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0-07 05:26:19| 人氣1,97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推薦:卡爾.威特的教育 (經典平裝版)

卡爾.威特的教育 (經典平裝版)

 

 

 


      對於德國,我第一個聯想是希特勒,第二個聯想是柏林圍牆,
第三個聯想是電影羅拉快跑,
關於這個國家一直認識不深,
大概只有從報章雜誌中介紹德國工業的發展,了解德國人的思考態度。


     沒想到這陣子在一堆教育的書本中,看到了卡爾威特這個名字,
來自德國的牧師,孕育了19世紀的德國天才小卡爾
{好妙,兒子跟自己的名字完全一樣},

也開啟了關於早期教育的發展,不管是七田式,還是早療的書籍。
      
     都看到他們對卡爾威特教育的推崇,
他是個把接近弱智的嬰兒透過教育培養成天才的故事。

這個故事對我很激勵,因為我的孩子似乎也是慢了一點,
雖然按照先生和婆婆的解讀
這個叫做大隻雞晚啼,我很感謝,
他們兩個人沒沾染我的焦慮。

至少免除多餘的壓力源。

當然,我其實也好奇過,這本書的主人翁,
有沒有因為他是天才而產生未來擇偶的困擾,

會不會覺得世俗的女子都配不上他。

身為天才的他,進入婚姻階段後,又是怎樣經營他的人生?
還有最讓我感慨的是,最近讀了這些教育相關的書籍,這些培養優秀孩子的爸媽
本身愛的能量很強大,同時間幾乎具備很好的知識水平。

樂於栽培孩子的爸媽,基本上也樂於栽培自己{純粹逼小孩念書的爸媽不算}


      故事的起源是1800年七月出生的孩子,小卡爾,
{換句話說,早期教育至今也有200多年的歷史啦。}
由於他八九歲都能通曉多國語言,所以被歸類為天生的天才,
只是按照卡爾威特的觀察,他以為孩子不是天生聰明的,而是歸功於他的早期教育。

按照作者的描述,小威特一出生的時候,四肢抽促,反應遲鈍,極為癡呆,
{不過我的疑惑是 剛出生的嬰兒看起來有反應極為機靈的嗎?}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癡傻,原先沮喪的 牧師,在另外一位牧師的鼓舞下
開始跟心愛的妻子,進行早期的育兒計畫
{會說心愛的妻子,是幾乎這些育兒書的爸媽感情好像都挺好的@@}
作者在書中不斷的強調老婆是如何會唱歌 聰慧能幹又體貼之類的

雖然不少人把重心著重在這位德國牧師博士培養出全方位天才這件事上
可是對於作者來說,他對於孩子的期待是五育並重。

至於為什麼要把孩子培養成天才,作者的理想是把孩子教導成富有同情心
未來可以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以下為書的大標跟內文標題,結論就是做到的爸媽請舉手,{難啊!}
第一章 願上帝保佑我的孩子
同一個靈魂支配兩個軀體

母親的願望對其腹中胎兒不斷產生影響
母親的意志、希望、恐懼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對胎兒的嚴重影響,
大大超過對母親本身的影響!
所以,教育孩子,首先從改造孩子的母親開始。─意大利 達芬奇


我選擇了一個合格的女人為妻/30

小小的過失:妊娠期與寵物相伴/32
{這個論點我不確定,雖然本人不愛動物 ,不過我有些有養動物的朋友是持另一種想法}
上帝是不會辜負我們的/34
從改造兒子的母親開始/39

這個章節讓我很佩服天才的阿母,因為她在胎教時期做了不少事情,為了孩子,

她讓生活規律正常,也克制自己對喜愛食物的慾望,

海鮮都不吃,不吃辣,不吃鹹,不讓自己不開心。

 

作者對家庭教育的第一理念是 母親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
孩子的教育必須由母親承擔{母親的責任好重阿><}

