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是一家出口加工工廠的老闆,工廠加上公司有五六百名員工的規模。他對工作積極投入,事事都親自過問。在運籌帷幄間,指揮若定,威風八面,好不神氣。
可是,他就是對自己的兒子沒辦法,那種代溝怎麼樣也無法跨越,每次一見面,講沒三句話,又是拍桌又是摔門,弄得家裏雞飛狗跳。這天,他又因為兒子晚歸而和後者爭吵,就在雙方面紅耳赤之際,兒子突然間就住了口,然後一字一字的說出:「爸,再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我能不能請你把我剛剛說的那句話說一遍給我聽?」
「啊?」李先生嚇了一跳,壓根兒也沒想到兒子會提出這種要求。他結結巴巴地說:「你說……你說……做父親的太能幹,當然看不起兒子。」
兒子搖搖頭道:「不對!你再想想看,我是這麼說的嗎?」
「渾小子!那你怎麼說的?你自己說過的話,自己為甚麼不再說一次?」
兒子突然間笑出聲,「你看!從頭到尾,我說什麼你都沒有在聽,那些話是你自己想的,我可沒這麼說。我們不是要溝通嗎?那麼,我說什麼,你重複一次給我聽,再輪到你說,我來重複。」
「喂!我哪裡有那麼多時間重複來重複去!你真的想氣死我啊!」
「爸!我們就試試看吧!否則這種爭吵會沒完沒了的,你再想一想我到底是怎麼說的?」
李先生停了一下,說:「我真的想不起來,你再說一次好了。」
「好吧!我說,父親很能幹,兒子一方面很佩服,一方面怕自己跟不上,心裡多少有點壓力。」
李先生冷靜一想,他說的合情合理,自己怎麼會那麼激動?
結果,這天晚上,他們父子兩竟然可以談上兩個小時而不吵架,這個效果連李先生也意想不到。
一覺醒來,雖然睡眠不足,但因為和兒子關係有了突破,李先生還是挺精神爽利的。他一大早就回到公司,因為早上要開一個重要的採購會議,討論的是未來所要採購價值一千萬的機器,到底要用美國貨好、還是日本貨好。
依採購部的報價,日本製的價格便宜,東西也不差,可是工程師卻主張買美國貨。會議場上,李先生讓總工程師發表意見,但在公司工作多年的總工程師知道,李先生當老闆當久了,多少喜歡獨斷獨行,什麼事情早就心有主意,問他意見只是個形式,誰不想省錢?老闆要買那一種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因此他沒精打采,說不到五分鐘就閉上嘴巴了。
若是往常,李老闆總是會在這個時候大唱獨腳戲,享受那種權威感,但他今天竟然是在會議上說:「總工程師,我來重複你的要點,你看我說的跟你的意思一不一樣;日本製的機器,價格雖然便宜,東西也不錯,可是將來如果出了毛病,要他們來作售後服務,問題就來了,他們的人因為語言問題無法跟我們直接溝通,找來的翻譯對精密儀器又是外行,機器壞在哪裡,我們無法充分瞭解,下次再發生一樣的問題,還是要請他們的人來,說不定還會耽誤生產時間,如此算下來,買美國貨還比較便宜!」
隨著李老闆的重複說明,總工程師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他打起精神,再次補充,如是者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家滔滔不絕的討論了起來……
看完故事後,未知大家有否想過,如果自己和人吵架時,用上李先生父子的技巧,事態發展可能不同呢?許多人際關係專家都認為,溝通最困難的不在於說話,而在於聆聽。事實上,專家估計在所有溝通行為中,聆聽佔的比例是最高的,有45%;說話佔30%;閱讀及書寫分別只佔十六和九個百分比,由此可見聆聽的重要。
很多人以為聆聽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不用心去聽,結果導致不必要的麻煩。不用心聽的聽(hearing)只是感官自然反應,經過思考、了解才稱得上為聆聽(listening)。即使用心聽,但卻不客觀理解,只以自己的經驗套入對方的言語或非言語訊息(這情況稱為訊息公式化message formulation),或用個人有限的觀點角度(limited view)以偏概全,都會令我們產生認知偏差(perception bios),繼而做出一些沒建設性的傻事。
