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05 22:44:09| 人氣58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擁有不等於富有──別讓消費上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人說現代是一個物質主義的時代,人們相信擁有得多就等於是富有,也是幸福和快樂的代名詞。

佛陀並不同意這種對富有和快樂的定義。祂說:「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佛遺教經》)

佛陀所說的「足」,是指對生活感到滿足、滿意,感到滿足就會快樂,這才算是「富足」。快樂與否視乎滿足與否,而「滿足」沒有絕對標準,是與「欲求」相對的。如此說來,欲求多寡才是決定我們是否富足快樂的主要因素。若你欲求很多,執意要全數滿足才算快樂,那你一定會永遠失望,因為任何人都無法擁有全宇宙的所有事物。一個人如果知足常樂,根本不需要太多物質;如果不快樂,儘管坐擁全世界的財富與物質也沒意思。

「快樂」是一種心理狀態,屬於精神層面的。物質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若把手段當作目的,便本末倒置了。尤有甚者,因為物質須要以金錢換取,所以很多人把金錢這個「手段的手段」誤為目的,這就更可笑了。

除了維持生存必需的物質外,沒有太多東西是不可或缺的。對物質享受的欲求主要是出於貪愛、對更多及更好的幻想和美化。在這個花花世界中,商人為了自己的利潤,不斷透過各種手法把「消費最樂」的觀念灌輸給我們,藉廣告刺激我們本身沒有的需求,引導我們幻想買到某件貨品後,自己會如何的幸福,產生購物的衝動。

我們在櫥窗前反覆地看著花多眼亂的精美商品,想像買或不買之後會如何的時候,雖然明知痛苦,這情景卻十分誘人,因其意味著我們將可能找到足夠的理由,說服自己買下該物品,換來以前沒有的體驗和愉悅。然而,買了會去後,甚至剛步出商店的一刻,我們即發覺那商品沒甚麼大不了。

很多物品買了回來後,可能只用過一兩次,亦可能只是觀賞、把弄它一番(而沒真正使用)便不用了。乃至完全沒拆開包裝就扔到一旁,很久以後才發現原來買了這物品,或多買了一件相同物品才知道早已買了。有時,之前滿心歡喜買回來的東西,很快便被視為廢物而丟棄,免得佔著地方。試想想,現在被廢置一旁的物品,多少是我們過去曾經渴望擁有,並相信其能帶來快樂的?但事實上,我們是否真的得到快樂呢?我們還不是繼續苦苦追尋新的物品嗎?

凡此種種,都證明你並非真正需要那件物品,只是貪欲令我們覺得很多東西是自己「應該」擁有的,若不能擁有則心有不甘。因此購物背後的動機是為了製造「擁有很多」的充實感,並重新體驗買得心頭好的一刻的歡喜感覺。不過,若快樂真的要憑著這些商品獲得,那鄉村的人、古代的人是否都不快樂呢?若快樂真的要憑著這些商品獲得,則所有擁有它的人都快樂嗎?絕大多數時候,貪欲造成的痛苦,比缺乏某些東西本身的痛苦更大;反之,貪欲自我欺騙的快樂,比我們得到某些東西時的快樂更大。我們可以買到廣告中的商品,但難以擔保買到廣告主角表現出來的「快樂」。美麗的高廣大床可以買回來,美夢卻是買不到的啊!

