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07 09:39:51| 人氣2,052| 回應48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後現代瘦身主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理查克蘭《後現代瘦身主義》EAT FAT的中譯,是本掛「後現代瘦身」書名(後現代應在解構/反諷肥瘦迷思而非庸俗的後現代之販賣瘦/塑身等),賣「前現代肥即美」之書(原著EAT FAT「吃肥」之論旨,可惜作者多以文藝史來論証,缺乏說服力)。另參【圖博館】:《減肥當然難了》 《美之偽科學》  女神更瘋狂    什麼《女性特質》

 

理查克蘭Richard Klein《後現代瘦身主義》EAT FAT(時報出版,2002) 

  《後現代瘦身主義》為《吸煙賽神仙》作者理查克蘭又一解析流行文化的現象之作,顛覆我們對於肥胖的問題的看法。

  減肥已成為工業化國家的流行運動,我們的身邊永遠都有人在節食或減重,美國人每年花費在減肥這件事上頭的金錢,高達三百三十億美元。為什麼要減肥呢?隨便哪個人都能洋洋灑灑舉出一堆肥胖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但想對抗肥胖的人,可得注意了,大多數減肥的人都會胖回來。根據調查,在美國,每一百人中只有四人在節食結束後能維持住減低後的體重;百分之七十六的節食者在減肥三年後比開始節食的時候胖,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會在五年後加倍胖回來。大量證據顯示,自動自發地試圖抑制食慾,反而會讓身體變肥、引起暴飲暴食,也是導致許多飲食失調例子的原因。

  減肥的努力常流於徒勞無功,那該怎麼辦?就讓自己一直胖下去嗎?作者不禁懷疑,說不定發胖乃人之天性。事實上,欣賞珠圓玉潤的外型,在人類歷史中維持的時間長得多了。十八世紀歐洲貴族以豐滿體態為理想,十九世紀末歐、美兩地偏愛的渾圓豐腴之美,就與今日大相逕庭。而在西薩摩亞,百分之七十六的女人還是超胖,因為男人就是愛她們的胖。

  當然,克蘭不只是分析人們對於身材的審美觀而已,他從歷史、語言、文化、性、政治等等諸多層面,剖析古往今來「肥」與我們生活的關係。首先,他分析「肥」字在語言中的意涵。例如,「肥」的古義原是「容器」,也就是「缸」(vat),兩個字在拼字方法與意義上都有相似之處;「肥」也有其正面的意思,例如「肥沃的土壤」。在〈政治的肥〉一章中,探索了肥胖與權力的關係。肥胖的統治者和總統,因為他們的肥而在世上更有威嚴。暴君尼洛、法王路易十四、美國總統塔虎脫、柯林頓,邱吉爾、德國總理柯爾,都肥得是時候。此外,一般人以為胖女人容易性冷感,其實也不然。

  《後現代瘦身主義》自詡為「後現代的減肥書」,但不是教你如何減重,而是以多元的文化角度,剖析、解構肥胖這件事、這個現象。作者高呼:繼續吃吧,吃得肥肥的。在流行文化強勢席捲,人人難以自外的今日,許多人確實都思忖著如何不隨波逐流。《後現代瘦身主義》為在流行文化中載浮載沈的現代人,提供了解套的一項可能。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6589

 

後現代文化女人的瘦身使命  

 

  在我們了解瘦身作爲一種後現代文化觀念的時候,我們可以先看看一些美女的驚人之舉,據說有影視界的女性,爲了達到長期苗條的身段,不惜采取一些極端的措施,比如,有的就用在自己的肚子中放養蛔蟲的方式,來達到自己日見消瘦的效果。而有的女性爲了要達到腰肢纖細的效果,還不惜用截取自己肋骨的辦法。在大多數女性如何讓自己瘦身,幾乎成爲當下的一個非常時髦的話題時。滿大街的瘦身廣告和我這裏讓女人瘦身是最有效的廣告,讓女性的整個視野和感覺都激動起來的,無非是讓女人更加纖細和骨感,而就是這些幾乎激起了女人全部的熱情,如何讓女人變得更爲纖細,成爲小資女人、BOBO女人的時尚,瘦身成爲當下女性文化主流的東西,而且是和健身相關的。

  似乎男人都在欣賞女性的美感就是瘦美,大概女人經常的以纖弱的樣子示人、一副楚楚動人的模樣,是最具有男人欣賞分數的。瘦身唯美的女人大多又是制造緋聞的高手,就是她,在說什麽自己的肚腹中是以飼養蛔蟲來達到瘦身效果的,或是她是以晚上的停地做愛才達到的減肥的效果,或是每天的沈迷于搖滾或是瘋狂派對什麽的運動中,大衆是沒有資格和金錢來支付這筆費用的,因而瘦身爲美的另外的一層意思是說,女人在成爲白領。之後,瘦身是緊隨其後的活動。

  不過有醫家擔心,女人這樣瘦美和經常的裸露肚腹的舉動,最讓人擔憂和害怕的是那些蛔蟲的反抗和不守規矩,可能會造成當場嘔吐出蛔蟲的情景,那時的在場如果出現了這一情況也是挺另類的。因爲美的需求,而讓自己的唯美達到極致的地步,好象在現代文明進程中,日益成爲一些非份之舉了。

  女人爲什麽要瘦身,似乎僅僅是要讓女性來回答的問題,這種認識顯然是不正確的,因爲所謂瘦身真正要達到的目的,似乎不僅僅是爲了女人能夠穿上自己在自己胖美時,因爲體型走型而不能穿上的美衣,自然也不僅是瘦身,就是爲了健美的需要才這樣做的,因爲現在的一些女性的瘦身的計劃中,已經不在擁有對于自身的體力和要承受勞動能量的需求。作爲瘦身的計劃,也就不必考慮這個因素了,唯一的擔憂是一些女人會說,如此的瘦身十分能夠擔負起和男人做愛的需要似乎是個問題。因爲女性不再承擔對于向自然萬物索取能量的需要,所謂的瘦身成爲一種唯美主義的東西,所謂的瘦身成爲一定要瘦才能顯示出一個人生活品質的問題時,在後現代的審美關照中人們似乎感到了瘦身之美的真正意義,還有物質層面的彰顯的作用。人們似乎已經對病態的美的需要,超出了對于正常態的女性之美的鑒賞力。而美的異化,好象就在健美的口號下,消解了這種消極作用。

  肥胖和厭食成爲當下所有的美女都有經曆的時段,假如你是美女或是假如你有做美女的信念,那麽你就必須假如減肥一族,因爲爲瘦爲美成爲這個時代的潮流,你可以不美,但是你不能不瘦;可是你已經瘦身了,那麽你也就具有了唯美的資格。

  減肥和瘦身,其實對于女性來說不啻是一場戰鬥,“在這場戰鬥中,瘦代表了意志征服肉體,瘦的身體與絕對純淨、超級理性、超級肉體相聯系。當我的身體消瘦下去的時候,我的心靈似乎得以生長;我覺得自己獻那些早期基督教先聖那樣,在沙漠的側影的棱棱角角。而胖,意味著被玷污的物質和肉體,放蕩,精神麻木與墮落。一個婦女說,吃糖之後,她‘被污染了,令人惡心,胳膊粘乎乎的,好象有腐壞的食品鑽入體內。性經常被引入到這種聯系之中,饑餓和性在心理上是相連的。”假如我們知道了在後現代的觀念中,物質的高度發達使得人們對于自身的生存需求不必再擔心的時候,瘦身的意義已經不是純粹的單純的減肥,而是和你的生活質量有關的,就像那些瘦身的美麗女郎一樣,她的體力是否足以支持她的激烈和劇烈的床上運動,似乎並不是個問題。

http://news.xinhuanet.com/fashion/2003-07/29/content_998352.htm

 

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by王嶽川  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後現代主義已經來臨,這一事實誰也不可能否認。 然而,面對後現代主義,人們感到過去所依持的價值態度和觀念體系開始崩塌,精神走向發生偏移。於是,人們發出這樣的疑問:後現代主義究竟是極端的現代主義,還是否定的現代主義?它同現代主義究竟具有一種什麼關係?它大體構成二種怎樣的理論景觀?    

     20世紀60年代初,隨著科技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代西方社會進入了後工業社會階段,而現代西方文化也經歷了一次次新的裂變,隨之全面推進到後現代主義時期。這個時期,各種文化哲學理論都陷入偏激的爭執和論戰之中,各種理論群體和流派雜色紛呈,各種文化(藝術、文學、美學、哲學等)傾向更叠汰變。隨著一次次理論撞擊和相容,後現代主義逐漸露出自己的頭角,並迅速揚棄現代主義而成為風靡當代西方的“顯學”。後現代主義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變化, 也標示出它對現代主義的“反動”和“承續”的邏輯必然性。因此,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成為20世紀文化發展和精神流向的內在軌跡。

     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這一發展軌跡中,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爭成為整個文化逆轉問題的焦點。這個問題又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後現代主義源起的時間及其分期;二是後現代主義究竟是對現代主義的反動,還是現代主義的繼續?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麼?

     現代主義在西方文化近半個世紀的激蕩之後,使西方文化氛圍和思維邏輯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50年代以後,現代主義內部諸多流派的鬆散組合的離心力以及自我發難和顛覆,加速了現代主義運動的解體。後現代主義從現代主義的母胎中發生發展起來,它一出現,立即表現出對現代主義的不同尋常的逆轉和撕裂,引起哲人們的嚴重關注。

     後現代主義絕非如有人所說的僅僅是一種文藝思潮。這種看法既不準確,又與後現代發展的事實相悖。後現代主義首先是一種文化傾向,是一個文化哲學和精神價值取向的問題。由這個高度去看文藝思潮,才會有一種新的文化“語境”,才會使其內在精神邏輯呈現出來。

     後現代主義是資訊時代的產物。隨著人類知識的空前膨脹,電腦和資料庫的廣泛運用;科技高視闊步導致了合法化危機(利奧塔德)。這一狀況反過來深刻地規範著 人類的心理機制和行為模式,導致一種反文化、反美學、反文學的極端傾向。生命的意義和本文的深度同時消失,消費意識的滲透使自然與人類意識這兩個領域日益商品化。從此,後現代文化與美學浸漬了無所不在的商品意識,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的對立在此歸於失效,商品稟有一種“新型”的審美特徵,而文化則貼上了商品 的標籤。複製、消費和平面感成為後現代文化的代碼。

     在後現代興起的時間上,理論家們各持己見,至今未達成理性“共識”。但撮其要,其主要說法有以下幾種:美國後現代主義文藝美學家伊哈布?哈桑 (IhabHassan)在《後現代轉折》(1987年)中認為,後現代主義一詞的“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弗奧尼斯(F?Onis),他在其1934年出 版的《西班牙暨美洲詩選》中,首先採用Postmodernism一詞。隨後,費茲(D?Ftts)在1942年編輯出版的《當代拉美詩選》中再次使用此詞。這個詞同樣也曾出現在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中。哈桑一直是“後現代主義”這一術語和概念的最堅決的捍衛者,他認為後現代主義真正興起的時間是以喬伊絲 (JamesJoyce)的《芬內根的守靈》(1939年)為其上限。而評論家奧康諾(FrankO'Conner)在《大學新才子和現代主義的終結》 (1963年)一書中,將英國50年代的“大學新才子”為中心的文學運動作為“後現代主義”的開端。理查.沃森(RichardWasson)在《論新 感性》(1969年)中,則把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品欽和“新小說”家阿蘭?羅伯一格裏耶(AlainRobbe—Grillet)看作後現代主義文學興起的 標誌。德國當代文論家M.柯勒(MichaelKohler)在《後現代主義:概念史的考察》中,更進一步地檢討了後現代主義一詞的歷史沿革,並提出了對 “現代”、“後現代”、“當代”三個術語劃分的嚴格標準。

     當代重要思想家和理論家伽達默爾(H.G.Gadamer)、德裡達(JacquesDerrida)、福科(MichelFoucault)、羅蘭?巴爾特(RolandBarthes)、丹尼爾?貝爾(DanielBell)、哈貝馬斯(JurgenHabermas)、利奧塔德(Jean— FrancoisLyotard)、傑姆遜(FredricJameson)、斯潘諾斯(WilliamSpanos)也對分期問題提出各自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看法。,伽達默爾和德裡達都認為後現代主義產生於60年代,是伴隨著現象學、分析哲學的式微和存在主義、結構主義的衰落,以新解釋學和解構哲學的興起為標誌而登上現代思想舞臺的;貝爾認為後現代主義是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而興起的,是社會形態在文化領域的反映,因此,後現代主義產生於60年代;哈貝馬斯則認為後代主義興起於二戰以後,是一股反現代性的思潮,必須加以反抗;利奧塔德認為後現代主義是後現代知識狀況的集中體現,因此,後現代主義的根本特徵是對“元敘事”的懷疑和否定,所以,他把後現代的興起看成是60年代中期的事;傑姆遜則認為後現代主義是晚期資本主義的症候,標誌著對資本主義深度模式的徹底反叛,其興起時間是50年代,與消費的資本主義有著內在邏輯一致性。當代美國思想家斯潘諾斯認為後現代主義的本質是“複製”,其世界觀是一種重偶 然性、重歷史呈現性的“機遇”,其興起時間應追溯到海德格爾(MartinHeidegger)的存在哲學。

     在後現代主義興起問題上,提出比較中肯切實意見的,是荷蘭學者漢斯?伯斯頓(HansBertens)。他在與佛克馬合編的《走向後現代主義》(1986 年)一書中,認為後現代主義的概念經歷了四個衍化階段。1934--1964年是後現代主義這一術語開始應用和歧義叠出階段;60年代中後期,後現代主義 表現出一種與現代主義作家的精英意識徹底決裂的精神,稟有了一種反文化和反智性的氣質;1972年一1976年,出現存在主義的後現代主義思潮;70年代 末至80年代中期,後現代主義概念日趨綜合和更具有包容性。這一發展軌跡,顯示出這樣一種內在邏輯:“後現代主義並非一種特定的風格,而是旨在超越現代主 義所進行的一系列嘗試。在某種情境中,這意味著復活那被現代主義擯棄的藝術風格,而在另一種情境中,它又意味著反對客體藝術或包括你自己在內的東西。”

     總結上述種種說法,基本上可以認為,後現代主義思潮是後現代社會(後工業社會、資訊社會、晚期資本主義等)的產物,它孕育於現代主義的母胎(30年代) 中,並在二戰以後與母胎撕裂,而成為一個毀譽交加的文化幽靈,徘徊在整個西方文化領域。後現代主義的正式出現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其聲勢奪人並震 懾思想界是在70年代和80年代。這一階段,在歐美學術界引起一場世界性的大師級之間的“後現代主義論戰”。到了90年代初,後現代主義開始表現出狂躁以後的疲憊,聲勢大減。據此,傑姆遜認為,後現代之“後”,將是“新歷史主義”登上歷史舞臺。但這一看法,並未得到其他學者的證實。

     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風靡歐美的文化思潮,使當代西方各種問題和困境在大暴露的同時,又在整個思想文化領域進行了一場“革命的冒險”和“後現代轉折”。這種 顛覆性的逆轉和標新立異,已遠遠超出藝術領域和文學領域,而深達哲學、科學哲學、心理學、宗教、法學、教育學領域。可以說,當代一流思想家無一不是站在思想最前沿問題上展開後現代主義論爭的。

     後現代主義思潮所裹挾的各種先鋒性、多元性的哲學觀念、美學理論和藝術流派,使得對其加以清晰描述遭遇到困難,然而,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它那“耗盡”般的喧囂和騷動,去把握其主要的理論特徵

http://www.allhabit.com/thread-132289-1-1.html

 

調查:不滿體重 國中生想變紙片人 中廣2008-03-29 陳映竹

 

「瘦就是美」這種觀念直接影響到青少年的體重認知。

在康健雜誌進行的「青少年身心健康與親子關係大調查」,國一到國三的青少年們,對於體重的滿意度低,有四成認為自己太胖,三成更計畫在半年內要力行減肥計畫。

雖然青少年對於體重斤斤計較,卻有超過三成不知道BMI(身體質量指數)是什麼,還有人誤以為是電腦用語或是某企業名稱

康健雜誌針對全國國中生以及家長,進行調查,試圖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狀態。

結果發現,青少年們對於自己的體重滿意度低,卻不知道怎樣叫做「胖」!四成三認為自己太胖,有三成預計在半年內要減肥,甚至有近一成已經在減重了,雖然對於體重敏感,但卻有超過三成不知道BMI(身體質量指數)。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吳秀英說,國民健康局在2006年國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中曾發現,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過胖或過重。

兩相比較下,顯示了青少年對於體重認知和想像,都希望更瘦。

調查也顯示,台灣的青少年逐漸成為夜貓子,超過六成的青少年十一點以後才睡,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業,四成多因為功課做不完;而發達的網路,也讓青少年不睡覺沉溺其中,看電視、上網、打電動等也是讓青少年晚睡的原因。

這項調查是針對國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3435份,回覆率87%。

 

 名模多薄命 為愛、為瘦身…名模多薄命【聯合報╱編譯田思怡08.07.01

 

哈薩克超級名模露絲拉娜.寇舒諾娃28日在紐約跳樓自殺,她沒有留遺言,但最近在社交網站上寫的詩句和留言透露她為情所困,雖沒說出細節,但承認自己「受傷」和「失落」。

寇舒諾娃寫道:「愛情是生命的精華,但你不會為愛人付出生命。」

寇舒諾娃的前男友則透露,她生前一個多月體重直線下降,死前四五天抱怨胃痛,她曾對自己人生的方向感到迷茫,也感到孤單寂寞。

這位前男友在寇舒諾娃死前最後一晚還陪她一起看電影「第六感生死戀」。他說完全沒想到她竟會自殺。

寇舒諾娃的母親在哈薩克驚悉愛女自殺,悲慟的說,再過四天(7月2日)女兒就要過21歲生日,不解女兒因何想不開。

名模經常為了保持紙片人的身材用盡各種方法瘦身,甚至罹患厭食症死亡。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網在寇舒諾娃自殺後,回顧一些名模紅顏薄命的悲劇。

美國1970年代第一名模吉雅.瑪莉.卡蘭芝(Gia Marie Carangi)爆紅後生活頹廢,有海洛因毒癮,在感染愛滋病後,於1986年死於肺炎。

花花公子玩伴女郎桃樂絲.史崔坦(Dorothy Stratten)獲選1980年的年度玩伴女郎,並準備進軍影壇時,被她的丈夫兼經紀人史奈德殺害,史奈德也自殺。「花花公子」雜誌發行人海夫納對她的死難以釋懷,把她的故事拍成電影。

美少女模特兒克莉希.泰勒(Krissy Taylor)於1995年7月2 日被家人發現死在佛羅里達州家中,年僅17歲。她有氣喘病,死前曾使用氣管擴張劑。

烏拉圭模特兒露賽兒.拉摩斯(Luisel Ramos)2006年8月2日在烏拉圭走秀時,心臟衰竭死亡,年僅22歲。她在死前幾個月只喝蘇打水和吃生菜沙拉減肥。

她的死引起有關紙片人模特兒健康問題的討論,西班牙率先禁止過瘦模特兒走秀。她的名模妹妹艾莉亞娜(Eliana)在姊姊死後6個月也過世。友人說她在姊姊死後極度消沉,否認她有厭食症。

巴西模特兒安娜.卡洛琳娜.萊斯頓(Ana Carolina Reston)於2006年11月14日因厭食症引發感染死亡。她的身體質量指數低於飢餓標準。

俄羅斯名模安娜.羅吉諾娃(Anna Loginova)曾是俄國男人雜誌最受歡迎的模特兒。她在轉任保鏢後,於2008年1月在莫斯科街頭遇劫身亡,她的保時捷跑車被劫走。

 

走秀、選美 唉!仍愛紙片人【聯合報╱編譯張佑生2010.08.04

 

環肥燕瘦各領風騷。國際間最近一波的超瘦風潮,始作俑者有一說是英國超級名模凱特摩絲,時尚界的專有名詞為「零號模特兒」。

二○○六年下半年,接連兩位模特兒因為厭食症暴瘦而猝逝,終於換來時尚工業的重視。年底馬德里時尚周率先發起禁瘦運動,主辦單位西班牙時裝設計師協會宣布BMI指數低於十八點五的模特兒不能登台。

翌年,義大利的時裝界人士和政府簽署聯合聲明,BMI指數不到十八的模特兒不許上台,模特兒在義大利登台前須提出健康證明,巴西、阿根廷、法國也陸續響應。

倫敦時尚周在二○○八年曾提議強制為過瘦的模特兒進行健康檢查,後來不了了之;主辦單位的說法是,米蘭、巴黎、紐約時裝展都不贊成。

今年二月舉行的倫敦時尚周,以針織系列知名的英國設計師馬克法斯特,請來符合一般女性身材的模特兒展示秋冬新裝。

去年他就想啟用「大號」模特兒,但是設計師和創意總監卻在新裝發表前幾天閃人,以示抗議。不過,其他設計師沒跟進,伸展台上依舊是紙片人的天下。

選美也有同樣的問題。澳洲醫學會主席去年曾提議,BMI低於廿的佳麗不准參賽,以免對青少女造成錯誤示範,但未獲主辦單位採納。

相 關 新 聞

‧ 學生太瘦 監委怪林志玲

‧ 林志玲沒節食 最愛東坡肉

‧ 走秀、選美 唉!仍愛紙片人

‧ CNN女主播 哇!胖得有自信(楨:愛吃懶動陳文茜/李昂等更肥!)

