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17 11:03:03| 人氣7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威瑪文化》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談到德國歷史上的威瑪共和,一般人直覺的想法可能認為那是一個短暫的、過渡的、沒有什麼討論價值的階段,甚至還有人渾然不知威瑪為何,然而這一點也不奇怪,畢竟這個階段的德國除了短暫之外,更完全不同於我們一般人認知的德國:由鐵與血打造而成的帝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擁有先進工業技術水準的世界強權。

威瑪時期的德國卻完全呈現給世人一個相反的印象,這是個屈辱的階段,德國不但得承擔天文數字般的巨額戰後賠款,被分割國土以及接受法國駐軍的凌辱之外,所有的德國人更都得背負上「戰爭罪犯」的罪名,因此由各種方面的評斷來看,威瑪共和時期的德國似乎並沒有什麼值得一談之處。

然而peter gay卻從社會史以及文化史的角度切入而賦予威瑪共和全新的定位。對於peter gay來說,威瑪共和對於德國來說是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它是代表著德國正式脫離專制統治的桎梏,邁向民主自由大道的里程碑,同時,也正因為歷經了一次大戰的嚴重社會損耗,以及凡爾賽和約極端不平等而屈辱的對待,反而使德國在文化與思維上產生了巨大的震盪,並激盪出輝煌絢爛的火花。在短短的14年內(1918~1932),威瑪共和的舞臺上不僅有湯瑪斯.曼、里爾克等文學上的巨擘,海德格、史賓格勒等史哲大家,馬克斯韋柏、法蘭克福學派的馬庫色、阿多諾等知名社會學者,還出現了包浩斯學院、康丁斯基等在建築、繪畫等人文藝術上樹立典範的成就,總而言之,整個威瑪共和時期,雖然在國際政治上處於德國歷史上的新低點,然而對於整個社會文化以及德國精神心靈甚至是其對於世界影響力的開展來說,這卻是一個大步向前,充滿驚奇與傲人成就的時刻。

然而這樣高度發展而創新的文化,卻是建立在極不穩定的基礎上:國際政治上抬不起頭的屈辱與負擔,使得國內社會的氛圍始終沉重,國內政治上左右派激烈的對抗與惡鬥,則導致父輩與子輩從思維上產生了嚴重的對立與分裂,凡此種種均使得威瑪共和雖然締造了輝煌的威瑪文化,但其本身卻始終是個體質不健全的多病兒。

促使威瑪文化自蓬勃發展的光景中戛然中止的主要原因無疑的是政治因素。德國人民並非完全不注重政治,然而長期處於專制統治使他們對於介入政治的熱忱並不高,再加上一次大戰帶來的陰影也使得人民普遍對於政治失望,一如馬庫色在自傳中的語句:「我已經記不得,在那些年之間,如果要我去投票-我真不知道要投給誰」

「無疑這種廣泛普遍且又那麼帶有宿命性值得對政治的態度,不啻引發了某種認知的扭曲,大家早已先入為主的認定,過去不值得去操心費神的事務,如今亦然」(p.132)

而另一方面,「黨派間互相謾罵,大家大放厥詞,甚至互相侮辱個不停,完全無視於外面成千上萬正在挨餓的人,政治變成好像一場遊戲,大家都在賣力演出,互相使勁角力,最後只有政客勝出」(p.132~133)

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再加上國際加諸其身的壓迫與羞辱,還有1929年開始爆發的經濟大恐慌,威瑪共和以及其文化最終了結於大煽動家希特勒的手上似乎是未必不能預見的結局。

然而,換個角度來說,以史為鏡,當我們閱讀到peter gay的這段文字時,是不是也會有類似的感覺呢?目前的台灣不也面臨了類似的狀況?上層的嚴重對立,導致下層的人民若非隨著政治人物荒唐的演出而心神激盪,要不就是厭倦於光怪陸離的政治亂象而漸趨冷淡……..

看看威瑪共和,再看看台灣,也許我們只能企盼導致威瑪共和夭折的希特勒鬧劇,不會在台灣重新上演了。

*後記*
讀這本書,有一部份的原因是衝著peter gay的大名而來的。不過老實說,雖然本書內容相當充實,而且相當的有見解而條理清楚,然則充斥於全文的「表現主義」、「野蠻主義」等等的「主義」不免令人讀來感覺充滿了價值判斷,同時,由於peter gay在寫作時援引了相當多人物與事件,然而這些人事對於不熟悉德國近代史或者德國文學甚至是政黨政治的讀者來說,不僅不易理解,甚至會不明就裡,我覺得這是本書比較可惜的地方,也是譯者應當再加強的地方。

2004/12/17于

台長: Hobsbawn
人氣(7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