把自己的孩子託給他人,恐怕只有人類會這樣做,這種作法有違天性
{也是,其他動物也沒有保母這類的工作吧!?}

讀著卡爾威特牧師的書,一方面佩服他們夫妻對孩子的用心,
書中有幾則他眼中失敗的爸媽的故事,

因為托育造成的問題,成為後半輩子不可磨滅的錯誤。

{不過工商社會,有幾個媽媽可以真的擔任全職媽媽,實在有現實的難度}

本章名言:國民的命運掌握在母親手中

第二章 生下來時都一樣,成功與否取決於環境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一樣的教育,
那麼他們的命運就決定於其稟賦的多少
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整的教育
所以他們的天賦連一半也沒發揮出來
比如說稟賦為80的
可能只發揮出了40
稟賦為60的,可能只發揮30。─愛爾維修

兒子天生稟賦與後天教育/46
天才的失敗來自於父母的極度催逼/49

本章節介紹各國被爸媽壓榨的天才們,長大後鬱鬱寡歡或者是突然變平凡的故事。

人如同瓷器,幼兒時期好比製造陶器的黏土/50


我的教育理想就是在於使兒童的潛能達到10成/52

{現代人多數應該認同教育越早越好吧,不過原來在200年前,大多數人認為

太早開啟教育會影響到兒童的健康。}

兒童潛能的遞減法則/54
從兒子出生那天就開始教育/57
 在最後這章,作者提出一個論點,給三歲以前的模式時期「硬灌」

一方面是反覆灌輸語言、音樂、文字,等所謂奠定大腦智力的大腦活動基礎模式。

另一方面是輸入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度

{雖然硬灌這詞會讓讀者以為,小孩子學的不開心,但是讀完整本書,會發現有巧思的爸媽灌得好,小孩子會學得很開心,

結論就是要教育孩子前,要先教育好爸媽。問題難在於教育爸媽也沒那麼容易,我深深覺得我要是能學到百分之60的技巧,就要偷笑了><}

 第三章 抓住兒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 

根據兒童潛能的遞減法則,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有某種智力的發展最佳時期的。

這個最佳時期非常關鍵,他對人的一生的智力發展都起決定性作用,千萬不要錯過

對兒童早期的智力開發關鍵,就是抓住最佳時期。

孩子愛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60

小標題很可疑,不過作者的論點是,敏銳的感覺孩子的需要,便是父母成功的開始。

查看書中他給孩子吃的食物,其實也是現在一般副食品提到的食物。

德國諺語說,人的個性取決於食物,按照德國邏輯,厭惡數學的孩子讓他多吃馬鈴薯,

讓缺乏美術興趣的孩子吃菜豆,沒常性的孩子禁食菜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

由於我對這論點抱持不可思議的感受,不過放上來給大家自己斟酌,覺得對就參考,
覺得不對就不要學。

在作者的觀察,胃病會使孩子憂悶不開心,因此禁食點心跟零食,

保持兒子健康的心情/62

帶孩子做些運動。

一歲起訓練他洗臉、刷牙、洗手,一天好洗好幾次

小時候教他用手絹擦鼻涕,透過營養跟體能培養小卡爾成為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

從訓練他的五官開始 /64

首先發展耳朵的聽力,讓他常常聽媽媽唱歌{前提是作者讚美媽媽唱歌很好聽}

出生六周後,開始朗讀艾爾綺斯─效果滿一周歲就能背誦

為了幫小卡爾形成音樂的概念,買了能發出樂譜上七個音的小鐘,

拴上各種顏色的髮帶,餵奶前醒來敲給他聽,同時將鐘慢慢地移動,

效果─不到六個月時,就能按照作者的期待,精準的敲出鐘聲

同時形成聲音和顏色的觀念的有效方法

{我想這個一般的爸媽都做不到吧><}

 

