,而且蘇聯也購買了數套系統,可以認為俄羅斯已經掌握了相關技術,並已經裝備部隊。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7-04-21/1017440853.html
 
印度反導系統采用以色列雷達 攔截成功率99.8%
 
印度反导系统采用以色列雷达拦截成功率99.8%
以色列制“綠松”預警雷達
  據《東方早報》 2006年12月06日 報道 很明顯,印度上周一試驗的彈道導彈防禦體系有以色列的痕迹,因爲新德裏與特拉維夫之間有一種深刻的卻又隱蔽的戰略關系。
  有報道稱,11月27日,印度宣布用一枚經過改進後的“大地-2”導彈成功攔截了另一枚同型號的彈道導彈,那枚經過改進的攔截彈是在“大地-2”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二級火箭發動機和攔截彈頭。但其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的長距離跟蹤雷達,其實是以色列“綠松”相控陣預警雷達。事實上,印度已經從以色列進口了兩個“綠松”雷達。而以色列則在2001至2002年用這一雷達構建了“箭-2”攔截導彈系統的最重要的部分,並且用此來對付伊朗以及其他國家的威脅。
  “除了基本的雷達,我們是根據需要進行了改進的,其他所有部件,包括硬件和軟件,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官員V.K.薩拉斯瓦特說。因爲導彈防禦試驗既可以在大氣層中也可以在大氣層外進行,該組織表示將在未來的4到5個月內進行大氣層內的攔截試驗。11月27日所進行的攔截導彈試驗是在大氣層外進行的,在海拔50公裏處成功攔截。據報道,即將進行的大氣層內導彈攔截試驗將在離地面更加近的距離進行,基本上會在海拔30公裏的高度實施攔截。
  薩拉斯瓦特自豪地說:“我們的大氣層內導彈攔截試驗將非常類似美國‘愛國者-3’導彈防禦體系。”雖然印度自主研發的彈道導彈防禦體系距離完全的可操作還需多年努力,但是一旦投入使用,它將成爲“獨特的”雙重系統。該系統將啓用兩種攔截導彈,成功率可能達到99.8%。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聲稱已經對“綠松”預警雷達進行了改進,使得雷達可以跟蹤中程彈道導彈,它的最大發現距離達500公裏,可以跟蹤速度超過每秒3000米的目標。

 軍用雷達系統介紹>許塏現任職於中山科學院
 
雷達的組件
 
雷達的分類方法很多,或以頻率分,或以功能分,或以裝設位置分。無論如何分類,雷達均由下列部分所組成。
(一)天線系統:天線為雷達發射及接收信號的主要組件。搜索雷達的發射波束多為扇面形,追蹤雷達的發射波束多為圓柱形。
(二)發射機:發射機為雷達產生高功率射頻的部分,現在所用的發射管仍為磁控管(magnetron)、調速管(klystron)及交場放大器(cross field amplifier)。低功率雷達則可用固態元件射頻產生器。
(三)接收機:接收機用來接收目標的回返電波。現在由於低雜波射頻放大器的改進,已可用射頻預放級,然後經混頻、放大、檢波,以取出所需的信號。
(四)信號處理:信號處理可由電路完成,也可由計算機完成。其中包括信號之辨別,距離之追蹤,反干擾電路之操作等,以取出所需之信號。
(五)顯示器:顯示器用來顯示雷達的信號。有平面顯示器,有A型顯示器,亦有僅用指示燈顯示者;均以充分發揮雷達性能為原則。
(六)控制系統:根據指示信號,控制天線的運轉。
(七)自測系統:自動測試雷達各部門之功能是否良好。簡單的雷達無此功能。
(八)電源供應器:將外接電源轉變為雷達所需的電源。
以上所述為雷達系統的主要部分。(見圖一)
  雷達波的頻率 
雷達所用的頻率常以英文字母MHz (Mega Hertz)來表示,相當於每秒一百萬週。有時這單位仍嫌太小,便增大一千倍以英文字母GHz (Giga Hertz)來表示。
為了便於說明頻率使用的範圍,又將其分為數個波段,自1GHz~2GHz稱為L波段,自2GHz~4GHz稱為S波段,4GHz~8GHz為C波段,8GHz~12.4GHz為X波段,12.4GHz~18GHz為Ku波段,18GHz~26.5GHz為K波段,26.5GHz~40GHz為Ka波段,再高者稱為糎波。
軍事上常用的雷達系統,就其用途可分為預警雷達、炮火指揮雷達與步兵雷達,玆分別介紹如下。  

  預警雷達又可分為長程預警雷達與平面搜索雷達兩種。 

(一)長程預警雷達
長程預警雷達多用於防空體系。所用頻率自低於L波段到X波段,搜索距離可達300公里以上,所用天線多為將饋送器對準巨大的反射面,形成扇形波束以搜索四週空間,發射巔峰功率多在百萬瓩以上。(見圖二)
這類雷達都能指示出移動性目標,因此可將山頭及陸地所形成的固定目標消除,只將飛行中的飛機或飛彈顯示出來,使操作人員易於觀察。這種雷達常和測高雷達同時運用,迅速測出敵機的方位、距離及高度。
長程預警雷達屬於軍用裝備,所有軍用雷達均具備反干擾電路。玆將雷達常用的反干擾方法略述如下:
1.頻率變換:其中包括波道變換、頻率跳動及頻率連續變動。
2.偏壓累增:用以消除連續波干擾。
3.狄克定位:用以消除尖波干擾。
4.快時間常數:用以區分密集的目標。
5.脈波寬度區分器:用以區分己方所發射的脈波
6.脈波重複率區分器:用以區分己方所發射的脈波重複率。
7.真假目標區分器:用以區別目標的真假。
(二)平面搜索雷達
平面搜索雷達主要用來搜索海面上的目標,因受到裝置高度的限制,搜索距離多在100公里以內。裝設在港口及岸邊時,可做海岸防衛;裝在軍艦上,除了做目標搜索外,尚可做夜間的導航。
這種雷達的搜索距離受高度限制,僅能看到雷達天線到地球曲面切線的範圍,因此輸出功率也較小,自數瓩至數百瓩不等,視其用途而定。所用頻率範圍也是自L波段到X波段均有,但用C波段及X波段者較多,因頻率較高,天線可以做得較輕巧。
當搜索目標顯示在由圓形陰極射線管所組成的平面顯示器時,圓心即為雷達位置,由離開圓心的距離與方位即可得知目標的位置。新型顯示器不僅可指出目標位置,且可顯出目標的航速及航向。  

  炮火指揮雷達 

炮火指揮雷達的主要功用,是指揮炮火及做飛彈的導引。良好的炮火指揮系統,能於數秒鐘內擊落射程內的敵機,也能在肉眼看不到的距離外,導引飛彈擊沉敵艦。
炮火指揮雷達分為陸用、艦用及空用三種。船艦用者需要加上良好的穩定系統,以抵消艦艇之顛簸搖晃。空中用者的穩定系統需有更大的加速以抵消飛機的高速前進,且要設計輕巧,以適合飛機上有限的空間。
不論炮火指揮雷達用於何處,對目標的追蹤方法不外乎下列四種:
(一)圓錐形掃描:雷達天線波束傾斜1/4~1/2的波束寬度,繞天線瞄準軸旋轉。若目標在瞄準軸上,則回跡信號不變;若目標不在瞄準軸上,則目標的回跡大小成正弦波形變化,由此變化信號可取出方位誤差信號,以驅動天線來追蹤目標。(見圖五)

(二)波型轉換:雷達輪流發出四種不同波束,四種波束之交點軸稱為瞄準軸,若目標在瞄準軸上,則目標回跡大小不變,否則回跡信號有大小的變化,根據此變化可取出方位信號,進行追蹤。(見圖六)

(三)單脈波追蹤:雷達同時發出四種波束,由左右兩組天線的信號差取出方位信號,由上下兩組天線的信號差取出上下誤差信號,以驅動天線進行追蹤。(見圖七)

(四)計算機推算:由快速掃描天線取得目標回跡,送入計算機,由推算而取得追蹤資料。
上述的追蹤方法,前三種可說已經定型,一般認為最後一種最具發展潛力。一般所用的掃描帶追蹤,就是由計算機推算而導出追蹤資料。但由於一般搜索雷達的天線旋轉速度太慢,每分鐘僅18~60轉,故推算出的追蹤精確度較差,無法有效應用在炮火指揮上。目前歐美各國正在研究發展的相位列天線,利用電子掃描方法,可以很快就將目標回跡送入計算機處理,可精確地指示出目標位置。目前所謂的三度空間雷達,即是由四組相位列天線組成,可以迅速確實地指出目標在空間的位置;同時還可追蹤多個目標,突破單一目標追蹤的傳統。 

  步兵雷達 

步兵雷達多半是美軍在越戰期間發展出來的,用來偵測越共人員車輛的動態,為便於攜帶,故設計以輕便為主。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都卜勒效應(與預警雷達的動性目標顯示原理一樣),當目標移動時,即輸出與移動速度成比例的差頻信號,根據此差頻信號可判斷目標的性質。
此種人員偵測雷達,有用簡單連續波者,有用調變連續波者,亦有用脈波者。偵測的有效範圍可自200公尺到10公里,視其種類而定。
另一種在越戰時常用的步兵雷達為迫擊炮定位雷達,用來追蹤迫擊炮彈──根據炮彈拋物線形的彈道,可以追蹤到發射地點。 
結語 
雷達種類繁多,這裡僅就軍事上常用的作一概略的介紹。其他如飛機上用的旁視雷達及測高雷達(高度計),氣象局用的氣象雷達,警察用的汽車測速雷達,飛彈主動歸向所用的歸向雷達等,都屬於雷達之類。其實所有的雷達都大同小異,只是根據需要做不同的重點設計,以擴大其應用範圍與價值而已。 

  雷達 

雷達,將電磁能量以定向方式發射至空間之中,藉由接收空間內存在物體所反射之電波,可以計算出該物體之方向,高度及速度。並且可以探測物體的形狀,以地面為目標的雷達可以探測地面的精確形狀。 
無線電偵測和定距雷達(RADAR)這個名稱是英文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無線電偵測和定距)的縮寫。
而雷達的出現,是由於二戰期間當時英國和德國交戰時,英國急需一種能探測空中金屬物體的雷達(技術)能在反空襲戰中幫助搜尋德國飛機。二戰期間,雷達就已經出現了地對空、空對地(搜索)轟炸、空對空(截擊)火控、敵我識別功能的雷達技術。
二戰以後,雷達發展了單脈衝角度跟蹤、脈衝都卜勒信號處理、合成孔徑和脈衝壓縮的高解析度、結合敵我識別的組合系統、結合計算機的自動火控系統、地形迴避和地形跟隨、無源或有源的相位陣列、頻率捷變、多目標探測與跟蹤等新的雷達體制。
後來隨著微電子等各個領域科學進步,雷達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內涵和研究內容都在不斷地拓展。目前,雷達的探測手段已經由從前的只有雷達一種探測器發展到了雷達、紅外、紫外、雷射以及其他光學探測手段融合協作。
當代雷達的同時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戰場指揮員在各種不同的搜索/跟蹤模式下對目標進行掃瞄,並對干擾誤差進行自動修正,而且大多數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統內部完成的。
自動目標識別則可使武器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空中預警機 和 JSTARS 這樣的具有戰場敵我識別能力的綜合雷達系統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未來戰場上的信息指揮中心。 

  雷達技術發展過程 

早期的雷達天線是固定的、無方向的陣列,只有距離信息。天線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發射射頻脈衝,將接收到的回波放大, 並在示波器的 CRT 上顯示 (即常稱的A顯示),產生一個與目標位置對應的水平線,供雷達操作員識別目標的大致距離。
但由於當時所用的射頻電波頻率較低,為了有效地發射和接收射頻信號,雷達系統需要一個很大的天線,這種天線不能遷移或者改變方向,而且只能探測到大目標,且距離信息的精度也很低。
到二戰結束時,雷達系統中那些現在熟悉的特徵—微波頻率、拋物面天線和 PPI 顯示, 已建立起來。
當代雷達的主要特點:同時多功能/傳感器融合/高靈敏度/隱身/反隱身/雷達 ECCM/自動目標識別/戰場敵我識別/高可靠性  

  雷達的歷史 
現代雷達影像顯示型態1922年:美國泰勒和楊建議在兩艘軍艦上裝備高頻發射機和接收機以搜索敵艦。
1924年:英國阿普利頓和巴尼特通過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測量賽層的高度。美國布萊爾和杜夫用脈衝波來測量亥維塞層。
1931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利用拍頻原理研製雷達,開始讓發射機發射連續波,三年後改用脈衝波。
1935年:法國古頓研製出用磁控管產生16厘米波長的撜習恷窖捌鰏,可以在霧天或黑夜發現其他船隻。這是雷達和平利用的開始。1936年1月英國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國第一個雷達站。英國空軍又增設了五個,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7年:美國第一個軍艦雷達XAF試驗成功
194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機載雷達平面位置指示器,可將運動中的飛機柏攝下來,他膠發明了可同時分辨幾十個目標的微波預警雷達。
1947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研製出線性調頻脈衝雷達。
50年代中期:美國裝備了超距預警雷達系統,可以探尋超音速飛機。不久又研製出脈衝都卜勒雷達。
1959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研製出彈道飛彈預警雷達系統,可發跟蹤3000英裡外,600英里高的飛彈,預警時間為20分鐘。
1964年:美國裝置了第一個空間軌道監視雷達,用於監視人造衛星或空間飛行器。
1971年:加拿大伊朱卡等3人發明全息矩陣雷達。與此同時,數字雷達技術在美國出現。 

  雷達的分類 

按功能分類:警戒雷達、引導雷達、制導雷達、炮瞄雷達、機載火控雷達、測高雷達、盲目著陸雷達、地形迴避雷達、地形跟蹤雷達、成像雷達、氣象雷達等。
按工作體制分類:圓錐掃描雷達、單脈衝雷達、無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脈衝壓縮雷達、頻率捷變雷達、MTI雷達、MTD雷達、PD雷達、合成孔徑雷達、噪聲雷達、衝擊雷達、雙/多基地雷達、天/地波超視距雷達等。
按工作波長分類:米波雷達、分米波雷達、厘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雷射/紅外雷達......
按測量目標坐標參數分類:兩坐標雷達、三座標雷達、測速雷達、測高雷達等。 

  合成孔徑雷達 

屬於一種微波成像雷達,也是一種可以產生高解析度圖像的(航空)機載雷達或(太空)星載雷達。它在早期係使用透鏡成像機制在底片(膠卷)上形成影像,目前則以複雜的雷達數據後處理方法來獲得極窄的有效輻射波束(對產生的雷達圖像意味著極高的空間解析度)。它一般安裝在移動的載體上對相對靜止的目標成像,或反之。自合成孔徑雷達發明以來,它被廣泛的應用於遙感和地圖測繪。
美國宇航局(NASA)'s AirSAR合成孔徑雷達裝載於一架DC-8飛機的側面對一個典型的機載合成孔徑雷達來說,天線安裝在飛機的側面。所發出的電磁波波束是相當寬的(可能有幾度),如果想獲得極窄的波束,從 繞射 的原理來講需要非常巨大的天線(一般來說是難以實現的)。在垂直的方向波束也相當寬; 經常天線波束照射的區域會從飛機正下方延伸到遙遠的天邊。但是,如果地表基本上是平坦的或坡度變化在一定程度範圍內,則距載體正下方或衛星投影在地面軌跡(星下點)不同距離的點就可以通過回聲時延的不同加以分辨。要分辨沿運動方向的點用(短)小天線很難實現,但是,如果飛行器在運行當中發射一系列脈衝,並且記錄回聲的振幅和相位,則這些回聲信號可以組合,結果相當於這些信號同時從一個很大(長)的天線發射出來。這個方法相當於「合成」了一個遠遠大於實際天線(也遠遠大於飛行器長度)尺度的天線。
數據的處理使用快速傅利葉變換: 成像計算量是相當巨大的,實時數據處理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此數據的精處理通常是觀測記錄數據後由地面站進行。 成像結果是一幅對地面目標照射的雷達信號,經地表反射有明暗色調差異的地貌圖像——包括雷達信號振幅大小及相位資料。在最簡單的應用中,若捨棄相位信息,振幅信息至少包含了地表的粗糙程度資訊,非常像黑白照片。 對合成口徑雷達影像判讀,可能比一般光學影像(例如家庭用照像機所攝得影像)稍微困難,然而目前已累積了對已知地表情形的大量實驗成果,相關判讀知識也不斷增加之中。 

  都卜勒銳化 

現代雷達常用的脈衝壓縮信號有4類,分別為LFM信號、NLFM信號、頻率編碼信號和相位編碼信號,前三種信號都可歸結為調頻脈衝壓縮信號,都是通過頻率調製實現非線性相位調製,從而實現獲得大的時寬和頻寬。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0%88%E6%88%90%E5%AD%94%E5%BE%84%E9%9B%B7%E8%BE%BE&variant=zh-tw
 
