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03 19:09:01| 人氣809|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文]人生如戲,表演當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http://blog.roodo.com/planet5277/archives/4187075.html

這篇文章從新聞記者愛用「進行一個XX的動作」取代「XX」(XX為動詞)的措詞,一發不可止地探討整個表演當道的時代,政客以表演代替政績,媒體以訊息代替意義,知識分子難以抵抗大眾也就難以抵抗媚俗……。

有趣的是當「一切都讓位給了表演的時代」來臨的時候,真正的表演事業反變得寂寞又彆扭。剛剛離台的碧娜鮑許削減所謂美麗的舞蹈姿勢,讓舞者跑來跑去、躺下、說話、洗澡、玩水、蓋房子、大聲笑……,換言之舞者在模擬人類「行為」而非「動作」。去年的瑪姬瑪漢則做更徹底,完全剷除舞蹈動作只剩不能見人的日常瑣屑。

最近我不斷地聽到表演評論者這樣抨擊作品:「太假」、「太像表演」,不停聽到導演要求演員:「不要演!」,甚至連我叫舞者做點動作時,她們反問我:「妳要我為舞蹈而舞蹈嗎?」話中的意思就是:「你要我造假、不誠實嗎?」

當表演滔滔行於世間,表演藝術分子反而孜孜尋覓「不是表演的表演」。是的,藝術家要的不是藝術形式,而是真誠和美;兩者在表演時代裡俱變得稀薄。背負票房壓力的導演,不由得自問:我們應該媚俗媚得更高竿?還是徹底忘記群眾存在?畢竟打著不媚俗口號招徠群眾仍然是媚俗。

有人說:有意義的娛樂是極其高明的。這種高明,我做得到嗎?

網站開始成立時,成員們在審稿時有許多矛盾,其實某方面看來,正是猶豫於:「我們要提供訊息?還是提供意義?」一篇文字內容:「是訊息多?(表達作者立場)還是意義多?(提出值得思考的地方)」,我必須承認做為交流平台目前我們讓訊息略多一點(畢竟訊息也比意義容易製造又容易被閱讀),但未來我們可能會不斷為了意義或訊息的課題而折磨著自己。

記得去東港找寫作題材的第一週,我以記者的角度發現能夠製成所謂「深入報導」專題的題材,實在太多了(內心好像有一台收銀機,不斷換算成本效益,心想我要是幫電視台做專題,這個月應該可以賺幾集企劃費?),可是最後我待了三個禮拜,最後在寄宿家庭的床上苦苦沉思默想數晚,才確定找到了一點意義可以帶回去----但那仍是對於我個人的,跟所有充滿風情或驚心動魄的畫面和人物都無關。

意義是很難產出的,必須快速消費快速生產的媒體產業應付不了,不見怪。而吸收過多資訊的群眾,會不會也久而習慣用訊息代替意義填充大腦、忘卻空虛、喪失意義而不自知呢?這才是最可怕的。

路上偶遇一位劇場導演,他說他總是在不知道答案的前提下進行排演,像一場不保證成功的試煉,叫演員演,為了找出其中不是演的東西。

如果不是還相信表演藝術可以重塑非表演的意義,我們大概碰也不碰這東西了。

台長: 酷月
人氣(809)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weiwei
重塑非表演的意義...
是啊...

這一篇可以上「生態現象」嗎?
2007-10-12 11:18:32
版主回應
好啊
2007-10-16 11:50:23
薛西
這篇我放了
明早上線
2007-10-17 15:27:47
薛西
算了
我不會複製
還是瑋廉來吧
2007-10-17 15:31: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