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4 06:34:23| 人氣8,455| 回應169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故宮與黨產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到一幅宋徽宗「臨唐懷素聖母帖」就能以港幣1.28億元落槌(折合新台幣為4.96億元),我就想起故宮與黨產,笨KMT幫台灣偷盜回n兆的中國故宮文物,卻不知為己辯護,反而終日被人誣打偷了上千億台灣國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4857140/2008032106122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9915971/20070703063206

旣是偷盜自中國,怎好意思辯護?

一群藍偽君子,綠小人就敢<故宮的歪名運動><故宮真的變新宮>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202934/20070429065242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6611207/2007101205344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7151842/20070527060134

宋徽宗墨寶 近5億元落槌【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08.04.21

由長流畫廊轉投資的藝流國際拍賣,昨(20)日赴港舉行春拍,其中,號稱為宋徽宗墨寶的「臨唐懷素聖母帖」,底價港幣6,000萬元,最後以港幣1.28億元落槌(折合新台幣為4.96億元),創下全場最高價。
藝流總經理康嘉萍表示,台灣拍賣業者並無到香港開拍的前例,藝流此次前進香港,就是想增加曝光度、吸引更多國際藏家,進而擴大市場大餅。
藝流此次推出的30多件拍品中,號稱為宋徽宗墨寶的「臨懷素聖母帖」最受矚目。康嘉萍表示,宋徽宗的文物已有千年之久,在六年前,宋徽宗一幅「寫生珍禽圖卷」,首度進入拍賣市場,最後以人民幣2,530萬元的價格成交,當時引起市場極大的轟動。 康嘉萍說,此次上拍的「臨懷素聖母帖」,列名在清朝乾隆皇帝編的「石渠寶笈」上,是當年溥儀在逃離紫禁城時,夾帶出宮的,最後以港幣1.28億元的高價落槌,並不意外;但昨日外界都很關切這件作品的買家是誰,對此,藝流並不願透露。
康嘉萍表示,此次成功跨足香港市場後,今年秋拍可能會進軍中國,目前仍在評估要在上海或北京開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8/4308139.shtml

中國重手嚴懲佳士得拍賣行:停止其在中國一切活動
 
   國家文物局2009-02-26日發出《關于審核佳士得拍賣行申報進出境的文物相關事宜的通知》,要求各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處認真審核佳士得拍賣行及其委托機構、個人在中國申報進出境的文物。
    北京時間今天淩晨,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鼠兔首在巴黎被高價拍出。國家文物局26日對此專門作出聲明,並發出了《關于審核佳士得拍賣行申報進出境的文物相關事宜的通知》。
    通知全文如下:
關于審核佳士得拍賣行申報進出境的文物相關事宜的通知
   各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處:
    近日,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S)在法國巴黎拍賣了從圓明園非法流失的鼠首和兔首銅像。佳士得拍賣行的這一行爲違背了相關國際公約的精神和文物返還原屬國的國際共識,嚴重損害了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和民族感情。
    鑒于佳士得拍賣行近年來已有多次公開拍賣從我國劫掠、盜竊、盜掘和走私文物的行爲,所涉及的文物均爲非法出境。爲加強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我局現就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處(以下簡稱管理處)應當認真審核佳士得拍賣行及其委托機構、個人在我國申報進出境的文物。所有文物均應提供合法來源證明(包括文物所有人的詳細信息、文物的流傳過程和曆次交易證明文件、文物出境證明文件、文物所在國政府主管部門和公證機構分別出具的文物權屬證明文件等)。未提供合法來源證明或證明文件不全的,不予辦理文物進出境審核手續。
二、各管理處經審核認爲佳士得拍賣行所申報文物可予辦理文物進出境審核手續的,應當書面報經我局批准,並附申報文物的相關材料。
三、各管理處在審核佳士得拍賣行所申報進出境文物時,發現可能爲被盜、走私文物的,應立即向我局和當地公安、海關部門報告。
請各管理處按照本通知要求,切實做好相關審核工作。
      此通知。
    國家文物局
 
相關鏈接:2月26日國家文物局關于佳士得公司拍賣圓明園銅像事的聲明
據悉,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S)已于當地時間2月25日在法國巴黎拍賣了圓明園鼠首和兔首銅像。國家文物局明確表示:
一、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曾多次約見並致函佳士得有關負責人,敦促其撤拍圓明園文物。但佳士得方面一意孤行,堅持拍賣被劫掠的圓明園文物,違背了相關國際公約的精神和文物返還原屬國的國際共識,損害了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和民族感情,將對其在中國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二、國家文物局堅決反對並譴責所有拍賣非法出境文物的行爲。此次拍賣造成的一切後果應由佳士得方面承擔。
三、國家文物局不承認對被劫掠文物的非法占有,並將繼續依照相關國際公約和中國法律規定,通過一切必要途徑追索曆史上被盜和非法出口的文物。
國家文物局
 
   據消息人士透露,通過有關方面調查及查證:長期資助去年春實施法國巴黎奧運火炬搶奪的“藏獨”分子與“記者無國界”組織的法國富商弗朗索瓦皮諾(Francois Pinot),是操作這次圓明園獸頭拍賣“佳士得拍賣公司”的控股大股東。
   同時,“佳士得”的聲明及貝爾熱所謂“中國改善人權及讓西藏獨立就歸還獸頭”的言論均通過法國《觀點》雜志(Le Point)發布。該雜志也由皮諾控股。
   皮諾旗下産業擁有:巴黎春天百貨(PPR)與古琦(Gucci)等數百個奢侈品及服飾品牌,“佳士得拍賣”及“觀點”雜志等。皮諾自稱爲“西藏獨立”,“新聞自由”與人權運動的長期資助者。皮諾還是法國總統薩科齊的私人好友,並長期用他的《觀點》雜志幹預法國政治。
    另據消息人士透露,作爲文物獸頭實際市場價值並不高,以1400萬歐元一個的價錢,在金融危機形勢下以2800萬歐元成交已屬天價。不排除內部僞造拍賣交易金額,爲今後敲詐中國“愛國”買者打下價格參照基礎的可能。
 
 新華社長篇刊文評論:
法國巴黎大審法院當地時間23日駁回“歐洲保護中華藝術聯合會”的停止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銅像拍賣的訴訟請求,並要求原告向被告支付賠償金。隨後,佳士得拍賣行宣布25日繼續拍賣這兩件150年前從北京圓明園掠奪的文物。
不可否認,文物的拍賣與流轉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文物收藏者的相互交流,以及文物所承載的文化因子的傳播與展示,但是,同樣毋庸置疑的是,任何文物的拍賣行爲絕不能忽視一個基本的也是極端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絕對不能違背已經形成的國際規範與廣泛共識,絕對不能剝奪財産原屬國人民有關保護文化遺産、促進文物返還歸屬的基本文化權利。
衆所周知,鼠首和兔首銅像是圓明園流失的著名文物“12生肖獸首”中的兩件。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火燒圓明園時,12生肖獸首銅像遺失。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先後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等相關條約,並已與包括美國、意大利、印度、希臘等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簽署了防止盜竊、盜掘和走私文物的雙邊協議,共同致力于打擊文物走私,促進文物返還的國際合作,並在國際公約的框架下,先後從英國、美國等地成功索回非法流出的文物3000余件。
同樣,此次被拍賣的鼠首和兔首銅像也理應歸還中國。佳士得公司執意拍賣圓明園流失文物的行爲,不但違背了相關國際公約的基本精神和國際共識,更嚴重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基本文化權利,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此類拍賣行爲要受到強烈的譴責。
法國這家法院作出的荒謬判決,依據的是荒唐的理由和荒誕的邏輯。兩件獸首銅像是圓明園文物的一部分,這是舉世公認的事實;兩件獸首銅像是被侵略者掠走並非法流出中國,這也是舉世公認的事實。在不容踐踏的鐵的曆史事實和曆史前提面前,還談什麽一時一地的那個所謂法律程序的彎彎繞!任何詭辯都是蒼白無力的!如果爲了維護少數人的既得利益而允許拍賣,那實屬曆史強盜基因的一種惡性遺傳,只會縱容弱肉強食式的對文物的掠奪和販賣,這不是人類文明世界的應當之所爲。
追索流失文物是個世界難題,涉及諸多因素。中國仍有成千上萬的文物在海外流失,中方希望按照國際公約以公益方式收回國寶,同時也會考慮收藏者的自身利益。有的即使一時收不回來,也希望持寶者能夠妥善保管,讓世界感受中國文化,傳播中華文明。
然而,讓人憤慨的是,目前兩具銅首的擁有者近日竟以人權爲旗號侵犯中國人民的基本文化權利,並聲稱,只有在“達賴喇嘛返回西藏”的前提下,才會歸還銅像。
人們想問的是:當英法聯軍1860年侵入北京,在圓明園劫掠財物、縱火三天,讓300多人葬身火海時,你的這些先人們可曾想到“人權”這個詞?
搶走了財物,到頭來卻還對財産原屬國中國指手畫腳,開出“價碼”進行“勒索”,這無疑是赤裸裸的強盜邏輯,是一次可恥的對中國人民的“二次掠奪”。
此次國內外有關人士積極追索和促成圓明園文物回歸中國的努力,反映了中國公衆和國際社會的普遍呼聲。正義的、守法的人們相信,按照國際社會處理非法流失文物返還問題的法律框架和原則,依靠國際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的努力,定會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和響應。
 
評論
 
法國佳仕得的拍賣場——這是人類文明最黑暗最可恥的一幕了:二十一世紀高度文明發展進步的社會,竟然有這麽無恥的政府、這麽無恥的政府“獸腦”、這麽無恥強盜的後代,不僅不歸還屬于中國人民國寶,且不顧中國政府和人民強烈反對和抗議,而且膽敢在全世界記者的鎂光燈下、在世界人民關注焦點下,毫無遮掩、振振有詞、形無愧色、大言不慚、毫無顧忌、恬不知恥、大張旗鼓地公開叫賣“它”們強搶來的贓物-屬于人類世界文明成果中國人民的國寶-銅鼠首和兔首。世間如果還有比這更無道、更無信、更無恥、只有法國及其“傻狗吃”。
 
笑笑過了"不排除內部僞造拍賣交易金額,爲今後敲詐中國“愛國”買者打下價格參照基礎的可能。"買什麽買,我們要搶,是我們的拿回來,不是我們的也要搶來,哈哈哈哈哈哈哈。。。。。。。。。。。。。。
 
讓"巴黎春天百貨"滾出中國!
 
問題不光出在拍賣行,法國政府難逃責任
 
說了也白說。真正能抵制法國貨的國人有幾個?有錢有愛國的有幾個?
中國政府和人民都應該拒絕購買(佳士得)旗下所有品牌。要自主啊.只有國家富強他們才不會向這樣的欺負我們啊
 
曬曬法國富商弗朗索瓦?皮諾(Francois Pinot)在中國的經營情況,工商、稅務等部門對其嚴格檢查!
 
所有的法國貨以及法國人都他媽滾蛋,這群狗娘娘的!
 
抵制法貨!嚴懲法國強盜!
 
真正看清了西方的“文明,民主”掩蓋下的強盜嘴臉!堅決抵制法國!
這次拍賣從頭至尾可能就是法國政府導演的一場戲
 
團結全球華人;打擊佳士得,讓法國滾出中國。
 
童年時看《火燒圓明園》我流淚了!!!!
今看到法國鬼子佳士得的卑鄙行爲我憤怒了!!!!!!!
堅決拒絕法國貨,誰買誰不 得好死!!!!!!!!!!!!!!!!
 
我們應看清西方的醜惡嘴臉,人權、民主只不過是他們用來殖民、奴役別國的道具而已,看看他們的所作所爲,他們講人權講民主嗎?有良知的人們我們該覺醒了。中國人只有團結一心建設強大的國家才能洗刷曆史的恥辱。
西方人的無恥是骨子裏的。從發動戰爭對其他國家進行劫掠到今天的公然違反國際法拍賣中國文物,只不過是他們卑劣行徑的表露而已,雖然一貫以民主、人權等遮羞布來掩蓋,不過是欲蓋彌彰罷了。
 
得罪北京 佳士得須努力修補【聯合報記者周美惠09.02.27
 
在抗議聲中,圓明園十二生肖銅雕的鼠首和兔首,再一次刷新紀錄。由於大陸文物局措辭嚴厲,對舉行拍賣會的佳士得警告意味濃重,外界好奇拍賣市場版塊是否將因而移動。
針對文物局的聲明,佳士得僅發表簡單聲明回應,該公司非常尊重拍賣獸首期間引發的各種意見,「將繼續致力於中國的業務,同時尊重中國政府在獸首拍賣問題上的堅定立場」。
儘管有些人擔心亞洲佳士得的前景;但也有人認為,佳士得不可能被其他公司所取代,反倒因為「強勢維護賣方權益」而獲得市場的信任。
佳士得與蘇富比並列為全球最大的兩家拍賣公司,目前因涉及稅法等問題都無法直接進入中國的拍賣市場營運。佳士得透過與北京永樂拍賣公司策略聯盟,一向經營得「戰戰兢兢」,歷經此一事件的衝擊後,寒舍董事長王定乾認為可能「得努力修補關係」。
至於神秘買家究竟是誰?王定乾推測,中方在阻拍不成後,已表態不鼓勵企業買回捐贈,甚至希望它流標,排除了華人的可能性,有可能是歐美人士。
【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佳士得因拍賣圓明園獸首,激怒北京當局,嚴重影響它進軍大陸計畫,甚至會影響香港拍賣會文物到大陸預展的業務。
佳士得是現今最大的國際拍賣行之一,分別於1994年和96年在上海和北京設辦事處,成為全球首家進駐大陸的國際拍賣行。中共法令迄今仍禁止外資拍賣公司進入大陸市場,佳士得和蘇富比等,迄今未在大陸舉行過拍賣會。

 
圓明園獸首銅像>百度百科  
 
圓明園獸首銅像,又稱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圓明園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圓明園獸首銅像原爲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現僅有少量得以收回,因此已經成爲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圓明園古迹海晏堂,[1]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 一詞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文苑英華》唐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河,黃河;晏,平靜。“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頌世界和平的吉祥涵義。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中觀賞實用性建築“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此建築群的精華——十二生肖銅像以水報時,聞名世界。
  銅像設計者
  圓明園獸首銅像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圓明園獸首銅像由歐洲傳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R.Michel.Benoist ,1715-1744)設計監修,清宮廷匠師制作。
  原本郎世寧是要建造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覺得這有背中國的倫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設計,後來才有了這十二生肖銅像。還有一個難題就是,當時設計好後,郎世寧發現大清竟然沒有一個工匠還懂得青銅器制作方法,後來他和衆工匠查閱典籍,費時費力最終終于造成。
  銅像的造型與構造原理
  圓明園古迹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 一詞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文苑英華》唐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河,黃河;晏,平靜。“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頌世界和平的吉祥涵義。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中觀賞實用性建築“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此建築群的精華——十二生肖銅像以水報時,聞名世界。
  十二生肖銅像由歐洲傳教士郎世寧主持設計,清宮廷匠師制作,是展現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珍品,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鑒賞價值。設計者充分考慮到中國的民俗文化,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噴泉設計中常用的人體雕塑。生肖銅像身軀爲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爲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爲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沈、內蘊精光,曆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一絕。據考證,當年十二生肖銅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圓明園海晏堂前的一個水池兩邊,被時人稱爲“水力鍾”。每日,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輪流噴水,分別代表全日不同時分,正午時分時,十二像會同時湧射。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是按照我國十二生肖設計的噴泉時鍾,每到一個時辰,屬于該時辰的生肖鍾就會自動噴水,正午十二點時,十二生肖則同時噴水,設計極爲精巧。海晏堂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爲一大型噴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這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俗稱"水力鍾"。
  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噴水臺南北兩岸12石臺上的。南岸分別爲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爲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這些肖像皆獸首人身,頭部爲銅質,身軀爲石質,中空連接噴水管,每隔一個時辰(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生肖像,便從口中噴水;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湧射噴泉,蔚爲奇觀。這些青銅生肖雕像高50公分,雕刻精細,爲清代青銅器中的精品。
  池正中是一個高約兩米的蛤蜊石雕,池兩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個石座。每一座石上雕刻著身穿袍服的獸首人身像,獸首是銅質,人身是石質。它們按中國十二生肖規律排列,每隔一個時辰(合今天的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獸首就口中噴水,水呈抛物線狀注入池中,即子時(23時至次日1時)時分,鼠首銅像口中噴射水柱;醜時(1時至3時)時分,牛首銅像口中噴射水柱。正午12點整,除馬首繼續噴水外,其他十一動物銅像的口中也一齊噴射水柱,刹那間場面極爲壯觀。因此,人們只要看到那個生肖頭像口中噴射水柱,就可知道現在的時間。這一組噴泉就是一個巨大別致的水利時鍾。
  銅像的流失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入侵中國,攻陷北京,將圓明園內無數珍寶劫掠一空,掠走了十二個青銅獸首,致使這批國寶流失于海外一百多年。
  十二生肖像是展現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珍品,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鑒賞價值。當年侵略軍搶劫時,也是將其作爲最珍貴的寶物對待的。得到它們的,也是有特殊身份的人。
  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成爲中國文物流失的一個縮影——鴉片戰爭後百余年間,因戰爭、搶掠、盜鑿等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多達百萬件。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下落