 讓人振奮的全軍綜合數據鏈   2009-09-20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LINK-16是現代戰場的神經 
在某網站上看到據說是26所科技成果的文章,裏面介紹到該所的電子器件用于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許多人並沒有對這幾個字太多的關注,但這個東東的在我國軍隊建設中的作用絕對不亞于殲-10、中華神盾艦這些曾經讓人熱血沸騰的裝備,
數據鏈號稱現代信息化戰場的神經,其出現在上世紀40年代,可以視爲敵我識別系統研制出來的副産品,隨著二戰噴氣式飛機的廣泛運用,使得空中交戰雙方的速度和航程大幅增加,曆此防空指揮官必須能夠迅速的得到更大區域內的空情信息,做出決策,下達給空中戰鬥機和地面防空系統消滅目標,但傳統的防空指揮系統采用人工話音傳遞信息,如果遇到對方采用多批次、多方向進行攻擊時,難免會因爲人的緊張而造成漏報和虛報,另外話音傳遞信息後,接收人員要先轉換成了文字,在標注在戰術地圖上,這樣的速度除了容易貽誤戰機外,在數據更新速度和可靠性非常差,難以滿足新時期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數據鏈得到廣泛的運用,最先運用的就是美國的SAGE系統,其利用數據鏈將系統內的21個作戰中心、214部雷達連接起來,雷達發現目標後,立即通過數據鏈傳遞給北美防空司令部,並自動將目標的航迹經計算機自動處理後,顯示在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面,從而大大提高了防空系統的整體作戰效率。在此後,美國在數據鏈方面的建設向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迅速發展,在深度方面,利用SAGE系統研制了自動化截擊系統,其利用數據鏈將防空系統獲得的信息傳遞給截擊機,後者飛控系統據此自動操縱飛機飛向目標,飛行員只需要監督系統的工作是否正常即可,廣度方面60年代美國海軍利用數據鏈爲基礎研制了海軍戰術數據系統-NTDS,使用LINK-11數據鏈,使艦隊內的各艦艇能夠通過數據鏈交換雷達情、導航與指揮控制指令停息。另外爲實現水面艦艇對艦載飛機的指揮引導,研制了世界第一個艦空數據鏈系統LINK-4,該數據鏈目前還在服役。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SAGE實現了數據鏈在防空系統中的運用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LINK-11的戰術圖像,其只能用于水面艦艇的信息交換
除了美國外,北約也在60年代開始在自己的北約地面防空指揮系統,-NADGE,該系統采用了LINK-1數據鏈,用于系統內各雷達站、控制中心之間的數據傳輸,LINK-1是冷戰時期北約及歐洲國家和美國駐歐洲部隊的主要數據鏈,並且服役到冷戰後,新加入北約的東歐國家如捷克等國的空中控制作戰-ASOC系統也采用LINK-1,爲替代已經老化的LINK-1,北約已經決定研制LINK-22,前蘇聯對于數據鏈的發展也非常重視,在50年代末首先發展了代號爲藍天的地空數據鏈,構成了前蘇聯第一代半自動化指揮引導系統,該系統只能同時引導3批飛機,機載設備只接收來自地面的信息,60年代在其基礎上研制了第二代地空數據鏈藍寶石系統,其同時引導飛機的能力從藍天系統的3批提高到12批,控制命令的更新速率用5、10、20秒三種,爲與前蘇聯第四代戰鬥機配套,其又發展了代號爲彩虹的地空數據鏈,編號爲SPK-68,其與前兩代系統相比,采用定向波束天線,提高了系統的抗幹擾和防竅聽的能力,同時數據傳遞速率也得到大大提高,其引導數據仍舊是12批,之後出現了其改進型SPK-75,其引導能力提高到30批,在這些數據鏈的基礎上,前蘇聯建立了自己的防空自動化指揮及截擊引導系統,但就總體上來講其系統體現的技術水平與美國的LINK-4/-11差不多,類似LINK-16的數據鏈AT-2E剛剛在最新服役的蘇-35BM型戰鬥機上裝備,還沒有大量的配備。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圖爲SU-15的座艙及顯示的信息 
雖然美國60年代在數據鏈方面的發展取得較大的成績,但在越南戰場中即顯露出各軍兵種甚至各軍種內部之間的數據鏈建設各自爲政、互不相通的問題,不適用各兵種聯合作戰,如LINK-11只能用于艦-艦之間的聯系,LINK-4A只能用于艦-機之間的聯系,而LINK-4C只能用于機-機之間的聯系,造成的結果就是往往一件武器裝備就要有幾種數據鏈設備與不同的對象進行信息交換,如E-2預警機上面就有LINK-11和LINK-4分別與母艦和戰鬥機進行聯系,並且他們與不能和空軍的飛機和地面防空系統進行信息交換,一旦海軍飛機脫離E-2預警機或者空軍戰機飛入E-2控制範圍,指揮中心就難以顯現對戰機情況的掌握。而現代戰爭的特點就是各軍兵種聯合作戰,敵我雙方戰線界限模糊,需要各參戰單位能夠掌握實時的戰場態勢和傳遞指揮命令,這種情況顯然會經常發生,所以出現了LINK-16,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 JTIDS,其主要特點包括;可以交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網絡成員數量、更高的安全性及抗幹擾能力、並且集成有通信、導航、識別等功能,該系統是目前美國及北約C3I系統的標准數據鏈,1974年開始研制,1980年第1類終端裝備部隊,主要裝備E-3A預警機和地面防空系統,此後根據戰鬥機等較小型平臺的需要,研制了2類終端機,並迅速在美國空、海軍及陸軍防空系統先是推廣,由于JTIDS終端機價格比較昂貴,所以美國聯合部分北約盟國推出了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MIDS終端,MIDS是新世紀美國及歐洲標准的信息通信終端,有資料介紹僅其裝備的飛機就接近1萬架,其他如航空母艦、神盾艦、兩棲攻擊艦、核潛艇、愛國者防空系統及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等平臺也裝備有MIDS。根據美國軍方的說法LINK-16在廣闊的戰區內成功實現了各參加單位的無縫對接,實現了近實時化的數據交換與共享,爲實現高質量的指揮控制創造了條件,讓多國部隊獲得先敵發現、先敵攻擊的能力,是現代戰場作戰力量的倍增器。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不起眼的JTIDS終端,即是連接著戰場各作戰單元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F-15座艙顯示的JTIDS圖像 
雖然LINK-16功能強大,不過仍舊未能實現當初確定的統一各軍兵種數據鏈的原定目標,其僅僅在防空作戰方面實現了統一,這裏既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有各軍種對項目主導權的爭奪的因素,如JTIDS最初由于功能要求過多,造成研制難度過大,多次調整技術狀態,才算研制成功,但因爲體積、重量、成本均較大,只好采用減少工作通道、取消話音及導航功能等辦法研制簡化的2類終端,另外由于各軍種在組網方式、消息格式等方面存在分歧,如美國空軍提出TDMA體制,而海軍堅持使用DTDMA體制,雙方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以至于到最後各軍種都放棄了用JTIDS/LINK-16來統一指揮控制系統,實現全面互通的相法,美國陸軍研制了基于定位報告系統的陸軍數據分發系統-ADDS,陸戰隊則使用自己的陸戰隊戰術控制控制系統-MTACCS,就對于美國空軍本身來說LINK-16也不是包打一切的萬能藥,雖然其在空中戰場態勢方面能力較好,但在近距距空中支援方面仍舊能力不足,爲此美國空軍采用了SADL溝通空軍近距空中支援飛機與陸軍數字化戰場系統之間的聯系,雙方的武器平臺這間的聯系由IDM來解決,如E-8可以通過IDM將信息傳遞給AH-64攻擊直升機,而E-8C本身與地面站之間的聯系用SCDL數據鏈,除此之外,美國在部分偵察飛機還安裝用通用數據鏈-CDL,用來傳輸未經處理的原始傳感器圖像。所以即便是當今擁有最先進技術和設備的美國也未能實現各軍兵種數據鏈技術體制與消息格式的統一,由此可見實施一體化數據鏈體系建設的難度是十分大的。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IDM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 
我國各軍兵種數據化建設起步較遲,由于當年藍天系統被前蘇聯視爲國土防空的重要武器,拒絕對外提供,所以我國並沒有從前蘇聯得到相關的系統和技術,到60年代根據國土防空作戰發展的需要,空軍組建了自動化研究所,在學習國外先進C3I系統的基礎上,探索我國防空自動化系統的概念、體制與技術,並進行早期相關系統的研究,70年代末開始研制雷情-1號半自動防空情報指揮系統,該系統利用數據鏈實現了各雷達站與防空指揮中心的對接,可以實現空情信息的傳遞和自動處理與顯示。提高空軍國土防空作戰能力,該系統80年代首先裝備在河北和廣西兩地,並成功完成了建國35周年大閱兵的空中機群的指揮引導任務,在此基礎上,我國研制了用于地面指揮所與空中截擊機之間聯系用的481和483兩種數據鏈,用于殲-7C和殲-8B型飛機與地面指揮系統的數據傳遞和指揮控制,其技術水平與前蘇聯的藍天系統相類似,只能支持一些簡單的指令的傳遞如目標航迹、預定攔截點等,可以進行空中交通管制、空中攔截控制等一些簡單的功能,與此同時海軍也根據近海防禦作戰的特點,開發出類似LINK-11的戰術數據鏈用于水面編隊各艦之間以及陸基指揮所之間的信息交換,同時爲支持殲轟-7型飛機的反艦作戰研制了483D數據鏈,可以完成外部探測系統如運-8警戒/引導機與殲轟-7之間的數據交換,將獲得的外部目標數據用于導彈火控系統,飛機利用這些數據來修正航向,保持目標處在導彈攻擊範圍內,到達導彈射程後可以立即躍升發射導彈,從而提高了攻擊的隱蔽性和戰機的生存能力。不過當時我軍在數據鏈建設方面同樣存在著各軍兵種各行其是,信息標准和模式統一的問題,難以協同作戰,最典型的就是引進的蘇-27SK在裝備之初因爲與空軍現有的指揮系統不配套,而相當影響部隊戰鬥力的生成,因此從整體上影響了部隊戰鬥力的發揮。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殲8B是較早我軍較早裝備數據鏈的戰機 
從進入新世紀,著眼于現代高科技局部戰爭的需要,我國先後研制了殲-10、神盾艦、紅旗-9遠程防空系統等先進的武器裝備,並列裝部隊,而這些武器裝備需要更先進的指揮控制系統來實現在更爲廣闊戰場的信息的交換和共享,發揮最大、整體的作戰能力,這個可能就是開篇所說的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也就是我國自己的聯合戰術停息分發系統,這個全軍綜合應該和LINK-16一樣,實現了防空領域的全軍綜合作戰的功能,在指揮控制系統與與作戰飛機與導彈等武器系統平臺之間,以及各作戰單元之間實現了各種戰術數據信息的共享,可以讓網絡內的成員都能夠迅速進行位置和狀態的報告、並獲取整體的戰場態勢,以做出正確的戰術決策和與友鄰進行協調,去年有消息指我國已經開始爲空中加油機加裝數據鏈綜合顯示器,這已經意味著國産LINK-16已經完成在主戰武器上面的配備,開始向輔助作戰單元方面擴展,實際上美英等發達國家在空中加油機加裝LINK-16也只是近年來才開始的,可以看出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還是非常快的,當然我國數據鏈建設方面和國外一樣也存在軍兵種之間的互通與互聯的問題,這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方向。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熱血沸騰!解放軍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大揭密!圖

近年來我軍在信息化建設中進步明顯

即將舉行的國慶閱兵中,各類先進武器裝備紛紛亮相,這種硬件的進步讓人激動,同時全軍綜合數據鏈這些軟件的進步同樣讓我們感覺振奮,隨著國家的發展,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能力肯定會更加強大!
http://13856477078.blog.163.com/blog/static/12101834020098205489415/ 

中國向海外推銷國産空中戰術吊艙及電子偵察系統 2009年12月01日 
image
 image
在DSA 2008展出的KZ800电子侦察系统image
殲8當載機的KZ900:長3500毫米/直徑420毫米,2至18千兆赫,範圍:AL: 360;EL: 0-30度
 據吉隆坡安全評論近期報道,2009年11月上旬在泰國曼谷舉行的2009年曼谷防務與安全展覽會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展示了由殲8當載機的KZ900空中戰術電子偵察吊艙,整個體系統由電子偵察吊艙、地面分系統和數據傳輸分系統組成。
  該系統用在探測、攔截、分析和識別敵方雷達發射出的訊號,以獲得有關雷達的武器系統情報,並提供予陸軍、空軍、海軍有關基本電子戰反應。
  在戰時,該系統用在預勘戰區和滲透走廊的防空雷達,並實時透過數據鏈把獲得的電子信息傳輸回地面系統,爲戰區作戰指揮中心提供實時和准確的電子情報。
  在和平時期,該系統能進行例行偵察任務,以獲得鄰近國家發射器的技術現況和地點資料,以及爲電子戰場數據庫提供數據更新和補充。
此外,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也展示KG300G電子幹擾吊艙。這是一種安裝在戰機、轟炸機、攻擊機、中小型轟炸機和直升機外挂點的系統,用在有效地幹擾機載或地面的I和J頻道。
  主要技術規格:
  電源:DC28V, 1850W
  頻率:6.5至17.5千兆赫
  外觀尺寸:3300毫米x300毫米x330毫米
  重量:少于150公斤
據吉隆坡安全評論近期報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在曼谷防務展進一步釋放KZ800空中電子偵察系統資料。
  KZ800空中電子偵察系統率先在DSA 2008展出。是一種先進電腦控制的電子偵察系統,可安裝在大中型運輸機上,如運-8或C-130H飛機,以探測和攔截從地面或艦載雷達發出的訊號,同時會精確的測量、分析、確定、記錄和展示被攔截的訊號特征。
  由于載機高速飛行,該系統能在飛行路線上的不同方向探測同一個發射器。經過與載機的導航數據對比後,即可得出雷達訊號發射器的位置。因此,有關對方的發射器型號、性能、部署和作業方式等情報將被取得。
  主要技術規格:
  頻率:1至18千兆赫
  方位角:360度
  仰角:0至-30度
  偵察範圍:大于300公裏(800米高度)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slide_8_193_2013.html
 
實拍解放軍外形奇怪軍車:除了半球還有圓柱(2009-12-25 )   
 
 
实拍解放军外形奇怪军车:除了半球还有圆柱_安全企画_新浪博客 - 吉祖 - 吉祖的Blog
我在西安 空軍工程大學裏見到過這些東西,聽說是屏蔽衛星信號的,美國衛星天天在頭上飛,這玩意啓動後,多少範圍內的東西衛星就看不到。
 強電磁,可以使雷達等精密裝備瞬間失靈;強電磁,能使信息技術含量高的軍械裝備失去控制。近兩年來,沈陽軍區某軍械雷達修理所,圍繞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裝備保障難題,大膽探索實踐,使保障能力快速提高。1作爲戰區級維修保障機構,如何讓雷達、自行火炮等裝備在未來戰場上避開強電磁幹擾,保持良好性能,成爲該修理所首要解決的技術課題。
  年初,該所技術攻關小組到某部訓練基地,與官兵共同研究複雜電磁環境對雷達裝備産生的影響。從理論上分析,某型雷達的車體對主機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只有外部收發天線易成爲“敵”方電磁攻擊的通道。可在實驗中,技術人員發現:該型雷達即使在待機狀態下,也會受強電磁攻擊,造成敏感電子元器件的損傷。于是,他們先後采取了對雷達天線加裝屏蔽罩、激光測距機加裝金屬護蓋以及嚴格控制開機時機等措施,大幅衰減強電磁波,確保待機狀態下雷達的電磁安全。
  炮兵射擊指揮系統,在戰場上既要防止電磁對內部信息化設備諸如計算機、電臺等幹擾和損傷,還要防護自身的電磁外泄。爲解決這“雙重問題”,他們采取外套吸波防護罩、門窗漏磁應急屏蔽等措施,增強了炮兵射擊指揮系統防電磁幹擾和抗打擊能力……前不久,該項成果在全軍觀摩會上得到展示。2複雜電磁環境,既能對軍械雷達裝備造成幹擾和損傷,也會對檢測用的儀器和維修器材造成損傷。解決這一難題,必須構設靜電磁場,徹底把電磁阻斷開。
  在沒有標准可供參考、沒有現成器材可利用的情況下,所長王繼瓏帶著技術人員,深入部隊調查研究,著手研制電磁屏蔽帳篷和電磁屏蔽包。在研制電磁屏蔽帳篷時,“三口”——人員進出口、通風口和電源線進出口,成爲電磁屏蔽的難點環節。因爲電磁波無孔不入,只要有一點空隙就可攻入,造成搶修工作無法進行。經過反複試驗,他們研制出“三口”特殊部位的電磁屏蔽器材,大大提高了複雜電磁環境下裝備搶修能力。
  野戰搶修,離不開器材保障。他們發現,電子器材在運輸、存儲和供應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可能遭到強電磁幹擾而損傷。對此,他們研制出可用于運輸電子器材的屏蔽箱,較好地解決了複雜電磁環境下電子維修器材的運輸、保管和供應難題。3今年以來,該修理所積極開展複雜電磁環境下裝備技術保障的轉型訓練。
  複雜電磁環境下,除了常規故障外,技術故障主要集中在電子設備系統,損壞率很高,搶修工作必須在電磁屏蔽環境下進行。對此,他們走出營區,突出抓好針對性訓練:以構建靜電磁環境爲核心,建立複雜電磁環境下野戰保障支撐點,使信息化裝備迅速生成第二次作戰保障能力;在突出電磁環境下裝備保障訓練的同時,抓好常規條件下的防衛防護訓練。
  此外,他們針對新大綱突出了複雜電磁環境下裝備保障訓練,嚴格按綱施訓,堅持選送技術人員參加上級組織的實兵演習,在實踐中提高複雜電磁環境下的組訓能力。
回應
你個SB,你砸這麽好事呢,小心國安叔叔、武梅阿姨找你!這是我軍應該最新型的通訊和雷達車國慶閱兵未出現。就這點秘密也告訴全世界了。
這說明了存在兩種可能性:1. 我軍在適當的時候會用核電磁彈。2. 常規電磁彈研究出來了。 轉抄軍報的也注明一下,瞎編個標題,加一句話,就成你的了?太無恥了。
還用你說啊,紅警裏面幹擾車就這個德行的,只不過把方的天線換成圓的罷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9aa5f0100fty4.html?tj=1
 