訓練眼睛也是開發智力的一步。味覺方面就吃清淡食物,

視覺發達後,開始培養觀察力。

1.名畫摹本

2.大量雕刻的仿製品

書中還教導更多方法,大體下,就是把自己當成播報員,
帶著孩子報告周遭的各種事務,

只是要這麼做,真的是要很願意投資時間在孩子身上,偏偏生了孩子,
很多時候還是想渴望

擁有自己的時間。要隨時隨地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是要多大的決心呀。

作者這麼做

1.孩子醒來,做手指訓練,抓東西,撫摸東西,拍拍手。

2.誘導孩子觀察爸媽的手,拿搖鈴

3.誘導孩子學習爸媽學畫畫

每每讀到,就覺得當個好媽媽還真是很不容易啊

從兒子15天大就開始向他灌輸詞彙 /70

1.發純正的音

2.從身邊的實物開始

3.靠講故事來增長與世界的親和力

4.盡力豐富詞彙

5.反對教孩子不完整的話語方言

6.用明確的詞彙來武裝清晰的小頭腦

為了儘早開發兒子的記憶力、想像力、換創造力 /81

紙牌教育法─把內容寫在紙牌上,用講故事的方法教

在作者的觀察中,如果在幼年時期充分發展了想像力,
當他遭遇不幸時,也會感到幸福,

當他陷入貧困時,也會感到快活。所以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於想像的人

第4章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85 

我教育兒子的教育真正目的,就是要為他打開智慧的天窗,
使他能夠敏銳地觀察到社會的壞事
洞察出社會的缺陷。

我們人類的理想,決不應當向亞當與夏娃那樣,
僅僅滿足於在不知自己是裸露著身體的情況下過快樂的天堂生活

為此我絕不能讓兒子成為精神上盲目的樂觀主義者。

用遊戲的方式進行教育 /86

雖然天才教育對身於平庸的我,實在是太難了點,不過作者在這些教育有個大重點

就是不能強迫施教,我真心覺得他厲害在於營造出孩子也喜愛的學習方式。

讓大腦在快樂的情境下,開心學習。

滿6個月的遊戲:在房間貼一些有的沒的

對識字產生興趣,準備可愛的書

做大量的卡片貼在家裡四周

如何教孩子學外國語 /89

1.用耳學外語

2.與其背莫如練

3.用不同的語言去讀同一個故事{這....我了不起就台語跟國語吧}

4.弄清字源

5.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各種遊戲。

講故事、說歌謠、猜謎語、比賽組詞造句、編動作、說諺語、編故事

抓住兒子模仿我用筆用筆時教他寫字 /96

ps作者全家旅行時天才兒子,五歲就能旅行自己簽名在旅館的登記簿上,
把老闆嚇一大跳。

作者認為,撫育孩子,父母自己更應該寫日記,已記載孩子的進步跟發育狀況。

這也是留給後代子孫的重要遺產,使他們在培育孩子時,能夠從中得到教益。

作者為了鼓勵爸媽寫日記,還說寫觀察孩子成長的日記是很有趣的。

由於父母們有絕對的自由。所以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職責,一本育兒日記

能夠隨時對父母發出忠告,要以滿腔熱忱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老老實實地努力

按照預期計畫實施對孩子的教育。

我如何培養兒子多方面的興趣 /98

詩人歌德說:為了不失去神給予我們對美的感覺,必須天天聽點音樂,

天天朗誦一點詩,天天看點畫兒。作者說神經質的孩子長成唱歌的習慣就會快活起來。

怎樣喚起孩子的興趣和讓孩子提出問題 /101

作者並不主張把孩子困在書桌前,他最主要的時間都是在玩跟運動。

每天都要散步一兩個鐘頭,然後這位博學多聞的牧師就會一邊問一些有趣的問題,
讓孩子一邊思考

{結論還是父母的知識本身要夠,我們夫妻最愛聊哪邊有好吃的,糗了。}

當然為了讓更多父母可以學到教育的方式,牧師先生說只要有心,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教育的素材,

