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中級酒莊
近年來波爾多紅酒已成為最廣為人知的葡萄酒,而梅鐸(Medoc)產區更是盛名遠播,無需我再贅述,不過除了 Latour, Lafite, Margaux, Mouton, Cos, Las- Case, Pichon-Laland....等60支於1855年列入前五等級的Grand Cru Classe以外,之後Medoc又產生了另一個分級,就是所謂的「中級酒莊」(Cru Bourgeois);因為在1855年當時選出的60家Grand Cru Classe,其實只是約略選出前60支當年最昂貴的酒,以因應在波爾多舉行的萬國博覽會的噱頭,圈選的來源只是幾家波爾多葡萄酒出口商手上的報價單,並非經過什麼嚴謹的過程,而當時有些優良的酒莊,其實論品質絕對在 Medoc的前60名,價格也不便宜,真的嚴謹來排名也是前60貴的酒,但只因酒莊老闆行事比較低調,因此並未入選1855年列入前五等級的Grand Cru Classe;沒想到這份名單一直流傳下來,甚至成了大部分人買酒的依據,也絕對是當初始料未及的事!
為了彌補這些遺珠,後來在Medoc產區又評選出中級酒莊(Cru Bourgeois)這個等級,陸續把一些品質優良的酒莊歸入此一等級。事實上,Bourgeois的意思就是「布爾喬維亞」,也就是「中產階級」的意思,也有人稱之為「藍領階級」;之所以把這個等級稱為Cru Bourgeois的原意,是因為既然Medoc產區前60貴的葡萄酒都已列入Grand Cru Classe,那麼接下來其他的優良葡萄酒當然價格就比較平易近人,因此在葡萄酒的國度中屬於中產階級,故稱之為Cru Bourgeois。其實這種說法有點似是而非,因為Grand Cru Classe原本就不是經過嚴謹程序產生的名單,接著就以此名單為前提把Grand Cru Classe假設為白領階級,因而衍生出Cru Bourgeois這個藍領階級,在邏輯上就有嚴重的矛盾。
事實上梅鐸區許多中級酒莊(Cru Bourgeois),在1855年之後品質也早已達到Grand Cru Classe的水準,雖然一些知名Cru Bourgeois的價格與名氣皆超過了許多四、五等的酒莊,不過由於先天的出發點就有問題,因此Cru Bourgeois後來越來越不嚴謹;在1932年該區中級酒莊共計高達444個,Cru Bourgeois這個頭銜氾濫成災,在Medoc某些產區要找出一瓶不是Cru Bourgeois或Grand Cru Classe的葡萄酒,還真的有一點困難!以Moulis產區為例,此區雖無Grand Cru Classe酒莊,但依據西元2000年的資料統計,Moulis產區共有31個Cru Bourgeois酒莊,產量佔本區的92%,也就是說,在Moulis產區你很難買到不是Cru Bourgeois的葡萄酒!
更嚴重的是,Cru Bourgeois這個分級並未獲的官方的認證,也就是說任何一瓶酒標示Cru Bourgeois就像標示Grand Vin一樣,完全不違法,也就是說任何酒只要你高興,都可以標示Cru Bourgeois!曾幾何時,Crus Bourgeois的桂冠,已淪落至幾乎一文不值,酒標上出現Crus Bourgeois文字,就好像水果禮盒上出現「高級水果」字眼一樣,完全沒有任何意義!Crus Bourgeois原本應該是Medoc產區葡萄酒的一個頭銜或認證,但有一些Premieres Cotes de Blaye AOC的酒,根本不在Medoc產區,居然也標示Crus Bourgeois,真是令人一頭霧水。
在我開始買波爾多的1990年代,一瓶酒在酒標上加註「Crus Bourgeois」,並不會使得它可以賣得比較貴,而一些酒不特別註明「Crus Bourgeois」,也不會因此滯銷或比較便宜;甚至有幾家知名酒莊,以被選為Crus Bourgeois為恥,因為他們自己覺得他們的酒明明就比較好,至少也有Grand Cru Classe的水準,不應與其他的Crus Bourgeois同一等級,因此甚至也不會在酒標上註明Crus Bourgeois字樣。
