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01 18:36:38| 人氣3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南市安平區保母-親子育兒坊 - 孩子是父母的老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孩子是父母的老師

 

文/蔡延治

 

很多年前,我參加博士班考試,結果名落孫山,好沮喪。當時才小一的兒子很天真的說:「媽媽,你考不上,是不是因為照顧我們?」我聽了好想哭。當時白天有專任的教職,晚上要照顧三個孩子,還要念書準備考試,真是力不從心。兒子接著說:「是不是等我們長大,你就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了。」一語驚醒夢中人,是啊,如果能教養出三個「好國民」,是該頒給我一個「家庭學博士學位」。

 

我覺得孩子說的很有道理。從此,我放棄讀博士的念頭,退出職場,戲稱自己在「家裡蹲大學」讀博士班,主修「家庭經營管理」,論文題目是:「個人生涯發展與家人成長——以我家五個人的成長過程為例」,是走質性研究,預計還要十六年才能畢業,那是我人生最後一次參加入學考試。

 

孩子很純真,不但童言童語,還有天真的眼光。懂得閱讀孩子的父母會發現,孩子也可以成為父母的老師,例如:小嬰兒會用笑來教爸媽如何舒服的抱孩子,用哭激起媽媽分泌乳汁來餵飽孩子,用童稚的聲音叫「爸爸」,提醒爸爸育兒的責任。兩三歲的孩子好動又好奇,常被形容成「狗都嫌」,但是他們每每說「我自己、我自己」時,不也是在教爸媽該示範如何注意安全,教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當孩子經常拆解家中的日用品或玩具,用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把爸媽問得啞口無言的時候,不就表示父母該多看書充實自己了。

 

親子關係並不是單向的,而是雙方互動發展建立的。剛出生的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但已具有接受與反應社會訊息的能力。例如媽媽對寶寶說話時,寶寶總會露出微笑;寶寶哭泣時,媽媽便哄著他;這樣的互動與反應,形成了親子關係,緊緊連繫親子間的情誼。

 

當父母愈能適時覺察嬰兒的訊息,滿足其需求,嬰兒愈能發展出吸引照顧者注意的行動,此種相互配合呼應的行為,親職教育學者稱為「親子同步互動現象」,親子之間互動行為愈有默契,親子關係就愈令人滿意。

 

有一年教師節前夕,我帶孩子一起探望當年的師長,並跟他說明尊師重道和謝師的意義。孩子突然說:「我也要謝謝你的老師,把我媽媽教得那麼好。」因為這句話,我在往後的教學工作,更以當人師為目標,因為下一代的孩子也許也會這麼想。

 

還有一次,為了搬運好幾箱暫放家裡的二手玩具,我請孩子幫忙搬。結果孩子十分不情願,還氣呼呼的說:「你不要做能力不及的事。」這句話讓我生氣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溝通時,才知道孩子是擔心我腰傷未癒,所發出的憐惜、憤怒等複雜情緒。原來孩子已經大得可以管父母了。隨著子女年齡增長,親子互動模式也逐漸轉換成「親子共同建立」的溝通方式,不但增加親子間的合作,更增加子女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孩子會長大,我們會變老。父母要不斷練習從孩子的眼睛看社會、家庭(父母)、學校(老師),才能更認識孩子。看看小學生守規矩的態度及聽老師的認真表情,中學生對同儕的義氣,大學生敢嗆、敢秀、初生之犢不懼虎的氣魄,當父母的我們再也不能說:「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畢竟我們教養的是未來的國民。當孩子用質疑的眼光挑戰我們對他的要求時,身教就很重要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師,親子同步成長,才能成為彼此心靈的維他命。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9/05/29 家庭版

台長: 親子育兒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