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科學文明雖然遠遠比不上現代人,但在心靈情感的豐富程度上卻遠遠優於現代人,代代相傳留下了許多至理明言,其中有很多詩詞歌賦都可以供後代世人,拿來當借鏡警惕自己或仿傚學習。古人的智慧並沒有因為年代久遠而有所隔閡或打折,反而現代人引用古代人詞句的情形屢見不鮮。
有首古詩幾百年來經過一代代人的修改,一直流傳至今是這樣說的:
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俱已足,又思嬌柔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良田置得多廣闊,出入又嫌無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恐無官職被人欺,七品縣官還嫌小,更想朝中掛紫衣。
當朝一品為宰相,還想山河奪帝基,心滿意足為天子,又想長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長生藥,竟跟佛祖論高低,要是世人心田足,除非南柯夢來兮。
這首古詩描述的就是人性的貪婪,與永遠不知道滿足的心態。人性都是自私的,只是自私的成份或多或少而已。那種貪婪的表現,往往從人們「得寸進尺」的行為中可以看得出來。只是所不同者,在於有些人靦腆一點會知所節制,而有些人則臉皮厚一些比較肆無忌憚,還有少數人品低劣的人,甚至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不顧他人死活只求自己的歡快。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佛陀所留下的經典就明確地指出,六道眾生之所以多生累劫流轉在輪迴圈中,始終不得解脫的兩個重要因素就是:「妄想」、「執著」,這就是佛陀說的「凡夫心識」。而這個妄想、執著,皆來自於眾生都有一顆強盛的「執我之心」,如果換一句世間比較通俗的話來說,這個強盛的「執我之心」,基本上就體現在我們自私、貪婪的心態、語言與行為中。
我們的生命只要從受孕後,當在母體內成長到有感受能力開始,這個「我」的概念在我們的心田上就慢慢在形成,然後逐漸種下根深蒂固的種子。想消除這個對「我」的依賴習慣,實在是非常地困難,除非是經過佛法的修學,透過佛陀的教法去認清它、對治它,否則幾乎可以這樣說,眾生是不可能消除這個我執、我見的存在。因為如果連什麼叫「我執」、「我見」都不曉得,又從何談起要去認清它、對治它呢?
打個比方說,我們會認為這個房子是我的、那個車子也是我的,這個東西我想要吃、那個東西我想要買,他是我的某某某、他為什麼對我這樣不好……總之一切的思惟基本上都是以「我」為中心點而出發,這些都包括在我執、我見的大範圍之內。
近代已經圓寂的高僧,廣欽老和尚就曾說:「哪怕只要是執著這個世間上的一根草,都要繼續住在這個輪迴世界中,不得解脫。」可見得我執、我見對人道眾生的危害有多大。
佛陀早就對眾生開示說:「只要我執、我見不斷除,生死就不能了!」
人生這一條路說短實在是很短,往往當回首來時路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一生,已經在一轉瞬間就快要走完了。說路長嘛實在也挺長,幾乎所有的人,在走到生命的終點站之前,大多都要被許多事折騰個半死不活。逢年過節我們常會祝福別人「萬事如意」,可是我們人生真正如意的事,又能夠有多少件呢?我想恐怕連想要「百事如意」都很困難吧!
人生經常不知不覺就會走到一個三叉路口,面臨下一步將何去何從的選擇。當面對嚴酷的生存考驗或重大利益誘惑時,有時候就會有一些人做出一些事,常常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因為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為非做歹、無惡不作,絲毫不怕因果的報應。但是相反地也有一些人,在面對重要的關鍵時刻時,卻可以為了成全他人的利益,而犧牲自我的利益,這樣的人就顯示出他人格的崇高與偉大。
月芬(化名)是福建人,37歲的她芳華正貌,卻有著一半的頭髮是灰白色,怎麼看都與她的實際年齡不相符合。許多初次見到她的人在與她熟悉之後,聽到她的真實年齡後大多數會吃一驚。我後來聽起別的師兄弟提起她時,有許多人總是讚嘆她是一位有高尚品德的女人。
在她20歲的時候母親又生下一個男孩。由於中國的人口問題嚴重,是全球第一大人口數的國家,所以在當時中國的政策是強制推廣「計劃生育」,而且這個政策執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政府規定所有的已婚夫妻,都只能生育一個孩子,來管控急速膨脹的人口數。但是還是有很多鄉下地方的夫妻都超生,造成中國一直存在有「黑戶」的問題。
無法給這個年幼的小弟報戶口,讓她對這個年齡相差20歲的小弟格外心疼,因為還那麼小卻不能正常的報戶口,將來要就學、工作怎麼辦?
