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13 23:08:09| 人氣211,000| 回應109 | 上一篇 | 下一篇

1970年代的全台大「鬧鬼」(管仁健/著)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到這張30年前的老照片,一個中年男子坐在攝影機前喃喃自語,仔細一看還會發現背景有一些白色的蜘蛛網,或許很多年輕人已經聯想到《全民大悶鍋》裡,由邰智源飾演的名主播盛竹茹(盛竹如)主持,演出真實罪案的類戲劇<藍綠蜘蛛網>(藍色蜘蛛網)。雖然我很少看電視,但這個單元的經典台詞,配合盛大主播的獨特腔調,還是讓我印象深刻。

  「誰知辜阿舍才一進門,就被躲在門後的吳阿珍推到在床上,任憑辜阿舍再怎麼呼喊都沒用。一個原本單純的約會,卻讓兩個家庭,從此墜入不可預期的恐…怖…深…淵淵淵淵…」(進廣告……)「殊不知陳阿中這樣做,已經走入一個不可預知的陷阱,讓原本搖搖欲墜的婚姻更蒙上一層陰影。究竟是他早有預謀,把偷來的錢藏起來又故佈疑陣,亦或是另有隱情?真相到底是什麼?結局絕對讓人瞠(ㄔㄥ)目結舌,匪…夷…所…思思思思…」(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就雷同。)

  很多台灣人都把媒體的八卦亂象,歸罪於香港的數字週刊與水果報,其實說這種話的人,根本不懂台灣歷史。《聖經‧傳道書》裡說:「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年輕網友們都知道小邰是在模仿當年的盛竹如,所以感到好笑。可是如果進一步追問,你知道盛竹如當年又在模仿「當當年」的誰?立刻就難倒許多小朋友了吧!《藍色蜘蛛網》的始祖,就是1970年代最有名的「社教」節目《法網》。照片裡坐在高腳椅上的這位男主持人,也就是讓「當當年」小女生聞之色變,寧可在教室裡尿褲子、在家裡尿床,也堅持不去廁所的名主持人朱友龍。

  要談《法網》,必須先從這節目的前身《追追追》說起。朱友龍是台灣新聞界的指標人物,1961年政大新研所畢業,曾任中視與美國之音記者。同學李聖文後來當了台視節目部經理、石永貴甚至當了台視總經理,他仍堅守在新聞崗位上。1973年3月,製作過中視《金曲獎》(就是讓金曲小姐洪小喬頭戴寬邊草帽遮面,手抱吉他自彈自唱的民歌始祖節目)的今是公司老闆顧英德,想在台灣推出一個類似老美《今夜》(Tonight show)的綜藝節目。但那年代國語節目的廣告不好找,很難付得起歌星的主持費,只好改成新聞專題節目,請記者出身的美聯社台北分社社長朱友龍幫忙主持。

  1973年5月13日母親節當天,在大陽製藥(生產「口味兒」的廠商)老闆許添福的支持下,《追追追》在華視首播。由於早期電視製作費用很貴,所以無論節目還是廣告,電視公司都有個鐵律,就是一定要保持畫面。但《追追追》卻很有創意,片頭先是一片黑暗,只有「嘟嘟嘟」的長短電報聲,幾十秒後坐在高腳椅上的主持人再慢慢浮現。首播當天,許多敏感的觀眾與監看的情治官員,赫然發現電視沒畫面,只出現一大堆電報聲,轉到其他兩台又都正常,證明電視沒壞,還誤以為不是華視在鬧匪諜,就是共匪突擊隊佔領了華視。
  
  。。。。。。。。。。。。。。。。。。。。

  當年《追追追》播過的主題,即使今天看來,雖然少了那些「踢爆」、「直擊」等港式用語,但八卦程度絕不遜於數字週刊與水果報,例如什麼華西街賣蛇人剝皮挖膽、小學生看女老師穿迷你裙、密醫詐財害死影星歐威、丟棄女連體嬰的未婚媽媽、被強拍裸照的歌星李雅芳等,不但內容聳動,幕後花絮更吸睛。

  最經典的單元是在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死於女星丁佩在九龍塘畢架山的香閨,他們立刻「追」到香港拍攝專題,遭李小龍的武師朋友在靈堂前圍毆(比周杰倫當街痛毆狗仔還早三十年),不但內容預期有「色」,採訪更是大大有「聲」,這種「有聲有色」的新聞,當然是未播先轟動,華視乾脆從周日提前到週五晚間播出,並延長播出時間為一個半小時,連海外都紛紛搶購轉播,也為日後香港的狗仔隊與八卦媒體,建立了一套標準工作流程。

  但收視率不錯的《追追追》,卻在1975年2月24日播出第87集後,毫無預警的停播了。坊間都盛傳是因其中有一集報導「殺人後偷渡香港」的李裁法,踩到了情治機關的痛腳,以致招來報復。《追追追》停播後一個多月,老蔣駕崩,一開始三台當然也都行禮如儀,「國喪」期間暫停一切綜藝與戲劇節目。但三台高層也都心知肚明,自己就是鷹犬加老鴇的陰陽合體,做鷹犬就要充任當權者的喉舌爪牙,當老鴇則是要讓公司帳面上數字別太難看。所以警察來了就要掛國旗唱愛國歌,警察走了姑娘們又都要執壺當番。滿月後「國喪」一結束,各種亂七八糟的戲劇節目當然要逐一復播。

  到了1976年4月,老蔣駕崩一週年時,身兼國民黨主席與行政院長的小蔣,在週四的行政院會裡,兩度痛責三台播出的連續劇太變態,還召來三台高層官員當面怒斥。尤其小蔣點名痛罵的節目,就是華視剛播完的《保鑣》與新推出的《怪俠歐陽德》兩齣古裝「俠義」連續劇,總經理劉先雲自知烏紗帽難保,於是不等王昇的總政戰部製作每天晚上九點到九點半的「全民莒光日」三台聯播節目,華視自己先在週一到週五在晚間黃金時段九時零三分至九時半,停播連續劇,改播根本找不到廣告主的系列社教節目。

