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7 04:21:07| 人氣2,49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越南婚姻制度與觀念初探》研究計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研究方法期末報告

《越南婚姻制度與觀念初探》研究計劃

關鍵詞:婚姻制度、外籍新娘、經濟落差、宗教信仰、文化接近性、地域鄰近性、媒體再現、培力(empower)

▓前言

台灣近十年來,除了沸沸揚揚的政治動盪、經濟起伏之外,大量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女性與台灣男性結為連理,更是另一項引人側目的現象;尤其近年來,台灣當局推動南向政策,然而,政治上的南向衝不過中國設下的重重門檻、經濟上的南向也踢到九七金融風暴的鐵板,唯有南向「娶新娘」這檔子事勢如破竹、如火如荼。
而在這一波南向娶新娘的熱潮中,越南新娘的數量更是後來居上,超越東南亞諸國,短期間成為台灣最大的外籍新娘「產地」。「根據外交部統計從83~86年底,從越南嫁入台灣的新娘為13,962名,佔外籍新娘之第二位,僅次於泰國。而到2001年8月為止,依據越南駐台北經濟辦事處統計,在台越南新娘人數已達約42,000名,躍居外籍新娘第一位。」(李萍,2001)據越南駐台北經濟辦事處表示(周功逢,2002年11月),雖然該國政府對於兩國婚嫁事宜採取不鼓勵、也不禁止的態度,但目前在台越南新娘人數已達六萬餘人,接近七萬。
只要稍微注意週遭,即不難察覺台灣郎娶越南新娘是如何紅紅火火地進行著。除了路邊隨處可見的招牌之外,筆者即收過多封「推銷」越南新娘的電子郵件 。
◎問題意識1:一輩子,值多少?
注意到此一問題之初,首先令筆者疑惑的是,只要十餘萬新台幣,就可以「買來」一個新娘?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人為了十餘萬新台幣,就願意「賣出」自己的一生?這樣的婚姻顯然不是愛情,但的確是你情我願;這婚姻顯然是基於經濟利益的交換,但是那「十餘萬」的金額,總無法令筆者釋懷:一輩子,就值這麼多?
不過即使筆者不能認同,這樣的婚姻還是普遍存在並持續發生。那,會不會是我自己搞錯了呢?懷抱著這樣的疑惑,筆者飢不擇食地四處詢問,可惜得到的答案多半是簡單明快的:因為錢。
筆者當然無法以這樣的答案為滿足。幸虧,偶爾仍能問到一些片段零碎但珍貴的答案,而在持續提問的過程中,答案的輪廓也慢慢浮現。
其一,經濟雖是最顯而易見的直接原因,但其背後肯定蘊含著更多更深更廣的社會、文化、甚至制度面的因素。其二,我之所以不解,可能是因為我並未了解外籍新娘的來處、了解那些我未聽未聞的種種,而是以我現有的價值判斷看待這整件事。
然而社會文化所含括之範疇何其廣闊,我所不了解的又何止這些,故筆者選擇從外籍新娘與台灣產生關聯的「婚姻」切入。若能了解外籍新娘母國的婚姻制度及該國人民對婚姻的一般性觀念,將可進一步了解這些外籍新娘對於婚姻的看法,透過這樣的了解,相信也就有機會對於她們遠度重洋嫁至台灣的提出解釋,逼近最真切最核心的答案。

◎問題意識2:各國差別在哪?
只需要簡單的比較,就可以看出東南亞主要國家在經濟、文化、信仰、社會制度上的大相逕庭:菲律賓最早西化,英語通行,回教與天主教勢力分據南北;越南仍屬社會主義國家,文化上漢化極深;泰國信奉佛教,卻是性產業最發達的國度,人妖馳名國際;緬甸雖然已加入東協,但至今仍是個被西方排斥的國家;馬來西亞與印尼同為回教國度,然而兩國人民對於離婚的態度卻大異其趣;而新加坡,則已是一個公認的文明先進、工商發達的城邦國家。
同樣的,東南亞諸國「輸出」新娘的人數以及「輸出」的地點,也大不相同。以台灣為例,越南、印尼、泰國是大宗,菲律賓、柬埔寨、緬甸較少;至於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已是「進口」新娘的國度,近年也開始流行赴越南娶妻(中國時報,2002.7.22)。
尤其越南,為何成為新娘的大宗「輸出」國?越南新娘不只「外銷」台灣,中國大陸亦因非法「越女」而頭疼。「偷入國境非法結婚的外國姑娘已遍佈大陸30個省市,其中最爲龐大的當然要數『越南新娘』了,僅在廣西一地就查出非法入境的『越女』一萬二千多」。(新民晚報1992.10.30)
「輸出」新娘的多寡,與前述各國本身的差異,其中是否存在著什麼隱而未顯的關聯?經濟落差?宗教信仰?文化接近性?地域鄰近性?還是政治社會制度?哪個因素是其中的主角?

