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8-19 03:20:20| 人氣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閩南春餅捲著吃 紅蘿蔔絲是靈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閩南春餅捲著吃    紅蘿蔔絲是靈魂

@      

 

 

 

   紅蘿蔔雖然外觀是根莖類,讓人很容易誤認為乃澱粉類食物,事實上紅蘿蔔是一種蔬菜,澱粉含量很少,所以在日常的餐食中可以將胡蘿蔔納入蔬菜的一環。

  它根本上沒有什麼飲食禁忌,每天吃也無妨,只要不要短時間內大量攝取都是無礙的。如果短時間吃太多紅蘿蔔,過量的胡蘿蔔素會沉積在皮膚上,造成胡蘿蔔素血症。典型的症狀就是皮膚變色,尤其是皮膚的角質層處會有泛黃。例如手掌和腳掌都會變黃,範圍最大甚至能擴及全身皮膚,不過胡蘿蔔素血症其實只會有外觀上的變化,不會對健康帶來傷害。只要休息一段時間減少攝取含糊蘿蔔素的食物,膚色就會慢慢變回正常。

   閩南家喻戶曉的春餅中,用紅蘿蔔作餡料的特別受歡迎!不僅是小吃,也可吃飽。炸春捲還是很不錯的下酒菜。 

  春餅薄皮是用麵粉烙製的薄餅,常裹卷蘿蔔細絲和其他辛味蔬菜共食。吃春餅是中國民間立春飲食風俗之一。在一些地區(東北、華北等地區)立春有吃春餅的習俗, 春餅是麵粉烙製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餅與菜放在一個盤子裡,稱為“春盤”。宋《歲時廣記》引唐《四時寶鏡》載:“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

  從宋到明清,吃春餅之風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賞賜春盤春餅的記載。明《燕都遊覽志》載:“凡立春日, ( 皇帝 ) 於午門賜百官春餅。”到清代,伴春餅而食的菜餡更為豐富。人們備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餅時隨意夾入餅內。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早在唐宋時,春盤已放在立春日出現,杜甫亦有“春日春盤細生菜”的詩句。宋朝吳自牧在《夢梁錄》中這樣描述:“常熟糍糕,餛飩瓦鈴兒,春餅、菜餅、圓子湯。”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

  以後春盤、五辛盤又演變為春餅。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餅。清代富察敦崇在所作《燕京歲時記•打春》中記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鬧也。”這樣,吃春餅逐漸成了一種傳統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清《調鼎集》一書中曾記載了春餅的製法:“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雞肉等物,或四季應時菜心,油炸供客。又鹹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捲春餅切段。”這是清朝的吃法。

  二十一世紀的春餅在製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製或蒸製,大小可視個人的喜好而定,在食用時,有些人喜歡抹甜麵醬、捲羊角蔥食用,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裡吃。

  最初的春餅是用麵粉烙製或蒸製而成的一種薄餅,食用時,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黃、粉線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餅包菜食用。清代詩人蔣耀宗和范來宗的《詠春餅》聯句中有一段精彩生動的描寫:“……勻平霜雪白,熨貼火爐紅。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紛藏絲縷縷,才嚼味融融……”清代詩人,大學者袁枚的《隨園食單》中也有春餅的記述:“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傳說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會使人們更加勤(芹)勞,生命更加長久(韭)。

  立春時,大蔥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別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嫩蔥先出,人們嘗鮮,也是有“咬春”的意思。此外還講究吃和菜,就是用時令菜的心,如韭黃、菠黃等切絲,叫炒和菜。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裡吃。

  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明、清時期,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盤改成了小巧玲瓏的春捲,不僅是民間的食品,而且成為宮廷的糕點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讚賞。清朝的滿漢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點中,春捲是九道點心之一。

  閩南有一種春餅吃法,特別加入紅蘿蔔絲。將裡脊肉、芹菜、紅羅蔔、木耳洗淨全部切成絲待用,黃豆芽摘去尾部用開水焯燙過待用。平底鍋下少許油,先下芹菜段炒香。下入肉絲煸炒到顏色轉白。再下紅蘿蔔絲煸炒1分鐘左右。最後下入木耳絲和黃豆牙炒均。調入鹽少許,生抽少許,雞精少許炒均取可。

  開水麵團分成大小一樣的小劑子。兩面沾上少許油用手壓扁。用擀麵杖擀開成薄餅,大小厚薄隨個人喜愛。平底鍋燒熱,將擀好的幾張餅一起下到平底鍋裡烙,不用下油。過程中不斷翻面。直至兩面微黃即可。依次取出最上面的餅待用。吃的時候用薄餅包入炒好的肉絲雜菜。捲成一起就可以吃了,甚有風情。

        2023.08.18

台長: 秦島
人氣(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