  為什麼是從九時零三分開始播出?因為要先播三分鐘的卡通《行的安全》,讓小朋友看完後就上床睡覺,大人繼續獨享「深夜」節目(那年代的電視十一時就要收播,九時以後已算「深夜」)。這一系列社教節目,週一是《藝文天地》、週二是《南來北往》、週三是《街頭巷尾》、週四是《法網》、週五是《跳動七十二》。其中週四與周五時段,都是由《追追追》原班人馬的今是公司顧英德製作,俞曉佩執行,朱友龍主持。《跳動七十二》是由醫院提供照片,介紹的是開膛破肚外科手術;《法網》則是由警方提供刑案照片,介紹台灣歷年來的重大犯罪、偵破及審判經過,最後由法學專家解說,勸導觀眾「諸惡莫作」。(很像《台灣變色龍》吧!)
  
  。。。。。。。。。。。。。。。。。。。。

  以往電視台播社教節目都賠錢,但《法網》卻跟《追追追》一樣爆紅,原因當然是靠掛羊頭賣狗肉。其實從前的報紙也會刊登刑案照片,但由於紙質粗劣,加上只能黑白印刷、網點很大,比現在水果報打過馬賽克的部分還模糊,所以並不恐怖。但電視已是彩色播出,照片一清二楚,還加特寫放大,配合著鬼聲啾啾的音效,搞得全台人心惶惶,聞「法」色變。

  1976年9月22日,台北縣五股鄉爆發箱屍案,一名年輕女子被殺害後裝在行李箱中。由於在兩蔣眼中,警察是地位最低的鷹犬,所以戒嚴時代四十年裡,警察的最高長官,向來都是由一天警察也沒當過的軍人轉任。那些「空降」的老粗,面對刑案只會像軍閥一樣下令「限期破案」,接下來就開始了警察亂抓、檢察官亂訴、推事亂判、倒楣老百姓該死的鬧劇。這次的箱屍案,新莊分局不到48小時就宣布「破案」,逮捕兇手楊清炳,而死者就是年輕髮姊林小美。台北縣警局不但召開破案記者會,還頒發一萬元破案獎金給「有功」人員。

  偏偏兇手認罪了,死者也證明身分了,箱屍案卻無法終結。因為警方可以把抓來的楊清炳拷打逼供成兇手,卻沒辦法讓箱子裡的屍體變成是林小美。兩星期後,警方認定的死者林小美(本名楊麗珠)竟然「復活」了,全台立刻一片譁然。高官的一句「限期破案」,險些又冤殺一條人命。警方只好重起爐灶,又調查了三個月,但不能用兩蔣專屬的「具中國特色的科學辦案」,警察等於斷了手腳。連死者身分都無法確認,何況是逮捕真兇?

  官方在輿論壓力下,只好拜託《法網》從12月起,利用節目中的「追緝熱線專欄」,播出箱屍案的彩色裸屍照片,希望民眾提供線索。到了隔年2月,還是無人指認,再改成用台語播出。果然這次被死者林菊的母親林陳阿燕看到了,一確認死者身分,也就發現是其姐夫黃正雄行兇。2月21日,黃正雄在花蓮市防空洞服毒自殺,本案終於偵結。警方在刑求出大錯後,真的是面子掃地;幸好透過《法網》提供的電視認屍,外加台語播出,果然順利找出死者身分,進而破案。

  接下來3月3日又爆發屏東內埔袋屍案,9月9日又爆發江子翠分屍案,被媒體稱為「三大刑案」,由於死者都是女性,年齡還從29歲到25歲到14歲越降越低,這種年輕女體加屍體的「豔屍」題材,實在是一次比一次「吸睛」。除了華視的《法網》,其他兩台也樂得配合政策,大家一起來搞「三大案追追追」,箱屍、分屍、袋屍,「兩體照片」(女體加屍體)天天在電視畫面裡出現,還配合鬼吼鬼叫的音效,現在的水果報哪有當年的電視精彩?說真的,台灣像我這樣的「五年級」小朋友,誰不是被這些電視社教節目「嚇」大的?
  
  。。。。。。。。。。。。。。。。。。。。

  滔滔赤禍,滾滾寒流。一片腥風血雨,瀰漫了華夏神州。
  昔日的錦繡天堂,如今魔影幢幢,鬼聲啾啾。
  人命賤如螻蟻,短似蜉蝣,生命價值可憐如馬牛。
  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遍地骸骨可憐無人收。
  思悠悠,恨悠悠,難忘這不共戴天仇。

  這是電視連續劇《寒流》的主題曲,就如歌詞裡所說的「魔影幢幢,鬼聲啾啾」,1970年代台灣會「鬧鬼」,除了「社教」節目裡的「豔屍」照片,三台聯播的政治宣傳片,也像《鬼話連篇》裡的司馬中原說的:「恐怖啊!恐怖」。起初是《中國之怒吼》等抗日宣傳片,一再重播日軍在中國槍決、活埋俘虜的紀錄片畫面。後來中南半島三國赤化,赤柬屠殺民眾、越南船民漂流海上,直到出現《南海血書》什麼生吃人肉、活飲人血。另外為了「治亂世、用重典」,槍決死囚前的五花大綁、灌酒塞饅頭,真的是「畫面」不驚人死不休。

