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09 06:12:23| 人氣1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超細濕磨中華運動蓮藕保全咖啡生死開店創業投資籌資募股企業經營管理企畫案營運計畫書策略規畫撰寫服務093587311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超細濕磨中華運動蓮藕保全咖啡生死開店創業投資籌資募股企業經營管理企畫案營運計畫書策略規畫撰寫服務0935873118
●研磨機電晶體汽機車體驗者塑膠粒紡織品籌資募股開店創業投資企業經營管理企劃案營運計劃書策略規劃撰寫服務0935873118
壹˙公司簡介:
一.設立日期:
二.公司沿革
貳˙經營理念
參˙組織架構:
肆˙主要產品:汽車電裝品由中游汽車開關生產公司,依產品規格與特性,向上游的原料廠商購買所需的原物料,由於開關具有不同尺寸規格,因此通常由開關生產公司提供模具給原物料之加工廠商,原物料加工廠商再依據此模具之樣版,製造出符合特定的元件規格之零組件,屬於中游的汽車開關公司在取得了由上游廠商提供的原物料組件後,再依不同功能開關之產品結構進行進1步的加工過程,而此加工過程主要在於將各個不同的原物料零件,加工製成1個單位的元件,此外,由於產品的物件包含多樣部分組成元件,而某些組成元件之間必須先行加工後,才能與其他部分之組成元件組合在1起,因此中游的汽車開關製造廠通常會將某些部分的原物料組件,外包給其他的加工廠,待各個組件加工完成後,再由開關公司將各個組成元件加工組合成為1個完整的產品。而汽車電裝品的下游銷售通路,主要包含內銷與外銷兩個管道,而在AM市場方面主要皆是透過零組件批發商與零售商的管道,以供應市場的需要。汽車產業過去較為保守,進步幅度有限,因此汽車電子化的發展成為未來不可阻擋的主要潮流,除使用者需求外,政府制訂相關法規,為促進節能、環保與系統安全也促使汽車產業朝電子化方向發展,由於傳統式之汽車開關多為機械式,隨著汽車電子的發展,將逐漸由遙控辨識系統所取代,如指紋辨識啟動系統、汽車門禁系統、防盜辨識系統Immobilizer、遙控門鎖系統RKE等,原來以鑰匙開啟車門方式未來將逐漸減少,其他汽車機電開關亦將轉與電子式控制結合。因應開關系統將逐漸與其他機能件模組化,因此本公司除原有AM市場以外,亦將轉向與國內外1階廠作垂直整合,如胎壓監測系統與氣門嘴廠商結合等,或與顯示裝置及行控中心整合並連結,朝向產品模組化多元方向發展。本公司為汽車電裝產品的專業製造商,其產品除符合基本的操作功能外,並須具備促進駕駛人操作舒適感及安全性的特性,並且滿足各種惡劣環境的要求,故除了符合TS16949的品質要求外,其產品的壽命及品質亦是開發的技術重點,故本公司對於產品的開發,秉持謹慎的態度及多方驗證的模式,利用先進自動測試及實驗設備,並利用CAD設計及RP快速成型的技術,確保產品的壽命及品質達到美國汽車工程學會SAE與美國聯邦車輛安全標準FMVSS規範及FORD、GM、Chrysler等各大車廠要求,在品質上以超越同業水準為目標,汽車電裝產品已由傳統的電機化產品慢慢走向電子化產品,而2種的技術層次是截然不同,為了早日因應此波汽車電子時代的來臨,本公司已成立研發中心,除積極培養機電整合人員外,也已開始投入汽車感應器Sensor的開發,及汽車胎壓偵測系統TPMS產品,並已有產品量產及銷售,未來將朝向系統產品的研究開發,將陸續推出例如MCU微控制單元、通信協定、可變閥門機構控制等相關產品和馬達驅動控制器、無鑰進入裝置等,使本公司的產品能夠彼此串聯整合,不但提升本公司之開發技術,更能滿足客戶對產品的開發需求。持續增加產品系列的完整性,以及增加新車種(如韓系及歐系車種),降低客戶採購成本,滿足1次購足之客戶需求,TPMS汽車胎壓偵測系統產品之量產,逐步增加電子類產品的推出,並朝較高毛利及技術層次較高的類別發展,加強產品的深度,原廠配件開發及主動推出更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落實排程及量產點檢,以確保生產品質,並且減少重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浪費,因應原、材料價格的上揚,持續進行COST DOWN之改善,加強產品製造規範標準與驗證能力,加強自動化生產之能力,提昇產值,降低庫存數量及金額,避免存貨產生呆滯之情形,及早因應調整,除鞏固美國、中南美市場外,銷售目標並增加歐洲市場之開發,強化車輛開關、傳感器及車輛電子之設計能力,掌握汽車零組件主要關鍵技術,加強工程管理及資訊整合,導入機電與電子專業人才,因應新技術,確保現有產品品質,藉以鞏固現有市場,並且加強交貨的準確性及時效性,以因應少量多樣的銷售型態,透過關係企業資源整合及與新、舊通路廠商的開發與合作,擴展公司產品銷售的管道,創造更高的營收實績。
一.車用電子電裝開關類產品:包含:方向燈開關(含多功能開關)、引擎啟動開關(含整車鎖組)、雨刷開關、機油壓力開關、風扇開關、檔位開關、電動窗開關、頭燈開關、推拉開關、明暗燈調整開關、車門開關、座椅開關、停車燈開關等。
二.汽車電子感應器產品:包含:水箱溫度傳感器、車輛速度傳感器、凸軸位置傳感器、曲軸位置傳感器CPS、汽車胎壓偵測系統TPMS、量式空氣流量感知器、燃油壓力感應器、爆震感知器、進氣歧管感知器、油量感應器。
三.汽車胎壓偵測系統TPMS系列:目前包括universal 433MHz、315MHz感應器、TPMS無線程式編碼器。
四.汽車其他相關電子產品:如:前輪驅動促進器、定速器、點火模組、連接盒、風扇馬達電阻、後視鏡開關、怠速空氣控制器、電磁式螺線管、噴射油嘴、時鐘線圈等電系及電子產品之研發、裝配、加工及銷售。
