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28 22:58:19| 人氣3,43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哲理



 

1.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取得什麼。(愛因斯坦)

2.  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他的才華,而不在他的衣飾。(雨果)

3.  一旦我和敵人交上了朋友,也就擊敗了敵人。(林肯)

4.  沒有人是完美的,朋友便能填補不足。(福斯迪克)

5.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紀伯倫)

6.  財富並非永遠的朋友,但朋友卻是永遠的財富。

7.  從人生中拿走友誼,猶如從生活中移走陽光。(希塞羅)

8.  與良友伴行,路遙不覺其遠。(莎士比亞)

9.  與朋友在一起,分擔的痛苦是減半的痛苦,分享的快樂是加倍的快樂。

10.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11. 快樂的秘訣,不是做你所喜歡的事,而是喜歡你所做的事。(巴雷)

12. 人生有許多事情,正如船後的波紋,總要過後才覺得美。(余光中)

13. 刀要石磨,人要事磨。

14. 人逢順境不逞強,身處逆境不示弱。

15.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

16. 不要因為一次挫折,就放棄你原來決心要達到的目標。(莎士比亞)

17. 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18. 要想成功,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你需要的是敵人。

19. 從來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後能再站起來,才是最大的榮耀。

20. 處順境必須謹慎,處逆境必須忍耐。(英國)

21.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卻是種勝利。(雨果)

22. 通常最寶貴的智慧常常是從極大的痛苦中得來的。

23. 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離成功不遠的地方。(拿破崙)

24.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25. 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改變我們能改變的。

26. 當一個人沒有甚麼可以失去的時候,要勇敢是再容易不過了。

26. 人們缺乏的不是力量,而是意志。(雨果)

27. 不敢下決定的人命運總是掌握在別人手裡。

28. 不要灰心喪志,打得開鎖的總是你試的最後一把鑰匙。

29. 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志。(愛迪生)

30. 海鷗要高飛,必先遠退。花蜜要香醇,必先久釀。人要一展抱負,必先充實內涵。

31. 意志永不屈服的人,沒有所謂失敗。(俾斯麥)

32. 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也是如此,它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林肯)

33. 滴水能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為它不捨晝夜。

34. 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藉口。(羅曼‧羅蘭)

35. 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的事。

36. 人們愈少思考,說的話便愈多。(孟德斯鳩)

37. 失足尚可挽回,失言無法補救。(西班牙)

38. 我們有兩隻耳朵和一個嘴巴,目的在多聽少說。(希臘)

39. 吹噓自己知識的人,等於宣揚他的無知。

40. 善言能贏得聽眾,善聽才能贏得朋友。

41. 智者說話,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因為他們想說。(柏拉圖)

42. 智慧是寶石,如果用謙虛鑲邊,就會燦爛奪目。(高爾基)

43.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證嚴法師)

44.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關懷的人找到朋友。

45. 一個美麗的家庭並不能對你發生作用,除非你有一顆美麗的心。(海倫.凱勒)

46.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證嚴法師)

47. 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證嚴法師)

48. 父親的德行,是兒子的最好遺產。(塞萬提斯)

49. 世上有兩見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證嚴法師)

50. 先為別人的快樂著想,是超人;先為自己的快樂著想,是凡人;使別人不快樂,自己也不快樂的,是笨人。

51.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證嚴法師)

52. 屋寬不如心寬。(證嚴法師)

53. 真理不需要用色彩包裝;美麗不需要用文筆描畫。(莎士比亞)

54.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55. 愛,拆開來是心和受兩個字。用心去接受對方的一切,用心去愛對方的所有。

56. 一點小疏忽可能會釀成大禍害。(富蘭克林)

57. 他心裏怎樣思量,他的為人就是怎樣。(舊約聖經)

58. 暴風雨前的寧靜,是在醞釀接下來發生的事。(邱吉爾)

59. 人生就好像是回力標一樣,你投擲出的是什麼,收到就是什麼。(卡內基)

60.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證嚴法師)

61. 不要把生命看得太嚴肅,反正我們不會活著離開。(福特)

62. 上帝拿走了你一樣東西,說不定是把更好的給你。

63.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證嚴法師)

64. 世界上真正有價值的事物,需要熱情和犧牲才能完成。(史懷哲)

65. 生命中最值得投資的是自己。

66. 生命裡有許多痛苦,我們總要成熟之後,才能了悟其中的意義。

67. 甘於平凡才能偉大,人生沒有永遠的巔峰。

68. 生命像一股激流,沒有岩石和暗礁,就激不起美麗的浪花!(羅曼‧羅蘭)

69. 生活沒有目的,猶如航海缺少羅盤。(羅斯金)

70. 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大仲馬)

71. 有些植物天生就只能活在某個季節中,如果你想延長他的壽命,你就是個差勁的園丁。

72. 如果成為一支火柴,也要點亮一個短暫的宇宙。

73. 失去金錢的人,失去很多;失去朋友的人,失去更多;失去信心的人,失去所有。

74. 先相信你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屠格涅夫)