▓研究目的

◎理解東南亞、尊重異鄉客
其實光憑地理上的鄰近,台灣便沒有理由忽視東南亞;而若將心比心,從數百年殖民悲情走出的台灣,更不應該僅將當前的東南亞視為一處有待「征服」的市場。
眼光收回國內,看看數以萬計渡海來台的東南亞人民。他們不論是因為婚嫁或者工作來,來到台灣,「吃台灣米、喝台灣水」,不但不再是「他者」(other),更早已成為台灣生命共同體的重要支柱。
無奈的是,或許緣於語言、文化上的隔閡,或許緣於經濟、政治上的驕傲,面對這群外來人民,台灣社會擺出高高在上的優越姿態,台灣媒體也多以敵視、監視、鄙視的角度對待,缺乏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根源,在於缺乏了解。筆者希望透過此一研究,呈現東南亞諸國婚姻制度,增進台灣對於東南亞的真正理解,進而創造雙方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的可能。

◎作為培力(empower)之參考
值得慶幸的是,邇來許多學者已投入東南亞外籍勞工與外籍新娘的研究,並以非政府組織(NGO)的形式進行培力(empower),為了維護這群異鄉客的權益而盡心盡力;而內政部也已公佈實施「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實施計劃」 ,目的在「增進其語言及生活適應能力,使能順利融入我國生活環境,與國人組成美滿家庭」。
但這又衍生出另一個可能存在的問題。
無論是外籍勞工或者外籍新娘,台灣的政治社會風土人情對其固然有所影響,他們也該「入境隨俗」,但是這批新移民在來到台灣之前,都已是成年人,基本上,應該已經具備成熟的價值觀;而其既存的想法,自當建構於其母國的社會脈絡。若以台灣當下的社會情境、以台灣自身的觀念來看待這群異鄉客,甚至試圖將之「同化」,都極可能失之武斷片面。
尤其是用心良苦立意良善的組織工作者,不論是以台灣現階段的價值觀,或是以理想的公民社會高標準套用在他們身上,只怕反而扞格不入,「愛之適足以害之」,造成他們思想上的錯亂迷失,甚至生活上的直接困擾。
該怎麼對待這批新移民,怎麼增進他們的生活能力、提昇他們在台灣的地位,筆者並無定見。不過肯定的是,「同化」太過一廂情願,唯有先認識他們的來處,理解他們的價值觀,才能找到妥適的溝通之道。希望此一研究,能夠提供培力(empower)組織作為參考。

◎為「新新台灣人」未雨綢繆
不同於台灣與東南亞諸國一時一地的經濟、政治事件,或者外籍勞工所帶來的短期影響,外籍新娘都具有不可輕忽的特殊性,甚至更為深遠的影響力。
她們除了與台灣本地民眾朝夕相處之外,此一跨文化、跨種族、跨國界的婚姻還將衍生子嗣,而以其數量之眾,勢將成為下一代台灣人的重要組成份子,對台灣現有結構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目前台灣已有數以萬計的外籍新娘,如前所述,她們已是成年人,勢必帶著既存的價值觀渡海嫁至台灣,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她們的價值觀都將透過「家庭教育」灌輸至「新新台灣人」的腦子裡。
而隨著這群「新新台灣人」的長大成人,外籍新娘所帶來的有形無形的林林總總,也將滲入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各個層面。預見到此一必然在台灣出現的狀況,筆者認為,有必要更為深入地了解這些渡海來台的新娘,也才能架起了解這一批「新新台灣人」的橋樑。

