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談歌與人的關係(延續前篇『「貓」的聯想』一文),我有太多例子可以寫。
***
以下是某首歌的歌詞:
夜已深 夢鄉都掉進了天堂
你的臉 悄悄埋進了棉花糖
紅耳朵 善良跟著發燙
你的心 全世界最美
La Li O
你喔...你喔...我的寶貝
你喔...你喔...天真無邪
你喔...你喔...有點靦腆
你喔...你喔......
La Li O
你喔...你喔...我的寶貝
你喔...你喔...快蓋上被
你喔...你喔...乖乖入睡
你喔...你喔......
La Li O
你喔...你喔...我的寶貝
你喔...你喔...不能欺騙
你喔...你喔...你最純粹
你喔...你喔......
如果是對流行歌很敏感的人,應該就知道這是目前很紅的『蘇打綠』樂團的首張同名專輯中的一首歌『你喔』。
詞曲:青峰
對,歌的名字就叫做『你喔』。
***
每次聽到這首歌時,即使只是在前奏的部分而已,我的腦袋裡的某個開關就會『啪』的一聲自然地被往上扳開,然後 五、四、三、二、一 轉圈倒數的畫面結束,一個開朗笑著的女孩就出現了,那是我之前的女朋友『C』。
聽起來很幸福的感覺,即使我們現在不再是男女朋友,但因為仍然是很好的朋友的關係(不在一起還是可以是好朋友啊!),所以,過往的記憶依舊是緊緊地鎖在腦袋的抽屜裡,所有與她的互動與連結,不曾也永不會忘記。
***
寫這樣的主題,我要嚴肅一點,才不會過於煽情。
情感的東西,屬於自己的往往很甜蜜,但對於他人或讀者,則不一定是如此。
所以特別先喝了一杯咖啡,然後開始慎重的思考,為什麼這首歌會讓我產生出如此強烈的與她相關的感覺。
以下是我歸納出的幾點。
順序很重要,因為這是整個聯想的過程。
一、某次開車出去玩時,她問我『你有沒有聽過蘇打綠?』:
我偏過頭去看她,只見她一臉期待的樣子。
『沒有啊,….我沒聽過他們的歌…..』,我誠實回答。
『真的喔….』,她有點失望地說,『我很喜歡他們的歌呢!』。
二、幾個禮拜後我們又開車出遊,才剛上路,她就拿出兩張CD:
『這就是蘇打綠!來聽吧!!』,滿臉雀躍的樣子。
『嗯…………….…..好吧。』,我有點不情願的取出原本放在唱盤裡的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CD。 過了一段時間,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邊聽邊唱的緣故,我突然覺得蘇打綠的歌……『還蠻好聽的。』
三、 政大金旋獎出生,部分團員是政大學生:
回家後查了一下蘇打綠的資料,發覺這個團體跟政大有很深的關係。 C是政大畢業的學生,之前跟她在一起的時後,我們玩遍木柵萬芳的很多地方。 當初買車的道路駕駛練習就是她陪我『夜開』貓空山區來鍛鍊技術及膽量。 蘇打綠跟政大的關係如此密切,愛屋及烏,由她至蘇打綠,連結建立,關連達成。
四、 甜美的聲音,開朗的個性:
上面標題的話,前半部指的是蘇打綠主唱青峰的歌聲實在太甜美了,簡直就是女生的聲音。 至於後半部的話,是指C的個性直接又開朗,溫和不做作,講話總是帶著濃郁的女人味道。 聽到青峰的歌聲,自然就會讓我聯想到C那帶著舒服而柔軟的聲音。
五、 歌詞:
這很重要啊!
談到『你呀』的旋律及歌詞(註一),雖然僅是簡短的重複小節,然而,文字裡的鬆軟溫度,誠懇敦厚,沒有刻意著墨與賣弄的演唱技巧,讓我回憶起跟C一直以來很自然的相處方式。
六、如果我現在是載她開著車兜風並放著這首歌的話,我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確定,她會喜歡這首歌,並會一同哼著。 而且,在『La Li O』這段時,輕快地拉高音符;然後,在『我的寶貝』這句時,微微嘟嘴地唱出。
第六項其實是聯想過程裡最重要的一點。
我的結論:
她微翹的嘴型,部分原住民血統帶來的熱情天性,及開朗柔美的女性特質(註二),根本就是最適合唱『你喔』歌詞中『La Li O』及『我的寶貝』這兩段副歌的人。
連結的關鍵很奇妙。
是那個看起來很微小的的點,可是卻連向了我腦中深處屬於她的記憶的位置。
***
今天跟C開車去兜風,在往宜蘭的路上,我對她說:『早上幫妳寫了一篇文章喔! 這是跟妳有關的第三篇了。』。
『內容是這首歌....』,說完,按下唱盤上的Play鍵。
『你喔』的旋律由車內的音響傳出。
歌有旋律及詞而特別,人因為有個性及不同的外表而獨一無二。
只要找到連結,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首歌。
這是絕對!
C說:『這首歌很簡單呢,那我要把這首歌當成我的歌!』
『好啊!』,我很高興。
註一:
蘇打綠『你喔』的MV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botw-iDQ84
蘇打綠『小情歌』的MV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KmhH0sI0Ko
蘇打綠『無與倫比的美麗』的MV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Deus3TraM0
蘇打綠『這天』的MV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g_YNQGphaA&feature=related
註二:
我發覺這篇文章中,總用了三次『開朗』這個形容詞。
照片是之前兩個人一起研究的燉牛肉,配上紅酒正好!
(另外,背景的酒是我那年的生日禮物,1970的波爾多)
Canon 10D
EF17-40mm F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