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12 14:49:51| 人氣3,722|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劉少雄教授「二李詞」課程筆記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論上課多麼疏懶於筆記、多麼怠惰於學業的學生,也必然會遇到一堂不得不提筆畫下粗陋字跡的課:一時之間手忙腳亂,筆跡在有限的頁面裡越走越急越亂,低頭猛寫卻有不時抬頭望者台上,生怕講者以為台下的學生沒有共鳴而失望。學生會焦急地看一看錶,倒數下課時間──但這卻不是急於要離開,而是有些怨懟,課堂時間所剩不多了。但他沒有太多時間哀怨,飽滿的話語一浪浪襲來,不及咀嚼重組只能拼命多記幾句。
  這種時候,我除了埋怨手錶,更會埋怨自己的文字是如此地散漫不精準。洋洋灑灑地記了幾面,鐘聲響起之後乍一看是頗有收穫的,但我心裡知道得很清楚,我遺漏的部分更多。那些存在於瞬間記憶卻來不及錄下字詞們在腦海中不安定地漂浮著,每一秒鐘都溶解掉一些。我想我需要的可能不只紙跟筆,我可能需要一台錄音機,不,我需要攝影機。
  不過我都沒有。
  但是,至少我曾經貨真價實地坐在那間教室裡,上了劉少雄教授完完整整的三個小時。不管多少台攝影機都留不住的三個小時。

  詞的起源是「人對時間流逝的感傷」。
  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確實是愣了好大一陣。「時間」對於一個讀過些許文學作品的人來說,都不會是太陌生的主題。尤其是我所熱中的小說。馬奎斯《百年孤寂》或許是最精采也最廣為人知的時間表演之一,那膾炙人口的第一句,飄移迷人的敘事時間,不知震撼了多少讀者;喬哀斯《尤利西斯》及其一類的意識流作品,更是向傳統的小說時間觀念提出挑戰,試圖扭曲或變化此一元素。甚至如果要將小說形容為時間的藝術,我想也不至於謬誤過大。而面對詩詞時,我卻從未深思過時間與此一形式的關係。如果有人問我詩歌、或者詞的主要主題是什麼,我可能會直覺地回答「詩言志」,這句話沒有錯,但卻正確到什麼都沒有說。它們「言」的是什麼「志」?是了,就是時間,花開花落,春去秋來。這不是什麼困難的觀念,相反地,它簡單的很,卻簡單到我從來無法清楚去認識它。
  
  劉教授花了不短的時間以歷史發展的觀點闡述宋詞誕生的背景。他以「安史之亂」作為分水嶺,往前的秦漢魏晉乃至盛唐的文學的發聲權是在貴族手上的;往後的宋元明清則摻有平民階層的審美觀。前期的中國文學作者大多是具有良好的家世背景、崇高的社會地位,他們之間的吟唱往來當然是以「高雅」作為訴求。題材不符於此種意識或作者不符於此條件者,即便再優秀也難以得到較高的評價,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陶淵明在其所處的時代只能被評為「中品」,卻在後世得到了極高的讚揚。
  而安史之亂後,由於戰爭徹底打擊了世家大族的政、經基礎,透過科舉考試而被拔擢入統治階層的文人真正地掌握了這個國家。他們出身自平民,從小就對大眾文化多有接觸,本身並不會以「高雅」作為唯一標準。加上宋朝商業鼎盛、都市人口集中,都市中興起了各種娛樂活動,音樂演奏﹝唱﹞及創作活動也隨之繁榮,於是一些文人開始替當時的流行音樂填詞。這些文人既生活在流行文化中,更因為進入了官場而沾染了些許文雅氣息,兩相混合之下,他們的審美觀漸漸進入「雅俗共賞」的標準。這些都為後來宋詞的發生、成熟提供了養份,中國文學自民間取得了新的活力,民間藝術也因此提升了高度。

  接著是宋詞的定義問題。當然,所謂定義這種東西在文學中是常常不可靠的,劉少雄教授引用王國維的說法:「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要眇』二字典出《九歌》,在此為「美好、美麗」的意思,而『宜』解為「善於」,整句形容宋詞詞是一種「美麗且善於修飾」的文體。五代時,詞主要由兩個系統興起,一為四川﹝蜀﹞一代的《花間集》,代表人物為韋莊、溫庭筠;另一部則是著名的南唐李璟、李煜、馮延巳君臣。他們的作品大致上確立了宋詞的形式,並且在手法、主題上引導了後世的作品。蜀與南唐這兩個國家在當時算是中國境內比較安定、富庶的地區,這也有利於詞的發展。
  但是,這兩個地區的詞風仍然有些許的不同。最大的差別在於作者的身分不同。南唐系統的主要作者都是位高權重的文人,與蜀的中下級官僚有所不同。南唐的李璟、李煜都是皇帝,馮延巳是宰相,因此手下所寫所見跟溫庭筠、韋莊相差甚大,而與宋朝後來的蘇東坡、大小晏、歐陽修等人較為相近。

