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0 07:11:07| 人氣838|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細說中國佛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細說中國佛教》(通鑑,2007)的「編者應用細說理念,通過編寫體例、300多幅精美圖片和藝術設計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從歷史、文化、藝術、思想等多種角度,全面地、深層次地解析中國佛教,立體地展現中國佛教的博大精深,讓讀者在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想像空間和人文薰陶。是普通讀者學習中國佛教知識的理想讀本。」

這也沒啥?不知有多少《圖說xx》的彩圖書出版過了,只不過是佛教少見罷了!

別瞧不起《圖說xx》,《細說中國佛教》的作者劉鵬居士雖非什麼中國佛教史大學者,但對中國佛教的了解也達到深入淺出的境界了,且時有洞見,比如對南北朝佛教的以下見解:

「儘管南朝時期佛教與儒、道的論爭非常激烈,但在論爭中佛教一方多持三教一致的觀點,尢其主張佛儒一致,為隋唐以後逐步發展的三教同源、三教合流說創造了理論條件。同時,南朝的佛、儒、道之爭一般採取理論爭鳴的形式,而不像北朝多以國家力量,採取政治上的激烈手段,這有利於三教在理論上的相互交融和共同發展。

佛教文學藝術的繁榮與江南自然、社會環境和人文風氣相關,南朝佛教文學尤其發達…運用佛教經典的理趣、風格及故事轉載入詩文的詩人、作家甚多…(p.53)」

作者對各時期佛教特色的以下標題也起畫龍點睛之效:

<神佛初現放異彩——兩漢佛教><黃河岸邊的佛堂——兩漢佛教建築>
<戒律初行聞佛音——曹魏佛教><超然遠詣玄佛風——東吳佛教>
<空還是有——西晉佛教><異域聖僧渡中土——五胡十六國佛教>
<洞窟中的佛光——北朝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佛教>
<護佛入刑律,人王興三寶——隋代佛教><南北的融合——隋代佛教的展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唐代佛教><盛世繁花枝枝茂——佛教宗派及祖庭><邊土的氤氳佛香——少數民族政權佛教><夾縫中的飄搖——五代十國佛教<高僧聚杭州——十國時期吳越國佛教><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兩宋佛教><官化了的禪寺——中國的五山十刹><遼、金、西夏佛教>………………

讀過了<官化了的禪寺——中國的五山十刹>才知「禪宗五山十刹之制,起於南宋時期,由朝廷品定天下諸寺寺格等級而敕定…實際上是由五山、十刹和甲剎等五十一座天下大寺所組成的三級制寺格等級制度。」(p.103)

不過頁四十八以唐卡四大菩薩圖來代表中國四大菩薩,似乎不合中國佛教傳統?

不是「不合中國佛教傳統」,而是「不合漢傳佛教傳統」,作者的「中國佛教」包含「漢傳、藏傳、南傳」。

原來如此,難怪書中有許多章節在介紹藏傳與南傳佛教

台長: 阿楨
人氣(838)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鏡像的歷史》
此分類上一篇:《書店風景》

圖博館
2016全國兩會妙江法師提案:把文物部門名下寺觀歸還宗教界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五台山碧山寺方丈妙江大和尚在題為《關於將文物旅遊部門管護的寺廟道觀歸還宗教人士看護管理的提案》中表示,根據政策和法律規定,“文革”時期文物、園林、林業等部門佔用的寺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退還給佛道教界管理使用。但目前絕大多數寺觀至今仍被文物、園林等部門佔用,拒不退還佛道教管理使用。而目前所謂的“文物寺觀”“園林寺觀”“旅遊寺觀”存在問題不少,極不利於宗教團結和睦,有損國家宗教形象。為此,妙江大和尚在提案中提出了建議修改文物保護法律等4條建議,以下為提案全文
...........  
1、文物部門缺乏保護宗教文物場所必要人員,大量寺廟道觀或鎖門或僱傭當地老人看護,因管理不善,文物丟失毀損嚴重,違背了文物管護初衷;
2、一些文物和園林部門將宗教場所出租給假僧人和假道士非法牟利,騙取信眾錢物,嚴重傷害了宗教人士感情、損害了國家宗教形象,一些地方還存在著錢權交易等違法亂紀行為;
3、一些文物和園林部門借宗教文物場所向國家要修繕經費,但經費很難真正用到文物管護中;
4、宗教人士為討回寺廟道觀,向上級部門申訴、信訪或打官員,對社會和諧穩定一定負面作用;
  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借全面深化改革機遇,從法律、管理體制方面解決文物宗教場所使用問題,將文物宗教場所歸宗教人員使用,發揮寺廟道觀特有的社會作用。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建議全國專題督促國發[1980]188號文件落實,凡是“文革”前有僧道人員居住並過宗教生活的寺觀,一律退還給佛道界使用。
2、屬於文保單位的寺廟道觀歸屬僧道使用。寺廟道觀文物所有權由文物部門代國家持有,看護、使用由宗教人員承擔,文物部門給予必要技術指導。
3、建議國家修改文物保護法律。明確規定,宗教活動場所即使被認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宗教其他財產被認定為文物,其產權歸屬和宗教場活動場所的使用權不變,由宗教人員使用。
4、鑑於文物宗教場集文物和宗教於一體、分屬宗教部門和文物部門管理,建議將此問題較多的市縣宗教部門和文物部門合併,減少兩部門糾葛。
2016-03-08 11:21:21
圖博館
回應

