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21 17:41:38|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南亞英文讀物選讀2003/4/2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東南亞英文讀物選讀
教授:林開忠
報告人:張正,2003/4/22

◎報刊雜誌摘譯:Photographers capture Viet Nam’s change(攝影師捕捉越南的改變)。來源:Sunday Viet Nam News(週日越南新聞),2003/3/9。記者/作者:Vu huyen

越南的攝影師們本週齊聚一堂,慶祝胡志民(Ho Chi Minh)五十年前承認攝影專業的重要。而攝影本身,也的確忠實地反映了越南半個世紀以來的變化。

1869年,攝影技術發明後的三十年,Dang Huy Tru從法國引進了第一部照相機,在河內開設了越南第一家攝影店,並快速在各主要城市掀起風潮。不過對於大多數越南人來說,直到1945年日本解放越南之前,攝影仍是個未知的領域。在爭取獨立之際,一些攝影師決定藉由影像,記錄人民對於殖民統治的激越情緒,他們精確地反映了法國與日本佔領下群眾的憤怒、農民的飢餓,並支持了胡志民的新革命政府。在抗美戰爭時,攝影同樣也是政治武器,這也是越南攝影首度攫取國際間的矚目。

◎論文摘要摘譯(Abstract):Being Special for Somebody: Urban Sexualities in Contemporary Vietnam(做個特殊份子:當代越南的都會情慾)。來源: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30:3(p.476-492)。作者:Tine Gammeltoft,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哥本哈根), Denmark

本文試圖補強斯堪的那維亞在東南亞研究上的闕漏。在亞洲,從農村向都市的人口移動可謂空前,不過相關研究卻少的可憐。尤其在斯堪的那維亞地區,東南亞研究更嚴重地偏向美國白人觀點。現有的研究,多半是宏觀分析東南亞在世界上的政經發展,或是都市人口的統計。

本文試圖提供年輕人都市生活經驗的人類學報告,追索都市生活中特殊並存在的困境。近年來城鄉差異已成為學術問題,但此一抽象的趨勢卻遮掩了複雜且多元的現實生活。男歡女愛的議題在都會研究中仍付之闕如,而這將是本文的核心,本人並主張重寫現有的都會情慾理論,以增進我們對於東南亞青年情慾經驗的理解。

◎書評(book review):Modernist sexualities(現代主義情慾)。Hugh Stevens and Caroline Howlett(eds.)(2000),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304 pages. ISBN 0-710905161-4。來源: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30:3,2002(p.694)。評論人:Lyons Lenore(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在交叉檢視性別、情慾與現代主義的書寫時,作者展示其中的爭議,焦點在現代主義書寫的界限。現代主義到底指的是啥?從書中集結的論述看來,聚焦在性別、認同、性、情慾所混雜的觀念上,作者提出這樣的問題:誰、什麼、何時、何處是現代主義?而答案有時相當令人吃驚。

以男性為中心的現代主義書寫架構,向來集中在少數男性的事蹟上。女性主義的批評主張現代主義書寫應納入重要女性,但即便如此,女性仍處於男性架構的邊緣。不過,Jo-Ann Wallace在她的研究中說道:「比起主流(major)作家,非主流(minor)的作家往往能告訴我們更多某一時期的書寫文化。」書寫的現代主義通常迎合主流文化與改革,而輕視大眾書寫,不過本書提到現代主義對於一些歷史發展的回應:婦女參政權、科技變化、性科學、以及同志運動。簡單地說,女性現代主義者對於「女性解放(female emancipation)」與女性進入「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懷著矛盾的情結。文中指出,主流的現代主義也許比原先想像的更為保守。

書中對於現代主義的討論,遍及後殖民時期的性別、種族,也談了何人、何時,但惟獨缺了「何處」,令人困惑。不過即使如此,本書還是很值得參考。

台長: 南方獸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