自然界誕生的一切都可以成為孩子認識與注意的對象。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牧師先生說,很多父母都為小孩的不良行為犯愁,
作者認為孩子的不良行為是因為精力無從發洩,他認為這樣很浪費

建議他們帶孩子到大自然,還同時讓孩子照顧馬鈴薯跟花草,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
{另一本書,曾經提到小卡爾小時候會浪費食物,馬鈴薯不吃完,於是爸爸就讓他好幾天沒馬鈴薯吃,接著就買馬鈴薯讓他種,當收成時,故意開玩笑說不吃,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心血被浪費的感受。}

 

 

我絕對不使用填鴨式教育 /104

牧師先生教育的方式是先引起孩子的興趣,接著呢在接受相對應的知識,
{就說一般爸媽很難做得到}

裏頭有教授地理方面的知識就是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散步 一邊觀察地貌跟河流走向。

我堅持與兒子的地位平等 /108

正確的態度是做父母的不管孩子有多忙,都應該做到孩子問甚麼,就回答甚麼。

不能嫌煩,如果問了爸媽也不會的,也會謙虛承認不會,
然後跟孩子一起找尋正確的知識。

孩子大一點後,就不再立刻給予答案,而是讓孩子思考,盡量鼓勵孩子靠自己找答案

羅布森布魯教授的數學教導方法 /111

由於牧師先生對數學也沒興趣,所以沒辦法用有趣的方式教,最後他請好朋友來教,用對的方法教,

孩子就學得快,p113 豆子學習法 玩這類遊戲,不超過15分鐘,每兩周改變遊戲模式,接著晉級到商店遊戲,

假裝孩子與父母是商店老闆與顧客。

{結論是爸媽真的很重要,爸媽不會還要有法子找到好老師來教,寫到這有些感慨,偏鄉的孩子弱勢家庭的孩子哪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這個搞呢。}

再用功也不會損害神經 /115

在對兒子的施教上,我一直深信「百聞不如一見」

這邊看到作者砸大量的金錢與時間讓孩子到處旅遊見聞

玩出兒子的各種能力 /120透過玩樂開發小孩的智力

東西變不一樣的遊戲、正確發音的遊戲、閉眼睛聽敲桌子敲幾下的遊戲。

進行遊戲前,要先把遊戲規則講清楚,有時候還要先示範。

作者認為觀察力具備有重要的意義,觀察力的好壞將會影響到孩子的智能發展。

這邊作者用無時無刻這四個字 表達他如何對孩子做訓練。

注意力是伴隨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心理過程的一種心理特徵。

注意力的集中和分散,對孩子的發展影響非常大。

幼兒五力:

