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8-28 18:53:47| 人氣20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百姓「房事」不夠一個高球大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百姓「房事」不夠一個高球大嗎?

@秦    島

 

01.

香港環諮會早前審議粉嶺高球場小部分土地興建公屋的環評報告,罕有地討論20小時後,最終宣布「暫緩決定」。事件迅速在社會上發酵,引發連鎖熱議,足見問題的廣泛關注度。消息一出,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日前已率先表示,項目的議而不決,絕對清楚說明民意只可作參考,不必政治領導,只需民意調查機構便可。

難道老百姓的「房事」真的不夠一個高爾夫球大嗎?現實回聲:不!

事隔九天,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首度公開回應表示,明白建屋需求很急切,政府將檢視環評程序,透過簡化及標準化,盡量縮短時間。謝又認為,綠化地帶本意並非保育,發展局正研究每幅地是否合適。他並批評,劃定保育區禁止發展的做法過於被動,未能完全達到保育物種目標,以南生圍為例,因無人管理導致魚塘乾涸,不利生物發展,政府將來會「積極保育」。

公道自在人心,不是一句安慰之詞,看看20多萬本港輪候公屋六年的草根慘況,別再嘲笑晉惠帝「何不食肉糜?」。歷史的輪迴不是傳說。

02.

梁振英也忍不住於今日再發帖文:環評資料大,還是黃主席大?他的文字不多,一針見血。為了完整體現其真心實意,筆者在此照引不誤。

Now TV online剛剛報道,「環諮會主席黃遠輝指,粉嶺高球場建屋佈局須再調整,如果縮減發展規模,可能有助通過環評報告。他又指社會對不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已有共識,看不到有理由要重新探討。」

想請教黃主席:

1.既然「有共識發展粉嶺高球場」,為甚麼現在還要再做環評,又拖大半年?

2.既然發展粉嶺高球場「已經有共識」,為甚麼黃主席今天違反「共識」,建議在粉嶺高球場「縮減發展規模」?黃主席代表環諮會嗎?環諮會委員同意嗎?他代表民意嗎?今天的建議有先做點心紙調查民意嗎?

3.為甚麼當年未做環評,就指定要發展粉嶺高球場?

4.為甚麼當年未做環評,就否定用大欖郊野公園邊陲興建居屋和非營利的老人院?

5.既然環諮會已經向政府要求提供更多資料,既然政府已經同意提供這些資料,為甚麼黃主席今天就公開建議粉嶺高球場的「發展佈局須再調整」?黃主席未見明年4月的資料,今天就未卜先知,環評還要繼續做嗎?黃主席是否表示,無論政府明年提交的額外資料為何,他今天已經決定,除非政府「調整佈局,縮減發展規模」,環諮會就會否決政府的發展建議?這是環會主席應有的態度嗎?

其實,梁振英在環評審議前已發帖表態,透露粉嶺高爾夫球場部份土地用以興建公屋的建議,正在環境諮詢委員會討論,據說委員們對建議的意見南轅北轍。實際上,筆者接觸的有識之士也多認為,政府這次必須果斷,吸取過往議而不決的教訓,土地房屋決策不再被利益集團綁架。

   

03.

今天,筆者又寫了一篇長文《破除利益固化藩籬      港才能拾機重生》,3000多字,指出香江風雲變幻無常,謀事在人,下定決心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破釜沉舟,加快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戰略發展大格局,香港才有機會柳暗花明,重煥東方之珠蓬勃生機。時評在網上發表之後,引起一些政商界人士的熱烈討論。

有一位曾從政的學者回應說,近日看到有關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改建公屋的環評報告爭議的報道,令人涕笑皆非。所有高球場本身就是一個發展項目,是對原地的環境一個侵入,並不是自然,更和保育拉不上關係。它的土地利用,包括草,木都是專門為了打高球這娛樂而設計和引進的。對於高球場對自然生態的破壞,特別是它大量用水,用特種農藥和肥料,對周邊的環境汚染等問題己有大量學術研究論述。