  目前,牛、虎、猴、豬、馬5件青銅獸首已分別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愛國人士出資搶救回國,收藏于保利藝術博物館。現已知鼠首、兔首2件在法國的博物館收藏,銅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5件仍然下落不明。  
  子鼠 由拍賣巨頭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傑珍藏”專場拍賣中現身。在2月26日的拍賣會上,以底價900萬歐元亮相,最後以1400萬歐元成交,被一電話買家所購得。  
  醜牛 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4月30日,中國保利集團以774.5萬港元在佳士得拍賣行購得,現存放于保利藝術博物館。  
  寅虎 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5月2日,中國保利集團以1544.475萬港元在蘇富比拍賣行購得,現存放于保利藝術博物館。  
  卯兔 由拍賣巨頭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傑珍藏”專場拍賣中現身。在2月26日的拍賣會上,以底價900萬歐元亮相,最後以1400萬歐元成交,被一電話買家所購得。
  辰龍 下落不明
  巳蛇 下落不明  
  午馬 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7年9月20日,全國政協常委、企業家何鴻燊博士以6910萬港元的創紀錄價格,成功購得並捐贈國家。
  未羊 下落不明  
  申猴 20 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4月30日,中國保利集團以818.5萬港元在佳士得拍賣行購得,現存放于保利藝術博物館。
  酉雞 下落不明
  戌狗 下落不明  
  亥豬 1987年,被美國一家博物館購走。2003年,著名企業家何鴻燊博士出資收購,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終于回到祖國。至于付出的資金數目,保利方面沒有透露,據說低于700萬港幣。
  2009年2月25日,法國佳士得將會拍賣兔首和鼠首。
圓明園獸首銅像的珍貴意義

  圓明園獸首銅像爲什麽珍貴?乾隆盛世,清王朝國力強盛,工藝水平處于巔峰,這在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上表現得尤爲充分。
  首先,它所用的銅,系專門爲宮廷所煉制的合金銅,內含諸多貴重金屬,與北京故宮、頤和園陳列的銅鶴等所用銅相同,顔色深沈,內蘊精光,曆經風雨而不鏽蝕,堪稱一絕。
  其次,它是由專門爲皇帝服務的宮廷造辦處工匠們精心制作的,鑄工精整,表面還以精細的鏨工刻劃,像上動物絨毛等細微之處皆一鑿一鑿鍛打而成,清晰逼真,鼻、眼、耳等重點部位及鼻上和頸部皺褶皆表現十分細膩,不見一絲馬虎,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准。
  更讓人稱道的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由中國宮廷匠師制造,而設計者是郎世寧等來自歐洲的藝術家,因此銅像既有濃郁的中國傳統審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藝術的特點。
[編輯本段]圓明園獸首銅像的複制與再創作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郵品中的剪影圖像
  2005年1月18日,由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的“國寶之魂”--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郵品“國寶之魂”郵品在京發售(2005)正式亮相。參與設計的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呼籲全社會貢獻力量,共促流失海外國寶的回歸。
  “國寶之魂”--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郵品由12枚郵票和4枚版卡組成。當時4件已被搶救回國的國寶均使用了實物照片,並制作了版卡,包括牛首、虎首、猴首、豬首。但另外的鼠首、兔首、龍首、蛇首、馬首、羊首、雞首和狗首等八件生肖銅像,或仍流失海外,或一直未現影蹤,因而在郵品中采用了由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參與設計的剪影圖像。
  “這雖說是一大遺憾,但也警醒人們:尚需通過不懈的努力,盡早讓十二生肖銅像重新聚首故裏,”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主任張永年說。
  ●北京文物複制機構汲古閣的陶瓷複制品
  汲古閣複制品(2007)被英法聯軍搶掠走的圓明園十二座獸首銅像被北京一家老字號文物複制機構汲古閣複制成功,2007年在琉璃廠集體展出。當時下落不明的龍、蛇、羊、雞、狗5座銅像,也經專家多方查找資料而完成複制。
  當時,流失海外140多年的十二生肖銅像中,現有4座藏于保利博物館,2座在法國,馬首由臺灣收藏家收藏,並將由香港蘇富比拍賣。剩下的5座銅像,則下落不明。
  負責本次複制的汲古閣負責人李連祥介紹,這次文物複制是汲古閣幾十年來最艱難的一次複制,因爲沒有原件可以參考。爲了最大程度接近原作,工作人員參考了圓明園以及銅像設計者郎世寧的繪畫等藝術作品、清朝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品,“揣摩那個時代的雕塑風格和審美觀”。
  李連祥承認,沒有原件做參考和比照,無論複制品做得多麽好,都會有缺憾。據李連祥介紹,複制工作從2005年開始,5座沒有原件參照的銅像花去了大半時間,“龍首銅像難度最大,設計方案改了5次,用了半年時間才做出來。”
  本次複制與原作使用的材質不同,原作爲銅質,複制品爲陶瓷上綠釉。龍、蛇、羊、雞、狗5座銅像與其他銅像造型風格一致,均造型簡單、線條流暢。“神態相符,這就說明複制的成功和水平”。李連祥說。
  ●朱炳仁作品《圓明園之魂——失蹤的圓明園獸首猜想》
  2008年11月6日,在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有一組震撼人心的重器之作的熔銅作品在展會上首次展現給世人;並由此推出了朱炳仁全新的手工藝探索結晶“熔銅藝術”。
  作爲中國銅藝術領域唯一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從百余件作品中精心挑選出30件熔銅藝術精品,集中展示了其獨創的熔銅藝術、銅書畫藝術,以及象征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同源橋”精雕版。在展區最爲醒目的位置,5樽失蹤的圓明園國寶藝術作品尤爲醒目。以此組作品爲代表,朱炳仁闡述了熔銅藝術的精髓和其藝術與社會價值觀:熔銅獸首雕像,蒼茫殘蝕、各異形態;或張目昂首、或悲情扭曲,似在訴說、在控訴,在凝結,在祈盼。藝術地真實再現了國寶的曆史變遷,表達了中華民族悲憤雪恥之情。
  “我以我的熱血與激情,融化了銅,鑄就民族曆史的滄桑與悲愴。”朱炳仁大師發自肺腑地表示。
http://baike.baidu.com/view/1981121.htm?pf=1
 
專家稱回購文物是接受第2次掠奪 09-02-26中國青年報  

    我國曾經一次追回3000多件流失海外的文物。當您看到這樣的消息時,一定非常驚訝,特別是在圓明園銅鼠首和銅兔首的拍賣事件惹人矚目的當下。然而,這確是事實:1998年5月,我國文物部門依據法律,輔以外交手段,從英國一次追索回3000多件(組)文物。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單次追回流失文物數量最
多的一次勝利。
 
    逾千萬文物流失海外有兩大原因
 
   與兩件圓明園銅獸首係在侵略戰爭中被掠奪而流失海外不同,11年前那場重要勝利追回的文物,都是通過非法盜墓、竊取和走私的方式流失到海外的。
    不過,無論是當年的3000多件,還是圓明園銅獸首,都只是我國海外流失文物的一個縮影。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鴉片戰爭以來,大批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雖然難以準確統計其數量,但海內外學者公認的數字是超過1000萬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這些文物目前一部分被外國博物館佔有,另一部分則被民間收藏。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目前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其中尤其以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和法國的楓丹白露宮為代表。前者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僅歷年滾動展出的就達2.3萬件,且多是精品;後者的中國館收藏了中國歷代名畫、金玉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等3萬多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健民,研究文物保護數十年。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造成如此之多的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歷史和現實兩大原因。
    歷史的原因分為兩類,一類是侵略戰爭中侵略國對我國文物的掠奪,比如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英法聯軍,1900年的八國聯軍,還有後來的日本。另一類是英國、俄羅斯等列強的一些所謂的“探險家”、“考古學家”,以科學考察的名義,深入我國內地,以盜掘、欺騙、走私等非法手段掠奪我國文物。比如敦煌藏經洞、莫高窟的經書書稿,大英博物館就收藏了1.3萬件,現存中國的僅有三分之一,致使學術界有“敦煌者,我國學術之傷心史”之嗟嘆。
    李健民告訴記者,目前流失海外的文物中,還有很多是近幾十年流失出去的,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一方面隨著改革開放,人們逐漸認識到文物的價值,非法盜掘和偷竊文物的行為開始增多,另一方面,因為國內嚴格禁止文物交易,而海外可以,所以大陸的文物走私非常猖獗。
    與此同時,隨著國力的增強,我國對海外流失文物的回歸日益重視,但是多以回購為主,這反過來又刺激了海外對中國文物的市場需求,加之打擊力度不夠,致使文物盜掘、走私、不恰當的回購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這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加劇了我國文物流失海外。
 
    非法持有文物與窩贓沒有差別
 
   據李健民介紹,對于數量驚人的流失海外文物,解放前,包括建國後若幹年,因為國力不濟,很難談得上讓流失的文物回流。直到改革開放以後,雖然一方面文物盜掘走私行為日益猖獗,但我國在促使流失文物回流方面也獲得了一些經驗。
    除了前面提到的從英國一次追索回3000多件文物外,1988年1月,我國相關部門憑借完備的證明資料,從美國追回了1年前被竊流失海外的湖北秭歸縣屈原紀念館東周青銅敦,1998年6月,又通過國際刑警組織從美國追索回河南鞏義宋永泰陵前的客使頭像等。
    李健民介紹,我國追討回這些因非法盜竊走私而流失海外的文物有據可依。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于1970年11月1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16屆大會上通過《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公約第11條明確規定,一個國家直接或間接地由于被他國佔領而被迫出口文化財產或轉讓其所有權應被視為非法。1995年6月在意大利羅馬通過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其中明確規定被盜文物的擁有者應當歸還該被盜物。我國政府于1989年和1996年先後簽署了上述兩個公約,並聲明保留對歷史上被掠奪及走私出境文物追索的權力。
    雖然有國際公約,也有成功的經驗,但是李健民認為,我國追討流失海外文物,特別是在侵略戰爭中被掠奪的文物,難度依然非常大。“我們不可以操之過急,‘外交+輿論’應該是我們追回流失文物的主要手段,切忌採取回購的方式。”李健民說。
    他進一步解釋說:“在外交上,我國應該與從中國掠奪文物的國家展開係統的外交交涉,對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無論是侵略戰爭掠奪取得,是“探險家”欺詐取得,還是走私取得,外交方面都應該明確表明我國擁有追索的權力,且不受時間限制。”
    李健民指出,在追索文物的過程中,輿論十分重要:“我們應該讓輿論去譴責,一方面譴責戰爭、欺詐和走私的行為,本來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就是戰爭罪行的鐵證,要不然怎麼會從中國跑到你英國、法國去的呢?另一方面,還要譴責目前的文物持有者,無論是個人持有者還是博物館持有者,無論是不是花了大價錢買來的。要讓這些持有者知道,持有這些非法獲得的文物,其實質與窩藏贓物沒有差別。”
    李健民特別強調,追索文物不能過于著急,否則就容易選擇類似回購這樣的方式。“而這樣的方式既不能回購所有的海外流失文物,反過來還會對正常的追索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他進一步解釋說:“以已經分批花費1億多港幣購回的5件銅獸首為例,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使中華民族蒙受巨大的屈辱與痛苦。140多年後,中國人又以高價購回被劫掠的文物,這是在接受這些掠奪者第二次掠奪。另一方面,其他圓明園流失文物的持有者就會以這五件文物可以商業交易為由提出,為什麼其他文物就要無償或者低價歸還給你中國呢?”
 
    香港都可以回歸,文物為什麼不能回歸
 
    李健民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特別提到希臘向英國追索著名的巴特農神廟石雕像的案例。
    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夕,希臘政府以百年奧運的契機向英國追索此前被英國政府劫掠並存于英國大英博物館的希臘著名文物——巴特農神廟石雕像,遭到了英國的拒絕。希臘政府隨後採取了強硬的外交行動,2006年6月,希臘外長喬治?帕潘德裏歐在英國議會下院發表講話時,正式要求英國歸還巴特農神廟石雕像。
    當時留下了在國際文物保護界非常著名的一句話:“連香港都可以回歸中國,為什麼古希臘文物就不能物歸原主?”
    李健民表示,世界上其他一些存在文物流失現象的國家,諸如印度和埃及,對因為戰爭被掠奪的文物,都採取了這樣斬釘截鐵的態度,“你非法奪取的東西,還想合法地佔有,甚至想永遠佔有,這是絕不能容忍的事情,甚至是不容談判的事情。”李健民說,“要想追回因戰爭原因非法流失的文物,政府斬釘截鐵的態度是一切手段的前提。”(記者 滕興才)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2/26/content_10898250.htm
 
追索流失文物中國不必單幹09-02-25新京報   
 
    法律程序繼續拍賣圓明園流失文物之後,我有這樣的擔心,情緒會代替理性,文化問題成為國家間的政治問題,虛擬的泛政治情感,真的成為國家間的民族情感。
    我們希望以劉洋先生為主導的律師團能夠將文物問題還原為文物問題,它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是一個文化問題,但不能將其泛政治化,不
能將其作為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標志性事件來放大。
    中國新聞網報道了劉洋的說法:“雖然敗訴了,但是雖敗猶榮,因為在法國巴黎這個巨大的法庭裏面,我們發出了中國人不屈的聲音。”相比之下,法國的法庭顯得比較理性:該法庭表示,原告要求法文化部幹預,非屬該法庭審理範圍;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只能代表該協會,不能代表中國,也不能代表公眾利益。因此駁回訴訟請求。
    原告方律師此前表示,本案的教育意義遠遠大于審理結果,這裏所說的“教育意義”仍然是我們的某種思維在作祟,我們是通過圓明園文物官司來教育法國人,還是教育我們自己人民?我們看到,法庭判決一結束,就有中國留法學者走上街頭,散發宣傳材料,讓法國人知道歷史真相,通過動員法國民意,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文物擁有者們面對自己潛在的巨資,他們更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利益。
    其實,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可能不是教育別國人民,而是教育我們自己,就是用國際規則來維護文化權益,現有的國際文化法規,都難以追溯百年前的國家文物流失,依據1970年中國加入的《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和1995年加入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可由政府通過外交手段追回非法外流文物。但以上公約不可上溯追索,盡管中國政府已有明確聲明,不放棄追索此前流失海外的文物,但是,政府無法通過公約追索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流失文物。2002年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等18家歐美博物館聯合發表《關于環球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價值的聲明》,公開反對返還流失文物,顯然他們是站在自己立場上來“聲明”。如何破解他們的“法術”,是我們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無論是埃及還是希臘,都在為此而困擾,所以,國家文化主管部門與法律界最應該做的,是通過圓明園文物在法國拍賣這一案例,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或相關國際性法律機構,重新起草新的文化道德公約,新的公約要倡導文化的道德價值,也就是西方文明社會共識的普適價值,任何人都不會反對:歷史上的代表性文物,只有在所在國或所在地,才能發揮歷史與文化的最大價值,文物的整體價值遠大于零散的價值,只有尊重人類文化價值的普適性,才能使文物的保護與收藏不與人類的道德價值相悖,在文物之上,還有文物的無形的文化價值與道德價值,這種價值就需要物歸原位、尊重文物的文化最終歸屬。
    總之,圓明園流失文物是一個法律問題,是一個需要我們理性面對的問題,靠行政的力量難以奏效,靠現有的法律難以勝訴,靠情感性收購,只會做一個冤大頭,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聯合埃及、希臘等文物流失大國,倡導並制定新的文物回歸法案,讓各國代表性文物回到故鄉,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吳祚來 圓明園銅首拍賣風波是個文化問題)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9-02/25/content_10889946.htm
 
追討圓明園文物難在哪裏?09-02-13光明網  
 
    據中新社10日的報道,由于來自中國的輿論壓力太大,甚至有80多位中國律師組成“公益訴訟團”,準備打跨國官司,佳士得公司已與賣主達成協議,取消圓明園兔鼠首銅像的公開拍賣,改為私下交易,可能會有華人企業家按“何鴻燊模式”,先購得獸首銅像再捐給中國。這是中國人爭取民族尊嚴的一次勝
利,但也要看到這離西方國家無償歸還流失文物,還有很大的距離。
    所謂的“流失文物”可分為兩類:當代被盜竊或盜掘的文物;由于歷史原因被掠奪或低價賣向海外的文物。前者由國家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追索,作為刑事犯罪打擊,效果還不錯,比如2001年從美國追索回被走私的河北曲陽王處直墓彩色石雕像;但對于後者,因為年代久遠,文物流轉線索模糊,一些被掠文物可能已經通過拍賣的方式,被一些博物館或私人合法持有,國家一般只能根據國際公約,在道義上進行呼籲和追索,希望其歸還。這其實給了民間力量運作的空間,通過民間訴訟、輿論壓力等手段,阻止流失文物的流通,甚至使文物回歸祖國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被八國聯軍掠走的天津靜海大鐘,就是經過中國留學生的呼籲,由英國樸次茅斯市無償歸還中國的。
    圓明園的獸首就屬于被掠文物,它是圓明園西洋樓的遺物,由耶穌會教士郎世寧設計,後流失海外,近年每次獸首現身拍賣場,都會引發國人爭議——“高價回購文物是中國人的第二次掠奪”,“搶去的文物為什麼要中國人買回來?”……
    其實從法律的技術的角度,追索流失文物相當困難,遠非大家說的那麼“理直氣壯”:
    首先獸首是“被英法聯軍掠奪的”,這個前提就需要“舉證”。學者劉陽表示:這兩個東西不見得是1860年火燒圓明園那一天流出去的,有史料過記載,之前獸首噴水係統就壞了,鹹豐的母親下令把它們拆下放到庫房裏。所以,獸首有可能通過別的途徑在別的時間流傳出境的;可見獸首“非法流傳出境”還是需要中國人舉證的。雖然我國現行的文物法規規定這類文物的出境是非法的,但這些規定沒有“追溯力”,不能以此說明當年這些文物的出境就是“非法的”,從而無法適用有關非法出口文物的國際公約。
    其次,關于追索文物的國際公約主要有3個:1954年海牙會議上的《武裝衝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公約》及其議定書;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1995年羅馬外交大會上通過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這些公約沒有“強行法”的地位,只有當事國加入該公約,才受到公約的約束;我國加入了後兩個公約。事實上很多西方國家作為“文物流入國”,奉行所謂的“文物國際主義”,以“人類共同享有的遺產”為幌子來為自己獲得的不義之財辯解,並沒有加入公約,比如1970年公約僅美法加澳四個西方國家加入,英國、日本、德國都拒絕加入,也就是說不受公約的約束。
    再次,公約也不能確保中國人追回文物。1995年公約規定,非法出口文物的歸還只適用于當事國家加入公約之後,因此,它仍沒有溯及力。針對這一狀況,中國政府于1996年簽署該公約時,聲明保留對歷史上被非法掠奪文物的追索的權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提出:任何因戰爭原因而被搶奪或丟失的文物都應歸還,沒有任何時間限制。但主要西方國家並不受這種單方面聲明、原則的約束;從實踐上,它沒有得到反復履行,成為國際習慣。此外相關公約中的善意持有人、請求時效等規定,也使追索文物困難重重。
    從輿論壓力,再到律師團追索文物,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一種公民社會責任意識的形成,讓全世界聽到了中國人的聲音,民間力量可能比官方更大——一旦拍賣公司意識到可能傷害中國人民感情,危及商業利益,那麼就會放棄拍賣,而潛在買家也會感受到壓力,事實上就終止了流失的文物的繼續流通。遺憾的是,在這個事件上,有關部門並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比如最適合當原告的圓明園管理處並沒有站出來,讓民間力量顯得有些孤單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9-02/13/content_10811730.htm
 
