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7-02 07:28:03| 人氣11,3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60 第二思惟暇滿利大者。為欲引發畢竟樂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消文60  6011- 623 

【第二思惟暇滿利大者。為欲引發畢竟樂故,若未清淨修習正法,僅為命存以來引樂除苦而劬勞者,旁生亦有,故雖生善趣,等同旁生。《弟子書》云,「猶如象兒為貪著,深阱邊生數口草,欲得無成墮險阬,願現世樂亦如是。」】

第一科、殊勝所依身,不應行同畜生。

第二思惟暇滿人身的意義重大。如果不是為了究竟安樂的緣故,來修學清淨正法,而只是辛勞忙碌於,死亡到來前的安樂與消除痛苦,那麼畜牲也有這種本能,因此雖然生在善趣,卻和畜生沒什麼差別。《弟子書》中說:「就如同小象因為貪食陷井邊的幾口嫩草,結果反而墮入險坑當中。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得到了暇滿人身,如果不好好修行,只是貪圖現世有限的快樂,結果卻是墮落三惡道,如同小象一樣」

 

第二、科此所依身能夠成辦階段性及究竟的利益,所以天人也心懷希願。

【總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隨一身不為完具,須得如前所說之身。如《弟子書》云,「善逝道依將成導眾生,廣大心力人所獲得者,此道非天龍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總之,真正要想修行正法的話,特別是修學大乘道的行者,並非受生任何一種身體皆能完具修法的條件,必須具備前面所說的暇滿人身的條件,才能修行。如《弟子書》中所說:「佛道是能夠引導一切眾生究竟離苦得樂之道,一定要能發大菩提心的人道眾生才能修行,這個大乘道不是天龍、阿修羅、金翅鳥、持明、緊那羅、腹行動物等眾生能做得到的。」(合註未將「天龍」分為天和龍)

天龍八部  宣化上人講述

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

1.天上有天神、天眾,他們要護持這個道場,哪個地方有佛真正的道場,他們在過去都是發願要擁護佛的道場。

2.龍,是一種靈物,也是眾生之一,它為甚麼做了龍呢?就因為在修道的時候,他不注重戒律,不持戒。

3.夜叉,就是速疾鬼;速疾,走得很快的。有空行夜叉,有地行夜叉,又有水行夜叉,陸海空都有夜叉。千理萬里一念就到,就有那麼大的神通,這是夜叉。

4.乾闥婆,它會作音樂,音樂作得非常好聽。喜歡聞香。

5.阿修羅,他性情很暴躁的,常常發脾氣,。阿修羅也叫無酒。

6.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

7.緊那羅,會作音樂,它頭上長一個犄角,所以它的名字又叫疑神,音樂是作得非常好。

8.摩侯羅伽,就是一個大蟒蛇。

因為這天龍八部,它們以前也都是一些個妖魔鬼怪來著,以後都改邪歸正,護持佛教,做佛教的護法。由這看來,這個惡人有的時候他回頭,也會做善,所以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十惡五逆的人,他若改過自新,也還是一樣不失為好人。那麼這八部鬼神,它們都覺得它們過去破壞佛教,來傷害佛教,它良心發現了,覺得對不起佛教了,所以就發願做佛教的護法,就是天龍八部。這是八部鬼神等大略的意思。(精簡本)

【持明】原指煉咒術、方術之人。此處是指仙人、精靈等。

 

【《入胎經》亦云,「雖生人中,亦具如是無邊眾苦,然是勝處,經俱胝劫亦難獲得。諸天臨沒時,諸餘天云,願汝生於安樂趣中,其樂趣者即是人趣。」諸天亦於此身為願處故。】

《入胎經》中也說:「投生於人道,雖然也有無邊的眾苦,但卻是六道中最殊勝之處;而且這個人身,縱使經過千萬劫這麼長的時間也很難獲得。諸天的天人在臨死前,其他天人還特別會對他祝願,希望他投生到安樂處;他們說的安樂處,就是指人道。」由此可知,連天人都把人道當做他往生的希願處。

 