學者的觀點有的放矢,他說得在情在理:我們面對的問題很簡單:是否保留這個只為很少人服務的專案,或以一個為眾多低下層人士解決迫切生活問題的新發展專案以代替之。

 是的,在英國統治時代,港督在那裡有個別墅,並且可以和上層人士交流娛樂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香港和大灣區隔離,不可能到那裡渡假或打高球(那裡當時也沒有這些設施)。港督考慮的也不是民眾的福祉。今天的特區政府應怎樣做是清楚不過的。至於區內的個別建築或大樹,在新發展中也可以保留,如一些有歷史價值建築可用作共公閱讀室,咖啡廳等。今天打高球的場地可選擇的很多,香港之內有多個,最近的深水灣場離特首府只20分鐘車程,在大灣區內的就更多。

04.

解決香港市民的住屋問題是當前頭等大事。特區新上班子加快覓地建屋,讓苦候的基層百姓上樓,告別劏房改善居住環境。不可否認,開發大面積土地,總有反對的聲音;開發土地,程式上都有一定制約,包括城規,環評,司法覆轄,即使市區土地,也不一定可以開發,即使沒有環評這一關,也往往要做交通評估,如薄扶林一帶不能開發就是因為交通。

百姓的「房事」牽涉千家萬戶,集思廣益是必要的,一旦獲得多數民意支持,就不能再重走前怕虎後怕狼老路,錯失時機,而應大刀闊斧按部就班抓落實,真正為民辦好實事。 數年前的「土地大辯論」中,粉嶺高球場是最大爭議的選項之一。經歷公眾諮詢後,政府決定局部收回高球場的32公頃用地。在最新的方案,政府擬用9.5公頃作公營房屋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發展,其餘逾6成用地則劃作保育區域。據評估,發展項目將避開生態價值較高的區域。但有團體表示,若時間拖延太長,擔心日後或有「走數」可能,最終不排除變回高球場。

佔地170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當中32公頃的用地將於明年9月歸還政府,擬三分一建屋提供1.2萬伙公營單位,當中包括出租公屋或居屋,未來區內居住人口約為33600人,將集中在北面位置,預計在2029年竣工。當然高球場部份土地不一定都拿來建屋,規劃中的6成用地亦可作公園等休憩用地,使土地能開放予公眾使用。據知現時高球場受公帑資助,但主要供少數人享用,而目前在私人遊幾場地契約的制度下,土地運用並不公平。

05.

在梁振英看來,不能說因為大欖隧道旁邊的土地,因為當年寫上「郊野公園」四個字,到今日即使完全沒有生態價值,也不能興建公屋和非牟利的老人院。不應只看標籤,應該實事求是看內容,內容就是生態價值,因此當年政府請了顧問做研究,2017年提出建議至今,五年過去了,從來沒人指出該邊陲地帶有甚麼生態價值。應該開發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或者開發部份粉嶺高爾夫球場?或者兩者都開發、都不開發?應該科學決策。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就是科學,道聽途說、主觀論斷並不科學。

解決土地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政府近兩年一再表示,未來10年建屋量可以達標,外界早就懐疑是數字遊戲。

新特首李家超強調,施政要以結果為目標,承諾土地房屋供應提速提量,暫時未見有何足以打破困局的新主張出台。早前有智庫分析警告,無論公營房屋還是私人樓宇供應,未來都面臨斷層。市民希望特區展現新思維,一步步解決土地房屋這一深層次矛盾。

如何將以前做不好的事情辦好,萬眾矚目。覓地建屋只爭朝夕,新政府有決心還須當機立斷,敢於突破舊框框,大破大立,早定具體指標和時間表,以切實可見的行動,令市民相信當局將有脫胎換骨施政表現。環諮會對環評報告的審議結論有參考作用,並不具約束力,環保署長有權定奪,特首和行政會議更有終審權。該一錘定音就要當機立斷,勇於擔當,別再猶豫不決等後悔藥。

                  2022.08.28 

台長: 秦島
人氣(20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悄悄話)
2022-08-30 12:36:37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