現代反雷達技術異軍突起2008-10-23解放軍報第12版
 
■裝備在作戰飛機上的機載雷達系統  
    現代雷達技術日新月異,同時,各種反雷達技術也是異軍突起,從而對現役雷達不斷提出嚴峻的挑戰,使得雷達系統在現代戰爭環境中的有效性和生存能力受到嚴重威脅。
■低空突防挑戰雷達盲區
    雷達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著探測低空和超低空目標困難的問題。普通雷達不僅存在著低空盲區,而且難以在強地物雜波背景下發現目標。現代戰爭中,作戰雙方都往往越來越注意利用雷達的這個弱點,比如巡航導彈的發展,使目標低空突防能力日趨完善。巡航導彈可以從陸上、海上或水下發射,也可以從轟炸機或是經過改裝的運輸機上發射,雷達要發現這種巡航導彈甚至比發現低空突防的飛機更爲困難。
■先進幹擾技術迷盲雷達
    綜合電子幹擾技術可以欺騙和迷盲雷達,使其降低效能或完全失效。新型多功能綜合幹擾系統,把偵察告警系統和幹擾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雷達構成了新的威脅。它能對信號快速截獲、分選和識別,從而實施瞄准幹擾、阻塞幹擾或欺騙幹擾;它能快速控制波束,對雷達實施定向幹擾;能根據不同雷達性能確定最佳幹擾模式並評估幹擾效果。
■反輻射武器直擊雷達軟肋
    反輻射武器已成爲專門用以摧毀敵方雷達的有效武器。反輻射武器主要包括:反輻射導彈和反輻射無人機等。比較典型的反輻射武器有美國的“百舌鳥”、“標准”、“哈姆”反輻射導彈;以色列的“哈比”反輻射無人機等。反輻射武器可利用敵方雷達工作時所輻射的電磁波束作爲引導,並對雷達目標發起攻擊。新一代反輻射武器不僅精度高、威力大,而且還具有記憶功能,即使雷達迅速關機,也能夠找到目標,因而直接威脅著雷達的生存。
■目標隱形技術規避雷達
    目標隱形技術的發展使雷達發現目標的距離變近、功能變弱。由于雷達發現目標的天性難改,因此目標隱形技術發展的重點就是千方百計地減小目標後向散射截面積。主要方法是:外形上采用多面體或多角體結構,用多方向的小鏡面反射代替小角度的能量集中大鏡面反射;消除外形結構上的垂直相交表面,合理設計機翼和尾翼、發動機進氣口等,避免形成強反射結構;采用各種隱形材料規避雷達。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8-10/23/content_1518871.htm
 
什麽是戰場電磁兼容2008-09-04解放軍報第12版
    
    電磁兼容一般指電器及電子設備在共同的電磁環境中能執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狀態,即要求在同一電磁環境中的上述各種設備都能正常工作又互不幹擾,達到“兼容”狀態。換句話說,電磁兼容是指電子線路、設備、系統相互不影響,從電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狀態。今天我們在購買計算機時,經常談到品牌機和兼容機,所謂兼容機的“兼容”,就是各種電腦的主板、光驅、硬盤等組裝在一起,能夠協調工作,達到兼容的狀態。相容性包括設備內電路模塊之間的相容性、設備之間的相容性和系統之間的相容性。例如,我方某武器平臺使用GPS進行導航,正處于攻擊狀態,但爲了阻止敵方利用GPS制導的精確制導武器對我方的攻擊,我方采用GPS幹擾系統實施連續幹擾。這顯然會導致我方設備間的相互幹擾。戰場電磁兼容是指:在同一戰場電磁環境下,己方各種作戰裝備能夠執行各自的作戰功能,並且不降低戰技指標的共存狀態。即要求同一電磁環境中,己方各裝備和各分系統能夠正常工作,並達到不受其他裝備的幹擾,同時又不對其他裝備産生嚴重幹擾。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8-09/04/content_1459959.htm
 
雷達搜索車發生自擾之後2007-10-24 解放軍報第3版
    
    這是廣州軍區某防空旅兩年前的一次難忘經曆。
    該旅列裝某新型導彈系統不久,就與空軍和武警部隊共同參加上級組織的高技術條件下的城市防空演練。在城區進行演練,對于該旅來講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在進行陣地配置時,鑒于四周高樓林立,指揮員從考慮裝備安全的角度出發,將導彈營兩臺雷達搜索車配置在指揮所附近。
    拉線、構工、僞裝,一切准備就緒。然而,當演練開始展開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旅指揮所通信指揮裝備剛剛開機,兩臺搜索車釋放的電磁波便形成強烈電磁幹擾,只見指揮系統所有的監視器屏幕上雪花點點,通信信道內雜波一片,根本無法有效遂行作戰指揮任務。不但如此,兩臺搜索車也發生了相互幹擾。一時間,中軍帳變成了“聾子”和“瞎子”。結果,導演部宣布導彈營退出演練。
    演練失利,導彈營專門召開議訓會查找原因。一個星期後,一份《導彈配置示意圖》擺在了旅領導案頭。示意圖中,導彈營重新規劃了陣地的配置,將指揮所和雷達搜索車拉開一定的距離。通過現地擺練,證明這樣的陣地配置完全可行。
    “這樣就從根本上解決幹擾的問題了嗎?”在常委議訓會上,旅長葉定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實戰中的電磁環境還會更爲複雜,不但會有裝備間的自擾、互擾,還會有敵擾、地擾等無數問題,碰到這些問題又該怎麽辦?”
    頭痛當然不能只醫頭,否則治標不治本。旅黨委“一班人”認識到,導彈營的失利,看似是陣地的配置問題,實質上是裝備抗電磁幹擾能力弱、指揮員不適應複雜電磁環境造成的。未來戰場環境日趨複雜,如果仍沿用以往的組訓方法,就會吃敗仗。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7-10/24/content_993345.htm
 
雷達“保護神”:反輻射對抗技術與摧毀戰術 2007-07-10    
  戰場“千裏眼”全方位搜索目標  
  在現代戰爭中,雷達及其制導武器系統面臨著各種反輻射武器的致命威脅,它們能利用雷達輻射的電磁波,引導武器系統飛向雷達,對雷達及其操作人員構成致命威脅。在海灣戰爭中,美空軍發射1000多枚哈姆反輻射導彈,英軍發射100多枚阿拉姆反輻射導彈,這些新型反輻射導彈爲徹底摧毀伊軍C3I防空雷達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反輻射導彈導引頭的天線孔徑受到彈徑的限制,尺寸較小,對工作頻率較低的米波雷達或更長波長的雷達難以精確測向和定位,其靈敏度及動態範圍有限,對超低副瓣雷達難以實現精確跟蹤,不能區分出雷達和輻射假信號的雷達誘餌。因此,爲提高防空雷達系統的生存能力,研究反輻射導彈對抗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反輻射導彈告警技術:雷達系統生存的“110”  
  反輻射導彈告警技術,是利用反輻射武器徑向速度較大且沿徑向飛向雷達的運動特點,發現反輻射武器。告警系統通常爲連續波多普勒雷達或脈沖多普勒雷達。它可以爲一個獨立的雷達系統,成爲被保護雷達系統的重要部分。反輻射導彈告警裝置可與相控陣雷達協同工作發現來襲反輻射導彈,采用多普勒雷達或成像雷達等手段,識別出反輻射導彈的回波或圖像,從而發現反輻射導彈,發出告警信號,引導幹擾系統實施有效幹擾。
  對于雷達告警來說,目前的近程搜索雷達要及時發現反輻射導彈是困難的,因此,必須研究專用的雷達。如超高頻脈沖多普勒雷達系統。這種雷達可采用電掃天線小功率固體化的脈沖雷達,具有成本低、運輸方便的優點。它可安裝在雷達站附近,與雷達電纜連接,各自工作在不同頻率上,能及時發現反輻射導彈,迅速告警。
  光電告警在導彈逼近告警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光電告警設備已廣泛裝備部隊,並在實戰中成效顯著。光電告警設備分辨率高,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且無源工作,能准確引導幹擾系統(特別是激光武器)實施幹擾,所以能輔助雷達告警設備,是反輻射導彈告警的重要技術手段。
  在反輻射導彈光電告警中,可以采用紅外告警、紫外告警和激光雷達告警技術。目前,紅外告警設備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新的産品具有全方位地告警能力,可完成對大群目標的搜索、跟蹤與定位,自動引導幹擾系統工作,用先進的成像顯示提供清晰的戰場情況。
  同紅外告警相比,紫外告警具有虛警低,不需低溫冷卻、不掃描,告警器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目前,紫外告警設備已發展成爲裝備量最大的導彈逼近告警系統之一。
  紫外告警是利用“太陽光譜盲區”的紫外波段來探測導彈的火焰與尾焰。“太陽光譜盲區”是指波長在220-280納米的紫外波段,這一術語來自下列事實:太陽輻射這一波段的光波幾乎被地球的臭氧層所吸收,所以“太陽光譜盲區”的紫外輻射變得很微弱。這樣,由于空域內太陽光等紫外輻射的能量極其有限,如果出現導彈羽煙的“太陽光譜盲區”紫外輻射,那麽就能在微弱的背景下探測出導彈。因此,“太陽光譜盲區”的紫外告警就爲反輻射導彈逼近告警,提供了一種極其有效的手段。同微波雷達相比,激光雷達有更高的分辨率、更遠的作用距離和良好的抗電磁幹擾能力,因此是反輻射導彈告警的重要技術手段。  
  反電子偵察技術:雷達系統生存的“金剛罩”  
  反電子偵察技術包括雷達組網技術、雙基地雷達技術、分置式雷達技術、低截獲概率雷達技術、降低雷達發射天線旁瓣、背瓣的電子技術、雷達發射功率時間控制技術和雷達擴頻技術等。利用反輻射導彈被動雷達導引頭的分辨角比較大,測角精度比較低,雷達組網可有效防禦反輻射導彈。
  雷達網工作時,可組成兩點源(多點源)幹擾,以引偏反輻射導彈。雷達還可以安裝在機動車輛上,迅速轉移工作地點,可以采用C3I防空系統雷達組網技術,即在防空體系中,不同功能、不同體制、不同作用範圍的各種雷達,或者采用同頻、同體制雷達進行聯網,由C3I系統統一指揮協調,網內各雷達交替開機、輪番機動,對反輻射導彈構成閃耀電磁環境,使跟蹤方向、頻率、波形混淆。組網的關鍵,在于各雷達站嚴格同步、指揮中心處理信息和坐標歸一化能力。
  雙基地雷達是一種將發射機與接收機以很大距離分別部署的雷達。這種雷達可以把發射機設在離前線幾百公裏的後方,把無源接收機部署在離前線較遠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雙基地雷達發射機(可以用載機)離戰鬥地區足夠遠,所以對反輻射導彈的襲擊就安全得多。加之接收機是無源的,用一般的電磁設備無法檢測到它,用幹擾機也幹擾不了這種雙基地雷達。
  設法使雷達信號不被截獲,就可使雷達免受大量已知威脅的破壞,這就是研究低截獲概率雷達的目的。低截獲概率雷達通過許多綜合手段可避免被發現,從而實施有效對抗。
  軟殺傷技術:反輻射導彈的“煙霧彈”
  軟殺傷技術包括有源和無源誘餌誘騙反輻射導彈。主要是使用激光致盲武器對反輻射導彈進行軟殺傷;使用人爲的有源幹擾,擾亂導引頭上的電子設備;用有源幹擾提前引爆反輻射導彈引信;使用核脈沖導彈,將反輻射導彈的電子線路沖擊壞。在雷達周圍一定距離,設置有源假目標以引偏反輻射導彈,可用兩點非相幹源,其誘餌輻射源的工作頻率、發射波形、脈沖定時及掃描特征等與雷達發射機完全一致。或采用相幹兩點源,使誘餌輻射源輻射信號與雷達輻射信號構成一定的相位關系,如180°。時差可由計算機根據陣地配置和目標來進行調整,使真假輻射信號到達反輻射導彈導引頭。
  爲了防止反輻射導彈的進攻,也可升高雷達天線,在一定距離上放置反射雷達波束的金屬帶,放置金屬帶的距離應與箔條反射體的距離相當。早期的反輻射導彈多采用無線電近炸引信,新型反輻射導彈普遍采用激光近炸引信。另外,反輻射導彈還采用被動導引頭與電視和紅外導引等複合制導技術。所以,可在雷達和反輻射之間投放專用介質,造成反輻射導彈的導引誤差。
  反輻射導彈具有激光近炸引信等光電裝置,所以采用激光致盲武器可對其實施軟殺傷。近年來,在激光武器的研制中,激光致盲武器因其造價低、能耗小、技術難度小而異軍突起,發展較快,已成爲最先裝備部隊的激光武器。  
  硬摧毀技術:反輻射導彈的“終結者” 
  硬摧毀技術包括使用防空武器,如殲擊機、防空導彈和高炮摧毀反輻射導彈;使用高能激光武器摧毀反輻射導彈;使用射束武器摧毀反輻射導彈;用火炮密集陣攔截反輻射導彈。采用殲擊機和防空導彈可對載機進行攔截,在其未發射反輻射導彈之前就將其擊毀。同樣,可采用反導導彈和高炮摧毀反輻射導彈。
  高能激光武器具有快速、靈活、精確、抗電子幹擾和威力大等優點,是對付精確制導武器、空間武器,以及遏制大規模導彈進攻的戰術與戰略防禦武器,對未來戰爭將産生重大影響。雖然高能激光武器的研制費用高,但其使用費用很低。在作戰效果相同的情況下,高能激光武器每發射一次僅需幾百到幾千美元,而一枚“愛國者”導彈則高達數十萬美元。所以,高能激光武器以其高效費比和良好的應用前景,促使世界各國投入巨資競相研制。
  高能激光武器主要由高能激光器、精密瞄准跟蹤系統和光束控制發射系統組成,其特點是“硬殺傷”。主要有化學激光器、自由電子激光器、X射線激光器和准分子激光器等。
  采用火炮密集陣攔截反輻射導彈,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防禦措施。例如,外軍的密集陣系統,其發射的炮彈可形成一個扇面,足以攔截各種來襲導彈。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7-07/10/content_873218.htm
 
壓制幹擾和欺騙幹擾  2008年01月02日 國防科工委網站 
 
    壓制幹擾主要産生破壞敵方設備正常工作的作用,例如發射功率強大的電磁噪聲,這些迸大敵方的雷達或通信接收機的噪聲功率遠大于有用信號,使敵方的系統根本無法發現信號,起著壓制的作用。
    欺騙幹擾的目的並不是用外部噪聲來壓制被幹擾系統,使其不能探測真實信號,而是故意制造虛假的信號。這些信號經過僞裝,很像敵方設備期望的信號,從而誘使敵方錯誤地理解或使用獲得的信息。一種欺騙幹擾可以把雷達的信號經過變形,再轉發給雷達,使雷達跟蹤到假造的不存在的目標上,而真實的目標就得到了保護。此外,還可以形成大批的假目標,使對方的系統難以從中取得有價值的信息,甚至由于假目標數量太多,造成雷達的數據處理系統工作飽和,無法正常工作下去。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02/content_7354840.htm
 
