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2-17 14:58:33| 人氣4,6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250 《十地經》說:“於十地中,雖各各地於施等行別別增上,然於餘行非不修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250  250頁末行-2518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丑三、破救分三: 遮破承許證空性則不需方便之補救 遮破空性見中具足六度故而不需方便之補救

宣說遮破他宗

寅一、遮破承許證空性則不需方便之補救分二:

宣說他宗 破彼

卯一、宣說他宗邪見

設作是念:由種種門修施等行,是未獲得堅固空解,若有空解55即此便足。

假如認為:通過種種途徑修持佈施等行品,是尚未獲得堅固空性見解,說具有通達空性的智慧便已足夠了。

55.空解:通達空性的智慧。

卯二、破彼分二: 總破 引教證別破

辰一、總破

是大邪見。此若是實,則已獲得無分別智、證勝義諦大地菩薩56,及諸特於無分別智獲得自在八地菩薩,不須修行,然此非理。

這是大邪見。如果這種觀點是真實的,那就認為獲得無分別智、證得勝義諦的大地菩薩,特別是對無分別智獲得自在的八地菩薩都不需要修行,但這並不合理。

若已獲得堅固空解就不必修其他行品,則初地以上的菩薩尤其是八地菩薩肯定獲得了堅固空解,應成聖者菩薩都不必修習波羅蜜多;然而,這是無法成立的。

56.大地菩薩:已入聖者地的初地至十地菩薩。

辰二、引教證別破分二:

承許大地菩薩不須修行與了義經相違

承許八地菩薩不須修行與了義經相違

巳一、承許大地菩薩不須修行與了義經相違

《十地經》說:於十地中,雖各各地於施等行別別增上,然於餘行非不修行。故一一地中說皆修六度或修十度,此等經義,無能勝尊、龍猛、無著皆如是釋,定不可作餘義解故。

《十地經》說:十地中,雖然各各地對佈施等行品別別增上(一地增勝佈施度、二地增勝持戒度等等),但並非不修其他行品。因此,經中對每一地都宣說了修習六度或十度。對此經義,彌勒、龍猛、無著等大菩薩都一致如是解釋,絕不能再作其他解釋。

具體在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大乘莊嚴經論行住品》、《辨中邊論辨無上品》、龍猛菩薩的《寶鬘論》、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月稱菩薩的《入中論》中,都是這樣解釋的。

參考資料:

第七地修方便波羅蜜,第十地修智波羅蜜。

()方便波羅蜜(梵 upāya-pāramitā),以種種間接方法,啟發其智慧。

()願波羅蜜(梵 pranidhāna-pāramitā),常持願心,並付諸實現。

()力波羅蜜(梵 bala-pāramitā),培養實踐善行,判別真偽之能力。

()智波羅蜜(梵āna-pāramitā),能了知一切法之智慧

巳二、承許八地菩薩不須修行與了義經相違

首先以八地菩薩也由如來勸請修持方便和智慧的依據,予以遮破。

特八地位滅盡一切煩惱、安住寂滅一切戲論勝義之時,諸佛於彼作是勸云:惟此空解,不能成佛,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故。當觀我身及智、土等此無量德,我之力等汝亦非有,故當精進。又當思惟,未能靜寂諸有情類,種種煩惱之所逼惱,亦複不應棄捨此忍。

特別在八地菩薩滅盡一切煩惱、安住寂滅一切戲論的勝義時,諸佛會勸請八地菩薩說:僅僅以此空解不能成佛,聲聞、獨覺也都獲得這種無分別智。應當觀察我的三身、四智、淨土等無量功德以及我的十力等,你尚未具有,所以你應當精進;而且你應思惟,未能獲得寂滅的眾生正被種種煩惱折磨。再者,你也不應捨棄這無生法忍。

諸佛對八地菩薩從三方面勸導: 

自利尚未圓滿,仍未證得佛果無量功德,故應精進;

無量眾生受煩惱逼惱,應發大悲利他;