  不過電視上的政治宣傳片,最驚悚也最有原創性的,還是自1976年1月12日起,三台聯播的反共連續劇《寒流》。1975年4月,老蔣駕崩與中南半島三國赤化,讓台灣人心浮動,小蔣登基後為了安撫民心,特令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昇,聯合華視與中製廠,以空前的製作經費與軍方支援的物力人力,製播這齣描繪共產黨在中國發展歷史的影集。取名「寒流」是意指共產黨猶如寒流,讓人民「仇匪恨匪」。自1975年開始拍攝,該總長60集,橫跨年代從1925年國共合作開始,至1976年之四五天安門事件為止。

  這部台灣電視史上首創的自製影集,劇情是以共匪叛國為經,湖南鄉紳梁家的遭遇為緯,動員海內外知名演員三百多人,在台灣不夠紅的「咖」,就跟今天對岸拍的《建國大業》那樣,想跑個龍套都沒你的分。不過大家也千萬別誤會,《寒流》雖是政治宣傳片,但藝術價值即使過了30年看來,依舊比《建國大業》高上許多。這部連續劇不但在台灣多次重播,還配上台語、客語播出,收視率始終不衰。中製廠將《寒流》剪輯成兩小時電影版《香花與毒草》,由香港嘉禾發行海外版,在台、港與東南亞各地戲院播映,男主角常楓還因本片獲得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寒流》受歡迎的地方,除了佈景寫實、爆破場面浩大等,最重要的是劇本寫實與演員稱職。以前台灣製播的反共戲劇,劇本總是將匪幹寫成丑角,問題是如果共匪的水準這麼差,老蔣還被他們趕到台灣來,豈不證明老蔣水準更差?至於演員,總是表情誇張,像現在數字台與不公台的本土連續劇,反派就要對著鏡頭擠眉弄眼,告訴觀眾「我是壞人,我要做壞事了」。但《寒流》則不然,例如常楓飾演的匪校副校長,他設計強姦陳莎莉飾演的女學生梁秉芳,似乎壞事做盡,但他做每一件事都心安理得。而且他也愛自己的妻兒,直到最後文革期間被陳凱倫飾演的紅衛兵兒子鬥爭而死。

  雖然《寒流》好看到每一集幾乎都是一場電影,而且每一集都有一個劇名,但因為是三台聯播的政治宣傳,所以連當時才讀國一的我,與全國學生一樣也被強迫收看,還要寫心得。其中有一集叫「十八個男人」,意思是說延安那裡男多女少,十八個男人才能配一個女人,雖然是要醜化共產黨的「一杯水主義」,敘述這裡男女關係混亂,但很多同學們一想到在這裡能玩「19P」,似乎還有點羨慕。尤其有一集好像是被稱為「千面女郎」的李虹,飾演一個女匪幹,一進門就將個男同志壓在床上,還說:「這是你走運」。害我們這些小男生,一想到能有機會被這樣的女匪幹「硬上」,還真的一直盼望「共匪,共匪,你怎麼還不來?」
  
  。。。。。。。。。。。。。。。。。。。。

  除了電視上的《寒流》,有著恐怖陰森的氣氛,讓小朋友聞鬼色變以外;因為以阿戰爭引起的石油危機,1970年代爆發了兩次石油危機,小蔣為了將有限的進口能源,完全投入工業生產,一方面實行日光節約時間,一方面則盡量熄滅路燈。但這樣做也都有後遺症,日光節約時間就是將時鐘撥快一小時,對都市小孩來說也許沒什麼;但對鄉下人而言,家裡距離學校本來就遠,以前是天剛亮就要趕路上學,現在撥快一小時,變成天不亮就要出門,路上又沒燈,就算送我們手電筒,我們也買不起電池,於是「鬧鬼」的傳言就更廣更烈了。

  因為鬧鬼造成全台民眾的恐慌,1973年11月22日,警政署長周菊村還特別發表聲明說:「最近全省各地紛傳『鬧鬼』,際此科學昌明進步的時代,鬼怪之說,自為有識之士所不齒。日前台北縣新莊分局查獲曾經做過乩童的朱天源故意裝神弄鬼,企圖籍驅鬼斂財,即其實例。方天源現正依法處理中,可為不法者之戒。神棍或不法之徒藉機斂財故意散佈的謠言,希望大家不要聽信,並隨時向就近警察機關檢舉,俾依法處理,以儆刁頑。

  「鬧鬼」的主因當然首推神棍斂財,例如1976年4月20日清晨,住在高雄縣梓官鄉赤崁西路46巷11號的劉水池,平日以乩童為業,在家裡供奉陳靖姑。但因生意清淡,一星期前起,每逢黑夜就蒙著雨衣,並發出淒厲的鬼叫聲來嚇唬鄉民,當地許多膽小的人被嚇得人心惶惶,紛紛請劉水池來驅鬼治病。不料惹惱了兩名不怕鬼的鄉民,這天夜裡聽見鬼叫聲,不但不躲不逃,反而硬是朝「鬼」身上猛撲而去,結果鬼嚇人不敵人抓鬼,劉水池裝鬼又趕鬼的騙局,被不怕鬼的村民揭穿後扭送警局,被警方以違警裁決拘留七天處分。

  「鬧鬼」的第二個原因,則是精神病患嚇到正常人,例如1973年11月23日深夜十一時許,46歲設籍基隆市暖暖區的單世良畫了「鬼臉」,在萬華寶斗里的小巷裡左搖右幌,附近的嫖客與阻街女郎被嚇得四處走避,有人向管區龍山分局報案,警員逮捕他後,發現此人語無倫次,顯然精神不太正常,就先送市警局遊民收容所收容。警方繼續深入調查後才發現,他臉上的花紋是在嫖妓時,被兩位花名「小惠」及「曼娜」的未成年雛妓畫上的。兩個小女孩看他腦袋有點「秀逗」,就想惡作劇一下,沒想到卻釀成了一段「鬧鬼」風波。