有源幹擾和無源幹擾 2008年01月02日 國防科工委網站  
 
    利用幹擾機産生電磁能量,主動施放的稱爲有源幹擾。本身不主動輻射,而是反射、改變敵方的輻射能量,起壓制和欺騙作用的稱爲無源幹擾。例如箔條幹擾,就是利用箔條對雷達波的反射,在雷達接收機中産生強的噪聲,形成對雷達的電磁壓制,因而它屬于無源壓制幹擾。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02/content_7354836.htm
 
電子防護  2008年01月02日 國防科工委網站 
 
    傳統的電子防護任務是保證己方的雷達、通信電臺、導航等電子系統在對方實施電子幹擾的情況下,仍能正常工作。爲了做到這一點,人們對雷達等電子系統進行了不斷的改進,來提高這些設備在電子戰環境中的性能,因此電子防護措施基本上不是一項單獨的設備或技術,而是包含在電子系統自身之中,不能分開。例如通信電臺爲了對抗偵聽與幹擾,廣泛采用了跳頻技術,不斷快速變換電臺使用的頻率,便對方難以捕捉到信號。跳頻技術就是一種通信電子防護技術,但它是附著在電臺上的,不能單獨構成一種設備。不過也有不少的例子說明,電子設備爲了提高自身性能所做的改迸,本來的目的不是專門爲了抗幹擾,但卻具有良好的抗幹擾作用。
    現在,電子防護包括了抗幹擾、反偵察和抗摧毀等多種技術和措施。抗幹擾技術一般存在于電子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中。在軍用雷達系統中,天線、接收機、信號處理和發射機各個組件,都有自己的抗幹擾技術,因此往往可以寫出一個很長的單子來羅列可能采取的抗幹擾技術。它們有的是通用的,有的則是爲了對付某一種抗幹擾而專門設計的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02/content_7354790.htm
 
天然僞裝技術  2007年12月27日 新華網  
 
    天然僞裝技術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夜暗和能見度不良的天候條件(霧、雨、風、雪等),隱蔽目標或降低目標的顯著性。天然僞裝因地制宜,簡便、省時,無需更多的材料。
    天然僞裝技術主要用于對付光學偵察,在一定條件下亦能對付紅外偵察、雷達偵察、聲測和遙感偵察。其主要原理在于,可見光、紅外線、雷達波是直線傳播的,陡峭的崖壁、高山、谷地、土壩、溝渠、森林等地形、地物,都可造成觀察死角,使目標得到較好隱蔽。夜暗、霧、雨、雪天候,不利于敵方的光學偵察,妨礙敵方雷達、紅外、聲測和遙感偵察,也可用于隱蔽軍隊的行動。
    實施天然僞裝,應做到保持背景外表不發生任何破壞和不合理的改變,使在探測器中目標配置後形成的斑點與背景的總體斑點圖案吻合。如將塹壕、交通壕沿著溝渠、河堤線狀地物構築;目標配置在地物的陰影中;將目標的陰影投影在暗斑點上或地物及其陰影上,且目標避開可能成爲方位物或輔助瞄准點的地物,分散配置;目標上的金屬、玻璃閃光應予以消除;各種可能暴露目標的聲響、煙、火、活動痕迹等,應予以掩蔽。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12/27/content_7324140.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7,960) | 回應(44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大陸空軍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大飛機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空軍

顯示全部443則回應

阿楨
央視官宣:055大驅具備反衛星能力 反衛星導彈已日趨成熟 2020-10-14 兵工科技

  近日,央視首次正式承認055大驅裝備的雙波段雷達,具備對低軌道衛星的探測能力。
  055的紅旗-9B,雖然最大攔截距離超過400千米,但最大射高只有30千米,理論上也可攔截末端彈道導彈(但末端反導的攔截難度大),所以大多數人認為,現階段紅旗-9B還不具備擊毀大氣層外的衛星,或是攔截中段飛行的彈道導彈的能力。
  低軌道衛星普遍在120千米以上運行,美國薩德的THAAD ER防空彈(180千米)標準3(250千米)、俄羅斯S400的40N6(185千米)S500的77N6-N1(200千米)都能反衛星及中程反導。
  而此次官方宣佈055具備反衛星的能力,則表明,中國海軍很可能還擁有一型類似於標準-3的紅旗-9B升級版反導導彈。
  2007-01-11,中國發射SC-19反衛星導彈,擊毀了高度865公里報廢氣象衛星風雲一號C。2010年1月,又試驗了第二代DN-2,除了攔截範圍更大、機動性更靈活、速度更快、反應時間更短外,DN-2不再是第一代的近距離爆炸攻擊,而是動能撞擊攻擊。2015年,第三代DN-3採用了更先進的目標捕獲系統,速度更快,射程拓展到了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10-14/doc-iiznctkc5428311.shtml
  相關新聞
港媒:中國高分衛星持續追蹤拍攝到正在飛行的F22 2020-10-14 參考消息
陸5年內提高衛星解析度 可看清航母 2016/02/23 中時
2020-10-15 08:31:06
阿楨
隱形技術被高估?為對抗中俄 美軍新戰機或更側重這個 2020-10-22 新浪軍事

  據《歐亞時報》網站報導,面對4.5代和5代戰機的時代,五角大樓將重點放在了部署F-35和F-22等先進戰機上,並不斷提高其隱身技術
  由於美國6代機更加重視電子戰能力,而F-35等5代機側重的隱形能力有可能很快就會被忽視。
  儘管F-35和F-22有著較小的雷達發射面積,但著名的隱形殺手—俄S-400地空導彈出現,對這些隱身戰機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楨:?)。
  相關新聞
美媒:S-300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
  回應
俄話也能信?當初說S-300就能打隱形飛機了,後來打不了說400了
中國當前已具有尖端技術反隱身雷達,同時還具有鎖定偵察敵機功能。
但導彈的雷達沒法鎖定,你能發現也打不下來有什麼用。
貌似是有發現並跟蹤f22在東海方向!
能鎖定嗎?
  相關新聞
中國首次公開曾450公里外鎖定F22 美卻拉上殲-20狡辯 2019-01-29 新浪軍事
  
12月24日,中國電子科技14所的首席科學家吳劍旗,證實幾年前的“假新聞”真有其事!
反隱米波雷達,以前一直有著低仰角盲區大、無法準確測高、空預覆蓋不連續等致命缺陷,所以從來只是用來進行遠距離預警,其精度達不到引導火控雷達和戰鬥機對來襲目標進行攔截,並且美俄對米波雷達的研製也幾乎處於放棄,只有中國14所和38所等反隱身雷達研製的“明星單位”!
  吳首次明確公開了我國在5年前就實現了對F-22的遠距離持續跟蹤、繪製航跡,並確定發現距離為450公里!消除了低仰角盲區;實現了全空域高精度測量,滿足航空兵攔截引導作戰的精度要求。
2020-10-23 10:48:09
阿楨
中國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 2020-10-28 科技日報

山西大學鐳射光譜研究所賈鎖堂教授和肖連團教授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裡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機樣機,極大提升了微波電場場強的探測靈敏度,微波測量靈敏度達55nV/(cm•Hz1/2),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準1000倍,最小可探測微波場強約400pV/cm,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準10000倍,在國防安全、微波通信、量子計量、電子資訊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回應
這是要把五代機廢了!
探測隱身戰機地面雷達都採多基站組網探測,米波雷達發現,其他跟蹤鎖定,
記者:中國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
白宮:他們偷竊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和商業機密
記者:但他們這個技術比我們先進很多啊
白宮:正因為他們偷走了我們先進的技術,所以我們才相對落後
--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2020-10-31 08:02:28
阿楨
劍翔易受干擾 難突破S-400 防空 2020/11/05 旺報

美國即將向台灣出口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機航程可達上萬公里,比台灣現役無人機隊的航程高出數十倍,偵察範圍將可覆蓋整個台海。台灣很早就希望擁有先進無人機,在2019年8月,首次展出的新型反輻射無人機「劍翔」,稱「可有效反制解放軍在大陸沿海部署的S-400新型防空飛彈。」
中科院新研製的「劍翔」無人機,技術水準與早期以色列「哈比」無人機性能相當,屬第一代反輻射無人機。
  速度慢 專注低空突防
至於大陸研發的ASN-301無人機及其自用型,性能也與「哈比」相當,「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的巡航飛行速度在300公里/小時左右,飛行速度慢,而且在巡航階段只能按照預定航線飛行,自身沒有任何防護能力,依賴的是飛行高度低,低空突防目標小,是典型低空突防型無人機。
應對它,需要在戰時完善雷達防空網路,在主要針對中高空目標的雷達網上,布置大量低空補盲雷達、低空光電偵察系統,以及低空反無人機系統和低空防空系統。
  陸雷達網路成熟 防跟蹤
大陸近年在中低空探測監視系統領域技術發展快,各種聲、光電、雷達體制低空探測監視系統不但性能越來越好,造價也低。
據大陸軍方分析,「劍翔」無人機屬被動雷達導引,從體積尺寸來看很小,意味導引頭的被動雷達天線尺寸小,從技術上來講分辨角較大,難以分辨多個相鄰輻射源,是「劍翔」這種單一導引模式反輻射無人機最大的缺陷,只要實施有源誘騙干擾,能讓它輕鬆識別錯誤目標,從而撞毀「自殺」。
解放軍防空雷達網路,為應對台軍反輻射飛彈等武器的攻擊,早已建設成熟而技術水準較高的雷達網路,採用許多針對性的抗反輻射武器技術,比如裝備新一代雷達普遍使用高增益超低副瓣天線,使反輻射無人機很難持續穩定跟蹤信號。
2020-11-07 07:17:33
阿楨
美媒:中國量子雷達或已領先全球 追蹤潛艇將更容易 2020-11-09 環球時報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刊文提及了量子雷達在反潛中的應用,報導稱,目前聲學探測仍然是探測和跟蹤潛艇的主要方法。除了安裝在艦船和潛艇上的主動和被動聲納,還包括固定在水下的聽音系統,或由美國P-8日本P-1等海上巡邏機投放的聲呐浮標,或MH-60R等反潛直升機吊放的浮標。
  如今最先進的潛艇,如佛吉尼亞級和海狼級攻擊潛艇發出的噪音只比平均海洋背景雜音大5分貝。甚至更便宜的瑞典AIP潛艇也在演習中成功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擊沉”美國航母。
  高敏感的低頻聲呐和先進衛星光學敏感器可以完全不受聲音隱身的影響,通過高性能電腦處理器,通過海量資料把微弱差異性的聲音接觸從背景雜訊中分離出來。據背景雜音造成的微弱接觸,中國甚至正在開發一種基於衛星的鐳射監視系統,目的是探測深度達500米的潛艇。
  儘管量子感測器和通訊器仍面臨距離相干性的限制,但它有可能繞過傳統射頻感測器的許多局限性和弱點,克制干擾或隱身技術而發揮效果。中國似乎在量子雷達取得了領先,不過要多久才能實用化,還有待觀察。
  在2017年6月21日,中國開發出了低溫液氮冷卻超導量子干涉裝置,它可以緩解噪音問題,即使裝在直升機上也能探測到地下深處的鐵質物體。可以探測到6千米外的潛艇,如果噪音抑制得更好,作用距離可能會更大。相比之下,一個典型的磁異探測器作用距離可能只有幾百米。
  2019年4月14日,《國際國防採購》透露,澳大利亞也在研究量子磁強計技術,用於潛艇探測。但顯然是用於固定部署的潛艇監視系統。“這些磁強計可以探測非常小的磁場。目標是建立海底感測器系統,探測潛艇的存在。可以在對澳很重要的資產周圍建立一條環形線路。”
  量子技術還可以作為一種先進的導航感測器,無需導航衛星就可以讓潛艇保持航向。
  中國在利用量子糾纏進行加密通信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突破。可以想像,這可能適用于與水下潛艇的通信,這是一項技術上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1-09/doc-iiznezxs0802550.shtml
2020-11-10 08:15:07
阿楨
對台一線直升機干擾吊艙 可壓制地面防空 2020-11-20 新浪軍事

  近日,中國軍網發佈了兩張陸航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直升機低空突防的照片,照片中一架米-171直升機,在機身兩側掛架上各攜帶了一個新型電子干擾吊艙。
  對於固定翼飛機來說,機載電子干擾吊艙已經是空中作戰的必備設備。中國海空軍固定翼飛機都裝備了大量電子干擾吊艙,其中的K/RKL-700A主要用於ECM(電子對抗作戰)用途,此外還有用於ESM(電子支援作戰)的KZ-900吊艙。
  目前國際上共有近30家廠家研發了約70種機載電子干擾吊艙,但專門為直升機掛載所研發的吊艙幾乎沒有,美國的AN/ALQ-167V,裝備單位並不是美軍直升機,而是英國艦載直升機,用於海王MK5和山貓MK8。
  直升機吊艙發展緩慢的原因,首先是設備的體積和重量。比如美國固定翼飛機的AN/ALQ-184,長度3.84米,重量為290公斤,雖然已是很小,但直升機外掛吊艙的重量上限為200公斤,超過對直升機性能影響就太大了,AN/ALQ-167V只有107公斤。中國陸航此次曝光的電子干擾吊艙,比K/RKL-700A吊艙要小一半,2米左右,重量不會超過200公斤。兩個吊艙400公斤的重量對於一架起飛重量13噸,載重4噸的米-171來說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其次是直升機的戰術使用環境造成的。對於陸航直升機,及時探測到敵方雷達的信號,並且利用地形進行規避,比外掛一個可以進行電子對抗的吊艙更實用。另外,由於直升機特有的旋翼和尾槳會產生非常大的雷達回波,進行雷達隱身設計是無效的。美國當年在取消RAH-66時,就認為與其花這麼多錢搞效果有限的雷達隱身設計,不如把資源用在降低直升機的聲學和光學特徵上。
  因此,直升機防禦系統上的發展重點是紅外和鐳射對抗,而非電子對抗。所以直升機除了設計有內置的全向雷達告警接收機、鐳射告警接收機、紅外干擾機以外,外掛型的紅外和鐳射干擾吊艙也很多。
  雖然電子對抗吊艙並不是直升機防禦系統發展的首要目標,但並不代表這種吊艙沒有作用。在平原、沙漠、海上這些沒有地形可以用來隱蔽的地方執行任務,還是需要電子對抗進行支援的。
  在這種地形下,直升機的最大威脅不再是單兵肩射導彈,而是野戰防空系統,比如俄羅斯的通古斯塔。雷達探測距離在30公里,射程10-15公里的小型防空導彈,或是彈炮結合系統,均使用雷達制導。對於戰場上的直升機來說是很大的威脅。
2020-11-21 07:04:41
阿楨
俄媒:俄將部署新型超視距雷達 可發現隱身戰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0-12-14報導,俄國防部表示:“近期俄超視距雷達系統的部署計畫擴大在南部和東部戰略空天方向上空域的監控能力。”“目前還在研究在北極超視距探測空中目標的可能性。”
  去年12月1日,在莫爾多瓦部署的首座“集裝箱”超視距雷達開始執行戰鬥值班。該雷達站能夠發現距俄羅斯邊界1500公里在東歐上空、部分西歐和北歐上空以及在數個中東國家上空的飛行器。這些雷達的運行基於從地球電離層反射無線電信號的原理。“集裝箱”可發現任何飛機、巡航導彈甚至高超音速飛行器。
  “集裝箱”超視距雷達可發現並跟蹤3000公里以內飛行的隱身飛機。
  回應
誤差估計至少上百公里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0-12-14/doc-iiznctke6383814.shtml
  相關新聞
美媒:S-300/鎧甲-S1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
納卡衝突給俄羅斯提了個醒!關鍵武器落後20年,根本沒能力應對
瞬間爆炸!亞公佈擊落阿無人機及一架AN-2飛機現場畫面
亞:阿軍在衝突中已損失173架無人機、16架直升機、18架戰機、521輛裝甲車和4個TOS火箭發射器,死傷5139人。
亞阿衝突大殺八方的土耳其無人機 曾被中國翼龍2吊打
  回應
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軍用晶片和元器件依賴進口,甚至需要靠走私民用器件來替代,極端缺乏現代戰場條件下的電子對抗能力。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密集的發射管形同虛設。
2020-12-15 08:25:11
阿楨
烏克蘭把052D雷達"原版"賣給美國 對中國威脅有多大