心被欲求盤據是痛苦的,滿足欲求的過程亦然。《佛所行讚》對此描述得很好:「知足常歡喜,歡喜即是法,資生具雖陋,知足故常安。不知足之人,雖得生天樂,以不知足故,苦火常燒心。富而不知足,是亦為貧苦,雖貧而知足,是則第一富。其不知足者,五欲境彌廣,猶更求無厭,長夜馳騁苦,汲汲懷憂慮,反為知足哀。」

其實,一個人受用物質的程度是有限的,過了某個程度,更多的物質也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甚至會造成痛苦。例如我們吃美味的食物,最初越吃越多,快感的確會隨之上升,但人的食量有限,再吃下去便會吃不消。若不停止進食,只會害苦自己的肚皮。再者,我們對口味也會習慣,以前覺得如何美味的佳餚,吃多了也會覺得越來越普通。

物質享受、外在刺激必須透過五根(眼、耳、鼻、舌、身)接收,才會生起樂受,但這種享樂受身理、物理規律限制,時間久了會習慣,享受多了會生厭。何況,五根都是會勞累的,正如看電視、玩遊戲機太久也會導致眼倦亁痛、頭昏腦脹。這種享樂適度為之,對身心都有裨益;為之太過則對身心都會構成負擔,最後還是變成痛苦。

物慾橫流的內裡盡是匱乏、空虛的心靈。由於宿世串習貪愛和愚痴,我們遠離了實相的智慧,不明瞭生命的意義,一昧以「我」和「我的」來界定自己。「我的」正意味著追求擁有,攀緣外物。因為與實相和心靈背道而馳,故空虛感油然而生。空虛不像瞋恨、嫉妒等負面情緒般有明確的內容,而是像甚麼也沒有的茫然感覺,我們對自己發生了甚麼事、需要甚麼一無所知,僅是糊裡糊塗地藉著物質來暫時忘卻不明確需求(空虛感)所造成的焦慮。這樣做當然是治標不治本。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有言:「求財少欲最,人天師盛陳,若能修少欲,雖貧是富人。」《佛遺教經》也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應修集,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消費購物很容易上癮,上癮後若不經常買東西,便會忐忑不安,所以我們要節制自己的欲望。限制每個月或每星期的花費,或限制擁有各種物品的數量。每次購物前想清楚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該物品,擁有該物品前後到底有何不同。亦可想像自己不富有時會買甚麼,精挑細選,那你買到的必然是最好和你最需要的。有需要的話,走出店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購物的衝動可能霎時煙消雲散。

從根本上來說,我們應把焦點放在追求心靈的快樂,清淨貪、瞋、痴等煩惱,培養慈悲與智慧。尤其是慈悲心,透過人與人間的關懷與奉獻,你將找到更高層次的滿足和意義,從而驅散空虛及物欲。以物質為基礎的快樂短暫而浮淺,心靈的快樂則持久而深層,更對人格發展有正面影響。正如《正法念處經》所言:「寶物歸無常,善法增智慧;世間物破壞,善法常堅固。」慈悲與智慧乃世、出世間一切安樂之源,而且是生生世世受用的。

當然,我們並非完全不需要物質和財富,《管子》云:「衣食足,則知榮辱;倉廪實,則知禮節」。只有解決了基本的生存需要、物質需要,人才有閒暇和精神追求精神上的豐足。對在家弟子而言,適度享樂也是消除壓力和疲勞,恢復精神和幹勁,好讓自己繼續為生活奮鬥的合理途徑。即使是修行人,行菩薩道布施時也需要財富和資具。人若不顧賺錢,不肯學習「實利」的謀生技能,最後必定會因為一無所長,而要痛苦地幹自己不喜歡的活,以求賺取少許金錢糊口。故過分鄙視財富的人,可能成為最受財富束縛的人。

知足也不等於消極或逃避現實,知足只是了解欲求不能盡如人意的事實,這樣才能更積極面對人生。一個整天計較自己擁有多少的人(其實是計較自己有甚麼還沒有)必然是自私的,不快樂之餘,對社會的貢獻亦必定很有限。

說到底,最重要的是取得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平衡點,對財富要善用而不要濫用,對物質要求既不需太好也不必不好,而是要「剛好」。物質和財富,本來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工具,可不要反客為主,讓自己成為它們的奴隸!



☆ 本文發表於《菩提月刊》239期

台長: 主席
人氣(58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命運在你手
此分類上一篇:我靠的只是勇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