伍˙產業現況與發展:美國是全球最早立法將TPMS胎壓偵測系統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s列為標準配備的國家,2005年立法通過,2007年列為100%標準配備,估計目前有約有2.8億個胎壓偵測器在運轉,1般來說,胎壓偵測器壽命約5~10年,2012~2017年預估為更換潮高峰期,2015年後90%以上美國舊車都裝有TPMS,以北美地區過去新車銷售計算,每年平均約可銷售5千萬台胎壓偵測器,估計美國地區OE 市場胎壓偵測器,每年維持穩定成長,TPMS法規通常先針對新車市場,強制規定列為標準配備,因此,每年OE市場TPMS需求和新車供給相關性高,目前法規對OE市場強制性高;而AM市場的換機需求,也另將是未來TPMS業者成長所在,美國持有舊車比例增加,有利於TPMS之替換需求,除了美國市場外,歐盟2012年開始立法推動TPMS,預計2014年將胎壓偵測器列為標準配備,以歐盟每年銷售1千萬台新車估計,OEM市場需求量約為4千萬顆,在亞洲地區,TPMS立法時機已經成熟,日本、韓國、中國及印度等,已採取類似立法的程序,保守估計韓國2015年、日本在2017年、中國在2018年、印度在2019年,將胎壓偵測器列為標準配備,暨時,亞洲OE市場每年胎壓偵測器,每年需求約1.6~2.2億台,成為全球最大TPMS新車市場。在世界各地汽車零組件業者的發展,大多是由汽車組裝業者帶動。不過台灣因為國內汽車市場太小,而且新車研發技術又幾乎掌握在國外技術母廠手中,所以整車廠的發展並不如零件廠,從全球競爭力的角度來看,台灣汽車零組件業者在全球市場的地位應該比整車廠來的高,主要原因是台灣汽車市場受限於規模小,而零件廠為達經濟規模必須向海外發展,既然要到海外競爭當地市場,故在自身技術上及成本上都必須有足夠的競爭力才可能存活下來,受惠於北美保險公司持續提高AM產品的使用率、國際大廠因成本因素考量持續釋出代工訂單、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廠得以持續擴大海外市場的版圖,整體來看,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廠未來營運展望相當樂觀,汽車電子是汽車產業中成長最快速的項目,被認為是台灣電子產業的下1個舞台,基於駕駛人對汽車性能與動力的注重以及安全性、舒適性、環保議題抬頭,包括車用通訊設備,車用多媒體,以及倒車雷達、胎壓監測系統、停車輔助系統等車用安全設備已成為熱門產品,因此相關技術與產品也成為商機之所在,為了及早因應此商機和擴展市場,本公司多年來除拓展本業之外,亦致力於新產品的研發和新市場經營,從原有售後服務的AM市場,積極朝向與OEM大廠合作生產,再提昇到ODM的協同設計開發的目標邁進,本公司近20年之開發經驗已建立了深厚的設計開發工程能量,同時,為因應上述汽車電子市場高速成長的需求,本公司延伸汽車電裝的相關工程經驗,應用於汽車電子產品設計,將汽車通訊區域網路匯流排技術CAN BUS及汽車胎壓偵測系統TPMS、MCU微控制單元、通信協定、可變閥門機構控制、馬達驅動控制器、無鑰進入裝置等納入開發量產範圍,此外,產業結構由高人力轉為自動化,產品亦日漸精密,為因應產業環境不斷的改變,未來汽車電裝工業將朝下述方向發展:
一.設備自動化:國內製造業正面臨人工缺乏、工資高漲之勞動市場,高成本、低效率的傳統單工程沖壓加工已無法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必須使用多工程連續式自動化加工(模具/沖壓),以提高產能、降低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隨著汽車電子、車載電子控制器與各種尖端感測器的發展,無論在模具設計、自動化加工、性能檢測等皆已逐漸朝向自動化生產,工廠自動化已是未來發展之趨勢,本公司近年來對於自動化設備的投入已具有初步之成果。
二.生產高速化:因應本公司自製沖件、雷雕等製程,本公司採用精密之沖床設備,以提昇製造技術及因應客戶需求,再配合模具之設計,其工件生產將更加高速化。
三.產品精密化:未來配合資訊、電子、運輸工具業之產品趨勢,所運用的電子元件生產將更為精密化,本公司鑑於此1趨勢,將持續投入相關設備與技術,以生產更高附加價值之產品。台灣汽車工業發展了近50年,奠定了相當的基礎。台灣汽車產業在2008與2009年經過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終於在2010年明顯復甦,整車與零組件皆從谷底翻升,且上升趨勢持續到2011年的上半年,2010年台灣汽車產業的總產值約為新台幣3,345.8億元,其中整車產值大概1,610億元,零組件產值約1,735.9億元,分別較2009年同期成長35.8%及22.3%;但台灣汽車市場規模有限、市場逐漸飽和及加入WTO後汽車進口限制逐年鬆綁之情形下,面臨到前所未有的強烈競爭,目前台灣替原廠代工的供應商OEM廠商約有300家左右,供應售後維修體系的零組件供應廠商約有2,800多家,然而,欲切入國際大車廠的全球供應鏈零件代工,實屬困難重重,除了要具整合產業上、中、下、游的能力之外,更重要是不易跨過取得原廠授權生產的門檻,故就整體而言,台灣廠商仍以AM市場為主,由於台灣汽車市場規模太小,生產製造較不具規模經濟,壓縮了台灣零組件廠商的獲利空間,如何突破瓶頸成了各家廠商亟思突破的重要課題,本公司面臨此1巨大競爭壓力,已近20年來的豐富生產經驗作為基礎,藉由製程的改善,發展出少量多樣的彈性製造技術,以符合市場快速的要求,在品質上達到國際水準,此外,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是本公司1向秉持的工作方針,以往的大量生產如今已逐漸轉為客戶導向的企業經營型態,而未來的業務核心也將著重在產品設計,及客戶關係管理上,增加公司的競爭力以面對全球化的挑戰。進行全球化之市場區隔與產品定位,強化銷售網路,以本公司研發中心為技術發展平台,朝汽車安全、引擎動力、及感應控制單元等技術方向發展,開發更為高階的AM產品,並同時發展適合切入OE車廠之零組件產品,導入工程資訊平台,促進與上海廠之技術同步交流,尋求策略結盟伙伴,以提升現有開發資源,創造新商機,增加歐、日等車系產品,以推展銷售版圖,強化銷售網路,落實與上海廠之分工,及全球運籌機制建立,少量多樣並建立彈性化生產,因應客製化生產機制,持續改善量產技術,朝節省人力及自動化生產為目標,人力資源朝國際化方向思考,以迎合就地取才之機制,拓展新產品和新市場,增加規模經濟,善用2廠之專業設備及研發技術,朝跨足異業發展(如電子或機械加工等傳產業)以創造價值利益。