  美國《防務世界》2020-12-28報導,烏克蘭已向美軍提供了Mineral-ME艦載多功能雷達系統。我國在上世紀引進四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時,就搭載了Mineral-ME。同時我國還引進了數套原裝的Mineral-ME安裝在052B。隨後中船重工724所仿製和改進,稱為366雷達系統,廣泛裝備在我國的052C/D和054A上。
  Mineral-ME由背靠背的MINERAL-ME1有源雷達,MINERAL-ME2無源雷達,以及 MINERAL-ME3協同資料鏈天線構成。
  由於地球存在曲率,世界上大部分軍艦的對海掃描雷達只能依靠電磁波直線傳播和反射來探測海面目標,要求對海掃描雷達安裝在盡可能高的地方,最大探測距離也往往只有100餘公里,對更遠的海面目標就無能為力了。而Mineral-ME能夠利用大氣的波導效應,通過電磁波的折射來實現超視距探測。主動模式的最大探測距離250公里,被動模式450公里。
  Mineral-ME使用5個波段雷達波來滿足不同水汽條件下實現超視距探測所需要的雷達波長。這5個波段是I、G、E、F、D波段,橫跨了傳統定義的L,S,C和X波段。
  目前沒有美海裝備類似雷達的消息。美國海軍獲得超視距目標資訊主要依靠體系的力量,擁有航母艦隊的E-2預警機前出數百公里探測,擁有全球大量軍事基地部署的海上巡邏機,偵察機和無人機進行偵查,在太空中還擁有很多多光譜和雷達偵察衛星。
  美獲Mineral ME後,筆者認為威脅不大,原因有以下幾點:
  美獲得Mineral ME,也無法掌握366型超視距雷達的工作參數。
  我國軍艦的對海搜索功能並不只依賴366型雷達。
  比如,054A還有H/LJQ-364,除了為近程反導武器系統提供目標指示以外,還兼顧對海搜索任務。054A的382型三座標雷達主要承擔對空搜索任務,也有對海搜索能力。052C/D也裝備有364型雷達, 346/346A型大型相控陣雷達也擁有一定的對海搜索能力。
  我國也在建立遠端對海搜索體系,包括海上巡邏機,直升機和無人機,已經發射了對海偵察衛星,目前我國航母上已經擁有預警直升機,為來將裝備固定翼預警飛機。在有了更多的超視距探測方法之後,366雷達將越來越處於備份的地位。
  我國最新型的055艦上就不見366雷達的蹤影。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1-01-04/doc-iiznctkf0018511.shtml
2021-01-05 08:53:53
阿楨
中國P波段相控陣預警雷達 能發現數千公里外彈道導彈 2021-02-08 兵工科技

  2017年9月北京 “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中,國產P波段遠端戰略預警相控陣雷達首次公開展示。
  遠端預警雷達具有以下一些特點:雷達體制為相控陣;作用距離較遠,一般在3000千米以上;工作頻率低;天線直徑大,有效工作直徑一般在20米以上;峰值功率達到兆瓦級;信號脈寬大,在1000微西門子以上;信號處理方式為脈衝衝壓和積累。
  為啥選擇P波段?
  P波段介於甚高頻VHF和L之間,頻率範圍230~1000兆赫茲,甚至涵蓋了超高頻UHF,L也是預警雷達很常用的波段,比它更高的分別是S、C和X,美國的遠端預警相控陣雷達多為S和X。
  P波段所需的T/R元件模組數量,可控制在X的十分之一以內,性價比很高,雖然犧牲了一定的探測精度,但可通過優化雷達的軟硬體設計包括採用新型演算法等方式彌補。此外,P波段波長較長,因此被大氣層吸收較小,在大氣中傳播信號衰減小,信號強度大,探測距離因此就更遠; P波段屬於米波波段,具有很強的反隱身能力,可以探測隱身戰鬥機。
  性價比高、研製製造難度低,能實現多用途/多目標探測,這就是我國國產遠端預警雷達選擇P波段的主要原因。
  國產P波段預警雷達的T/R收發元件一萬多個,比美制“鋪路爪”雷達更多,最大探測距離超過5000千米。性能超出在臺灣的鋪路爪雷達,與“鋪路爪”的下一代產品BMEWS相當。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1-02-08/doc-ikftssap4752743.shtml
  相關新聞
威懾美印 共軍秀陸基中段反導反衛星武器 2021/02/06 旺報
2021-02-09 08:59:33
阿楨
2021-04-22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電科、中國電子展示了多種反隱身雷達。

當代的隱身戰機受限於技術和飛機固有物理特性,無法做到全頻段隱身在釐米波,毫米波等波段隱身性能較好,在米波,分米波等波段隱身效果較差。此外,當代隱身戰機物理尺寸大概一致,這導致同樣大小的隱身戰機會與部分UHF波段產生電諧振,產生大量電磁回波,從而失去隱身效果。中國電科的JY-26/YLC-8E同為利用UHF波段的三座標警戒雷達。
  124E被動式防空雷達,如果隱身戰機在空中打開了機載雷達或自衛干擾吊艙,發出的信號會被被動式雷達捕捉到,從而供後者進行定位。
  如果隱身戰機保持無線電靜默,那麼全球各個空域廣播、電視信號密集,在這樣的環境下,隱身戰機就好比是魚,電磁環境好比是水,魚從水裡遊過,無論如何都會產生漣漪。因此,想要捕捉到這個漣漪,就需要另一條技術路線“非協作雷達”。中國電科的DWL002無源探測系統,可通過接收隱身戰機反射民用調頻廣播信號時產生的微弱變化,實現對隱身戰機的探測、定位、跟蹤。因為使用的是調頻廣播和電視信號等民用外輻射源,所以叫非協同探測定位設備。
  打無人機、打炮彈、打低幔小
YLC-48是國內首個可擕式相控陣雷達,採用首創的圓形數位相控陣體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機動靈活等特點。該雷達具有強地雜波下高概率檢測“低、小、慢”目標的突出能力,可有效探測、跟蹤任意方位來襲的目標的能力。
  SLC-7雷達可以對付包括隱身戰機、常規固定翼飛機、直升飛機、無人機、巡航導彈、戰術導彈以及臨近空間目標等等多類型目標,被譽為“萬能雷達。此外,SLC-7還可定位火炮和火箭彈目標,用途之廣泛遠超其它許多同類雷達。
  除了電磁手段以為,各個廠商還展示了各種通過光電手段打擊低空目標的產品,部分產品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21_04_24_588637_2.shtml
  相關新聞
我是總師——反隱身雷達總師 2018-03-18 CCTV財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YTzz8NsVo
2021-04-25 07:40:25
阿楨
高超音速武器也能被攔截?美國專家:末端降速、機動性大減 2021-02-11

美軍高超音速武器落後於中俄,2020年3月,美軍參謀長在參議院報告表示,“高超音速武器的飛行速度太快了,根本無法成功攔截。”但美導彈專家雷夫認為,高超音速武器飛行末端,為了確定目標,必須減速。當然,這是理論,畢竟,高超音速武器尚未實戰過,更別說實戰攔截了。

反導系統怎麼防禦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

滑翔飛行器重返時的彈道,第一是桑格爾“水漂彈”,導明顯的錐體造型(例如我國的東風-15B),由於錢學森彈道的升阻比高,所以會在雙錐體上增加一些短小的彈翼,以提供額外的滑翔升力。不過採用箭簇形扁平升力體的東風-17,是一種更新的全程滑翔彈道。發動機在上升段快出大氣層前就關閉,然後彈體依靠重力作用自然停止上升並轉向,此時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水準加速彈體,最後轉入滑翔階段,在大氣層內起滑,因此彈道頂點較低,降低了被地平線上預警雷達給偵測到的幾率,而且彈道全程不可預測。對現有導彈防禦系統形成了挑戰: 防禦的不確定性提高;現有導彈防禦系統的反應能力跟不上;現有攔截彈難以攔截。
  相關新聞
陸東風17新亮相美智庫:台愛國者飛彈會攔不住
美軍發展第四代反導攔截彈的發展,針對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研製反高超音速導彈預警系統
俄軍首創高超音速防空導彈--新鎧甲--速度8馬赫可攔截任何目標
美媒:S-300/鎧甲-S1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回應: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防空導彈武器形同虛設。)
中國1130近防炮可攔4馬赫目標
東風100比東風17還神秘,顛覆了傳統巡航導彈,速度在3-4馬赫,而且還隱身。
2021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展示了多種三座標反隱身雷達。
2021-05-01 09:05:07
阿楨
美指陸機器鯊魚趕不上美軍 陸媒反譏:別忘電磁炮剛吃了敗仗 2021/07/12 中時

2021年第7屆中國軍事智能裝備博覽會上,一款形狀類似鯊魚的水下無人潛航器因外形獨特引起熱議。美媒指出,這種仿生無人潛航器能以低聲學特徵高速運行,但中國相關技術還趕不上美國。陸媒則反唇相譏稱,「別忘了美國才在電磁軌道炮吃了敗仗」。
機器鯊魚以吸音材料製成,具有低聲學特徵效果,推進系統採用仿生尾鰭設計,而非傳統的螺旋槳。如此可以更加真實地模擬鯊魚、減少噪音,也具備功耗低、續航時間長、速度快、操控靈活等優點。
在實際操作上,中國海軍會先水下通信網路,母艇釋放水下潛航器以遠端收集情報,執行跟蹤、識別和攻擊敵方面艦艇。

殲-7雷達截面像F-16 陸老爺機對台用途大了

《南華早報》報導,自從解放軍2016年開始出動軍機繞台後,2022-06-17是殲-7首度參與這類任務。據中方媒體說,解放軍已將數千計包括殲-6/7在內的退役2代戰機改裝為無人(靶)機,因為它們的雷達截面類似台灣自製IDF和美製F-16,可擾亂台灣防空系統。
中方研究了2020年9月,亞美尼亞被耍,猛向亞塞拜然改裝成無人機的An-2雙翼螺旋槳飛機開火。解放軍從中效法,把殲-7當人無人誘餌,在區域可能的衝突中發揮壓制敵防空的效用。
  回應
噗,把舊殲7改成無人靶機,跟拿現用的靶機來比貴上幾十倍,毫無價值!嚇嚇那些不懂的人大外宣而已啦!
哎!中共早就造了殲6和殲7無人機,殲6數量驚人,改造費用也相對低,就加個慣導,無線電指令起飛後,矯正一下目標方向就可以不管了,你什麼電磁反制對我都沒用! 去好好讀一下1982年貝卡河谷空戰,誘敵開火暴露位置這是個大用處,四十年後的今天 誘導殘存雷達無人機戰術更加精進
2021-07-13 10:29:32
阿楨
印媒:俄新型5代機比梟龍還便宜 印度可買來對抗中國 2021-07-28 軍迷圈

  據《印度國防新聞》網站報導,俄羅斯輕型第五代戰機“將軍”很可能具備先進的隱身能力,但其售價將遠低於美國的 F-35。而印度空軍沒有戰機能與殲-20匹敵。因此印度將熱衷於購買,以幫助其在邊界上應對中國。
  預計“將軍”戰機將在2023年進行首飛,並於2026年開始交付。該機採用單引擎設計,採用三角翼和傾斜雙垂直尾翼佈局並取消了水準尾翼。它裝備了推力向量發動機以及至少三個內部武器彈艙。最高速度為2馬赫,航程為3000公里,有效載荷為 7.4 噸。
  與價格至少1億美元的F-35相比, “將軍”只有2500萬至3000萬美元。相比之下,蘇-35超過8000萬美元,而成飛公司殲-10C超過6000萬美元。中巴JF-17梟龍Block3, 5000萬美元。不過一款五代機想達到預定的價格總是非常困難的。例如F-35預估成本也僅為5000 萬美元。
  預計中東、亞太和拉丁美洲國家都對“將軍”有興趣。
  相關新聞
未收到外國採購申請 俄將自行撥款建造新型五代機
美軍方要求下一代發動機可以匹配F35戰機
F35B為何要登日本航母 美媒:就為對抗中國
日本想用F22+F35技術對抗殲20 但要等15年 2021-08-25
  2021年7月,美批准出口日本105架230億美元F-35,數量到達147架,成為F-35的最大海外客戶。
  F-35的局限性……
  回應
看來阿三還沒被毛子坑爽
毛子航母都可以白送,將軍2500-3000萬美元有何不可。只是,想要相控陣版-加錢;想要帶光電塔-加錢;想要內置導彈-加錢……
所有軍火,在別人手裡都打不過布拉莫斯,到了阿三手裡,就賦予仙氣,是世界第一。
  相關新聞
中俄印都有蘇30誰的性能最強 美媒排名
  第一名:蘇-30SM2——俄羅斯
  第二名:蘇-30SM——俄、哈薩克、白俄、緬甸
  第三名:蘇-30MKI/MKA/MKM——印度、阿爾及利亞、馬來西亞
  第四名:蘇-30M2——俄
  第五名:蘇-30MK2——委內瑞拉、中國、越南、烏干達、印尼
  第六名:蘇-30MKK——中
  第七名:蘇-30K——安哥拉
  回應
最強的應該是殲16.
  相關新聞
蘇35罩門「雪豹-E」被動電掃雷達吃大虧 被殲16與殲10C的動電掃雷達壓著打
和印度軍演想摸清陸蘇-30底細 日本要以F-15迎戰
2021-09-04 08:05:43
阿楨
2021珠海航展:中電科14所多型世界領先反隱身雷達公佈 2021-09-28

14所在本次航展主要亮點:一是更加體現體系化的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二是更加注重體現攻防兼備的能力。觀察-確認-決策-打擊(OODA)作戰全流程,多維度展示攻防兼備的能力。三是更加體現應對新型作戰和新型威脅樣式的能力。
  14所在本次航展包括YLC-8E型UHF反隱身戒雷達、SLC-7型L波段、SLC-12型S波段、YLC-12型C波段 (可以舉高到18米,可解決無人機、巡航導彈等超低空目標的探測難題),它們覆蓋UHF、L、S、C等波段,具備全數位化、先進技術體制等四代雷達基本特徵,骨幹型號已經陸續採用氮化鎵技術,具備多方面的技戰術優勢:第一,通過多頻組合、優勢互補。雷達頻段越低(如YLC-8E),反隱身能力越強;頻段越高(如YLC-12),機動能力、跟蹤性能等越好。多頻組合可實現探測威力、探測精度、抗有源干擾、機動能力的最優組合。第二,多頻協同,高效探測。第三,動靜結合、高低搭配。依託YLC-8E和SLC-7的強探測能力,駐守重要區域或敏感方向,發揮SLC-12和YLC-12高機動性的優勢,靈活組合,實現補網、強網、拓網。若與海基、空基、天基雷達協同,融合戰區內多源資訊,可實現立體化的制空及攔截作戰。
  相關新聞
中國砸10 兆人民幣發展氮化鎵與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台灣落後中國!
愛國者飛彈屹立不搖的關鍵:第一代半導體材料為矽、第二代為砷化鎵,第三代則碳化矽(SiC)及氮化鎵(GaN)尺寸小、高功率,散熱快,低雜訊、低耗電,其實神盾系統的SPY-6相位陣列雷達,在2010年即已先採。早期主動電子相位陣列雷達體積相當龐大,成本極高,但現已普遍用在戰機上,如F-22的AN/APG-77雷達、F-35的APG-81雷達,仍採用砷化鎵元件,美國目前如雷神等電子系統大廠,都開始將氮化鎵應用在相位陣列雷達上。
美國伯克3型驅逐艦氮化鎵雷達vs中國萬噸驅逐艦055砷化鎵 周子定(法輪功新唐人電視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humDPXkgM
氮化鎵讓055驅逐艦擁有當今威力最大的雷達 2016-06-10 騰訊

陸022艦在雷達中「隱形」? 外媒曝:反因此一目了然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 2021-09-27指出,在使用合成孔徑雷達(SAR)偵察衛星之下,中國的22型匿蹤飛彈快艇不僅無所遁形,更由於其獨特的外型設計,反而更容易被分析人員辨認。
  回應
匿蹤本來就是對雷達,火控雷達看不見,就沒法鎖定和引導飛彈射擊!
2021-09-29 09:18:50
阿楨
外媒關注殲-16電子戰機,比EA-18G還猛,對台軍有碾壓性的優勢 2021-09-28

珠海展示的殲-16D使用了國產「太行」發動機,而不是進口的AL-31。取消了機頭座艙罩前的紅外傳感器和機炮,取代的電子設備。機頭的雷達天線罩也縮短了。翼尖安裝了大型電子設備莢艙。機翼下方掛載了至少三種型號的四個大型電子戰吊艙,而EA-18G只能掛載3個,;殲-16D機身更大,翼尖的被動測量莢艙的相隔距離更遠,更有利於無線電測向;殲-16D航程超過EA-18G;殲-16D至少還有6個掛載點,載彈量超過EA-18G。
  回應
EA-18G 可以航母起飛啊,殲16D 不行。
J15D都服役很久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69kmwd3v_w
2021-10-13 10:01:08
阿楨
中國貼片雷達技術成熟,無人預警機亮相2021珠海航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GgqP29kjz8

中國電科38所天哨無人預警機JY300亮相,機頭兩側出現貼片雷達 2018-11-05

天哨世界首次實現了雷達與無人機一體化設計,傳統預警機多背圓盤型雷達,而「天哨」的UHF保形天線能大增天線孔徑面積,提高雷達探測性能。有阻力小,航時長,載荷威力大等特點。
https://kknews.cc/military/6zje2al.html

中國軍方為何突然曝光一超級雷達? 2017/03/02

韓國新聞網稱,中國將在東部沿海上空部署戰略氣球預警雷達,中國已有空中和陸基、艦載預警雷達,浮空器成本非常低,懸停空中,比普通陸基雷達延伸數倍,美國JLENS探測達400千米,美已設置了多型浮空器。
https://read01.com/knGNP2.html

新疆驚現特大號機庫 足以容納核動力航艦

新聞網站「The Drive」2021-07-14報導,根據衛星影像,中國新疆存在一座超大型機庫,可能是供平流層飛艇使用,任務則可能包括彈道飛彈防禦、反衛星等(楨:預警機? )。
2021-10-19 07:51:39
阿楨
陸094核潛艦台海浮航 美專家曝兩種可能性「艦體問題」「秀肌肉」 2021/12/03 CNN

美國海狼級核子動力攻擊潛艦「康乃狄克號」10月2日於南海撞上海底山後,也由於艦體受損,最後以浮航的方式自行返回關島基地。

潛艇為什麼特別容易發生碰撞事故?