75.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愛默生)

76. 沒了正義,勇氣便軟弱無力。(富蘭克林)

77. 未來社會中,文盲並非不識字的人,而是不能再學習的人。(杜佛勒)

78. 活著就要學習,學習不是為了活著。(培根)

79. 為學好像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胡適)

80. 砂石裡可以滔出金子,汗水裡可以找到幸福。(維吾爾族諺語)

81. 知識比財富更可貴,無知比貧窮更可怕。

82. 真正的衰退不是白髮和皺紋,而是停止了學習與進取。

83. 學問好比腸胃裡的食物,裝下多少並不重要,吸收多少才重要。

84. 要社會不淘汰你,你首先要不放棄自己。

85. 閱讀所獲得的最大快樂,是好像透過一面鏡子,看到自己的心靈。(湯瑪斯)

86. 無論多麼不重要的一件事,只要樂在其中,都會獲益無窮。(達爾文)

87.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

88. 如果你有能力,那麼就像口袋裡的錐子,藏也藏不住,自己會冒出頭來。

89. 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績。(證嚴法師)

90. 每一個失敗都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們重新來過。

91. 你說什麼、希望什麼、期待什麼、想要什麼都不重要,只有你做了什麼才算數。

92. 流汗的錢,不會跑;流汗的孩子,不會倒。

93. 面對光明,陰影永遠都在我們身後

94. 弱者坐待時機,強者製造時機。(居禮夫人)

95. 做事時多為別人想一想,犯錯時多對自己看一看。(聖嚴法師)

96. 得理要饒人,理直要氣和。(證嚴法師)

97. 蛋沒孵化之前,先別急著數蛋。(伊索)

98. 創造機會,不要等待機會。

99. 跛足而不迷路的人,將比健步如飛卻誤入歧途的人,更早到達目的地。

100.黑夜無論怎樣漫長,白晝總會到來。(莎士比亞)

101.僅僅把弱者扶起來是不夠的,還要在他站起來之後支持他。(莎士比亞)

102.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聖嚴法師)

103.歲月可以使人蒼老,但心靈卻可永保青春。

104.當你自覺青澀,你便開始成長;當你自認成熟,你便開始腐敗。

105.夢想的罐頭沒有保存期限,只有打開與否。(英崎)

106.古諺:「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15.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116.無論誰都無法把時間和潮汐留住。(英國)

107.一時的錯誤不算什麼,錯而不改才是一生中永遠且最大的錯誤。

108.人之所以犯錯誤,不是因為他們不懂,而是因為自以為什麼都懂。(盧梭)

109.活在當下,不悔惱過去,不擔心未來。(聖嚴法師)

110.過去已成虛幻,未來尚是夢想,把握現在最重要。(聖嚴法師)

111.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海倫.凱勒)

112.我們處於什麼方向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正朝什麼方向移動。

113.成功的人是抓住時機的人。(歌德)

114.人生不一定球球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證嚴法師)

115.輝煌的人生,不在於長久不敗,而是在於不怕失敗。(拿破崙)

116.歷史上所有最偉大的成就,都是由於戰勝了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文/截自於網路 

台長: 菲菲
人氣(3,438) | 回應(1)| 推薦 (9)|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好文共賞 |
此分類下一篇:隨心而去
此分類上一篇:情人眼裏出西施

愛智之學
謝謝版主所列的哲理分享,細讀之下,發現這些話語與乃是哲人們生活經驗和生命歷練的結晶,若我們能常記取並實踐這些忠言,那即使生活中面對挫折挑戰時,也有所參考之用!再次謝謝版主的用心!
閱讀這一篇分享時,也使筆者想起念大學階段,修過一門課,課程的教授所用的一本教科書,書名叫"哲學的問題",作者是羅素(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by Bertrand Russell)以下為此書的內容摘要,與版主和對哲學有興趣想做進一步了解西方哲學觀的網友分享,此書可當作是了解西方哲學重要的入門書之一!
"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1912) is one of Bertrand Russell's attempts to create a brief and accessible guide to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y. Focusing on problems he believes will provoke positive and constructive discussion, Russell concentrates on knowledge rather than metaphysics: If it is uncertain that external objects exist, how can we then have knowledge of them but by probability. There is no reason to doubt the existence of external objects simply because of sense data.
Russell guides the reader through his famous 1910 distinction between " Knowldege by acquaintance and knowledge by description" and introduces important theories of Plato, Aristotle, Rene Descartes, David Hume, John Locke, Immanuel Kant, G.W.G. Hegel and other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philosophical inquiry by general readers and scholars alike.


