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ome
|
登入
廣論消文
觀音大士 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329
愛的鼓勵
14
訂閱站台
首頁
相簿
活動
般若經名詞
文章數:2
金剛經講記 印順長老開示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印順長老──民國三十一年春講於四川法王學院── 一 釋經題 一、金剛:本經名金剛般...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0-03-18 10:30:36 | 回應:0
三昧 五根五力 七覺知 八正道
【三昧】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漢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 1. 四念...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9-03-12 11:00:03 | 回應:0
1
.
第 1 / 1 頁 , 共 2 筆
自我介紹
deepmind
萬里天
關於本站
留言板
地圖
加入好友
愛的鼓勵:
329
文章篇數:
1,542
最新文章
法門無量誓願學學
易行道法門,稱念彌陀,命終可得往生的。
信 願 行 缺一不可
法門各有差別,真正的念佛,還是依專門修持淨土法門的去認識。
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法華經』說:「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十住論』說:或步行而去,或乘舟而去。
2.有依信精進心,樂集佛功德,往生淨土的。
從口頭誦持,再引起內心的思惟。
佛教是特重自力的宗教。
文章分類
淨土法門(155)
廣論消文(450)
心經(34)
大般若經(50)
地藏菩薩(20)
妙法蓮華經(344)
華嚴經(20)
佛學基礎(212)
般若經名詞(2)
佛學名詞(49)
更多
>>
訂閱本站
RSS訂閱
(
如何使用RSS
)
加入訂閱
熱門文章
廣論消文289-下篇 總之如淨不善,非須盡淨一切作用,故壞善根亦非壞盡一切作用,此極重要。(10,935)
廣論消文3 五想 如所有性 盡所有性(10,017)
廣論消文61 如其觀待畢竟義大,如是觀待現時亦然(9,302)
廣論消文60 第二思惟暇滿利大者。為欲引發畢竟樂故(8,254)
消文30 能依學者之相(7,225)
廣論消文 11 第三、辨識殷重而教誡當行持者 故於殷重修,應當發起療病之想(7,197)
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7,018)
凡身為佛子,修學佛法,須體念釋迦的精神,效法藥師的本願,隨分隨力去做!(6,839)
廣論消文 14 謂我失修今何作,歿時凡愚起憂悔。(6,767)
無量壽 無量光(6,746)
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6,349)
上品往生(6,128)
一切惡相,皆悉隱沒(6,048)
廣論消文 56 如是修道有思擇修(5,996)
廣論消文 10 由是於自作病者想,極為切要(5,987)
消文48 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5,953)
廣論消文 62 第三思惟極難得者。如是暇身(5,947)
大乘不共的淨土。(5,926)
廣論消文2《本生論》亦云:「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用自肉買亦應理。(5,889)
禮拜供養彼世 尊藥師琉璃光如來(5,743)
站內搜尋
標題
內容
標籤
站台人氣
累積人氣:
1,211,585
當日人氣:
1,393
最新訪客列表
加好友
友誼連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