  「鬧鬼」的第三原因,則是惡棍裝鬼嚇人,至於是要劫財,還是劫色(或者人財都要劫),那就無人可知了。1971年4月7日晚間九時許,陳福進(18歲,花蓮人)、余文通(17歲,宜蘭人)、林國原(22歲,台中縣人)三人,在台北縣汐止鎮樟樹里與橫科里間的火車隧道洞內,以事先浸有酒精的棉花,燃火擲出洞外偽裝「鬼火」,同時裝鬼叫嘯,驚嚇正準備下班回家的黃阿梅,她受驚後雖然勉強奔逃回家,並未落入狼爪,卻因驚悸過劇而精神分裂。黃阿梅家人報警後,汐止分局逮捕三人移送法辦,台北地檢處在5月10日依傷害罪嫌提起公訴。
  
  。。。。。。。。。。。。。。。。。。。。

  其實台灣在1970年代之所以會「鬧鬼」,除了電視以外,電影也是重要推手。最有名的恐怖片,當然是1973年獲得十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後來獲得最佳混音和最佳改編劇本的《大法師》(The Exorcist)。這部電影是描述一個被惡靈附身的小女孩,母親找了許多精神科醫師都治療無效,最後只好請兩位神父來驅魔。這齣戲在世界各國都引來爭議,但也都有很好的票房。不過或許是東西文化的差異,《大法師》讓台灣觀眾感覺的僅是噁心,卻不是恐怖,也因為如此,國片在有限的製作費用裡,又找到了一個洋片無法競爭的題材。

  這時正是國片的全盛時代,拍了片不但能在港台上映,連東南亞也都有市場。國片最具代表性的有兩個類型,一個是大家熟知的愛情片,例如瓊瑤式的「三廳電影」,讓二秦二林爆紅到不行;即使到最後觀眾全看膩了,依然能在電視裡借屍還魂,甚至在剛開放而相對落後的中國大受歡迎。相形之下,另外一種更具創意、也更受觀眾喜愛的鬼片,就像台語布袋戲一樣,在兩蔣的鷹犬機構新聞局打壓摧殘下,逐漸被擁有創作自由的港片與洋片完全取代。台製鬼片裡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被影評譽為「恐怖大師」或「搞鬼專家」的姚鳳磐。

  1949年國共內戰局勢逆轉時,17歲的姚鳳磐隨父親自南京遷來台中。服役前曾擔任《中華日報》記者,退伍後又先後出任《聯合報》記者,《徵信新聞報》(後改名中國時報)主筆。他編寫過廣播編劇及舞臺劇,也當過李翰祥創設的國聯公司電影編劇,1968年還榮獲青商會頒發的十大傑出青年。但他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職務,還是1969年起擔任的電影導演,尤其是與能幹的妻子劉冠君,在1975年老蔣駕崩不久後,合組了鳳冠影業公司,夫妻聯手,拍出一連串叫好又叫座的鬼片,成為台灣電影史上名副其實的「鬼片之王」。

  姚鳳磐是華語片(甚至是世界影壇)裡,第一位拍出「鬼」的特色和風格的導演。他自創的鬼片風格,也徹底顛覆了華人電影傳統的鬼魅形象。根據他的妻子劉冠君口述,女兒姚芝華撰文的《姚鳳磐的鬼魅世界》裡所述,他在拍片經費與新聞局電檢尺度的夾擊下,依舊費心製作有創意的鬼片。劉冠君說:「一部受歡迎的恐怖片,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它的『原創』。」這句話其實不僅適用於恐怖片,對所有文藝工作者而言,這種堅持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1975年鳳冠公司剛創業時,姚鳳磐用以前做導演時為人打工賺的錢,拍了動作片《熊心豹膽》、《赤手空拳》與喜劇片《風流十八扯》,原本是想取悅市場,不料卻慘賠,幸而靠李翰祥幫忙,讓香港邵氏公司買走了世界版權,姚鳳磐才不致破產。但也因這樣經歷,讓他破釜沉舟,用最後僅存的一點資金,不再媚俗取巧,專心籌拍古裝鬼片《秋燈夜雨》,果然獲得了回報。片中姚鳳磐首創讓女鬼站在推車上,再用稻草燒煙(不能用乾冰,乾冰一噴就沉到地上),加上電扇一吹,然後慢慢推著女鬼出鏡,成了日後港式鬼片裡女鬼出場的「公式」。
  
  。。。。。。。。。。。。。。。。。。。。

  《秋燈夜雨》大賣之後,姚鳳磐又拍了《寒夜青燈》與《藍橋月冷》兩部古裝鬼片,在市場上依然很受歡迎。但這時他又做了一個創新的突破,就是籌拍時裝鬼片《鬼嫁》。這部電影是根據報上的一則社會新聞改編,描述一個台大男學生,在萬華街頭撿到一個紅包袱,他以為是路人遺失,結果打開一看,竟是一位去世女孩的照片、八字與頭髮指甲,埋伏好的女方家屬也立刻圍上來,要求男學生「冥婚」。姚鳳磐從這則新聞裡激發了靈感,放棄了續拍古裝女鬼報仇的老套情節,獨創這種時裝人鬼戀的姚氏鬼片。

  姚鳳磐在《鬼嫁》的劇本裡,突破了傳統鬼片的劇情「公式」,男主角不再是喜新厭舊、嫌貧愛富的公子哥,女主角也不再是在世時認人擺佈,等冤死後再化為厲鬼來報仇的苦命女。所以這一女鬼角色必須要年輕清秀、空靈飄逸,更要有一點略帶憂慮的氣質,文藝片裡的第一線女主角,光是年齡這一關就通不過。姚鳳磐於是從新人下手,一開始原本想找胡茵夢,甚至連約都簽了,卻因星媽作梗而解約。之後姚鳳磐又找了名模出身,去香港發展的文藝片影星王釧如。