第5章 我只是想把兒子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 127

是不是神童並不重要/128

讓兒子具有同情心 /132

就牧師先生的觀察,孩子變得不關心人,或行為邪惡多半是家庭不幸或早期教育不足所造成的。

{書中的觀察隨時隨地的灌輸孩子,成為一個人格高尚的人,減輕別人的痛苦。}

我認為,性格就是能力 /136

這邊有孩子被語言霸凌的處理方式。

我從來都不想把兒子培養成所謂的學者 /140


第6章 千萬不要小看他 145

作為父母,應該培養孩子敢於犯錯誤,感於失敗的行為\孩子和成人依樣有能力犯錯誤

也同樣有能力去糾正和改善錯誤

感於犯錯和改正錯誤是同樣珍貴。

讓美好的東西在兒子身上形成本性和自覺 p146

不要以為孩子太小就不懂得道理 p150

以身作則先尊重兒子  p152

當他長大後就不會聽你那一套了 /p155

對待兒子,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158

自己的事自己解決 /162 

第7章 什麼樣的教育才不會損害孩子 165

孩子由於年幼無知,經常會犯各式各樣的錯誤,

父母應該對它們嚴格的管教。

但不能因為他們不懂事就不尊重他們。

我一直主張,即使是小孩子也應把他們作為成年人一樣期待,

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他們。

我對兒子的嚴格完全取決於道理 /166

不要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損壞孩子的判斷力/171

不能錯誤地批評孩子 /176

作者認為批評孩子不等於處罰孩子或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出氣筒。

當作者發現孩子學習力低落,第一個反應不是否定孩子不認真,

而是思考孩子是不是遇到甚麼問題。

決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182

  
第8章 我如何教孩子玩和選擇朋友 187 

遊戲僅僅是遊戲 /188

兒子和玩伴之間的矛盾 /195

沒有小夥伴也不會失去童趣 /198

與壞孩子玩的害處 /205

讓孩子跟其他孩子進行有限制的接觸/209

我認為兒子在玩具中學不到甚麼知識 /210

在遊戲中體驗人生/215

我和兒子的各種遊戲 /221

 

 

第9章 我時刻注意誇獎兒子的長處 225

我發現讓兒子適應偶爾得到獎勵的方式,

他會繼續表現他的良好行為。

因為已經形成習慣,兒子知道怎麼做會使我高興,他也為此而高興。

對於自己的良好行為感到滿足和高興。

信心的源泉/226

孩子的天賦是全方面的 /229

教兒子學會面對失敗 /234

誇獎的秘密 /236 
第10章 在培養兒子的善行上下工夫 241

我認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發展的人。

只重視他的身體,孩子將成為四肢發達的可悲愚人

只重視智力,孩子會成為弱不禁風的病夫,或者成為社會的惡棍。

然而只重視品德教育,孩子會成為病夫、懦夫。

這種人對於社會、對人類都是無用的,因此,孩子的教育並須三方面並舉。

{讀這本書,會發現作者很講究實用,不曉得是不是德國文化還是怎樣,雖然書的內容很棒,但還是覺得作者好嚴厲阿} 

為兒子做「行為錄」/242

為什麼我要用錢來獎勵兒子 /248

教兒子懂得獲得一點報酬有多麼艱難 /253

我教兒子怎樣用錢 /258

兒子的母親是他的一個外交家 /263

怎樣才不會慣壞兒子 /268

第11章 我如何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275

專心致力的習慣/276

敏捷靈巧的習慣/282

精益求精的習慣/286

堅持不懈的習慣/291

 
第12章 我如何防止兒子自滿 297 

我教育兒子:知識能博得人們的崇敬,善行只能得到上帝的讚譽,世上沒有學問的人是很多的,

由於他們自己沒有知識,所以一見到有知識的人就格外讚賞。

然而人們的讚賞事反覆無常的,既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

而上帝的讚賞是由於你積累的善行才得到的,來之不易,

因而永恆的

所以不要把人們的讚賞放在心上。

我告訴卡爾,喜歡聽人表揚的人,必然的人必然得忍受別人的中傷

僅僅因為別人的評價而喜或憂的人最愚蠢了,

被人中傷而悲觀的人固然愚蠢,

稍受表揚就忘乎所以的人更是愚蠢的。

不要隨便表揚孩子/298

絕不過多地表揚表揚兒子/303

第13章 我不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311 

除了兒子之外,我也接觸過不少和他年齡相近

我發現幾乎任何一種不良的行為,

孩子都會憑藉自己的理解去獲得某種自認的獎勵

我認為父母的責任就是要去發現和取消這種獎勵

我怎樣杜絕孩子產生惡習/312當兒子有惡習時/319

甚麼才是有效的/322

為什麼貪吃/328

貪吃使人愚笨/332

 