【又有欲天,昔人世時,由其修道習氣深厚,堪為新證見諦之身,然上界身,則定無新得聖道者。如前所說,欲天亦多成無暇處,故於最初修道之身,人為第一。】

第三科、是最勝妙暇滿身的理由

另外雖然有部分欲界天的天人,在過去世生為人的時候,由於修道的習氣濃厚,之後雖生到欲天,他可以繼續的修行而能證道。除了欲界天之外,再上面的色界、無色界,則不可能新獲得聖道。就像前面所說的,欲界天也大多屬於無暇修行的地方,因此,對於最初修道的這個身來說,人身是第一的。

 

【此復俱盧洲人,不堪為諸律儀所依,故讚三洲之身,其中尤以瞻部洲身,為所稱歎。】

人道又分四洲 ( 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 ),北俱盧洲的人,因其不堪受戒,以致無法修習佛法;因此多讚嘆其他三洲的人身,尤其讚嘆南瞻部洲的人身是最殊勝的。

【是故應當作是思惟,我今獲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無果利。我若令此空無利者,更有何事較此自欺,較此愚蒙,而為重大。】

第四科、作意上述這些所緣境,生起想取心要的修持行相。

所以,應當這樣思惟:我好不容易得到這個勝妙的人身,怎麼能不好好利用,而讓它虛度、空無果利?如果白白荒廢這一生,還有什麼比這自欺、愚癡更為嚴重?

【曾數馳奔諸惡趣等無暇險處,一次得脫,此若空耗仍還彼處者,我似無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由此等門應數數修。如聖勇云,「得何能下種,度生死彼岸,妙菩提勝種,勝於如意珠,功德流諸人,誰令此無果。」】

無始以來我們曾數數輪轉於三惡道等無暇險處,偶而一次好不容易得以脫逃出來,如果得到人身卻又白白地空耗浪費,不好好修行反而造罪,結果仍舊回到三惡道的話,就像迷失了本性,如同被咒語所蒙蔽了一樣。所以我們應該依著上述各種內容,時常地思惟修持。

如聖勇祖師(馬鳴菩薩)所說:「得到暇滿人身,就能幫助我們種下一個,能度輪迴到達彼岸的妙菩提殊勝種子,這個菩提種子,遠超過世間一切的如意寶珠。有智慧的人,誰會讓這暇滿人身空過而無果呢?」

【《入行論》亦云,「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無餘欺過此,亦無過此愚。若我解是義,愚故仍退屈,至臨命終時,當起大憂惱。若難忍獄火,常燒我身者,粗猛惡作火,定當燒我心。難得利益地,由何偶獲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獄,如受咒所蒙,我於此無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

《入行論》也說:「已經得到這樣難得的暇滿人身,我如果還不好好的修習善業的話,再沒有比這個更自欺,更愚癡的了!如果已經了知暇滿人身的意義重大,卻由於愚癡仍然退怯不前,等到臨終時,因未積極修善,將起極大憂惱。如果害怕死後墮地獄,難忍地獄猛火來燒身,那麼生前就不應該造種種惡,死前還要受憂悔惡火燒心之煎熬?如此難得的暇滿人身,非偶然輕易可得,本可善加利用而獲大利益,如果我對此已有正確認知,卻依然故我的放逸、造惡,最終還是被引到地獄裡去的話,那我是怎麼一回事呢?就像被咒語所蒙昧,成了一個無心的人,到底我心是被什麼東西蒙蔽了,令我不知醒悟?我心中究竟有何物障礙?」

第五科、結合先輩上師的行誼,說明修持這樣的行相,應生起什麼覺受。

【敦巴亦謂慬哦瓦云,「憶念已得暇滿人身乎。」慬哦亦於每次修時,必誦一遍《入中論》頌中,「若時自在轉順住,設不於此自任持,墮險成他自在轉,後以何事從彼出。」而為心要,應如是學。】

敦巴尊者也曾問弟子慬哦瓦:「有沒有經常憶念已得暇滿的人身?」慬哦瓦在每次修法時,必定先念誦一遍《入中論》的偈頌:「我們現在得到暇滿人身,能夠自主自在修法,應該隨順因緣好好修行;如果不善加把握機會,等到墮入惡道險坑,樣樣無法自主,到那時候,要靠什麼脫離惡趣深淵?」慬哦瓦以此為修行的心要,我們應當效法他。

台長: deepmind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