李氏父子的技巧正能對治前述問題。這種技巧在心理學上稱為「映」(mirror),意思是像鏡子一樣反映別人的說話。在問題出現的時候,如果彼此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勢難解決問題。「映」就是藉著重複對方的話,幫助自己理解、確定對方的立場,避免大家誤會,並讓自己思考對方的道理所在;同時讓對方感到受尊重,減低衝突的程度。
「映」並非一字不漏地覆述對方的說話,這樣做人家只會當你白痴。真正的「映」是要把對方說話的重要內容總結,以自己的語言指出其主旨及對方的感受。過程中要冷靜客觀,不要加上評價、批判、反駁、指責,否則只會引起對方反擊。而且批評、指責許多時都是用上不知確指甚麼的負面形容詞,如批評對方「差勁」、「討厭」之類,事實性的資料(即你批評的依據)往往略而不提,這樣則不過是意氣之爭,對事情毫無裨益。
李氏父子的故事正是一個把「映」實際應用於討論過程中的例子。即使對方已經發難,使用「映」還是有幫助的。例如兒子發脾氣說:「你從來都不關心我!」如果父母立刻的反應是回罵道:「甚麼?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事情,還說我不關心你?」、「我沒有關心你,難道你有關心我嗎?」、「你這個不肖子,竟然說這麼混帳的話!」之類,雙方的罵戰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若按照「映」的原則,應該說:「聽上去你既傷心又不滿,覺得我一直以來,從來都沒有做過關心你的事?」這樣能讓兒子知道你明白他的感受,也可能讓他留意到自己一時氣憤下用的字眼「『從來』不關心他」是否過於武斷,因而態度軟化。即使兒子並未反省,起碼大家還沒鬧翻,還有平心靜氣討論的餘地。
人際關係專家相信,同理心(empathy, 與佛法所說的慈悲心相近)是人與人相處、溝通的基礎,也是運用「映」的先決條件。如果我們不為別人設想,就根本沒有溝通的需要;若罔顧別人感受而行,必定會為自己和他人帶來苦惱。《入菩薩行論‧靜慮品》云:「我應除他苦,他苦如自苦;我當利樂他,有情如吾身。自與他雙方,求樂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獨樂?自與他雙方,惡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護?」眾生的心態和感想表面上雖然千差萬別,但大家都感受到苦樂,而且都畏苦求樂,所以人與人間的心靈一定可以互相理解的。明乎此,遇到問題時便較容易與對方易地而處,了解並回應對方的想法和感受。當然,單靠「映」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它能製造良好條件讓大家尋求解難之道。
「映」不一定只用於描述對方,有時也用於描述自己。比如當別人做了令你不悅的事,你若馬上抨擊或責罵對方,那對方多半也會因為不甘受辱而和你展開舌戰。若你依據「映」的原則,說:「你(做了甚麼行為)……我覺得(自己的感受)……」,把焦點集中在「錯誤的事」而非「做錯事的人」上,而且不牽涉批評的形容詞,那麼對方也會比較冷靜回應。
除了用於排難解紛外,「映」亦有利於朋友間的日常交往。假設朋友向你傾訴心聲,興高采烈地說開心的事,你卻沒甚麼認同的反應,或表示沒啥大不了,甚至撥他冷水;告訴你一些不愉快的經驗時,你又沒甚麼惋惜的反應,或動輒指出別人失誤之處,然後又自作聰明提出解決方法,這些都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現。結果,自以為經常給與朋友很好的意見,卻發現自己的人緣並非特別好,甚至比較差。蓋人不論遇到苦事或樂事,傾訴的第一個目的,泰半是希望有人跟他在情感上分享快樂或分擔痛苦,再下一步才理智處理事件。你只提供後一步的回應,朋友便可能覺得你不明白、不重視他。此時應該使用「映」,說:「你(朋友發生了的事)……那真的很值得 / 難怪你會(朋友的感受)……」之類。不過不要每次別人說話你都「映」一次,否則會嚇怕人家,對方每說出一個重點後「映」一次即可。
就世間法而言,使用「映」能幫助一般人建立更佳的人際關係,令機構的管理人員與下屬溝通得更深入,促進機構的發展。就出世間法而言,「映」不失為三寶弟子成就愛語修行的一個方法。藉此法令自他歡喜、減少雙方三門(身、語、意)造惡,當然有功德。配合發菩提心,則更能累積解脫資糧。
☆ 本文發表於《菩提月刊》250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