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03 21:07:19| 人氣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恕人之道 達亮

日知錄 張滄海 記 民國95.05.03.-3 第1頁
海爺爺註: 節錄達亮的《恕人之道》,是一篇很好的修養的文章。年輕人,希望你們能從中汲取精華,做為本身修養的準則,異日你們的行止將是人間楷模。

恕人之道 達亮
古人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原諒是一種風格,寬容是一種風度,寬恕是一種風範。
一個懂得寬恕之道的人,他的天地一定廣闊,精神一定充實,心靈一定純潔,靈魂一定美麗。你可能聽過看過,或自己有過這樣的感受:朋友之間或因一句閒話爭得面紅耳赤,有的甚至於成為陌生人;鄰里之間因為孩子打架而導致大人們大打出手,甚者老死不相往來有之;夫妻之間因雞毛蒜皮的瑣事會同室操戈,勞燕分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誠然,發脾氣很容易,但代價太大了,如同為趕走一隻聒噪的烏鴉而砍掉枝繁葉茂的大樹一樣,得不償失。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講的就是寬恕之道。
學會寬恕別人,就是學會善待自己,仇恨只能永遠讓我們的心靈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寬恕,卻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獲得解放。寬恕別人,可以讓生活更輕鬆愉快。寬恕別人,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朋友。
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寬容是一種美德。當然寬恕傷害自己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要把怨氣甚至仇恨從心裡驅趕出去,的確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胸襟。記得一本書上說過,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的時候,仇恨就會被擠出去,我們不需要一味地、刻意地去消除仇恨,而是不斷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仇恨自然沒有容身之處。
愛如盞燈,照亮了別人,同時也溫暖著自己,所以,捧出一顆真誠的愛心待人,同時也生活在愛中。然而寬容則是愛的崇高表現,「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也是一種如此高潔的愛。」如此雋永而富有詩意的句子,我被深深地打動。其實,愛與寬恕像是一對雙胞胎,有寬恕就必然有愛,沒有愛也就沒有寬恕。「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
甚至當耶穌被人釘十字架,他依然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然後,耶穌抱憾而逝。耶穌逝世之前,他寬恕了所有害他的人,他認為這是無知的錯。耶穌能夠寬恕眾生,是因為他對人類有著無盡的愛。後來,眾生知錯了,懺悔了,為了紀念耶穌這個偉大無比的神,便有了耶誕節、復活節。正是因為耶穌的忍耐、同情、受難和愛與寬恕,才喚醒了無數人靈魂上的覺悟,進而認識自己是一個罪人,由此感動了世人,至今,我們依然懷念他。誠然,愛與寬恕,人性最高的表現,誰體會到這一點,誰就受愛戴!
寬恕別人對我們來說並不困難,卻也不容易,關鍵的是,心靈是如何的選擇。當一個人選擇了仇恨,那麼他將在黑暗中度過餘生;而一個人選擇了寬恕的話,那麼他能將陽光灑向大地。當我們的心靈為自己選擇了寬恕的時候,我們便獲得了應有的自由。因為我們已經放下了仇恨的包袱,無論是面對朋友還是仇人,我們都能夠贈以甜美的微笑。佛教中常講究緣分,在眾生當中,兩個人能夠相遇、相識,那便是緣分。當你們如果因為仇恨而相識,不可否認的是,在你們的心裡已經牢記住了對方的名字,如果你因為整天想著如何去報復對方而心事重重,內心極端壓抑,那麼倒不如放下仇恨,寬恕對方。或許,你多一個可以談心的好朋友。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寬恕,便能令我們多一位朋友。
不能寬恕他人,就是拆掉自己要過的橋。寬恕別人,就是解放自己,還心靈一份純淨。
誠然,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餘地,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犯過錯而需要別人原諒的時候。敵人監禁你的身體,你卻禁錮自己的心靈;與其憤恨不平,為難自己;不如寬宥他人,解放自己。
寬恕不是遷就,也不是軟弱,而是一種修身之法,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之道。「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就是告訴我們對己要嚴,對人要寬。寬恕別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
每當別人惡語中傷自己時,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總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自已知道,愛在心中,未曾離我半步,只因日久蒙塵,未能放光,寬恕之心便顯得欠缺。由此,我每天鍛煉自己的寬恕之心、忍耐之德。


台長: 海爺爺
人氣(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