美國至今仍為全球最大之汽車市場,本公司主要銷售地區亦以美國為主,因此美洲成為本公司最主要銷售地區,佔本公司銷售額之9成以上,由於本公司所生產之產品係屬汽車電裝零組件屬小型零件,相關統計資料取得不易,且台灣關稅總局之稅則並無汽車電裝品類相關稅號,因此要確切統計出汽車電裝產品出口情形,實具有相當程度的困難性,因此,將以中華徵信所產業報告與本公司2007年10月23日結關前所用之出口稅號870899號「其他機動車輛之零件及附件」(包含鈑金類、車身底盤、電子與電裝類產品等)及現所採用之出口稅號853650、853710號(品項為汽車開關類產品),及美國為台灣最大的汽車零組件與本公司之出口國家為基礎,分析本公司占台灣汽車電裝零組件出口至美國之市場佔有率情形,以台灣關稅總局之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來看,台灣汽車零組件中稅號870899號2010年出口至美國金額為新台幣174.3億元,稅號853650、853710號2010年出口至美國之金額為新台幣29億元,以本公司2010年出口至美國之金額為新台幣11.3億元來看,占台灣地區汽車零組件稅號870899號及稅號853650、853710號出口至美國之比例分別為6.50%及39.14%,另依ITIS美國地區汽車零組件進口金額統計數據推估,2009年美國汽車售後AM 市場汽車電子、電裝零件進口金額約為新台幣83億元,以2009年本公司出口至美國之金額為新台幣9.2億來看,占美國汽車售後市場汽車電子、電裝零件進口金額之比例達到11.08%。汽車零組件之供需情形受到其銷售模式之不同而有所不同,1般可區分為出廠原車零件與售後維修零件2類,售後維修零件市場又可區分為正廠牌之OES及副廠牌之AM售後市場After Market兩種型態,本公司主要銷售模式以AM為主,因受國際油價長期居高不下及金融風暴之影響,近年來美國車廠新車銷售情形不佳,AM市場卻反受其利,因為汽車保有量越多、車輛肇事率越高,對AM碰撞零件的更換需求越大,拜新車成長趨緩所致,汽車持有者減緩汰換舊車,延長老車使用年限,如此1來使得對替換零件有更大的需求,在北美汽車保有量佔有相當龐大數量的情況下,可預期AM市場規模將可持續成長。在TPMS市場方面,由於美國法令的規定,新車出廠必須配備胎壓偵測系統,未來舊車市場對於TPMS的更換,也將成為本公司成長的動力之1,另外,由於自2005年以來,全球的汽車工業面臨新車生產趨緩情況,導致了部分以OEM、ODM作為主要生產模式之公司面臨公司營運困境,再者,部份歐美T1/T2廠商,因成本壓力關係,對OES生意也不願繼續持續供貨,為此,汽車廠商必須採取1些策略作法來求生存,譬如,採取降低成本方式以維持相當利潤,因此造成各廠商紛紛以LCCS尋找Low cost country sources方式以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於近幾年來大量對外釋出訂單,本公司成立近20年來,在汽車售後市場秉持著不斷研發精進,製造出優良、符合國際標準的零組件,為因應全球環境變遷,由AM市場逐漸跨足至OE市場,走向國際化,製造更為精良及成本更加低廉的產品,依此市場趨勢,本公司利用長期於汽車零件業界耕耘的豐富經驗、配合創新,企圖成為汽車原廠供應商第1層級Tier 1或第2層級Tier 2的合作夥伴。
陸˙財務規劃:
●開店創業投資籌資募股企業經營管理企畫案營運計畫書策略規畫撰寫服務0935873118
●籌資募股開店創業投資企業經營管理企劃案營運計劃書策略規劃撰寫服務0935873118
壹˙公司簡介:
貳˙經營理念
參˙組織架構:
肆˙商品項目:
伍˙產業概況:中國正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市場,中國也是台灣紡織品最大的出口地,2岸貨品貿易協議在台灣談判,對紡織業者而言,迫切期待貨貿能洽談出對業界有利的結果,並儘快簽署實施,台灣紡織業擁有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與研發能力,比較吃虧的是市場小、外銷比重大,去年台灣紡織工廠超過4,300家,總產值近新台幣4,442億元;出口值為117億美元,貿易順差達84億美元,是台灣第4大貿易順差產業,除貨貿尚未簽署,台灣面臨的貿易障礙包括美國與韓國已簽署FTA,而中韓FTA又可望在年底前簽署,屆時台灣業者在外貿的起跑點上已差了1大截,另外,影響紡織業的外部因素還包括,台灣可否及早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未來2年是紡織業者拓展海外市場的關鍵期。率領白俄羅斯國家紡織團,包括:白俄羅斯經濟部輕工業局紡織產業推動小組(含紡織產業上、中、下游合作廠)之2位總裁、3家公司及6位團員來台,與紡織綜合研究所建立雙方技術交流平台、並與台灣產業用紡織品協會舉辦商機媒合會,當天預約洽商滿檔,活動全日促成超過100多場次媒合,將締造雙方企業合作契機,斯韋特洛戈爾斯克公司Svetlogorskhimvolokno是白俄羅斯最大的化纖製造廠,主要產品有縲縈纖維紗線、聚酯紗線及面料、車胎簾子布、耐高熱纖維及面料、碳纖維材料、碳纖維吸附劑、聚丙烯紡粘材料、聚丙烯水針不織布材料、及消費用品,希望雙方在產業用紡織品能創造互補優勢,並進1步與台灣建立技術合作與產業交流,另外,其他團員有Mogilevkhimvolokno公司在白俄羅斯系最大的化纖原料工廠。主要生產對苯2甲酸2甲酯、聚酯切片(包括瓶級切片)、聚酯纖維及紗線等,Mogotex公司,係白俄羅斯共和國以上2家公司的下游製造廠,主要以織布、染整、家飾及成衣製造為主,串聯此次來台參訪活動的重要推手-羅斯德公司董事長,是俄羅斯人,擔任俄台合作發展中心、以及台灣俄羅斯僑民協會理事長,專精於金屬螺絲產品、機械設備及產業用紡織品,尤其在安全系統方面更是首屈1指的俄羅斯內銷高手,商務合作區域遍及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及外蒙古地區,此次商機媒合會,台灣紡織產業者均展現高度興趣,尤其此次商機媒合會能邀請到白俄羅斯國家紡織團,期待多元結盟開拓新興市場,並與紡織業者相約1起前往「明斯克」再次相會。世足賽32個球隊中,NIKE贊助其中9支球隊,公司為NIKE主要供應商,公司新布料獲得採用,以化纖產業的角度來看,經過連續幾年的產能過剩後,已出現大幅結構性改變,今年景氣循環回來了!