  1955年生於台南的王釧如,在1973年就已演出電影《早晨再見》,雖不如林青霞、林鳳嬌那樣爆紅,但在台灣文藝片裡,已經不算是新人了。王釧如是性情中人,赴港後與第一任丈夫洪嘉平熱戀後閃電結婚,以致和影星楊群的電影公司產生合約糾紛,經姚鳳磐出面化解後,王釧如才得以回台自影壇重新出發。《鬼嫁》是她第一次演出鬼片,沒想到卻一炮而紅,之後接連演出12齣鬼片,被媒體譽為「鬼后」。但大家千萬別誤會,其實除了在《鬼嫁》一片裡她扮演過女鬼外,其他鬼片裡她演的反而都是被鬼嚇到「不成人形」的正常女人。然而《鬼嫁》實在太成功了,不但讓她在演藝生涯順利轉型,從文藝片二線女星晉升為鬼片一線女星,後來還嫁入豪門,在人生路上也成功轉型。

  《鬼嫁》是描述一群大學生在野外露營時,男主角谷名倫去找柴生火,卻在深山裡迷了路,還撿到一個「冥婚包」,於是沿石階而上,在一棟很美的木屋裡,認識了女主角王釧如與她母親陳麗雲,進而人鬼相戀。谷名倫回來帳棚後,他的大學生女友鄒娟娟覺得不對勁,調查後赫然發現,那棟木屋根本是兩座荒墳,就跟谷名倫母親的傅碧輝相約,一起找道士要來「釘鬼」。當木釘刺進陳麗雲前額時,原本緊閉的雙眼猛然一睜,並且大聲哀嚎,嚇壞了許多觀眾。戲裡陳麗雲扮演女主角王釧如的母親,戲外她卻是男主角谷名倫真正的媽媽。谷名倫很孝順,也非常用功,知道母親要演這場戲,不僅吃素吃到全劇殺青,即使沒輪到他演出,也都一定出席,跟著姚鳳磐學習電影拍攝技術。

  由於《鬼嫁》是時裝片,要拍出恐怖氣氛比古裝更難。劇中王釧如為了追求愛情,也為了報復鄒娟娟與傅碧輝找來道士,就下山來都市裡大鬧。有一場戲是傅碧輝在家裡敲木魚念經,結果木魚被王釧如變成了骷髏,這一幕後來也常被其他鬼片抄襲。但《鬼嫁》裡最精典的一幕,還是谷名倫同學上廁所時,馬桶裡伸出了王釧如的手,這一幕「廁所有鬼」的情節,比《七夜怪談》裡貞子從電視裡爬出來更驚悚、也更具原創性。看電視不必一個人看,而且一發現電視裡有鬼,按個遙控器就停了;但上廁所一定是一人一間吧!所以,王釧如的一隻手,別說嚇壞了當年全台灣的小朋友,連很多女性同胞都不敢去廁所了。

  早在拍攝古裝的《秋燈夜雨》時,為了應付新聞局電檢老爺們雞蛋裡挑骨頭,姚鳳磐就必須「畫蛇添足」,將結尾改成只是男主角的黃粱一夢。這次《鬼嫁》是時裝片,電檢老爺們必然更要雞蛋裡挑人頭,所以姚鳳盤不但照樣「畫蛇添足」,送檢前還乾脆先剪掉「廁所有鬼」那一幕,以便順利取得執照。可是這部戲若少了這一幕,也就少了觀眾的口碑,片商為了藝術的完整性,也為了自己荷包的完整性,只好請姚鳳磐偷了一次「雞」,把預先剪掉的鏡頭再接回去,首映的那幾天,全台各地的觀眾,在戲院裡看到王釧如的手伸出來時,果然被「驚」到了,票房也被「驚」了起來。但世間事就是這麼奇怪,壞學生每次考試都拿書到桌上來抄也沒事,好學生卻連不小心偷瞄同學一眼都會被抓,《鬼嫁》就是最好的例子。

  。。。。。。。。。。。。。。。。。。。。

  1976年5月16日晚間9時15分,《鬼嫁》在國泰戲院上映時,由於爆滿到一票難求,黃牛傾巢而出,延平分局的延平二派出所警員涂顯靈,奉派到此取締,遇到酒醉的周志隆(綽號砲隆,19歲,有殺人未遂及攜帶兇器遊蕩違警前科) 在一旁大聲叫罵,企圖阻撓警方取締。涂顯靈就請周志隆的朋友蔡來旺(綽號大頭,23歲,三月初才剛管訓獲釋)護送他回延平北路一段的家裡休息,但周志隆不接受勸導,蔡來旺也反而幫忙叫囂,邊上立刻有十餘位男子圍攏上來,其中一人出拳將涂顯靈的警帽打落,又將警棍奪走,並且開始拉扯他的警槍。

  涂顯靈被圍困後,深恐槍彈被奪,就全力掙脫拉扯,並迅速拔出四五手槍,準備向天鳴放示警,不料蔡來旺卻拉住他的手,以致槍口轉為向地射擊,跳彈射中了看完電影剛走出場的林聰輝(30歲,延平北路西裝社老闆)胸部,被路人送到台大醫院急救,因傷勢嚴重再轉送中心診所開刀搶救,鬧事群眾則趁機四散逃逸。這一突發事件讓小蔣極為震驚,因為國泰戲院門口已不是第一次出事了,遠的228事件不說,光是1962年3月14日晚間,九分局(建成分局)南京西路派出所巡官董貴連與警員尹俊清,因為取締「借住」日新國小的機車連憲兵賣黃牛票,引發憲警衝突,兩名警員與想要勸阻的路人廖敏溢,都被憲兵一併帶回日新國小「處理」,《聯合報》記者李勇還被刺刀刺傷胸部,那次「暴動」就已讓領袖大傷腦筋。