  劉少雄教授接著講解溫庭筠〈菩薩蠻〉一詞: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鵠。

  在中國文學傳統上,男性作家以女性角色發聲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在中國傳統體制下,幾乎可以說只有皇帝才是真正唯一的「父權」,其他臣民在面對皇帝時,正如同女子面對男性一樣,是備受壓抑的。因此,縱然詞是一種較陰柔、含蓄、較講究女性美的文體,中國文人依然能成功地書寫這種體裁;在此心理基礎下,這種類似的經驗能夠幫助他們成功地模糊自己在作品中的性別。中國閨怨詩﹝詞﹞的傳統也可以用下面的模式來對比:

具有 美貌 卻不受情郎青睞
↑↓
懷  才  不遇

幾乎是對稱的經驗了。
另外,由於溫庭筠擅寫艷情詩,因此他所寫的詞也大多屬於這一類別。因此我們在閱讀溫詞時,可能會發現其所關注的對象、呈現出來的樣貌與李商隱、杜牧一派作者十分相似,因為溫庭筠也是屬於那個系統的,並也在所作詞中大量使用了。而他的詞在早期十分之風行,許多作者起而效尤,因此成為宋詞中一個重要的風格傳統。《花間集》序中也描述了這一類詞寫作的場合:「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因此大多文字美極艷極。王國維更稱溫庭筠詞為「畫屏金鷓鵠」,意指雖然這些詞像屏風上面畫著的鷓鵠一般美麗,但終究是畫著的,缺乏動人的力量。
而要進入文本之前,劉少雄教授指出,讀詞並不是「看懂沒有」的問題。並不是找到主旨、了解內容之後,就可以說是讀通了一闕詞,有時候讀詞的時候找的是一種氛圍:那是一種美的觀照,而非內容的考訂。「看懂」不等於是「懂」。
另外,由於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所以在行文時常在句末加上虛字以示辨別,但在韻文當中並沒有辦法一直加上虛字,所以利用韻腳來區隔。因此,在一首韻文之中,如果出現轉韻,那大概就是大段落的轉換。以這首詞為例,便是以兩句為一個單位,像是電影分鏡一樣一段一段呈現。「小山重疊金明滅」寫屏風上所繪景象,而著上了些許金色的屏風會「明滅」,更是點出了有光正在漸漸照入;「鬢雲欲度香腮雪」寫女子醒來,一動之下鬢髮滑下,半遮住雪白的臉頰,黑白相互對比,且「欲度」的動態感也十分強烈。「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以下幾句看似只是白描女子起床之後的動作,但都言外有意,這兩句只是輕輕地留下一個何以「懶起」、「梳洗遲」的疑問。「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以花跟人對襯,不但在畫面上是鏡像,花與人也有奇妙的對位關係:人同花嬌,可是花朵很快便會凋謝,那女子的美貌又豈能長存?「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鵠」這句結束,彷彿什麼都沒說就結束了,事實上「雙雙金鷓鵠」的「雙」對上主角的「單」,所欲顯示的愁情便有了形貌了,更可以解釋第三四句的疑問。整闕詞從頭「留」到尾,情緒是收按住的,卻韻味十足。

意  象
↑↓
心  物

「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這種運用「物象」傳達「心意」的方法在文學上是很常用的,因此我們在解讀作品時也必須透視表面所寫的畫面,去追索背後的意義。

  我知道我還漏了很多,那三個小時的課絕不如此而已。雖然沒有滿堂的笑聲、沒有如雷的掌聲,只有安安靜靜地坐在木頭椅子上傾聽的一堂課。但仍有一種明知自己不準確的筆什麼也抓不到,卻焦躁著必須寫下來的衝動。
一個學生遇到了真正的老師才會遭遇的那種。

台長: 朱宥勳
人氣(3,722) | 回應(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散文 |
此分類下一篇:在所有想不起來的快樂裡
此分類上一篇:何方﹝下﹞

海羽毛
可不可以把他的教學大綱傳一份給我
如果有的話.........

我想我得好好的排一下去旁聽的失ㄍㄟ糾
發現光看你的筆記是無法滿足我的XD
2006-09-12 16:22:45
小墨
光看筆記真的是無法滿足我們的啊...
好愛劉教授
我真該去清大上他的課的
滿懷愛戀地這樣

劉教授是我轉學考的動力^_^
2006-09-14 19:57:14
蘆筑政平
你們隨時可以來啊XD
2006-09-15 22:23:46
S
等等。。。
裡面講到好多撈爺上課曾經說的東西。。
我嚇了好大一跳Orz
2006-09-16 21:57:24
我是漢樺
逐字稿ㄟ!
真是太厲害了
2006-09-18 10:38:45
絮煐
什麼!!!大哥你在沒有錄音機的情況下做逐字稿的筆記,你寫字也太快了吧...你真的是地球人嗎?
2006-09-19 00:22:31
蘆筑政平
TO S
撈爺啊﹝遠目﹞

TO 漢樺
並沒有逐字其實.....

今天的好難做我懶orz

TO 絮煐
孩子我有先用筆記
而且上過他的課了,大致了解他說話的脈落
2006-09-19 13:12:45
絮煐
大哥...你是不是忘了我也有上過他的課
2006-10-01 18:38:08
版主回應
我知道啊...
2006-10-03 12:31: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