▓文獻回顧

婚姻是「大事」,不過坊間及學界針對婚姻制度及觀念的中文文獻,除了華人本身之外,多半以西方文明為主要對象;相形之下,東南亞婚姻狀況的相關討論簡直付諸闕如。
撇開常見的以「婚姻」、「家庭」為題的書籍文件不談,即便沉甸甸大部頭的〈家庭史第二卷—現代化的衝擊〉眼界開闊,談到了「幾乎」近代世界各地的婚姻形式:工業革命之前與之後的西方、殖民之前的美洲、中國、日本、印度、非洲、阿拉伯世界、社會主義國家等等,仍是獨缺東南亞。
這樣的狀況,可能是肇因於東南亞的婚姻制度與人民對於婚姻的概念太過龐雜,無法歸於同類一體稱之、或者本即應隸屬於其週遭的各大文明。
至於國內對於外籍新娘的研究,多半著眼於外籍新娘的適應問題,感嘆外籍新娘處境之低落,或者在外籍新娘相關新聞出現時,抗議「媒體在處理類似新聞的過程中並未提出任何質疑批判的聲音,卻以客觀、中立之名行污名化之實」(陳瓊芬,自由時報,2002.11.16),未有餘力追本溯源地對於其母國狀況深入探究。


▓研究方法

(一)資料蒐集:
當前東南亞諸國婚姻狀況統計:人口、性別比例、平均結婚年齡、生養子女數、法令制度規定(包括結婚、離婚、通姦罪、財產分配、子女撫養權等相關規範)。找出共同趨勢,並比較其差異。
唯由於東南亞十國範圍太廣,統計資料將僅挑選各具代表性、並與台灣通婚頻仍的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馬來西亞則因為與印尼同為回教國家,故亦列入研究作為比較。

(二)政策與論述分析:
1.各國婚嫁習俗禮儀、法令制度、歷史資料之比較。
2.針對精英言論、報章雜誌相關議題的報導與評論,進行文本分析。

(三)田野調查/個案研究:
1.參與台灣外籍新娘識字班的運作,通過直接訪談的方式,以外籍新娘的位置發言,並聚焦在越南新娘。了解其對自由戀愛、媒妁之言、政治/買賣婚姻等不同婚姻理由的看法,以及對於婚後相處模式的認知。
2.在掌握整體概況之後,前往東南亞諸國進行田野調查,實地觀察各地婚嫁儀式。並透過訪談,了解當地民眾其對自由戀愛、媒妁之言、政治/買賣婚姻等不同婚姻理由的看法,以及對於婚後相處模式的認知。

▓預期成果

◎補充現有相關文件之不足
台灣當局的南向主張,雖然政治動機大於一切,但總算加速了台灣的東南亞研究。只是,當前的研究仍多集中在政治及經濟方面,以服務政府當局與資本家為主,即便是社會層面的研究,亦難以脫離台商或東南亞華人的範疇。
本研究呈現東南亞諸國婚姻制度的現況,希望能稍稍彌補現有相關文件之不足,並提供各方參考。

◎提供培力(empower)組織參考
在了解東南亞諸國的婚姻制度及觀念之後,應可發展出相應的外籍新娘對待方式,以及培力途徑。

◎提供政府部門參考
東南亞諸國雖然在經濟上不及台灣,但不論是基於人道考量,或是自身的利益,若台灣持續漠視東南亞外來人口的存在,不及時了解這批新移民並提出因應政策,未來必將對台灣社會產生重大衝擊。
進一步說,在了解東南亞諸國的婚姻制度及觀念之後,應編制一套簡單的教材,作為台灣了解東南亞的一條途徑。

◎提供婚姻市場參考
台灣社會發展神速,原有的婚姻觀念動搖,新的觀念也尚未穩定。了解他人的婚姻制度與觀念之後,將可作為自身的參考。

▓結論

雖然東南亞近在咫尺,不過對於慣於上看東洋、遠望西洋的台灣來說,東南亞,恐怕只不過是一幅由沙灘、椰子、人妖秀所交織的模糊圖像。但事實上,東南亞絕非只是個適宜旅遊的地理名詞,而是一個具有豐富多樣內涵的區域。
而從那裡來到台灣的人民,自然也是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比起台灣本地人,他們更背負了家人的叮囑、原鄉的期待。
在這批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中,外籍新娘居於最核心的位置,而越南新娘更是當前的焦點。台灣「輸入」越南新娘之所以蔚然成風,絕非源自單一因素,而是種種條件層層疊疊相互交纏。以本文有限之篇幅,絕難釐清,僅能將越南與東南亞其他各國之基本差異簡單條列、初步比較,不敢妄下定論。
但是,了解只是基本功夫,如何「以禮待之」、「和樂相處」,才是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文件:
◎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實施計畫,中華民國內政部,1999。
◎馬來西亞婚姻法令,http://www.kedah.cc/marriageact.html
◎李萍,飄洋過海的鄰國女兒-YWCA的越梅計畫,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http://www.wrp.org.tw/Conf/index3a10.htm,2001
◎國際婚姻與外籍新娘座談會,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http://www.wrp.org.tw/Conf/index3.htm
◎邱福松,〈台灣速成新郎南向與印尼新娘成婚之現況及因應〉,駐印尼台北經濟 貿易代表處,1995。