  戒嚴時代的憲兵與警察,都是維持政權的看門動物,兩蔣對「鬼嚇人」的電影興趣不大,但對「這個咬那個」或是「那個咬這個」的衝突,就不能等閒視之了。1962年國泰戲院前爆發的憲警衝突,雖然憲兵司令尹俊被層峰斥責,下令團長曹覺塵親自趕到日新國小「救人」,但接下來幾天,憲兵依然騎機車帶衝鋒槍到各分局示威叫囂;騎腳踏車拿手槍的警員,在火力與機動力都不足下也無可奈何。14年後,此地又上演警員取締黃牛的槍擊事件,萬一黃牛又是憲兵來客串的,麻煩就大了。幸而經過調查,這次憲兵並未涉案,接著就換姚鳳磐倒楣了。因為新聞局也發警覺了,《鬼嫁》在國泰戲院會賣到黃牛不惜與警察衝突,一定是劇情有了「加料」。

  國泰戲院的槍擊事件後,新聞局派員加強取締《鬼嫁》裡「馬桶裡伸出一隻手」,戲院也知道這回「代誌大條了」,不敢再接回去。所以,真正看過這個經典畫面的台灣人根本不多,大概只有像我小管就這種愛鬼超過愛國的「怪胎」,才會有如此的「先見之明」。但其他「後見不明」的民眾,看過電檢大老爺們恩賜的「潔本」後,又不甘心自己變成慢了一步的呆子,於是「看」過「王釧如的手」之後,你加點油、我添滴醋,如此以訛傳訛,結果越說越誇張,越說越恐怖,最後變成了好像全台灣到處的廁所裡都有鬼,讓1970年代這段封閉無聊的歲月裡,多了一些可以憑弔的「鬧鬼」回憶。

  《鬼嫁》不僅是上演時風波不斷,下片後依然餘波盪漾。1978年12月24日上午九時十五分(美國宣布與台灣斷交後不久),台北鬧區忠孝東路四段的光復大樓12樓,發生了一起年輕男子墜樓命案,死者竟是29歲的《鬼嫁》男主角谷名倫。因為沒有遺書,又是兩腳先落地,臉上沒有明顯損傷,可見並非決心死亡,他想翻身抓東西卻沒抓到,經目擊的路人向台北市警松山分局三張犁派出所報案。由於他演藝之路很順遂,又即將與當紅女星張璐結婚,很難想像他為何會自殺?檢方研判他可能因為參加《黃埔軍魂》的演出,不但剃了頭,還寫了一本《黃埔日記》,獲得國軍第十四屆文藝金像獎。但國防部要頒給劇中十位演員獎狀時,導演劉家昌因為演員太多擺不平,心想反正他是子弟兵,就把他從獲獎名單中抽掉,害他覺得榮譽受損,才一時想不開。

  谷名倫「自殺」的原因被媒體揭露後,劉家昌立刻成為眾矢之的,只好出國避風頭。谷名倫的母親,也是《鬼嫁》女主角之一的陳麗雲,據說還寫了一本《劉家昌還我兒子命來》(抱歉,這本書我不曾拜讀)。但劉家昌也大聲喊冤,他與《黃埔軍魂》男主角柯俊雄都認為,谷名倫是因《落花流水春去也》裡有一段自殺戲,他自己去彩排時不慎墜樓。然而導演宋存壽則堅決否認該片有跳樓自殺的劇情,而且墜樓現場是光復大樓,並非拍攝現場的大陸大樓。

  1988年3月下旬的《民進時代週刊》與其他黨外雜誌,很「好心」的紛紛替劉家昌伸冤,證明他是代罪羔羊。而且都提到是當年二少爺(太子爺當時已因「病」退出接班混戰)「欽點」了某位女星,谷名倫卻很不識相,「當斷不斷」,於是被特務從大陸大樓「請」到光復大樓的樓頂,循循善誘、多方開導後依然冥頑不靈,才遭二少爺略施「薄懲」。據說是特務抓起他的四肢,讓他體驗一下「自由落體」的快感。然而這些黨外雜誌的報導,以及影劇圈或竹聯幫分子間的流言,由於無法驗證,也與「鬧鬼」沒太大關係,這裡就不多提了。

台長: 管仁健

顯示全部109則回應

天兵石頭
我是被江子翠分屍案這部電影所嚇大的
當天爆滿還沒位置
到現在我還記得情節
尤其是男主角刀子一砍下身上馬上噴滿鮮血
我躲在父親的大衣李遮住臉
利用鈕扣縫偷看
2009-11-27 15:44:37
Felice
請問版主,
是否還記得台視「天眼」,
有一段時間在節目的尾聲,
播出「河濱公園命案」的女屍,供觀眾指認的畫面?

我的印象蠻深刻的,
甚至於覺得那具女屍,雖然完整,
但是比五股、江子翠兩件命案的屍體來得恐怖。

那件命案,後來有沒有破案呢?