公司在布料方面,積極朝向功能性、美觀性、舒適性開發,這部分需求大增,「訂單來不及做」,看好後續業績與景氣,公司生產事業分為石化、化纖與紡織3個總部,產品涵蓋食衣住行各領域,目前為不織布聚酯棉Staple Fiber全球第2大、固聚酯粒PET全球前5大供應商,此外,包括汽車輪胎、安全氣囊、安全帶等車用材料,以及輸送帶骨架材等產業用聚酯產品,均為全球主要供應商,公司在特殊產品領域部分,跨入醫療照護、光學應用、頁岩油開採及交通運輸等應用領域,推出聚酯採血管、防霉抗菌纖維、光學膜酯粒、頁岩油超短纖維、回收聚酯rPET及生質聚酯Bio PET等,設定特殊聚酯纖維產品目標占比為70%,國際客戶重視環保,例如NIKE即要求產品中需有10%為回收材質,公司以環保回收聚酯紗為原料,研發兼具吸濕排汗、輕薄透氣功能,與創新印花圖騰加工的針織布料予Nike,製作2014世界盃足球賽巴西、美國等9國代表隊球衣,此外,公司公司與可口可樂公司合作研發完成全球第1隻100%生質原料聚酯瓶,已由可口可樂於上周對外正式發表,後續將繼續強化垂直綜效-結合公司1條龍的產銷優勢,加速推進下1階段的產銷方向,包括複合維Multi Fiber、高彈性布料與高附加價值運動女裝等產品,另外2岸PTA工廠導入新1代生產技術,除有效減少原料耗用量外,改善鍋爐設備,降低能源成本,近2年也成功削減PTA變動成本達20%。秋老虎發威,Moncler盟可睞則於酷寒當中複製了1場60年前的登峰壯舉,Moncler以2014秋冬Lionel Terray系列為靈感,為來自義大利與巴基斯坦的登山隊打造專業裝備,他們循著義大利登山家里諾萊斯德利Lino Lacedelli1925~2009在1954年征服世界第2高峰K2峰喬戈里峰的路線成功攀峰,同時回顧了里諾萊斯德利的壯舉,1954年,因著法國知名登山家李歐納提雷Lionel Terray1921~1965的引薦,義大利登山家里諾萊斯德利Lino Lacedelli1925~2009和阿奇里科帕哥諾尼Achille Compagnoni1914~2009穿上Moncler征服K2峰,身上的羽絨衣也因此打響名號,Moncler宣布充滿復古元素的Lionel Terray系列將在10月上市,同樣帶有復古設計的男裝主線系列外套則以紅色、橘色、藍色與綠色等明亮色調搶先登場,出席參與新北採購洽談會的有美商Stanley Black&Decker、歐洲最大的音響直營店-德商 Lautsprecher Teufel GmbH、日本最大電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及全球知名影印機相機印表機日商 Ricoh等,希望能為新北企業拓展更多的國際商機。化纖原料PTA、CPL築底復甦,最新現貨報價聯袂彈升10美元、30美元;PTA每噸價格站上千美元水準,達1,005美元,CPL價格也挑戰2,350美元,PX部分因下游產品PTA在中國持續開出新產能,且產能利用率仍逾80%,加上有1條PX產線停產,料市場對PX需求將持續成長,價格亦將有撐,在需求類似,而價格將有撐的情況下,營收應會與11月持平,今年第4季有1條年產30萬噸苯酚將投產,年產值貢獻約200億元,而其ABS產能則會持續開到年產45萬噸水準,加計1座合資的年產5萬丁基橡膠廠也在第4季開出,增添長期營運推進能量,持有39%股權,共有上海與揚州2公司,上海公司規畫70萬噸PTA產能,揚州公司規畫4萬噸EA產能,伴隨中國轉投資事業因主要產品PTA絕對苯2甲酸在第3季的利差較前季有1倍的提升,且特殊化學產品績效亦有改善,整體轉投資事業虧損包袱大幅縮小,搭配EG本業持穩走堅,有利營運漸入佳境,此外,今年因CPL新廠量產時程推遲,加上,景氣復甦緩慢,營運不如預期,明年受惠頭份CPL新廠量產加持,營運可望逐漸走出谷底;明年營運年增5~10%,董事會日前通過中國南通如東投資計畫,規畫建立10萬噸粗苯加氫、15萬噸環己酮、5萬噸尼龍6等,第1階段投資金額約59億元;為大陸建立1貫化石化基地的第1步。油價短線走升,烘托化纖原料EG、PTA價格走堅;今年全球EG需求約比去年增加97萬噸,年增4.07%,產能利用率約88.5%,EG3雄南亞、中纖及東聯,下半年營運奮起衝刺,中國為全球EG主要市場,去年供應108萬噸,約占中國進口量13.1%,今年中國EG進口量仍將超過800萬噸,看好南亞規畫在美國興建EG新廠的後續效益,加上預期EG產品價格和利潤在下半年將持續走升之趨勢,高盛證券維持南亞「買進」投資評等,目標價由80元調高至84元,2014~2016年每股盈利推估值為3.94元、4.02元及4.31元,世界聚酯消費量每年增加7%;其中,美國因經濟穩定成長,加上油頁岩開發,能源成本降低,聚酯產品需求,今年、明年美國市場無新增產能,整體產能利用率維持80%以上,伴隨中國工資上漲,品牌成衣逐步回流中美洲及墨西哥生產,將推生美國本土紡織業及聚酯纖維需求成長,有利南亞美國廠聚酯纖維、EG營運向上躍進,市場下修今年全球棉花產量,預料帶動替代產品聚酯需求提升,若下游庫存水位消化得宜,今年審慎樂觀,今年營運年增10~15%,紡織業從80年代即被冠上「夕陽產業」的稱號,但紡織是台灣重要的民生產業之1,市場上只有被淘汰的「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中國政府過去十多年重點發展紡織業,現在在13億的龐大市場消費力的扶持下,單以化纖產品來看,量已是台灣的20倍,因此台灣紡織業也必須轉型。轉型應怎麼轉?轉到哪裡去?首先應不再把「大量生產」放在首位,必須進1步提升品質,如台灣紡織業擁有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與研發能力,已發展出吸濕排汗、涼感衣、發熱衣等高機能素材,在剛結束不久的世界盃足球賽上,大放異彩,進1步從紡織業的需求來看,人才培育至關重要,譬如紡織公司與科技大學推行的產學合作,安排學生在畢業前至業界實習,已展現良好成果,建議政府可以以實質的計畫投入、鼓勵產學結合,紓解當前紡織業人才斷層的困境。台灣紡織業已有深厚的產業基礎,希望政府給予支持和補助,力挺產業開發與轉型。