 歸還宗教界?表示以後寺廟就成大地主了!
 不可,作為佛教弟子之一我首先反對!反而應對所有宗教和宗教人士的財源進行監控,切不可讓宗教坐大。高僧大德我見得多了,大部分是披著正信外衣的外道邪魔,騙取財色,宣揚迷信。有志氣的佛道教人士應該遠離名山古剎,深入市井農村,與耶教一爭長短,將之驅離中華大地。
 古時候的和尚都是節衣縮食化緣攢錢修廟和寺院,一座寺廟經過幾代人的修繕才成規模,現在的和尚是伸手向國家要財產要寺院,況且這些著名景點還給宗教界,最終到底還給誰?還不是讓你們這些得道高僧一個個現出原形露出市儈的嘴臉來爭搶?
 說好的四大皆空呢?怎麼爭起房產了,爭也是爭反了,所有宗教場所都應該收歸國有,不能讓這些不干活的貨以宗教的旗號大肆斂財。
 不管是國家的還是人民的,總之不會是你這個所謂的“宗教界”,真是變著法子搞私有化
 歷史上四大滅佛運動都是因為和尚不事生產,霸占良田,而且還敢插手政治!中國這麼多朝代一直沒有乾涉宗教,但是今後還敢爭奪政治資源,那後果應該是爽爽噠……
 打壓佛教中國來說是件極度愚蠢的事情,如果說中國有個無價的最富貴的國寶,我可以直接告訴那個國寶就是佛教,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你沒有真正去了解去搞懂他,你要真明白了就清楚,為什麼打壓佛教對中國來說是極度愚蠢,,,自己家有寶貝不珍惜,後果是人永遠成為人家的思想奴隸........不要看現在中國經濟軍事都強大,我可以直接告訴你們單靠這些中國難長久維持,未來中國最重要最關鍵的是強大自己的文化力量,而文化的核心就是思想理念上升到全人類就是所謂的宗教思想,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問題........
 佛教從來就不是國寶!佛教本身就是外來之物!而且佛教這東西也就在東南亞這塊有影響力,但是東南亞這塊論佛教影響力高的也不是中國!而是老撾泰國這類.再論文化影響力,我不覺得佛教於中國軟實力有什麼提升,我也不希望中國憑這個來影響別人!要論國寶,儒家,道家都比佛教更好,也更有代表性
古時候的和尚都是節衣縮食化緣攢錢修廟和寺院,一座寺廟經過幾代人的修繕才成規模,現在的和尚是伸手向國家要財產要寺院,況且這些著名景點還給宗教界,最終到底還給誰?還不是讓你們這些得道高僧一個個現出原形露出市儈的嘴臉來爭搶?
 古代和尚從來和窮找不到任何联系,寺院基本都是大地主,還不用交稅。做生意,放高利貸,不要太爽
2016-03-08 11:21:39
阿楨
武漢靈泉寺尋有緣人上門摘菜,3小時後“卑微求饒”

@武漢靈泉寺 疫情期間開荒種菜,沒想到一下子種猛了吃不完,2020-06-10發博誠邀本地市民到寺內限量結緣採摘。
如此“豪橫”,顯然寺廟低估了吃貨的力量。博文發佈後才短短3個小時,靈泉寺就“卑微求饒”了:大家冷靜一點……我們菜園的菜要不夠了…
武漢靈泉寺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龍泉山風景區,始建於西元749年,後毀於明清,是武漢乃至華中地區歷史悠久的寺廟之一。在2001年12月重建後,現在的靈泉寺是僧眾學修道場,占地面積達140多畝。
靈泉寺工作人員介紹道,他們一共種了有20畝地,所有菜沒有用農藥、化肥,在這個季節裡菜長得又好又快。
官博很接地氣,時不時和網友們分享種田近況,讓大家感受了一波“雲種菜”。
配上佛教音樂,僧人和村民們一起打水灌溉的畫面顯得一片祥和寧靜。
  回應
 我決不信!理由有二:一、作為農民,我知道露天種菜,如果不施農藥、化肥,根本不可能長得又好又快;二、佛門有句話:出家人不打誑語,事實卻是,出家人比任何人都能說瞎話,鬼話,騙人嗎?
 哎,一看就是城裡人!菜到季節確實是猛長的!還有寺廟的菜園子確實是不用化肥的,都是糞便澆的!我去年參加了一年的寺廟週末親子體驗!
 嘴上念著佛,把豆腐,茄子做成紅燒肉,紅燒魚,這心裡的魔還沒除乾淨啊。
 我在寺廟幹了一年義務勞動,沒見過做成奇怪形狀的,都是正常飯菜!唯一見過一次是在一年一度的廣邀市民來吃齋飯的市里宗教局舉辦的節日,開席千桌!我也去當了傳菜員😄那個菜確實好看,不過是市里幾個大的齋飯館承包的!一家飯館負責100桌的飯菜,市里出錢!
2020-06-12 07:13:05
阿楨
為什麼國內寺廟會收數額不菲的門票,國外教堂卻不收? 2022-06-11 觀察者網