書籍:
◎藍采風,〈婚姻與家庭〉,幼獅出版,1996。
◎安德烈.比爾基埃、克里斯蒂亞娜.克拉比什-朱伯爾、瑪爾蒂娜.雪伽蘭、弗朗索瓦茲.佐納邦德主編,袁樹仁、姚靜、肖桂譯,〈家庭史第一卷—遙遠的世界.古老的世界〉(上、下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安德烈.比爾基埃、克里斯蒂亞娜.克拉比什-朱伯爾、瑪爾蒂娜.雪伽蘭、弗朗索瓦茲.佐納邦德主編,袁樹仁、趙克非、邵濟源、董芳濱譯,〈家庭史第二卷—現代化的衝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
◎劉榮樺,〈外國太太在台灣:以屏東萬金為例的親屬研究〉,2002。
◎邱琡雯,〈在地國際化?外籍新娘在地化:就讀嘉義地區國小補校的外籍新娘之社會生活〉,南華大學亞太所,140.109.196.10/pages/seminar/sp/socialq/qiu_shu_wen
◎葉光洲,〈婚姻法沿革初探:從聖經婚姻觀到教會法典〉,私立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1999。
◎劉毓秀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女書店。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書店。
◎郭洪紀,〈顛覆愛欲與文明〉,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
◎海倫費雪著,刁筱華譯,〈愛慾—婚姻、外遇語離婚的自然史〉,時報出版,1994。
◎繆勒利爾(F. Muller-Lyer)撰,葉啟芳譯,〈婚姻進化史〉,台灣商務,1969。
◎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靳建國譯,〈婚姻革命(Marital Revolution)〉,遠流出版,1989。

期刊:
◎夏曉鵑,〈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季刊》,http://cc.shu.edu.tw/~e62/teacher/teacher-cha-text2.htm
◎杜芳琴,〈華夏族性別制度的形成及其特點〉,《當代史學》第一期第一卷,1997年9月。

新聞、網路資料:
◎外勞政策大事紀,http://home.kimo.com.tw/ntulabor2001/policy.htm
◎東南亞集團,http://www.sea.com.tw(號稱全台最大外籍新娘仲介)
◎水晶,〈馬來西亞老師要懷孕先排隊〉,《大洋新聞》,2001年6月26日。
◎〈伊斯蘭教的婚姻制度〉,《伊斯蘭之光》,2002年1月。

英文資料:
◎亞洲移民論壇,http://migrantnet.pair.com/mainbody.shtml
◎Aguilar, Delia M. 1987. "Women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Philippines." Alternatives. XII: 511-526.
◎Cooke, Fadzilah M. 1986. "Australian-Filipino Marriages in the 1980s: The Myth and the Reality." Research Paper No. 37 of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ustralian-Asian Relations, the School of Modern Asian Studies, Griffith University.
◎Donato, Katharine Mary. 1988. The Feminization of Immigration: Variability in the Sex Composition of U.S. Immigrants.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Rhee, Siyon Yoo. 1988. Korean and Vietnamese Outmarriag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Rousselle, Ann. 1993.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Intermarriage o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the Identity and Attachment Behavior of Children.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論文章節安排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四節 研究架構

第二章 東南亞各國基本資料及婚姻制度概述
第一節 菲律賓
第二節 泰國
第三節 印尼
第四節 馬來西亞

第三章 越南婚姻制度及觀念
第一節 基本國情
第二節 婚姻制度
第三節 婚嫁習俗與觀念
第四節 個案研究

第四章 在台外籍新娘概況
第一節 基本資料
第二節 民間組織
第三節 政府部門

第五章 在台越南新娘個案研究
第一節 阮某某
第二節 黎某某
第三節 張某某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台長: 南方獸
人氣(2,49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