化纖公司正積極朝第4C車用、第5C雲端,以及穿戴式裝置等周邊應用產品發展,目前已有相關原料正在開發中,目標希望在2年內,把這些產品、原料占新纖營占比,由去年的10~12%,提高1倍,董事會決議,原總經理屆齡高升至執行副董事長,新任總經理則由副總升任總經理,與時俱進,公司近年來的經營模式積極朝向多角化經營,從傳統的聚酯塑膠、化纖,擴張到光電、高科技、高附加價值材料、銀行、證券、不動產等產業,以提升整個集團的產業競爭力,公司產品中的工程塑膠、生質纖維、工業用紗絲,其中都可運用在4C汽車產業中的電動車電池、5C雲端中的Cable薄膜及穿戴裝置附件等,以2013年,1個月的營收約有4億多元,營占比在10~12%,看好4C、5C產業的發展性,公司將在2年內,陸續擴建國內觀音廠,把現有年產5萬噸的工程塑膠生產線,再增加年產6萬噸的生產線,另外,泰國新廠也將設1條日產千噸的工程塑膠生產線,希望在2年內,把營占比提高到去年的1倍,在傳統的化纖、聚酯事業群上,公司旗下產品的長纖採少量多樣,儘量製造功能性紗、寢具等布料,以提升附加價值,聚酯部分,營業額最大宗是保特瓶切片,很競爭,但今年很幸運,產品還能全力稼動,而看好東南亞國協市場未來的發展性,泰國廠原本年產瓶用酯粒16.5萬公噸,將擴建1個年產量30萬公噸的瓶用酯粒新廠,環境影響評估已通過,正加速規畫中,最快年底動工,總投資額25億元,2016年投產,對於今年整體的營運前景,今年前5月的累計合併營收186.92億元,成長約8%;而以目前瓶用聚酯進入產業旺季,量、價都比去年同期好,而轉投資的光電事業今年獲利也都不錯,因此,對今年的獲利成長是樂觀看待。
陸˙財務規劃:感謝各位股東能撥冗參加本公司2014年的股東常會,更感謝長期以來對公司的愛護與支持,在此敬向諸位股東報告過去1年的經營成果,並說明2014年各項展望,回顧2013年前3季的經濟表現,經歷2012年的波折動盪之後,原本預期全球經濟在2013年首季將逐漸恢復穩定,不過,美國財政懸崖問題自第1季起就為全球景氣投下震撼彈,加上日本安倍首相上台後推出的「安倍經濟學」造成全球貨幣市場波動,而中國在政府相關補貼政策結束的影響下,全球經濟並未如預期的出現明顯復甦,2013年因中國化纖大量擴產,而其上游原料PX相對供應不足,致使PX價格居高不下,台灣PTA廠紛紛減量生產因應,且對國內下游廠商提出新的計價公式,致使本公司成本較去年增加,今年全球經濟預期會明顯復甦,世界貿易量亦可望加速成長,2014年世界經濟成長率為3.3%,高於2013年的2.5%;先進經濟體成長力道明顯提升,新興經濟體經濟亦穩步擴張,惟美國債限問題及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逐步退場、歐元區金融體系仍然脆弱,以及新興經濟體資金流動不穩定性可能升高等因素,均可能使全球經濟及貿易成長面臨下修風險。
一.2013年度營業結果:本公司201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淨額為新台幣122.17億元,與2012年度營業額新台幣124.94億元相較,減少新台幣2.77億元;2013年度後淨利為新台幣0.26億元,與2012年度稅後淨利新台幣2.15億元相較,減少新台幣1.9億元,獲利減少主要受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政府實施反貪腐打擊奢侈品措施影響內需,加上國內油電雙漲、化纖原料成本增加所致,主要經營績效如下:落實推動公司治理制度,以貫徹對子公司之監督與管理,提昇轉投資績效,提高纖維事業部高附加值差異化產品比例及業務,提昇中國投資部內衣產品銷售、專案生產廠降低工繳成本,培育/儲備分公司幹部人才,化纖本廠閒置設備重整,增加利基生產,發揮最大效益、研發中心申請規劃成立增加公司整體競爭力、推動節能減廢及降低生產成本措施,成立專案小組定期追蹤檢討控制故障率、改善品質提升A級率、強化人力培訓、工作績效設定,推動企業績效評核制度,量化年度績效指標,將員工個人工作績效與薪酬連結,進而提升公司整體經營績效,處分閒置資產以清償銀行債務,這些年來已大幅降低了公司負債比率,優化財務結構。
二.2014年度營業計畫概要:展望2014年的國際經濟情勢,就主要國家領先指標走勢觀察,美國持續明顯上揚趨勢,歐洲維持小幅上揚走勢,日本雖然出現較明顯的下滑,但整體而言仍維持在相對高檔,顯示未來全球經濟復甦動能可能再次轉向,日本及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成長力道間逐漸減緩,轉由歐美國家自谷底翻揚來支撐世界經濟的成長,繼續深耕纖維事業經營,整修設備以提升產能、創新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整合台灣與大陸內衣事業,發揮優勢品牌與通路綜合效益,持續改善財務結構,降低負債比,重視人才培育與績效管理,厚植下階段成長的實力,仍以增進股東權益為重要目標,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穩固海外轉投資事業經營,提升轉投資效益,中國地區:穩固專櫃超市量販銷售,落實分公司管理加強庫存及應收帳款查核、專案廠降低生產成本,無利潤商品轉外購,開發優質供應商、培育/儲備分公司管理人才,越南地區:因應TPP所帶來之產業環境變化,將致力改善越南廠生產設備,提升產能利用率,除了鞏固既有的客戶外,也會加強開拓新客戶、新市場,更致力提升紡紗品質,及研發各類功能性紗種,期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外部競爭環境、法規環境及總體經營環境分析及影響:綜觀全球纖維市場雖每年因人口增加而略有成長,但是台灣紡織產業經營受內外部環境的競爭仍然嚴酷,首先,國際原料與能源價格巨幅波動、利率與匯率變化不定,均嚴重影響紡織品生產成本及價格之轉稼,另外中國及新興地區國家以低廉的勞動資源爭相投入,未來供需恐將再度失衡,加上ECFA後續協商對等開放後,中國聚酯產品將以較低關稅進入台灣,屆時整個產業內外銷市場勢將面臨更艱困的壓力,國內法規環境部分,勞工短缺及成本上升,油電雙漲,環保意識抬頭,已成常態,加上各國跨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來勢洶洶,相對的我們政府與各區域經濟貿易夥伴如FTA,TPP,RCEP談判的進度卻遲遲沒有進展等因素,都是企業經營上長期的隱憂,面對以上國內外總體經營環境的挑戰,我們仍將持續發揮運用既有的各項優勢,諸如產業根基穩固,經營團隊經驗豐富、累積50餘年之製造銷售經驗與口碑、與上游供應商建立長期之合作關係、研發與創新產品種類齊全品質獲認可及多年遍及全球之市場經驗與行銷通路、注重人才訓練與培育等,俾在詭譎多變的環境中掌握機會,再創佳績,新的1年,本公司仍將持續加速各項經營及財務改善方案之推動,為因應大環境的變動,以不斷的變革,追求穩定的經營績效;盼望各位股東能1本過去對本公司的愛護,繼續給予本公司指教與鼓勵,敬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開店創業投資籌資募股企業經營管理企畫案營運計畫書策略規畫撰寫服務0935873118