 

與厭食症纏鬥15年 紙片女模28歲身亡【聯合報2010.12.31 (另參本館:《時尚考》)

 

一六五公分 二十七公斤罹患厭食症多年的法國女演員兼模特兒伊莎貝爾‧卡洛,上月在巴黎去世,年僅二十八歲,各國媒體紛紛刊登她於二○○七年拍攝的「不要厭食症」系列照片,形銷骨立的影像令人震驚。(法新社)

近年最知名的「紙片人」,與厭食症纏鬥十五年,成為「反厭食症運動」頭號要角的法國女演員兼模特兒伊莎貝爾‧卡洛,月前在巴黎逝世,僅廿八歲。

卡洛(Isabelle Caro)於上月十七日去世,消息直到本月廿九日才曝光。長期指導卡洛的演技老師丹妮‧杜布列爾‧普列沃表示,不清楚明確死因,但卡洛「生病已有一段時間」,意指卡洛的厭食症。她說卡洛多年來不斷進出醫院,她的死和她的病,「實在很糟蹋」。

二○○七年,義大利攝影家托斯卡尼以廣告發起反厭食症運動,卡洛為主角,為義大利一家時裝店拍攝一系列照片,主題是「不要厭食症」。照片裡的卡洛裸體,瘦骨如柴,震驚全球。

她在日前參加電視節目時說:「我知道我的身體令人反胃,但是我遮掩身體已經太久,我想要毫無畏懼地展現身體!」

卡洛身高一百六十五公分,她接受訪談時坦承,拍照時體重只有廿七公斤,最近的體重資料也只有卅三公斤。卡洛在部落格表示,十三歲就罹患厭食症。她寫了一本具自傳色彩的書《不想長胖的小女孩》,二○○八年在法國出版。

卡洛之死成為支持厭食症網站的變態教材,其中一個網站廿九日貼出卡洛去世的消息,附上她的「紙片人」照片,圖說形容她「死得年輕,永遠美麗」。

卡洛本人曾出面討論厭食症,她以一句話送給有志當模特兒的少女:「相信生命。」

我國署立雙和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說,厭食症三部曲:暴飲暴食→然後催吐,或強迫自己節食、不吃東西→因為營養不足、身體電解質不平衡,有些「紙片人」結局是死亡。

會出現厭食,祝年豐解釋,主因之一是病人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吃」,大腦不斷自我提醒。當病人真的減少進食,缺乏維生素A、D、E、K,神經傳導受影響,胃的荷爾蒙產生變化,讓病人「吃了就吐」,形成惡性循環,不可收拾。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曾治療一位赴大陸就學、不到廿歲的女孩,她長期使用瀉藥,強迫把食物全拉出來,後來吃什麼吐什麼,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只剩十二。家人強押她到精神科治療,在醫院進出一年,才回復正常。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066305.shtml

 

英研究:發育少女愛減肥 容易骨質疏鬆(2010/01/08)

 

為了讓身材能像模特兒一樣苗條或充滿骨感,許多還在發育的女孩都會進行節食減肥。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過度減肥會造成脂肪量減少,並導致骨骼強度下降,增加骨折風險。

英國布利斯托爾大學研究人員,用儀器測量4000餘名15歲青少年的骨骼形狀、密度以及體內脂肪含量。研究結果發現,脂肪含量較高的受試者骨骼更強壯,尤其在女生中更為明顯;女孩體內脂肪每增加5000千克,小腿骨厚度就會增加8%。

研究人員指出,同樣體重下,女孩脂肪含量通常高於男孩,脂肪量對女孩骨骼發育的影響比男孩高70%。

根據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飲食失調研究部門最新研究顯示,因纖瘦的模特兒與明星頻繁公開露面,導致社會上許多女性飲食失調病例上升。

布利斯托爾大學研究負責人喬恩.托拜西表示,女孩想變瘦的慾望,讓她們壓力很大。但她們要了解,這可能危及骨骼發育,使骨質疏鬆風險增加。

根據統計.女性罹患骨質疏鬆和髖部骨折的機率是男性的3倍,因此,女性更應在年輕時強健骨骼。一些研究發現,女孩的鈣與維他命D平均攝入量比建議量少20%,運動量也很稀少,因此無法讓骨骼強度達到最佳水準。

 

英國最胖女子 吃死在醫院2010-07-27 中時(楨:自作孽的死肥婆!)

 

 有「全英國最胖女子」封號,體重兩百八十六公斤的莎朗.梅芙絲姆勒(Sharon Mevsimler),即使住院治療仍難擋美食誘惑,拜託親友偷渡炸雞、炸魚排、薯條等垃圾食品進病房,導致心臟病發,在周末宣告不治。醫護人員推著遺體前往太平間途中,推車甚至因不堪負荷而報銷。

 四十歲的莎朗,在兩個月前住進切爾姆斯佛德市的布倫菲爾醫院,她的體重對心肺功能造成龐大壓力,只得藉氧氣罩呼吸。

 日前莎朗對媒體抱怨,國民保健署(NHS)對肥胖者缺乏同情心,不願給付她動救命手術的費用,讓她自生自滅。

 《太陽報》引述NHS消息人士指出,莎朗的根本問題就是嘴饞,「我們目睹親友帶家庭號炸雞到醫院,看她因為吃,把自己早早送進墳墓,實在令人生氣」。

 身高一百五十五公分的莎朗,生第四胎後罹患產後憂鬱症,開始暴飲暴食,體重一路狂飆。自二○○五年起,她接受全天候照護,大多由NHS買單,結果還是把自己吃死在醫院裡。

 

 女性減肥難 大腦惹的禍 【經濟日報2009.01.22

 

美國科學家在研究人類大腦的食慾控制中心後發現,女性較難抵抗美食的誘惑。

刊登在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最新研究發現,給男人與女人品嚐喜愛的食物後,再要求他們抑制想吃的慾望,從大腦的掃描發現,男性較善於處理這項任務,較能抗拒美食誘惑。

主持這項研究的紐約布魯克哈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醫學部主任王金捷(Gene-Jack Wang,譯音)說,這或可解釋女性想要節食減肥比男性較不容易成功的原因。研究指出,了解腦部對於抑制食慾的作用,有助於控制肥胖問題。

王金捷說:「肥胖的問題在於,我們必須有所行動,卻不知從何做起,因為缺乏對腦部運作的了解。」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指出,美國有35%女性過於肥胖,男性有33%過於肥胖。

王金捷的研究團隊,讓13名女性和10名男性接受食物誘惑測驗。受測者先品嚐以決定各自最喜愛的食物,接著要受求受測者當晚節食。隔天,再將各自最愛的食物擺在受測者的面前,要求其運用所學的認知抑制法,例如忽視關於該食物的念頭,或轉移注意力,以抗拒飢餓和美食的誘惑。

受測者不論男女均回報說,被要求抑制食慾後,比較沒有那麼飢餓,但從腦波掃描顯示,男性的腦波證實其說法,女性卻沒有。

該研究利用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術計算大腦中使用的血糖,顯示大腦哪些區域需要能量,由此知道大腦的運作情形。研究團隊分別掃描兩組情況:一是未告知受測者抑制食慾,一是要求他們抑制食慾時。

當被要求抑制食慾時,男性的大腦邊緣系統與旁邊緣系統顯示活化作用較低,顯示對飢餓的感知較低,反之,女性在這兩個區域的活化作用與之前無異,依然十分活躍。(另參本館:男女大不同)

不過,王金捷也表示,男性節食較容易成功的原因不止一個,還包括體內的化學作用。例如,運動可幫助提高控制食慾的能力。

 

研究指肥胖還會造成大腦退化 2009-08-27 中廣新聞/朱克威

 

很多人知道肥胖會增加患糖尿病、心臟病的危險。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肥胖還會加速大腦退化,這意味著肥胖人群罹患老人癡呆的機率較高。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肥胖會對大腦造成損害。

 

新研究:對抗肥胖新選擇 關閉能量控制機制

 

 法新社華盛頓2010-01-05電,美國研究人員在今天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關閉體內能量控制機制的老鼠會變得比一般老鼠苗條,這可能是人類對抗肥胖的新途徑。

 這項發現對美國是件大新聞。根據美國肥胖學會(American Obesity Association)的數據,美國大約有1/3成年人列為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

 研究員發現,三磷酸腺甘(ATP)是細胞內儲存人體一切活動所需能量的分子,藉著關閉對ATP敏感的鉀離子通道(KATP),能使老鼠消耗更多能量,讓牠們變得比正常老鼠細瘦。

 梅約醫院(Mayo Clinic)、愛阿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康乃狄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和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的研究員在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的報告表示,即使餵老鼠高脂肪的「西式」食物,實驗效果還是很明顯且持久,老鼠終身都會保持細瘦。

 報告的主要撰文者,梅約醫院的亞歷西耶夫(Alexey Alekseev)說:「我們的研究指出,針對KATP通道功能|特別是肌肉|進行治療,可以為運動量較低的肥胖患者提供一個新選擇。」

 

澳洲研究:人類有第6味覺「脂肪味」(另參本館:《味覺》 )

 

人類的味蕾已知的基本味覺有酸、甜、苦、鹹、鮮五種,但澳洲研究人員日前研究發現,人類之所以愛吃洋芋片、巧克力蛋糕等多脂食物,是因為味蕾還存在有第六種味覺:脂肪味。雖然這項研究還有待證實,但脂肪味確實存在,將有助於解決肥胖問題。

澳洲狄金大學(Deakin University)研究人員,針對30名研究對象進行不同濃度脂肪酸的味覺測試,發現所有人都能察覺出這種味道,只是有部分人只能感覺到較高濃度的脂肪酸。

而研究人員接著對50人對於這種味道的敏感度進行篩檢,進而發現研究對象察覺脂肪味的敏感度與他們的體重有關。

研究員之一基斯特(Russell Keast)說,那些對脂肪味較敏感的人,比不敏感的人所吃下的脂肪更少,而通常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也較低。

基斯特分析,人們都喜歡吃多脂食物,但脂肪味很可能可以告訴人體要適可而止。

這項研究由澳洲阿得雷德大學、澳洲工業技術研究院、紐西蘭梅西大學合作進行,研究結果刊登於「英國營養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上。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339435&type=%E5%8D%B3%E6%99%82%E6%96%B0%E8%81%9E

 

德研究:測量腰圍和臀圍可預測因肥胖死亡風險

 

 中新網2008-11月14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歐洲日前展開的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結果證實,只要通過測量人們的腰圍和臀圍,便能準確地預測他們因肥胖而死亡的可能性。研究人員指出,這個方法比利用身體品質指數(BMI)作為預測指標更為理想。

 這支來自德國的研究小組利用了歐洲癌症與營養前瞻性研究(EIPC)所提供的資料來進行該研究。研究所涉及的物件是來自9個不同國家的35萬9387人。

 研究人員發現,在一些身體品質指數相當的人當中,那些腰圍比其他人大5公分左右的男性,每年因肥胖而死亡的風險增加了17%,女性則是13%。他們也利用了參與者的腰圍和臀圍來計算他們的腰臀比例,並且發現該比例每增加0.1的時候,男性死亡的可能性便提高了34%,女性則是24%。

 另外,研究人員也指出,以腰圍來預測肥胖死亡的風險相當精確,但是單單利用臀圍做預測指標卻不比身體品質指數有效。即使在體重屬於正常範圍內的男性當中,那些腰圍比較大的人,他們的死亡幾率比其他人多出了一倍,女性則高出79%。

 

節食減肥不運動 過半女性體脂過高【聯合報2012.03.09

 

之前一股美魔女風潮,不少女性朋友都受到吸引,也想努力減肥,成為美魔女之一。不過台北市立聯醫仁愛院區調查發現,30歲以上體重標準的女性,竟有過半體脂率過高,成為「瘦瘦的胖子」,原因就出在節食減肥不運動。

仁愛院區營養師杜明徽表示,仁愛院區近年針對1592位30到59歲女性檢測肌肉及體脂肪比率,發現30至39歲女性有5成5體脂過高,40至49歲女性有5成9、50至59歲女性則有7成2體脂過高。患脂肪肝、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機率也較高。

 

肥胖 真是基因惹的禍 2012-02-21 中國時報

 

 日本京都大學藥學研究科教授辻本豪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一種至今未被發現的「肥胖基因」,帶有「肥胖基因」的人吃了高脂食物後,肥胖的風險較一般人為高。此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遺傳性肥胖體質的診斷以及開發成人病、預防肥胖等治療藥。這項研究已發表在廿日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Nature)電子版上。

 日本研究小組發現一種在體內與脂肪酸結合的蛋白質「GPR120」,並製造出四十隻這種蛋白質基因突變的老鼠,與四十隻普通老鼠進行實驗。

 實驗中分別餵食老鼠低脂(十三%)與高脂(六十%)的二種餌食,十六周後發現,吃低脂餌食的老鼠,體重平均約卅公克,沒有太大變化,但吃高脂餌食的老鼠當中,基因突變的老鼠體重比普通老鼠增加十五%,皮下脂肪重量為普通老鼠的一.五倍。

 實驗結果得知,GPR120與飲食肥胖有很大關係,控制GPR120即可能控制代謝,故今後應可針對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患者,開發預防或治療肥胖的藥品。

 

美研究 胖女減肥會想「嘿咻」2012-10-22蘋果日報

 

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以尿液監測一群肥胖婦女動減肥手術前後的排卵品質,指導這項研究的醫師雷格羅(Richard Legro)說:「想懷孕的胖女人,通常被認為是肥胖造成排卵不順,導致不孕。」最新研究卻發現,這些動過減肥手術的婦女,減重前後的排卵品質並無不同,唯一差別是減肥後性慾增強,更喜歡做愛。他表示:「我們只能猜想胖女人不易受孕可能也和性慾減低有關。」這項研究刊載在《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副理事長曾漢棋昨指出,肥胖確實可能干擾女性荷爾蒙而引起不孕症,接受他治療並減重的女病患當中,至少有五、六例在減重後順利受孕。曾漢棋表示,因不清楚美國這項研究的方式,他無法斷言減重與增加性慾的直接關聯,只能說這很可能是因素之一。

台北馬偕醫院不孕症科主治醫師李國光說:「台灣很少有胖到需要動手術的病人,狀況和這篇研究不太一樣。但健康運動減肥可改善身心,對受孕與懷孕當然是好事。」

 

移民家庭男孩 肥胖比率高>世界日報‎2009年9月5日‎

 

「兒童發展基金會」(Foundation for Child Development)本周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美國移民家庭的男孩肥胖的比率特別高。

報告沒有分析導致移民兒童肥胖的原因,僅指出可能與下述因素有關:學校流行的高卡路里、低營養成分的食品和飲料,食品廠商針對兒童大打廣告,新移民往往不知道垃圾食品的危害,也不重視運動。這些兒童比成人更快適應新環境,摹仿美國兒童生活習慣更努力,這些因素也導致他們肥胖。

 

14歲重252公斤 美媽恐坐牢【聯合報╱編譯林沿瑜2009.09.10

 

肥胖對兒童和青少年而言,不僅影響健康、遭致嘲笑,甚至還可能讓父母遭到牢獄之災。十四歲的美國少年亞歷山大日前就因為體重飆到二五二公斤,罹患「病態性肥胖症」,而讓母親遭到逮捕和起訴。

 

驚!女生吃蛔蟲卵減肥 2011-06-16(詳參【圖博館】:《減肥當然難了》)

 

  據悉,這種減肥方法十年前曾在香港盛行,這也是娛樂圈女明星“骨幹身材”的不傳之秘,如今更是受到不少年輕女孩的追捧,許多不滿自己身材的女生也在網頁上詢問或者尋求蟲卵。很多醫院門診也反映,有不少女孩來向醫生打聽此法是否安全可行。蛔蟲卵一般行情爲200—600元不等,更甚者有賣活蛔蟲,3元每條。

  據悉,面對不少“賣家”所說的人工飼養經驗豐富,保證安全性和成功率,甚至是“長出來的蟲子傻傻的,只會吃”的標語,采用此法減肥的人對其反映也各不相同,一部分人大肆宣稱效果很好,減重很成功,另一部分人則稱自己的體重完全沒有改變,肚子還經常不舒服。那麽,蛔蟲減肥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查詢網站,發現有河南“賣家”在網上發帖“要想買蛔蟲卵,先打電話聯系”,筆者順藤摸瓜打電話咨詢了一下該蛔蟲卵賣家,其介紹到吃蟲卵減肥是非常有效的,“一般蛔蟲卵在人體內的存活率是70%,所以只要蟲子存活了,減肥的幾率是100%,就是基本上平均可減20到30斤。”

  當筆者問及這樣減肥是否有利健康時,該“賣者”回答:“它就是利用人體的營養不良來減肥,壓根就對身體不好,這就是一種病!”但爲了打消記者的“顧慮”,該“賣家”又說:“這比吃減肥藥好,減肥藥通過加強人體肝和腎髒的新陳代謝,一般女孩子吃了可以瘦,但到了更年期狀況就慢慢出來了。而且得蛔蟲病開刀的機會是千分之三,只要是減下去了,病可以慢慢治好。”

  中醫專家表示:“蛔蟲一直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在過去很困擾人們的健康,現在由于我們使用有機化肥代替糞土肥料,截斷了蛔蟲的傳染源,蛔蟲病似乎也離我們很遙遠了。確實有人來醫院咨詢蛔蟲減肥的相關問題,但從醫生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疫病。”

  久久健康網專家點評:疾病可以慢慢治療,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蛔蟲寄生在人體內,確實可以讓體重下降,但同時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最直接的,蛔蟲可以寄生在整個消化道內,包括食道、胃、腸、膽囊等。患者通常會感覺肚臍周圍隱隱作痛,這就是蛔蟲蠕動引起的。而且蛔蟲吸收人體的營養,越長越大。”

http://fitness.9939.com/zyjf/jfys/2011/0616/1433494.shtml

 

 印度都市婦女2/3過重 印度都市婦女2/3體重過重或肥胖 2009-07-03

 

 據聯合國統計,印度飢餓人口高居世界之首,全國超過20%人口營養不足,但印度一項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印度城市地區婦女由於吃得太多,有2/3的人不是體重過重就是肥胖。

 中央社3日報導,由印度政府科技部、國立全印醫學中心(AllIndia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與印度糖尿病基金會(Diabetes Foundation of India)合作進行的一項3年調查指出:「大多數的城市婦女都吃得太多。」

 這項調查的範圍,是位於不同地區的9個主要城市,抽樣調查了4621名城鄉婦女。

 這項旨在調查印度婦女營養狀況的報告表示,64%的城市婦女和36%的鄉村婦女「體重過重」,此外,64%的城市婦女和29%的鄉村婦女屬「中廣型肥胖」(或稱腹部肥胖)。

 報告說,這些婦女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Index,BMI),超過衛生部所訂最高指數23的標準。

 依國際標準,指數如果超過25,就是體重過重,如果超過30,就是肥胖。衛生部以印度人體質不同為由,將指數訂為23以上是體重過重,超過25是肥胖。

 據參與調查工作的政府科技部女顧問夏瑪(Vinita Sharma)表示,大多數婦女的飲食習慣「很糟糕」。她說:「由於攝取的脂肪良莠不齊,這些婦女都面對若干引發心臟疾病的風險,包括高血壓和中風。」

 65歲的前體育部高級官員卡夏普(Rahul Kashyap)則告訴中央社有關城市婦女肥胖的主因。他說:「多數城市婦女都雇有女傭代勞,自己不做家事,此外,女人飲食重口味,喜甜食,而晚餐時間都是晚上9時,吃完也該上床了。」