圓明園經不起商業開發的折騰08-12-05中國青年報   
  
    圓明園是否應該“重建”,這一話題引起軒然大波。12月3日,圓明園管理處帶著一份“圓明園數字互動體驗中心”招商項目表,出現在了2008年北京旅遊產業項目推介會上,他們希望在圓明園內新建包括4D影院在內的體驗中心,通過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給遊客還原出一個虛幻而又真實的圓明園。這一舉動引起了各界關注。(《北京青年報》12月4日)
    “不能守著廢墟過日子”,這是圓明園管理方給出的一個理由。這個理由若是細加琢磨,我認為經不起推敲。
    首先,圓明園最大的價值恰恰就在于這個見證了八國聯軍侵華的中國最著名遺址所產生的荒涼感、悲壯感與滄桑感。所以,無論圓明園管理方有怎樣的商業衝動,都不能以這樣或那樣的名義去包裝開發圓明園遺址,即使“對原有建築進行改建”,也極有可能對圓明園廢墟造成景觀上與視覺上的破壞,從而使圓明園真正有價值的廢墟成為商業的附屬品。
    其次,“不能守著廢墟過日子”本身就是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理念的曲解。文物之所以為文物,就在于其以歷史原貌展示給後人最真實的一面,讓後人在直觀文物時感受到或喜或悲的巨大力量。保持文物原貌就是對文物最好的呵護。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筆者赴雅典採訪,在雅典城中看到的古希臘遺址無數,無論是荒蕪的宙斯神廟,還是蒼涼的巴臺農神廟,都保持著原有面貌。所有的商業開發商都在其遺址周圍開發,而非在其內部。雅典城中更是難見5層以上的樓,究其原因,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希臘文化遺址,使其不被後來的建築奪去光芒。雅典人的文物保護理念,無疑值得國人參考與學習。
    再次,在古舊滄桑的圓明園建現代化的4D影院,與其整體風格極為不搭,只會破壞圓明園的歷史感與肅穆感。而且,過多的遊人湧入圓明園去看電影,也會讓圓明園遺址的荒蕪氣息消失殆盡。如果連最古老的歷史氛圍都在現代化的設施中消隱,那圓明園廢墟蘊藏的歷史與文化又從何而來呢?
    記得上一次圍繞圓明園產生的爭議是給圓明園湖底鋪膜。2005年4月13日,圓明園整治工程環境影響聽證會在國家環保總局舉行,第一個發言的蘭州大學教授張正春所說的一番話至今發人深省:“圓明園是古代中國人民智慧的高度結晶,難道社會進化了這麼多年,中國人反而喪失了保護、建設圓明園的智慧?不是的。是因為有人從眼前利益出發,忘記了長遠利益!有人從自身利益出發,忘記了全局利益!”
    保護文物就應該承受得住寂寞與孤獨,而不應為眼前暫時利益所迷惑所左右。保持圓明園原有面貌不變,就是對圓明園廢墟價值的最大愛護。那些打著保護文物旗幟的管理者們,為什麼就“不能守著廢墟過日子”呢?(羅晉)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12/05/content_10458443.htm
 
倣建圓明園,誰的烏托邦08-03-05北京晨報    
 
    針對浙江橫店將重建圓明園的做法,日前,北京圓明園管理處新聞發言人宗天亮說,遺址的殘狀本身已成為文物古跡價值的組成部分,不宜重建,橫店此舉是對歷史不尊重。但橫店方面強調合法。
    盡管橫店辯稱他們即將開建的“圓明園”,既不是對北京圓明園遺址的倣建,更不是重建,而是建造一個“圓明新園”,並且
這個“圓明新園”還申請了注冊商標,不存在侵犯知識產權問題。不過,這些解釋難以自圓其說。比如,橫店方面稱為建圓明新園,在北京設立辦事處12年之久,丈量了圓明園遺址內的所有建築尺寸,並稱到國家圖書館和相關建築設計單位查找了圓明園建築的資料。如果屬實,說“圓明新園”既非倣建更非重建,是“創新”,豈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橫店有沒有資格修建“圓明新園”,筆者不再贅述,而筆者更關心的是橫店的“圓明新園”的葫蘆裏,到底裝了什麼樣的寶貝。
    規劃中的圓明新園項目,計劃佔地6000余畝。我國的《土地法》,是不可能允許一個縣級小市的土地部門審批這麼大一塊土地的(哪怕不是耕地)。東陽市有關部門不惜違規也要協助申報,為達目的,化整為零,一塊一塊審批。只能說,“圓明新園”寄托了該市國土資源部門甚至是市政府的烏托邦吧。至于什麼樣的烏托邦,最可能的答案是,6000畝地上種不出現金鈔票,種出的莊稼不能為東陽市的GDP有實質性的貢獻。為政績而違規,遭到輿論的批評又算得了什麼?
    橫店的“圓明新園”項目方,建設這個園區,又寄托了什麼樣的烏托邦?為遊客上一堂愛國課?按照項目方負責人的說法,他們恐怕沒有這麼“高尚”。因為非倣建亦非重建而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圓明新園”和象徵著中國恥辱的圓明園遺址,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商業性的巨額投資,只能是賺錢。
    橫店的“圓明新園”,充其量是一種商業符號。這樣的符號,只要有錢、有地,完全可以批量生產。如此中國符號,價值何在?(劉海明)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8-03/05/content_7720885.htm
 
 
故宮博物院的曆史沿革
 
  故宮爲中國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開始營造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被逐出宮禁。在這前後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裏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城內宮殿建築布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的人民群衆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紫禁城宮殿位于北京城中心,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占地面積723600余平方米(一說爲780,000平方米),周圍環以10米高的城牆和和52米寬的護城河,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南名午門,北稱神武門,左右爲東、西華門,其中午門和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內古建築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一說爲163,000平方米),整組宮殿建築布局謹嚴,秩序井然,其布局與形制均嚴格按照封建禮制和“陰陽五行”學說設計與營造,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爲中心,東西輔以文華、武英二殿,統稱爲“外朝”,是明、清兩代皇帝辦理政務、舉行朝會及其他重要慶典的場所。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層漢白玉石臺基上。其中太和殿面積2,370平方米,高33.33米,重簷廡殿黃色琉璃瓦頂,是現存中國古代建築中最高大的建築,是封建皇權的象征,皇帝登極、萬壽、大婚、冊立皇後等均在這裏舉行。保和殿頂爲重簷歇山式,殿內沿襲宋、元“減柱造”法式,空間開闊,在清代是宴請王公、舉行殿試等的地方。
  由神武門方向眺望故宮 紫禁城後半部(北半部)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爲中心,左、右爲東、西六宮,後爲禦花園,分別爲皇帝、皇後、妃嬪們的寢宮和活動場所。在此以外,東有皇極殿、寧壽宮、養性殿、樂壽堂等建築,習稱外東路,爲准備皇帝退位後生活所建。西有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等建築,習稱外西路,專供皇太後、太皇太後、太妃、太嬪等起居之用。皇子們的居所原在東、西六宮之後,稱東、西五所,後遷至寧壽宮之南,稱南三所。所有後半部統稱“內廷”。清代雍正之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乾清宮改爲接見外國使臣場所。乾清門外東有九卿房,爲九卿值班處;西有軍機處,爲軍機大臣值班所。養心殿位于西六宮南,爲皇帝日常辦公地,同時在此召見臣僚。與之相對稱的地方爲奉先殿,是供奉祭祀祖先處。整個紫禁城宮殿建築,是中國曆代宮殿建築的繼承與發展,是中國現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偉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故宮博物院的建院和開放】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王朝政府宣布退位,這座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根據當時臨時革命政府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帝溥儀卻被允許“暫居宮禁”,即紫禁城後部的“後寢(內廷)”。當時的政府決定,將熱河(承德)行宮(即承德避暑山莊)和盛京(沈陽)故宮的文物移至故宮前半部的“前朝(外朝)”部分,于1914年成立了古物陳列所。
  溥儀居宮內,一直與亡清殘余勢力圖謀複辟,且以賞賜、典當、修補等名目,從宮中盜竊大量文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嚴重關注。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組織攝政內閣,修改對清皇室優待條件,將溥儀逐出宮禁,接管了故宮,同時成立“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負責清理清皇室公、私財産及處理一切善後事宜。1925年9月29日,“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制訂並通過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大綱》,設臨時董事會“協議全院重要事物”,由董事嚴修、盧永祥、蔡元培、熊希齡、張學良、張璧、莊蘊寬、鹿鍾麟、許世英、梁士詒、薛篤弼、黃郛、範源濂、胡若愚、 吳敬恒、李祖紳、李仲三、汪大燮、 王正廷、于右任、李煜瀛等21人組成。又設臨時理事會“執行全院事物”,有理事9人。下建古物館、圖書館。李煜瀛爲臨時董事兼理事長,易培基任古物館館長,陳垣任圖書館館長。
  “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曾對故宮文物逐宮逐室地進行了清點查收,事竣後整理刊印出《故宮物品點查報告》共6編28冊,計有9.4萬余個編號117萬余件文物。據1925年公開出版的《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報告》一書所載,清代宮廷遺留下來的文物包括三代鼎彜、遠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書法名畫、宋元陶瓷、琺琅、漆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匏、金銅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後妃嬪服飾、衣料和家具等等。可謂金翠珠玉,奇珍異寶,天下財富,盡聚于此。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圖書典籍、文獻檔案。爲此故宮博物院下設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分別組織人力繼續對文物進行整理,並就宮內開辟展室,舉辦各種陳列,還編輯出版多種刊物,公開資料,進行宣傳。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人文薈萃,極一時之盛。
  經過一年的緊張籌備,于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門前廣場舉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禮,並通電全國,宣布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放的第一天,人們以爭先一睹這座神秘的皇宮及其寶藏爲快,北京市內萬人空巷,交通爲之堵塞,此亦成爲當天各大報紙的重大新聞。
  【故宮博物院的中央政府接管】
  1926年,李煜瀛、易培基受到段祺瑞政府通緝,被迫離開北京,清皇室致函斡噱孚,要求溥儀回宮,故宮博物院存亡危在旦夕,臨時董事會、理事會改而成立了“故宮博物院維持會”,以支危局。1927年9月,張作霖所控制的政府又宣布成立“故宮管理委員會”,強行接管故宮博物院。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結束。6月,南京國民政府接收了故宮博物院。10月5日頒布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及《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規定“故宮博物院直隸于國民政府,掌理故宮及所屬各處之建築、古物、圖書、檔案之保管、開放及傳布事宜 (按:所屬各處系指故宮以外之大高殿、清太廟、景山、皇史宬、實錄大庫等 )”。國民政府任命理事27人,複由理事會推舉理事10人。李煜瀛任理事長,易培基任院長,院以下設秘書處、總務處、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古物館館長爲易培基(兼),文獻館館長爲張繼,圖書館館長爲莊蘊寬,至此故宮博物院大局初定。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南遷和一分爲二】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日本帝國主義鯨吞了中國東北領土,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又步步進逼華北,形勢危急。1933年,易培基遭誣陷離職。馬衡接任院長。同年,故宮博物院爲保護其文物安全,不至遭戰火毀滅或被日本帝國主義掠奪,決定采取文物避敵南遷之策,擇其精要裝箱南遷,並在南京建立文物庫房,成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從1933年2月至5月,先後檢選出文物、圖書、檔案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運抵上海,後又運至南京。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南遷文物又曆盡艱險,沿三路輾轉遷徙至四川,分儲于巴縣、樂山、峨嵋山等地。日僞占領時期,故宮博物院在北平僅勉強開放。日僞從故宮掠走銅缸、銅炮、銅燈亭計149件,溶毀制造武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北平收複,國民黨政府再度接收故宮博物院,馬衡繼任院長,三處南遷文物複集中于重慶,于1947年運回南京。1947年9月,古物陳列所合並至故宮博物院。
  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宮博物院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接管。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故宮博物院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但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即將渡江之際,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2,972箱文物運往臺灣,後于臺北市士林外雙溪建立新館,公開對外展出。余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後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一萬余箱,但至今還有2,176箱仍封存于南京庫房,委托南京博物院代爲保管。
  在這場長達十余年的戰爭期間,由于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不畏艱難險阻,盡職盡責,南遷文物數量雖巨,卻沒有一件丟失和損傷,故宮人員的精神、事迹,可歌可泣。可又是因爲這場戰爭,致使故宮的文物分處異地,博物館也正式分爲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份祖國傳統文化之珍藏應是一個整體,而尤與紫禁城建築不可分離,人們相信,終有一日,其終將得以完璧。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發展曆程
  【建築維修和整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職工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拔除雜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50年代初,從宮內清除出去的上百年的垃圾竟達250,000立方米,自此院容煥然一新。故宮博物院制定了“著重保護、重點修繕、全面規劃、逐步實施”的古建維修方針,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許多殘破、滲漏、瀕臨倒塌的大小殿堂樓閣得到了修複和油飾,愈顯金碧輝煌。院內各處高大宮殿都安裝了避雷設施,又以巨額投資建設了防火防盜監控系統和高壓消防給水管網,使這座古老的宮殿建築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護。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徹底整治了環繞故宮的筒子河,更好地凸現了昔日皇城的風貌。
  【管理機構調整】
  1951年故宮博物院業務管理機構進行了調整,院以下設陳列、保管、群衆工作、古建築管理等部及圖書館。文獻館改稱檔案館,後劃歸中央檔案局,成立了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1954年建立了文物印刷工廠。同年夏吳仲超接替馬衡任院長。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故宮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故宮博物院設有陳列、保管、群衆工作、古建築管理、開放管理、服務等部及研究室、圖書館、出版社、文物修複廠、文物保護科學實驗室、古代建築修繕隊、安全保衛處等機構。
  【文物整理充實和庫房維修】
  1949年以後,對故宮的文物重新進行了整理編號,計有“故”字號文物78萬余件,加上新入藏的“新”字號文物21萬余件,總數近百萬件。建院以來,對文物進行了科學鑒定、分類,利用故宮舊有房屋按文物類別建立了一系列庫房。爲確保文物安全,除了不斷改善庫房條件、制定嚴格的文物保管和使用規章制度外,逐步引進現代化設備,開展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對原有損傷、殘壞、破舊的文物,進行了修複,重要文物加以複制,迄1985年累計達1.1萬余件。
  在文物工作方面,五六十年代的重點是對故宮博物院舊藏的清宮文物重新清點核對,登記造冊,進行鑒別、分類和建檔,糾正了過去計件不確之處並增補了遺漏的文物,例如從雜物堆中發現了用草簾裹著的象牙席、修複漱芳齋戲臺時發現在地板下存放的傳爲唐代盧棱伽的《六尊者像》冊等。通過長達十余年的工作,總計清理出清宮舊藏文物七十一萬余件。與此同時,還通過國家調撥、向社會征集和接受私人捐贈等方式,新入藏文物達二十二萬余件之多,大幅度地填補了清宮舊藏文物時代、類別的空缺和不足,諸如石器時代的彩陶,商、周時代的青銅器、玉器,漢代的陶俑,南北朝時代的石造像,唐代的唐三彩等。而新入藏的古代法書名畫尤爲大宗,爲世所注目。如晉代陸機《平複帖》、王珣《伯遠帖》、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卷》,唐代韓滉《五牛圖卷》、杜牧《張好好詩卷》,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宋代李公麟《臨韋偃牧放圖卷》、郭熙《窠石平遠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等,均是人間瑰寶。此項工作數十年堅持不懈,近年還從市場上以巨資購回宋代張先《十詠圖卷》,元代乃賢《城南詠古詩》,明代沈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清代石濤《高呼與可圖卷》等,尤其前兩件是溥儀以賞溥傑爲名從宮中盜出而流散民間的,今日複歸寶藏。
  爲保護好這批數量巨大的古物瑰寶,從五六十年代起對原有庫房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采取了防潮、防蟲的各種措施。九十年代後又建立了新的文物庫房,可入藏文物六十余萬件。新庫房恒溫、恒濕,防火、防盜,並采用現代化技術自動控制,可保文物安全無虞。自1950年開始,組建了文物修複工廠,1980年擴建爲文物保護科學技術部,繼承、利用傳統工藝技術和引進自然科學新成果,對殘損的文物進行修複,數十年來爲本院及兄弟單位累計修複文物達十一萬余件。
  午門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近況【藏品分類】
  作爲中國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該院所藏文物一類爲清代宮中曆史文物和奇珍異寶;另一類爲中國曆代文化藝術作品。包括有青銅器、玉及石質雕刻、古代印璽、法書名畫和碑帖、 古代陶瓷器、 絲織刺繡品、漆器、琺琅器、金銀器、竹木牙質雕刻、文房用具、明清家具等。其中如春秋立鶴方壺,戰國秦石鼓,晉陸機平複帖、王詢伯遠帖,唐青釉鳳頭龍柄壺、大聖遺音琴、韓滉五牛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王希孟千裏江山圖,元楊茂剔紅牡丹紋尊、朱碧山龍槎銀杯,明萬曆孝端皇後鳳冠,清大禹治水玉山等作品,均在海內外久負盛名。
  【陳列與展覽】
  爲了使院藏瑰寶和廣大觀衆見面,在陳列展覽方面,除了保存和複原三大殿、後三宮和西六宮等處的原狀陳列之外,又不定期開辟了青銅、陶瓷、工藝、書畫、珍寶、鍾表等專館,供參觀者欣賞。還開設有臨時展廳,舉辦各種主題性展覽,如近年來的《古書畫真僞對比展》、《古陶瓷真仿品對比及古窯址資料展》、《清代宮廷包裝藝術展》、《五十年入藏文物精品展》等,都是廣受社會各界歡迎的展覽。同時也引進國內各兄弟博物館和國外的收藏文物展。
  故宮博物院的陳列展覽分兩大類,一類爲宮廷史迹原狀陳列,目前保存和恢複的有前三殿、後三宮、西六宮、養心殿等多處。與宮廷曆史有關的文物專門陳列有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的宮廷收藏珍寶陳列(珍寶館)、奉先殿的宮廷藏鍾表陳列(鍾表館)、乾清宮東廡的《清代典章文物展覽》、坤寧門東板房的《清代玩具展覽》、閱是樓 (養性殿東側)的《清代戲劇文物陳列》。另一類爲曆代藝術陳列,開辟有專館長期或定期展出藏品。現有保和殿及其東西兩廡的《曆代藝術館》,齋宮、誠肅殿、景仁宮的《青銅器館》,承乾宮、永和宮的《陶瓷館》,鍾粹宮的《明清工藝美術館》,景陽宮的《文房四寶館》,皇極殿東廡的《銘刻館》,皇極殿及其西廡的《繪畫館》。《繪畫館》爲不定期展覽場所,經常輪換展出院藏曆代法書名畫。故宮博物院還舉辦各種臨時特別展覽,較大規模的展出有《敦煌藝術展覽》、《五省市出土文物展覽》、《三門峽出土文物展覽》、《全國流散文物展覽》、《漢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展覽》、《全國出土珍品文物展覽》、《故宮博物院建院60周年展覽》等。
  【對外交流】
  北京故宮博物院還組織小型文物展到各省市博物館展出,並應邀到國外舉辦各種形式的展覽,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此類展覽愈見頻繁。自1935年故宮文物第一次出國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以來,已到過亞、歐、美、澳四大洲的衆多國家和城市展出,赴展的國家有英國、美國、法國、前蘇聯、德國、奧地利、西班牙、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所到之處,無不引起當地觀衆的極大興趣,使異國的人民得以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和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藝術,爲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近十幾年來,北京故宮博物院觀衆人數逐年增加,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衆600—800萬人次,而且,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觀衆的人數有增無減,可見人們對紫禁城的興趣長盛不衰。
  【學術研究和文獻出版】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是以清代皇室藏書爲基礎建立起來的文物博物館專業性圖書館。抗日戰爭時作爲“古物南遷”的善本、珍本圖書有1334箱總計157602冊又693頁,其後被運至臺灣。1949年以後,不斷購進和接受私人捐贈圖書,現有藏書50余萬冊。古籍圖書有清內府刻本(殿本)、抄本、明、清坊刻、家刻本等珍貴版本。內容以史志、天算、金石、書畫、佛經和曆代諸家文集爲主。除大量漢文書籍外,還有一批滿、蒙、藏、回文書籍。其藏書是中國現存古籍圖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建院以後,故宮博物院在清點整理的基礎上,即著手編輯、印刷院藏各種文物圖錄和圖書檔案資料,出版定期刊物,向社會各界廣泛介紹故宮的宮殿建築和文物收藏。曾出版的定期刊物有《故宮周刊》、《故宮旬刊》、《史料旬刊》等。1949年以後,編輯出版的大型圖錄、集冊有《故宮博物院藏曆代名畫集》、《故宮博物院藏曆代法書選集》、《故宮博物院藏瓷選集》、《故宮博物院藏工藝美術品》、《紫禁城宮殿》、《國寶》、《清代宮廷生活》、《國寶薈萃》、《故宮博物院藏珍品文物全集》(共60卷,已出版18卷)等等,不勝其數。現定期刊物有季刊《故宮博物院院刊》、雙月刊《紫禁城》。1983年成立了紫禁城出版社,專門負責編輯出版任務。
  故宮博物院同時也是一個文物博物館學術研究單位。根據1928年《故宮博物院組織法》規定,“故宮博物院因學術上之必要,得設各種專門委員會”。1929年組織了院內外有關專家、學者,成立了文物專門委員會,對院藏文物進行了初步評審和鑒定。1949年以後,曾多次組織院內外專家、學者對院藏各種文物重新進行鑒定,並根據其曆史和藝術價值的高低,劃定和區分其等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對文物、建築、園林、古籍、宮廷曆史及博物館學的研究。1953年成立了學術委員會。
  【數字化改革】
  從1997年起,爲了適應故宮博物院深化改革開放的需要,院內組織機構又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將原先分置的保管、陳列和研究三個部門進行改組,成立了古器物部、古書畫部、宮廷部和展覽宣教部。新組建了資料信息中心,專司推進故宮博物院的信息化工作。陸續投入資金,引進現代科學技術,開通了故宮院內的計算機光纖網絡系統和各類管理用數據庫,又利用聯通世界的國際互聯網建立了故宮博物院的網站。現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這個網站將使遠在異地的人們也可通過互聯網暢遊這座神秘的宮殿,一窺故宮雄奇瑰麗的建築和琳琅滿目的文物收藏。建立一個全新意義上的數字故宮已不再是夢想。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發展曆程
  【新館建設】
  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文物運臺後,先存臺中市,租借臺中市糖廠倉庫存放。1950年4月,臺中郊外霧峰鄉吉峰村倉庫落成,運臺文物隨即遷入新庫存貯。1957年,在亞洲協會贊助下,在庫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陳列室,公開展覽所藏文物。  
  1965年,在現址建成新館,坐落在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新址爲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爲中山博物院。臺灣“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規程》,規定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由故宮博物院保管使用,將來國家統一後,遷臺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
  【文物清點整理】
  中央博物院歸並故宮博物院後,故宮博物院全部文物由臺中運至臺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爲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開幕。至此,運臺文物才得到一個適當的保存環境。運臺文物主要爲書畫、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琅、雕刻、文具、圖書、文獻及其他工藝品,初爲230863件,中央博物院並入後,增至242592件。連同整理後的檔案30余萬件及受贈、收購1萬余件,目前共有60萬件。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近況
  【展覽】
  該院陳列展覽強調配合旅遊觀光事業及爲大衆服務的原則,院內辟有銅器、瓷器、玉器、書畫等各種陳列室。先後舉辦“商周青銅禮器展”、“中國瓷器的發展”、“書畫精華特展”、“故宮藏玉”、“中華民國開國史料展”等展覽。在建院60周年之際,舉辦了大型綜合陳列“華夏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關系特展”。還在院內開辟了“三希堂古典茶藝雅座”和仿宋、明庭園“至善園”。爲了方便外地民衆參觀,還舉辦了巡回文物展覽,深入許多市縣展出。
  【學術研究和文獻出版】
  該院出版了《中華五千年文明集刊》、《國之重寶》、《惠風和暢》、《文物光華》、《故宮寶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山水畫皴法點苔之研究》、《清代通鑒長編》等著作,並影印出版了文淵閣《四庫全書》。院內還有定期刊物《故宮文物月刊》和《故宮學術季刊》等。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2190033/20090226073929/

