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03 06:12:41| 人氣3,12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九萬兆執政》台灣金不併土銀 我們的國家金控仍難產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立委對台灣金一事提出異議,行政院就淪為縮頭烏龜,身為最大股東的財政部提不出定見,金管會也不表示意見;土銀工會一度希望加入台灣金,最後仍抽回...
*
記者陳芝艷、李淑慧、邱金蘭/台北報導

立法院財委會昨(2)日審查通過台灣金控條例草案,並決議不納入土銀,台灣金控規模將因此大幅縮水,無法擠入世界前百大;此外,受全球金融風暴衝擊,台灣金控與外資策略聯盟的股權比率,也將從20%降為10% 。

根據台銀資料,台銀與輸銀、土銀合組的台灣金控,總資產規模原本達5.1兆元,全球排名89,亞洲排名18;輸銀、土銀確定退出後,台灣金控資產規模將縮水到3.2兆元,全球排名退到121名,「全球百大」美夢破滅,亞洲排名也退到23名。

財委會昨天審查通過台灣金控條例草案,但決議土銀、輸銀將來都不能併入台灣金控。土銀工會昨天傍晚一度發新聞稿表示,仍希望加入台灣金控,但最後決定撤回新聞稿。

財委會昨天審查草案時,多位立委質疑台銀、土銀合組金控的綜效。財政部長李述德也表示,行政部門對於土銀是否併入持開放態度,要看有無綜效。台銀董事長張秀蓮對此則指出,台灣金控今年前八個月稅後獲利11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4元,居台灣15家金控之冠,顯示金控合併績效不差。

條例草案原本規定,台灣金控成立後,得依金控法納入其他金融機構為子公司,但政府持股不得低於80%。換言之,台灣金控有20%股權可以用來引入外資等策略夥伴。但昨天在潘維剛等立委堅持下,最後改為政持股不得低於90%。

財政部國庫署長蘇樂明表示,與外資策略聯盟,20%的彈性會大一點,以前大家認為台銀國際化不夠,現在可能是看到全球金融市場情況,才希望將20%縮到10%。配合這項可與外資策略聯盟空間的修訂,台灣金控可聘請外國國籍或雙重國籍人士擔任董事的人數上限,也從三人減少為二人。

由於台灣金海外獲利比重占比仍低,張秀蓮指出,為了增加獲利,台灣金不排除併購國外金融機構;這次美國金融風暴讓不少小銀行面臨倒閉,台灣金也會評估是否有合併的機會。


■ 我們的國家金控仍難產中
* 記者陳素玲/特稿

台灣金控公司極可能由原先的台銀、土銀、中國輸出入銀行,變成只剩台銀一家。台灣金控公司規模縮水後,台灣金控公司能否還擠進世界百大排名銀行事小,問題在於台灣到底還要不要國家級金控公司? 以「大」著稱的金控公司能否提升競爭力?號稱「財經內閣」主導的馬政府此時應該給個答案。

由台、土、輸銀合組台灣金控公司,是民進黨政府時代的構想,當時這個百分之百政府持股的「國家級金控公司」,估計總資產將達1588億美元,折合台幣約5兆元。若以台灣金控公司規模計算,約等於國泰金控加上中信金控,資產規模世界排名第89名、亞洲排名第18名。

民進黨打造世界百大銀行的夢想,是否實際,當時頗遭質疑。首先,以台銀、土銀等公股行庫為組合基礎,能否擺脫國營企業層層行政束縛及政策配合魔咒,提升整體競爭力,恐怕就有疑問,加上國營企業員工「金飯碗」心態制肘,國家級金控會不會變成「金融大恐龍」,也難讓人放心。其次,「大」是不是一定「美」,超大型金融機構經營效率如果無法創新、對外開疆闢土,只是更難服人。

如果民進黨政府的國家金控夢想不切實際,則要說國民黨政府的格局也沒有特別高明。儘管台灣金控公司已經成立,木已成舟,但是面對成立國家級金控的重要議題,行政院既然重新擬案送審,理應對台灣金控公司何去何從從長計議,一旦做出決策,就要拿出專業以理說服。

立委對台灣金控一開罵,各方意見擺不平,行政單位又淪為縮頭烏龜,身為最大股東的財政部拿不出主見,金管會也不表示意見,號稱「財經內閣」的團隊,卻無人可以大聲回答: 台灣到底有無必要成立國營的大型金控?馬政府上任後,同意持續設立的「國家級金控公司」,如今政策目標何在?

如果真的只由台銀籌組台灣金控公司,以台銀合併中信局之後,業務範圍涵蓋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技術上不成問題;排除土銀、輸銀後,台灣金控公司的規模是否仍可躋身世界百大銀行,也不是問題關鍵。比較令人擔心的是,「財經內閣」上陣後,從「調降證交稅」、「主權基金」、到「台灣金控公司」等一連串財經議題,看不到夠專業的「財經」論述能力,也難怪政府再多的救經濟妙方,老百姓不怎麼捧場。

 

亞洲金融 恐重新洗牌
*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美國雷曼兄弟破產,大和總研首席顧問劉憶如昨(15)日表示,長期來看對亞洲傷害很大,亞洲國家會像1997年金融風暴之後,重新洗牌,屆時我國能否勝出,跟政府政策有關,希望政府能務實面對,而且「政府除非有九成把握,否則不要隨便叫大家去買股票」。

劉憶如指出,此次美國金融震撼彈的直接衝擊,會像之前的次貸、二房的影響,國內金融機構手上掌握有相關的金融產品,等於抱著「不定時炸彈」,現在不知道誰抱多少,一旦炸彈引爆,手上抱有這些商品的機構都會受傷。

劉憶如認為,金融機構是否會真實揭露資訊,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從先前次貸或二房的經驗來看,有的機構當時不講,等到財報要公開才講,「如果沒誠實揭露的話,風險就落到一般投資人身上」,這是所謂的資訊不對等。

至於間接衝擊方面,劉憶如表示,雷曼在周日找不到買主,對華爾街來講是滿大的震撼,這不是單純的房貸客戶的問題,而是包裝成債券後、再變成衍生性商品,所以倍數非常大,未來會在美國引起多大風暴,是大家憂心的,「不只擔心金融危機,而是擔心全球衰退幅度多大、程度多深、時間多長」。

劉憶如指出,面對這波危機,台灣是「內憂外患」,政府除非有九成把握,否則不要隨便叫國民去買股票,因為承擔不起責任的,「前面一直叫人家進場,現在怎麼辦呢?風暴不知還要延燒多久?」建議政府務實面對,要了解國際到底發生甚麼事,過去政府接觸太少、了解太少。

劉憶如認為,這次金融危機對亞洲國家而言「有可能相當嚴重,亞洲受到波及將是下一波」,希望政府不要因為太急而做很多不當的措施。劉憶如說,5月以來亞洲各個國家中外資賣超最多的就是南韓和台灣,這其中絕對有訊息,南韓總統李明博上台後宣布一系列措施,包括控管52項民生物資價格;台灣也有所干預,政府不斷喊話,「干預應該適當且合理,但我們的干預看來非常不專業」。

【2008/09/16 經濟日報】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