 今年稍早,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與印度非政府組織史瓦米那尚研究基金會(M. S.Swaminathan Research Foundation)曾發表「印度鄉村地區糧食不足狀況」報告指出,印度有21%的人口,即超過2億3000萬人,處於營養不足狀態,佔全球飢餓人口27%,高居世界之首。

 

走過饑饉 中國掀減肥熱【聯合晚報2010.07.25

 

中國在短短幾十年間走過饑饉,邁向經濟繁榮後,如今更掀起減肥的流行熱潮,為減肥市場帶來龐大的商機。

健身館如雨後春筍

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中國的減肥產品銷售額如今急劇上升,健身館有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增生,希望藉針灸和拔罐幫助自己減肥的患者也不斷增多。

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中國減肥產品2008年的銷售額成長了10%,達到人民幣60億元(8.85億美元),預料未來五年的每年成長率可達6%。

  美國減肥公司進駐上海

在全球三十餘國都有據點的美國減肥業者慧儷輕體公司(Weight Watchers),自認已找到具有中國特色的減肥方法。該公司最近與法國食品集團達能 (Danone)成立了合資企業,在談胖色變的上海開設四家門市。

但只要參與慧儷輕體的中國會員聚會,立刻就能瞭解,在美國盛行的減肥模式,很難通盤移植到亞洲,因為中國的減肥者根本就不夠胖。

  「中國胖子不夠胖」

來到慧儷輕體上海門店的多數人,很少稱得上是豐滿。最近一次30多人的聚會上,甚至只有一個人有明顯的雙下巴和小肚子。

慧儷輕體的一位教練說:「中國的年輕女孩把體重當作是件大事,即使看起來很苗條,仍然為此煩惱。」

事實上,中國的肥胖問題並非不嚴重,2008年的研究就已指出,中國是成年人變胖最快的國家之一,僅次於墨西哥;目前中國已有約四分之一的人口超重或肥胖。

慧儷輕體執行長克希霍夫說,在中國經營減肥業和法國沒什麼兩樣,這兩個國家的胖子對其他國家的人來說,仍屬於相當苗條。

  中國菜、餐桌文化 成挑戰

他在中國面臨的最大障礙,是創建一個營養資料庫,為龐雜的中國菜餚分配點數,其中包括他們很不熟悉的宮保雞丁、夫妻肺片等菜餚。

克希霍夫表示,中國的「餐桌文化」擴大了事情的難度。中國人在餐廳往往一起點菜,點得多代表尊重,這也讓減肥變成很大的挑戰。

此外,許多想減肥的人都和父母住在一起,都是吃媽媽或奶奶做的飯。而要想讓經歷過大饑荒的人將脂肪和肉視為寇仇,更非易事。

 

減肥醫 已千人在排隊…「視訊」開講【聯合報記者謝梅芬 2010.07.22

 

「太誇張了吧,還要再等一千人!」高雄市一家減重診所目前初診已有一千人候診,登記初診後,最快兩個月後才能看診;每到周四初診日,病患的機車多到讓不少路人誤以為這家診所兼開機車行。

診所負責人、減重的醫師林聖章原在公家醫院開設減重門診,由於患者多到初診掛號得等兩年以上,病患常埋怨等太久,加上公立醫院無法再擴大門診,三年前他自行開業,抱著「分享」的心情主打減重門診,依然吸引大票減肥人潮。

三年多來,每到周四初診日,他的診所門口一早就開始大排長龍,由於只開放七十個名額,許多人「擠」不進去,住在台北縣的周太太說,她一早搭高鐵南下,沒想到掛號排在千人之後,得再等兩個月才能排到初診。

由於掛號等候的人愈來愈多,二樓只能容納七十人,診所只好再開放視訊教室,就像補習班明星教師上課,病患在這裡可以同步視訊聽醫師的解說。

診所最近將七十個初診名額放寬到一百個,仍無法滿足病患,加上有些軍人身分的病患指周四是莒光日無法請假,診所決定八月再開周六初診。

林聖章說,初診必須先上課五小時以上,「最主要是談觀念的導正」,很多人以為光吃蔬菜就不會胖,其實不然,對食物的正確認知,加上適度運動量,才是真正健康的減重之道。

 

台學童肥胖盛行率26.8%全球16 看電視時間是運動7倍 2012/10/21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調查指出,九成一學童喜愛運動,但七成一校外運動不到2小時,看電視時間是校外運動的7倍以上,上網則是運動5倍以上,台灣學童運動時間低於美國、香港、日本;還有七成四學童以為玩運動電玩等於做運動,約三成九學童以運動電玩取代真實運動。  

  調查也指出,五成七學童跑一圈操場就會胸痛或呼吸困難,二成四學童曾在運動中身體不適,還有二成學童每個月都感冒;少動易引發肥胖問題,因此台灣6歲到18歲的兒童或青少年肥胖盛行率達26.8%,在去年聯合國調查中,位居世界第16胖。  

  相關新聞

垃圾食物廣告誘童肥胖立委盼立法規範

台灣人肥胖率38% 恐減少壽命

肥胖催熟美國男童提早進青春期

臥室有電視機的兒童易肥胖

腹大腦小! 肥胖者腦部組織早衰16歲

美國重度肥胖人口快速成長

窈窕不再法國肥胖人數增加

更年危機衛生署:5成中年女性腹部肥胖

 

(楨:愈教改愈快樂學習愈懶電玩,故聯考和課業壓力非近視之因!詳參【圖博館】: 《教改錯在哪裡?》 快樂學習  電玩與暴力 3M博視燈

 

諾美婷偽藥 多在網路上推銷  中時2008-01-14張君豪

 

 警方查獲有執照藥房、藥劑師販賣謊稱平行輸入品的偽造諾美婷減肥錠,加上落網藥師供稱有國內藥廠長期供貨,凸顯假減肥藥充斥的大問題。

 專業藥師表示,亞培代理進口的原廠諾美婷一包七錠售價七百元,水貨價格不到五百,加上有出貨量限制,若非大型連鎖藥房,一般業者很難一次花數萬元採購單一減肥藥品,才會造成仿冒品充斥。

 專業藥師說,之前另一款知名減肥藥羅氏鮮(Xenical)專利過期,已有藥廠生產相同成分產品,諾美婷雖然專利快過期,但美國亞培已申請展延到民國一百年以後,目前配方仍受保護。

 藥師不諱言,國內的確有藥廠自行摸索生產,並偽造原廠包裝謊稱水貨推銷,若不具專業知識很容易受騙上當。

 記者根據藥師提供的電話與藥廠業務聯絡,他們低調表示「沒賣,真的要當面談!」「代理商查很緊,我到你店裡談」。藥界人士指出,仿冒諾美婷多以網路廣告信及討論區留言方式推銷,民眾要睜大眼睛。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透過網路販賣不法減肥藥,因來源不明,而且不是由專業人員販賣,隨便買來吃形同拿健康開玩笑,畢竟不肖業者可能是以假身分或偽填身分申請使用網路,或以易付卡打行動電話,不但查處不易,消費者若受害也不易找到業者。

 諾美婷副作用有頭痛、心悸、失眠、便秘等,衛生局提醒使用時不可不慎,一定要依醫師指示用藥。

 

減肥藥諾美婷 吃了心悸.飆血壓 2010/01/04

 

  衛生署核可的減肥藥諾美婷,因為能夠抑制食慾,促進代謝,是最多國人吃的合法減肥藥,不過最近歐美研究發現,諾美婷可能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減肥門診指出,台灣也有不少民眾服用後出現血壓飆高和心悸的副作用,醫生提醒,就算健康狀況可以服用,時間也不能超過一年。

諾美婷賣得有多燒?減肥門診統計,每10個吃合法減肥藥的人,就有6個在吃諾美婷,國內光去年就吃掉了超過600萬顆,價值大約5億6000萬元,諾美婷可以讓人體產生飽足感,提高新陳代謝的速率,對於吃太好的胖哥胖姐,如救命丸的減肥藥,卻有臨床醫師證實,諾美婷可能出現致命危機。醫師說的一點都不誇張,國外醫界證實,諾美婷從2001年上市以來,全球已經出現兩千一百多起副作用,以及17起的死亡病例,其中有六起死因是引發心臟病和中風。包括美國和歐洲的研究都發現,因為服用諾美婷,會抑制體內血清素濃度。達到降低食慾,增加飽族感,但卻會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的副作用,造成可能致命的心血管疾病。醫師提醒,若真想服用,諾美婷來減肥,一定要先到醫院做評估,檢查是否本身就患有,心血管毛病,就算健康狀況許可,用藥時間,也不能超過一年。

 

減肥藥副作用多 美消費團體促禁2011-04-15 公視晚間新聞

 

夏天腳步接近了,很多愛美人士急著減重、好穿上輕薄的衣服。不過、加拿大跟美國都有研究報告指出、在台灣也可以買到的減肥藥--羅氏鮮跟康纖伴、可能有傷害腎臟和肝臟的風險,警告消費者要小心使用。

這是女性最愛的藍色小藥丸,全球四千萬人使用過的明星減肥藥,羅氏鮮跟康纖伴。其中康纖伴是唯一的非醫生處方藥,在藥妝店就可以買得到。這兩種藥物的主要成分都是奧利斯他,可以抑制腸胃道吸收脂肪,幫你把吃進肚的脂肪排出體外,業者提出的研究顯示可以比運動或節食更有效安全的減重1到2公斤。

不過去年美國FDA官員提出警告,表示這類減肥藥的使用者出現肝功能受損的病例。莫妮克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美國消費者權益促近團體所提出的統計數據,目前這類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包括少例的肝功能受損、47例急性胰臟炎以及73起腎結石病例。不過生產康纖伴的葛蘭素史克藥廠強調,無法證明這些病例跟服用康孅伴有直接關連,過去他們所做的100份臨床研究,超過3萬的研究對象都證實藥很安全。

另外加拿大針對953名使用羅氏鮮的民眾所做的研究顯示,在服用一年後因為腎臟病接受治療的比例有2%,這也是繼諾美婷引發心悸、中風、肝功能受損遭到下架以來,減肥藥的安全性再度引發爭議。

 

想瘦就能瘦 英意念減肥周減五公斤 2010-07-24 中廣新聞/郭希誠

 

英國一個催眠治療師正在推廣一種「意念減肥法」,心裡想著自己的胃只有高爾夫球大,一個星期就能瘦下好幾公斤。

葛蘭潔女士說,他用催眠的方法讓太胖的人認為自己的胃縮小了,縮到只有兩公分大。由於胃變小了,飯量也就小了。有一個病人一星期就瘦了十一磅,大約五公斤。多數人用這種方法一個星期都能瘦上一、兩公斤。

催眠治療在英國並沒有健保給付,不過,很多醫院都願意讓過胖的人用這種不需要吃藥打針動手術的減肥法,達到瘦身的目的。

 

 筷子瘦身法? 用筷子進食 有助減肥【新華社09.01.18

 

英國最新出版一本名為「筷子瘦身法」的書中說,使用筷子進食是東方人保持身材苗條的原因之一。書中建議西方讀者使用筷子進食,達到減肥目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廚師君子·巴伯。她在書中寫道,「使用筷子吃飯能減緩進食速度,因此你的飯量會隨之減少。」由於人的大腦需要大約20分鐘才能獲得飽腹感,狼吞虎咽容易導致過度進食。

英國《每日電訊報》飲食專欄作者讚茜·克萊16日撰文講述自己實際驗證這一理論的經過。克萊發現,用筷子把食物從盤子成功運送到口中需小心行事,因此讓人更集中精力,放慢進食速度。這種方法還有助於養成小口吃飯的習慣,因為使用筷子夾大塊食物總有搖搖欲墜之感。

此外,用筷子夾起食物還能避免沾上過多高熱量醬汁。克萊說,儘管使用筷子進食有諸多優勢,但自己眼下仍不打算拋棄刀叉。

 

 肥胖者新流感高危險族 對抗肥胖 美擬徵汽水「罪惡稅」 中時2009-09-10潘勛

 

 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接受《男性健康》(Men’s Health)雜誌專訪時暗示,他可能支持向汽水等碳酸飲料課徵「罪惡稅」(sin tax),以對抗美國人肥胖比例太高的現象。但他也承認,想拿碳酸飲料開刀加稅勢必面臨苦戰。

 

羅馬尼亞衛生部資金短缺 擬課徵垃圾食物稅詳參【圖博館】:《速食的黑暗面》

 

 法新社布加勒斯特2010-01-05電,衛生部長契凱(Attila Cseke)今天表示,為了資助受金融危機打擊的衛生體系並對抗肥胖,羅馬尼亞計畫課徵垃圾食物稅。

 契凱在布加勒斯特(Bucharest)的記者會上指出:「為了資助國家衛生計畫,我們打算向速食、汽水與糖果課稅。」

 他稍後表示,垃圾食物稅可為衛生部帶來10億歐元(14.5億美元)的預算。

 他指出,羅馬尼亞公共衛生系統長期資金短缺。在2010年可能面臨醫療體系資金與採購藥品的問題。

 根據羅馬尼亞營養學會(Romanian nutrition federation)的研究,四成的羅馬尼亞民眾有肥胖問題。

 一個部會級的特別營養委員會,將負責籌畫向不健康食物課徵的特殊稅收。

 契凱說,他將與垃圾食品主要製造商與經銷商舉行會談。

 財經報紙Ziarul Financiar報導,美國企業麥當勞(McDonald's)目前是羅馬尼亞最賺錢的速食餐廳,2008年的盈收為1億800萬歐元。

 昨天的報導指出,台灣也打算向垃圾食物徵稅,藉此鼓勵民眾多吃健康食物並減少肥胖人口比率。法國曾在2008年考慮實行垃圾食物稅,但最後放棄計畫。

 

美研究建議 垃圾食物課重稅2010-03-10 工商時報 記者林佳誼

 

 路透報導指出,美國一項研究為垃圾食物與肥胖問題之間的關係提出有力證據。該研究並且建議對垃圾食物課徵18%的稅率,以協助降低卡洛里攝取量,使美國成人平均體重逐年下降5磅(2公斤)。

 資料顯示有三分之二的美國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因此美國當局也逐漸將開徵特別稅,視為一種可全面性處理肥胖問題的方式。

 美國權威期刊「內科醫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周一刊登北卡羅來納大學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美國人一年大約花費1,470億美元處理肥胖相關問題。假設對特定較不健康食物加稅18%。可以使每個人每天減少攝取56卡洛里的熱量,1年下來便可瘦身2公斤。

 報告表示,儘管加稅政策無法全盤解決肥胖的問題,也可能面臨來自食品業者的強烈反彈,卻仍不失為一項改善過度消費、降低熱量攝取,從而減輕美國成人的肥胖與糖尿病等健康問題的重要策略。

 目前美國加州與費城已提出立法對軟性飲料額外課稅,以限制消費。包含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 主任佛利登(Thomas Frieden),以及美國心臟協會在內的許多有力人士機構,皆十分支持此一構想。

 這項研究針對1985年至2006年這22年間,總共5,115名18到30歲美國青壯年受試者的飲食與健康狀態,進行分析。

 研究團隊假設食物價格上升時,需求就會減少,遂擇定汽水、披薩等幾項高熱量食品,比對價格與需求。結果發現假使價格上漲10%,汽水消費量就會下降7%,披薩則是12%。

 

高熱量汽水 撤出美國校園 【聯合晚報2010.03.09

 

向來被指控助長肥胖的美國無酒精飲料商8日宣布,已大幅減少學校內販賣的高熱量汽水。

可口可樂(Coca-Cola)和百事可樂(PepsiCo )等大型飲料業者,與前美國總統柯林頓8日共同宣佈一項2004年開始的行動成果,指美國校園販售的飲料熱量已大幅減少88%。

美國6歲至19歲人口中肥胖者估計近1/5,肥胖常導致糖尿病和心臟病等健康問題。

根據這項計畫,全熱量飲料從學校餐廳和販賣機全面下架,取而代之的是熱量較低、更有營養的飲料,如低脂牛奶、低糖汽水、調味水和茶。

 

紐約提議徵汽水稅一罐汽水交8毛錢 增加10億美元稅收2010-03-10 廣州日報

 

為了讓市民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紐約已經對反式脂肪開戰,也已經在公共場所禁煙,如今,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又把矛頭對準了含糖的碳酸飲料,提議在整個紐約州范圍內徵收“汽水稅”,希望能在保護兒童健康的同時,減少政府財政赤字。

 

要人民減肥 英擬課徵「肥胖稅」 2010-05-10

 

沒錢就找垃圾食品開刀!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政府再度老調重彈,將矛頭對準垃圾食品和含糖飲料,準備徵收「肥胖稅」,一方面要求國民努力減肥,同時填補政府的財政漏洞。

這已不是英國政府第一次提出課徵「肥胖稅」的建議。2004年,英國政府智庫就完成一項草案,考慮針對營養價值低的食物,如漢堡、洋芋片、汽水等徵收「肥胖食物稅」,最後卻在食品生產商的反彈下胎死腹中。

這次,英國政府再度老調重彈。英國食品監察官員表示,英國人食用過多的飽和脂肪,導致動脈栓塞、心臟病和糖尿病等。英國政府打算跟菸酒增值稅一樣,課徵「肥胖稅」,以藉機改善國民生活習慣,同時增加稅收。

目前最有可能被課以「肥胖稅」的食品,包括加工食品、快餐和含糖飲料。在英國政府草擬的徵稅方案中,全脂牛奶、黃油、乳酪都將被加收17.5%的增值稅,以鼓勵民眾多吃飽和脂肪含量低的食品。

這項計畫一傳出,馬上遭到食品生產商的反對,業者指責,「肥胖稅」除了讓商人的荷包縮水外,不會起任何的作用;要人民的努力減肥、注意健康,應讓食品生產商自發性提高產品健康標準。

目前已開始課徵「肥胖稅」的國家,如丹麥已對軟性飲料課稅;而美國和羅馬尼亞政府也在考慮對一些不健康食品加收增值稅。

 

全球跑第一 丹麥將徵「脂肪稅」‧美國之音中文網2011/10/03

 

丹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高飽和脂肪食物徵收「脂肪稅」的國家,希望借此改善丹麥公民的健康。

在「脂肪稅」生效之前,丹麥消費者囤積黃油、油、肉和牛奶。居民為了避免繳納「脂肪稅」,大量購買這類商品,填滿家中的架子和冰櫃,商店的貨架則被一掃而空。

丹麥議會3月批准徵收的「脂肪稅」適用於飽和脂肪含量超過2.3%的食物。新增稅款將用於資助應付肥胖的努力。

其他國家都在觀望丹麥新稅的成效,以便考慮是否徵收自己的「脂肪稅」。

 

肥胖稅

 

  提出

一些西方國家已經就“肥胖稅”作了許多探索。由于肥胖及由此産生的疾病嚴重威脅民衆的健康,也給醫療保險系統和國家財政造成沈重負擔,不少發達國家開始考慮用稅收作爲抑制肥胖的“武器”。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目前至少有半數以上的州議會正在討論140多項抑制肥胖的法案,其中不乏對“垃圾食品”征稅的建議。美國紐約州一位議員一次性提出6項法案,不僅要對“垃圾食品”征稅,還要對“導致久坐的現代娛樂方式———電影、電子遊戲和DVD等”課以重稅。他建議將“垃圾食品”的銷售稅稅率提高一個百分點,並將因此而增加的稅收(估計每年增收100萬美元)用于預防肥胖計劃,在學校等地設立營養教育和體育活動項目。在美國聯邦層次上,國會也在考慮像對待香煙一樣,給“垃圾食品”加上健康警告,並對其征收“肥胖稅”。

英國醫療協會向政府建議,對餡餅、漢堡、牛油、奶油和肉制品等開征“肥胖稅”。該協會認爲,對這些高脂肪、高鹽食品征收17.5%的增值稅,可以迫使食品生産商往産品中加入更健康的成分,有助于解決英國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與此同時,澳大利亞醫療協會也建議政府對餅幹、蛋糕和肉制品等高熱量食品征收“肥胖稅”,以遏制澳肥胖人口的上升,並爲國家醫療體系每年節約數十億美元。今年8月,愛爾蘭也提出要對高脂肪食品開征特別稅。

  反對

正如許多稅種的出臺都曾遭到反對一樣,對開征“肥胖稅”持不同意見的也大有人在。食品商當然是反對派裏的中堅力量。世界最大的食品、飲料和消費品企業組織———美國食品制造商與銷售商聯盟(GMA)認爲,經驗表明,“肥胖稅”不可能如預期的那樣奏效。

美國公民自由和消費者權利組織顯然也不贊成“肥胖稅”。該組織發言人伯爾曼撰文指出,肥胖應由個人自己負責,爲此征稅是不公平的。他說:“如果我想通過吃太多或坐得太久來縮短自己的生命,這是我的自由。”他還認爲,從很多方面來看,“肥胖稅”都是相當危險的,比如說“誰將成爲決定對某種食品征不征稅的‘沙皇’”?