 
另參本館:<故宮的歪名運動><故宮真的變新宮>
 
 

 

台長: 阿楨
人氣(8,455) | 回應(169)|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票價割喉戰
此分類上一篇:客語文字化

顯示全部169則回應

圖博館
因為太敢指出贗品她被書畫鑑定界禁言了幾十年2018.1.22 vista看天下

  2017.10.8,83歲的藝術史學家、書畫鑑賞家徐小虎出現在中央美院,她一襲藍色褂子披身,短短的銀色捲髮貼在頭皮上。她將這場為新書做的活動變成了一堂課,講述如何給元代畫作斷代和鑑定。
  5年前,她在中國美院講過同樣的課。當時,講台下正準備報考研究生的顧彬“完全不知道這個人是誰”,搜遍網絡,“連一篇相關鏈接都沒有”。
  這本不該是徐小虎應有的待遇。她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中國藝術,師從中國傳統繪畫的“最後一位傳承者”王季遷先生,用了近50年時間給中國古代書畫斷代,構建了一套獨特的研究方法專門用來研究台北故宮藏畫,並因此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這套獨特的研究中國美術史的“徐氏方法論”得出的結論也是令人震驚的——在台灣大學任教期間,深入研究了“元四家”之一的吳鎮的繪畫後,徐小虎認為,台北故宮收藏的50多幅吳鎮作品中,“只有三幅半是真的”。
  這種顛覆性言論撼動了不少學者的研究根基,她因此被台灣書畫鑑定界列入“黑名單”,被排擠、禁言幾十年,成了整個學界中的那個“被遺忘的學者” 。
  對此,陳丹青的評價是:“徐小虎針對古畫真偽的個案進行研究,具體到某個疑點,這是極其枯燥漫長、雖然充滿驚喜但很不討好的工作,堪稱'興奮完了就遭罪',但是她堅持了五十年。”
  “麻煩製造者”
......
2018-01-23 09:37:26
圖博館
儘管不免失落,但徐小虎在追求真相的路上依舊堅定的像一個鬥士。這些年,她仍不斷更新著自己的鑑定結果:教科書上五代著名畫家董源的畫沒有一張是真的;台北故宮所藏唐僧懷素的《自敘帖》不可能是唐朝的書法……
  2012年,《被遺忘的真跡》被“理想國”引進、終於出了簡體中文版。在理想國學術館主編馬希哲看來,徐小虎的著作儘管在學界有爭議,但“並非不是一件好事”,書中所提出的方法論也確實對學術研究很有意義。
  也是在這一年,身處爭議漩渦幾十年的徐小虎去尼泊爾的深山里修行,除了參加活動,很少離開這裡。
  今年9月,徐小虎的新書《南畫的形成:中國文人畫東傳日本初期研究》再次由理想國出版。她也因此走出尼泊爾的深山,再度來到北京。
  在一系列的新書活動中,徐小虎習慣用“小虎”稱呼自己,每當說到一個有意思的結論,她就會忍不住開心地笑起來。參加活動的年輕人紛紛用“可愛”來形容她,而她本人也在做一件更可愛的事——她期待建立一部“沒有大師的中國書畫史”,在這部歷史中,書畫不分大師還是無名氏,只論創作年代和藝術價值。
http://collection.sina.com.cn/yjjj/2018-01-22/doc-ifyquptv8497011.shtml
2018-01-23 09:38:22
jsoujsou
兩岸故宮

(大陸故宮文創又一後發先至超越台灣故宮。
那當然,台灣故宮忙著反中。)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048685

故宮文創一年銷售額超十億營銷收入去向何處?

據中新網2018.3.27報導,從前幾年高高在上的故宮博物院到前幾天引起廣泛關注的“俏格格娃娃”,故宮近年來的改變一直備受關注。不過,故宮是如何一步步走進人們生活?網上那些“爆款”文創產品如何產生?營銷收入又去向何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日前做客某檔互聯網視聽節目時給出了答案。
  不能沉睡在“世界之最”裡
單霽翔剛到故宮當院長的時候,辦公室給了他一份故宮博物院的介紹,其中寫了故宮諸多的“世界之最”。但單霽翔覺得,當自己真正走到觀眾中間,這些“世界之最”都沒有了。換句話說,這些“世界之最”當時和遊人存在著不小的距離。
  “你說館舍宏大,但70%的區域都立一個牌子——非開放區域,觀眾止步;你說藏品多,但99%的藏品沉睡在庫房裡;你說你的觀眾多,但80%的觀眾進故宮後目不斜視地往前走,先去看皇帝坐在哪,再去看皇帝躺在哪,看皇帝在哪結婚,最後穿過禦花園走出去了,根本沒把你當成博物館,只是到此一遊。”他說。
  這些“世界之最”有意義嗎?“我認為沒有意義。”在單霽翔看來,故宮不能沉睡在這些“世界之最”裡,人們能從遊覽故宮過程中獲得什麼,才是有意義的。“反過來說,就是文化機構能給人們奉獻什麼。”
  為此,故宮花了3年時間對10項室內環境、12項室外環境進行大整治——拆除總面積約14800平方米的135棟臨時建築、新增1400把椅子、全面採用電子購票、不斷修繕古建並擴展開放面積……
  文化遺產如何“活起來”?
不過,在文化遺產“既保護好,又活起來”的新共識下,故宮並未止步於此。
“古建、文物有燦爛的過去,也應該有尊嚴的現在,還應該健康地走向未來。過去我們從事文物工作,經常把它們視為被欣賞、被研究的對象。但現在看,它們是有生命歷程的、可以活起來的。”單霽翔說。
要改變,就要讓這些古建、文物接觸更多的人。但觀眾來得再多,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故宮的網站經過三次提升,現在每天至少有一百萬人次的訪問量。
“我們在網上公佈了全部藏品。現在又搭建了三個攝像室,每天緊張地工作,源源不斷地用高清晰的攝像手段,把藏品照片補上去。除了藏品還有紫禁城的古建築,也要把這些照片在網上進行展示。”
2018-04-02 06:44:25
jsoujsou
用文創產品拉近故宮和普通民眾距離
同時,為了拉近和普通民眾距離,故宮近年推出了眾多文化創意產品。
在單霽翔的記憶中,過去的文創產品基本都是複制,“一廂情願地把我們認為很好的東西複製以後擺在那,也沒什麼人買”。“現在我們懂得了要研究人們生活需要什麼,大家的碎片化時間怎麼利用;還要挖掘自己藏品的信息,把藏品信息和人們的生活需求聯繫起來,才能出文創產品。”
故宮文創有不同專類的團隊,故宮也鼓勵這些團隊多做沒嘗試過的東西。“我們研發故宮文創小商品的團隊,每個月都會有幾十、上百種文創產品,經過市場檢驗,然後淘汰。我們也會與知名設計師合作,出成品以後我們可以和設計師簽約。”單霽翔說。
故宮每次展覽也都會配套一批文創產品。“比如《千里江山圖》展出的時候,我們就研發了一批跟'千里江山'書畫有關的文創產品。”
現在,故宮有480種手機殼,有“正大光明”的充電器,還有為兒童研發的拼裝玩具、故宮箱包、朝珠耳機……
  經過五年的研發,到去年年底,故宮文創產品突破了一萬種,而大前年的銷售額就已超過十億元。“我們現在完全能說,故宮商店裡賣的每一件東西都是自己研發的。”
  營銷收入去向何處?
每年巨額的營銷收入用在何處?單霽翔給出的答案是——孩子。
商品只是文化傳播載體,故宮更關注的是教育。而在學術研究之外,面對學校、社區的教育成了這些營銷收入的“用武之地”。
單霽翔說,故宮在和不少學校研究綜合實踐課程。“今天已經有四十多個這樣的課程應用到各學校不同年級的孩子中間。每個這樣的課程都會有一個學習卡、一個材料包,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拼拼貼貼、剪剪畫畫,把自己做的成品帶到學習生活中去。”
他直言,前年、去年,故宮的教育活動都是2.5萬場。每次都爆滿,孩子們串朝珠、畫龍袍、做拓片……“所有這些全是免費的。我們把大量的營銷收入投入到孩子們身上。因為我們堅信,這些活動讓他們長大後一定會成為對中華文化熱愛的一代人。”
  回應
故宮教育活動能不能推向全國學校開放?只在北京作用有限。
往香港推廣了啊,人家遊行抗議
服務業是發展方向,如果每個博物館都能這樣獨具慧眼,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一步一步來吧
2018-04-02 06:45:51
jsoujsou
故宮南院遊客續縮水 一年不如一年2018-01-06 聯合報