2021.02.08,日本蒼龍級潛艇在四國島與香港商船碰撞。商船大致無恙,而潛艇桅杆、圍殼、升降舵嚴重受損。21世紀以來,自俄羅斯庫爾斯克號導彈核潛艇爆炸沉沒,共發生了31起重大事故,其中碰撞17起,主角也都是美英等國的先進核潛艇,而普遍現象背後,一定有著相似的原因。

美國海軍研究μ粒子水下定位 補上GPS不足

任務與命令(Task and Purpose) 2021/12/02報導,與GPS信號不同,宇宙射線μ子是一種天然輻射源,可以穿過岩石、建築物和地球,可以在北極圈以北的高緯度地區使用,那裡的GPS衛星由於軌道限制而無法正常工作。可以利用類似聲納回聲定位的原理,不同的探測器相互比對 μ粒子的信號,然後以三角測量進行定位。原本屬於在量子力學,現在卻可能應用軍事導航上,科技正朝科幻小說的方向前進。

中國水下量子通信讓潛艇革命性進步 2018-01-16 科普中國網

中國完成了國際首個海水量子通信試驗,為軍用潛艇和水下作戰帶來革命性技術突破。短波是潛艇最常用的通信方法,但是短波在水中衰耗過快,因此必須浮到海面上,將天線伸出海面,與潛望鏡相同,為8到15米。如過深,還有浮標天線,這樣通信時就不容易暴漏。
  相關新聞
我軍運8/潛艇等裝有長長的低頻長波天線能穿透海水聯絡潛艇
陸北斗突破水下障礙 大利隱形打擊
據《南華早報》2019/06/20報導,北斗不僅能為水下艦艇提供準確一致的定位數據,還能從水下設備傳輸追蹤和定位資訊給岸基和地面站。
2021-12-06 07:19:55
阿楨
陸建超級天線網 信號可傳潛艦達關島 涵蓋台灣南海 2021/12/03 中時

全球最大的天線已在華中運作,據參與專案的工程師和科學家說,這不僅能和潛艦長程通訊,也能供民間應用。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日報導,雖然相關設施的確切地點並未公布,但據信它位於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別山自然保護區。從太空看來,這由電纜和塔架組成的天線網很像普通電力線,外形宛如長寬超過 100公里的巨型十字架。但在這些電力線末端,銅製節點深深固定在厚實的花崗岩內。兩個強大的地下發射器能充電1兆瓦,將地球變成巨大的無線電台。此外,萬一1個被損壞,另1個仍能獨立運作。
據發表在《中國艦船研究》學術期刊上的論文說,就算遠在1,300公里外,設置在海面下200米海床的接收裝置仍能輕易接獲巨大天線的信號。換句話說,這範圍涵蓋了朝鮮半島、日本,台灣和南海。
武漢船舶通信研究所相關專案首席工程師查明和團隊說,設計這設施在於維持總距離長3,000公里的水下通信,而這足以到達美國西太平洋最大的軍事基地關島。而設施發出的0.1—300Hz極低頻(ELF)電磁波,可以在水下和地下傳播很遠的距離。
此外,中國也和俄羅斯進行實驗,看訊號能通過地面傳播多遠。雖然俄羅斯站台從7,000 公里外接收到訊號,但隨著距離增加,仍必須付出代價。那就是只能單向通信,並只能發送加密簡訊。不過,中國軍方研究人員說,潛艦和水下潛航器等智慧裝置,都能接獲指令或攻擊目標,在保持隱形的同時,也能迅速採取行動。
2021-12-06 07:26:13
阿楨
中美雷射通訊戰開打!北斗NASA各顯神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_wbMbAgRE8

中國首次展示雷射通信,北斗導航,20年太空布局成功 2019-11-22

雷射具有高指向性和極高帶寬的優點,雷射通信系統可以讓衛星通訊變得快捷順暢並且難以被監聽。而且,北斗導航,還可以進行信息傳遞。一旦北斗的通信帶寬不再成為問題,就可將原本用於星間通訊節省下來,增強對地面站的聯絡能力。中國兩架運-12運輸機之間,完成了144公里帶寬2.5Gbps的雷射通訊試驗,一分鐘傳輸一部1080P的高清電影。

中國兩架運-12144公里雷射通信 未來殲20能用它實現全靜默隱身攻擊 2017-01-16 無名高地

雷射通信容量大,而且保密性好。不過10公里以上,非常容易受到雲、雨、霧、雪的影響。再加上雙方的相對位置如果不確定,根本無法完成穩定的通訊流程。不過,這中國的APT技術由「捕獲體」-「指向」-「跟蹤」三個部分組成。簡單的講,先使用一束低功率雷射進行掃描,確定雙方的位置,隨後交給指向系統建立連接,最後由跟蹤系統完成通訊過程。這個特別考驗的是,研究方在精密光學、精加工、姿態控制和算法、雷射器等等諸多系統上的功底,中國現在已經攻克了相應的技術難點。
中國早在2000年,解放軍就裝備了大氣層內雷射通訊系統。隨著近年雷射通訊和量子通訊的結合更是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2012年,中國就完成了衛星和地面的雷射通訊測試網的組建,實現了500Mbps的通訊帶寬。歐洲2016年才發射雷射通訊衛星實驗平台,比中國落後了4年!
  相關新聞
美期待衛星裝雷射打造絕對可靠通訊網絡:中國公開一技術讓其夢醒 2016-06-28 麥田軍事
衛星雷射光通訊 營運商兵家必爭 2021/10/03 經濟日報
中5雷射器基地威脅美太空戰力
2021-12-09 08:52:55
阿楨
陸殲10C確定出售巴鐵 關鍵在PL15導彈WS10發動機 2022/01/04 中時

日前巴基斯坦空軍2022官宣視頻透出端倪後,巴國隨即對外放出殲-10C機隊將在2022年3月23日國慶中展示的消息,之所以從殲-10A直到殲-10C才成交,除了與印度購入飆風戰機外,殲-10C成功換裝渦扇-10向量推力發動機與決定搭配PL-15遠程空對空導彈,是關鍵。
霹靂-15可供巴JF-17(梟龍)Block3使用,但在雷達與與機動性等遜於飆風,對戰勝算不大。進口殲-10C後,只要掌握機會並運用適當的戰術,有機會先發制敵擊敗飆風。
殲-10C在2019年珠海航展傳出的是每架7000萬美元,接近梟龍Block3的5000萬。殲-10C甚至稱這次交易是14億美元購入36架,真是半買半送,當然也有可能是與其他交易項目捆綁在一起才有的價格。中國願意以如此低廉價格出售給巴國,除了雙方長期的關係之外,可以讓殲-10C有實戰檢驗的戰場。因為對於所有高價值軍事資產來說,實戰戰績才是軍火外銷唯一的硬實力,只要有一次機會擊敗盛名在外的飆風戰機,那未來的財源才真是源源不絕而來。

梟龍報價5000萬美元,阿根廷嫌貴要求降價,還拿印度施壓? 2021-06-07

5000萬美元的梟龍是否太貴?印購法陣風單價超過2億美元,瑞典JAS 39鷹獅已超一億,印度LCA光輝成本也7800萬美元性能是絕對比不過梟龍,所以梟龍有很好的性價比。
梟龍Block1僅1500萬美元。但是多批次改進,Bolck3已5000萬美元:換用了探距170km的KLJ7主動電子掃描(AESA)雷達,PL-15/10空空飛彈。
  相關新聞
台灣買F16V要價1億2100萬美元逼近F-35B 專家說通膨驚人價格翻倍
空軍說明:F16V單機價1.21億美金 F35要1.5億美金以上
2022-01-05 08:00:45
阿楨
俄羅斯遇經濟抵制 Su-35戰機被大量退單 2022/01/04

俄羅斯的蘇愷系列戰機過去幾十年一直很暢銷,不過最近遇到退單潮。知情人士透露,由於美國與西歐陣營對俄羅斯經濟制裁,間接導致一些Su-35戰機的原本訂戶決定退訂單,包括埃及、阿爾及利亞、印尼都取消了Su-35戰機的採購案。
防衛部落格(Defense Blog)報導,Su-35之所以被退單,與它的產能受限有很大的關係,雖然俄羅斯掌握了大多數Su-35的生產工作,但是精密的電子設備卻需要從美國、歐洲和以色列進口,在美國與北約對俄羅斯進行工業產品的禁運後,就造成產能的延遲。
消息人士表示,「由於俄羅羅未能及時更換供應商,先前從一些歐洲國家和以色列進口的主動掃描陣列雷達和關鍵航空電子設備被扣住,影響3個國家對Su-35的大訂單。」
埃及也停止了30架Su-35戰機的採購,轉單到其他款式的戰機。鄰國阿爾及利亞也決定不買Su-35,而是把資金集中到Su-30SM 戰鬥機的性能更新上,現代化上。這對俄羅斯來說,是相對的好消息,雖然新戰機訂單取消,但至少現有戰機的性能提升也是一筆不無小補的商機。
Su-35剩下的出口希望在伊朗,報導稱,德黑蘭將於下個月與俄羅斯簽署一項為期 20 年的軍事戰略合作協議,可望購買包括 S-400、軍用衛星和埃及退訂但已完成的Su-35戰鬥機。
  相關新聞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S-300/鎧甲-S1被摧毀,但在利比亞不敢打以色列軍機,在敘利亞被土耳其無人機摧毀 (回應: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防空導彈武器形同虛設。)
2022-01-05 09:54:08
阿楨
美媒:巴軍殲10C令印度面臨重大挑戰 全面超越蘇30 2022-01-05 軍迷圈

  美媒《軍事觀察》報導,巴基斯坦已成為殲-10C“4++代”第一個海外客戶。
  印度自20世紀90年代末部署重型戰鬥機蘇-30,並從2002年部署更先進的蘇-30MKI,目前有270多架正在服役。
  蘇-30MKI續航能力比殲-10C高得多,可攜帶更多的彈藥,而印度最近從法國購買的“陣風”戰機,飛行速度和高度不但不如蘇-30,甚至也不如殲-10。殲-10是在蘇-30MKI問世16年後的2018年才服役,並受益於中國強大的技術基礎和研發規模,在航空電子設備,特別是感測器和電子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殲-10C的部有源相控陣雷達,雖然尺寸要比蘇-30MKI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小,但更難被干擾,探測效率也更高,電子對抗能力也更強。殲-10C的PL-15性能遠遠優於俄羅斯R-77和法國“米卡”導彈。在射程上,PL-15可以達到印度導彈的兩倍以上(R-77為110公里,米卡為80公里)。PL-15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制導,不僅不易受到干擾,也更能鎖定隱形目標。在短程空對空作戰方面,殲-10C的PL-10短程空空導彈具有非常大的離軸發射角,要比印度優勢。殲-10C機身更廣泛使用複合材料,重量也更輕,推重比也更高。
  殲-10C相對于蘇-30MKI的主要優勢在於,低得多的運營成本和維護需求,以及先進的電子系統和資料連結。這也被認為是使該機在2020年模擬空戰中擊敗俄制蘇-35的主要因素。
2022-01-06 07:43:07
阿楨
中國航發大爆發,新款直10ME換裝更強勁心臟,長弓霹靂火單挑台灣「長弓阿帕奇」 2022-03-30

近日,一張最新款直-10ME武裝直升機的照片,引起外界關注,桅杆頂部則安裝了一部雷達,看起來與美國AH-64長弓阿帕奇很像。
從外觀來看,長弓阿帕奇像的頂個盤,而俄羅斯米-28N則像頂個球。而照片中的直-10比阿帕奇厚一些,但又沒有米-28N那麼圓,可能對這兩種都有借鑒。
AH-64 長弓最大特點是“發射後不管”,射導彈後可以實現自主索敵與追蹤功能,可以不需要駕駛員確定目標,直接撤離戰場,提升直升機的生存率。另外,長弓每6秒鐘就掃描一次,可在8公里的範圍內同時鎖定與區分多達256個目標,並且篩選出16個首要目標。在伊拉克戰場中,將伊拉克龐大的裝甲坦克群以摧枯拉朽之勢擊垮。
而米-28N的 “夜空獵手”是毫米波與釐米波雙波段雷達,能在黑夜、大霧與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照樣能準備識別與追蹤目標。並且配備鐳射測距儀等設備,能以10至15米低空貼地飛行時,及時避開障礙物,並且能在障礙物後方探測前方目標。
直-10ME機頂雷達可能兼具這兩種特性,使其能發揮更好的優勢。在2019年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上,中國的直-19直升機就出現過類似的裝置。
最初直-10,採用加拿大PT6C-76C發動機,但美國制裁,後續直-10採用國產渦軸-9A,造成直-10的航程、起飛重量等難以安裝機頂雷達。而如今已換裝渦軸-9C發動機,為直-10加裝機頂雷達創造了條件。
美國因S-400事件對土耳其進行制裁T-129發動機,巴基斯坦因而轉向中國訂購直-10ME。
2022-04-03 11:05:04
阿楨
陸新式遠程預警雷達曝光 可探測數千公里外彈道導彈與太空衛星 2022/04/19 中時

中國最近在山東省沂源縣建造一款全新的遠程預警雷達,這種雷達可以探測數千公里外發射的彈道導彈,防禦的方向覆蓋整個日本國土。左圖為2019年衛星照,右圖為2022年同一地點衛星照。
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媒《防務新聞》報導,由商業衛星圖像公司Maxar Technologies發佈在谷歌地球上的圖像顯示,大陸山東省的一座山上在2022年2月的衛星照片中顯示已建成一座新的大型相控陣雷達(LPAR),該雷達緊挨著此前建造的另外一座長程預警雷達,但雷達陣面朝另外一個方向。
報導說,這張照片和美軍鋪路爪(Pave Paws)長程預警雷達不同的是中國新型雷達只有一個陣面。《防務新聞》稱,新的雷達在2019年11月之後的某個時候建成,可能會給解放軍提供北韓、韓國、日本大部分地區甚至俄羅斯遠東部分地區發射彈道導彈的預警。
報導指出,這個基地有另外一部單陣面雷達,朝向不同的位置。中國另外也在浙江省和黑龍江省建造了數個大型預警雷達,可以從多個角度對日本、朝鮮半島和臺灣地區進行遠程預警。此外,中國還在新疆庫爾勒建設另一個雷達基地,提供針對印度的早期預警。
《防務新聞》表示,這種雷達除了對彈道導彈發射提供警告外,還可以用於衛星跟蹤和一般空中監視。
對於中國遠程雷達的預警能力,報導表示,尚不清楚當下中國遠程雷達具體性能指標。而另一種典型大型相控陣雷達─美國著名的鋪路爪AN/FPS-115雷達的波束可以從陣列的中心軸偏轉60度,允許每個陣列覆蓋120度的方位角。而此前中國發佈的大型相控陣雷達照片顯示,陣列也是傾斜的,類似於AN/FPS-115,這種陣列允許波束指向3度到85度之間的任何仰角。
美軍的鋪路爪雷達具體性能參數並未正式公佈,外界估計它能夠探測3000海里(約5600公里)範圍內雷達截面積為10平方米的目標。
報導表示,中共全面軍事現代化計劃過程中,為提高戰略態勢感知能力投入大量資金。中國的大型預警雷達是中國預警、導彈防禦和空間跟蹤網絡的組成部分,該網絡還包括越來越多的天基傳感器和超視距雷達網絡。
2022-04-20 08:18:49
阿楨
中共戰力8優勢 國防部提犯台8劇本 2022/04/28 中國時報

