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4 16:24:32| 人氣35,71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2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勞者多能

 
大一那年的暑假,我在民眾日報台中編輯部當實習記者,台中編輯部位於漢口路,於是我就近住在三阿姨家。
 
三阿姨家的書不多,不過倒是讓我翻到兩本可以看的書:
 
一本是蕭麗紅女士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另一本是王鼎鈞先生的「人生三書」之《開放的人生》。

我讀書有筆記的習慣,往往直接寫在書上,對於不是自己的書,則另外摘要於筆記本上。
 
筆記本上的日期是「2000年7月26日」,標題是「《開放的人生》,王鼎鈞著」。其中,有這麼一條:

「刀要石磨,人要事磨。」〈勞者多能〉

括號裡的四個字是文章標題,引號內的八個字則是內容精要。

大二開學後,我開始積極參與社團。我發現社團中有很多人喜歡把「能者多勞」掛在嘴上,然後將事情推派給會的人做,然後會的人能力越來越強;不會的人越來越無能。於是,我開始鼓吹「勞者多能」的觀念。只要一聽到有人說「能者多勞」,我馬上回應:

「是能者多勞?還是勞者多能!」

儘管不是每個「為什麼」都有個「因為」,即使不是每個「因為」都有個「所以」──「人,總是需要理由的。」
 
因此,光顛覆既有說法是不夠的,要讓人真正改變觀念還需要一番論述:

「能者多勞」是一種對自我的要求、對自己的期許,不是用來把工作丟給別人的。嘴裡說「能者多勞」,心裡竊喜「沒事沒煩惱」,就像自己當魔鬼,然後要求別人當天使!

能者從何而來?或許有天才,那種極端少數我們不討論。大部分還是經由後天的學習:

因為多勞,所以多能。也就是因為做得多,所以學得多、會得多。這叫「量變產生質變」,「熟能生巧」,就是最好的註腳。

假如會的人就應該多做,不會的人就儘量少做、甚至不要做。在最極端的狀況下,有能者會不斷地承接任務,直到超載、崩潰──「不會的沒事,會的做到死」;而無能者到最後會因為沒事做、沒機會嘗試、沒經驗累積而變成沒有用的呆人、廢人。

筆者的實際工作上,就曾面臨這樣的問題。在緊急狀況下,老闆是不會冒險讓沒經驗的新手嘗試的。因此,裝死就沒事,工作就會落入會的人手中。

如果你是那個會的人,筆者的建議是抱持著「勞者多能」的心態,當原本屬於別人的工作,卻落到自己手中時,不必急於推託,不用心情不好,何妨轉念思考:「做別人的工作,學自己的功夫。」,藉此提升自己的能力。當然,前提是在自己還負荷得了的情況之下。

如果你是那個不會的人,不用高興得太早,暗爽沒事沒煩惱。社會是很現實的,工作是很競爭的,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嘗試的機會,意味著一次又一次的降低競爭力。

當今天有件工作不需要很多人手,你覺得老闆第一個想到的會是誰?

2006年11月19日,我在二手書店買下《開放的人生》,重新閱讀〈勞者多能〉,才發現歷年來我所詮釋的內涵已異於王鼎鈞先生原來的說法。

「閱讀,是一種刺激。」
刺激想法,刺激做法,讓我們想得更多更周延,讓我們做得更好更完善。



【圖:王鼎鈞先生作品──開放的人生】
 

台長: 無名
人氣(35,713) | 回應(3)| 推薦 (2)|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閱讀,是一種刺激 |
此分類下一篇:咖啡
此分類上一篇:白色巨塔中的危險心靈

貓頭鷹
這是我深記在心的一句話
"勞者多能"
2007-01-25 14:22:47
版主回應
因著這句話,我們曾經在各自的領域承載過多的任務,那未必來自他人的推派,有時候,往往是自己的選擇。選擇,意味著取捨;取捨,往往隱含著的個人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同又何妨,我們仍然彼此尊重,有時也相互影響!感覺挺好的,是吧?
2007-01-25 14:49:29
正妹
勞者多能.........
似乎是這麼一回事..
進步的過程
2007-01-28 11:52:49
版主回應
你這「似乎」二字用得好啊!
從邏輯上來說,勞者未必多能,能者必定多勞。
這勞,未必是體力上的,用腦用心也是一種勞。

有人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我說:「多做多會,少做少會,不做不會。」
你認為哪一個有道理?
都有道理,只是他的態度是消極,我的態度是積極的。

光是多做是不夠的,「經驗是主觀的,知識是客觀的。」如何將個別經驗提升為具有普遍性的知識,這需要歸納、整理,更需要思考、分辨。

這就是我告訴你活動結束要做筆記的主要原因。
2007-01-28 12:27:14
無名
原來台長可以收藏自己的文章啊
今天才知道
2012-02-10 23:18: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