第14章 教兒子具備良好的心裡素質 335 

替孩子做太多的事,會使孩子失去實踐和鍛鍊的機會。

這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過份地為孩子做事。

實際上等於告訴孩子他甚麼也不會做,是個低人兒,

他必須靠父母,否則就不能生活。

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會就會無所適從,

會到處尋找幫助,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的照顧的,

獨立意識更無從談起,這實際上害了他們。

勇氣/336

獨立/341

磨練兒子的心裡承受力/346

和兒子玩「平靜下來」的遊戲/349

盡量爭取與果斷放棄/351

 

第15章 我教兒子與人相處 361

如果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那麼每個人都固執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認為自己永遠對而別人總是錯誤的

傾聽的藝術 /362

相互理解的力量 /368 
第16章 我的教育理想 373 

有人認為,我培養孩子繪畫、音樂、文學方面的興趣是我為了想在人前炫耀,這是它們對我的極大誤解。

我從來不想把孩子培養成某方面的天才,

也從來沒有把他的才能向別人過份地流漏。

我只是想讓兒子能夠成為一個接近完美的人,

只是想讓他的一生在充滿情趣和幸福之中度過,

僅此而已。

 

對兒子的精心安排只是想讓他成為一個接近完美的人/374

用甚麼陶冶孩子的感情/379

第17章 比任何一個兒童都要幸福 381

我認為,從小就享受到真想滋味的兒子,

比任何一個兒童要幸福。

一起驚人的事件/382

萊比錫大學的入學邀請/384

國王親召入格廷根大學/388

14歲的博士/392

健康而快樂的天才/395 

獻給我的朋友們(後記) 397

{這本書很多觀點對我很受用,可我思索一般爸媽要像卡爾牧師如此認真教育孩子,實在難度很高,不過撇除他在教育耗費的精神,我很敬佩他對孩子在德育的用心,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同情心關懷別人,又樂於學習的人真的是很美好的事。}

 

內容簡介 以下摘自博客來

  ◆卡爾.威特的教育,經典平裝版特價上市!◆

  早期教育與天才素質的培養!

  培養全方位天才兒童的教育奇書

  原書為十九世紀德國出版,全美唯一原版珍本,現藏於哈佛大學圖書館內!

  天才兒子是我教育的結果

  卡爾.威特是十九世紀德國的著名天才。但卡爾威特的成就並不是由於天生天賦的高超,而是有賴其父親老卡爾的教育。老卡爾堅信 天才的天賦是後天培養的,因此以自己獨創的教育方法教育兒子,並獲得成功。本書即是小卡爾十四歲以前的成長過程及老卡爾的教育心得和教育方法。

  本書寫於一八一八年,為世界上最早論述早期教育的文獻,因不受重視而保存不全,至今唯一孤本珍藏於哈佛大學圖書館內。其教育理論散見於其它受他啟發的一些教育論述中,諸如《俗物與天才》《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早期教育和天才》等書中。

  然而,藉由本書 早期教育的觀念,卻已培養出無數古今中外世界級知名天才及優秀典範。而現在,哈佛女孩劉亦婷 的母親亦感嘆道…我根本想不到,由哈佛圖書館內的孤本藏書所傳播的教育思想,最終會把劉亦婷引向哈佛。

  生下來時都一樣,日後的成功取決於環境

  老卡爾相信,不管是誰使用他的教育方法,都能取得良好效果,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也能成為一個不平凡的天才,並強調家庭教育相輔相成的重要性。

  抓住孩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機

  只要家有幼兒且關心孩子教育的父母,一定要把握住發展孩子智力的最佳時機,要知道教育開始得越晚,兒童的能力實現就越少,這就是兒童潛在能力的遞減法則。

 

 

 

台長: 木子米米

金牌殺手是個捲毛王子
想到德國
我第一個想到豬腳第二個想到香腸


我好沒見識><
2015-10-07 15:12:12
版主回應
哈哈哈哈 對耶 我怎麼沒想到美食。
說到這 上次我跟我先生去好事多買巴伐利煙燻香腸被嫌棄不夠好吃他說應該要買德國香腸才對 ^^
2015-10-08 06:52: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