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2-23 16:31:18| 人氣7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九峰紅粿,客家紅粄,南洋紅龜粿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九峰紅粿,客家紅粄,南洋紅龜粿

@秦  島

 

undefined

 

      這個兔年春節,我一家沒能回閩南古邑平和老家過大年,特別想念鄉間美食,如年糕(甜粄)、蘿蔔糕(菜頭粄)、香腸、客家盆菜等,不過這些年貨香港也有;但有的東西在港三十年都沒見過,如紅粿,煙腸,菜包粄。

01.

      九峰其實是客家之域,客語和閩南話交集,閩南話說的粿,而在客家話中稱粄。紅粿是平和舊縣城九峰鎮特產小吃,當地民眾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一款特色糕品。按九峰人的民間習俗,年節家家戶戶都必定要做紅粿,做完了還要放在祖宗靈位、供奉的神仙菩薩靈位前祭拜。因為九峰人認為紅色是吉祥如意、好意頭的象徵,而酵粿在製作過程需要發酵,故取其“發”的好意義。

      九峰鎮是平和縣下轄的一個鎮,已有500多年建城史。又名九和,俗稱鯉城。城東九和山,山上九峰錯出,故名。南連大溪鎮、詔安秀篆,北鄰秀峰鄉、長樂鄉、西接廣東饒平上善之地區,均說客語,但崎嶺通往九峰的省道由蘇洋至黃田沿線,包含舊縣城九峰鎮治在內操閩南語,而不少人仍聽得懂客語。該鎮閩南語區大致呈喇叭狀,對崎嶺方向開口,逐漸狹長地收斂到黃田古村為止。

      地處平和縣西南部,閩、粵交界處,秦漢代九峰為閩越與南越交融地帶。六朝時期屬綏安縣。隋、唐、至明代,先後隸屬漳浦縣、南勝縣、南靖縣管轄。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由王陽明奏准置平和縣,縣治設於九峰鎮,歷經明、清、民國三個時期,1949年7月,縣政府由九峰搬遷至小溪鎮。2010年,被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

      粄是客家人生活節慶中不可缺席的囍品,舉凡婚宴、入新厝、添丁、收割、中元節、過新年等等,餐桌一定要擺上各類「粄」的佳餚,才能增添囍氣洋洋。

02.

      悠久歷史造就了九峰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閩粵邊境繁華小城,飲食文化集客家、閩南和潮汕特色於一身,独具一格。話說九峰紅粿的原材料,外皮是用糯米粉混合粳米粉或者麵粉、或者番薯,加上染色的紅麴,一塊和成團。只用糯米粉拌和成米團是不行的。因為只用糯米粉太軟,做出來的紅粿就不硬實。

      紅粿裡面包的餡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糯米,把蒸好的糯米飯拌上香菇、蝦米、瘦肉、臘腸等,一齊炒成濃香的糯米飯作餡料。捏薄的紅粿外皮,舀些餡料,包好捏緊,再放進紅粿模印裡壓平夾緊,打開紅粿模印,一個餅狀的紅粿就做成了。

      包豆沙餡的做法一樣,只是豆沙有兩種:一種是用紅豆沙。將紅豆在水裡浸泡到可以剝去外皮後,放石臼裡杵成豆泥,或者直接把紅豆磨成粉,加上糖做成豆沙;還有一種是花生餡。把花生炒熟去外皮後,放石臼裡杵成碎末,加上白糖就是餡料。

      客家人祭天、祭祖,以及娶媳婦祭神、為神靈作壽、廟會敬神等時候會作成龜甲和壽桃的紅粄,供桌上常用的供品。閩南人等民系也時常以此作為節慶祭神之供品,比如:祭祀閩南安溪茶葉的守護神法主真君,最好的供品即是紅龜粿。

03.

      客家語稱之為紅粄或紅印粄,又稱紅龜粿、紅龜糕。為閩南人、閩東人、潮州人、客家人、廣東人等節慶祭祀之糯米製食品,流行於福建、廣東、臺灣與南洋的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狀貌扁平,約巴掌大小,紅色外壓龜印內包餡,以植物葉為墊。類似相關的食品有「紅片糕」、包捲狀,切為小塊一般只作為甜點用。

      閩南做法,先將浸泡過之糯米研磨成米漿形狀,倒入米袋綁緊壓乾去除水份,待半乾後拿出。緊接着加入紅色食用色素攪拌成紅色,再加以揉搗。揉搗完成後、再細分約巴掌大小一塊一塊,包入內餡(甜一般為甜豆沙,鹹則有各種口味)後放入粿印壓平印出龜印。再將紅龜粿背面抹油平放於弓蕉葉上,再置入籠床後置於灶上大鼎,以熱水蒸汽炊熟。一般吃起來口感同如麻糬、甜軟Q。在紅龜粿的表皮除了印有花紋外,還會印有吉祥意味的漢字,如代表福運、官祿和長壽的福祿壽等。

      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一帶,主要以福建話「Ang Ku Kueh」來稱呼這道糕點;台灣亦通常以台式閩南語「Âng-ku-kué」稱之。由於外型與功能相似,紅龜粿常被人與麵粉製的麵龜混淆。

      一般常見的內餡為:花生、紅豆、蓮蓉。近幾年的新口味內餡則有,芝士、黑芝麻等。紅粄實質上和新丁粄相同,都用圓糯米、蓬萊米和食用大紅作成。講究一點的紅粄,是以暗喻吉祥的動植物為範本,尤其以正面是龜甲,背面是桃子的模子最普遍。

04.    

      蓬萊米(粳米和秈米的混種)1斤、圓糯米4斤、紅豆半斤、糖半斤、食用大紅色素適量。普遍是包紅豆內餡,製作時的比例,大多是一斤紅豆一斤糖,米團3兩配1兩紅豆,蒸紅粄和新丁粄相同,蒸籠應偶爾打開,蒸出的成品才會漂亮。

      糯米、蓬萊米洗淨並弄乾,加高過米約三公分的水,浸泡三小時。再瀝乾後,倒入調理機打成米漿,脫水或壓乾製成生米團。紅豆煮爛,加糖炒軟,成紅豆餡。脫水過的米團,放入食用大紅攪拌均勻。以三兩重的米團,包一兩重的紅豆內餡。將包好餡的米團,放進板印模型,印出花紋和造型。 用小火蒸半小時,要開起一至五次,以免紅粄變型。 

      南洋做法,材料主要是糯米粉糰,加入一些色素或班蘭葉汁液,再包入煮好的甜餡料(如:綠豆、紅豆、椰絲、花生),或鹹餡料(眉豆、菜頭),然後放在剪好的香蕉葉上拿去蒸熟。南洋紅龜粿也是屬於娘惹糕的一種,有些人製作時,會使用椰漿代替水,使其帶有清淡的椰香味。目前紅龜糕以被當地的土生華人(Peranakan/Baba Nyonya)社群內化至娘惹糕的一種。      

       因為紅龜粿代表福氣、榮祿和長壽,所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在祭拜時,必備的貢品,尤其在每逢農歷正月初九天公誕與正月十五元宵節。綠豆餡的紅龜粿也會出現當地華人 社區的彌月禮盒內,在早期的娘惹社區中,她們不會直接透露嬰兒的性別,而是透過紅龜粿的形狀來表示,烏龜型的則代表是男嬰,桃子型的代表是女性。另外在喪禮上,也會出現黑色的紅龜粿。

            2023.02.23

台長: 秦島
人氣(71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