故宮南院開館二年多,遊客人數直直落,最少單日不到三百人,且BOT案仍停擺,今年啟動新故宮計畫,增建「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希望增加參觀人潮。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特別視察「國寶館」預定地,要求國寶館務必如期、如質完工,BOT案應妥善處理,南院也可展出北故宮重要、受歡迎的文物。
  故宮博物院長林正儀認為,現在故宮南院BOT計畫中大量增加飯店、餐廳等商業空間,與原招商目標不符,只能先照合約走,未來不排除政府接手經營。
  故宮南院一○四年十二月廿八日啟用試營運,最初採預約、免費入場,一○五年參觀人數約一百四十七萬人次,去年衰退至九十七萬人次。
  為搶救失去的參觀人潮,前年十一月十五日起,故宮南院延長嘉義縣市居民,憑身分證下午三時起免費入館。今年元月起至八月底,推出「南北聯券」優惠,鼓勵購票者看完一處故宮後,憑券三個月內,可免費再到另一處參觀,及「百萬學子遊故宮」。
  賴清德致詞強調,BOT案目前停頓要趕快解決,如可繼續就繼續,如不行就結束,讓好的機會可以進來,這樣的加乘效果會更強。
  他表示,「國寶館」成立後,對中南部文物典藏、修復、展覽及教育將有很大幫助,希望以此提升中南部藝術修復技術、培養人才,發展成新產業。
  林正儀表示,嘉義位置相對比較偏遠,南院空間「天不時、地不利」,又介紹冷門的亞洲文化藝術,呈現方式也不吸引人,加上近年全世界博物館參觀人數普遍下降,他才提出新故宮計畫,已獲行政院大力支持,通過總預算卅七點一億元在南院增建「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
  林正儀說,國寶館興建到完工還要四年,為提升故宮南院參觀人數,已提出國寶廳計畫,今年南院高麗青瓷展結束後,在該展場成立國寶廳,讓更多北故宮文物能在南院展出。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蕭博仁說,「政治歸政治、文化觀光歸文化觀光」,希望政策延續,帶動文化觀光,政府一體,政黨輪替,BOT案政策應延續,不是去翻前朝舊帳。政府推南向政策,故宮對東南亞旅客較無吸引力,政府應考量市場需求,旅行業了解市場,但重大文化投資前未找他們溝通,希望故宮南院能創造讓遊客有非去不可的吸引力。
  回應
不是光故宮南院而已,諸君看台東的原民博物館一天有幾個人看?只為政治不問效益,再讓妳們玩下去,早晚年輕人都得到海外打工,一手好牌玩到倒莊,真是可悲.
2018-04-02 06:47:24
jsoujsou
故宮南院,矛盾的總和2018-01-07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執政的一大特色是挖洞補洞,只求粉飾眼前太平,把新洞留給未來。為廢核而增加燃煤,為拚經濟而濫興前瞻建設,為拚綠能而破壞環境,皆是如此。但這些愚昧的決策,全都比不上故宮「南院」荒唐,那才是矛盾的總和。
  開院兩年的故宮南院,去年參觀人數急降三成四,有時單日還不到三百人。可想而知,主要是受蔡政府兩岸政策影響,來台陸客驟減有關。政府不思改善兩岸關係以創造客源,賴揆卻宣布要啟動「新故宮」計畫,在南院增建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還要推動飯店及商業空間擴建的BOT。真不知這在想什麼?
故宮當初設立南院是為「南北平衡」,讓南部民眾不必北上也能看到國寶。但在民進黨的「反中」政策下,南院卻成為獨派發威的舞台;一開展,就有人向十二獸首潑漆,故宮隨即將這些展品全部「斬首」卸除。南院反中意識形態這麼嚴重,故宮館藏不斷南送,不怕有何不測嗎?
  說穿了,「反中」和「故宮」是相剋的概念。既然鼓吹反中,又要用故宮國寶作為招徠,是自相矛盾。而客源既已後繼無力,卻還要擴大「國寶館」及BOT案,這是挖坑補洞,只會愈補愈大,債留子孫。
故宮院長林正儀說,南院展出的是「冷門」的亞洲藝術,所以不吸引人。但若連亞洲藝術都嫌冷門,「國寶修復」會更吸引人嗎?以民進黨的作風,至少要發送參觀者禮品和補貼,才有用吧!

另附【新圖博館】《實然觀》:
  既然中國關聯性思惟及表意文字充滿詩意,自然會使中國的文學藝術和食衣住樂,以意象韻味為至上,這反映在中文如何用「意象生動」「寫意」「氣韻生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吳帶當風」「行雲流水」「玉潤珠圓」「字正腔圓」「長袖善舞」「神韻」「韻味」「回味無窮」「餘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品味」「借景自然」等來品評詩詞、書畫、佛像、音樂、吟唱、蹈舞、戲曲、美食、園林等。
  因本節〈社〉著重於中國民族性和文化史,故先以工藝的玉器、瓷器、青銅和玻璃等之意象神韻,來連結歷史的分期爭議。
2018-04-02 06:48:58
jsoujsou
以下想一口氣道出我的中國民族文化觀又唯讀者讀地斷了氣故勉強分段如下:自清末慈禧太后偏愛至今一般人看重冰透的翡翠(冰透則冰冷偏理性一眼看穿不耐看、但翡翠玉器仍存中國的自然/吉祥物/詩詞等造形之感性意象神韻可回味,但西方的水晶/玻璃尤其鑽石、在幾何造形下、愈加冰冷不耐看、若非炫富保值、實難在中國推廣,當然時髦心理下、會有人嚐鮮,但很難像日本成為結婚必配、畢竟日本大化革新雖唐化沒接受中國「玉潤珠圓」加上明治維新脫亞入歐西化、故西方鑽商廣告「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易成),但自古至今行家皆崇尚、心靈手巧精琢細磨出「玉潤珠圓」的羊脂白玉器(瓷器亦然,行家皆尚宋瓷天青白潤之秀美、而貶明清五彩俗艷五色令人目盲,宋瓷雖有青瓷冰裂紋和鬥茶用黑曜碗之丑美[丑也是種美、如奇石根雕之皺漏瘦透和戲曲的名丑角、這與老子的美之為美斯惡矣之辯證美學有關],但不像日本的茶道茶碗、一刀木雕、金漆裂紋等皆尚殘缺拙糙之美、這與日本人的物哀美學或不夠心靈手巧有關、故日本所謂工匠精神在日本第一泡沫後可能是鑽牛角尖磨洋工,而不像中國心靈手巧+經濟性原則下之成本性創新、使得中國製造升級為創造智造行銷全球[中國心靈手巧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中國廚師單靠一把刀一鐵鍋鏟便能走遍天下、切炒出所有美食、遠勝日法廚師,舞蹈戲曲也常用手中道具意象來擴展韻味、比如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四美圖》李玉剛男扮女裝的水袖/李在《新鏡花水月》有更炫的表演、「頌賢」的男袖子至於女袖多不勝數、北京舞蹈學院「點絳唇」的鏡子、京劇「貴妃醉酒」的杯子、越劇「西廂記」方亞芬的扇子之唱作俱佳於昆曲「牡丹亭」、這些道具要在西方芭樂舞者手中將會手足無措/雖偶有執扇的如卡門,連體操成績也逼得國際奧委會以難度太高不安全欠創意而多次修改評分標準之小動作來壓制中國、畢竟中國人的矯健身材加心靈手巧早已顯現於雜技和武戲身段上了、但中國不會小心眼限制人高馬大的黑白人打球賽跑、可是以契約理性自居的西方「國際」卻在各方面玩定標準的多標把戲、不拿回定標權中國是很難崛起的],這顯然與中國關聯性思惟及表意文字以意象韻味至上的審美觀為有關,
2018-04-02 06:50:57
jsoujsou
但關聯性思惟和心靈手巧、何時又如何演化出來的、卻很難還原了,只知現代中國或東亞黃種人的腦容量比其他尤其人高馬大的黑白人還多(這從演化的經濟性原則易解,因腦只占人體的2%、卻要耗20%以上能量,故有「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俗見,雖然彼此只是關聯性而非因果性關係、無論在中國右筷與代表理性的左腦之右手相互演化、或心靈手巧出需高度創造力的繅絲、造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水密艙、馬蹬[加百煉鋼環首刀成就漢武帝征伐西城之騎兵]、瓷器、製茶、豆腐…等獨創上),但見約五千年前(此時歐亞非大陸的四大河流域、不約而同的發展出中東、埃及、印度、中國等四大農業文明,這顯然與約萬年前冰河期結束、該流域逐漸暖濕有關,後衰也與地球繞太陽轉軸傾斜角度變化所造成的逐漸乾旱、人為過度砍伐森林、中國則需加印度板塊擠壓青藏高原隆起隔絕印度洋水氣北送等有關)中國北起遼河的紅山文化之玉龍、南至長江的良渚文化之神人獸面紋玉雕就已精琢細磨,這不只反映了心靈手巧、還影響到之後華夏中原文明以龍的傳人自居(商朝來自東夷[周秦則自西戎]本像南蠻以鳥為圖騰、但商青銅器之龍及饕餮紋、卻是融合了西戎北狄等四方而成一象徵天下觀的新圖騰,這非東方孤例、古埃及的鳥蛇皇冠就象徵了上下尼羅河流域之統一、而尼羅河神又是埃及國神,故褒貶龍者和褒貶漢者一樣,皆不知中國是以文化而非血統種族來判華夷、只要認同中華文化即使夷人也華心反之則華人夷心
  [故所謂漢服/字/人皆源自南蠻之楚漢、唐服/正楷/人含旗袍亦源自胡漢融合,而大漢沙文主義所言:簡體字非漢字乃邪體,不只不知清末民初以來漢字和儒教等傳統因承擔了中國衰弱的重責、而被從天下中心自大之右極陷於全盤西化自卑之左極的「邪者磚家叫獸/織識分子」之漢字革命史:先簡後併終廢、當然中國關聯性思惟及表意文字的歷史實相證明中文不但廢不了連併音化也不行(日文的漢字與假名共用故廢不了而韓越漢字與併音分用故廢的了)、至於簡繁正邪之爭是一時的無謂,畢竟腔調字形非表意之體、能表達詩詞吟唱之韻味只具四聲調的北方官話(相較於古漢語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少了入聲、從明清以北京為京城故北京話成了白話文/國語/普通話之基礎、此過程似法語以巴黎話為基礎)亦優於保存多聲的南方方言(但音階南五北七);
2018-04-02 06:53:39
jsoujsou
雖然電腦輸入下簡繁已無學習優劣之別、但既已約定成俗、就不必改繁除非為了書法美感、雙方能識簡/繁寫繁/簡便可,也不知中文只要還是表意就能發揮統一中國的作用、如像台羅併音則與台獨關聯、羅馬帝國的崩解便與各地民族語言併音化相關,台獨對此又鬧內訌:若廢國府的ㄅㄆㄇㄈ注音、改行拼音與國際接軌、又恐不能與中共的拼音區別,更不知一面自卑地去中國化一面又自大地宣稱1949尤其文革之後中華文化只在台是種矛盾分裂心理、這也存於中國周邊的日/韓:安史之亂後唐文化只在日/清兵入山海關後明文化只在韓,其實中華文化之體是創造性繼承的、改朝換代只是文明文物之形、故中國是四大農業文明中唯一幾千年不斷的文化型國家,不明者常陷於中國是超穩定結構千年不變或中國不像日本重視文物保存之迷思:其實中國也重視文物保存、奈何木質不耐水火蟲尤其常毀於中央集中保存之結構、加上更重視文化精神/自然和文字之繼承如詩云「荒涼古廟唯松柏」再加碑,而日本則長期地方封建分散保存又重視集團繼承而中國則富不過三代、即使如此也難免大規模毀損,故奈良唐建築多重建於宋、京都宋建築多重建於元明,木溫潤在古代中國象徵生命故多用於陽宅、石冷硬故反之、但如今中西又反之、尤其美國年年不少木宅毀於火風蟲但為美國夢仍續建、中國反而建高樓以節木省地,相對於中國園林的「借景自然」、日本自古的「枯山水」則顯人造自然,至今亦然、同用片石砌牆、中國王澍的建築就比日本隈研吾自然、安藤忠雄的清水牆建築可類比],
  當然夷人華心只是理想的中國天下觀、現實的中國人是以父系血統之家族主義為判準、故常「家國」並稱、這在商周文獻便已確定、夏則因二里頭考古尚未發現完整文字而只是片斷似商甲骨文之字符故不被主流史界認定為信史而只是傳說[甲骨耐存加之秘藏再加清末偶現不然商之信史將永殤、商既繼夏再加完整文字不可能一夕完成,有沒可能、夏文書寫於似商文日用之木牘竹簡但在地下腐朽了、或耐存的夏甲骨文仍秘藏而未現呢]
2018-04-02 06:55:14
jsoujsou
而這一切在清末崇洋媚外毀損了天下觀之後可能都失準了,君不見如今港台獨以被殖民為榮,畢竟天下觀要立基於有天下最強文化如盛唐之吸引四方,而殖民時之英日便如盛唐[唐太宗和趙武靈王的「胡化」因掌握了知己知彼式「華體夷用」改革而成功、北魏孝文帝的「漢化」和唐玄宗的胡化則反之,蒙元則因拒絕接受中華文化天下觀、即使空前最大帝國、在中土的元代也不足百年(1271-1368),滿清則因接受中華文化天下觀、統治之初曾高壓(剃頭屠城等)但透過懷柔(科舉編書等)、不只明末遺老多服,連清末太平天國之亂時曾國藩等文將也以道統恢復滿清政統、而受洋式訓練的新軍武夫反滅了清朝政統成為軍閥之源、清代則近三百年(1636-1912)],除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成真,不然難再現中國天下觀)。
  回到玻璃為何因不如玉瓷器「玉潤珠圓」而不被中國人接受,來連結歷史的分期爭議。英國歷學史麥克法蘭在其《玻璃如何改變世界》一書,不只不承認一般以鉛鋇/鈣鈉來區分中/西玻璃、而主張中國古代玻璃皆源自西方,更以中國不用玻璃、阿拉伯雖傳承了羅馬玻璃但亦缺科學理性、故皆未發展出西方以望遠顯微鏡/試管玻璃為基礎的現代科學,此種「西方中心說」自古希臘便開始了(埃及人雖因建金字塔和治尼羅河水、先有算術,但要在希臘人理性下、才成數學)再加信了耶(多似邪字)教一神論、到近代更甚、如前述韋伯認為西方才有理性的自然人文有科學。「西來說」自清末崇洋媚外毀了「天下中心說」、已成了主流學界的一種「邪說」,而不能理性客觀的比較出、在那些判準條件下、誰可能是誰之源或更可能是多元互動之演化,邪根在「中國關聯性思惟vs西方對立性思惟」,依演化的實然之相是萬物萬事皆息息相關、「多元說」應比「西來/一元說」較合歷史實相,奈何至今「判準和發言權」都仍在「西來說」掌中。

另參【圖博館】:故宮的歪名運動 故宮與黨產 《文化很好賺》 《博物館行銷策略》
2018-04-02 06:55:56
jsoujsou
四散的圓明園寶物 強國人用這些手段阻擋拍賣2018-04-11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

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11日將拍賣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西周青銅器「虎鎣」,大陸國家文物局獲悉後透過多種管道溝通,希望該行「尊重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和民族情感」,停止拍賣上述文物,但9日遭到對方明確拒絕。
  大陸國家文物局10日在官網發表聲明,「強烈反對並譴責」坎特伯雷拍賣行執意拍賣疑似非法流失文物,並以戰爭劫掠文物為名進行商業炒作的行為。
  國家文物局還要求大陸境內機構和個人參與上述文物的競拍活動,並呼籲國際友好人士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賣。
  虎鎣青銅器身價 預估662萬台幣
根據坎特布裡拍賣行的簡介,「虎鎣」之前的擁有者是前英國海軍上尉伊凡斯(Harry Lewis Evans)。1860年,他曾參與占領圓明園。「虎鎣」因器蓋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而得名。目前鎣類青銅器已知僅存世7件,預估價格為12至16萬英磅(約662萬台幣)。
  164萬件中國文物 分散全球47家博物館
當前中國有大量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即將被拍賣的「虎鎣」只是其中之一。中國文物學會統計,1840年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海外。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164萬件中國文物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館,民間收藏數量更是其10倍之多。
  人民網曾引述大陸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指出,文物外流一般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外國侵略者偷搶出去,應依據「國際法」無條件還回;一種是私下賣出去,很難找回來;還有一種是政府贈送的,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等等。
  遭受侵略的屈辱歷史 刺激民族情感
在眾多流失海外的文物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從圓明園洗劫出境的文物,因與那段遭受侵略的屈辱歷史密不可分,每每圓明園流失文物在海外公開拍賣,都會挑動、刺激中國人的民族情感,甚至引發爭議。
  2000年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國際拍賣公司,不顧中國大陸政府的強烈反對,拍賣4件被英法聯軍掠奪的圓明園文物:乾隆粉彩六方套瓶以及銅虎首、銅猴首和銅牛首。後由保利集團和北京文物公司買回4件文物。
2018-04-12 11:09:32
jsoujsou
陸官方嚴加撻伐 兩件玉雕在英拍賣喊停
2009年2月,佳士得拍賣行在巴黎拍賣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中的鼠首和兔首,引發華人世界抗議,中國派出近百人律師團赴法抗爭,大陸國家文物局也多次約見並致函佳士得有關負責人,終究沒能阻止拍賣。
  最終,兩隻獸首被中國商人蔡銘超以3149萬歐元(約2.8億元人民幣)競得,但之後他拒絕付款,導致拍賣不成功。2012年,英國軍官從圓明園帶出的兩件玉雕在英國拍賣,也遭大陸官方和媒體嚴加撻伐,拍賣方則從善如流停止拍賣。
  自1860年以來,圓明園的流失的文物到底有多少?「沒有精確的統計。」中國人民大學博導、圓明園研究專家王道成説。
根據檔案記載,清漪園(頤和園舊稱)留有詳細的「陳設清冊」,詳細記載勤政殿(現仁壽殿)、佛香閣等不同建築的各種擺設,但圓明園的陳設清冊沒有留存下來,可能在戰火中毀掉,因而失去精確排查圓明園流失文物的依據。 至於外傳的150萬件之數,有些專家認為,「不可信」。
  拿回流失海外中國文物 主要靠購回
拿回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大概有幾種方法,諸如討還、回贈與購回。以圓明園流失文物為例,目前主要是購回。迄今圓明園購回的文物大致有:圓明園銀鑄獸面門環(中國歷史博物館購入成為該館的館藏之物);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北京文物公司購回後捐贈給首都博物館); 五件獸首: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馬首(保利藝術博物館購回,豬首、馬首為何鴻燊捐贈)。至於鼠首和兔首,2013年由法國皮諾家族捐贈給大陸政府,現已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圓明園被劫掠文物 英法保存最多
大陸文物專家指出,英國與法國是圓明園被劫掠文物保存最多的國家,其中不乏珍品。例如,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女史箴圖」。該畫由東晉顧愷之根據西晉張華的「女史箴」一文所繪,被譽為中國繪畫史上的無上珍品。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時,被英軍盜運出國,現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
  而 「四十景圖」由當時最知名的宮廷畫師唐岱、沈源等歷經十一年繪製而成。乾隆御筆題詩,蓋有「圓明園寶」等99顆圖章。繪工精美,書法飄逸。1860年,這套彩繪圖被盜運往 法國,現藏法國國立圖書館。
2018-04-12 11:10:37
jsoujsou
大陸企業家購回流失文物 政府不鼓勵
儘管多數回歸中國大陸的流失文物大多是購回,但近年來中國大陸政府不提倡也不鼓勵大陸機構或企業家購回流失文物,保留並強調對戰爭期間被掠奪文物返還的權利。
  大陸官方認為,一些海外公司拍賣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主要瞄準的還是中國大陸買家,切斷這條買賣鏈,就可為拍賣被掠奪文物降溫,防止流失文物被哄抬價格。
  回應
 強國人?聯合報何時淪落下流如此?聯合報記者汪莉絹已是累犯,建議聯合報解聘汪莉絹 .
 中英北京條約簽訂,中方沒有索取這些文物,所以持有者是合法的!
 被搶劫的受害者還要花錢從強盜手中買回自己的財產?所以,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也是合法的,你是這個意思嗎? 你家將來被搶,你最好不要報警.
 英國快要淪為三流國家了,台灣整天報導王室婚禮幹嘛?北京條約、搶劫文物、強銷鴉片... 中國將來要英國加倍奉還
 英國以前是海盜國家,現在是海盜國家,以後得打屁屁讓它改改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3079554
2018-04-12 11:11:18
jsoujsou
港媒刊文“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 臺北故宮回應2018-06-06 觀察者網