由於母親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父親的收入也不多,月芬為了想要賺更多的錢,在弟弟不到五歲時就決定,帶著年幼的弟弟到上海來工作。想到大城市裡應該會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賺比在老家更多的錢,來改善姐弟倆人的生活,減輕父母的負擔。外地人到上海討生活、求生存總是比較不容易,但月芬為了弟弟跟自己的生存吃苦耐勞,咬著牙不管再苦,都一肩把這個重擔給挑了起來。
姐弟兩人就這樣在上海落了腳,到了上海後很快地幾年過去,弟弟已經到了要讀小學的年齡了。由於上海市的稅收是全中國最多,相對的上海市民的福利,也比其他省市來得好一些。因此上海市的戶口制度的審批相當地嚴格,除了原本就是上海本地戶口的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其他外省、市的人,要申請換發上海的戶口非常地困難。
如果沒有拿到上海市的戶口,弟弟就沒有辦法留下來在上海讀書。月芬為了想讓弟弟,在上海市受到比在老家更好、更完整的教育,本身持外省戶口的她,竟然想出了一個委曲求全的辦法來。她到處拜託朋友、請朋友們幫忙,找了一個互不相識的男人辦了假結婚,然後再按月付錢給對方,一切只為了讓弟弟可,以有更好的成長及學習環境。
更離譜的是由於月芬是假結婚,為了讓弟弟能夠順利留在上海讀書,所以在給弟弟報戶口時,必須報這個小孩是她生的兒子,這樣「母子」二人才能夠都拿到上海市的戶口,安心的上海安居落戶。這麼大的犧牲意味著除非她離婚,否則她可能終生都不方便交男朋友或再「真」結婚,而那一年她只有27歲。
當對一個人許下承諾、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有時可能要用一生的青春來走完。
從此她要年幼弟弟,必須在同學的面前改口喊她「媽媽」,而弟弟的所有同學,也都一直以為月芬就是他的「媽媽」。姐弟倆個人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這個秘密,她一直都忙著工作賺錢照顧弟弟,沒時間也沒心思再去交男朋友。直到現在弟弟已經17歲讀高中,還好他非常地乖巧懂事,功課也不錯都讀前十名。但是她人生最青春、最精華的十年也過去了。十年,好漫長的一段歲月!
對這樣的選擇她一直心甘情願沒有怨言,甚至當好朋友們替她抱屈,說她犧牲太大時,她居然根本認為這樣不算是什麼犧牲。大約兩年前月芬她接觸到了佛教,在皈依了佛門之後,在師父的教導下比從前更開朗、更大度。因為她從佛理中吸取到正確的觀念,比過去明白了更多人生的道理,她逐漸地把佛法轉化成為自己身上的一部份,並在日常生活中去活用它。
她是如此認真地在學佛修行,對於佛陀說的「因緣果報」的真諦,她的體會也比過去深刻,更加坦然面對與弟弟這段奇妙的因緣及錯位的關係。還有平時與師兄弟們間彼此的交流、學習,無形中也豐富了她的生命,讓她的生活過得非常地踏實。
人的一生之中都會遇上許多人、很多事。有些人表面上看上去,似乎是來跟我們作對或是來為難我們的。請不要去討厭那些看起來令人不順眼的「絆腳石」,因為說不定你得靠著他們為你指出路徑,陪著你渡過一條小河流、一個小坑溝。
本文為選自圓通文化出版社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