政府和有關人士的好意,也並未得到所有民衆的感激。在不少發達國家,很多人認爲,吃什麽是我自己的事,政府管不著,征收“肥胖稅”簡直就是侵犯人權。例如,一位英國小姐就對此稅很不以爲然。她說:“人應該有吃東西的自由,不應該爲此付出更高的代價,尤其是稅收的代價。”還有英國人認爲,對快餐類食品征稅將影響窮人,因爲窮人比富人更經常食用這些便宜食品。

美國一些州在醞釀“肥胖稅”時,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對。一家著名電視臺在街頭隨機訪問,竟然沒有人對“肥胖稅”表示贊同。有人說:“加稅?免談。”還有人說:“我不認爲加稅後,大家就會不吃。”更有人指出:“大家不會因爲加稅就改變習慣,倒黴的不是麥當勞,而是我們消費者,最後稅還不是由我們來承擔。”

愛爾蘭的一些反對者甚至嘲諷道,如果開征“肥胖稅”,政府就是想控制民衆生活。強烈的反對使得愛爾蘭政府不得不放棄在近期開征“肥胖稅”的計劃。

  專家反對

盡管網上呼聲相當高,但“肥胖稅”遭到營養學家和肥胖症專家反對,他們認爲這一舉措不可行,而且具有歧視色彩。

英國全國肥胖論壇主席、肥胖症專家戴維?阿斯蘭說:“征收‘肥胖稅’這種事不可能發生。試想一下像喬納?洛穆那樣的橄欖球手,僅僅因爲身體肥胖指數超標就需要額外付費?”

他說:“航空公司必須考慮到所有人的感受。那些旁邊坐著超重乘客的人確實很不舒服,但是別忘了,由于座位太小,超重乘客自己感覺也相當受束縛。”

  公司反駁

面對專家指責,瑞安航空公司提出反駁。

麥克納馬拉說,這項計劃僅僅適用于“那些體型相當龐大,以至于侵占周圍乘客空間的人”。

他說,征收附加稅能使所有乘客獲益。一方面,“肥胖稅”帶來的收益能在將來進一步降低機票價格;另一方面,從長遠看還有益于肥胖乘客健康。

“一旦公司開始征收‘肥胖稅’,肥胖人群會受到刺激並開始減肥,這對他們身體有好處,”他說。

但這一說法遭到健康專家的駁斥,他們稱,這樣的措施對于鼓勵人們節食或運動無濟于事。

http://www.hudong.com/wiki/%E8%82%A5%E8%83%96%E7%A8%8E

 

先澄清,這絕對不是一個歧視胖子的問題! 《胖子的脂肪該被抽稅嗎?》文/DL

 

老實說,我覺得所有愛吃的人,都該仔細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所謂「胖子的脂肪稅」,並不是直接針對胖子的脂肪課稅,而是針對一些高脂肪食品課稅:我們先讓它變的比較貴,這樣你可能就會買的比較少、吃的比較少;然後,你就不會那麼胖了。這種類似懲罰性,或說是警告性的課稅邏輯,常見的例子還有菸和酒,學者發現這類稅制長期來看效果會更明顯,因為當你「持續的」必須多花很多錢在這上面時,會更容易讓人開始思考做這件事的必要性。

  原本單純的個人減肥問題被提升到「政策制定」的層次考慮,有這麼嚴重嗎?或者,愛吃的人要說的是:胖不胖是我家的事,政府會不會管太多?不過專家說這可不是管太多,因為由於肥胖而衍生的疾病,會大大增加公共醫療費用支出,簡單的說,為什麼瘦子得替胖子的高血壓、心血管堵塞付醫藥費呢?所以乾脆就讓你吃東西的時候多付點錢,要嘛就是嚇嚇你讓你少吃一點,不然也算是補貼之後的醫療支出。

  這樣聽起來有合理一點了嗎?

  當然沒有。首先,這個前提就不成立,誰跟你說胖子都愛吃高油脂食物、愛吃高油脂食物的人都會變成胖子、血管都會有問題?另一份學者研究就指出,高油脂食物的主要消費群──青少年,發胖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網路發展,大家都坐在電腦前上網打遊戲,所以電信公司的連線費用、遊戲公司的遊戲點數也應該要課脂肪稅嗎?另外還有一個研究發現,蔬果攝取不足,也是影響變胖與否,甚至更是胖子健不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既然要課高油脂食物的稅,是否也該補助蔬果的價格,才能達到最初減少醫療支出的目的?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吃,讓我們很快樂。不可否認,吃是會帶來歡愉感的,如果很多人因為課稅而必須減少吃的快樂,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所引發社會問題,是否反而造成另一筆公共支出呢?

  「不過是吃份薯條嘛!」真是不好意思,原本看起來單純的「個人」行為,莫名其妙的被我們拉到「公共」的等級考慮,一下子嚴肅起來,不過兩位老先生的文字其實是非常有趣的:蓋瑞.貝克,他是芝加哥大學教授,也是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今年81歲;理查.波斯納,美國聯邦法院法官,今年72歲,兩位老人家2004年開了個部落格「貝克─波斯納部落格」,內容基本上都與當代經濟議題及政策制定相關,配合時事一週一篇,先由一人po一篇文章,另一個再針對這篇文章回應並提出自己的看法。《胖子的脂肪該被抽稅嗎?》就是幾年下來的文章集結,49個題目,涵括八個當前我們關心的議題:性議題、財產權、大學問題、誘因、就業、環境與災難、刑罰與恐怖主義,以及全球化。

  你贊成透過人工流產或其他方式篩選胎兒的性別嗎?姑且不論做或不做,基於道德立場好像沒人敢高喊「我贊成」。反對的人認為,如果讓父母基於「個人偏好」選擇生男生女,長期下來等於某個程度助長了性別歧視的現象。不過兩位老先生指出,根據實際上的數據,在美國偏好男寶寶跟偏好女寶寶的父母數量其實是差不多的;至於在重男輕女的國家,就算沒做事前篩選,這些父母還是很有可能在小孩出生後把女嬰送到孤兒院或乾脆溺死。再換個角度想,如果你事前「選」了一個你喜歡性別的寶寶,你可能會更願意給孩子更多的資源,這樣的寶寶是不是反而比較幸福呢?而長期選擇男(或女)的地區在一段時間後由於男女比例失衡,比較少的那一方反而變得搶手而擁有較高價值,有何不妥?

  過去,經濟學研究對象是一個明確的市場,以及其中發生的種種經濟現象。不過較新而且定義較廣的經濟學,開始將研究方向轉移到研究誘因、人的反應,以及所謂的理性選擇。仔細想想,「聽起來」很難的經濟學,實際上也就是人的行為,與社會學、心理學本就差異不大,用成本結構分析一夫多妻、同性結婚以及死刑存廢問題,搞不好,靈光一現真能出現比較睿智的答案。

(本文轉載蓋瑞.貝克、理查.波斯納新書《胖子的脂肪該被抽稅嗎》,陳榮彬、楊士奇譯,大寫出版,大雁發行)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39745.htm

 

研究:減肥保健食品 瘦不了2012/03/08 台灣新生報

 

奧勒岡大學營養與運動科學教授美琳達‧瑪諾爾為研究計畫主持人。她研究數百種減肥、瘦身相關保健食品,檢視是否有臨床證據證明其減肥療效,結果顯示,沒有研究證據可證明保健食品能有效幫助減肥、瘦身。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國際運動營養學與運動新陳代謝學期刊」。

研究也發現,有少部分食品如綠茶、纖維素、低脂乳製品等對減肥、減重略有幫助,即使如此,幫助也非常有限,頂多讓人多減去兩公斤體重。瑪諾爾表示,對多數人而言,光靠這些保健食品,絕對無法產生明顯減重效果,除非能改變飲食,每天運動,才能成功減去多餘體重。

研究人員將減重、瘦身保健食品分成四大類,包括甲殼素、興奮劑、共軛亞麻仁油酸與食欲抑制產品。甲殼素大多宣稱可阻止身體吸收多餘脂肪、碳水化合物。興奮劑如咖啡因等是用來加速身體新陳代謝。共軛亞麻仁油酸產品常號稱可減少脂肪組成,食慾抑制產品則包括水溶性纖維素。

研究發現,許多宣稱能瘦身、減重的保健食品都沒有隨機臨床實驗可證明其效果。很多研究沒有納入運動這項變數。多數產品減重效果只比安慰劑少零點九公斤。瑪諾爾表示,沒有證據顯示保健食品能幫助減重,而有些可能造成脹氣、放屁等副作用,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引起中風、影響心臟功能。

 

健康食品最安心? 小心業者誇大【聯合報2012.03.06詳參【圖博館】:有機迷思 維他命迷思

 

健康食品認證可不是萬靈丹。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去年度化妝品、食品與藥物違規廣告名單,其中三件健康食品「健康新胺」、「健康好蒡」與「股立補」的廣告用詞與向衛生署申請許可的保健功效大不同,涉誇大療效。衛生局呼籲消費者購買前要小心比對產品標示。

 

公共電視 [主題之夜] 低卡食物的迷思

 

全球七十億人口中,面臨營養不良危機的有九億,但有肥胖困擾的卻超過十五億五千萬。肥胖是全世界最容易被忽視、但發病率卻急遽上升的一種疾病。根據統計,台灣的成人或兒童,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占人口比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數字也顯示,有高達六成五的美國成年人體重過重,而每年死於肥胖相關疾病的,超過三十萬人。肥胖已經成為人類排名第一的健康危機。為了減重、養生,強調低脂、低熱量的低卡食品席捲全球,商機無限。但這股流行卻潛藏著一連串令人不安的事實。為了美味和賣相,很多低卡食品的製造添加了神祕配方,而這些配方的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祕密。

 

減肥常見迷思[熱量篇]

 

 低糖、低脂、低卡食物的熱量比你想像中的還高!

食物的卡路里(熱量)是想減肥者最關切的問題。而因應龐大的減肥族群,坊間也充斥著很多標有低糖、低脂,或高纖、零膽固醇、低GI等字眼的食物,這些東西熱量是否真得比較低,吃這些低卡食物真的就不會胖嗎?

  事實上,很多廠商所謂的低脂低糖或低卡的食物就像我剛剛舉的豬肉乾一樣,並非你所想像的無糖、無脂或熱量很低,如果你不清楚其中的差異,而以為熱量很低可以安心或大量食用的話,你會發現你的體重減得比預期的低,因為,你低估了你的攝取量!

  在食物標示上消費者最常見的迷思就是認為標榜低糖和低脂食物的熱量很低,想減肥者可以安心使用,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般減肥所常提到的高熱量食物或垃圾食物多半為複合食物(指內含澱粉類、蛋奶肉類、油脂等多種食材,並額外添加油、糖或各式調味料及色素等各類添加物),這類食物熱量之所以高,並不單純因為有額外加糖或加油去烹調,而是所用的食材本身熱量就不低,故即使是無糖餅干,也只代表它用代糖取代,沒有額外加糖而已,但因為餅乾是以麵粉為主要材料(有澱粉熱量),烘培過程需要加入很多油(奶油、酥油等)或各種調味(可可、杏仁等),故所謂的「無糖」,能減少的熱量有限,指有幾十大卡而已,故若以為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熱量而放心吃,就會導致低估攝取量而影響減重速度的結果。

  註:美國胖子很多,是低糖、低脂、低卡低熱量食物最多的國家,「代糖」、「代脂」等無熱量的糖與油脂取代品就是來自美國,但諷刺的是,美國也是胖子很多的國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問題就出在上述所提,低糖、低脂與低卡熱量並非消費者想像中低,而很多消費者會因為該食物為低卡,而吃較多的量,結果反而吃入更多的熱量而導致肥胖。例如,對於一般冰淇淋,大多數人會有戒心,會因為熱量高而節制用量,只敢吃一球,但看到標示著低脂,低糖或低卡字眼的冰淇淋時,大多數人都會較安心,因而吃入較多的量(吃兩球、或一整盒)。想想看,低卡食物實際所減少的熱量只有一到兩成,但你卻因為低卡兩字安心而吃入兩倍或更多量的食物,結果呢?當然因攝取量超過而胖囉>_<

http://tw.myblog.yahoo.com/stella-health/article?mid=2674

 

10大騙人熱量的陷阱食物

 

低卡食物?被別外表騙了!

涼麵最低卡?低GI食物吃不胖?還是水果吃多沒關係?看起來低卡的食物不一定真的低卡,吃下去之前,先注意陷阱! 諮詢─鄭雅分 文─蔡宓苓 本期諮詢專家─鄭雅分 台安醫院營養師

在做體重控制的時候,你常常抱怨「怎麼吃很少還是會胖嗎」?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有一個可能,就是誤吃很多「騙人熱量」的食物。所謂會騙人的食物,或許是食物的外表、食物的味道,或是長久以來大家都有的迷思,導致讓人以為這些食物熱量低,所以可以放心吃,甚至吃多了也很安心。

存在著高熱量的陷阱食物不少,以下介紹最具代表性的10種。台安醫院營養師鄭雅分也提醒,在選購食品時,先看一下食品標示載明的熱量,能更有利於進行熱量的控制,而不會誤吃太多。

‧涼麵

鄭雅分表示,以麵條來說,使用全麥麵會比油麵熱量來得低一些,但麵條本身仍是屬於澱粉類,所以吃太多仍有熱量高的擔心。另外像是涼麵的醬料,如果使用的是芝麻醬、辣油等高油份的醬料,熱量也會很高,吃掉一整盒的話,等於吃進五、六百大卡的熱量,所以建議可以選用和風醬、鰹魚醬油或柴魚醬油這樣的日式醬汁,可以讓一盒涼麵少掉一、兩百大卡的熱量。

從營養的角度來考量,涼麵也不適合做為「一餐」,配菜相當少之外,大部分都只攝取到澱粉,建議你可以搭配燙青菜或蔬菜沙拉。

‧蘇打餅乾

鄭雅分表示,有些蘇打餅乾需要擔心的,就是油脂含量比較高,一般市售的蘇打餅乾,油脂含量在30%~50%不等,脂肪含量多寡,也左右了蘇打餅乾的熱量,在選購之前,不妨看一下外盒的食品標示,上面會載明脂肪的含量。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蘇打餅乾,鄭雅分提醒,市售的餅乾油份和糖份都比較高,不建議吃太多。

‧優格

一說到優格,很多人都會與「健康食品」聯想在一起,的確,優格有許多好處,像是豐富的益生菌可降低腸道內壞菌的生長、為人體補充鈣質,但優格的脂肪量並不低,流行一時的「優格減肥法」,就有許多人肆無忌憚的吃優格,導致怎麼都瘦不下來。

鄭雅分表示,100公克的優格大約有90-100大卡,市售優格一盒都在200公克以上,熱量並不低。優格除了脂肪含量不低之外,因為本身有天然的酸味,為求好一點的口感,通常會添加糖份或是果醬,相對就會提高熱量,所以如果喜歡吃優格的話,提醒你還是要控制好一餐總熱量的攝取,以其它的食物來替換,比方米飯吃少一點;如果在正餐之外「額外」吃了優格,想要達到減重的目標,就會比較難。

‧部分水果

很多人都知道「蔬果」要多吃,但就營養的角度來說,蔬菜比水果重要多了,而且水果絕不能無限量的多吃。

有些水果熱量並不低,像是香蕉,一根就有120大卡;葡萄柚一個80大卡;香瓜一個有95大卡;釋迦一個130大卡;大的芒果一顆約200-240大卡;鳳梨一個也有600大卡……鄭雅分表示,「不能無限量、毫無選擇的吃」,就變成相當重要的工作,像是小芭樂和蘋果,1顆都是60-70大卡,而且吃下去有飽足感,而這樣的飽足感,可能要吃2個釋迦才能達到,所以在吃之前,不妨先計算過熱量,才不會影響體重控制。

‧果汁

果汁是飲料類中最具「低熱量」迷思的品項,即使是新鮮的現打果汁也一樣。鄭雅分表示,以新鮮柳橙和現打柳橙汁來比較,你可能吃一顆柳橙就感到飽足,但一杯柳橙汁必須用上5、6顆的柳橙,喝下去卻沒什麼飽足感,卻相對攝取了更多的熱量(500c.c.柳橙汁約有250大卡),所以在選擇上,水果要比果汁來得好。

‧低GI的食物

低GI食物一定吃不胖嗎?在許多人以低GI食物減重的同時,也帶來了這樣的疑問。鄭雅分解釋,GI就是「升糖指數」,即食物在體內轉換成「糖」的能力,而低GI食物就是不會讓人體的血糖上升那麼快的食物,它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標準值,而是一個相對的比較值(比方相較於米飯或麵包),但熱量一定低嗎?那可不一定。

一般GI值小於60的食物,我們稱做「低GI食物」,包含花生、炸豆腐、腰果、培根、火腿、香蕉、芒果、奶油、奶油起士等都是,但這些食物熱量都不低,如果無限量多吃,肥肉還是會長到身上。

‧堅果類

有些食物「吃起來」不油膩,油脂含量卻很驚人,堅果類食物最具代表性。鄭雅分表示,像是花生、腰果、核桃、開心果、瓜子等堅果類食物,以及水果中的酪梨,都是吃起來不油膩,會引人吃更多的陷阱食物。

以腰果來說,一份是5粒,即有45大卡的熱量(等於一茶匙的食用油),而這類食物通常被歸類為健康的零食,有時邊看電視邊吃,或是過年擺放在桌上隨意拿,一次吃下來就可能是你一餐所需的熱量。最好的辦法除了在吃的時候多加克制,買回來時做多份的分裝,規定自己偶爾只吃一份,也是不錯的方法。

‧地瓜

常被做為減肥聖品的地瓜,在很早以前,是被用來充當主食,和少許米飯一起煮成地瓜稀飯,或許豐衣足食的現代人覺得這樣很可憐,但就營養的角度來說,這才是正確的吃法呢!

