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到傷痕文學,是國中的時候,一位同時參加演講比賽的大哥哥介紹我看的「棋王樹王孩子王」。透過文字,我知道在不久前的中國,像我當時一樣讀過書,十幾歲的孩子,叫做知青,國中畢業、高中畢業,就必須被分發到農村或偏遠的山區,去向貧下中農學習。可當時看書只是看文字,年紀又小,很難體會其中時代的動盪與個人的酸楚。
來美國之後,結交了許多中國的友人,雖然政治立場不同(其實,常常是對立的),但是的確讓我更加瞭解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想法。透過他們的介紹,我看了電影「天浴」。天浴的原作者是嚴歌苓,嚴歌苓是一個非常會說故事的作家,而「天浴」,是我聽過她所有的故事中,最為悲傷的一個:
在知青上山下鄉的文革時期,十六歲的秀秀也來到青康藏高原學習。秀秀是一個清秀可愛的姑娘,下鄉前,母親為她燒水洗澡,替她打包了一整疊的的草紙肥皂,告訴她,女孩出門在外,要懂得打理自己清潔自己,把自己照顧好。秀秀在高原上,被指派去和牧工老金學牧馬,四處逐水草而居。老金是個粗獷的漢子,很疼愛這個文秀的小姑娘,知道秀秀愛乾淨,特意替她挖了一個坑,鋪上防水布,從遠處運來水,讓秀秀時時享受沐浴的快樂。但是秀秀想回家,一年一年過去,聽說許多知青都已經找關係回到城裡,秀秀非常著急。此時,一個自稱有關係的男人,要秀秀以身體為交換,便可想辦法讓她返家。秀秀看到男人拿來的蘋果,想起城市的繁華,與男人發生了關係。此後,一個個所謂的「重要人物」,開始在秀秀和老金的帳棚裡來來去去。秀秀一次次出賣自己,卻總是得不到所要的答案。最後,秀秀懷孕了,不知誰是胎兒的父親,老金只好帶著她到村裡的醫院手術,沒想到,村裡的人也對秀秀唾棄嘲諷,手術後竟還有男知青進到病房去糟蹋秀秀。老金氣憤地帶著秀秀回到高原,秀秀卻說她聽醫院的男知青說,只要敢把自己的手腳打成傷殘,就可以「病退」為理由回城市。她要求老金開槍,把她的腳指打斷,好讓她回家。然而,就在老金拿起槍瞄準時,秀秀看著天邊的虹,若有所悟,要老金等一下。她背過身,梳理好自己的頭髮,扎好辮子,拉整衣褲,轉過來平靜的告訴老金,開槍吧!長期的相處,老金瞭解秀秀做的決定,他槍殺了秀秀,將秀秀的屍體放在那個克難的浴缸中,希望秀秀在天國能夠得到安息。
這樣一個故事,其實是成千上萬回不了家的知青的故事。我很少因看電影而失眠,但是看完「天浴」,我悲傷的整個晚上都睡不著。或許是因為年輕的生命本來有著無限的可能性,或許因為自己終於也離家了,知道了離家以後要發生什麼事,其實是在家裡時完全想像不到的。
後來,又看了「巴爾札克與小裁縫」。雖然也是一部知青下鄉的電影,「巴爾札克與小裁縫」卻用一種記錄青春的角度去看文革時期的種種。兩個出身「資產階級」的知識青年馬劍鈴和羅明,被下放到長江三峽鳳凰山區接受改造。不料山區的人民,卻反而被這兩個外來的人影響。知青帶來了鬧鐘,重新設定的整個村落的作息,帶來了小提琴和音樂(但是演奏莫札特的曲子時必須說他們是在拉「莫札特想念毛主席」,在拉天鵝湖時必須說這是「列寧在1912裡的天鵝湖」),他們負責去市鎮裡看宣傳電影,然後回來講述給山區的村民們聽(他們偷天換日,看的是政令宣導片,回來講給村民們聽的卻是外國的小說故事),更重要的是,他們偷來了一箱書,裡面滿滿的是中外的文學名著。下鄉的兩個知青同時愛上了山村裡聰慧美麗的小裁縫,矢志要改造小裁縫,每天唸書給小裁縫聽。小裁縫與羅明相戀懷孕,但是羅明卻臨時被接獲通知必須離開,馬劍鈴以一把小提琴,和一本當時被打成禁書、幾乎絕跡的文學名著,求來父親的醫師朋友替小裁縫手術。手術後,羅明回來,但是小裁縫卻要走了,她要離開了鳳凰山去看「外面的世界」。小裁縫說,巴爾札克讓她認識到「女人的美是無價之寶」。二十幾年後,長江大壩即將築堤,漫漫大水就要淹沒鳳凰山,成為國際知名的提琴手的馬劍鈴,重回鳳凰山,雖然找不到小裁縫,但是他拍了一段紀錄片,找到事業有成的羅明,在舉杯中,兩人的笑聲與淚眼相對應。
「巴爾札克與小裁縫」是用一種新的角度來看文革,以我們台灣的用語來說,就是用「走出悲情」去反省文革。拜老毛之賜,無數的知青遠離城市,到農村生活,有的甚至就在當地生根落戶,這對農村所帶來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但卻是過去的傷痕文學較少談及的。
兩部電影的女主角都很出色。李小璐飾演的秀秀,從清純到初經人事,到最後的滄桑了悟,完全看不出是一個新人演員,實在很值得鼓勵。周迅是戲劇小魔女,飾演聰慧可人的小裁縫恰如其份,從開始的純樸清新到最後毅然決然剪短頭髮,背著包包離開鳳凰山,我給她很高的分數。(其實周迅的演技真的沒有話說,另一部陳果導的「香港有個荷里活」,我也覺得她演技精湛)
一部好的電影可以讓我們在短短的時間中,參與我們來不及參與或尚未參與的時代。雖然是兩部風格截然不同的電影,但是卻都讓我們看到文革時期青年們的經歷與辛酸。其實這兩部電影,都在講文革中摧殘的一種東西,那種東西叫「真」叫「善」,更叫「美」。
由這兩部電影,想到我自己在少年時期,台灣已經解嚴,算是成長在自由而資訊豐沛的環境中,所有的知識都是那麼垂手可得,和在戒嚴中長大的前輩們比起來,我從未覺在求知上曾遭遇任何的壓迫,與文革的知青相比,那更是幸福如在天堂了。想唸書就唸書,想念什麼就念什麼,這實在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和珍惜的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