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7 05:30:27| 人氣1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補習狂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剛剛於now.com重溫《星期二檔案》,探討的題目,就是補習盛行的現象,記者對傳統學校和補習學校,均有作出訪問,雙方的教職員,均有表達意見及其個人見解,但我卻對當中部份人士的意見,卻極度反感。

「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個問題的答案,傳統學校會認同,補習學校則會否定,我本人亦會否定。傳統學校和補習學校,我都曾經就讀,我的首個中一至中五,就是在傳統學校度過的,在二零零零年面對第一次會考,結果是失敗告終的。

記得這次的中四中五,我是完全學習不到半點學問,例如中文不懂怎樣寫作,英文連基本句型結構都不懂。我記得這段期間內,某次中文作文,當時全班都在努力寫作,那個教中文的「死仆街」也在旁巡視全班的寫作情況,然後她說:「你地全部都晌度寫廢話,你地唔好寫咁多廢話得唔得呀?」

那「死仆街」的話,真的使我極度反感,我真的想反問她:「點至係唔算廢話呀?你幾時有教過我地作文呀?」當時我和很多同學,就連會考的考試模試是怎樣,也毫不知情,我們當時就像二次大戰時的俄軍,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便要和裝備精良的德軍作戰,完全是送死,甚至是「墊屍底」的感覺。

首次會考過去後,我入讀一所補習學校,重新讀中四中五,由這時開始,我才感到自已真正開始學習,因為學習環境比起以往良好得多,重新建立了自我形象,而我亦開始學會怎樣去考試。

《星期二檔案》訪問了一所傳統中學的教職員,包括校長和教師,對現時補習社的態度,他們均把教育的原義──德智體群美,說了出來,並說學生不應只顧高分,聽起來會令人產生錯覺,以為這些是理所當然,但他們卻忘記或隱瞞著,香港是個現實的社會,怎會求學不是求分數?否則每年的中六聯招,就不會要十四分以上的人,才能進入。

傳統學校的教職員,把教育過度美化和理想主義。我們這些年青人,在學校浪費了這麼多青春,面對過這麼多大小考試,教職員對學生的評價準則,絕大多數只會看其成續,例如兩個小朋友,小官和小金,小官由上次的考十名,躍升到今次的第二名,教職員便會讚小官有進步;小金每科都由不合格,變為合格,但名次不變,教職員則只會對小金說:「小金,你唔好咁懶啦,勤力d呀,不進則退!」我們可以想一想,你和你身邊的朋友,曾多次次有這種經驗,雖不一定很多,但卻一定有。

其實,我並不是指那些教師沒有才學,只是他們不會改進,也不會增值自己,只拿著老一套學問教導學生,但社會是不斷在變,法律也會變,就如過去衝紅燈扣三分,變為現時扣五分,考試制度也是不斷改變的,很多傳統學校的教師,根本不能帶領學生渡過難關,反而只懂依書直說,甚至不敢面對學生的題問,教職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張「長期飯票」。

一般傳統教師,不肯接受補習社,甚至抗拒它,全因他們不肯接受,香港教育制度,是不斷製造「高分低能」。那些傳統教師,比民主黨更「食古不化」,民主黨都明白到,既然選特首的模式不會變,而他們又想爭取其「民主」,便由過去抗拒選委會,變為積極參與其中,接受現有選舉模式,積極參與特首選舉。

香港的教育制度,低分的人是沒機會去下一學習階段,所以學生便要高分,那些傳統教職員,只是不肯認同,現時那個「高分低能」的考試制度。我和一些朋友,也親身在某紀律部隊遴選面試中,遇過不少「高分低能」的大學生,激烈的辯論中,我也不忘在心中想:「嘩!大學生喎,乜講埋d白痴野架!」結果當然是在下一輪面試時,看不到那一眾「高分低能」啦!

傳統教職員的心態,不明白在社會工作,任何老闆也要看你的「沙紙」,雖然老闆不會喜歡「高分低能」的傢伙,但也會要求面試者,有一定的學歷,對越高學歷,又非「高分低能」者,則會越大機會聘用。因此,「高分」是個重要的生存因素。

話說到此,談些題外話,記得去年某天,我敬重的梁頌佳老師,曾經這樣對我說:「如果你當時留返晌遵理,你就唔會而家咁啦……」其實,這句話早就在自己心中,記得當年若有能力選擇的話,我一定不會離開母校,但現實問題是,經濟真的負擔不了,在當時來說,年紀相約的學生,又有多少個需要經濟獨立,自負盈虧的呢?

以當年來說,我絕對是百份百,由遵理學校的中四中五培養出來,品學兼優和文武全材的會考學生,我可能亦因這原因,日後完全接受不了一般中學生活,因為實在過了很久上學如上班的生活了。


台長: LEO LEE
人氣(1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