若已破案,可否請您來一篇報導?
2009-12-07 09:59:42
版主回應
抱歉!我這裡不是探討社會治安,或是討論命案的部落格。我已經是中年人了,時間有限,除非您能提示我這個案子對當時社會有何沖激?我才會去收集資料整理。您看我部落格裡提到的命案或弊案,其實都只是一個引子,我是要用來舉例,讓大家回憶或認識當時的社會氛圍而已。
2009-12-08 09:07:56
Felix
有關於南海血書的電影,

另一部叫做「南海血淚」,么叔帶我去電影院看過,

至於「南海島血書」,我是看露天電影的。
2009-12-07 10:09:45
版主回應
這兩部電影我應該也都在當兵時看過,但一點印象也沒有,只記得主角是柯俊雄。比起同時期的上海社會檔案、假如我是真的、苦戀等反共片,真的是高下立判。
2009-12-08 09:12:10
Felix
柯俊雄主演的是「南海島血書」,

至於「南海血淚」,已經過了三十年,
不記得主角是誰了,小時候也沒注意到是誰主演,
只記得大概的內容而已。

我大約是在二十歲過後,
於露天電影看到「南海島血書」,
所以記得是柯俊雄主演的。
2009-12-08 09:21:42
江武昌
偶而來此閱讀管先生文章,觀念上獲益不少,也有一部分糾正了我已經模糊或混亂的錯誤記憶!再添幾許回憶,當作「讀後報告」
1.不記得當時我是歲,第一次看八號分機,也是最後一次看。那一次是演一個低能的去到一偏僻廢棄屋裡,發現一顆人頭(好像是上吊),低能者不懂得害怕,拿出人頭把玩...警方發現...調查....我就看到這裡,從此不敢看八號分機,每週五(?)晚間聽到片頭警車聲響就怕....只對周仲廉這個組長(是組長嗎?)和警車聲響...深刻印象!
2.我家與鄰長比鄰,每天有免費台灣新生報可看,國小四、五年級開始讀報紙,當時還有越戰的報導,但似乎不太引起台灣人的注意。當時喜歡看的有南宮博的連載小說及散文劍橋煙雨,但印象都已經模糊。
3.民國62年電視布袋戲被禁,除了政治原因外,主要還是因為藥品、食品、唱片歌曲的置入性行銷過於嚴重以及布袋戲劇情、口頭禪引起學童模仿,造成一些社會問題,並全然是政治因素。(我曾訪問黃俊雄,他絕口不提置入性行銷的事,但黃俊雄當年的工作同仁對此有很堅定的表示,也提到劇情內容一再重複、相似,電視台每天收到不少觀眾抗議信)
4.南海血書,最早是刊登在中央日報,後來也出單行本,民國68年,我在台中市中華路買到單行本,以及一本「小市民的心聲」,當作歷史見證(政治運作的見證)而留著。
5.我讀國小三年級後,聽說以後讀書要買課本了,當時不懂,只覺得奇怪?難道以前課本都不用自己花錢去買?後來才知道,那是台灣還沒有退出聯合國以前,台灣國民教育的教科書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補助的。
2009-12-14 16:51:58
江武昌
抱歉!漏字了。
3.民國62年電視布袋戲被禁......,並「非」全然是政治因素
2009-12-14 16:56:53
版主回應
武昌兄提到布袋戲的被禁並非政治,我不以為然。布袋戲的劇情與當時的國語連續劇「保鑣」相比,拖拉的還不能算是最嚴重。口頭禪引起學童模仿(你說的應該是哈迷二齒),李小龍打人之前的狂吼「阿達」,也沒人在管。至於「置入性行銷」,有些例如「中國強」球鞋,那是角色創造在前,商品抄襲在後。但西卿的台語歌,確實是置入性行銷;可是當時所有國台語連續劇主題曲也都有出唱片。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事實也證明布袋戲改用國語播出後,一切你說的問題都存在也都不存在。金光布袋戲是純商業化的節目,但觸動了當時政府最敏感的那條神經,假如連用了百年以上,但卻越來越少人用的羅馬字拼音聖經都要取締,布袋戲要在當時不被查禁,那就更神奇了。
2009-12-15 15:19:50
江武昌
管兄:
1.我是說「並不全然是」,不是說「並非」。
2.民國59-62年布袋戲的置入性行銷,不止是唱片,還包括食品(如統一勇伯米粉、可口蛤仔餅)、藥品(在劇情中摻入市售的中藥產品,而且絕對好用,甚至有起死回生功效)。當然,也包括政治的置入性行銷在內,不過政治性的不叫置入性行銷,叫做配合政策,被認為是應該的。
3.當年電視布袋戲,為歌星、為唱片行銷而創造劇中人物來配合,這與連續劇的主題歌發行唱片,是性質上是不相同的。
3.電視布袋戲「國語化」之後,收視率不佳,廠商也就不太願意「投資」,是成本考量。
4.西卿在還沒有唱電視布袋戲之前,已經是海山唱片的基本歌星,人美歌唱得好,黃俊雄放棄元配(黃文擇、黃強華的母親陳美霞,離婚後獨居,民國70年代後期在陽明山仰德大道遊覽車車禍中去世)追求西卿,所以和海山唱片有協定,包括布袋戲歌曲唱片,後來都只由海山唱片出版(在此前有巨世、泰利、麗歌、鈴鈴、惠美等唱片公司都出過布袋戲歌曲唱片),西卿嫁給黃俊雄,雙方也都付出了很大代價:西卿早婚,歌星之路也就變得更狹小了,黃俊雄布袋戲女性的歌曲都由西卿一人獨唱,讓布袋戲歌曲和角色人物的發展也更狹隘了.....。在民國62年電視布袋戲被禁之後,西卿在歌壇的發展也幾乎停滯了。否則,以她的年紀、歌聲和美麗長相,在歌壇上發展是寬闊的,不過,至民國70年代社會開始開放之前,台語歌幾乎在電視上銷聲匿跡,西卿要跨過這禁制的將近10年,除非她也改唱國語歌曲。
2009-12-16 05:01:12
江武昌
5.電視歌仔戲也有過「國語歌仔戲」,也不全然是政治因素。例如小明明就曾經在中視製作過國語歌仔戲,那是小明明自己的想法 ----- 這是研究歌仔戲的學者蔡欣欣教授,近一年來從事小明明生命史紀錄所獲得的訊息。小明明當初有這念頭,只是覺得歌仔戲改唱國語或許可以一試,多吸收一些外省觀眾,就這麼單純,沒別的原因。如不是小明明自己這麼說,恐怕會有很多人不相信(也包括我)。
6.附帶一提,早期電視武打戲、武俠劇,所有的武打畫面,雙方對陣,犀牛照角老半天,講了許多廢話,就是還不開打,一旦開打,三秒鐘內見輸贏,打鬥過程的畫面全都省略掉了,這是因為當年有「電視武打畫面不得超過三秒」的禁令(當年的保鏢,就非常多這樣的畫面,尤其是正要開打時,突然就進入廣告了,廣告結束後回到劇情,又是犀牛照角、一陣廢話,然後才.....觀眾不知道這禁令,只看得心裡頭很幹(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就是氣壞了觀眾)!民國70年代中期之後的許多電視武俠劇武打特技場面又嫌打得太久。
2009-12-16 05:01:37
Hideki
管大哥所著這篇圖文不折不扣就是小弟我的成長
血淚史,每當與妻小同遊台北地區,他們總不能體
會江子翠和五股兩地為何總是教人五味雜陳...
文中提到的"法網"追追追"乃至於"天眼"都是令
眾鄰居臉色"青筍筍"也要看的經典(集體觀賞以壯膽)
只"可惜"後來的天眼不再播出死者照片,但陳應龍
林光華仍舊是童黨们的偶像,閒暇時還有警匪追逐
類的娛樂時光.
谷名倫去世內那年小弟正好國2,對於飾演梅花片中
帥氣日本軍官的他崇拜不已,對於偶像的隕歿當然
至今仍舊記憶深刻.
感謝管大給小弟我這麼美好的回顧往昔的引子.
2009-12-18 19:30:05
Tango
講到寒流就想到一位老演員張允文
當時是演匪幹的不二人選
2010-01-24 19:44:47
強森媽媽
小學還是國中時期吧,經常收看法網這個節目,每每收看後夜裡都會嚇得無法入睡,但越怕就越愛看,只是坐得離電視機遠遠的..... 基隆金山女童命案、屏東內埔鍾正芳命案.....等等,至今想來仍讓人覺得恐怖.
2010-01-25 16:01:03
jasmine
關於1978年演員谷名倫墜樓疑雲,傳言紛紜三十年,如果是與蔣家有關,如今情勢大不相同,為何真相難明?二二八事件每年都可以"討論"以求找出真相,但谷名倫事件卻好像世紀之謎般難解,雖說有無真相意義也不大了,但是常有人說他是因為看不透藝海浮沈與名利才憤而自殺,這對他是極為不公平的,您在文中提到的那些"流言",蠻嚇人的,但個人淺見不排除是事實,因為謎團纏繞太多無法合理解釋的地方,說再多也是無用,真相永遠只存在真相之中.
2010-01-27 22:24:37
tesstarossa
元旦到總統府參加升旗
好像也是從自強年開始