臺北故宮“兩道大菜”——“翠玉白菜”、“肉形石”,盛名在外。不過,圍繞著這兩件文物的爭議也始終未消。這不,最近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又登上了媒體。
  6月5日,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在《香港商報》刊登一篇題為“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的文章。文章背景是,5月29日“好事多磨”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舉行動土儀式。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出席動土儀式並表示,“我們有一萬個理由,一定要把最好的藏品送來,我們發愁的是好東西太多了,究竟選擇哪一些呢?”
  於是,自然就引出了過去外界一直盛傳的臺北故宮藏品優於北京的說法,文章引述單霽翔過去曾透露的故事,其實故宮絕大多數文物並沒有南遷,南遷的文物只有22%去了臺灣,並稱臺北故宮收藏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只能算是“三級品”。
  文章甫一刊登,臺北故宮便立即回應稱,這兩件文物是臺北故宮的重要文物,吸引全世界觀光客慕名前來參觀,人氣也備受肯定;文物要看的是品質,而不是數量,而且文物的價值必須經由各界廣泛討論。
  遷台文物未經挑選 傳言多因“先入為主宣傳”
李秀恒在文章中稱,可能有人會覺得單院長說好東西太多不知道送什麼有點誇張,因為很多人都以為,北京故宮最好的文物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已被打包南遷,後來運了不少到臺灣,留因此留在北京故宮的是屬於較低檔次的,又何來好東西太多?
  可事實真的如此?
文章引述了單院長在過去曾說過的關於故宮文物南遷的故事,現在重溫,打破大眾既有的迷思,頗有必要。
  文章講到,1931年,日軍侵略東北,華北告急。為了免遭日軍破壞,1933年後包括蔣介石在內的故宮理事會,決定把一部分故宮文物南遷。於是,故宮人員製作了13491個箱子,裝好文物後分五批運往上海和南京。當那13491箱文物輾轉於1937年7月到達南京後,不到一年,南京又告急,那批文物又分批分散邁上漫長西遷之路,幾經轉折,運到四川重慶。
  1945年,日本投降,蔣介石下令在南京修庫房,準備把這13491箱文物存在南京。就這樣,1947年6月,13491箱故宮文物又被運返南京,經點算,文物一箱也沒少。經過8年多的跋山涉水和連天炮火,所有遷徙的文物均能完整保存,可算奇跡。
2018-06-07 09:15:19
jsoujsou
到1948年,蔣介石決定去臺灣,有大量的軍用和民用物資要帶走,包括金條、故宮文物、中央研究院資料等。因為當時沒有那麼多船隻,結果第一、第二艘船都裝了故宮的文物,第三艘是軍艦,裝到一半時,就被海軍叫停了。這艘軍艦原計劃裝1700 箱的,但最後只裝了900箱。這樣,故宮文物被運往臺灣的一共是兩船半,總共2972箱,而南遷文物一共則是13491箱。
  這就意味著南遷文物最終被運往臺灣只占22%。被運走的2972箱裡,共有597556件文物,都是什麼東西呢?54萬件主要是明清檔案、書籍、資料,而真正的器物、古玩字畫、青銅器、金銀器等共52000件。
  蔣介石當局裝運文物去臺灣時比較倉促,本來打算全部將南遷文物運走,所以在裝運時沒有進行挑選,而先行裝運的文物中又以明清檔案為主,後來因為船隻不夠,南遷文物的78%留了下來。
  此外,在文物南遷時,由於故宮人員從情感上不願將文物南遷,因此有很多在地庫的文物沒有打包;再加上很多大件物品沒法打包,比如2200件西洋鐘錶一件也沒有打包,1500張地毯、6300件明清傢俱等也都無法打包。後來日軍進入北京後,故宮六年半沒有對外開放,偽政權列了一個接收文物清理的計畫,點算沒有運走的文物,這份清冊現在就保管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面記載了當時沒有運走的文物數量是118.9萬件。這個資料就證明了絕大多數故宮文物沒有南遷,而南遷文物中也只有22%被運往臺灣。
  李秀恒表示,上述過程和資料,全部都有檔紀錄可查,不可能弄虛作假。只有外界搞清來龍去脈,才會知道“臺北故宮的藏品比北京珍貴”這一說原來只是以訛傳訛,查無實據。
  那麼為什麼會此傳言呢?李秀恒認為,這可能與“先入為主”的宣傳有關。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建成的,一建成就大辦展覽、廣作宣傳,而恰好那段時間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沒有得到全面清理,因此也無法對外開放。這一對比之下,臺北故宮的文物就“搶眼球”得多,再加上刻意的宣傳,便造成外界有了“故宮精品盡在臺北”的錯覺。
2018-06-07 09:16:33
jsoujsou
不過,李秀恒也聲明,在單院長的眼中,臺北故宮確實有一些上等文物,例如宋元書畫、五大官窯、琺瑯彩瓷器等,還有幾件青銅器。但相比之下,北京故宮有如天文數字般的寶物,是臺北沒有的。就拿著名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來說,被吹捧成臺北故宮的兩件“鎮館之寶”,若放在北京故宮只能算得上三級品。
  單霽翔曾表示,這幾年北京故宮展出的文物,已努力從原來的0.4%增加到0.8%,但世界上比較大的博物館展出的文物大概達10%-20%,北京故宮還不到1%。“因為你展出不了那麼多東西、人們看不到那些東西,就懷疑北京故宮真有這麼多東西嗎?”這是故宮人的苦惱。
  最後,李秀恒表示,如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興建正好為北京故宮博物館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文物展出場地。北京故宮藏品超過186萬件,難怪單院長要為展出什麼好東西而發愁,因選擇確實太多。一想到將來在香港這個“小故宮”內可以有機會仔細欣賞到比“翠玉白菜”和“肉形石”還要高檔次的一流國寶,內心興奮不已。
  臺北故宮的宣傳“姿勢”恐怕錯了
...
  回應
 中國最頂級的文物應該是書畫和青銅器,翡翠白菜、肉形石雖然好,但絕對排不上號,之所以出名,不過是宣傳力度大罷了,臺北故宮的毛公鼎、富春山居圖才是大牛......
 大陸這邊更看重文化的傳承而不是珠寶翡翠,兩相一比高下立現。
 如果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那麼這些文物是怎麼到臺灣的?所以台獨分子無智商。
 臺北博物館的館長曾經回答過這問題:這些文物因為歷史的原因,因緣聚會來到了臺灣,現在已經成了臺灣的一部分,所以不管是否統一,臺北博物館1都不會考慮將這些文物送回大陸。論不要臉,你比不過臺灣人的。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8_06_06_459152.shtml
2018-06-07 09:17:12
jsoujsou
陳其南要「故宮台灣化」 林濁水:大英博物館有英格蘭化?2018-7-17中時電子報

什麼是「台灣民眾的故宮」?新任故宮院長陳其南昨(16)日上任立刻宣示,臺北故宮要做「台灣民眾的故宮」。對於陳其南的言論,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表示,故宮台灣化?有沒有搞錯?那同樣邏輯,難道大英博物館要英格蘭化?奇美美術館台南化?
新任故宮院長陳其南昨(16)日上任立刻宣示,臺北故宮要做「台灣民眾的故宮」。現場立刻被媒體質疑,認為陳其南的說法沒有經過調查,陳其南則反駁,「現在大家看到的都是北京的分院,這個不需要調查。」一語即見陳其南的「政治正確」。
對於陳其南的「政治正確」言論,林濁水於臉書PO文表示,「故宮台灣化?有沒有搞錯?不錯故宮新館長就是這麼說的。但是,同樣邏輯,難道大英博物館要英格蘭化?奇美美術館台南化?三個博物館吸引人的地方正是不本土化,而呈現了異國風情。遠的話當異國風情,近,當東亞文物一環」。
林濁水文末直言,「不把典藏送回中國,然後說這些文化就是台灣化,本土化,豈不是說台灣就是中國,本土就中原?而且既然是本土,為什麼還叫故宮。台灣什麼時候有了一個本土的『舊宮庭』?真是詭異極了」。
  回應
這些意識形態掛帥的傢夥就是這麼盲目和無厘頭,無事硬要生事,啥時有所謂 "北京的分院"這種東西? 硬要去分化,無中生有,瞎造名詞!身為一個學術界人士卻老是搞這種三歲小孩子的把戲,實在是無聊透頂_難怪連林濁水都看不過去...
突然洩露了狗官的能耐
2018-07-17 08:36:09
jsoujsou
呼應新課綱? 故宮南院轉型「東亞福爾摩沙」 2018-09-05 聯合報

故宮南院定位再度翻轉!故宮本周於網站公告「一○八年度施政計畫」,曝光新院長陳其南對故宮的具體規劃。之前引起爭議的「故宮台灣化」隻字未提,卻將故宮南院重新定位為「地理大發現時代東亞地中海概念中的台灣福爾摩沙」,彷彿呼應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中以東亞脈絡看中國、台灣歷史的精神。
二○○一年,故宮提出南部分院建設計畫,將故宮南院定位為「亞洲文化藝術博物館」。去年故宮南院參觀人潮不如預期,故宮前院長林正儀提出新故宮計畫,南院改為主打「故宮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希望打造「世界第一個以修復為主題的博物館」,藉此重新定位故宮南院、創造新的觀光商機。
然而,在陳其南提出的施政計畫中,故宮南院再度更改定位,將以「地理大發現時代東亞地中海概念中的台灣福爾摩沙」為主題,根據歷史上活躍於此一東亞海域的世界諸國,如日本、葡萄牙等,分別建置主題展示館。新故宮計畫中南院規劃的「故宮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則整合到此一計畫架構作調整。
  回應
有骨氣就別展來自中國的文物! 把你家的祖宗八代都改掉吧!
美麗島已變成垃圾島,不如改成垃圾回收處理館
改名一向是民進黨的超強項,綠官朝思暮想就是要挖錢坑,花錢花錢再花錢,蚊子館一幢接一幢!

故宮南院再度轉型 前院長:大英博物館會變來變去? 2018-09-05 聯合報

「博物館是百年大計,博物館品牌怎能年年改。」故宮前院長馮明珠指出,陳水扁執政時代將故宮南院定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之後改朝換代,她和上一任故宮院長周功鑫,多年來不曾改變此一定位,便是認為「品牌必須延續」,「大英博物館會不斷改定位嗎?」
馮明珠指出,「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台灣福爾摩沙」此一主題,是陳水扁執政時代的博物館顯學,許多博物館包括故宮,都曾策展相關展覽。但將相關研究策展、和成為一個博物館的主題,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回應
在台獨的眼中,他們自家的袓宗都可以變來變去了,改個故宮南院算個毛啊!
盡量改,隨便改,改成妓院也無妨.
2018-09-05 09:35:05
圖博館
大英博物館自辯: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來的 2018-10-12 觀察者網

據英國《衛報》2018-10-12報導,大英博物館當天正式發起題為“收集歷史”的月度講座,講述一些藏品流入該館的具體歷史語境。
今年初,藝術史學者普羅克特舉辦了名為“令人不安的藝術”巡遊,力圖揭露英國收藏的許多世界文化珍寶的殖民主義淵源,其中,就包括大英博物館。
而大英博物館本周開始的講座活動,正是要回應普羅克特的批評。講座組織者、大英博物館亞洲展區負責人香薩利(Sushma Jansari)解釋說:“有各種歷史故事,而他們只強調殖民主義的一面,導致一些人頗為憤怒。而我們想做些平衡。我們很多藏品不是殖民得來的;歐洲人拿回來的這些東西,不是每件都是搶來的。”
這位負責人說,很多無人以為大英博物館不關心藏品的來源,但其實是誤解,有很多人在從事研究,“收藏過程是有各種複雜情況的。”她舉了個例子,有件藏品是一位東印度公司的將軍的,肯定有人會說“那肯定是搶來的”,但實際上那個人皈依了印度教,反對歐洲對印度實行基督教化。
不過,大英博物館的這番自辯難以服人。據《光明日報》2009年的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
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其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
另據《環球時報》,針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公約,在2002年,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過等18家西方著名博物館發表了所謂的“環球博物館價值”宣言,反對把包括戰爭中用掠奪等非正常手段獲得的文物和藝術品歸還給原屬國。
  回應
大英博物館自辯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來的,只是大部分是搶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偷來的和騙來的。
2018-10-13 09:13:56
圖博館
恐衝擊台灣觀光 立委爆:故宮109年起將閉館3年 2018-11-12 聯合報

立委柯志恩今天爆料,故宮日前開內部會議,每年吸引4、500萬名觀光客的故宮北院,後年將閉館3年,恐衝擊觀光與財務,茲事體大,屆時展品將改到南院展出;故宮院長陳其南則表示,「正準備評估這樣的必要性。」
故宮博物館南院觀光退燒,今年參觀人潮不如預期,影響嘉義縣觀光產業。本月6日,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陪同立委陳明文、蔡易餘拜會政委張景森與陳其南,討論南故宮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案。

全球著名博物館整建都沒閉館 故宮為何要閉館?救嘉義選舉! 2018-11-12 聯合報

故宮擬在2020年起執行「新故宮」計畫,評估將把北院閉館三年,把部分重要文物送到南院展出。博物館界人士指出,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全球各大博物館擴建、整修時,正館都照常開放,故宮卻非要閉館不可,認為故宮此舉有政治目的,一方面是要稀釋故宮做為中華國寶之地的意義,另方面是想靠國寶救選舉。
博物館界人士說,光以故宮來說,杜正勝當院長時,2002年曾有動線整建工程,當時也沒閉館。周功鑫當院長時,提出「大故宮」計畫,也沒閉館計畫,考慮的都是不能因要進行工程,影響民眾欣賞藝術的權益與觀光功能。
此外,「大故宮」計畫要動的地方明明跟「新故宮」計畫一樣,主要是故宮對面至善天下大樓旁邊那塊地,但在「大故宮」時代,環評沒過,說是若進行工程,會造成故宮「山崩地裂」;但「新故宮」計畫卻根本還沒做環評,民進黨政府就大表支持。
博物館界人士認為,故宮此舉政治意義明顯,因為選舉狀況不好,就想靠國寶來救選舉。
  回應
因為臺灣是全世界最民主自由的地區,想幹什麼都可以
明盡黨是否想借此機會來竊取國家寶物,全民要來好好監督。
2018-11-13 09:21:51
圖博館
蔡政府放了故宮吧!讓藝術起死回生 2019-01-30 聯合報

故宮新院長傳出可能由曾任故宮院長的林曼麗回任。林曼麗在前院長陳其南剛去職時,否認要回鍋,如今卻鬆口表示「義不容辭」,態度明顯轉變。目前的故宮,不論哪一位新院長上任,都有三大待解難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千瘡百孔的「新故宮」計畫。
該計畫從一開始的設計不佳、閉館、預算不明,到文物搬遷問題、工程專案管理PCM至今流標等風波,其實原本都可避免。但高層一意孤行又缺少專業幕僚,加上擔心內部反對,乾脆決策都黑箱進行,才造成處處做、處處錯的窘境。
故宮內部其實不少人認為「新故宮」根本不須進行,但行政院預算已撥,新院長如何面對新故宮,將是首個難題。
外界更有感的問題,還包括故宮參觀人次每況愈下。近年故宮北院參觀人數從105年460萬人次,急掉到107年的380萬人次;南院從105年的140萬人次,掉到107年76萬人次。雖說人次並非判斷品質的唯一標準,但新院長如何讓故宮起死回生,將是第二道難題。
新院長同樣難的問題,則是如何在民進黨政府下,創造高層能接受的故宮論述。陳其南說要將故宮「台灣化」,又發表個人理想的「一島三場館」宏論,最後倉促下台;新任院長如何兼顧藝術專業,又在政治性上讓府院認同,恐考驗智慧與手腕。
擁有國際聲譽的故宮,經這兩、三年折騰,已元氣大傷。府院高層應還它藝術本色,讓專業回到專業吧!
2019-02-01 09:58:50
圖博館
科技日報評“故宮首開夜場”:用力過猛