根據國防部最新送抵立法院的預算解凍報告,在比較兩岸軍力裝備優劣情勢,坦言包括中共地面部隊打擊火力較佳,中共水面艦制海戰力超越國軍,中共戰機制空作戰稍占優勢,及中共潛艦戰力大幅超越國軍等8大優勢。報告指出,國軍持續建立立即作戰能力因應威脅。
中共目前各型艦船接近900艘,持續建造航空母艦、055型、052D型驅逐艦、054A型護衛艦、潛艦及登陸艦數量,強化遠海、水下及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共軍新型戰機已配賦相位陣列雷達且飛彈射程最遠120公里,優於我戰機的112公里,具制空及數量優勢。
儘管我方E2T/K預警機性能優於共軍(楨:? ),但台海空域狹小、我預警機數量有限,整體空中制電磁能力優於我軍。
中共8種對台可能行動。包括認知作戰、灰色地帶威脅、聯合軍事威懾、聯合封鎖、奪占外、離島、斬首作戰、聯合火力打擊、全面進犯等。關鍵在於優先奪取制電磁權、制空權、制海權三權,續以統合運用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及三軍戰力,對台行大規模三棲進犯,併用信息化作戰、癱瘓打擊、抗擊外軍、打擊東部防禦、聯合空機降突擊及登島作戰等多重手段,力求速戰速決,瓦解本島防衛體系。
  回應
那台灣還剩什麼有優勢的?
草螟弄雞公,醜中仇中,把台灣變成烏克蘭

大陸最新型預警機「空警500」 對決 台灣E-2K 2015-03-25 中央社記者胡立宗

大陸空警500航程5700公里,滯空時間8小時,監控範圍為470公里,指揮調度對象達100個。結構雖小,但圓盤狀雷達罩內藏3組相控陣列雷達,整體性能卻與空警2000相當。
台灣E-2T/K有6架,其AN/APS-145機械掃描雷達範圍250公里,可追蹤2000個目標,並指揮調度其中40個目標,滯空約5小時。

空警500和E2D鷹眼,誰是地表最強預警機?專家:我們領先美國一代 2021-08-16

空警-500的雷達更加先進,在國際上首次採用全數字陣列雷達技術,通過「小平台、大預警」,探測能力、跟蹤目標的數量、情報處理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大幅提升。
儘管美國的E-737和E-2D等最新型預警機也號稱採用了數位技術的主動相控陣,但都是在信號處理方面採用數位技術,而在信號的生成、發射和掃描等方面仍採用傳統舊式的模擬器件(APY9採用了電子掃描+機械旋轉的混合模式),這就造成雷達天線重量偏大、線纜連接非常複雜、功能的可重構性能較低,而且雷達信號的損耗難以克服,降低了全系統的探測性能。
2022-04-28 09:35:21
阿楨
美刻意藏鋒? 基隆級艦被曝恐無法反制共軍反艦飛彈 2022-08-15 聯合報

海軍基隆級左營艦日前被目擊在東部海面緊隨跟監共軍南京艦,知情立委披露,政府原計畫耗資近廿億元對四艘基隆級艦電戰系統進行性能提升,但卻因美方建議失誤造成我需求不符,只好現況結案,造成基隆級艦電戰系統依然老舊,且干擾彈不具自動接戰功能,恐無法反制共軍先進反艦飛彈的攻擊。
對此,海軍司令部昨(14)日表示,目前海軍基隆級艦電戰系統均妥善,且搭配各軟硬殺手段,可執行反飛彈防護作為。而面對敵情威脅劇增與電磁科技發展快速,海軍正持續洽國外尋求新式電戰系統;另已同步委請中科院研發,以籌獲滿足海軍作戰需求的裝備。
面對共軍052D型艦艇,立委披露,國軍配合美方建議,原規劃於一百而零九年至民國一百一十二年,編列十九點九億餘元預算,計畫將我國四艘基隆級驅逐艦現役且損壞的AN/SLQ-32(V)3電戰系統,進一步升級為AN/SLQ-32(V)6型。這主要來自共軍反艦飛彈普遍具備「頻率捷變」的性能。即共軍飛彈發射後,其導引的無線電訊號,可快速變頻,難以被鎖定干擾。共軍服役近卅年的鷹擊83反艦飛彈,就已有在末端導引階段採用「頻率捷變」的技術,共軍爾後服役的鷹擊62、鷹擊12、鷹擊18等反艦導彈,據信都有這項性能,而美軍隨艦移交的老舊AN/SLQ-32(V)3電戰系統,沒有辦法反制這項技術,加以鎖定干擾。而且,因為系統老舊且缺乏零件之故,基隆級艦這項電戰系統多半故障待修,其中一艘甚至一度故障長達八年無法修復。
但這項性能提升計畫生變,立委說,原因竟是美軍建議我方採用的AN/SLQ-32(V)6型,本身也已面對消失性商源的窘境,供我性能提升的也是面臨淘汰的舊款,美軍本身計畫採用的其實是更新型的(V)7型。海軍發覺此節,最後選擇以現況結案,另勉力修復長期損壞的現役電戰系統。
  回應
內行人都知,米國根本無法應對中國的「頻率捷變」的技術,只是來賣台人的錢而已。
  相關新聞資料
頻率捷變雷達 - 中文百科知識
頻率捷變雷達是指發射的相鄰脈衝的載頻在一定頻帶內隨機快速改變的脈衝雷達。這種雷達可以有效地對抗窄帶瞄準式有源干擾,而且還具有加大探測距離、提高測角精度、抑制海浪雜波等優點。大多數軍用雷達都採用這種體制,並已逐漸推廣到民用船載雷達。頻率捷變雷達可分為非相干頻率捷變雷達和全相干頻率捷變雷達兩類。
2022-08-15 06:49:16
阿楨
印媒:中國光學系統能探測300公里外的隱身飛機 2022-09-22

印度《歐亞時報》報導,四川九洲公司工程師團隊近日在中國期刊《紅外與雷射工程》,開發一種新型單光子雷射/紅外共孔徑主被動成像探測光學系統可以對285公里外的飛機進行紅外跟蹤探測,紅外光譜特徵可以清晰的識別出飛機的輪廓、發動機數量、姿態、距離等信息,除了被動接受紅外信號外,該系統還可以主動向目標發射雷射束,可以收集包括飛機窗戶數量在內的更多高價值信息。由於體積小,該光學系統可廣泛應用於車載、機載、星載等平台的偵查、預警以及制導。已經在-40℃-60℃環境下進行了極限測試,除此之外,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也開發出了一種遠程紅外搜索雷達,可以探測225公里外的飛機紅外信號,可以識別和跟蹤1000公里外的國際空間站。
雖然美F-22及F-35隱身戰機採用了包括噴塗鏡面反射金屬塗層在內的多種減少戰機紅外信號的措施,但是依然不能完全遮蔽隱身戰機所產生的熱量。另外,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IRST)是被動接收紅外信號,而傳統的機載雷達在發現對手的同時也會暴露自身的大致位置。
美國《Flightglobal》網站顯示,中國殲-20的IRST能發現150公里外的B-2轟炸機的紅外信號,可在110公里外發現F-22,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IRST。新型光學系統可以在近300公里外探測。
由於紅外波在光譜中的能量相對較低,很容易迅速被大氣層吸收,不過中國工程師開發了一種單光子探測技術,進行計數和相關處理。對於快速移動的戰機目標,紅外搜索雷達需要長時間掃描,以獲取遠距微弱紅外圖像,中國在系統內部安裝一套特質的光學鏡頭,通過精確自動調整光束的方向來消除目標的模糊狀態,可以在幾秒鐘內掃描速度比目前使用的大多數紅外雷達更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8elIFIrzw
2022-09-22 08:13:43
阿楨
美媒:中國航母加裝新型防禦系統,可發現隱身導彈 2022-10-02

最近,央視報導中中,遼寧號航母艦島前方出現了一套能夠360度旋轉的神秘光學設備。美國軍事網站《戰區》認為,這應是一套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IRST)。雖然機載IRST系統也能夠進行旋轉,但無法進行360度的環向探測。“遼寧”號航母上安裝的多台艦載IRST系統,或者是依靠多艘護航艦上的多台艦載IRST聯網,就可以通過三角測算算出來襲目標的定位資料。對掠海反艦導彈的探測距離在8000米以上,對巡航導彈的探測距離為20000米以上,對戰鬥機的探測距離則在30000米以上。可以追蹤不低於30批,並向指控系統提供10批來襲目標的資訊,具備強大的抗飽和攻擊能力。
美軍正在裝備大量的隱身導彈,比如AGM-158C隱身反艦巡航導彈就被美國海軍視為未來針對中國海軍水面艦隊的重要武器。但是,這些隱身巡航導彈主要是採用隱身外形設計以及少量隱身塗料來規避常規艦載雷達和探測系統的追蹤,在艦載IRST系統面前,其隱身效果將會被大大削弱。 AGM-158C為0.95馬赫左右,如果沒有隱身性能加持,那麼1130近防炮就可以對其展開攔截。8000米的距離意味著紅旗-10/1130近防炮可對AGM-158C進行2-3次的攔截。
現在五代戰機的頭盔顯示器和機載分散式孔徑系統,已擁有360度的環向視野。而水面戰艦的體積比戰鬥機更大,如果兩者的資訊溝通程度能夠進一步提升,那麼戰艦可以直接為戰鬥機提供火控資料,戰機也可以直接為戰艦提供火控諸元。

印媒:中國光學系統能探測300公里外的隱身飛機 2022-09-22

中國殲-20的IRST能發現150公里外的B-2轟炸機的紅外信號,可在110公里外發現F-22,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IRST。新型光學系統可以在近300公里外探測。
2022-10-07 08:23:09
阿楨
美媒:中國航母加裝新型防禦系統,可發現隱身導彈 2022-10-02

最近,央視報導中中,遼寧號航母艦島前方出現了一套能夠360度旋轉的神秘光學設備。美國軍事網站《戰區》認為,這應是一套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IRST)。對反艦導彈的探測距離在8000米以上,對巡航導彈20000米以上,對戰鬥機30000米以上。可以追蹤不低於30批,並指控10批。
美軍正裝備大量隱身導彈,比如AGM-158C隱身反艦導彈0.95馬赫,8000米的距離意味著紅旗-10/1130近防炮可進行2-3次攔截。
五代戰機的頭盔顯示器和機載分散式孔徑系統,已擁有360度的環向視野。而戰艦體積更大,可為戰機提供火控資料,戰機也可。

印媒:中國光學系統能探測300公里外的隱身飛機 2022-09-22

中國殲-20的IRST能發現150公里外的B-2轟炸機的紅外信號,可在110公里外發現F-22,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IRST。新型光學系統可以在近300公里外探測。
  回應相關新聞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S-300/鎧甲-S1被摧毀,但在利比亞不敢打以色列軍機,在敘利亞被土耳其無人機摧毀 (回應: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防空導彈武器形同虛設。)
美高超音速武器為何測試失敗 因關鍵設備高超聲速風洞(JF-12音速10倍/JF-22音速30倍+超級電腦)不如中國
美國研製反高超音速導彈預警系統
俄軍首創高超音速防空導彈--新鎧甲速度8馬赫可攔截任何目標
中國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東風100比東風17還神秘,顛覆了傳統巡航導彈,速度3-4馬赫,且隱身。
2021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展示了多種三座標反隱身雷達。
雄風-2E/雲峰飛彈可直搗陸? 台軍方報告:解放軍已具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殺、硬殺電子攻擊等,具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 2021-09-05 參考消息。 陸戰區反導系統 遏美韓日台島鏈飛彈包圍網 2021/08/07 旺報。
2022-10-07 09:44:41
阿楨
俄自殺無人機炸烏4大目的曝 專家:全世界該警戒了 2022/10/19 中時

俄羅斯2022/10/17出動大批伊朗製「見證者-136」(Shahed-136)「神風」(kamikaze)自殺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美聯社分析,俄軍動用相對便宜的無人機進攻,除了破壞主要目標外,也包括磨損烏克蘭士氣、耗盡烏克蘭戰爭資金與武器等目的。另外專家認為,俄軍將會繼續利用無人機、甚至飛彈來增強遠程打擊能力,歐洲及全世界應該對此有所警戒。
見證者-136,呈現三角形的機長3.5公尺、寬2.5公尺、重約200公斤,戰鬥部50公斤,50馬力的發動機,時速185公里,飛行距離1000公里,一台約2萬美元,巡弋飛彈單顆100萬美元。能低空、慢速飛行,更容易避開防空系統,並且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式在上頭盤旋、徘徊,最終再猛烈俯衝撞擊目標,令人想到執行自殺任務的日本神風特攻隊。

伊朗見證者-136無人機 2022-10-11

見證者-136無人機,使用小型拖車或卡車運輸,火箭助推發射的一型自殺式無人機,採用小展弦比三角翼的無平尾式佈局,與機翼融合的圓柱形機身,比以色列哈比無人機大(哈比航程500千米, 32公斤戰鬥部,單價50萬美元),能夠攜帶更多的電子產品或者戰鬥部。
  相關新聞
烏軍只能對空「盲打」 見證者-136無人機難追蹤
伊俄否認提供見證者-136無人機
伊朗援俄更多導彈和無人機,烏要求制裁伊朗,美將採取限制措施(回應:烏:誰給俄武器,我就讓美制裁誰!誰不給我武器,我就讓美制裁誰!伊朗被制裁幾十年了,還怕嗎?)
哈比反輻射無人機-維基百科 1997年巴黎航展首次公開,曾售韓國,土耳其,印度和中國。
中科院反輻射無人載具保密到家酷似哈比
紐時10-18報導,最近幾天,烏軍近乎停滯,俄軍增援到位
2022-10-19 09:26:01
阿楨
美歐威脅制裁伊朗,將提供上百台信號干擾器,俄方否認使用伊朗無人機 2022-10-19 觀察者網
  回應
 伊朗造的無人機單從航空技術上不什麼難題,幾十年前的航模級別的,用了一個活塞發動機,有消息說發動機就是深圳德造的,還是德國的技術。裝上炸藥,就是飛行的炸藥包,特點就是便宜,太便宜了,量大管夠,難的是遙控通訊這塊,但是伊朗是完整的俘獲過美國無人機的,抗干擾性,準確的都很強,伊朗他是有這個技術能力的。這幾個條件相加,任何國家面對這樣的便宜,量大,數量管夠,炸的准,勁大,難以干擾,都是極為頭疼的事,能改變一部分戰場態勢。
 伊朗無人機制導方式為CRPA天線(多星多頻段抗干擾陣列天線,能對抗電子戰的影響)衛星導航+慣性導航系統。為了有效干擾CRPA天線,需要來自不同側面的多個干擾器(最多4個)。也就是說,幾個電戰設備陣位元從不同方向瞄準飛機。但是它的電子設備受到金屬外殼的很好保護,因為飛行航線上沒有無線電控制。在受到電磁壓制的情況下,無人機可能會自動切換到慣性導航系統,沿直線飛行,直到它離開電子戰的影響半徑。之後,它會恢復準確的定位和路線。因此,從理論上講,電子戰手段的對策效果極低。
2022-10-20 09:49:59
阿楨
美歐威脅制裁伊朗,將提供上百台信號干擾器,俄方否認使用伊朗無人機 2022-10-19 觀察者網
  回應
 伊朗造的無人機單從航空技術上不什麼難題,幾十年前的航模級別的,用了一個活塞發動機,有消息說發動機就是深圳德造的,還是德國的技術。裝上炸藥,就是飛行的炸藥包,特點就是便宜,太便宜了,量大管夠,難的是遙控通訊這塊,但是伊朗是完整的俘獲過美國無人機的,抗干擾性,準確的都很強,伊朗他是有這個技術能力的。這幾個條件相加,任何國家面對這樣的便宜,量大,數量管夠,炸的准,勁大,難以干擾,都是極為頭疼的事,能改變一部分戰場態勢。
 伊朗無人機制導方式為CRPA天線(多星多頻段抗干擾陣列天線,能對抗電子戰的影響)衛星導航+慣性導航系統。為了有效干擾CRPA天線,需要來自不同側面的多個干擾器(最多4個)。也就是說,幾個電戰設備陣位元從不同方向瞄準飛機。但是它的電子設備受到金屬外殼的很好保護,因為飛行航線上沒有無線電控制。在受到電磁壓制的情況下,無人機可能會自動切換到慣性導航系統,沿直線飛行,直到它離開電子戰的影響半徑。之後,它會恢復準確的定位和路線。因此,從理論上講,電子戰手段的對策效果極低。
2022-10-20 09:50:27
阿楨
陸建超級天線網 信號可傳潛艦達關島 涵蓋台灣南海2021/12/03 中時新聞網

全球最大的天線已在華中運作,據參與專案的工程師和科學家說,這不僅能和潛艦長程通訊,也能供民間應用。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日報導,雖然相關設施的確切地點並未公布,但據信它位於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別山自然保護區。從太空看來,這由電纜和塔架組成的天線網很像普通電力線,外形宛如長寬超過 100公里的巨型十字架。但在這些電力線末端,銅製節點深深固定在厚實的花崗岩內。兩個強大的地下發射器能充電1兆瓦,將地球變成巨大的無線電台。此外,萬一1個被損壞,另1個仍能獨立運作。
據發表在《中國艦船研究》學術期刊上的論文說,就算遠在1,300公里外,設置在海面下200米海床的接收裝置仍能輕易接獲巨大天線的信號。換句話說,這範圍涵蓋了朝鮮半島、日本,台灣和南海。
武漢船舶通信研究所相關專案首席工程師查明和團隊說,設計這設施在於維持總距離長3,000公里的水下通信,而這足以到達美國西太平洋最大的軍事基地關島。而設施發出的0.1—300Hz極低頻(ELF)電磁波,可以在水下和地下傳播很遠的距離。

此外,中國也和俄羅斯進行實驗,看訊號能通過地面傳播多遠。雖然俄羅斯站台從7,000 公里外接收到訊號,但隨著距離增加,仍必須付出代價。那就是只能單向通信,並只能發送加密簡訊。不過,中國軍方研究人員說,潛艦和水下潛航器等智慧裝置,都能接獲指令或攻擊目標,在保持隱形的同時,也能迅速採取行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gKeMfOOj4g
2022-10-20 11:41:47
阿楨
武直十出口巴基斯坦?不知道解放軍能不能裝備!