Cru Bourgeois這個分級後來又陸續經過了幾次演變與調整,但始終無法建立起如同1855年Grand Cru Classe分級的公信力,最後終於在2003年重新制定了全新的Cru Bourgeois分級,選出了247家Cru Bourgeois酒莊,其中有9家列為最高級的Cru Bourgeois Exceptionnels,都是成名多年的明星酒莊;不過最弔詭的是號稱Cru Bourgeois之王、明星酒莊中的明星酒莊Château Sociando-Malle,居然不在247家名單之列,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Château Sociando-Malle的莊主覺得Cru Bourgeois的頭銜對他的葡萄酒是一種羞辱,因此根本不屑參與評選!有關Cru Bourgeois這個分級的幾次演變,各位可以參考酒友阿德寫過的一篇「Cru Bourgeois」。
(網址:
http://leeader.brinkster.net/drink/crubourgeois.htm)
Cru Bourgeois這個頭銜在2003年以前不具官方認證,以致在Medoc地區搞得滿城盡是中級酒莊,不過有幾家知名酒莊,在多次Cru Bourgeois分級中仍是獨占鰲頭,其中最出色的就是Chateau Chasse-Spleen (國內稱為「解憂堡」)!在1932年Cru Bourgeois雖然共有444個酒莊入選,但只有6個酒莊被列入最高級的Cru Bourgeois Supérieurs Exceptionnels,其中之ㄧ就是Chateau Chasse-Spleen;而在1978年重新分級的128家Cru Bourgeois酒莊中,只有18家被列入最高級的Cru Grands Bourgeois Exceptionnels,其中之ㄧ仍然是Chateau Chasse-Spleen;最後在2003年的Cru Bourgeois評選,入選247家酒莊並分成三個等級,Chateau Chasse-Spleen依舊名列最高等級的9家Cru Bourgeois Exceptionnels之中!
在曾經標示過Cru Bourgeois字樣的四百多家酒莊中,我大約喝過70家,其中有三家中級酒莊最讓我難忘,而第一家就是「解憂堡」。
在十幾年前台灣的葡萄酒選擇並不多,不過當時就可以買到1986年份的Chateau Chasse-Spleen,一瓶零售定價約NT$1400元,大約是當時國外價格的二倍(當年美金匯率只約為28比1),若是跟著大咖VIP一起買,約可打個8折,一瓶台幣一千出頭,對我而言已經是特殊日子才會品嚐的高級酒了。由於當時我喝的酒款多屬中低價位的葡萄酒,諸如西班牙小黑牛、以及較便宜的波爾多,因此1986年份的Chateau Chasse-Spleen對當時的我而言,喝來有如天降佳釀,感覺好喝無比,因此我還多買了一瓶陳年,成了當時我小小酒櫃中的鎮櫃之寶。
不過幾年之後我逐漸邁入了葡萄酒的另一個里程碑,隨著品嚐經驗的增加,喝到的波爾多好酒越來越多,尤其是1990年份的波爾多大量上市之後,不必太貴的酒就非常好喝,鎮櫃之寶的地位也日趨式微;後來我把庫存多年的這瓶1986 Chateau Chasse-Spleen拿出來喝,發現解憂堡仍是解憂堡,但滄海桑田、今非昔比,酒喝起來雖然仍是不差,但對事隔多年的我而言,充其量也只是不錯而已,香氣口感的複雜度是遠遠不能與頂級波爾多相提並論的;之後我又買過多個年份的Chasse-Spleen,不過隨著台灣葡萄酒進口量越來越大,這支酒雖然國外行情價格依舊沒變,但在國內倒是越買越便宜,1993/1994的解憂堡在十年前我的購買價格大概是一瓶七八百元,已與美國的零售價差不多,不過相較於其他的中級酒莊,解憂堡仍是要昂貴一些,與一些Grand Cru Classe五級酒莊價格相當【諸如1993年份的Chateau Clerc Milon、Chateau d’Armailhac、Chateau Grand-Puy-Lacoste等五級酒莊,當時一瓶的成交價格大約都是七八百元】。不過老實說,以前解憂堡的價格雖然直逼五級酒莊,但是我個人覺得它的品質並不如Chateau Clerc Milon、Chateau d’Armailhac、Chateau Grand-Puy-Lacoste這些五級酒莊,而近年來其他知名的波爾多酒莊都身價大漲,惟獨解憂堡仍維持著多年前的價格,因此反而相對顯得物有所值。之後幾年每次我喝到此酒,都會想到它曾是我的「鎮櫃之寶」,不覺莞爾。
解憂堡的官方網站:
http://www.chasse-spleen.com
中級酒莊的官方網站:
http://www.crus-bourgeo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