2019-02-19夜,故宮景象經媒體渲染鼓噪,引發一場全民狂歡。且不說文物保護問題,故宮不是青樓,為招徠生意可隨意打扮!試問,光怪陸離中,帝王風範安在?絢麗流華里,禁城威儀何存?把故宮打造成為朋友圈第一網紅。從一票難求到追捧圍觀,期待、狂歡過後,恐怕更多是失望和質疑——四個字簡單來形容:用力過猛。
  回應
媒體就是這樣,不管你做了什麼都要給你挑出個花來
小文青張口來一句“我理解的故宮是……”,其實你理解的啥,除了你自己,沒幾個人關心。故宮的大紅大亮大福字,這其實是典型的中國式喜慶景象,和春晚一樣,圖個熱鬧和喜慶。

美國《華盛頓郵報》:從故宮亮燈到夜晚經濟

  紫禁城歷來在夜間禁止除皇帝、“幽靈”和來訪達官顯貴以外的任何人入內,但在本週二(豬年元宵節)黃昏後,隨著中國慶祝春節結束,該建築群被燈籠和其他燈光點亮。這是紫禁城在94年前化身為故宮博物院後首次在夜間對公眾開放。
  雖然在很多國家,夜間參觀博物館已不是新鮮事,但該創意使已有近600年歷史的故宮更年輕並使傳統文化進一步貼近公眾。中國的電視臺還在播放展現故宮文物修復人員的工作、館藏寶藏及其對中國社會發展所起作用的紀錄片。
  相關新聞
兩岸故宮此消彼長: 2018年參觀人數1700/380萬;文創營收70/6億新台幣
何去何從 故宮處境越來越尷尬:政院敲定由獨派台灣史專家吳密察掌故宮,引發外界「去中化」疑慮。
2019-02-21 09:34:32
阿楨
演員趙立新問日軍為何沒搶文物燒故宮

  趙立新,1968年出生于河南鄭州,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俄羅斯全蘇國立電影大學,曾擔任瑞典國家話劇院導演、演員,國籍為瑞典,目前在中國內地發展。因集演員、導演和編劇于一身,加上精通四國語言,被圈內譽為全能型人才,演員中的學霸。
  2019-3-31,@演員趙立新 發了一條微博,提問“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並在網友“得不到就毀滅”的評論下回復,“那紫禁城呢,是忘了還是沒帶打火石?”
  接著 ,他在4月2日突然在微博發問:“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裡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
  網友評論說這是因為日本人“準備佔領並統治,而不是掠奪”,結果趙立新卻回復道,如果是掠奪,為什麼“投降前”也沒燒。他還認為故宮文物被轉移的說法“不太信服”。
  言論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的聲討。批評其“美化侵略”,在給日本人“洗地”,而且不瞭解文物被迫南遷的慘痛歷史。雖然故宮文物南遷,但來不及運走的文物遭遇浩劫,故宮損失明代銅缸54件以及2尊銅炮,後日軍又從故宮劫走銅燈亭91個和銅炮一尊,統統用來煉銅,以補軍用不足。經過統計,故宮古文物館損失191箱、文獻館損失1734箱、前秘書處損失826箱、頤和園損失89箱、古物陳列所損失113箱,總計損失2953箱。

演員趙立新言論暴露了一種危險的歷史觀 2019-04-04 北京青年報

所謂“歷史判斷”,必然形塑於兩個部分,也即“史實”和“史觀”。日軍侵華、南京大屠殺,沒有在北京屠城、沒有火燒故宮,這些都屬於“史實”;而如何解讀這些“事實”,如何為之歸因、如何為之賦義,這些都屬於“史觀”的範疇。
趙立新的“歷史觀”,其危險之處在於,架空了確定的、宏觀的歷史事實以及歷史評價,而拋出了一些細枝末節的偽命題,“因為沒抵抗所以沒屠城”“因為抵抗了所以大屠殺”,將侵略者的暴行歸因於受害者的“刺激”,這就算不是主觀上想替暴徒洗地,但客觀上也起到了大致相同的效果。此等奇談怪論招致輿論群起而攻之,趙立新並不冤枉。
2019-04-04 08:46:03
阿楨
從聖母院大火聯想到圓明園 胡錫進:非主流聲音 2019-04-16 聯合報

巴黎聖母院大火引起全世界一片唏噓,在大陸有人聯想到圓明園,甚至有網友提到「天道輪迴」(按,圓明園於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戰火)。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16日發長微博評論表示,中國主流輿論不會為巴黎聖母院大火叫好,圓明園聯想突然出現,說明無論中國還是西方還都沒有徹底走出那段歷史投向今天政治及文化心理上的影子,而消化那段悲情的確需要時間。
胡錫進表示,網上有人把巴黎聖母院大火與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聯繫起來,也看到有人怒斥前者的幸災樂禍和洩憤。他先對這種討論有點意外,但很快想到,如此多元的互聯網上,沒有什麼是值得奇怪的。
他說,中國的確有過屈辱的歷史,圓明園被燒那塊傷疤有時還會在歷史的深處隱痛,它被後來的一個半世紀逐漸消化,但另一方面,無論中國還是西方還都沒有徹底走出那段歷史投向今天政治及文化心理上的影子。十幾億中國人的大社會,有一些人看著巴黎聖母院的大火,腦子裡浮現了不愉快的往事,它是中國大社會各種聯想到的畫面之一,它被穿插進來,這就是真實的全景畫。
中華民族總的來說在道義上相當乾淨,沒有過野蠻的對外殖民歷史,一段時間裡被欺負成那樣,消化那段悲情的確需要時間。另一方面,西方一些力量現在拒絕接受中國崛起,一定程度上起了捅那塊舊傷疤的作用。
中國主流媒體和有影響的發言者都不會為巴黎聖母院大火叫好,中國的主流價值和情感決定了同情、惋惜巴黎聖母院大火的集體反應。對互聯網上同時出現的圓明園聯想,它是一種客觀的存在,無需去懟它,指責它,它是需要社會繼續消化的感受。
  相關新聞
巴黎聖母院尖塔倒塌 重建恐花數十年
習近平向馬克宏致慰問電
不幸災樂禍巴黎聖母院 圓明園:衷心祈願文物都能遠離災難
從聖母院大火看臺灣十年來燒掉多少文化資產?
二戰時巴黎聖母院因一德國人沒被炸 卻毀于和平年代
巴黎聖母院大火映紅法國悲慘世界:各個環節都表明存在無法理解、無法諒解的嚴重問題。
  回應
那些歷史事件,歐美至今尚未道歉!
法國的特點是浪漫。特別的浪,特別的慢。
2019-04-17 08:47:49
阿楨
故宮上新護膚品了!網友這次慫了……2019-10-19 中國新聞網

對於很多人來說,故宮文創最具吸引力就是產品的設計。“故宮紫檀護膚品”也不例外,瓶子外觀包含很多故宮元素,部分成分萃取自紫檀木,由中國紫檀博物館提供原料。
目前,三件套價格為2380元,五件套為3980元。在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館小程式,三件套已經售罄。
有網友表示,瓶子是真的好看。不過,也有網友評論,價格確實有些偏高。
近幾年,故宮文創可謂火爆,其產品不僅把文物和現代元素融合,還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頗受年輕人的喜歡。故宮文創的種類也一再拓寬,從明信片、鑰匙鏈、包包、服飾等,擴展到了美妝領域。
去年12月,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館發佈“故宮首款彩妝”——故宮口紅。
故宮口紅包含有6個色號,均來自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紅色國寶器物。口紅的外觀設計,則從清宮後妃服飾與繡品汲取靈感,一個外觀設計對應一款色號。目前,口紅價格為199元。
今年十月,故宮彩妝家族又添新成員——氣墊粉底。產品蘊含人參根、蓮花、蜂蜜等提取物,而粉底外觀設計則源于古人品鑒的雅好,目前售價為299元。
幾款產品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稱,故宮出品,每次都是高顏值。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面對文創也要保持理性,價格、品質等因素都應在觀察範圍內。
故宮彩妝版圖不斷擴大,你準備入手嗎?
  回應
三件套2380,一件800了,這比180一杯的宮廷玉液酒還貴鴨。
如果是洋貨,就沒人喊貴了,
所以這也是好事,中國也要逐漸地在高端消費品方面建立自己的話語權。
2019-10-20 09:39:06
阿楨
一次展不可行?張善政嗆沒數位頭腦 故宮回擊:故宮數位展是進行式 2019-10-25 聯合報

韓國瑜另提出故宮文物「一次展出」的想法,外界也有不同聲音,韓的國政顧問團總召張善政昨找來故宮前院長馮明珠,澄清所謂的「一次展」,其實是「故宮4.0」的「數位故宮」,馮批評蔡政府任內的院長是「外行領導內行」。張表示,「批評故宮文物一次展不可行的人,都沒有數位頭腦,想的還是傳統的展覽方法」。國政顧問團正在規畫「故宮4.0」計畫,把故宮文物全部上線,就是要用數位補足傳統展覽空間的不足。
  相關新聞
從「故宮一次展」到數位故宮:轟動全台的韓國瑜與國政顧問 謝震武痛批10分鐘
  回應
我不同意筆者和謝震武的看法,故宮台灣觀光景點是重中之重,我帶我的外國朋友到台灣玩,他們第一想去的地方就是故宮,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前故宮院長馮明珠:一個紫禁城變兩個故宮 不交流可惜 2019-10-25 聯合報

談到蔡政府執政後,陸客減少對於故宮參觀人數的衝擊,馮表示這當然是一個原因,臺北故宮的參觀人數減少,確實跟陸客來的少有關係,但是故宮南院並不是,2015年12月開館時,在7個月內,於2016年8月已經破百萬的參觀人數,且主要不是陸客,而是台灣自己人。她指出,所以好的展覽能吸引人,策展能力跟行銷能力很重要,當有新展覽出現一定要宣傳,讓台灣老百姓知道,所以問題是出在這。
  2009年兩岸破冰三通後,當時的故宮院長推了兩岸故宮交流,到2016年就沒了。馮表示,這樣當然是可惜,兩岸等於是同根生的,一個紫禁城變成兩個故宮,斷了交流當然可惜。但是臺北故宮有自己的魅力,絕對可以獨立發展,一點問題都沒有,就是如何活用文物,更重要是重視人才,且不要否定故宮的地位,否認中華文化。
2019-10-26 08:17:37
阿楨
台灣2018/2020選舉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135405

台灣2020選舉

蔡英文57.13%得票率/817萬票創紀錄,綠委61席過半完全執政,國民黨慘敗 20/01/12 中國時報

全台天氣良好,總統選舉投票率高達74.9%,較上屆66.3%大幅成長。「英德配」總得票數為817萬票,不僅超越上屆「英仁配」的689萬票,甚至超過2008年「馬蕭配」創下的765.9萬票;國民黨韓國瑜得票數552萬張,也較上屆朱立倫的381萬票為高,得票率38.61%;親民黨宋楚瑜為60.86萬票,不及上屆的158萬票,得票率4.26%。
  韓致電恭賀 明回高市府上班
韓表示,「個人努力不夠,辜負大家對我的期待。」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晚率黨內一級主管向社會鞠躬,本週三向中常會提總辭。
  立委綠61/藍38席,濁水溪以南全綠/台中剩2藍
在政黨票方面,民進黨獲得33.98%,較上屆44%下滑,國民黨33.35%,民眾黨得票率11.2%5不分區5席,時代力量得票率7.75%不分區3席。

台灣2018選舉大海嘯鐘擺回潮衝垮綠營 國民黨狂勝3都共15縣市 2018-11-25 聯合報

國民黨2018勝選,一洗2014/2016接連雪崩式敗選恥辱,除苗栗、新竹、南投、台東、連江縣全守下外,還拿回2都、嘉義市、宜蘭、彰化、雲林,澎湖、金門、花蓮 監委調查中選會。但開票過程一路激戰的臺北市丁守中最後仍輸柯文哲3254票。
2020-01-25 07:40:42
阿楨
史上最慘!收入剩1% 故宮:等疫情趨緩恢復 2020/05/07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門票收入,主要是外國遊客,但因為疫情,遊客數銳減,4月創下史上最慘的營收,和去年同期相比,剩不到1%,那低收入還能撐多久,故宮表示,等疫情趨緩,有信心快速回到正常的狀態。(楨:?)
2020-05-09 08:59:27
阿楨
御用綠色評委未利益迴避!故宮解聘李厚慶、終止三立契約 2020-08-06 聯合報

多樁政府標案遭爆聘「御用綠色評委」,未利益迴避;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自二○一七年起迄今擔任兩百多件政府標案評委,其中不少案子由其親人任職的公司得標。故宮昨決議李厚慶擔任評委的「故宮南院品牌塑造」,決標金額七二二萬元,評選結果無效,並終止與得標廠商三立之間的契約。
李厚慶六月擔任「故宮南院品牌塑造整合行銷勞務採購案」評委,最終由三立得標。但李妻白舒樺任職三立,未利益迴避,故宮昨開會決議此案評選結果無效。故宮說,調查結果顯示李厚慶有「採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第十四條第二款應利益迴避之情形,使該評選會委員出席人數不符規定,導致該次評選結果無效。
根據「採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評委)本人或其配偶與受評選之廠商或其負責人間現有或三年內曾有雇傭、委任或代理關係,應即辭職或予以解聘。李厚慶在「故宮南院品牌塑造」一案中明顯未迴避其妻與三立之間的利益關係,故宮有充分理由解聘。
一名打算投標的業者說,看到評委名單「心涼了半截」,「反正最後還是會給親綠廠商」。他認為這些「御用評委」應當自動請辭,否則會影響投標廠商的信心。
故宮採購案為何一再聘李厚慶當評委?誰圈選的?故宮不願透露。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說,故宮終止三立契約證實違反採購法事證明確,此外還有許多李擔任評委的標案,同樣存在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李應請辭文總副秘書長。
有資深文創業者說,綠色御用評委遊走各政府標案,「是業界都知道的事」,而且「工程愈大御用評委愈多」。這幾年她心灰意冷,已有一年半時間未參加政府標案,「反正都知道誰會中選了」。
她還透露,綠營不只為「自己人」量身打造標案,還圖利「學校的民進黨種子」。這些人一畢業就有一堆案子可接,文創、設計界都很清楚,綠營該行為讓台灣文創業「正在劣幣驅良幣」。
  回應
台灣多蠢豬, 出事後解決一個當樣板就OK了嗎?
2020-08-06 08:16:09
阿楨
跟隨中共史觀 香港教科書修訂 中華民國不見了 2021/04/13 旺報

香港小學常識科教科書去年提出修訂,把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的描述,改成「中國國民黨」遷至台灣。學者惋惜,修訂顯示香港已「跟隨」中共史觀,「香港不再容納多元史觀,對近代史、現代史中立的一個描述、一個史觀就此退出香港歷史舞台」。
  回應
民進黨竄改歷史才是第一高手。

真促會:轉型正義勿成政黨提款機 2021-04-13 聯合報

促轉會昨天宣布將報請行政院再延任一年,「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表達反對。真促會強調,追求轉型正義是台灣社會的共識,但手段本身必須正當,不可長期處於脫法狀態,成為政黨的提款機,否則,這樣得來的「真相」也不會被台灣社會所接受。
真促會質疑,難道楊翠在二○一九年於立法院的答詢只是信口開河?如果促轉會沒有列出具體可完成的工作清單,行政院也無法按照時程予以監督,是否就任其不斷延長?
  回應
將正義轉過來+整形還是正義?
老母狗嚐到甜頭能輕易鬆口?泯燼洞全執政團隊沒有一隻是乾凈的。
2021-04-13 07:34:39
阿楨
又醜又萌的馬踏飛燕玩偶,憑什麼出圈?