西方教會和教堂都有自己龐大而穩定的財源,而國內的宗教寺廟在改革開放前不具備這個條件;同時,宗教的神聖性在中國基本被消除。
教會收入的來源大約分為三種:
一、什一稅和什一稅演變來的教會稅
二、信徒們的捐贈
三、教會的經營收入
  回應
泰國的寺廟,對泰國人一律免費,外國人收費。原因是泰國人進寺廟的都是佛教徒,進廟是去拜佛。當然要花一點錢買香燭,往功德箱裡投點兒香油錢。外國人進泰國寺廟大部分是去玩兒,不是去拜佛的,所以寺廟就收費。國內的寺廟也差不多是這樣,好多中國人是遊客,雖然進廟也拜佛,但基本上不是佛教徒。我老家的佛寺,居士進廟是不花錢的,他們是正經的佛教徒。
對佛教寺院不瞭解的不要妄言,本人去的很多正規的佛教修行寺院是不收費的。收費主要有三種,一是寺院坐落于風景名勝區,歸屬當地旅遊部門管理,按照要求必須收費,所得費用也是有上交要求的,有的根本就是旅遊部門在收費,像蘇州的靈岩山寺,之前的老和尚一直不同意收費,但架不住旅遊部門要求,最後門票收費一元權當應付;二是一些老闆本來就是以投資為目的修建的寺院,這些寺院佛教修行的人一般是不去的;三是一些不發達地區的寺院需要最基本的維持費用,在古代寺院一般是有廟產的,現在基本是靠信眾的佈施和做佛法維持,但是在一些不發達地區的寺院這些並不足以維持日常運轉,如我知道的河南某名寺,僧眾很多,戒律清淨,這個寺院的大和尚為了維持寺院全國各地到處跑,每天晚上閑下來還要誦經做完當天功課,非常辛苦,但仍是艱辛維持,光是寺院每月的水電費就是一大筆錢,如果不收點遊客的門票費就更難維持下去了。我在全國各地尋寺訪僧遊歷多年,佛教現在還是有多嚴持戒律的出家人在寺院清淨修行的,但一般都不張揚,所以很多人看不到。
這些和尚如果自己挑水做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就用不到什麼水電費了.如果是整天坐在空調房裡聽答錄機播放佛音.那水電費肯定是一大筆錢.
基本的照明、廚房、熱水都需要電,出家人也不是從古代穿越過來的,只是在寺院修行的普通人,而且還有很多年紀大了的出家人更是離不開電,你憑什麼一定要求別人生活在古代。不過也有偏遠山區的一些寺院,像你說的一樣,喝的山泉水,用電也不多,過著比較清苦的修行日子,但一般供養少出家人也很少,寺院只能勉強維持,如果都像這樣中國的佛教更加式微。
2022-06-14 07:32:55
阿楨
“人間佛教”:中國宗教發展的成功因素 2022/10/04

中國佛教發展成功的核心在於對於“人間佛教”發展理論的思辨與實踐,通過“世俗化”與“中國化”融入社會發展與國家戰略,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建設與實踐之中。
  回應
人間佛教核心是行菩薩行入世改造世界,實現人間淨土,出並不是世俗化,實際上佛教已世俗到不能再世俗了。

關於臺灣人間佛教現象的社會學研究回顧與討論 林瑋婷 臺大社研所碩士

(二)人間佛教現象與世俗化理論的爭議
  目前關於人間佛教神聖性與世俗性之討論,可分成三種看法。(1) 宗教過度世俗化而喪失神聖性,此可以林端的說法為例。 (2) 神聖與世俗的結合或說統一,亦即世俗事物的全面神聖化,以鄭丹琳的說法為例。 (3) 神聖與世俗的辯證,亦即神聖邏輯和世俗邏輯各自仍保持一定程度的相對自主性,兩者相遇可能結盟,亦可能有矛盾衝突。Chandler研究佛光山,偏向強調神聖與世俗的良好結合,而不強調神聖性的喪失。
  社會學如何回應這些社會焦慮與關懷,又不直接落入價值判斷決定研究內容的困境,而神聖與世俗關係的討論又能怎樣地深化,不會僅停留在「正反合」三種類型上打轉,都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問題。

當代臺灣地區人間佛教發展中的“世俗化”與“庸俗化” 姚彬彬《臺灣研究集刊》2019年第1期

摘 要:當代臺灣佛教以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基金會以及中台禪寺之“四大道場”為主流,四個派系中,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基金會皆以開展“人間佛教”為旗幟。目前“四大道場”並立的格局,已經逐漸向佛光、慈濟之“雙峰並峙”的格局發生轉移。但其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過分“世俗化”進程中的種種兩難問題,甚至導致了“庸俗化”和推廣偶像崇拜的弊端,無形中充當了“一切存在皆合理”這種世俗觀念的辯護士,此種種現象值得鏡鑒和反思。
2022-10-04 07:36:5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