鄭雅分表示,地瓜的確有它豐富的營養素,也富含纖維質,能幫助腸胃蠕動,讓排便更加順暢,但像地瓜、馬鈴薯、芋頭這一類的食物,畢竟主成分為澱粉,應該拿來做為和平日吃的米飯代換,不應該再「額外」補充。比方一條中型的地瓜大約有140大卡,一碗飯大約有280大卡,如果你在一餐中想吃一條地瓜的話,米飯不妨吃半碗就可以了,才不會攝取過多的熱量。

‧玉米

很多人認為玉米是蔬菜,可以多吃,但鄭雅分表示,玉米主成分還是澱粉,應該歸於主食類,和地瓜一樣必須與平日吃的米飯做代換。

以玉米來說,一根就有145大卡,而玉米罐頭,一罐300公克也有(待補)大卡,所以當蔬菜一樣愈吃愈多,只會讓你不瘦反胖。

‧飲料醋

喝醋也是近年來相當流行的養生減肥方法,市售的飲料醋可是會騙人熱量。鄭雅分說,醋的確對健康有幫助,它屬於鹼性的食物,能幫助平衡體內的酸鹼值以及新陳代謝,但由於醋本身的酸味很重,所以市售的飲料醋通常添加很多的糖,讓它喝起來比較美味順口,所以提醒你喜歡喝的話也要加以控制,喝之前不妨先看一下熱量標示。

http://www.ttv.com.tw/lohas/lohas7629.htm

台長: 阿楨
人氣(2,052) | 回應(4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性別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陰道獨語》
此分類上一篇:《猿形畢露》

顯示全部48則回應

圖博館
全世界最瘦的為什麼是日本人? 2016-09-29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日本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並且是發達國家中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今年約是4%。即便是以浪漫優雅、精緻苛刻著稱的法國,肥胖率也有11%,美國則高達32%。
  ​有趣的是,日本人卻並不愛運動,普遍沒有健身習慣。根據醫學期刊《TheLancet》調查「全球最不愛運動的國家」,日本排到第十一名,全國有超過60%的人參與運動的積極度都是在平均水平以下。全球最愛運動的國家是美國,全國有超過40%的人參與運動的積極度都在高水平以上。為什麼不喜歡運動的日本人卻是全球最瘦?
  答案很簡單,比運動更重要的,是獨特的日常生活習慣和特殊的國情。
  飲食模式
  熱量低,搭配多
日本人吃的食物都是偏清淡且低熱量的,所以我們在日本料理中多見生食。日本傳統文化推崇“新鮮至上”,因此日本婦女通常喜歡多買一些魚、蔬菜和水果等,紅肉、糖果、餅乾這些高熱量的加工食品則買的比較少。
  通常一個日本家庭的飲食結構是:生魚片或烤魚、煮魚,再加上冷豆腐、煮菜這樣的模式,醬油極受重視,一般的搭配方式是米飯配大醬湯和醃菜,再加上小菜。日本人的料理多藻類蔬菜,他們最常吃的就是紫蘇和紫菜。這些食物中富含多種營養元素,蛋白多但脂肪少。
  你可能會說,他們也喜吃油炸/醃菜食品,比如最具有代表性的“天婦羅”。但是日本油炸之道,講究的是面衣薄到不能再薄,表面不能溢油,用一張面巾紙去吸,紙上不能留一絲油痕。這種油炸方式與很多美式快餐是不同的。
  出行習慣
和西方人相比,日本人更喜歡散步或騎自行車。就平均每100人中擁有自行車數量而言,日本位於世界前列,並超過了中國。
  ​在日本,打車是一種非常奢侈的行為,在日本人的觀念中走路是既省錢又方便的交通方式,即使花費的時間要長很多。​這也是打車軟件很難進入這個市場的重要原因。去一個地方,打車需要8分鐘,走路需要半個小時的話,日本人會果斷選擇走路。
2016-10-08 10:37:39
圖博館
美國現在的小朋友上學基本上都是坐校車,有的還會是家長直接去接送。中學生和大學生有的是自己直接開車上學。但在日本,小朋友基本上都是走路上學的。在大學裡面也很少看到開車上學的人。
  另外,自行車在日本是人人慣於使用的交通載具,無論是到學校的學生族群,趕火車、趕地鐵的上班族,或是帶小孩上幼稚園、採買家中生活用品的主婦,自行車都是他們代步的首選。
  通勤時長
對於日本上班族來說,他們每天花到通勤上的時間較長,加上大眾運輸發達,他們平均每天走路、搭電車、騎自行車的時間就要一兩個小時。過去日本就有調查發現,平均通勤時間越長的省縣,縣民罹患椎間盤毛病的機率也越低,原因在於身體為了在搖晃的電車上保持平衡,無形中也鍛煉了身體,加快了熱量的消耗。
​  另外日本是一個多山、多丘陵的國家,所以有些道路需要上坡下坡。所以對日本人來說,通勤不是單純的走路,而是上上下下的爬坡運動,這在無形中也增加了運動的難度。
  此外,日本人在生活中是以工作為中心的,他們的壓力很大,平時是非常忙碌的,東京的上班族平均的睡眠時間只有五個半小時,所以經常會因為工作太過忙碌而沒有時間吃飯,瘦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政府立法、公司規定
早2008年4月,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式出面主持“全體國民瘦腰計劃”,並頒布了法律規定:地方政府和企業每年為僱員進行體檢時,必須嚴格檢查年齡在40~75歲之間員工的腰圍:男性腰圍不得超過33.5英寸(85厘米),女性腰圍不得超過35.4英寸(90厘米)。這一數字與國際糖尿病聯合會2005年出台的鑑別是否存在健康隱患的腰圍上限相同。
  本政府不僅立法監管上班族的腰圍,還制定了全民“縮腰”運動的目標:4年內讓超重人口減少一成,7年內減少1/4,由日本厚生勞動省負責完成。為推進目標的實現,厚生勞動省先從教育國民入手,推廣“新陳代謝綜合徵”這個名詞,讓更多人知道“metabo”(日語中“新陳代謝綜合徵”的發音)的危害。
  政府為何將減肥列為國計?
日本政府努力控制國民的體重,根本原因在於日本的特殊國情。日本老齡化進程之所以如此之快,一是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老年人壽命延長,二是人口出生率下降使高齡人口比例高居不下。
2016-10-08 10:38:22
圖博館
從幼兒園開始,對日本孩子們從小施行“食育教育”,告訴孩子們如何既健康又營養地吃好一日三餐,從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  而對於已經過了“食育教育期”的中年人群,則推出“特定保健·特定保健指導”制度。

美國胖子為啥那麼多? 2014-03-16

肥胖問題一直是美國公共健康的重大問題,美國疾病防控中心最近公佈了2012年的調查結果,發現美國有28%的成年人肥胖,與五年前大致相當,表明美國人的肥胖問題一直沒有改善。在美國城市的街頭,你幾乎可以無處不在地看見胖人,從你眼前緩緩移過。
社會學家發現,在美國肥胖率與貧困率基本成正比,越貧困的地方和人群,肥胖率越高。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肥胖問題研究專家布雷說,這不奇怪,收入越有限,就越傾向於買便宜的食品,而便宜食品更可能含有更多的糖、油、鹽。
在美國,確實存在一種現象,收入較高的白領階層,飲食上很講究,通常多吃水果蔬菜沙拉和精選牛肉和雞肉,平時也比較注重鍛煉,鍛煉是需要付出金錢和精力的。而沒錢人或者不講究的藍領階層,則偏好於以漢堡包、薯條、可樂、炸雞度日,鍛煉得也少,因此肥胖者較多。
更令人擔憂的是,肥胖問題向小孩擴散,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30年間,從5-7%增加到18%左右,並引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後續問題。
美國每年有大約30萬人死於與肥胖直接相關的疾病,每年醫療開支的十分之一是用於與肥胖疾病直接相關的治療,一年達1470億美元。面對這個巨大的社會問題,美國社會各界這些年來其實一直在呼籲和倡導健康飲食和多體育鍛煉的生活習慣,但似乎效果不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採取一些強制措施,比如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紐約市、波士頓市等都禁止在公立學校的自動售貨機裡出售可樂等碳酸飲料。紐約前市長彭博前年9月提出禁止紐約各大餐館、咖啡店、快餐店與電影院銷售450毫升以上大杯含糖飲料的政策,希望能減少居民的醣類攝取量,減少肥胖率,引起爭議,後被紐約法院判定不公平而被駁回。
確實,要改變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不容易,因為長期以來,美式快餐就是以漢堡包、炸薯條、大雞塊、可樂等名聞天下,雖然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天天吃這些所謂“垃圾食品”,有害健康,但飲食習慣的改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另外美國是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很多民眾習慣於出門就以車代步,再不主動運動,想不肥胖都困難。
2016-10-08 10:40:27
圖博館
怎麼吃都吃不胖! 國衛院找到減肥腸菌2016-12-12聯合報

服用減肥菌,就能控制體重?國衛院免疫醫學團隊於腸道菌相研究獲得重大突破,從剔除dusp6基因的老鼠腸道內發現特定減肥菌種,能有效增加能量消耗,達到抑制飲食所引起的肥胖,怎麼吃就是吃不胖。
該項研究負責人為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助研究員,歷經4年研究,終於找到了相當特別的減肥菌,已向美國申請專利,並發表在國際知名《自然》系列期刊:《自然微生物》 (Nature Microbiology)。
高承源指出,近年不少研究發現,剔除dusp6基因小鼠在食用高脂飼料後,不會變重,但其中作用機制仍不清楚。為此,國衛院展開這項研究,希望能破解基因鼠吃不胖迷團。
研究團隊從國外進口了dusp6基因剔除小鼠,在研究過程中,與一般野生小鼠餵食一樣,均餵食高油脂飼料,但1、2個月後,dusp6基因剔除小鼠體重卻只有野生小鼠的一半。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有了重大發現,dusp6基因剔除小鼠腸道菌種與野生小鼠不一樣,出現3至5種的獨特腸道菌種。將這些菌種移植至野生小鼠腸道內,繼續餵食高油飼料,結果小鼠體重平均減輕2成。
高承源表示,目前醫界認為,dusp6基因與癌症、代謝疾病、肥胖等疾病有關,每個人都有dusp6基因,不可能為了減重,就將剔除了此基因,國衛院這項研究為人類肥胖問題提供了另一個嶄新的研究方向,未來可用於肥胖及代謝疾病的治療或預防。
高承源透露,目前已經找到3至5種減肥菌種,也掌握培養出具有抑制肥胖效果的腸道菌相的關鍵方法,預計1至2年內透過人體試驗,完成效果驗證。
高承源指出,或許以後,想要控制體重的人,只需服用特定菌種,改變了腸道菌相,就能提高能量消耗,減少體重增加,即使吃高油高脂食物,也吃不胖,有效維持身材。
2016-12-13 11:09:51
圖博館
林西 風流倜儻白老師。2017-01-08

對於一個胖紙來說,減肥到底有多重要?
這還用說嘛,舉個栗子。
好了,開個玩笑。
微博博主@微博搞笑排行榜發帖:減肥對一個人的顏值影響有多大。
評論中網友們紛紛曬圖現身說法,的確,減肥之後的妹子小哥,不僅精神了,好看了,人也顯得健康了,簡直各種勵志。
有時減肥勝過整容,真的不是說說而已。前方多圖,流量預警。
@爰安:25斤誒
@木易日童:能上去嗎?!
@別看垃圾:絕不僅僅是顏值那麼簡單
@_LiSAR:送我上熱門
@訪書:微博上看到的一位博主大學畢業時的照片和現在的照片
@星爾maggie:點開你不會後悔
  回應
 看了上面的圖片有三個感想、1,這些人確實瘦了.2.這些人變得更會打扮了.3,現在的拍照技術是比以前高級多了
 胖紙們,別被照片騙了,什麼胖紙減肥後就是大帥哥大美女之類的都是雞湯文,如果真輪到你去減肥,那麼你會發現,你不光胖,而且還——醜。
 哈哈哈哈,國外有個健身房的廣告:厭倦了又肥又醜?來健身吧,就只剩下醜了
 然而裡面一堆節食的,什麼晚上不吃飯…真的不好
 小樣新來的吧,林老師是自然美,看看視頻就知道了。
 減肥是個很辛苦的過程,變美變健康對自己有要求,明明很勵志
 主要是要和像白老師這樣的妹子一起減肥才有動力。
 現在還有個技術,微整形。減肥不會瘦的如同開眼角,不會瘦的如掂鼻樑,不會瘦的如打唇珠,不會瘦的變成雙眼皮
 呵呵。基本上都是考衣著打扮和化妝。照片還是p了,畢竟減肥不會吧眼鏡變大那麼多
 從胖變瘦真會讓眼睛顯得大很多的,親身經歷
 瘦是瘦了,但感覺這漂亮帥氣不關減肥的事啊,完全是會化妝了,會打扮了,會穿衣服了,會拍照了,會用濾鏡了。
2017-01-09 12:05:22
圖博館
還和照相機有關,像素低的相機會把雀斑之類的隱藏掉,比如白老師那張頭像圖,整體昏黃的燈光在頭頂灑下,化了淡妝,臉的上半部統一成一個色調,鼻尖是高光,臉的下半部露在燈下顯得更白,仔細看看很不搭哎,嬰兒肥的臉頰下面是怎麼那麼瘦的,要是不笑感覺下半臉和上半臉就歪了,真沒修圖嗎?
 其實裡面很多人用了美顏相機,拍出來之後一鍵美顏,啥痣啊、斑啊全能去除,而且小眼睛也能給你變成大眼睛,拍照屆的一大神器!更不用說現在很多智能機自帶美顏功能。不過這些從胖子瘦到這地步的人,不得不佩服!
 小編應該在最後把彭于晏上學時和後來作藝人的照片貼上來作總結,那才是勵志的典型
 不過看完後發現,好多人長得不比明星差,相反,很多明星其實長得也就是有些特點,美型方面很多不如民間帥哥美女。美有很多種可惜現代人們對美的理解已經模版化了而且只有極少的幾個模版!可以理解為什麼國內的藝術事業發展不起來。真希望人們從新學習發現各種各樣的美
 人類花了億萬年爬到生物鏈的頂層可不是為了減肥的...太胖不好,太瘦更不好
 其實男孩女孩在青春期到20來歲,只要營養夠,都有一個胖的時段,一般叫“嬰兒肥”,過了20多歲就慢慢瘦下來,那種青春期不胖,25歲以後不瘦的,就是基因的原因。
http://www.guancha.cn/life/2017_01_08_388318.shtml
2017-01-09 12:06:00
圖博館
後女性主義社會理論下的女性美容手術研究
作者: 董金平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內容簡介
身體已經在社會研究領域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對於現代社會而言,身體的呈現不純粹是在心靈指引下的具現。在現代生活中,身體存在本身就是我們的存在方式,我們通過身體嵌入到世界之中。
我們的身體既是一種自然之物,也是一種人工之物,人工和自然在這里並不是像傳統的女性主義者宣稱的那樣是截然對立的。相反,從我們的身體降生之初,就容納着自然和人工兩種屬性。
換句話說,我們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合成物,一種人工和自然身體的合成。這樣,我們遇到了當娜•哈拉維的合成人的命題,在美容手術的前提下,那個自然的身體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董金平編著的《后女性主義社會理論下的女性美容手術研究》對女性美容手術的研究並不是去重蹈那些女性主義對美容手術的傳統批判的覆轍。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美容手術——天使與魔鬼並存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內容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章 女性美容整形現象分析的社會理論基礎
第一節 德勒茲與迦塔里的生成論
第二節 福柯的自我技術
第三節 茱迪斯•巴特勒的操演理論
第四節 當娜•哈拉維的合成人分析
第三章 女性主義社會理論視角及其局限
第一節 激進型女性主義視角與美容手術
第二節 溫和型女性主義視角與美容手術
第四章 美容手術廣告的話語和視覺分析
第一節 美容手術廣告的話語分析
第二節 美容手術廣告的視覺分析
第五章 美容手術技術話語分析
第一節 技術話語與專家霸權
第二節 美容手術的技術性風險
第三節 技術與美學:美容手術技術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第六章 美容手術個案分析
第一節 絢麗光環下的女性身體
第二節 美容手術與普通女性
第七章 作為權力和自我生產的身體
參考文獻
2017-04-14 11:52:34
圖博館
阿根廷男子痴迷精靈不惜耗22萬元整容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87.5.3報導,阿根廷 25歲男子路易斯因痴迷精靈便下決心將自己完全變成精靈的樣子,為此不惜花費2.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2萬元)整容。
  路易斯對於精靈、天使等奇幻生物的痴迷並不是沒有緣由,一切都是因為他小時候飽受欺凌。那時候,一受欺侮,他就躲進自己的奇幻世界。他成為“精靈”的第一步便是把自己的皮膚和頭髮漂白。如今,他每月需要花4000英鎊(約合人民幣3.2萬元)進行“保養”。此次整容,花費了22萬元,包括下巴吸脂、整鼻、全身除毛、眼睛變色。
  儘管整形後,路易斯看起來就“非人類”了,但是他表示絲毫不介意別人的眼光。他不會停止“變身”。接下來,他還要把自己的耳朵整成精靈般的尖耳朵,髮際線塑成“美人尖”,還要進行手術,將自己的身高增加至6.5英尺(約1.98米)。他將來想要憑藉這樣“奇幻”的外表開啟模特職業生涯。
  相關新聞
美男模將自己整容成“無性”人呼籲勿貼標籤
巴西女模特為完成已故男友心願整容成芭比娃娃
因愛成癡!美小伙接受90多次整容手術變臉布蘭妮
美中年女子整容手術失敗額頭變形酷似外星人
  回應
身體健康好好的,整成個妖怪,我認為這傢伙神經病,SB一號。
這是暗夜精靈德魯伊的造型。
http://look.huanqiu.com/article/2017-05/10590727.html
2017-05-06 11:27:35
圖博館
楊麗萍為什麼能紅這麼久? 2017-05-05

  1.從不放棄自己身材和容顏,美一輩子!
有人這麼評價她:精緻一生,妖艷到老!
每個見到楊麗萍的人,下意識的一句話都是:瘦,太瘦了!
是的,楊麗萍非常瘦。
當然,瘦是舞蹈屆和時尚界的必要條件。
都說,千金難買中年瘦。
而楊麗萍,一直都很瘦,從青年,到中年。
足可以看出她把自己管理得非常好。
曾經,我寫過:永遠不要小看一個保持身材的女人。 因為這意味著她們有著常人不能比的毅志力和忍耐力,拒絕掉了常人不能拒絕的誘惑。一個減肥的女人,她必須控制飲食,堅持運動,勤練瑜伽,拒絕一切能讓自己長胖的美味和熱量。
這樣的超強毅力和控制力,用在情場和職場上,簡直就是無往而不利。其實,保持身體不只減肥那麼簡單,那是女人一生的事業。女人在塑造自己苗條身材的同時,也塑造了自己完美的人生。
這樣的女人當然不能小看!
顯然,楊麗萍是不能讓人小看的女人。
女人,年輕時青春漂亮,那很正常,但是一個女人能夠一直美下去,瘦下去,那就不是一般的女人了。
 2.從不放棄舞蹈,紅一輩子!
在別人看來,舞蹈是吃青春飯,而楊麗萍,把舞蹈變成了吃吃一輩子的飯。
1994年,獨舞《雀之靈》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
2003年,楊麗萍任原生態歌舞《雲南映像》總編導及主演。
2009年,編導並主演《雲南映像》姊妹篇《雲南的響聲》,再獲成功。在2012年央視春晚以舞蹈《雀之戀》,再展舞蹈詩人的風姿。
2015年7月9日晚至12日,楊麗萍大型舞劇《孔雀》在台北戲劇院演出。
從《雀之戀》,到最近的《孔雀之冬》。都美,只是美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她一直在堅持,一直在突破,一直在挑戰自己。
都說,舞蹈,是有年齡壁壘的。就算還想跳,那也只能做舞蹈老師。
但是,楊麗萍打破了這個慣例。
她一直在跳,還在最棒的舞台跳,還贏得雷鳴的掌聲。
誰說舞蹈就只能年輕女人跳。
只要專業,只要熱愛,她可以一直跳下去,跳出自己年齡的味道。
中國女人,放棄自己得太早了。
而楊麗萍,從來沒有放棄自己,不管是身材,還是事業,更是自己的夢想。哪怕自己已經不再年輕。
2017-05-07 10:16:16
圖博館
3.食人間煙火的女神!
不少的藝術家大都是英雄遲暮窮困潦倒的。
比如畫家梵高。因為這樣的藝術家太敏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比如作家蕭紅。因為這樣的藝術家太感情用事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當然,也不是都如此。比如畢加索,比如楊麗萍。
…..
真正活得久活得長活得好的文藝青年或者藝術家,必須要接地氣,必須要食人間煙火。
 4.有臉蛋有身材更有頭腦!
楊麗萍早已經多重身份,早已經跨界了,她是舞者,是藝術家,是明星代言人,是客棧老闆,是老師。
她竟然如此有商業頭腦,早已經超過了舞者的定義。
她在洱海邊上的月亮宮美輪美奐,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去住,可謂是十分搶手。
最近,聽朋友說,楊麗萍開網店了,“楊麗萍設計”服裝品牌的創始人。
即意外,又不意外。
按理說,作為功成名就的楊麗萍,早已經不缺錢了,還有心思開網店做服裝品牌?
作為這麼資深的網紅,自帶流量和權威,不做服裝品牌,那簡直是浪費啊。
同時,楊麗萍在時尚品味上有自己的風格。
所以,她再次開拓了自己的商業版圖。
服裝品牌“楊麗萍設計”的理念是:以生活為剪,以藝術為裁,讓藝術沉浸在生活裡,讓自然之美流淌在呼吸間。
她從藝術、精神,生活方式,再到時尚品味,全方位地影響著我們。
楊麗萍,早已經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藝術的符號,一個時尚的符號,一個完美跨界的符號,一個不服輸不放棄的精神符號。
2017-05-07 10:17:02
圖博館
被說胖大S怒了:女明星有多餓沒人能體會2017.7.20新浪娛樂

大S:“老娘要享受人生,女性們也別轉牛角尖!反正誰攻擊我,我就詛咒他! ”
大S和孩子們玩變臉大S和孩子們玩變臉
被說胖大S怒了:女明星有多餓沒人能體會
大S吃女兒醋爭汪小菲寵愛
大S曬甜蜜親吻照為老公慶生
大S小腹隆起疑似懷三胎
被汪小菲拍成孕婦?
汪小菲寵妻無極限
  大S 更新微博曬和玥兒以及倆侄女互換臉的照片,並稱:“女明星有多餓沒人能體會,女明星跟正常人已樣會老去,在巨大壓力下,女明星還得生完孩子立刻瘦成木乃伊!雖然職業是自己選的,但有些沒人性的媒體還是嚴重侮辱了女性!老娘要享受人生,女性們也別轉牛角尖!反正誰攻擊我,我就詛咒他! ”
  照片中,大S和妹妹倆女兒以及女兒玥兒大換臉,照片十分的喜感有趣,令人噴飯。網友看到微博後紛紛留言稱:“喜歡你的霸氣!願你溫暖如初心!深情永不被辜負!”“喜歡你享受人生的這股勁兒。”“支持,明星難道就要會法術嗎,畫個圈圈詛咒。”(我是彌爾)
  回應
有個性,還是我愛的大s,贊!
明星就是拋投露面的工作,怎麼沒人談論我胖瘦呢?掙了這份錢就應該坦然接受輿論褒貶~
講真 人家胖不胖關你屁事,不想看就別看啊,家又沒逼你,再胖也比你瘦
那些攻擊別人胖的人,說不定現實中就是胖如豬
http://ent.sina.com.cn/s/h/2017-07-20/doc-ifyihrit1077670.shtml


