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0-12 22:21:02| 人氣9,05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素書樓」——錢穆故居裡的流光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連假最後一日,抽空回到學校的圖書館找書,順道去了位於校園一隅的「錢穆故居」繞了一下。別稱「素書樓」的「錢穆故居」環境很是清幽,門是開放了,但未見有任何的服務或是工作人員,一整個上午就僅只我一人漫游在這一方庭院及兩層建築的空間裡,隨意看了錢穆生前的著書、墨寶,還有庭院裡蒼勁的古松與夾道的紅楓,只是時令尚早,紅楓還未楓紅,有些可惜。
  關於錢穆本人與其故居的故事我知道的有幾個,但卻未在參訪整個故居的書面資料或是牆面出現過,以下列舉幾個最有印象者供大家聽聽:
  一是錢穆與錢復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兩個人。以前,我也對他們倆是否有血緣或是親屬關係感到好奇,畢竟,同樣姓錢,又都是單名、都是名人,會有這樣的猜想很正常,只是殊不知,錢復的父親乃是臺大前校長錢思亮,而錢思亮與錢穆又同是中研院院士,且兩人皆在中共取得大陸政權後,一前一後的離開大陸,最後又同在臺灣致力於學術研究,想來,這關係確是有些的錯綜複雜,難怪一般人會搞不清楚。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的話,也許他們倆算是另一種的「特殊『姓』關係」(笑)。
  二是錢穆專精於「樸學」(即考據學,以考據訓詁的方法來研究經文),其學問雖好,但也曾出現過重大的考據失誤。在其1935年所著並引以自豪的《先秦諸子繫年》卷一中,將孫武與孫臏考據為同一人,但之後,在1972山東臨沂古城城南的銀雀山發現的古墓中,卻同時出現了「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兩類竹簡,這代表了孫武(即孫子)與孫臏確為不同的兩個人。
  這事讓我想到了白居易的「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若是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詩句,倘無1972年出土的竹簡,那麼國學大師錢穆的論述恐將成為研究史料的圭臬了。
  三是當年因時任立法委員阿扁的強力追討,讓一代國學大師最後狼狽的搬離了居住了20多年的「素書樓」(即現在的「錢穆故居」),更沒料到,錢穆偕同其夫人在搬離此處後僅只2、3個月便與世長辭,後來阿扁因這事受了不小的責難,也在擔任市長後向錢穆夫人致歉。據說錢夫人每每提及此一往事,眼角總還泛著淚光。
  這事的是非曲直非一介平民如我所能論斷,不過有一事倒是值得一說,當時主張收回此處的人有部分表示可將此處改為「錢穆紀念館」,結果錢穆聽了後「幽默」的感慨:「活的不許住,還沒死就要做紀念館。」令人聽了頗同表慨然。
  後來李敖大師稱當初政府給予錢穆居住的「素書樓」為「印地安模式」的贈予,「什麼叫做印地安模式呢?是當時美國白人挖苦印地安人的,這個東西我送給你,最後我又收回了不給了……」李大師如是說。
  這些故事是不是都很有趣呢?世事都是這般的,縱使原本是苦悶不快、是爭鬧不休的事情,最後都會在時間長河的醞釀催化下,變成一篇又一篇讀來令人興味盎然的當代版「世說新語」,就像是男生在談論作兵的日子一樣,無論當兵時是多麼的辛苦操勞,受到多麼精實的鍛鍊,在退伍後,全都化為一段段令人懷念的又急於與人分享的美妙故事。
  說了這麼多的故事最重要的就是,我覺得「錢穆故居」的導覽應該可以再靈活、再有趣一些,也許可以考慮使用這些有趣又令人想聽、想看的故事來做為景點的簡介,要不,請我當導覽也OK,我一定想辦法讓錢穆大師與咖啡有所牽連(笑)。
  「素書樓」鄰山而建,空氣極淨,也很寂靜,在只一人而未有他人來訪的空間裡,反倒讓人不自覺的屏息著,得斯文又小力的呼吸才行,就怕自己打擾了這寧靜的環境。日影透窗照進了二樓的樓廊,行走的腳步隨著悄悄遞移的光影,輕輕緩緩的晃過了週日的上午,也晃過了一代儒學大師精彩的人生。
(所有照片攝於「錢穆故居」)
■錢穆故居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2號,與東吳大學相比鄰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每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連假最後一日,抽空回到學校的圖書館找書,順道去了位於校園一隅的「錢穆故居」繞了一下。別稱「素書樓」的「錢穆故居」環境很是清幽,門是開放了,但未見有任何的服務或是工作人員,一整個上午就僅只我一人漫游在這一方庭院及兩層建築的空間裡,隨意看了錢穆生前的著書、墨寶,還有庭院裡蒼勁的古松與夾道的紅楓,只是時令尚早,紅楓還未楓紅,有些可惜。