●籌資募股開店創業投資企業經營管理企劃案營運計劃書策略規劃撰寫服務0935873118
壹˙公司簡介:
貳˙經營理念
參˙組織架構:
肆˙商品項目:
一.不動產買賣:本公司及子公司之營業比重以委託營造廠商興建透天別墅、社區大樓、公寓式住宅、商業大樓等之出售及工業土地開發等不動產買賣為主,營業以內銷為主。本公司完工、興建中及推銷中之建案包括雲林蘆竹巷(幸福莫內)、新竹國道段(愛凡斯)、台中旱溪段(黃金大街)、桃園東寮段Hold住計劃(新世紀、新世界)、新竹竹9段RICH計劃(富裔、富匯)、湖口鄉長威段富春、台中市美術館特定區(國美天藏),目前涵蓋商品有:
1.社區大樓:住家、店面、停車位。
2.透天別墅:住家、店面、停車位。土地開發之營業主要為工業廠房及工業用地開發租售等業務。
二.不動產代銷及仲介經紀服務。
三.土木及建築工程之營造。
伍˙產業發展趨勢:2014年國內實質GDP成長率為3.17%,較2013年11月預測提高0.06%,表現將優2013年,展望2014年,由於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國際與台灣經濟成長率連動性高,且波動較大,目前主要先進國家如美、歐、日等皆處於穩定復甦的狀態,使日前GI、IMF、WB及EIU等機構最新公布數據時,均上調2014年美、歐經濟成長率與全球經濟成長率,加上2013年我國第4季無論內需與外需均較先前預測時更為樂觀,因此,國內可望在此有利因素帶動之下,2014年經濟表現較2013年為佳,針對台灣GDP的組成項目中,在內需的部分,民間消費受到國際景氣回溫對我國經濟帶來正面影響,及國內經濟成長率上揚所帶動,推升民眾消費信心,將可使消費有較佳表現,因此預測2014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2.23%,較2013年11月預測提高0.34%,在固定資本形成方面,2014年受到國際景氣相對樂觀帶動,政府部門投資數據也較11月預測時調升,民間投資可望同步維持成長表現,預期2014年民間投資成長率為3.74%,較2013年11月預測提高0.49%,使2014年固定資本形成成長率為3.24%,較2013年11月預測提高0.4%,整體而言,大環境景氣回溫持續,然而國內外經濟於2014年仍將受部分不確定因素影響景氣未來發展。在國際因素部分,扮演這波全球景氣復甦領頭羊角色的美國,其貨幣政策轉向時點與規模、日本政府在財政整頓與經濟成長之間能否取得平衡、以及中國經濟持續推動結構轉型等,都將牽動國際局勢,並直接或間接影響台灣經濟表現,在國內部分,面對國際間區域經濟整合趨勢,台灣必須加快自由化改革的腳步,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進度上追趕鄰近國家,同時加速產業結構轉型,以維持我國出口競爭力,另外,政府積極推動之自由經濟示範區,其進程也將對我國貿易表現產生影響,另外政府財政瀕臨債務上限的問題,若無法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長期將對經濟成長造成限制,而根據台經院針對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2014年1月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2014年1月營造業與不動產業景氣雙雙出現下滑態勢,其中前者是受到在建工程趕工潮已結束的影響,後者則是因時序已過土增稅調整前的交屋高峰期,加上買氣觀望,導致房市成交量萎縮,故2014年1月營建業景氣表現較2013年12月轉差;展望未來,儘管在政府對於公共建設投入規模有小幅遞增,加上機電工程業務量成長可期之下,使得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可以樂觀視之,然而國內房市仍將面臨多空交戰的局面,未來半年不動產業景氣仍需審慎以對。隨著低利率與量化寬鬆2大主軸的貨幣政策將於2014~2015 年出現變化,加上政府政策出現打壓的局面,銀行為降低風險也紛紛嚴控房貸與土建融,外在環境與政策面的變化將對房市帶來不確定的因素,以資金面變化而論,美國QE政策已於2014年1月開始正式減碼,預測2014年底前將完全退場,不動產佔國人投資工具的比重已由2013年第3季的高峰32.4%下滑至2014年首季的24.1%,股票、人民幣計價商品比重則相對提升,未來資金面將轉趨緊縮,長期利率看升,所幸國內央行未來採取緩慢升息的機率較高,另以政策面而論,央行總裁及財政部長多次公開表示對國內房市的憂心,甚至財政部長以泡沫化來形容國內房市,央行總裁則提醒民眾留意價格風險,同時2014年年底即將面臨7合1選舉,因此2014年國內房市政策恐持續趨向緊縮,而銀行也將配合主管機關的政策而強化不動產貸款風險控管措施,2014年1月以來土銀、合庫、台銀等相繼推出新房貸管制措施,可預見2014 年全年銀行業的房貸業務將全面走緩;此外2015年7月國內將開始實施容積獎勵上限管制,因而近期搶請建照潮再現,代表未來恐出現短期供給暴增的情況,將不利部分地區的房市供需結構。