醜醜怪怪,可可愛愛。近日,甘肅省博物館推出的一款“馬踏飛燕”毛絨玩具,因其酷似“驢踩雞”的醜萌設計,很快被網友送上微博熱搜,並創下甘肅省博物館旗艦店人氣收藏榜、銷量榜的TOP1。同時,該玩偶走紅也帶火了甘肅旅遊業,2022-07-06搜索甘肅省博物館周圍的民宿和酒店顯示均已售完。
  盤點國內外“醜萌”文創
“玩具又醜又怪,怎麼這麼多人買?”其實,美學不僅僅只有“美”這一種形態,還有崇高、荒誕、醜、沉鬱等等。就像中國的傳統戲曲中有一個特殊的行當“醜行”(花臉),在西方 “小丑”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同理,中西方文創領域,創意設計者對文物活化利用的理念也一直隨著時間在發生變化。例如,大英博物館文創產品“賣萌”同樣有一套。2017年,推出一套小黃鴨紀念品,奶凶奶凶的鴨子們或裝扮成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斯芬克司、或身披古羅馬戰士或者維京海盜的鎧甲、或頭戴印第安人的羽毛頭飾,以此來展示大英博物館包羅萬象的藏品。
  近年來,三星堆博物館不僅成為了熱搜“常客”,由三星堆“搞笑”文物為原型的文創產品也成為大家的熱議的話題。從古蜀萌娃微信表情包到青銅縱目面具霜淇淋;從青銅鳥提籠架鳥到三星堆川蜀麻將擺件……僅2021年入館人數就達146.8萬人次,文創銷售超過3000萬元。
  “讓文物活起來”是文博工作在新時代的一項新課題。據統計,我國擁有不可移動文物76.7萬處,全國博物館數量接近5800家,僅國有可移動文物館藏數量更是超過1億件(套)。中華數千年歷史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精神財富,如何讓這些沉睡在博物館裡的超級國寶IP發揮應有的價值,或許甘博式的“萌化”創意就是一個值得探索“偏方”。
  相關新聞
港媒:超900件紫禁城珍品在香港展示,2022年7月門票已售10萬張
兩岸故宮文創PK: 北京故宮文創2019年約新臺幣15億元;臺北故宮預估2020明6.8億元。
史上最慘!收入剩1% 故宮:等疫情趨緩恢復 2020/05/07
故宮南院遊客續縮水 一年不如一年 2018-01-06 聯合報
陳其南要「故宮台灣化」 2018-07-17中時電子報
故宮南院轉型「東亞福爾摩沙」 2018-09-05 聯合報
2022-07-09 08:12:37
阿楨
台當局欲將9萬藏品轉移美日“保護”?臺北故宮否認 2022-08-08 新浪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關於網路流傳民進黨當局準備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近七十萬件藏品中,挑選九萬件精品轉移至美國、日本以尋求“保護”,臺北故宮博物院故宮發表公開聲明,表示“絕無此事”。
  臺北故宮,在7月底舉行了“文物遇上戰爭”時的疏散演練,關於細節內容,“院長”吳密察辦公室表示,“因事涉文物安全,相關細節不便對外說明。”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表示,關鍵點還是要把文物留在原地,“假如發生戰爭,文物留在原地最安全,原有的庫房就很安全,這是所有(臺北)故宮退休人一致的想法。”
  回應
無風不起浪,館長是個台獨分子,轉移國寶是很可能的
保護老祖宗留下的寶藏,軍隊要立刻馬上登陸保護
估計還有更多更陰險醜惡的手段,所以,放棄幻想,戰後好好清算這些漢奸!
塔利班炸掉千年大佛,塔綠班將千年古物轉送外國?
綠賊寇還有什麼事不敢做的?防民進黨國賊們趁亂盜竊文物!
台獨塔綠班逃亡時的發大財伎倆..........
歸還贓物吧!
2022-08-09 07:23:55
阿楨
國寶上陣 台港故宮互別苗頭 2022-08-15 聯合報

台北故宮今年十月推出「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展,一三三件展品中有近廿件為國寶,包括鎮館之寶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懷素自敘帖,以及被日本人稱為「人類陶瓷史上之最」的北宋汝窯青瓷水仙盆。
台北故宮這次僅次於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的「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香港故宮近日開館,北京故宮出借九一四件文物。
台北故宮書畫文獻處科長何炎泉說,王世貞博學多才、鑑賞和收藏眼光一流,因繪畫和書法不突出,無法以書法家、畫家身分名留青史,導致後代幾乎忘了他。此次故宮以「收藏家」為主題策畫國寶大展,也是史上頭一遭。王世貞的一生貫穿「清明上河圖」和「金瓶梅」。明末奸臣嚴嵩父子想得到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向王世貞之父王忬索求。王忬請畫師黃彪摹造一本進獻,卻被裱匠湯臣拆穿是偽作,嚴嵩大怒、誣陷王忬問斬。家道中落的王世貞淡出官場,返鄉寄情詩書畫與論述。後世考證,影射嚴嵩父子的情色文學經典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便是王世貞和其弟子合作的筆名,王世貞藉金瓶梅為父親復仇。
此次台北故宮展出收藏的兩張清明上河圖偽作,以及王世貞及友人、嚴嵩父子的收藏。展出的畫家有王羲之、懷素、宋徽宗、趙孟頫、王冕、范寬、馬遠、黃公望、王原祁、王蒙、褚遂良、黃庭堅、文徵明、倪瓚與沈周等,都是中國繪畫史上重量級畫家。
交叉比對,「寫盡繁華」和香港故宮開館大展有許多重複的參展畫家,如王羲之、倪瓚和趙孟頫等,頗有互別苗頭意味。香港故宮開館大展橫跨繪畫、陶瓷、璽印、織繡、雕塑、圖書典籍與古代建築等,「寫盡繁華」也是跨域大展,展出金瓶梅和本草綱目刻本,還將在展場重現金瓶梅禁忌場景,尺度之大挑戰故宮紀錄。王世貞對瓷器、緙絲與園林建築等研究甚深,這次也展出汝窯等國寶級工藝品。
  回應
買台呀!賣台。
2022-08-15 06:55:06
阿楨
3件故宮文物毀損 知情人士分析文物毀損3大原因 2022-10-28 聯合報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2022-10-28在立法院國是論壇中爆料,近來接獲檢舉指珍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日前遭摔破,且故宮高層下令掩蓋此事,故宮隨後發表聲明澄清絕無隱匿。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吳密察去年為了施壓修復師秘密修復,甚至調任親信掌管保存、修復的保存處,他更直指,吳密察近年大力推動文物數位化、晉用舊部屬、遇缺不補等,都是造成文物毀損的原因。
故宮聲明稿表示,故宮器物處瓷器科人員整理文物時,分別於2021年2月3日、2022年4月7日打開文物包裹後發現「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破損;2022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時,由於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疏忽,致「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掉落破損。工作人員皆隨即依程式通報至院長。
知情人士更直指,去年8月吳密察將他在國史館的下屬、如原故宮綜合規劃處長何治民升調為登錄保存處簡任編纂,由一個沒有相關背景的舊下屬擔任此職,為的就是準備施壓修復師,將破損文物秘密修復。一開始故宮只坦承「嬌黃釉綠彩龍紋碗」毀損,但經立委調資料後,故宮才承認總共有三件文物毀損。他認為,之所以造成文物破損的原因,在於吳密察自2019年上任以來,所有故宮新聘人員都是吳過往的下屬或學生,用人淩駕專業之上,再加上南北院展量增加,故宮人員卻遇缺不補,人員加起來只剩下吳密察上任前的三分之二。此外,由於吳密察大力推動文物數位化,導致65萬件的文物頻繁進出庫房、移來移去,這才增加了文物毀損率。
  回應
綠共禍國殃民,連故宮都遭殃
  相關新聞
陸網友怒 要索回國寶
故宮南院無人機水舞燈光秀「綜藝化」、紀念品Made in China,典藏跟展覽預算反大幅減少
2022-10-29 08:40:10
阿楨
故宮改頭換面去中國化 民憂毀容 2022/11/06 中國時報 李怡芸

故宮的破損文物可待修復,而故宮的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又會讓故宮「修復」出什麼樣的面貌?
臺北故宮正館自民國54年創建,幾經擴建仍維持原建築師黃寶瑜的設計,外觀呈中國宮殿式,並於109年10月26日登錄為歷史建築,近年故宮因正館展覽空間不足,先後提出「大故宮計畫」、「新故宮計畫」,然而今年9月23、24日舉辦的故宮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說明會上所公告的設計圖,卻令附近居民及關心故宮者大嘆:形同毀容。
據故宮簡報,修復後的故宮正館將在1樓前方廣場新建大片玻璃建築為入口亭,不僅現有〈懷素自敘帖〉玻璃帷幕被取代,且大片灰色屋頂與原有建築的米色宮牆不協調,也遮蔽2樓宮牆特色及空間高度的視野美感。館內則1樓到2樓的迎賓大樓梯拆除,4樓三希堂地板打洞,在內部形成一個挑高4樓的八角中庭。
對此案持反對意見者認為,故宮主體修復應是以漏水、管線修復、結構補強為要,然而故宮所提出的計畫卻破壞了原歷史建築群的完整;在57年的舊建築中做出挖地板等大規模拆除工程,是否會破壞結構也令人憂心,且修復後的主館展覽空間也未獲大幅增加,根本是以修復之名將建築外觀「去中國化」。
文資團體指故宮的修復再利用計畫已違反《文資法》第34條,且兩場說明會資料未事前公告,牽涉專業部分根本無法有效溝通,事後公告的簡報檔也未有詳細文字說明,批評故宮的說明會只是在走程式,無意尊重民意團體,對臺北文資審議初步通過憂心忡忡。
臺北市文化局則回應,該案規畫新建入口亭位置位於故宮歷史建築範圍內,不適用《文資法》第34條,而該案前經文資委員專案小組初步討論,並請故宮補充資料,後續仍須由文資委員討論進行表決後,始能確認通過與否及需修正內容。
2022-11-06 09:12:12
阿楨
國發會好扯 《飲食男女》也要轉型正義 2023/01/03 中國時報

接手促進轉型正義基金,國發會將自中影公司取得的202部影片資產所有權及著作財產權,捐贈文化部轄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片單赫見大導演李安的《推手》、《囍宴》、《飲食男女》等钜作。不過國發會新聞稿提及,這批影片需作為轉型正義相關文化事務之用,引發外界沾染政治味的疑慮。
中影2018年被黨產會認定為不當黨產,118億元資產慘遭凍結,雙方展開漫長行政訴訟,最終於2021年8月24日締結行政和解契約,包括給付國庫9.5億元,及2006年4月27日前的著作、影片權都讓與國有。
中影這批轉讓作品包括軍教片《英烈千秋》、《八百壯士》,侯孝賢早年作品《兒子的大玩偶》、《童年往事》,李安的《推手》、《囍宴》、《飲食男女》以及蔡明亮《愛情萬歲》等電影著作權,及其影片資產所有權讓予政府。在促轉會依法解散後,轉由國發會承接促進轉型正義基金業務。
國發會去年9月召開首次會議,達成多項共識,包括透過契約捐贈方式,將這批影片贈與國家影視聽中心,並約定相關使用時應落實傳達轉型正義理念。也強調係因各方的支持與努力,這批影片才能由促轉基金贈與國家影視聽中心,接續妥為保存並研究推廣,普及轉型正義理念,發揮資產公共化價值。
對於國發會說法,藝文界頗有微詞,認為這批影片雖然是中影拍攝,但如今都是珍貴文化資產,就別再扯政治了,如果連取得授權使用,都得提交說明,編一大串落落長的轉型正義理由,「不累嗎?」
導演蔡明亮表示,「沒有特別的想法。」國家影視聽中心則說,收到這些影片後,會策劃不同的主題影展,強調中影電影承載了很多台灣人的成長經驗,是珍貴的文化資產,會善加利用及推廣。
  回應
不到臺北不知道文革還在搞.....
蔡果然是綠共!
人不要臉則天下無敵!
司馬昭之心。
2023-01-03 08:26:56
阿楨
〈台灣2022選舉〉

 韓2020-06-06遭罷免,高市議長許崑源悲憤墜樓亡. 韓06-12不會接受任何職務,也不會參與任何組織活動。陳其邁08-15以67萬票贏得市長補選。
 國民黨主席選舉成鬧劇09-15張亞中不送考紀會,續辦政見會。張轟選務不中立,有人應下臺負責。(回應:印證國民黨內鬥內行 外鬥外行。) 09-25朱立倫得票率45.78%拿下8.5萬票;張亞中6萬票32.59%;江啟臣3.5萬票。
 30年來最大規模秋鬥11-22訴求多元:國民黨/民眾黨/環團/勞團/媒體…訴求「反毒豬、反黨國、反雙標」, TVBS民調68%不同意萊豬進口,蔡總統不滿意度增至41%,立法12-24萊豬強勢闖關,綠為2022清理戰場?民進黨2022慘了! BNT疫苗09/06抵台後TVBS民調:蔡37%滿意42%不滿意。
 12-18四項公投國民黨全盤皆墨,朱黨中央與侯友宜黨內諸侯威信遭挑戰。因藍「中間選民」說「投了又沒用,政府又不會執行」。民進黨與地下電台動員認同「親美抗中保台」神主牌。
 新竹市林智堅學位被雙殺/棒球場案、柬埔寨詐騙案、網路仲介法限制言論自由、陳時中疫苗採購保密30年,以及明德外役監殺警案等 蔡蘇信任度滿意度重挫4-5%。
 2022-11-26大選21縣市長可預期沒懸念,國民黨13(含4都)、民進黨5(含2都)、民眾黨1 (新竹市長高虹安,林智堅學位/棒球場案)、無黨2 (苗栗縣/金門縣,朱立倫不提名鍾東錦/陳福海),民進黨36年地方選舉最大潰敗,蔡英文辭黨主席(擬派系共推主席),蘇貞昌免辭? 掀戰犯風暴:路透/中評...社/學者:蔡「抗中保台」挫敗(回應:國民黨創造台灣經濟奇蹟,創造台積電,民進黨説愛台,賣給美國「美積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2-06出席台積電美國新廠典禮時說全球化已死!)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11-29避戰是所有人共同責任(回應:慘敗美態度改變?網驚:公開打臉蔡!);臺北陳時中疫情/疫苗採購保密30年,蔣家後代萬安大勝;網軍治國網軍側翼是戰犯? 韓旋風橫掃全台「輔選上30/32席議員」,川普都自嘆弗如--鏡週刊!(回應:民進黨居心叵測,鏡週刊拱韓分裂國民黨,要小心啦! 韓不會選,李四川將任北市副市長。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會選)。侯朱終須一戰總統--民視 (回應:民視拱侯朱分裂國民黨! 兩個偽君子。) 侯有跡象禮讓郭台銘(回應:商人無祖國,TVBS拱郭。 必須全民調,才能讓選民服氣。) 檢調高虹安案大動作,民進黨要一屍三命滅柯郭侯。
2023-01-27 07:08:26
阿楨
嘉義市長民進黨再敗,一路掛到2024?北市立委補選2023-01-08民進黨3連敗。郭不忍了,蔡擋BNT疫苗不管人民性命!朱立倫放手12-25正副議長選舉,民進黨該拿的都拿下,國民黨反而出現跑票、倒戈跟退黨等亂象 (回應:朱的箅計及昏庸,早就顯露無疑! 全台議長選舉搶破頭,議長權力、預算一把抓, 63%曾涉貪汙、買票、黑道!) 台南正副議長賄選疑雲2023-01-04分以50萬、20萬元交保。 抗中害台(美國施壓)蔡12-27兵役延長1年。中外交部:相信臺灣同胞不會充當台獨炮灰(回應:別低估人類的愚蠢,看看烏克蘭。) 賴清德11-15當選黨魁,投票率17.59%,賴表示,台灣面臨共產威權威脅,新時代使命就是守護台灣。(回應:深綠力量就17.59%?綠共沒有中共是不會選舉了!) 陳建仁論文也涉抄襲(回應:跛腳總統培植小白兔陳建仁、抄襲論文失德的鄭文燦的傀儡組成的弱勢內閣/接班人,是要斷賴的總統之路。) 論文門止血? 陳明通辭國安局長!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1327310
2023-01-27 07:20:45
阿楨
杜正勝沒有說出的貓膩 2023/02/06 胡文琦

號稱史學泰斗、中研院院士的杜正勝透過史學方法來分析爬梳「『中國』擴張模式的3步驟」,得出的結論分別是「征服」、「治理」與「文化改造」。杜正勝表示,中國也正用這些步驟對待維吾爾族與藏人等,若台灣和中國大陸統一,「即使簽署和平協議,台灣也會面臨『同樣命運』」云云,並評估中國屆時會對台灣所施行的策略最重要的即是「思想改造」。
暫不論杜正勝有無既定刻板的意識形態與有色眼鏡,乃至是暫時拋開筆者與杜先生對「中國一詞」的定義與期許不同,甚至現在的民進黨中央政府亦就是在進行「同樣『去中化』的『思想改造工程』」不說,其一席「即使簽署和平協議,台灣也會面臨同樣命運」的中文邏輯則顯然大有貓膩,與刻意無病呻吟的強烈嫌疑之處。
一來,杜先生並沒有誠實的講述「就在出現同樣命運」之前,台灣因自身各種應對方式,所可能出現的不同程度、範圍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評估,二來,一個充滿弔詭又帶點無奈的文義即是,既然台灣無論如何努力,唯最終的命運「都肯定仍是『被征服』」的進入所謂「中國擴張模式3步驟」的話,那麼,執政黨乃至是領導人又究竟該如何盡最大可能,來爭取台灣最大的福祉利益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呢?直言之,杜正勝就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應
杜說的擴張模式的3步驟-「征服」、「治理」與「文化改造」不就是冥盡黨在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一直在幹的鳥事。
杜把冥盡黨在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一直在幹的擴張模式3步驟-「征服」、「治理」與「文化改造」事實統統都洩露了說出來了...
三隻小豬都是成語的垃圾院士,其水準…,笑死。
令人懷疑所謂院士是否只是因為政治正確才上位,應該考慮取消杜的院士資格吧?
這不是西方的普世價值嗎?靶都已經畫好了,不就一直射箭就行
2023-02-07 08:21:18
阿楨
中國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館》爆火,英媒果然急了 2023-09-08 觀察者網

近日,由中國博主拍攝的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火爆全網,講述了在大英博物館中的一盞“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出逃尋鄉的故事,“文物歸家”的主題在中國觀眾中引發極大共鳴。尤其大結局中,“玉壺”帶回了在屈辱年代被非法運往英國的中國文物們的一封封“家書”,字字泣訴戳中諸多網友的淚點。
然而這樣一部民間作品,卻讓英國廣播公司(BBC)等英媒有些“急了”,接二連三發文陰陽短劇“迎合”了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並聲稱這進一步擴大了中方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本國文物的呼聲。
但這些英媒一邊汙名化中國民眾在憶起遭掠奪歷史的正常民族情緒,一邊卻心虛地根本不敢提及這些流離失所的中國文物大多是被英方當年劫掠或盜取非法得來的。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
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球47國,200多家博物館裡,存放的中國文物至少有164萬件。而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000多件,長期陳列的有2000餘件,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大英博物館內的很多中國文物在陳展時擠在一起,沒有名字,只有編號。有的沒有保護罩,任由往來遊客觸摸。還有不少中國文物被切割,一條條裂縫讓人看了心疼。
這部名為《逃出大英博物館》的短劇共有3集,每集不超過10分鐘,以擬人的方式講述了一盞收藏于大英博物館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化成少女,逃出博物館。路上,她意外偶遇來自故土的親人,一位元中國記者,並最終在他的協助下踏上尋鄉之行。
  回應
強盜洗劫了你的家,並且還將搶來的東西正大光明的占為己有,甚至不允許被害者發聲,真是雙標到了極致
CCTV這些官媒咋拍不出這麼好的片子,每年預算幾十億。
這一拉一扯的三言兩語就想把矛盾轉移?各位提高警惕啊,關注點是強盜。
平心而論,文物擬人化創意的始祖,其實就是央視的《國家寶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B9f6VqeD8U
2023-09-18 08:59: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