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18 10:37:38| 人氣21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十大花錢陷阱part1鈍感效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荒廢這個部落格有一段時間了。一方面是因為心情不好、另外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找不到能夠引起我興趣的文章。這篇文章是我在楊梅山居無聊時翻閱舊雜誌偶得。我不愛購物,但看裡面描述購物者的心理解析,倒也頗覺貼切,所以特地在此刊出,大家不妨也印證一下自己親身經驗,也可算是一種學習。

 

陷阱1:鈍感效應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百貨公司週年慶血拼買了一個上萬元的名牌包包,你感覺非常快樂,但不到兩個月,這種開心的感覺就不見了。於是又在櫥窗裡看到一個鑽石項鍊,你心裡想「買下來,戴起來一定很美。」但幾個月後,你開心的感覺又不見了,又想開始盤算該買什麼好‥‥。

    其實,你已經陷入「鈍感效應」的陷阱了!

    消費的快樂感,會越來越「鈍化」。研究發現,快樂的刺激,只會帶來短暫的幸福感,大腦會很快就「適應」這種感官性的快樂,隨著消費越來越多,快樂感只會越來越「鈍」。這種現象也被稱作「享樂適應」。

    一九七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者菲利浦.布里克曼針對中獎獎金五萬到一百萬美元的樂透得主所做的研究發現,在得獎後的一到十八個月間,他們的快樂程度就已經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

    這其實是人腦的自然保護機制。試想,若隨著時間拉長,某項「刺激」的印象不能逐漸變淡,那我們的腦袋就會被過去各種刺激塞滿,而無法對未來重大事件有所反應。因為這種機制,我們面對負面事件的難過感會逐漸變淡。這也因此造成了,未來,如果我們要讓自己更快樂,除非再加碼,否則大腦很難有新的反應,這在學理上叫作「享樂跑步機」。中了這陷阱,就好像實驗室裡的白老鼠,為了追求短暫的快樂而不斷的盲目奔跑。

    該怎樣面對這個問題呢?

    加州大學精神科教授柳波莫斯基的解方是:第一,經常在心中品嘗這種開心的感覺,用「我好幸運、我真開心」的方式思考。第二,把新得到的快樂,運用在建設人際關係,創造出更深層的情感上的滿足。第三,盡量享受「過程」,而非結果。

    所以在因應大腦的鈍感上,我們可以透過賦予快樂意義的方式,去活化大腦額葉,讓快樂持久,以停止永無止境的物質追逐。

台長: daisy
人氣(21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thgf
<a href='http://www.allegationssleep.pw/18529.html '>chanel j12 29mm black</a>
<a href='http://www.allegationssleep.pw/18530.html '>cath kidston網址</a>
2014-05-19 16:49:0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