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2-29 17:42:26| 人氣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媲美巖茶香自在,再度飘溢千萬家(武夷龍鬚 三之3)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媲美巖茶香自在,再度飘溢千萬家(武夷龍鬚  三之3)

@秦       島

 

 

 

  毋庸請言,武美山區龍須茶歷經文革前後一段時間的沉寂,直到改革開放後,它才“恍然”間被人們從記憶的匣子中放出,再度走進大家的視野。

  祖耕榮這位有著四十多年武美山種製茶經驗的大茶家,對龍鬚茶瞭若指掌。它製作時要把控好火候,先低溫烘焙再攤涼回潮,給茶葉內外的乾濕度留有轉化空間,當內部的濕氣逐漸反到外部時,再進行補火,如此反復多次,才能達到理想效果。此時節,精製的武夷岩茶也需要進行炭焙。它們剛好利用彼此炭焙結束後的空檔,交替迴圈進行。這樣的操作,一方面可以使烘焙房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龍鬚茶的生產也延長了茶葉的採摘期,產業鏈的延伸,同樣也為茶農增收帶來積極影響。

  龍鬚茶也是武美山八角亭顯善廟的廟茶,舊時常用於廟會祭祀活動。因此,每到茶期廟裏製作龍鬚茶時,需一些強壯勞動力來幫工。萎凋、殺青等重體力勞作就由僧人承擔了。僧人們能把握好萎凋和殺青工序,深知此工序是形成龍鬚茶品質的前提。

  僧尼將採回的芽梢薄薄地攤晾在竹蓆上,當葉片呈半柔軟葉片呈下垂狀態、葉面光澤消失時,清香透露,即為適度。用手工殺青後的茶葉要乘熱揉撚,揉至葉捲成條,茶汁外溢即為適度。因龍鬚茶講究造型,工序獨特,理條紮束是一道心細手巧的工藝,這道工藝大都是由顯善廟裏唸經用齋的尼姑來完成的。她們精心地理條、紮束,完成了龍鬚茶造形的關鍵過程。紮束技術的好壞和速度的快慢,左右著龍鬚茶的品質風格。

  僧尼們先將經攤涼、茶汁尚未乾的揉撚葉,一一理直,整齊平放在竹匾上,分上下兩層,長的茶條放下層,短的放在上層,一些短碎的茶梗和葉片,也被巧妙地夾在上下層之間,然後兩端用紅色或綠色的彩絲線繞紮,用剪刀將基部修剪整齊,再將兩把合併。製作出來的茶葉,有微散開的,恰似鳳尾。於是一束茶中,都具有“龍鬚鳳尾”的形狀。

  紮好之後的龍鬚茶,要馬上進行烘焙工序。烘焙溫度掌握得不妥,就會直接影響龍鬚茶的外形色澤、內質和乾濕均勻程度。龍鬚茶是以低溫烘焙為主,烘焙中還要多次攤涼回潮,然後補火包裝。

  清朝後期,八角亭龍鬚茶由於產量驟增,它已不僅僅是廟茶了。龍鬚茶成了與武夷巖茶媲美的工藝茶,汕頭、潮州、福州等地的茶商來武夷山採購龍鬚茶,看重的是龍鬚茶的工藝美,因而龍鬚茶也成了民間的禮品茶。龍鬚茶在各地茶市上大量流通,促進了八角亭龍鬚茶的規模經營。如今,武夷山八角亭的茶農們,仍沿襲著龍鬚茶的加工舊制,具有傳奇特色的八角亭龍鬚茶,又迎來了生機,它將與武夷巖茶一樣香飄海外。

  就在前不久,來自江西省撫州市的樂安縣政協委員、王坊村駐村幹部賀榮真專程驅車來到武夷山,與龍鬚茶來了一次“網友奔現”。很早之前,他和祖耕榮相識,瞭解了不少武夷山的茶葉知識,也由此知曉了龍鬚茶。“尤其是聽祖老師提到能帶動當地百姓增收,立刻讓我眼前一亮。”賀榮真笑著說,作為一名駐村幹部,他一直希望能為村民們做些實事,找尋各種機會為他們牽線搭橋。

  今年年初,賀榮真在武夷山實地走訪觀摩了龍鬚茶的製作後,就將一批尚未紮束的龍鬚茶帶回村裡,不少村民都想參與。他們算了一筆賬,利用閒暇時間進行紮束,哪怕一天得空只能捆紮上幾十個,也有幾十甚至上百元的收入,在家門口就能賺錢。

  早前,他正在參加縣政協會議,一回村後即瞭解紮束的進展。“我已和祖老師那邊對接好,到時會由他來統一收購這些龍鬚茶。如此一來,銷路也不愁了!”賀榮真說。如今,看到龍鬚茶的人氣越來越旺,祖耕榮倍感欣慰。

           2024.02.29

台長: 秦島
人氣(10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