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20 10:54:33| 人氣2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寬容是一種練習 作者:陳文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這篇文章,真的讓我非常激賞。論文章結構及表達方式…舒暢流利又結構嚴謹。論文章內容…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發人深省。我只能說,這真的是一篇完美無瑕、值得細細品嘗思考的好文章。

      寬容,是一個人生命中,甚至一個集體社會中非常重要的文明現象。但寬容,並不理所當然:更正確的說,寬容並非人性自然的一部分。仇恨、報復、嫉妒、攻擊⋯⋯反而是人最擅長流露的感情。人性至少有一大半,天生殘忍:是其他部分的善良,拉緊我們,在文明的進程中學習理解、學習包容、學習寬容。

     寬容,是一門需要不斷練習的課程。一個人或者社會,一旦失去了包容和寬容之心,暴戾之氣,很自然成為那個社會的主要風氣。

     美國6月17日晚間,21歲年輕白人小孩闖入了非裔美國人教堂,當眾人低頭祈禱讀經時,持槍的孩子掃射全場,導致了當場9人遇難死亡,上帝無法垂淚,也無法拯救仇恨下的犧牲者。倖存者回憶,年輕殺手狂稱“你們强姦了我們的女人,接管國家,黑人必須死”。

     殺人的孩子,才21歲,他的恨從哪裡來?他憤怒過去這段期間白人警察被四處暴動的黑人壓的沒辦法喘氣⋯⋯某些仇恨式言論也藉此事出爐:是那些沒有教養的黑人孩子、販毒、搶劫、持槍、挑釁:最終才導致弗格森白人警察開槍。為什麼他需要辭職?為何黑人靠暴動可以搶回「道理」?扭曲「真相」?

      我所以舉遠在美國的例子,只是想讓尚未學習包容與尊重文明的我們,比較能冷靜理解:仇恨,在任何地方任何社會都在發生,它振振有詞,但是它解決不了問題。你捲入其中,你以爲的正義,其實是仇恨。於是雙方不同立場的人,持不同的正義,但其實那不是正義的辯論,是仇恨的交鋒,最終不但沒有交集、它只會把一個社會、家庭,徹底撕裂。

     哲學家及文人對於我們如何學習寬容,開出的方法是從個人做起。一個人懂得寬容傷害你的人,懂得原諒對不起你的人,漸漸它變成你人格的一部分,社會若由這樣的多數人組成,這個社會才能走向文明的寬容。至於個人如何學習寬容呢?兩種處方:1)孤獨,與世間的咆哮,保持適當距離。2)從死亡出發,如果我明天要死了,我現在恨的事,還那麼恨嗎?

     叔本華教導人們培養寬容心態的方法,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距離與孤獨。不要對別人的評價太過當真,不能對高亢的聲音太當一回事。寬容待人,有時候必須練習淡漠。

     許多人誤以會算帳,才能「恢復正義」;其實人生有限,寬容待人的人,才能快樂的活著。謹慎地選擇自己的生活,心中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不要回過頭去關心已經走過、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生命很短,我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們要向前走。

     如果看見山時,你在山之外;看見河流時,你能在河之外;就如同你能練習觀照你的痛,你在痛之外;觀照你的恨,你在恨之外,你便能開始自恨及痛中解脫。

      學習淡漠的看待哀愁,所有的哀愁都將被時間淡遠。它可以如煙,輕輕飄飄,慢慢移出你的生命,你的身體。最終一切只是一段記憶,在寬容的格子中被保存下來,美好的,留下:遺憾的,扔去或者書寫下來。

     人得不斷的練習,這是曼德拉及施明德出獄後,給自己新人生的方法。他們共同的論點是:如果你還活在恨中,你等於沒有真正的出獄,還在坐牢。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有真實的意義,他們選擇了寬容。

     仇恨是一種人對周遭恐懼或者不滿的饑渴。你恨念著別人,但仇恨的情緒狀似飽滿,它的內心往往是空虛的。因此每個時代都有些人想在群眾中,編織各種對立的人際關係,只是為了欺騙自己和眾人、忘記內心的虛弱。但文明的累進需要靠反省、靠換位思考、靠宏觀式的批判,而非復仇;復仇只會惡性循環,它會一再的冒出來。不學習寬容,沒有一個時代能夠隱藏恨、逃開恨。

     練習寬容的另一個方法是面對死亡。我們眷戀生命,執著人生;但同時得收拾好行裝,隨時準備和人生告別。有著告別的念頭墊底,就不會走向仇恨、貪婪,反正寬不寬容,死了,都得放手。所以我特別喜歡從死亡那一刻練習寬容的方式,當死亡的黑暗在我生命壂了底,生命態度看似灰色,其實是一種超脫。

      從死亡中回望,人很快地便能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偽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看穿很多原本咬著不放的事,於是學會慢慢放下。所有死亡者,臨終時,若有知覺,總會相信,這個世界美好多過陰暗,歡樂多過苦難,很多事,值得你一一寬容。

     所有的小說,甚至包括童話故事,都在告訴我們人如河川,它不斷流動、不斷轉化;人並非每天都以同樣的面貌活著,人擁有各種可能性。傻瓜可能偶爾聰明,邪惡之人可能在某種情境下變成善良的人;反之善人也可能在人性的弱點或黑暗面下,犯下難以置信的錯誤。

    《寬以待人》只有四個字,可是我們必須不斷的練習,甚至從死亡出發。因為它並非人性本能。

台長: daisy
人氣(2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