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27 16:31:24| 人氣212|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個不算領悟的領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因為與鄰居一場車位之爭,我的心飽受煎熬,除了感到憤憤不平,氣憤於人性的貪婪與黑暗外,還因為訴諸法律後帶來的壓力太大,讓我一度失去風度與耐心,在法庭外大聲指責我的先生。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起於一份不平之心,我不甘心受人欺負,也不願有人強取豪奪屬於我的東西。

    這場車位之爭的高潮是在法庭的兩次爭辯上。這兩次爭辯之得以發生,來自於對方控告我妨害自由。

    這場官司,對方所擁有的證據是一個雙方大聲吵架的錄音證據,過程說明如下:由於車位長期被占用,我的車子已經很久沒有清洗過。事發當天我看見對方車子不在,便將車子轉回成原來的橫向形式想要洗一下車。誰知車子還未停妥,鄰居就將車子開回。當時我不經意的站在鄰居車門旁,想要與對方商量暫時將車子讓開,好借洗一下車子,但我獲得的回應是:對方完全不理我,錯過我身就往樓上跑,邊跑上樓時還邊揚言車位是他們家的,他家擁有四分之一地權。之後對方先生下樓,一再以言語挑釁,至此我累積已久的憤怒終於爆發,開始大聲的與對方爭吵,對方見機不可失,立即錄音存證,於是這場精心錄製的錄音帶,就變成了樓上夫妻一再使用的證據,先後出現在告我先生竊佔的刑事庭,以及這場控告我妨害自由的刑事庭。

    接下來說明兩次庭辯過程。

    在第一次庭辯時,因為證據只有我與鄰居先生大聲吵架的錄音證據,為了將商量洗車一事與爭吵一事連在一起,我的鄰居不惜在庭辯時當庭說謊,謊稱我並非為了洗車一事跟其溝通,甚至強調因為我對其大聲爭執,造成車中小孩哭泣,進而引起其先生下樓。這段對話造成了一個後果,那就是檢察官對原告的同情。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檢察官是女生,對方強調了小孩哭泣一事,自然引起了其女性的同情心。於是在第一次庭辯時,檢察官就已未審先判,言語中毫不掩飾其對這件官司的看法,當庭指稱我與告訴人之間應該並非為了洗車一事起爭執,並強調我用洗車作藉口是荒謬的。為此,我氣的在第一次庭辯時就不惜與檢察官翻臉,嚴詞辯論兩車併停確實難以洗車。

    接下來說明第二次庭辯發生的事。或許是有鑑於第一次庭辯時,強調小孩哭泣一事引起了檢察官的同情,於是第二次庭辯時,我的鄰居再度提起小孩哭泣一事,並將過程加油添醋,說我與其溝通時不但大聲咆哮,且過程長達五六分鐘。一個謊話一旦產生,往往必須用更多謊言去掩飾,問題是,假的變不了真的,真的也不會變成假的,謊話愈多破綻愈多。於是我當庭用對方第一次庭辯筆錄內容拆穿對方說謊事實,而對方在爭辯時又一時不小心,公開承認我當初確實是與其商量洗車,於是真相終於大白,檢察官本想包庇對方說謊一事,至此再也無話可說,當庭建議對方撤訴。

    這兩場法庭爭辯的發生,讓我有了許多領悟與體會,像是開啟了我對人性的一場思索之旅,接下來讓我將這些想法分享給大家。

    我思考的第一件事是:檢察官的未審先判。這種未審先判的異常反應,認真思考就可以體會,是因為母性的愛心所致。這種情緒反應,本就是人類最原始、真實,也最難以抗拒的天性。這就是人性,最真實的人性,任何人都難以避免,即使是執法人員。想想好笑,身為高等智識份子的我們,為了彌補人性的不完美,建立了法律系統試圖替人類自己主持正義,但我們卻仍然無法避免被自己人性所左右。這一切只因所有制度最終還是要靠人類自己去執行,只要是人,就無人能擺脫被自己的人性所影響。所以這場官司到頭來誰都沒贏,贏的卻是我們的人性。

    讓我思考的第二件事是:鄰居的公然說謊。說實話,第一次在法庭上聽到她公然說謊時,我一開始真有點感到震懾。或許是因為我不是一個長往法庭跑的人,法庭經驗對我來說太過陌生。此外,一直以來,我對法律所代表的正義形象總帶著一點畏懼與尊敬,所以無法接受有人竟然敢在法庭上大言不慚、面不改色的公然說謊這種事情的發生。

    這是一個全新的經驗,讓我一時間有點不知所措,甚至有點感到新奇。但再度深思,我又有了一個不同的想法。

    我想通以上兩件事的發生,之所以讓我感到新奇,是因為這種事從來沒有在我的人生經驗裡出現過,讓我覺得又學到了新的一課。但這種經驗對我來說雖然特殊,可是他們事實上一點都不特別,因為他們都是現實社會上不斷上演的戲碼,你可以在戲劇上、小說裡一再看到他們重複出現的身影。這場大戲說到底不正是佛家所說的貪與癡。車位之爭出自於貪,而在法庭上公然說謊自以為聰明,本質上卻是愚昧。我以為我又學到了新的一課,但我其實甚麼都沒學到,他們並未增加我對人性的認識或讓我對人生產生任何新的領悟,只是增加了一些新的人生經驗。

    原來我甚麼都沒學到!

    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個個相同的故事,不斷的在重演,許多人或許自認自己的人生有多麼的不同,但我們其實一點都不特別。即使生命歷程不同,但事實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在走著一條相同的路:學習人生的智慧,走向自我體悟之旅,追求屬於自己的自我實現,最後再邁入生命的終途。或許在路途上,我們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會有所不同,但這場自我學習與自我成長的心境及追求,每個人都一樣。

    最近在看一本書,書名叫作:流浪者之歌,作者叫賀曼赫賽。這是一本有關追求自我體悟與心靈成長的書籍。書中主角悉達多一輩子都扮演一個苦行者苦苦的追求人生的智慧,到了晚年他終於幡然體會了一個道理,明白了真正的智慧是甚麼明白了他在漫長的歲月中探求的真正目標是甚麼。那不是別的,而是在生命的每一個時刻中,靈魂的一種準備,一種容納力,一種思考,感覺和呼吸統一思想的秘密藝術。

    沒錯,用統一兩個字作為悉達多自我成長之旅的註腳一點都沒錯。因為不論是悉達多的自我成長之旅,或者是我的這場車位之爭,儘管我兩走的路完全不同,但卻殊途同歸,因為我們最終都將走向相同的一條路:從不同的人生經驗中找到自己的智慧,學習自我的成長與實現。

    這條路也是每個人無可避免都在走的一條路,即使過程不盡相同,但意義與目地其實都一樣。

    祝福每個人都能早日想通人生的道理,達到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成熟與圓滿。

   

台長: daisy
人氣(212)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究並好
2012-08-27 21:20:31
daisy
究並好
謝謝誇獎 不過你還真精簡啊 哈哈哈 daisy
2012-08-27 21:24:05
(悄悄話)
2012-08-28 11:59: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