狂瘦15斤范冰冰告訴你如何暴瘦不脫相2017.7.20新浪時尚

  導語:明星在熒幕上視覺上會比真人胖,所以對瘦的要求自然會更高,我們總是看到一眾明星不停減肥、不停的瘦身,可有些瘦得美了,而有些卻適得其反。如何瘦到不脫相,如何減成“白瘦美”,這也是一門大學問!(來源:ELLE中文網)
  瘦身美出新高度組:
  最近在《天天向上》裡,范冰冰李晨撒了一嘴好狗糧!
  李晨大曝對范爺的暱稱,說她以前肉肉的,所以叫“多肉妹妹”!
  但是現在,范冰冰可真的是當之無愧的范小瘦!范小白!
  出席時尚活動的她,臉部線條清晰,瓜子臉更V了。
  頸部曲線更美了,尤其對比以前的寬厚肩膀、粗手臂,如今已經是十分的苗條。
  就連不怎麼露的小粗腿,如今也完全不怕露出來,因為真的細了很多。
2017-07-21 12:55:16
圖博館
陳妍希
  生完寶寶的陳妍希,不僅膠原蛋白沒有流失,反而更瘦更美了。
  堅持瘦身和低鹽低糖的清淡飲食,對於陳妍希這種水腫體質十分有效。
  再加上新髮型的修飾,整個人感覺更加時髦,更加元氣滿滿。
  閆妮
  還記得當初那個有點像大媽的佟掌櫃嗎?如今佟掌櫃狂瘦30斤,直接瘦出了馬甲線。
  瘦了這麼多的她並沒有導致皮膚鬆弛和產生不健康的感覺,因為真的是靠運動+健康飲食。看,又長又細的大白腿。
  有了性感的鎖骨。
  小V臉也出來了,真的,顏值完全不輸當下任何一枚小花。
  馬思純
  馬思純當初為了爭取《左耳》黎吧啦的角色,進組之後,每天晚上跑六千米,還有一些腹部訓練。前後有半年,用她的話講,“那段時間真是拼命了”。
  結果很不錯,瘦下來的她線條緊緻健康,五官也凸顯出來,十分精緻。
  筆直的大長腿也是令人艷羨。
  瘦了就美了,當然是好事,畢竟結合科學的鍛煉,瘦美都是早晚的事。但也有走極端,適得其反的例子:
  瘦到脫相組
  楊紫
  楊紫之前因為節食減肥,法令紋和皮膚紋路向下,鼻唇溝加重,看起來少了少女的青春感。
  這還是我們記憶中可愛元氣的小雪嘛?
  雖然減肥是女人一輩子的事業,但千萬別一言不合就節食!掉肉速度太快,又缺乏營養,真的容易臉部鬆弛呀!
  鄭爽
  鄭爽節食暴瘦特別的誇張,她自己在網上曬出過減肥食譜,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確實,鄭爽靠它瘦是瘦了,但臉頰凹陷、腿瘦到像筷子實在讓人心疼。
  瘦到體態都不優美了,更被說少女的元氣感了。
  不過現如今好歹恢復了不少,在《夏至未至》中以及《悟空傳》中,能發現臉部變飽滿了很多,給人感覺嘭嘭的!
  穎兒
  因為《千山暮雪》而被觀眾關注的穎兒,被嘲笑太胖,於是減肥減到排骨胸,這樣真的好看嗎?
  好在後來慢慢規律飲食和運動之後才恢復顏值,少女感足。氣色好,臉不鬆弛才不顯老態。
2017-07-21 12:56:16
圖博館
瘦身一定要把握一個度,並且要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之上才能更持久。否則瘦到脫相、胖瘦反彈容易導致肌膚鬆弛,越瘦越老,這可就得不償失了。想要邊瘦,邊保持肌膚的緊緻、白皙,這三點你要記住。
  1、不圖快速瘦,只圖健康瘦!循序漸進,才能瘦的美麗。
  范冰冰說過:
  將體重看得淡一點,得失心放輕一點,每天鍛煉一點,日積月累,就會有明顯的效果,也就有了范冰冰瘦身十五斤的成就!
  運動會讓你的體型更緊緻、纖細,而非一味的減體重。
  2、不節食減肥,忌口不盲目!
  穎兒之前的食譜就是一個成功的反面教材。
  沒有蛋白質和碳水,新陳代謝也會變差,女人沒有氣血,肌膚就會暗黃,久而久之,鬆弛的皮膚當然就隨之而來。
  之後穎兒終於明白,“管住嘴、邁開腿”才能真正變成易瘦體質。當時健身達人六叔余文樂也給穎兒做了正面示範。“余文樂在劇組瘦了很多,我看他每天都是照常吃早餐午餐,晚飯略有控制,還堅持每天運動。他瘦了15斤,而且也是健康的減肥方法,我得向他好好學習。”
  所以,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是必須的。可選擇多吃粗糧,吃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雞胸肉,魚肉等。多吃水果蔬菜,放棄那些含有添加劑的零食、碳酸飲料等。
  畢竟像穎兒說到的,​​健康積極的體質和緊實的身材才是我們想要的!
http://fashion.sina.com.cn/d/ft/2017-07-20/0125/doc-ifyiakur9467790.shtml
2017-07-21 12:57:02
圖博館
用大碼模特是否美化肥胖澳大利亞人也不願意了

談到模特,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這樣:
不過,7月底《體育畫報》卻在泳裝秀上任用了一批“大碼模特”。
這……
據BBC新聞2017.8.3報導,這種“大碼模特”在澳大利亞引起了廣泛爭議:這些出現在泳裝秀上的“大碼模特”是在美化肥胖嗎?
悉尼《每日電訊報》在一篇社論譴責這種任用肥胖的“大碼模特”的行為是“不負責任的”。“如果時尚行業打算停止使用那些看起來就皮包骨頭的'紙片模特'的話,他們同樣也不應該用這些'大碼模特',因為肥胖同樣也不是健康的體型。”
面對爭論和質疑,《體育畫報》的編輯戴(MJ Day)在接受當地電視台的採訪中這麼回應:“我們任用各種體型的模特,只是為了有力地表明我們的態度:美不是'一刀切' ,美是多樣的。”
事實上,在時尚圈兒,圍繞模特體型問題的爭論一直都存在。
  回應
一幫醜女,太美讓她們顯得醜陋,太醜又覺得是在諷刺她們
從瘦的極端走向胖的極端才叫變態!就不能找正常健康的嘛?身體健康才是應該推崇的美
所謂時尚圈的基本就是走極端
太健康了也不行,涉嫌諷刺殘疾人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8_04_421456.shtml

依女性罩杯大小打折 杭州一餐廳惹議2017-08-04 聯合報

杭州一家連鎖餐廳推出依女性「罩杯大小」打折的活動,一夕成網紅;而該餐廳的打折海報太過養眼,更引發爭議,有人認為是對女性的歧視,憤而致電市長熱線檢舉,當地政府出面要求商場撤下海報和停止活動。
2017-08-05 09:33:05
圖博館
科學家發現飢餓素抑制分子還可用於治療糖尿病厭食症

中國科學報2017.12.12報導,一個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舊金山的NGM生物製藥公司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調查減肥外科手術對新陳代謝的影響中,發現了一個名叫LEAP2的蛋白質分子可以抑制“飢餓素”的激素,可以協助幫助進行減肥。未來這一分子用來治療糖尿病,或者厭食症也是可能的。
  科學家曾希望抑制一種名為“飢餓素”的激素可以成為預防肥胖的關鍵。然而抑制飢餓素並沒有成為減肥的靈丹妙藥。如今,科學家發現了第一種由人體自然產生的分子,能夠起到抑制飢餓素的作用,從而為治療包括糖尿病和厭食症在內的許多病症開闢了新的道路。這一發現同時還可以解釋減肥手術的一些好處,這些手術通常會縮小或重新安排胃部以控制體重。
  大約20年前,當研究人員發現飢餓素時,將其命名為“飢餓激素”,因為早期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激素增強了人們的食慾。但是科學家很快就發現,抑制這種分子的做法並不會減少食物的攝入,也不能促進老鼠減肥。
  儘管如此,這種激素還是會在人體的新陳代謝中引發一系列其他的積極變化。例如,飢餓素可能會增強肌肉力量,這促使科學家測試模仿這種激素的藥物能否抵消癌症患者經常遭受的肌肉退化和虛弱。
  這項新的研究並沒有始於尋找抑制飢餓素的化合物。相反,一個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舊金山的NGM生物製藥公司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正在調查減肥外科手術對新陳代謝的影響。
  科學家對肥胖的老鼠進行了手術——他們進行了一種叫做垂直袖狀胃減容術的減肥手術,這種手術需要切除大部分的胃。然後他們檢查了哪些基因在手術後變得更活躍或更不活躍。正如研究人員12月7日在《細胞代謝》雜誌上所指出的那樣,囓齒動物縮小尺寸的胃形成了52倍於正常水平的一種名為LEAP2的蛋白質。
一般來說,LEAP2來自肝臟和小腸,而不是胃,但它的作用尚不清楚。為了研究LEAP2的功能,研究人員測試了這種激素是否刺激或阻止了一種人類受體蛋白的混合物,後者使得人體細胞能夠對不同的分子信號作出反應。研究人員發現,LEAP2通過與飢餓素的受體結合,從而抑制了飢餓素的受體,並有可能阻止了飢餓素的出現。
2017-12-13 11:40:12
圖博館
接下來,研究人員想要確定LEAP2是否也會在身體中抑制飢餓素。飢餓素的重要作用之一似乎是在食物匱乏時防止血糖驟然下降。飢餓素通過促進生長激素的釋放來發揮這種保護作用,而生長激素反過來又能促進葡萄糖的合成。給飢餓的老鼠注射飢餓素會刺激生長激素的激增,但是科學家發現,給這些老鼠注射LEAP2會阻止這種增長。
  利用經基因改造從而能夠產生3倍於正常數量的蛋白質的小鼠,該研究小組進一步深入探究了LEAP2所扮演的角色。經過1週的極低熱量飲食後,被基因改造的老鼠顯著降低了血糖水平並變得極其虛弱。“它們甚至沒有力氣跳上食物並吃掉它。”合著者Xuecai Ge說,他現在是加州大學梅佳德分校的一名細胞生物學家。
這項研究表明,LEAP2是“對於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的飢餓素系統的一個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達拉斯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內分泌學家Jeffrey Zigman說,“時間會告訴我們,它是否可以成為治療肥胖、厭食和糖尿病等病症的目標。”
  Le Roux提出了一種LEAP2可以幫助戰勝肥胖的方法。體重減輕的人往往會因為食慾的增加導致體重反彈,這可能是由飢餓素水平相應上升引發的。他說,使用LEAP2或者一種類似的分子,也許“我們可以避免在減肥之後幾乎不可避免的飢餓”。
  但是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市杜克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家Jenny Tong說,研究人員還沒有充分了解飢餓素在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從而無法討論怎樣使用LEAP2進行治療。儘管如此,她說,這項發現為研究飢餓素的功能提供了新方法。Tong說:“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工具來操縱飢餓素系統。”
2017-12-13 11:41:00
jsoujsou
Nature:控制脂肪生長的,竟是另一群脂肪細胞?2018-06-25新浪科技

  我們都知道,肥胖不是什麼好事。據估計,80%的肥胖症患者會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飆升。因此,如何控制脂肪生長,也就成了當下的一個研究熱門話題。
  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來自瑞士的一支科研團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群脂肪細胞,竟能控制其他脂肪細胞的生長。這項發現對我們的健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我們先來說說脂肪。我們知道,脂肪細胞是由“祖細胞”分化而來。一旦分化,這些脂肪細胞就會逐漸停止分裂,實行脂肪儲存的功能。不要以為脂肪細胞不分裂就是好事。相反,不少工作表明,這可能對健康有害。
  這背後的機理是這樣的。在大部分超重的患者體內,脂肪細胞數量有限。停止分裂的脂肪細胞為了儲存脂肪,只會像氣球一樣越鼓越大,直到超出了自己的承受上限,將脂肪排到血液裡。而這些脂肪會在肌肉和肝臟等部位積累,影響健康。只有少數患者會出現“異常”,生產出新的脂肪細胞。多虧這些新加入的成員,我們才能把更多脂肪禁錮起來。
  是什麼控制了新脂肪細胞的生成呢?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意外地找到了答案——另一群脂肪細胞。
  “我們在小鼠的脂肪組織裡尋找脂肪的祖細胞,卻意外發現了一種先前未知的脂肪細胞。它們有一些有趣的屬性。”該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Christian Wolfrum教授說道。
  後續研究表明,這類脂肪細胞能起到調節作用,並不斷把信號傳遞給周圍的組織。“我們發現,四種蛋白質聯合作用下,會抑制祖細胞變成新的脂肪細胞。”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博士生Hua Dong說道。研究人員們也管他們新發現的脂肪細胞叫做“脂肪生成調節細胞”。
  有趣的是,倘若移除這些調節者,動物就能生成新的脂肪細胞。而在具有大型脂肪細胞的肥胖小鼠裡,這些調節細胞也出現得更為頻繁。這些發現激起了許多研究者和醫藥公司的興趣——長久以來,他們就在尋找啟動祖細胞,生成更多小型脂肪細胞的方法。如今,他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不過研究人員們也指出,這項發現離減肥新療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官方新聞報導更是坦言:“對那些想要減肥的人來說,只有一個方法——不管你用掉多少卡路里,攝入的卡路里都要比它低。”
2018-06-26 10:42:13
圖博館
太瘦可能得「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 嚴重會致死 2018-08-15 聯合報

小心太瘦可能會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讓你吃不下、吃了肚子就痛,相當痛苦,甚至會死於營養不良。
17歲少女罹患厭食症,一直嫌自己胖,不願吃東西,160公分高、瘦到只剩下42公斤,到後來變得只要吃東西,就會吐,經常肚子痛不適,家長擔心孩子,帶到腸胃外科檢查,發現因為太瘦而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
什麼是「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台南郭綜合醫院消化外科醫師黃太謙表示,消化道從口、食道、胃到十二指腸,十二指腸恰恰通過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之間的夾角。
這個夾角原本就堆積脂肪,脂肪的體積可以撐開夾角;當人變瘦,夾角內的脂肪減少時,這個空間將隨之縮小,壓住十二指腸,讓食物無法通過。研究發現,這個夾角在正常時大約38到65度之間,但小於25度時就容易發生阻塞。
黃太謙表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少見,大約每1000人出現1-3名,女性比男性多,特別是10到39歲的女性更頻繁。早點診斷,就可以進行正確的治療。一旦忽略,仍有機會造成死亡,死亡的原因為營養不良、脫水、電解質異常、胃出血甚至穿孔。
好發的族群分成嚴重耗弱性疾病以及解剖位置異常兩類,耗弱性疾病指的是癌症、嚴重外傷、營養吸收不良症、或是神經性厭食症等,因病而變得太瘦,脂肪消失,使得腸子被血管夾住;而解剖位置異常是十二指腸懸吊太高或上腸繫模動脈起源處過低,都增高十二指腸被夾住的機會,這類患者本來天生的構造就異常,再加上太瘦等原因,就更容易發病,甚至有的患者是出生後異常,而來不及長大早夭。
黃太謙表示,輕度患者吃的少就有飽脹感;嚴重時會吐出含有膽汁的胃液、體重下降等;在某些姿勢時,包括趴著、左側躺、或者將膝蓋提到胸前,可以讓病人覺得舒緩。檢查上較常用的是鋇劑上消化道攝影及電腦斷層,可以看到阻滯在十二指腸的鋇劑斷面,在電腦斷層上則呈現窄縮的主動脈與上腸繫模動脈的空間。
治療上以保守療法為主,適時的鼻胃管減壓引流、矯正脫水及離子異常、提供高能量營養輸液、以通過阻塞處的鼻腸管餵食等,可得到八成的成功率。但在保守療法失敗或不願拖長病程時,就需考慮手術治療,常用的術式皆以繞開阻塞為原則,包括十二指腸空腸繞道術、胃空腸繞道術、史壯氏(Strong’s)懸韌帶鬆解術等,可依各種考慮進行適當的手術。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6/3309874
2018-11-23 09:27:27
圖博館
名醫肝膿瘍驟逝 生酮飲食非人人適用 2019-02-21 聯合報

崇尚生酮飲食的醫師謝旺穎,去年10月發現肝膿瘍,卻低估細菌感染的威力,今年初回診發現是腹腔發炎,但他以為身體狀況已經改善,並未察覺細菌仍在侵蝕身體,初五開工後,發現白血球指數異常,引起敗血性休克,住進加護病房,4天後驟然離世。
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說,肝膿瘍現在的治癒率極高,只要施打抗生素幾乎都能痊癒,除非太晚發現,才有可能引發敗血症等;過去的肝膿瘍多是因「石頭」引起,像是膽管結石塞到一部分的膽管,使膽汁不順,細菌跑進去後才引起,但是現在因為結石感染的機會比較少,多因酗酒過量、糖尿病等問題,造成免疫功能不佳而引發。
國健署「真相與闢謠」專區指出,生酮飲食是一種極端的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型態,其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少於10%,而脂肪的比率可能高達70%,當作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不足,身體只好以脂肪當作能量來源,致使體內脂肪減少,達到減重效果,但研究指出,生酮飲食具有一定的健康隱藏風險。
營養師林世航表示,生酮飲食因為限制蔬菜、水果類及全穀雜糧類的攝取,使得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提高了腸道不適症狀的風險。此外,為達到70%油脂熱量比率,需使用更多的烹調油、肉品需要選擇肥肉部位,再加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可能會提高腸癌風險。
  相關新聞
生酮名醫「肝膿瘍」4天驟逝 妻慟:別輕忽
大陸男子誤信網傳「生酮飲食減肥法」 半月後酸中毒
生酮飲食消脂夯長期恐損腎功能
2019-02-22 08:35:50
圖博館
韓國政府認為偶像太像建議減少出鏡 引爭議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2019-02-12,韓國性別平等與家庭部發佈了一份《性別平等節目製作指南》,批評“韓國偶像歌手們真的太像了”——外表上,全都很瘦、皮膚白皙,髮型、妝容類似,穿著同樣暴露的衣服,音樂類型也基本無差,“這些音樂節目中基本是由偶像歌手出演,他們都是雙胞胎嗎?”  
《指南》認為,節目中過多的性別刻板印象對成年人和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群體都會產生負面影響,使其審美趨向單一化,韓國婦女政策研究院補充,過於相似的外貌還會導致人們對類似外貌的盲目追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不同的外觀進行歧視。
因此,檔提出應該限制偶像歌手的出鏡數量,並避免在他們在妝容及外表上過於用功。其中還提到,天氣預報的節目主持人也應該避免不必要的“濃妝豔抹”、“穿著暴露”。
很快,這份檔在網路上引發爭議。反對者稱,這份檔是政府試圖對人們的審美進行干預,並向政府遞交了請願書,希望能夠廢除該部門,韓國反對黨“光之黨”議員河泰慶在Facebook上質問,這和“軍事獨裁”有什麼區別?他表示,偶像歌手的外表應該由個人品味所決定,而不是由政府來規定。
據《韓國時報》報導,也有不少網友對政府這份檔表示支持與理解,認為現如今女團的著裝是“性商品化”的體現。
韓國以其整容手術而聞名,據英國《衛報》報導,近年來,該國有多達三分之一的年輕女性均接受了或大或小的整容手術。
《日經新聞》曾在一份評論文章中提到,韓國人對整容的迷戀和國家對偶像的打造有著很深的關係,往往是那些做過大量整容手術的明星被當成了衡量美的標準,電視臺也在不斷地誇耀著這些漂亮的臉蛋,因此大多數人都希望長得像她們。
  回應
整容師傅就那麼幾個,整出來的不像都不行啊!
明明是同一家醫院出來的,憑什麼她可以我不可以?
關鍵是現在的青少年都喜歡這種偶像。
2019-02-22 08:36:27
阿楨
無論如何不發胖 英國約6%人口擁有特殊“防胖基因” 2019/04/23 新浪科技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報導,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在一項重大研究中,發現了阻止英國400萬人變胖的基因MC4R,這一發現為研製減肥藥開闢了新途徑。研究團隊發現,擁有2個這些特定基因變異副本的人體重比沒有這些基因變異的人平均輕2.5公斤,他們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低50%,英國約有10%的成年人罹患Ⅱ型糖尿病。英國目前有約1/成年人肥胖,在接下來的30年裡,這一比例將上升至48%是全球平均值22%的2倍多,而美國的肥胖人口將達到55%。