整體而言,在外在環境不如以往、政策趨嚴、國稅局查稅動作頻頻之下,2014 年國內房市將歷經1番多空交戰,面臨此波景氣循環以來潛在變數最多的1年,全台建造執照核發件數自2009年金融海嘯後便逐年攀升,2010年度因全球景氣回溫,經濟前景看法轉趨樂觀,核發的建築執照件數及面積分別為29,696件及31,174,017平方公尺,相對2009年度分別成長44.74%及56.53%;2011年度核發的建造執照件數及面積分別為33,161件及34,148,423平方公尺,雖有奢侈稅政策及年底選舉不確定因素之影響,但仍較2008年度分別成長11.67%及9.54%,2012年度因受歐債及國際環境不佳,加上國內政府推出證所稅、豪宅限縮貸款及實價登錄政策影響,使核發的建築執照件數及面積分別為31,237件及32,882,939平方公尺,相對2011年度分別小幅衰退5.80%及3.71%,2013年度因奢侈稅定調微調,建商也開始積極推案,加上台股量能不佳,資金轉向不動產,建商推案意願大增,以及內政部的容積獎勵上限管制措施預計在2015年7月上路,建商為避免可售坪數減少,因此積極推案,使核發建照的件數和面積大幅增加分別達到33,531件及39,760,495平方公尺,較2012年度分別成長7.34%及20.92%,再就住宅類建造執照核發情形觀之,全台住宅建照核發戶數自2009年金融海嘯後便逐年攀升,至2013年核發戶數最多的區域是即將升格直轄市的桃園縣,其次是人口密集的新北市,第3名是台中市,由於這些地區土地供給量足,近年來在重劃區開發與大型公共建設陸續到位後,建商推案積極,整體而言,自建造執照核發情形觀之,預計未來在容積獎勵上限政策因素影響下,預期到2015年上半年前,建商為搶在新法上路前,冀望先拿到建照,搶下較高的容積,因此建造執照申請熱潮可能將持續湧現,建物買賣自2009年下半年起回溫,2011年6月起受奢侈稅實施影響致交易量縮,2013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371,892棟,寫下奢侈稅後的近3年新高,主要係因實施不動產交易透明化政策致民眾對房價疑慮降低及奢侈稅2年持有期限已屆,建物交易逐漸熱絡,以及受惠於2013年房市交易穩定,與年底的土地公告現值大漲,年前出現1波過戶潮,但過了土增稅調整前的交屋高峰期後,2014年1月買賣棟數則呈現回落,2013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較2012年為佳,主要係受惠於國際經濟因素威脅減弱、央行維持低利促進房市政策的明朗及穩定,加上各地區的重大交通建設陸續完工,且央行理監事會議並未針對房市有進1步調控措施,以及由於銀行利率持續偏低,造成市場閒置資金充裕,美日歐集體延續無限量寬鬆貨幣政策,另歷經1年之實價登錄政策後,觀望氣氛已消逝,故2013年國內房市交易情況優於預期,各縣市買賣棟數較上年同期比較,除澎湖市及新竹市減少外,其餘各縣市均呈增加,以基隆市增加42.83%最多,苗栗縣增加29.65%次之,花蓮縣增加28.30%居第3,再就各縣市買賣棟數觀之,以新北市80,601棟占21.67%最多,臺中市53,695棟占14.44%次之,桃園縣50,870棟占13.68%居第3,此3(準)直轄市合計占總棟數近5成,6個(準)直轄市則近8成,若就個別區域來看,買賣移轉棟數明顯呈現「北溫南熱」的市況,5都除了台北市以外,2013年其他4都的移轉棟數都較2012年有10%以上的成長率,若與2011年相比,則可以發現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都還寫下近3年的新高,可以看出中南部的房市熱度。而準直轄市桃園縣主計處分析桃園縣交易量維持高檔的主因是桃園升格、航空城計畫及5楊高架、國道2號拓寬、規劃興建中的桃園捷運網絡等,吸引大批外來人口遷居桃園縣,去年淨移入人口就達8千多人,居全國第1,國內不動產代銷業之興起與房屋預售制度發展有密切關係,1971年台北房屋服務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在1972年推出第1個企劃個案「宜家大廈」,個案中結合企劃與銷售的房屋銷售模式,確立了不動產代銷公司的經營企劃型態,代銷產業遂開始成形,爾後國內不動產代銷業的發展亦隨著房地產景氣變動而波動,1980年代則因政府執行空地限建、追查資料來源等管制措施,以及代銷從業人員參差不齊,使得不動產代銷業發展受到相當的限制;而1999年2月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3讀立法後,不動產代銷業才具備較為明確的法令規範,國內房市在2003年第3季起開始出現復甦跡象後,開始帶動不動產代銷業市場之規模成長,2006年北台灣預售屋及新成屋的推案規模達到8,200億元以上之歷史新天量下,使2006年國內不動產代銷業者承攬量亦隨之攀高,而2007年北台灣預售屋及新成屋的推案規模持續成長,再度刷新歷史新紀錄,惟2007年部分不動產房屋仲介業者開始擴大編制兼營代銷業務,且藉由仲介業者在行銷企劃能力及連鎖通路,以及實體通路結合虛擬網站行銷模式的優勢侵蝕代銷市場,導致2007年整體不動產代銷市場的競爭程度加劇,以近3年度不動產代銷市場觀之,2010年台灣6大都會區推案金額高達9,127億元,而2011年以來受到奢侈稅議題的影響,使得上半年不動產開發業者推案規模皆有縮減的情況,而下半年則在先前遞延的建案陸續推出下,928檔期北台灣推案量來到1,407億元,較2010年同期成長將近3成,但就2011年全年而論,北台灣推案量僅達8,911億元,較2010年9,300億元衰退4.18%,因此2011年國內不動產代銷業的銷售額跌幅達18.34%,2012上半年受惠於總統及立委選舉過後的政治不確定性消除,使得先前2011年第4季遞延的推案陸續釋出,加上1月中旬過後國內股市開始止跌回升,主要都會區329檔期案量則攀高至3,100億元,其中北台灣則是由2011年同期的1,050億元攀升至2,020億元,而大台中都會區、大台南、大高雄等則各來到700億元、100億元、300億元的水準,使得2012年329檔期國內不動產代銷業的銷售表現相對較佳,但若以2012年全年而論,住展雜誌即在7月下修2012年全年北台灣推案量的預測數據,由原先預測的9,800億元下修至8,600億元,下修幅度達1成2,且整體推案量低於2011年8,911億元的水準,跌幅為3.49%,主要是基於政策面不斷祭出調控措施,同時國內外整體經濟景氣欠佳,以及下半年不動產開發業者推案態度趨向減量經營的策略,此均較不利於2012年國內不動產代銷業者銷售額的表現,至於2013年方面,由於游資充斥使得不動產具有資金炒作的行情,加上油價漲、亞幣貶帶動潛在通膨效應,及實價登錄遞延性買盤迅速回流房市,因此不動產開發業者紛紛加碼推案以搶佔商機,329黃金檔期台灣3大都會區房市的新成屋與預售屋總推案量高達4,300億元,且520檔期房市再爆1,800 