巴基斯坦陸軍將於2023年裝備中國武直-10MP型武裝直升機,意味著自2015年開始的巴基斯坦陸航武裝直升機換代計畫,在經歷了一波三折的多次反復以後,中國武直-10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自從10年前武直-10部隊以後,就一直在不斷升級進化。2018年推出了改進型外貿版直-10ME-01型,增加了航炮擴展彈艙使炮彈增加3倍,還增加了防沙塵進氣道、紅外抑制型上彎排氣管,再加上座艙和發動機艙附加裝甲板,也被解放軍陸航採用成為國內自用版的標準裝備。2021年,進一步改進推出直-10ME-02,進一步升級火控和自衛電子防禦系統,成為了世界中型武直的天花板!其配置已遠超出同噸位的歐洲虎式,甚至超出了比它大不少的美國AH-1Z,至於T-129更是無法相提並論!
直-10ME-02加裝了毫米波桅頂相控陣雷達,源于武直-19的毫米波桅頂雷達,探測距離20公里,比採用機械掃描的美國長弓更遠,解析度和多目標處理能力更高!其次,顛覆了以往的無源被動自衛防禦系統,採用了全新的有源,這套堪稱豪華的自衛防禦系統,筆者只在美軍部分執行高風險任務的特種作戰直升機上見過,而且還不像02那樣如此齊全完備!
  一般直升機的無源被動自衛防禦系統分為光電/雷達自衛系統,分別對紅外制導導彈和雷達制導導彈進行防禦。而直-10ME-02的有源系統分為三部分,一是綜合主動鐳射干擾機(DIRCM)系統安裝在短翼兩端上方的流線形夾艙中,整合了鐳射告警和主動鐳射干擾機的功能, 360度旋轉的球形光電轉塔,發射雷射光束“照瞎”導彈的導引頭,使其失效。二是有源主動雷達干擾機(ESM),位於機身下方佈置的四個固態平板天線和相控陣,通過探測、接收敵方的雷達信號,生成相應的假信號,對敵方雷達進行干擾。即便是已經發射的雷達制導導彈,也可干擾使其失去有效鎖定,讓其最終失的。第三是有源導彈逼近告警系統(MAWS),目前無源被動告警的紫外線的光電探頭,作用距離近,受天氣和環境因素影響。而02的有源MAWS統採用四部固態雷達陣面,目前中國相控陣雷達技術“白菜化”,將有9塊相控陣磚板,可謂奢華之極!
2022-11-14 10:18:52
阿楨
目前,解放軍陸航近年來的裝備發展重心,並不在提高某種型號的單機性能上,而是努力強化資訊化、網路化體系作戰能力的建設。直-10投入戰鬥時,會有直-19利用桅頂毫米波雷達進行偵察,結合無人機臨空監控、照射瞄準或中繼,還能得到專用電子干擾直升機的支援和預警指揮直升機的指揮,其作戰效力將遠遠高於一架豪華頂配版武直的單打獨鬥。體系的作用在俄烏戰場上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得不說解放軍陸航的思路是相當正確的!
  回應
 這可能不是頂配!因為我覺得我們自用的武直十可能跟殲20雙座一樣可以指揮金鵰無人攻擊直昇機在高烈度戰埸上作戰.
 中國現在把目標放在無人機。看俄烏戰。中國的眼光遠大
 爲了面子,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對外人更好。
 顧客多付款買頂配版,就是這麽一回事而已!商業決定。
 買別人的軍火一般都是一步到位買最好的,因為跨國軍火貿易受到太多因素影響,升級起來也不方便。自家用就是實用為主,根據使用需求可以自行改裝升級
 出口的產品給國內的好,例如醬油國內有漆加劑國外沒有,中藥材出口日本等國家是上品國內民眾用的是劣品。中國人民萬歲!
 你出過國沒? 我在沙特超市里全是中國造的, 品質一般, 價格貴的要死 , 都是些在國內我看不上的東西 , 而且都是歐盟標準 .
 紐約也是,一個做超市的廣東朋友來考察一下後講,全部都是大陸三無產品居多。
 安安靜靜呆在井裡就好,不要說話,一說話就丟人
 又再吹牛逼沒實戰
 五大國的氫彈也都沒實戰過.
 別著急,島上那麼多靶車,夠武直十慢慢敲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DTA1g3Vls
2022-11-14 10:25:03
阿楨
梟龍致命大升級 印度光輝戰機危險了 2022/11/19 中時 楊幼蘭

隨著中方與巴基斯坦聯手打造的JF-17「雷電」戰機(Joint Fighter-17 Thunder),也就是解放軍所謂的「梟龍」戰機升級,開始令愈來愈多人印象深刻。如今除了138架在巴基斯坦服役外,伊拉克、緬甸和奈及利亞空軍也紛紛加以採用,甚至阿根廷空軍最後也可能以它為戰略主力戰機。
據《保加利亞軍事網》(BulgarianMilitary.com)和《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報導,新升級的第3批次「梟龍」可望大幅提升巴基斯坦空軍戰力。
第3批次「梟龍」JF-17C,正獲得「致命升級」(lethal upgrade)。飛行員頭盔徹底更新,擁有頭盔顯示器,從駕駛座艙顯示器傳來的資訊,會顯示在頭盔上,和中方殲-20隱形戰機飛行員所用的一樣,而這升級使第3批次「梟龍」更接近4++代戰機。由於頭盔上可以顯示電腦顯示器的資訊,新頭盔將讓飛行員在駕駛,或執行戰鬥任務時,得以減少壓力,並在執行戰鬥任務時,能更專注於駕駛。
由於第3批次「梟龍」採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因此比前兩版輕,隨著第3批次「梟龍」擁有新航電設備、武器和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對印度「光輝」將擁有很大的優勢。
  回應
一看,又是中國時報舔狗蘭的文章。
一堆“台灣塔綠”~~~~心酸、心碎+妒火中燒~~~

老美卡卡F16V!F-16延壽 土耳其自己來 2022/11/18 中時 楊幼蘭

土耳其最大國防公司阿塞爾桑(Aselsan)第一款AESA雷達專案將可把部分F-16的飛行時間延長一半,長達12,000小時。
  回應
呵呵,舔狗蘭,為什麽土狗不去買共匪的奸16,奸10,梟龍?就是因為知道太爛了。
看起來土耳其得罪閣下不輕啊!還硬扯對岸?!
  相關新聞
巴媒:北約國家土耳其要入局梟龍4研發!2022/11/18 (回應:土耳其經常毀約,我們要多長個心眼。土耳其目的是偷技術,中國火箭炮,防空導彈已直接被偷。)
梟龍或殲10C? 土耳其恐「別無選擇」改買大陸戰機 2022/02/20 (回應:笑死人,不要臉替中國報導破鐵爛銅的飛機。梟龍和殲十戰機的確性價比較高多了! 呆娃購F16V單價比F35還貴,被美爸當ATM,呆灣納稅人真可憐!
2022-11-20 08:07:56
阿楨
首批054B護衛艦下水,5大亮點引人注目,綜合性能已超過美國 2023-08-30

首先是排水量。054B長148米寬18米,排水量5500到6000噸。其次是升級雷達“雙面盾”為先進的S波段雙面相控陣雷達+綜合射頻系統X波段雷達。第三是採用了柴燃動力系統(燃氣輪機和全電推進?),有更好的靜音性。第四是擴大了機庫可以容納直-20。最後是配備全新的100毫米炮。相比之下,美國FFG(X)星座級護衛艦在匿蹤技術上有些滯後,排水量雖較大(6-7000噸),但垂發數量32仿054B。以小見大,美國幾乎所有艦船都面臨著類似的局面:經費、技術等問題。

美公佈全球護衛艦排名,前三名噸位超7000噸,4K噸只算輕型 2020/08/23

第10名是南亞的P-17A,艦長149米,寬17.8米,達6700噸,裝備依舊是萬國貨,8枚布拉莫斯反艦飛彈,以色列EL/M-2248 MF-STAR有源相控陣雷達和32單元的巴拉克8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第9名為挪威南森級,5300噸。
第8名是西班牙巴贊級,6300噸,裝備美制SPY-1D宙斯盾,被選為澳大利亞霍巴特級的設計原型。
第7名丹麥SF-3500 AAW,6600噸,武器系統和雷達感知能力很落後。
第6名荷蘭七省級,6000噸,裝備32枚標準-2 Block Ⅲ型防空飛彈。
第5名法國阿基坦級,6000噸,實際就是FREMM歐洲多功能護衛艦的法國版。
第4名義大利貝爾加米尼級,也是FREMM的義大利版。
第3名日本海自30FFM,5500噸,4面小盾。
第2名德國F125,7100噸,單艘5.5億歐元,和055差不多,4面TRS-4D/NR有源相控陣雷達,武器為8枚RGM-84「魚叉」反艦飛彈, 2套RAM-HAS「海拉姆」近防系統, 2門27毫米MLG輕型機關炮和5門12.7毫米遙控炮塔,作戰能力甚至不如054A。
第1名美軍FFG, FREMM的美國放大版,長度為150米,艦寬19.5,7600噸。
  相關新聞
全球護衛艦建造速度對比,054B最快,集成度高體現國家工業能力
國際概略分法:
1000噸以下 - 巡邏艇(Patrol Boat)、獵潛艇(Submarine Chaser)、魚雷艇(Motor Torpedo Boat)、炮艇(Gunboat)
1000-2000噸 - 巡邏艦、護衛艦(Corvette)
2000-4000噸 - 巡防艦(Frigate)
4000噸以上 - 驅逐艦(Destroyer)

我軍仿製裝備開始「下架」:054B未出現382、366兩型雷達 2023-09-04

382型雷達“頂板”有一對背靠背平板縫隙陣天線,分別工作在S波段(波長7-15釐米)和C波段(波長3.75-7.5釐米)。S波段天線對戰機和飛彈的作用距離分別達到230公里和50公里,精度較高的C波段負責紅旗16防空飛彈的中繼制導。
2023-09-06 07:02:39
阿楨
054B之所以「下架」382和366這兩型雷達,一是有些落後了;另一這兩型雷達很可能已經被美國破解,雖然382和366相比仿製原型已經有了很大改進。
054B仿照052D到052DL的演變模式,加長了飛行甲板,搭載直20反潛版、偵察版、預警版,如果直18的X波段相控陣預警雷達能移植到直20上面,不僅可以取代366型雷達的所有功能,可靠性、精度、抗幹擾性能還可全面提升。

烏克蘭把中華神盾艦雷達原型賣給美國,但我們已淘汰有了更好雷達

國產052D艦鐘形雷達罩裡的“音樂台”366超視距雷達
2020-12-28,烏證實已經將Mineral-ME超視距雷達出售給美國。Mineral-ME,包括Mineral-ME1有源探測雷達探測距離可達250公里,Mineral-ME2無源探測雷達(超過400公里)和Mineral-ME3資料鏈系統。Minera-ME憑藉大氣波導效應,能超越地平線探測目標。
俄也認Mineral-ME為明日黃花,新一代水面艦艇已經放棄。至於國產366雷達比Mineral-ME也有大量改進,例如366雷達可以同時進行主動探測和無源定位。國產新一代微波超視距雷達LD-JXC100已經研製成功,不但可以進行海上超視距目標探測與指示,還具備較強對低空、掠海目標探測能力。LD-JXC100採用了X波段有源相控陣天線,可以單獨作為一部雷達,還可以集成到艦載綜合射頻系統裡面。055型驅逐艦沒有裝備366雷達,因此推測這個功能應該集成到艦載綜合射頻系統X波段雷達裡面。

高CP值晾衣架雷達 054A艦不採用 2019-05-13

517「晾衣架」是一種米波雷達,雖然對目標的探測精度不如微波雷達,但因在惡劣氣象條件下仍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和探測能力,再加上簡單、實用、便宜,性價比極高,但也有一些艦艇上並未使用該型雷達。例如:056型護衛艦採用361型雷達。054型護衛艦用360型E/F頻2D對空/平面搜索雷達作為對海對空警戒雷達並兼顧紅旗7和鷹擊83飛彈的目標指示。054A則是用382型三座標雷達(頂板雷達的大陸國產版)來執行對空警戒任務,用366型超視距雷達來執行對海警戒任務,同時給艦載飛彈武器系統提供目標指示。

新艦052DL“晾衣架”變“蒼蠅拍” 2020-07-15

052DL新裝備的雷達外形,與2016年珠海航展示的JY27A-VHF三座標米波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相似,外貿型探測距離達450公里,自用則達600公里以上。052C/D的“晾衣架”2D米波雷達雷達只能發現匿蹤戰機,卻無法為飛彈提供精確導引。而052DL新裝備的“蒼蠅拍”不但能鎖定匿蹤戰機,還能引導防空飛彈對其進行攻擊,且比舊雷達更省電。
2023-09-06 07:11:15
阿楨
中國新型雷達 可掃近5000公里! 2023/09/13 中時

正值美國嚴厲制裁中國半導體技術期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成功研發出一款功率輸出創紀錄的雷達晶片。這一個指尖大小的晶片峰值功率可達到2.4千瓦(kW),比大多數現有的雷達系統中,類似的功率放大晶片性能高出1到2個數量級。由數萬顆這樣的晶片組成的新一代軍艦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PAR)可偵測到4500公里內的目標。美國陸基最強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AN/FPS-115 PAVE PAWS)4000至5000公里的偵測距離。
新晶片使用了氮化鎵(GaN),美國及其盟友早已對中國實施高功率鎵基半導體出口禁令,十分嚴格。不過,中國生產的鎵佔全球80%以上。去年7月,北京自己也對外實施了鎵、鍺出口限制。
晶片中的氮化鎵層僅幾納米厚,使其能夠在電子迅速流動的情況下產生強大的信號。然而,在1千瓦以上的功率輸出下,大多數鎵基半導體會因高電壓下的電子洩漏而受到破壞。在晶片中添加了鋁,可以阻止電子洩漏。然而,添加過多的鋁可能會影響電子流動,降低晶片的峰值功率。不過他們找到了最佳配方。
由於美國的制裁加劇,中國政府、軍方和企業加大了科技創新的投資。華為,近年來一直是美國政府和立法者的主要目標,上個月推出了第一款可實現衛星通話的5G手機Mate 60 Pro,以在不使用可見天線的情況下達到距離36000公里的高軌道通信衛星。這種超長距離通信能力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在美國的出口禁令下,華為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晶片實現了這一目標。
  相關新聞
面對解放軍難以生存 美最短命水面艦(濱海戰鬥艦)再少1艘 2023/09/13
2023-09-15 07:53:59
阿楨
中國的低成本雙波段雷達

054B把054A的382雷達換成新的雙面陣,但很可能是四面陣,“兩肩”是較小的雙面陣,形成雙波段雷達。
雷達都工作在一定的波段。較長的波長衰減較小,適合遠程搜索;較短的波長解析度和資料率更高,適合用於火控。
在相控陣時代,有兩種思路。第一是近程交戰優先,用高頻的相控陣雷達負責火控,同時,用機械回轉的大型天線負責遠端搜索。第二是遠端探測優先,用中低頻率的相控陣負責遠端搜索,適合應對飽和攻擊。但需要另外配備多台火控雷達提供足夠的火控通道。美國伯克級用SPY-1D相控陣雷達執行遠端搜索,另有三台SPG-62火控雷達負責導彈攔截控制。第三是用相控陣雷達通吃,一組用較長的S波段執行搜索,另一組用較短的X波段執行火控,這就是雙波段雷達。美國福特級航母首艦採用雙波段,,後續艦為了降低成本,回到單一的S波段。055是世上第一種採用雙波段雷達的驅逐艦。054A改造前(上)“頂板”就是背靠背的雙面陣;改造後(下)054B把兩側端面也利用起來,加上了X波段成為四面陣。克級、052D和055的大型相控四陣面,只能降低高度。054B的S波段陣面也沒有那麼大,和X波段陣面共用桅杆頂的位置,有利於探測的視界。這將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雙波段雷達的護衛艦。
2023-11-19 08:32: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