The book is composed of fifteen chapters:
1. Appearance and Reality
2. The Eistence of Matter
3. The Nature of Matter
4. Idealism
5. 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 and Knowledge by Description
6. On Induction
7. On Our Knowledge of General Principles
8. How A Priori Knowledge Is Possible
9. The World of Universals
10. On Our Knowledge of Universals
11. On Intuitiv Knowledge
12. Truth and Falsehood
13. Knowledge, Error, and Probable Opinion
14. The Limits of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15. The Valuse of Philosophy

(以上參考資料節錄自Wikipedia)
2011-03-30 17:41:43
版主回應
[哲學問題]1-Appearance and Reality
你可曾想過:這世界上有沒有任何堅確的知識是所有理性的人都不能懷疑的?哲學,正是在回答這類最根本的問題──既不草率、獨斷,且又批判地進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全盤相信透過感官經驗得來的知識:你現在看著螢幕,眼睛正張開著,眼前出現這樣子的白底黑字,屁股壓在椅子上等等。並且,你相信何任人若果坐在和你相同的位置上,做出和你相同的姿勢,具有和你相似的視力,並且在相若的光線下,那麼他將會看到和你一樣的東西。這似乎是無容置疑的。

但是,你似乎又會相信,儘管同樣是看著螢幕,但只要光線的反射稍有不同,所看到的顏色分佈便有所改變。相同地,儘管不同人在同一刻看著同一個螢幕,但由於沒有兩個人可以從同一個觀點(物理上的位置)看東西,並且任何觀點的改變都會導致光線反射的改變,所以他們所看到的顏色分佈都有所不同。依據常識,我們每一次看到這個螢幕的顏色乎似都是一樣的,我們不會每次坐到電腦枱前就為螢幕顏色的些許改變而驚訝一番,相反,我們常識上認為現在螢幕的顏色和上一次一樣。[1]畫家要盡量去除這些常識,抓去事物呈現給我們的樣子,常人和哲學家則想要知道事物本身到底是甚麼樣子的。這正是在哲學上引起爭議的差別,表象與實在(appearance and reality)的差別──事物「看起來的樣子」和事物「本來的樣子」的差別。

試想像在你面前有一張桌子。如果有人問你桌子有甚麼顏子,你會說它有這個顏色(the color)。但明顯地,如果光線改變、看桌子的人有色盲或者戴上藍色的眼鏡,他們將會看到不同的顏色。在缺乏光線的地方,我們甚至會發現所有顏色都消失了。因此,當我們說桌子有這個顏色時,我們似乎是說:在正常光線、一般的觀點底下,常人會看到這類的顏色。但我們不能偏頗地說:這個顏色是桌子的顏色,那個顏色不是。因此,我們乎似得拒絕:桌子本身具有特定顏色。

相似的理由可以用到結構(texture)、形狀、觸感(sense of touch)和敲桌子的回音(sound elicited by rapping)上。桌子現在的結構和桌子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不同;桌子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和桌子在更精細的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不同,因此,我們似乎不能說桌子具有特定的結構。假如桌子「事實上」是長方形,我們常看到它的兩個鈍角和銳角;假如桌子的對邊「事實上」平衡,我們常看到兩邊趨於同一點;假如桌子的兩邊長度一樣,我們又常看成較近的線較長。因此,真正的形狀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而是我們從所見到的推論出來的。桌子的觸感和敲桌子的回音要視乎碰到的力道和身體部位,這些都不會直接揭示桌子本身的性質。由此可見,實在的桌子(real table)並不是我們即時知覺到的,而是從我們即是的知覺所推論而來的。

於是,我們可以問兩個問題:究竟是否存在著實在的桌子?如果有,它能是甚麼東西(它的本質是甚麼)?

在接下來的討論之前,先讓我們介界定一些名詞。「感官與料」(sense-data)是指那些在知覺裡即是被知道的東西:顏色、聲音、硬度等等;「知覺」(sensation)是即時意識到感覺與料的經驗。所以,當我們看見某個顏色,我們有該顏色的知覺,但那個顏色本身並不是知覺,而是感官與料;我們即時意識到那個顏色,而「意識到」本身卻是知覺。基於之前談及的理由,我們不能說桌子就是感官與料,亦不能說感官與料是桌子的直接性質(directly properties,桌子本身的性質)。假如實在的桌子存在,我們稱那實在的桌子為「物理事物」(physical object);而所有物理事物的集合,則稱為「物質」(matter)。於是,原先的兩個問題可以被重新表達成:物質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的本質是甚麼?

主教柏克萊(Bishop Berkeley,1685-1753)認為這世界沒有物質,只有心靈和心靈的觀念(ideas)。但他所說的物質是日常相對於心靈的意思,他並不是要否定:我們常誤認成就是桌子的感官與料是某些獨立於我們而存在的事物的徵象(sign);相反,他否認存在著某些非心靈的東西──既不是心靈,亦不是心靈的觀念。對柏克萊來說,實在的桌子就是神心靈裡的觀念──獨立於我們且又永恆。觀念論(idealism)認為世界只存在心靈或心靈的性質,柏克萊的主張是其中一種,萊布尼茲(Leibniz)的則是另一種主張有物質存在的觀念論。柏克萊認為外在事物依賴於神的心靈而存在,萊布尼茲則認為外在事物其實恰恰是「基本心靈」的集合(collection of more or less rudimentary minds)

資料來源:
http://phiscore.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html
2011-03-31 19:23: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