億元的大量,估計2013年全台3大都會區預售屋與新成屋的推案量將高達新台幣1.57兆元,爆出歷史天量,均有利於推升2013年國內不動產代銷業者的銷售額表現;此外,中南部因重大建設開發拉抬發展潛力,加上土地投資熱絡,不少不動產開發業者跨區經營,在北冷中南熱的房市局面仍延續至2013 年的情況下,也同步促使不動產代銷市場版圖出現移動,統計2013年前十大代銷新接案總金額高達4,723億元、較前1年增加達35.49%,預估2014年3大都會區預售屋與新成屋推案量將較2013年下修,但仍高達1.48兆元,其中北台灣將達1.15兆元,年增率為-11.54%,台中都會區推案量則為擴張態勢,達2,500億元,高雄都會區則較2013年下滑,為800億元,至於未來不動產代銷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則包括規模化經營趨勢、行銷模式由單點行銷走向資料庫行銷與網路行銷等,不少代銷公司從過去接案到結案模式,逐漸延伸到產品開發端、設計端,且有日趨往上游發展的趨勢,故不少不動產代銷業者成立自己的開發公司或建設部門。隨著購屋者對居住品質的日漸重視,個案產品的規劃、空間的利用度及所選擇之土地地段已成為購屋者在選擇房屋時的重要考量,且施工品質更是建立品牌口碑的關鍵,客戶滿意度也成為衡量公司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建案設計之精緻化、人性化與實用性、綠色建築及土地開發方式多元化等為未來之發展趨勢,因不動產交易相關法令漸趨周全,以及土地取得日益困難,有異於昔日房屋建築業常以買斷土地或與地主合建等方式開發個案,未來土地開發可朝多元化方向進行,如地上權設定、土地信託、委建、聯合開發、參與都市更新計劃、不動產證券化、國宅獎助興建計劃及配合政府農地釋出政策取得所需儲備土地等方式籌劃進行,現今不動產房地市場因理性消費者意識抬頭,建設業者對產品的規劃已無法墨守成規,已朝向多元化、人性化的實用主義產品發展,因此,個案開發之成功關鍵取決於土地開發及產品定位,房地產業競爭日益激烈,欲在該產業上能有出色表現,則必須仰賴產品與所在市場之競爭者有效區隔及適當定位,近年來,如低總價別墅、休閒住宅、小豪宅、臨捷運站之住商合併之住宅銷售即獨領風騷,隨著人口年齡結構之變遷,銀髮族住宅應運而生,Internet網路家族、網際網路系統社區及綜合式社區都逐漸被建築業者採用,如未來在產品定位與差異化設計將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不動產房地市場仍以自住型住宅產品為主,投資型之辦公大樓產品由於建築業者或投資客降價求售或出租下,辦公大樓產品空置率仍高,短期內仍無法改變,未來新建的社區應著重於生活機能的完整性,如社區內應設有托兒所、運動場、圖書館、公園、超市、休閒及娛樂等公共設施,以充分符合現代人對基本生活環境之需求,政府為加強綠建築科技化、人性化,行政院會已通過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目前綠建築設計之政策,已訂定包括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2氧化碳減量、污水處理、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指標等9大評估指標,自2012年起,凡是工程費造價超過5千萬以上的新建公有建築,強制導入智慧綠建築設計施工,並納入公共工程預算審議管制,在政府機構推廣下,綠色建築概念已必成為未來趨勢,在國人生活水準提高下,購屋者對建物外觀設計、內部格局、建材設備及公共設施等居住環境之品質要求逐漸升高,且近年來更因天然災害,促使消費者對於住家之安全更為重視,故建築業者為滿足消費者之需求,在產品規劃上,特別重視安全、舒適性、便利性及售後服務,建立消費者心中的品牌意識,而內政部營建署為提供購屋者選擇優良建築業者,作為購屋之參考依據,乃積極推動「績優建築投資業評選獎勵辦法」;因此,未來建築業者對建築品質之自我要求及品牌之建立愈趨重視,而品質特性及信譽形象則是公司永續經營之基礎,為免除交易過程之糾紛,隨著承購戶專業知識與消費者保護意識抬頭,內政部已頒佈不動產買賣定型化契約範本,明訂預售屋買賣或土地開發之權利及義務,同時需符合消費者保護法及公平交易法。此外,加強施工管理、保障工程品質、掌控完工進度與交屋策略之運用,亦為防制交易糾紛之必要措施,國人對於住宅品質之要求亦與日俱增,個案產品規劃已成為購屋者在選擇房屋時之重要考量,而施工品質更是建立品牌口碑之關鍵,客戶滿意度亦成為衡量公司競爭力之重要指標,精緻化人性之設計、機能實用之多元化與環保建築為未來房屋產品之發展趨勢。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近年來陸續推出各項標章制度,如:公共場所防火標章、綠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智慧建築標章及耐震建築標章等,以鼓勵建築品質之提升,為提升住宅品質,內政部營建署預計2014年1月1日投入1億元經費推動「住宅性能評估制度」,針對新建住宅、既有住宅進行8項安全與環境性能評估,若評估達到1定等級,則會頒發獎狀、認證,且最高可補助評估費用的45%。住宅性能評估制度主要由專業之第3者客觀評估,依性能水準清楚標示其住宅等級,俾利消費者可就不同住宅間作比較,並依個人需求選擇購買合適之住宅,另外,由於公正客觀之住宅品質標示,將使性能優良者得到較高之評價,有利於帶動住宅去蕪存菁之風潮,促進房地產建設產業轉型,達到保障消費者權益、健全房地產市場及提昇住宅品質之目標。
陸˙財務規劃:

台長: 挑選幫您賺錢的老公
人氣(1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