  關於錢穆本人與其故居的故事我知道的有幾個,但卻未在參訪整個故居的書面資料或是牆面出現過,以下列舉幾個最有印象者供大家聽聽:

  一是錢穆與錢復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兩個人。以前,我也對他們倆是否有血緣或是親屬關係感到好奇,畢竟,同樣姓錢,又都是單名、都是名人,會有這樣的猜想很正常,只是殊不知,錢復的父親乃是臺大前校長錢思亮,而錢思亮與錢穆又同是中研院院士,且兩人皆在中共取得大陸政權後,一前一後的離開大陸,最後又同在臺灣致力於學術研究,想來,這關係確是有些的錯綜複雜,難怪一般人會搞不清楚。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的話,也許他們倆算是另一種的「特殊『姓』關係」(笑)。

  二是錢穆專精於「樸學」(即考據學,以考據訓詁的方法來研究經文),其學問雖好,但也曾出現過重大的考據失誤。在其1935年所著並引以自豪的《先秦諸子繫年》卷一中,將孫武與孫臏考據為同一人,但之後,在1972山東臨沂古城城南的銀雀山發現的古墓中,卻同時出現了「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兩類竹簡,這代表了孫武(即孫子)與孫臏確為不同的兩個人。

  這事讓我想到了白居易的「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若是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詩句,倘無1972年出土的竹簡,那麼國學大師錢穆的論述恐將成為研究史料的圭臬了。

  三是當年因時任立法委員阿扁的強力追討,讓一代國學大師最後狼狽的搬離了居住了20多年的「素書樓」(即現在的「錢穆故居」),更沒料到,錢穆偕同其夫人在搬離此處後僅只2、3個月便與世長辭,後來阿扁因這事受了不小的責難,也在擔任市長後向錢穆夫人致歉。據說錢夫人每每提及此一往事,眼角總還泛著淚光。

  這事的是非曲直非一介平民如我所能論斷,不過有一事倒是值得一說,當時主張收回此處的人有部分表示可將此處改為「錢穆紀念館」,結果錢穆聽了後「幽默」的感慨:「活的不許住,還沒死就要做紀念館。」令人聽了頗同表慨然。

  後來李敖大師稱當初政府給予錢穆居住的「素書樓」為「印地安模式」的贈予,「什麼叫做印地安模式呢?是當時美國白人挖苦印地安人的,這個東西我送給你,最後我又收回了不給了……」李大師如是說。

  這些故事是不是都很有趣呢?世事都是這般的,縱使原本是苦悶不快、是爭鬧不休的事情,最後都會在時間長河的醞釀催化下,變成一篇又一篇讀來令人興味盎然的當代版「世說新語」,就像是男生在談論作兵的日子一樣,無論當兵時是多麼的辛苦操勞,受到多麼精實的鍛鍊,在退伍後,全都化為一段段令人懷念的又急於與人分享的美妙故事。

  說了這麼多的故事最重要的就是,我覺得「錢穆故居」的導覽應該可以再靈活、再有趣一些,也許可以考慮使用這些有趣又令人想聽、想看的故事來做為景點的簡介,要不,請我當導覽也OK,我一定想辦法讓錢穆大師與咖啡有所牽連(笑)。

  「素書樓」鄰山而建,空氣極淨,也很寂靜,在只一人而未有他人來訪的空間裡,反倒讓人不自覺的屏息著,得斯文又小力的呼吸才行,就怕自己打擾了這寧靜的環境。日影透窗照進了二樓的樓廊,行走的腳步隨著悄悄遞移的光影,輕輕緩緩的晃過了週日的上午,也晃過了一代儒學大師精彩的人生。

(所有照片攝於「錢穆故居」)

錢穆故居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2號,與東吳大學相比鄰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每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台長: 寒舍裴小編
人氣(9,052) | 回應(1)| 推薦 (1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音樂&閱讀&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停看聽,黃安祖的《吟唱詩人》
此分類上一篇:在停電的西路上

(悄悄話)
2017-03-02 18:43: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