憑啥我比別人胖20斤?大型研究揭示肥胖背後的新奧秘 2019-04-19 新浪科技

  今日,最新一期的《細胞》雜誌上刊登了兩篇關於肥胖的研究論文。來自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兩支團隊分別發現,一些遺傳變異能讓肥胖的風險飆升比同齡人胖上20多斤,另一些遺傳變異則則只能瘦個5斤。
  研究團隊分析了一個30萬人的大型資料庫,其中有200多萬個遺傳變異可能會影響到BMI指數。隨後,研究人員們將這些變異與志願者們的實際體重進行比對,進行關聯,並計算出了每一個遺傳變異對BMI的影響。最終,這些分析結果被匯總成了一個複雜的模型,根據200多萬個遺傳變異的狀態,能夠最終得到一個數字,它反映了一個人的肥胖風險。
  他們發現,MC4R的具體功能是在飯後告訴大腦已經吃飽,該停止進食了。那些會導致肥胖的變異,恰恰會破壞MC4R受體的這一功能。因此,大腦對於食欲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讓人容易肥胖。
  與之相反,另一些變異看似能將MC4R的功能鎖定在“開啟”狀態。與之對應,這些攜帶者吃得更少,體重也相對更輕。研究人員們發現,體內兩條MC4R基因都出現這種“瘦身”變異的個體,相較沒有這種變異的對照,體重平均要輕上5斤,罹患2型糖尿病和心臟疾病的風險也要低50%。
2019-04-23 08:22:41
阿楨
愛吃垃圾食物 研究:精蟲恐少到讓人類滅亡 2019/06/25 中時

美國哈佛大學近日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男生愛吃薯條、漢堡、炸雞等垃圾食物,恐會影響精蟲數量,嚴重影響生育能力。另外有專家也擔心,近年來男性的飲食相當不健康,造成精蟲數量下降60%,在不久的將來恐怕人類會滅絕。
他以平均年齡19歲的丹麥軍隊3000位男性作為研究對象,該軍隊因為傳統的丹麥飲食,能夠攝取肉、魚、奶製品以及蔬食等正常健康飲食。內容指出,吃不健康垃圾食物的男性,其精蟲數量會比吃正常飲食者少了2600萬隻,而正常的精蟲數量為3900萬隻以上。男人若在年輕階段就開始吃垃圾食物,也會提早影響生育能力。
  相關新聞
愛吃炸雞小一女生竟有B罩杯
愛吃炸雞會得乳癌
女生每週都炸物吃死亡風險暴增13倍
嗜油炸.燒烤大腸癌好發率居冠
美研究:可樂、薯條等垃圾食品恐損大腦,加速大腦老化。
兒童愛吃速食恐導致心血管疾病
2019-06-26 09:51:30
阿楨
吃垃圾食品,不鍛煉,還能猛漲肌肉!這是什麼黑科技 2020-05-12 新浪科技

  日前,《科學》子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了——肥胖小鼠在高脂飲食下,即便不去刻意鍛煉,身體裡的肌肉也在猛漲,讓它們變得更強壯。
  這項研究由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WUSTL)的科學家主導。這支團隊主要關注的是一種叫做“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的疾病。之前的研究表明,肥胖和飲食攝入的脂肪酸在骨關節炎的發病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減肥和鍛煉有望通過提高骨骼肌的品質和數量,逆轉代謝異常,對骨關節炎起到治療和改善的效果。
  為了讓超重或衰老的患者也能輕鬆獲得肌肉,研究人員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療法,並在攝入高脂飲食的肥胖小鼠體內進行了測試。這種基因療法,攜帶了一種編碼“卵泡抑素”(follistatin)的基因。在通常情況下,卵泡抑素會抑制“肌生長抑制素”(myostatin)。顧名思義,後者能抑制肌肉的生長。
  研究人員們將這種基因療法注射到8周大的肥胖小鼠體內,然後觀察這些小鼠的“增肌”效果。果不其然,即便這些小鼠沒有進行額外鍛煉,依然在吃高脂食物,它們的肌肉品質依舊有了翻倍式的增長!與肌肉品質的變化相一致,它們也幾乎變得有原來的兩倍強壯。
  與對照小鼠相比,這些通過基因療法增肌的小鼠,其與骨關節炎相關的軟骨受損更少,關節處的炎性細胞和蛋白數量也更低,代謝問題也更少。
  在開發這些基因療法時,研究人員們也曾有過對於不良反應的擔心,比如如果增肌增的部位不對,讓心臟肌肉發生變化,可能就會讓心肌變厚,導致心臟肥大等問題。但目前在這些小鼠內,科學家們尚未觀察到這個情況。事實上,小鼠的心臟功能還有所改善。
  當然,這款基因療法要應用於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如果證實它對人體安全有效,就能造福很多病患。這包括了骨關節炎患者,也包括了罹患肌營養不良症,難以產生新肌肉的患者。
2020-05-13 07:56:42
阿楨
中國市場,「維密」捶死掙扎的最後戰場? 202-05-26 文化產業評論

從2017年上海維密大秀上奚夢瑤的“驚天一摔”到去年歷經24年的維密大秀取消。從全盛時280億美元估值到今年11億美元“揮淚甩賣”未遂。維密雖然在快速枯竭,但仍然高調宣佈了其全新風格的國內代言人,並大張旗鼓地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做宣傳。國內市場究竟是維密“救命稻草”,還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回應
楊冪的身材撐得起維密,周冬雨就算了
周冬雨代表的是維密的轉型,現在國外呼聲高的是女權主義,多元審美,身材自己做主,以前維密主打的性感、完美身材在女性市場上打不開局面了,營業額很不好看,所以在尋求轉型,
這玩意就是妥妥的女性物化產物啊,為啥農夫女拳們不出來走幾步?不敢吧。
我覺得中國中青年消費對於內衣還是更喜歡舒適便宜性價比高,維密奢華誇張的設計並不合中國主流的口味,畢竟內衣不能像時裝,包包那樣穿在外邊炫耀的。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16038

女性泳池暴露史 2019/12/10

官宣了,今年的維密秀取消。
不過不要難過,看不了維密秀,還有沙灘秀。
20世紀60年代,法國、美國等地出現了性解放思潮。性解放最初是為了反對性別歧視,要求女人與男人享有同等的權利。同樣,女人也要求性自由。
同時代的比基尼,就成了女人們最好的武裝之一。
  回應
女性的裸露是在男人的誘導下慢慢脫光到只剩下那三點,本質是資本的需要,暴露的多少與女性解放沒有任何關係。
比基尼就是物化女性和女性解放的完美結合!女性有被物化的自由!
穿比基尼在熱帶沙灘上綻放與女性解放有毛關係?只要自己舒服,臉基尼,全身基尼都可以,這才叫女性解放。穿比基尼是女性本質上喜歡還是受潮流影響自己想清楚先~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內斂寧靜的精神世界,昇華。如:李子柒。外放狂躁的肉欲世界,墮落。如:比基尼。
2020-05-28 07:53:32
阿楨
為什麼中國菜這麼油膩,中國肥胖率卻沒有美國那麼高? 2020-10-13

有人覺得我們中餐只是看起來油膩,實際上油都在菜湯裡了,吃不到肚子裡。而西餐則是看著沒啥油,油都在菜裡了。
我們的家常菜還是很健康的,而且中國人吃瓜果蔬菜之多,外國人是不能比的。
其實,讓人長胖的不止是油,還有糖。美國的速食包括正餐,幾乎樣樣都是糖油混合物。
是2012年BBC紀錄片——《致肥元兇》將導致1980年以來迅速翻番的肥胖率元兇指向上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
首先是美國主要食物來源之一的玉米產量過剩只能用來餵養牲畜,這導致美國牛肉供應量激增,大量廉價牛肉湧入超市。
其次,過剩生產的玉米通過使用日本科學家發明的將其轉化為一種甜味劑——高果糖玉米糖漿。這種糖漿價格低廉,且比蔗糖更甜。為了商業利潤,軟性飲料的生廠商把產品裡糖的用量提高了很多。
“飲料做得越甜,我們就買得越多。”而當糖的攝入量過高時,肝臟的凝結素就會停止工作,不會告訴你的大腦你已經吃飽了,於是你會一直吃,陷入一種進食-患病-上癮的惡性循環。
  肥胖——心臟病:糖才是罪魁禍首而非脂肪的觀點遭到了美國制糖業的打壓。
於是,低脂健康的概念在食品產業的“引領”下深入人心,大量“低脂高糖”垃圾食品,卻被貼上對心臟有益的標籤,被人們認為是健康食品而受到熱捧。
沃勒斯坦還是一家電影院的經理時為了提高利潤,他開始向觀眾兜售大份爆米花,沃被麥當勞挖走後也逐步開始推出更大分量的高糖高脂高鹽食品。
從這以後,各種大分量的食品層出不窮,還衍生出了套餐搭配。
美國政府也試圖用徵稅的方式來解決此問題。
但這很快就遭到了食品生產商們的反擊。
食品生產商為了商業利潤,將美國人的胃口養的越來越大,美國的肥胖危機就這樣變得越來越嚴重。
  回應
美國人喜歡的綠色健康食品,但蔬菜水果為啥要放糖醋汁或者沙拉醬?
美人喜歡綠色健康食品?沒搞錯吧,美國滿大街都是基改肉/蔬果,美國越窮越胖,黑人比白人胖子多,領食品劵難道給你吃綠色食品?綠色?美國人懂烹飪?沙拉都是高糖高熱量,美國是垃圾食品製造國!
2020-10-14 09:25:40
阿楨
冰河時期男性熱愛泡芙女 美研究解密原因 2020/12/05 中時

《每日郵報》3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在分析距今約3萬年的「維納斯」雕像後認為,考量到這些雕像都是「棉花糖」女孩,擁有驚人的「合抱腰圍」,故冰河時期的男性可能因為食物不足,而特別迷戀甚至崇拜擁有高脂肪的泡芙女。
這些製作於距今約3萬年的女神像,從出土迄今已讓學界著迷200年之久。
這些維納斯誕生於北歐陷入劇烈的氣候變化時期,當時食物極為短缺。因此,這些雕像反映出男生理想中的女性身體形像;特別是當時環境艱困,「大屁股象徵能生,大胸部則讓人聯想乳汁豐富」。因此,作為男性心中女神形象的折射,這些雕像誇張的性特徵代表著生育與美麗的象徵。
約在48,000年前,地球開始變暖,此時奧瑞納文化進入歐洲、非洲與近東。當時智人以長矛獵殺馴鹿、馬與象,並採集果子、堅果、植物與捕魚。然而,地球溫度仍可能急劇波動。約自28,000年起至22,000年最後一次冰河期,地球溫度下降到攝氏零下15度,導致食物競爭愈來愈激烈。
隨著大型動物過度濫捕而消失,部分獵人族群因此消亡;部分族群則往南遷移,部分人則轉往森林謀生。正是這種絕望時期,開始出現肥胖的維納斯女神像。它們材質有石頭、象牙,偶爾有黏土製成,有些是做成護身符,懸掛於脖子上,有些則做成傳家寶而世代保存。
強生的研究團隊將全球各地出土的維納斯女神像數據,輸入數據庫中並測量腰臀比與肩膀比。結果發現,越接近冰川地區的女神像,體態往往越肥胖。當冰川越發達,肥胖雕像比例越高,氣候變暖而冰川萎縮時,肥胖雕像的比例也隨之下降。
換言之,雕像的體態反映艱困生活下的理想身材;即食物匱乏時期棉花糖女性比營養不良的女性能更好地撫養下一代,不論是懷孕、分娩、哺乳都擁有較大優勢。做為傳家寶,它們更提供青春期或懷孕初期的婦女應有的體重,以確保產子順利。
雖然肥胖在現代被視為心臟病與中風的成因;但當時女性囤積脂肪,能夠提供妊娠所需的能量,更能在惡劣氣候下發揮保溫作用。這篇發表在《肥胖》的論文因此總結,在不穩定的氣候下,肥胖反而是促使生命延續的重要因素。
2020-12-05 07:33:46
阿楨
應該向長得好看的人徵收美人稅嗎 2021-01-29

在這個看臉的社會,顏值仿佛是幸福的敲門磚:犯錯容易被原諒,自帶主角光環,人見人愛,車見車載……所以,人人渴望變美,有人甚至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和代價動刀子。
日本短劇《美人稅》,為了增加稅收,長得越好看需要繳納的稅越多,讓女主的生活出現了神反轉,優勢成了前所未有的煩惱和負擔。女主不得不將自己扮成醜女,最後以欺騙罪被逮捕入獄。  日本一位經濟學家曾提出過徵收“帥哥稅”的提案。當時日本的最高所得稅徵收率為40%,按這位元經濟學家的演算法,高收入的帥哥須繳納80%的所得稅。美人們擔不起繁重的賦稅,就會想辦法醜化自己躲避重稅,甚至出逃到新的國度。如此一來,美人這種稀缺資源就會不斷外流。
  來自富人稅的啟示
法國奧朗德上臺後,於2013年出臺了超級富人稅(75%)。但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這步棋不僅沒能讓法國擺脫財政赤字,還將資本資源拱手相讓與他人,國家的名譽和競爭力均受重創。
  國策疏與堵的得失
從國家戰略資源的角度來看,如果美女外流,有關整形、自拍、模特星秀等與美麗經濟息息相關的產業鏈條勢必會出現斷裂,從而動盪整個國家經濟,可謂得不償失。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發現本國的美女都不見了,都跑到海外撈金去了,出臺了一系列限制“白俄羅斯美女出口”的法律法規。但是,憑國策權力是無法真正守住白俄羅斯美女資源的。

赤裸裸的歧視!日本政府要課「美人稅」? 2016/06/18

日本網友最近熱議一個話題,就是在上月28日富士電視台播出的《世界奇妙物語16:春之特別篇》,談到了是否該徵「美人稅」。電視劇並非空穴來風,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森永卓郎提出,應當對那些長相超出常人的男性徵收「帥哥稅」。
韓國政府也在2016年推出新的奇怪稅改方案,這個政策被批判「歧視單身」:年薪2000萬至3000萬韓元的未婚勞動者,需要多繳納20萬韓元(約1100元人民幣)稅金。而世衛在2006年時也曾提出,建議對肥胖的人額外徵收稅款,後來因為被認定歧視,而作罷,不過仍有很多國家推出類似政策,例如:英國在2016年宣佈要徵收「糖稅」,以及美國「汽水稅」, 2009年愛爾蘭的一家航空公司也曾向超重的乘客徵收肥胖費用,而遭受外界抨擊。
2021-01-31 08:58:27
阿楨
拒絕汙名化!胖與健康其實並不矛盾 2021-04-09 環球科學

  最近某研究調查了西班牙50多萬人的體重、鍛煉習慣和心血管疾病風險,證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上發表了結果,他們指出參與實驗的志願者中,體質指數(BMI)高的人相較于體質指數正常的人,患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的風險更高。
  無處不在的體重汙名
  首先,這項研究的結論與最近的其他幾項研究結果相矛盾。2017年發表在同一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對5344名55歲以上的荷蘭人進行了15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在體力活動水準較高的情況下,BMI高的人與BMI正常的人相比,患心臟病的風險並沒有增加。2020年公佈的一組資料中,包含了對22476名30~64歲美國人的健康記錄。分析資料後發現,想要降低一個人10年內患心臟病的風險,經常鍛煉比擁有正常的BMI有效得多。
  2016年,一項研究分析了21000多名美國人的健康資料。結果發現,在受試者的社會經濟狀況、體力活動水準和BMI水準相對一致的情況下,其心臟病、胃潰瘍、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的發病率與他們遭受的體重汙名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其他研究表明,體重汙名會不斷提高我們的皮質醇水準和其他生理應激反應,進而導致各種健康問題。
  苦悶的肥胖者,繁榮的減肥業
  美國聯合市場研究公司的報告顯示,2019年,減肥行業估值為1922億美元。根據另一份報告,去年僅減肥藥物市值就將近17億美元。
  1998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決定擴大BMI中肥胖和超重的範圍,致使2900多萬美國人新加入了超重和肥胖的行列,後來,兩款十分流行的減肥藥奧利司他(orlistat)和芬特明(phentermine)獲FDA批准上市。
  當我們僅僅通過褲子的尺寸來定義健康和健美時,我們忽略了許多其他更重要的衡量標準。定期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力量和柔韌性,同時還能減輕焦慮和抑鬱,改善血壓和膽固醇等健康指標。如果肥胖症研究人員和醫生不斷逼迫人們把減肥作為健康的“首要手段”,那他們真正的意思是,其他的健康益處無關緊要;除非我們變瘦,否則永遠都不夠健康。
2021-04-10 07:33:39
阿楨
最新調查:6億中國人超重或肥胖,成人中首次過半 2021-05-27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最新資料,目前中國的成人中已經有超過1/2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歲)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這是全國性調查報告中首次出現超過1/2這樣一個數字。
同時,1/5(19%)的6-17歲兒童和青少年、1/10(10.4%)的6歲以下兒童存在超重或肥胖。按照絕對的人口數來計算,全國已經有6億人超重和肥胖,這個數字在全球是第一位。
  回應
現在人的胖的因素是什麼 ?一個健康合理又耐久的飲食,花費不是一般的高 。米飯油各種甜食飲料是發胖的第一因素,但是廉價啊.第二才是勞累熬夜加班以後,第二天直接就想吃高熱量的食物--火鍋/麻辣燙/奶茶/可樂,怎麼熱量高怎麼來.
運動減肥效率不算太高,基礎代謝才是高效率。運動減肥的時間成本很高的,正常上班族能做到的人很少。
關鍵是要長期堅持!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到60分鐘,在時間上應該都是能做到的。關鍵是要能堅持!我連續做了將近3個月,人明顯地瘦下來了,但是,堅持不下去了,又反彈了。還是沒有堅持下去 。
2021-05-26 08:21:09
阿楨
不吃夜宵可以長壽? 科學家們找到了背後的原因 2021-09-30

研究人員們指出,既然間歇性禁食的效果與吃下去的卡路里總數無關,而只和吃飯的時間有關,那麼生物鍾一定在裡頭起到了某種作用。
為了找到關鍵,科學家將與人類具有類似生物鍾的果蠅分為四組,第一組每天24小時敞開供應食物,想吃就能吃;第二組的開飯時間減少一半,僅為12小時;第三組每隔一天餓一天肚子——第一天禁食,餓完肚子的第二天敞開吃。第四組的設計則非常巧妙,類比了間歇性禁食。 果蠅在頭一天有4個小時可以吃東西,剩下20小時不給吃。 禁食的次日,果蠅整天都能正常飲食。
實驗發現,只有第四組的果蠅更長壽——雌性果蠅的壽命延長了18%,雄性果蠅的壽命也延長了13%。只有那些沒有吃夜宵,從晚上開始餓肚子,一直餓到第二天中午的果蠅,壽命才得到了顯著延長。 相反,同樣是餓20小時的肚子,如果把吃飯時間調整到晚上,果蠅的壽命就沒有明顯變化。
為什麼呢? 後續研究發現在晚上餓肚子,有助於啟動細胞的自我清理系統。 這種系統叫做自噬反應,曾斬獲諾獎。 細胞正是用這條系統來修復自身損傷。 我們也知道,它與延緩衰老有關。
考慮到人類細胞具有同樣的清理機制,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對人類可能也有啟示。
2021-10-01 07:31:32
阿楨
Dior攝影展陳漫作品引中國網友不滿 官媒批醜化亞裔 2021/11/18 中央社

