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4-14 02:20:04| 人氣6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野生海芋有毒 誤食大件事(芋薯可辨 三之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野生海芋有毒    誤食大件事

@秦  島

 

 Starr 030807-0106 Alocasia macrorrhizos.jpg

 

          有支歌仔唱道: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實際上路邊的野芋也不能挖,更不可吃,否則恐釀食物中毒。

          春天時,香港不時都發生市民誤食野生瓜菜豆菇導致食物中毒事件。一名59歲女子13日在新界住所附近採摘野生芋頭並進食後,隨即出現口腔灼熱、嘴唇腫痛和喉嚨不適等病徵。前往醫院急症室求診,臨床診斷為懷疑草酸鈣針晶體中毒, 情況穩定。

          特區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在調查,並提醒市民切勿採食野生植物,留意含草酸鈣針晶體的蔬菜,慎防誤食海芋中毒。

          芋頭是配製菜式和甜品的常用食材。然而,一些外形類似芋頭的植物(如海芋)含有毒素,誤食會引致中毒。誤食含草酸鈣針晶體的植物會刺傷和刺激皮膚及黏膜,如舌頭、口腔與嘴唇麻痹和灼熱,以及舌頭或嘴唇腫脹。進食意外混有含草酸鈣針晶體植物的蔬菜亦可能引致食物中毒。

          中國大陸所稱海芋,台灣稱為蘭嶼姑婆芋,為天南星科姑婆芋屬植物,是常見觀賞植物,原出東南亞及澳洲原始森林,亦見諸華南及蘭嶼等地,俗稱痕芋頭、狼毒(廣東)、野芋頭、山芋頭、大根芋、大蟲芋、天芋、天蒙,作為觀賞植物時則稱其為「滴水觀音」,這是因為如果環境濕度過大,會從它闊大的葉片上往下滴水,其花是肉穗花序,外有一大型綠色佛焰苞,開展成舟型,如同觀音座像。

          海芋為多年生草本,葉闊大,在大陸北方需在室內越冬,在南方可以露地生長,球莖和葉可以作為藥用,但有劇毒,須長時間烹煮;其葉汁含有草酸鈣,可引起皮膚過敏。

          這種野生芋,塊莖、佛焰苞及肉穗花序有毒。含草酸鈣、 氫氰酸及生物鹼。誤食會引致舌頭麻木、腫大及中樞神經中毒。皮外接觸會引致痕癢、麻木及發疹。咀嚼一小塊塊莖後即可引起喉部腫痛及嘴部麻痹。曾有報道,一位8歲的小女孩因嚼食花序而中毒,昏迷12小時,24小時後才恢復。

          平時大家吃的芋子,雅稱芋艿,俗稱「芋頭」,為天南星科芋屬植物,其球狀地下莖(塊莖)可食用亦可入藥,在大洋洲諸島是波利尼西亞人傳統主要糧食;全年皆有產,花期在秋季。最早栽種的印度人約於西元前5,000年引入了來自馬來西亞濕地的野生芋頭,爾後又傳到埃及。

          芋艿植株耐陰濕、耐瘠肥,水田、旱田、山坡或荒地都可種植。全株有黏液,含植物鹼而不能生食。地下莖俗稱芋頭,含豐富澱粉,適合各種烹調。葉片寬大平滑,可用來包裹食物。具佛燄苞及肉穗花序,雌花位於基部,雄花位於頂部。漿果球形。

          明朝《本草綱目》記載:芋子寬腸胃、療煩熱、破宿血、去死肌。莖、葉敷瘡腫、治蛇蟲咬傷。中醫認為,芋頭性甘辛、性平、有小毒,歸腸、胃經;具有益胃、寬腸、通便、解毒、補中益肝腎、消腫止痛、益胃健脾、散結、調節中氣、化痰、添精益髓等功效;主治腫塊、痰核、瘰癧、便秘等病症。

          江蘇興化市產於垛田上的龍香芋、廣西荔浦縣的荔浦芋頭。臺灣的高雄甲仙和那瑪夏鄉、臺中大甲、屏東高樹和苗栗公館等地最為著名,另外離島小金門也因生產鬆軟的芋頭而頗具名氣。在日本以千葉縣產量最多。此外,埃及、菲律賓、印尼爪哇等熱帶地區也盛行栽種。

                    2023.04.13

台長: 秦島
人氣(6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