同時也不應棄捨無生法忍。

四智 佛光大辭典

()佛果之四智。全稱四智心品。為唯識宗所立。即將有漏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1.大圓鏡智、2.平等性智、3.妙觀察智、4.成所作智。

尚須修學菩薩諸行,得少三昧便生喜足,棄捨餘德,誠為智者所輕笑處。

若連八地菩薩都還必須修學菩薩諸行,那麼凡夫僅僅得到少許三摩地,便心生滿足而捨棄其他功德,的確是智者覺得可笑之處。

 

廣論消文250-1  250頁末行-2518

日常法師開示

【設作是念﹕由種種門修施等行,是未獲得堅固空解,若有空解即此便足,是大邪見。此若是實,則已獲得無分別智,證勝義諦大地菩薩,及諸特於無分別智獲得自在八地菩薩不須修行,然此非理。《十地經》說:「於十地中雖各各地,於施等行別別增上,然於餘行非不修行。」故一一地中說皆修六度或修十度,此等經義,無能勝尊、龍猛、無著,皆如是釋,定不可作餘義解故。】

有人說:「你修布施等行,是因為對空性沒有正確堅固的了解,如果有正確堅固的了解,那就夠了。」這種看法是大邪見,完全錯了。

更進一步說,我們凡夫先不談,乃至於證得加行位的賢者也不談,先看看獲得無分別智、證勝義諦的大地菩薩,特別是八地菩薩。假定真的只要證得空性其他就不要修的話,會有甚麼錯誤?

在八地之前第五地極難勝地,能夠真俗並觀;

第六地叫現前地,能夠真俗現前;第七地是遠行地;

第八地是不動地,能夠真俗二諦圓融證得,那個時候的確對無分別智獲得自在,這樣說的話他應該就不要再修了,但是並非如此。《十地經》中說十地中任何一地都要廣修六度或者十度,每一度是互攝的,只是那一地的專修部分是特勝:初地是布施特勝,二地是持戒特勝……關於經中這個內涵,不管是性宗、相宗,無一例外,都是這樣解說,我們絕不可解釋為其他的意義。換句話說,凡是正確有傳承的菩薩、祖師都是這樣解釋的,所以像前面所說的那些知見是錯的。關於這一點下面還有特別的說明。

【特八地位滅盡一切煩惱,安住寂滅一切戲論勝義之時,諸佛於彼作是勸云:「唯此空解不能成佛,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故。當觀我身及智土等,此無量德,我之力等汝亦非有,故當精進。又當思惟,未能靜寂諸有情類種種煩惱之所逼惱,亦復不應棄捨此忍。」尚須修學菩薩諸行。得少三昧便生喜足,棄捨餘德,誠為智者所輕笑處。】

八地菩薩證得了圓滿的真俗二諦,覺得自己已經徹底解決問題了,那個時候佛就會警覺他:「你單單證到這個地位還不能成佛,小乘聲聞緣覺也得到這個。」不過小乘證得的沒有八地菩薩那麼大,但就驗證的來說則是同一個內容。關於這一點,性宗跟相宗所見不同,我們這裡暫時不談它。

總之,經上佛陀親口講:「你證得這個還不夠,你的目的不是要成佛嗎?看看我吧!我的智慧你有嗎?我的報土你有嗎?我的無量功德、十力、四無所畏你還沒有啊!這樣自利部分尚且未圓滿,所以還要精進啊!進一步,你還要思惟一切有情的煩惱還存在,所以以利他來說,你也沒有做。再說,你也不必離開你現在所證得的,而是正在所證得的境界當中,廣行自利利他。」這是佛親口說的,絕對不是說只要空就可以了。從初地菩薩乃至於到八地菩薩,無一例外,都要修菩薩諸行,現在我們居然說單單修空,其他都不要學,那完全是個錯誤。八地菩薩到了這種地位,還要努力學六度萬行,而我們稍微得到一點點相應,就歡喜滿足,棄捨其他的功德,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了,會覺得可笑、可憐。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