綜合陸媒報導,陳漫這系列作品日前於上海舉辦的「迪奧與藝術-LADY DIOR 我之所見」主題區展出。照片中有一名女子配上清朝髮式,眉毛淺淡、雙眼細長,兩頰有雀斑,雙手拿著黑色 Lady Dior 手提包。
這張圖片在中國大陸社群平台引發批評,網友普遍認為這是西方對黃種人的刻板印象和污衊。
評論提到,精品品牌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2018年因宣傳影片「刻意醜化中國人物和景象」,遭到中國民眾抵制,「殷鑑不遠,若有其他品牌也想通過醜化亞洲人形像從而迎合某些固化認知,以個性化創作之名行審醜、抹黑之實,並藉此樹立所謂獨特的『風格』和『賣點』,必然會遭到人們的痛斥與唾棄。」
迪奧事後已刪除官方微博上的有關照片,至於陳漫則暫未回應事件。
  相關新聞
迪奧虛心聽取意見刪除爭議作品 陳漫:深深反思 正式道歉
早在2012年,陳漫為英國時尚雜誌「i-D」拍攝12張中國少數民族照片也引起過爭議,認為中國女性在陳漫的鏡頭中沒有展現出中國女性之美。觀察者網表示,像迪奧這樣的國外時尚品牌已不止一次醜化中國女性,如果有人還認為這只是文化差異或藝術角度問題,那只能說他們連最基本的審美觀都喪失了,剩下的只有盲目迎合,甚至是自我賤化。
2021-11-24 09:50:35
阿楨
英媒報導"眯眯眼事件" 有人稱"中國人不就長這樣嗎" 2021-12-30

  近日,“眯眯眼”成為國人輿論焦點,英媒《每日郵報》也報導“大多數中國人不都是眯眯眼嗎”“她們看起來很中國人,有什麼問題嗎”。
  中國網友“非常傲慢,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反對他們來如此定義我們。”
  回應
眯眯眼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天然長相,我們反對的不是這種天然長相,而是一種西方惡意塑造的形象,這種形象應該被賦予另外一個名字以示區分,比如西式斜眼妝。
眯眯眼不是天然能長出來的。第一,眯眯眼不是眼睛小。可以看到西方醜話中國人的那些眯眯眼很長,從占比看如果這個眼睛睜大是很大的。那些眯眯眼的廣告模特,他們平時的日常紮照片看也是眼睛挺大的,只是拍攝廣告等的時候故意眯眯眼,有的可能眯眯眼的效果還不好,用PS改的更小一些的痕跡也是有的。第二,眯眯眼不是眯眼。有些說說是笑的時候,但是人笑的時候眼眉是彎的,眼睛眯起來額是跟著彎的,而不是歇著上翹或者一字型的。有人那一些抓拍的人眯眼瞬間做例子也是錯誤的,人眯眼的一個瞬間和專門拍攝的廣告照片肯定不一樣。一些宗教雕像和歷史人物眯眼是宗教需求和震懾用途,表示深奧或者不屑一顧等意思。第三,現在看到的眯眯眼廣告都是故意眯起來或者後期PS等加工的,也就是故意為之的。
2021-12-31 08:57:29
阿楨
中國攝影師反歧視作品登上時代廣場大屏 2022-01-21

中國攝影師羅冰的反種族歧作品《All in Love》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屏。作品中三位元女性模特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她們或相依或相擁,緊密聯繫,展現不同膚色的女性之美。
  回應
歧視眯眯眼人士嗎
不能說歧視,而是對歐美刻板印象的一次矯枉過正
這個才是正確的審美,三種膚色的都很漂亮。
人類個體之間雖然有著多多少少的差異,但在現在資訊互通和前全球化的情況下,大致的審美都是一樣的!
這種臉型和眼睛本來就屬於正常,我們一個高中班18個女生一半以上都符合,還有4,5個比這還漂亮的,實話實話這攝像師就是挑的普通中國女性代表。那些故意挑眯眯眼的老外,和你口中所謂100萬都挑不出來一個才屬於顛倒是非,又或者故意諂媚醜惡,歐美的普遍形象就是腋窩惡臭,體毛濃厚,28歲看著像62歲,皺紋滿臉,個個肥臉粗毛孔。像奧黛麗赫本、米蘭達可兒這種都是幾億白皮才出一個,怎麼不見他們在影片中真實展露,你怎麼不bb問這種臉型的歐美人有幾個?
所有生物的審美取向都是一樣的,不用劃分生物種類,更不用單獨把人類列出來,美感是跨物種的高度一致性的感觀意識,花朵,鳥兒,雄獅,公雞,魚類,蝴蝶......人類認為美的,別的生物也一樣認為美,根底是因為醜的生物會被剝奪生育權。那些設計師強說中國人認為醜的,西方人認為是美,其實是生造概念,自然界中不存在這回事,審美是具有跨物種的一致性的,更何況在人類之中。不僅僅視覺美感是跨物種,嗅覺也一樣,狗兒貓兒聞到人類的臭襪子,一樣作嘔,西方人都有狐臭,他們自己不會覺得好聞,而是要用香體露掩蓋。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1_21_623053.shtml
2022-01-23 10:09:45
阿楨
3分鐘帶你看內衣變遷史 2021-12-09 漢服同袍圈

內衣在古時候,這也是一個比較忌諱的話題。在當時內衣還不叫內衣,它還叫褻衣,而「褻」這個字本就存在著一些出入,有著輕浮的意思。
【秦漢】
秦漢時期的內衣名稱叫做--袍腹和心衣。二者也有著不同的穿法和樣式。比如袍腹是指肩膀上有細帶的內衣,而心衣是指鉤肩,比袍腹的細帶要粗點。
【魏晉】
魏晉內衣也叫--兩當。這個兩當比心衣多了後片,整個上衣圍住,後來被運用到了軍服裡面,製作成了兩當鎧,穿在了外面。
【唐代】
唐代的內衣名叫--訶子。
之前的內衣都是有肩帶,但是唐代訶子就是在胸下系一根帶子,起到聚攏的作用,所以在很多出土的文物上也可以看出,女人的胸部大多都很挺拔!
【宋代】
宋代理學的影響,審美由體態豐盈變成了以瘦弱纖細為美。而且在色彩上面也沒有唐代那麼艷麗,多了些含蓄的美感。
所以宋代認為內衣也是情感的代表,多了些含蓄朦朧的感覺,宋代內衣也叫抹胸,很現代的設計大多都挺相像的。
他們通過一些幾何圖案來修飾身形。類似於胸上式三角的衣片結構,就很像現在的弔帶設計。
此時的內衣,普通人家的用料大多都是棉,而貴族則會使用絲織物,按照此時宋代的禮制,女性大多都不會裸露胸部和脖子,認為這是不雅的。
(但是當時可以看到宋代下層的女性們都穿的很自由,或許這跟階級也是有關係的吧!)
【元代】
元代的內合歡襟,更像是歐洲的束腰,多了些異域風情。因為這個內衣的樣子就是從後往前系帶,而胸前則是排口或者繩帶,穿脫更加的方便,也多了瘦腰的效果。
【明代】
明代主腰有束腰的視覺效果,後來又把肩帶從背後繫緊,達到了胸部挺拔的效果。
【清代】
清代肚兜,形狀大多是菱形偏多,樣式和顏色也是很絢麗了。
https://twgreatdaily.com/506732452_120866359-sh.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6yfs_v3H8
2022-05-13 07:28:32
阿楨
情趣內衣也能暴富? 2022-05-13

在江蘇連雲港有這麼一個小縣城,名叫灌雲縣。十幾年前,它還是江蘇省的一個窮縣,02年的時候全縣GDP只有52.7億元。 但到2018年,灌雲縣GDP就已經翻了7倍,達到了375億元。
灌雲縣暴富的秘訣來自於一個神秘產業。 就此諮詢當地村民,樸素的大媽笑而不談,只說:走的時候,要給我捎兩件衣服,都是她設計的最新款式。
嗯,好吧,這個產業叫做情趣內衣。
2019年,灌雲縣生產的情趣內衣佔據了全國網路銷售量的60%,全縣上規模的情趣內衣生產廠家和銷售網站超過500多家,直接帶動當地就業人口2萬多人。 情趣內衣成為了當地的龍頭產業,灌雲縣也因此被稱作情趣內衣之鄉。
不僅如此,海外市場更是繁榮興旺,最多的一年,灌雲縣銷售額有70%是由海外市場創造。 客戶遍及歐美以及中東地區,甚至與日本成人影業開展有較為深度的合作。

現代內衣百年:有鋼圈和無尺碼推動的女性自由 2022-05-13

在1914年之前,上流社會的名媛們,是需要穿緊身塑胸內衣,塑造出“蜂腰豐臀”的美感,來滿足男性的審美需求。塑胸內衣又叫鯨骨/鋼骨緊身衣,一般是用鯨魚須/鋼材做的裙撐,擠壓出比現在的A4腰(60釐米左右)還誇張的16英寸“黃蜂腰”(40釐米左右)。
這種緊身內衣要求女性從少女時代就要穿,不僅會造成日常呼吸困難,甚至會有持續的肋骨斷裂痛感。所以,20世紀以前的很多女性,因為那件緊身衣,輕則五臟六腑擠壓移位,終身承受病痛之苦;重則芳華早逝,直接付出生命的代價。
悲劇的背後,在於那時候的女性,沒有財產繼承權、沒有婚姻自主權。當人生必須仰仗于父親、丈夫的時候,她們就不得不按照男權社會的要求,任憑塑胸內衣擠壓自己的身體,用身體的窒息換取生活的喘息。
但1913年,紐約上流社會的一場在球場舉辦的社交舞會,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
現代內衣的誕生,是以“解放女性”的姿態出現的,塑胸內衣以鯨骨/鋼骨的物理束縛,迫使女性滿足男性的審美;而現代內衣在發展歷程中,與“性感”進行了強關聯,仍然將女性置於男性凝視之下。
她們再次受夠了。1968 年,美國女性展開了把性感內衣扔進“自由垃圾桶”的女權主義運動。
遺憾的是,戰後經濟的重建與發展,很多工作崗位都偏好男性候選人,女性被迫回家囿於柴米油鹽。
經濟不獨立,談何話語權?曇花一現的女權運動,沒有讓女性摘下打在內衣上的性感標籤,還愈演愈烈,逐漸成為了一門事業。
2022-05-13 07:33:08
阿楨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時裝品牌內衣品牌在宣傳行銷中,已經以各種裸露的畫面,進一步在大眾消費者腦海中強化內衣的性魅力。
維多利亞的秘密,就在此時強勢崛起,並聯合一眾超模開始舉辦維密秀,以華美夢幻的內衣,配上天使們的姣好容顏與魔鬼身材,不僅滿足了女性對Perfect body與少女夢境的心理投射,更是給男性呈現了活色生香的視覺盛宴。
與維密一起的,還有歌瑞爾、黛安芬等現代內衣品牌,帶著鋼圈進入了中國市場,給中國女性餵養立體的曲線夢。同時,也讓嗅到商機的中國本土商人,看中了這片空白市場裡的無限商機。安莉芳、愛慕、歐迪芬、芬狄詩、曼妮芬、歌瑞爾、都市麗人......如雨後春筍紛紛冒頭,並茁壯成長。
在獨立、自由、悅己等關鍵字下,“她經濟”浪潮攪動著整個消費市場。表現在內衣市場的代表性事件,是席捲而來的的“Body Positive Movement”,讓已經有了女性覺醒的中國社會,越來越多的發出“拒絕身體形態歧視,尊重讚美每一個身體”的聲音。
恰逢其時,內外、Ubras、蕉內等新興內衣品牌,高舉著“悅己”旗幟,推出無鋼圈、無尺碼的內衣,傳統內衣品牌的“性感生意”被新勢力奇襲。
當這些新興內衣品牌告訴年輕人,無需擠壓出“事業線”,舒適、健康才是內衣的第一要義時,以往靠“性感”大殺四方的內衣品牌們,丟掉的不僅是市場份額,還被統稱為“傳統內衣品牌”宣告他們已經是內衣市場的過去式。
醫學已有研究表明,不合體的鋼圈內衣擠壓出的“事業線”,可能會壓迫到乳房中的淋巴腺體,引起乳腺增生,誘發各種乳腺疾病。
所以,無尺碼內衣的風靡,讓女性在性感的鋼圈內衣之外,多了一個更舒適健康的選擇。同時,也驗證了在性感內衣這門生意後,反性感也有廣闊的市場。
可是,不管是性感,還是悅己,都是品牌商強硬給內衣套上去的概念。當一個時代的舒適內衣浪潮卷走上一個時代的性感內衣浪潮,人們以為獲得了身體解放,其實是毫無防備地跳入了品牌商設好的另一個行銷漩渦裡。
傳統內衣品牌的鋼圈內衣就一定是不舒服的、甚至性感“媚男”的嗎?
結論
綜合來看,真正讓傳統內衣品牌的式微、新興內衣品牌崛起的,是因為女性的胸型千千萬,她們很少能真正選到合適的內衣。所以,在消費浪潮交替多了不同的選擇時,很多人放棄了前者,選擇了後者。
而所謂性感、悅己等標籤,都是兩波內衣勢力,順應當時的社會發展趨勢的結果。跟性感強關聯,是為了生意;跟悅己深綁定,還是為了生意。
真正的悅己是:姐愛穿啥穿啥,幹你們屁事!
2022-05-13 07:37:13
阿楨
美國男性經常健身,但中國男性很少人有健身的習慣? 2023/01/17

我本人在美國上大學,平常也有健身的習慣,身材和正常美國大學生差不多. 據我觀察大部分男性留學生都比較偏瘦,一到夏天那胳膊簡直慘不忍睹...為什麼國內男性很少人有健身的習慣?
真他娘笑死了。你吹一個世界肥胖率第一的國家,說這國的人有健身的習慣?
我承認美國的商業健身體系是很發達的,至於美國的健身,下面的這一水的吹捧真是慘不忍睹。美國的中產比較注重身材管理,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是對於美國而言,身材是一個區分階層的重要標誌。就整個美國而已,你可以去看一下世界上相關的統計。
美國成年人(15歲以上)肥胖率高達38.2%,墨西哥32.4%,新西蘭(30.7%),匈牙利(30%),澳大利亞(27.9%),英國以26.9%“屈居”第六。
首先,健身在任何國家都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圈子,因為健身的前提必然是吃好、睡好,這要求健身者不僅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還要有相對充裕的時間。
其次,基於第一點,發達國家的健身群體比例肯定要比發展中國家大,這是毫無疑問的。
第三,基於一二兩點,發達國家的健身體系以及配套的營養、訓練、運動科學等等肯定也更完善。
有些人說外國的肥胖比例高是因為飲食的原因。這個辯解的理由找的就跟尷尬,一方面對於有健身意識的人來說,即便平時鍛煉的時間不夠,也會適當控制飲食而不會亂吃,另一方面健身也會消耗大量的熱量,真要是經常健身,想胖也沒那麼容易。
在某種意義上講,說“外國人都有健身意識”跟豆瓣、微博等平臺上一些女性常說的“外國人身材好”是一回事。
按照中國過去的發展趨勢,以及參考國外的趨勢來看,基本可以肯定中國未來也會出現肥胖群體與健身群體的分化。即,一方面肥胖的人口會越來越多(如今中國的肥胖人群比例已經比20多年前翻了幾倍),另一方面健身也會在中產群體日益流行,尤其是隨著自媒體、短視頻等的普及,好身材也會展示更好的個人形象,但他們所占的比例是遠小於肥胖群體在真實社會中所占的比例的。
總之,如果注意不到健身和身材管理作為“中產文化”的一面,而是強行以“外國人就是比中國強”這種思維去理解健身產業,那麼我在一開始所說的“吹一個世界肥胖率第一的國家的人‘都’注重健身”自然也就是個可笑的事情。
  回應
其實“健身”都是資本在渲染,靠吃、器材和上課的健身,不是真的健身。
2023-01-17 09:45:17
阿楨
韓媒:日本年輕人愛上“中華妝”

韓國《中央日報》2023-01-29日文章,原題:被有“四千年美女”之稱的中國美人迷住……中國化妝品在日本暢銷的原因。據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最近日本女性很喜歡模仿像中國偶像團體SNH48鞠婧禕這樣的中國美女的化妝方法,“中華妝”有很高人氣。因為日本年輕一代不同於老一代人,對中國的偏見較少,且認為“中華妝”本身具有魅力。
就在幾年前,中國風妝容還被稱為“Chiborg”(China“中國”和Cyborg“半機械人”的合成詞),意指這類妝容近乎機器人一樣精緻完美。大紅唇和濃密清晰的眉毛是其特點。然而,這一趨勢如今發生了改變。據日本媒體報導,中國風妝容中“純真和欲望”兩手抓的“純欲風”正在日本成為流行。這是使用粉紅色呈現可愛又性感氛圍的化妝方法。
此外,日本女性還對中國的“白開水妝”有濃厚興趣。這種化妝方法主要採用白色系化妝品,強調“自然美人”,給人以沉穩的感覺。據穀歌日本去年統計,純欲風、白開水妝在化妝相關檢索詞中分別佔據第2和第3位。
由於中國妝容在日本大受歡迎,中國本土化妝品品牌在日銷量也隨之增加。中國化妝品是如何吸引日本消費者的呢?日本亞細亞大學教授後藤康浩認為,與半導體等政府主導的產業不同,化妝品是“非政治性的”。他分析稱,日中間存在的領土紛爭等矛盾也幾乎並沒有對日本人的化妝品消費產生影響。日本中壯年層認為中國製造是劣等產品、會避免使用,而在他們子女一代中,類似想法卻越來越淡薄。還有評價稱,中國化妝品本身的品質也較以前有所提高。
日本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化妝品大國,但從2019年起就被中國趕超。2021年日本化妝品市場規模位元列世界第三,排在美國(802億美元)和中國(517億美元)之後。韓國化妝品市場也進入“前十”圈,規模為120億美元。
  回應相關新聞
滯銷、退潮、關店,海外網紅美妝品牌敗走中國
2023-02-03 07:48:20
阿楨
中國已經是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何不主動調整飲食結構呢?

中國人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副食,都遠遠超過其他地區,中國是地球上胖人數量最多的國家,超過8千萬人,美國是肥胖人比例最多的國家,美國有錢人在吃螺旋藻,素食,蔬菜,當食物,中國為何不調整飲食結構呢,中國就包含有豐富的低熱量食物,比如,豆腐植物蛋白,水果蔬菜種類冠絕全球,大魚大肉,大油大酒,大吃大喝的爆病低健康的飲食時代,早該結束了
  回應
1.中國肥胖的比例不高,只有20%左右,超重的才是30左右。我國就算胖,也不像對岸的世界第一大國一樣,胖子都是胖成球的。2.中國人只要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就沒問題。
肥胖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吃肉,而是吃油和各類糖太多了,現在的植物肉背後,就跟以前操作吃調和油健康一樣,信了才是傻子。美國人的胖是什麼黃油和糖太多,而中國的胖,是碳水太多了,是饑荒時代的遺存。中國蛋白太少,碳水和糖太多
2023-10-27 09:58:39
阿楨
零下氣溫也要露腿! 陸「光腿神器」熱銷千萬件 被嘲現代刑具|TVBS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P0ygBR1x0
  回應
人家女的自己愿意穿,你管那么闲事干嘛,真是无聊,危言耸听
另類裹小腳
冬天露腿的 日本老早就一堆了 真的是深井水雞 畫面換成日本大哥哥 解釋又不同了

每年爆賣上億條,撩倒全世界男女:以假亂真的光腿神器,套路有多深?2023-12-09快刀財經
雖說穿的暖和才是對冬天的尊重,但誰都想又漂亮又保暖的出門。作為天一冷就賣到脫銷的大爆品,“光腿神器”可以搭配短裙、半身裙、長筒靴,不管上面裹了多少層,只要腿露出來,就會覺得精神、顯瘦。
“光腿神器”,其實就是類似打底褲的絲襪,內里加絨,因為顏色與皮膚相近,乍看之下,給人一種大冷天還光著腿的感覺。甚至還誕生了專門的調色師,從膚色到裸色,細化程度堪比粉底液,各種色號一應俱全,主打的就是“穿了像沒穿”。
實現精准狙擊的“光腿神器”,很快就以燎原之勢,在全國風靡開來。每年冬天,單單以光腿神器為主的打底褲系列,就創造了上億的銷售額,有網紅品牌借此站穩腳跟,更有內衣老品牌靠著它起死回生。
  回應
嘩眾取寵的斷章取義文,能把腳穿出直接縮水2-3個尺碼的明顯是故意死命往上提出來的,嫌裹小腳的但凡你多看幾眼多動幾下高貴的手指不會買踩腳款嗎。至於折痕,那就是要從要風度不要溫度、還是要溫度犧牲風度上自選了,而且大冬天的穿個齊膝或過膝高筒靴完全可以避免。最後美麗刑具是小仙女們自己選的,但凡腦子還正常的人也不會強迫你們大冷天的還必須要裸著一雙腿不可吧。要不就真的學習一下日本女性,來個真正的大冬天光腿!美麗凍人!
2023-12-10 08:49:4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