記得那時老爸一大早還叫我陪他一起去
我當然是不奉陪啦
當時我家住台灣療養院(台安醫院)附近
他說他走到八德路的平交道時
遇到了開車的同好
順道載他一起去

老頭是跑船的
出國時行李箱上還貼了一大堆迎接自強年的貼紙
就是雙手捧著國旗的那張
隔了一年還是兩年
就又來個「愛鄉更愛國」了
2010-01-28 23:00:09
jhchern
關於谷名倫案,我有一個老師似乎參與過當時的驗屍。他說谷名倫墬樓時雙手似乎極力想要抓住任何東西,以致於落地後,雙手已經沒有指骨(墬樓的過程中磨光了)。我的老師說,求死的人,他還沒有見過這個景象。
2010-03-16 02:47:12
jasmine
柯俊雄也曾說案發時,他到現場看到谷的手指頭都破掉了.可證明谷不想掉下去,因此柯俊雄認定谷是試戲不慎墜樓而死.個人認為這樁命案絕非"自殺".應該是意外,是不是遭人謀害所致?知道真相的人又不願意出面證實,事隔三十多年,很難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2010-03-17 12:51:22
65年次的畢仔
先向管大說聲抱歉,上面兩篇應是我不小心留成悄悄話,現在在重新回應一下......
1."江子翠分屍案之電影資料如下"http://www.gy99.org/database/dianying/404752.html
2."五股箱屍案"則在1979年拍成"寶島騎警"一片
3.我更有興趣的是民國50年代發生在台北萬華(當時稱龍山區)的"七彩藝苑雙屍案",製作人形模特兒的老闆殺了自己老婆和學徒,埋屍在藝苑地下室裡。小時候看"天眼"有演過,還記得孫樹和演的林光華蹲在地板摳水泥的樣子,還有一堆或立或臥的人體模特兒...讓當時的我經過鄰居開的服飾店櫥窗就非常害怕,趕快低頭跑過!
1994年我高三準備升學時,收聽中廣新聞網"午夜奇譚"節目,有一系列的"臺灣江湖行"在講一對警探辦案的故事,其中一件是"七彩雙屍"就在講這案子。那一年夏天考完大學上台北玩,正巧就住在康定路上的麒麟飯店(現在已停業),看著康定路上一些騎樓的彩色地板,我又想起這案子...
4年前,買到一本聯亞出的舊書"遺漏的證言"內容就在講這"七彩雙屍案"背後的官司爭議(法官心證對判決的影響),巧的是從書裡知道七十年代末期有一部由姚鳳磐和王釧如合作的鬼片"血夜花"就號稱從這案子改編,我哈了好久,去年底終於千方百計託人從對岸買到這電影,可惜劇情和這案子似乎關係並不大。
2010-04-08 11:03:30
版主回應
我用帳號密碼登陸錄,只能閱讀與刪除,無法替你解開。你既已重貼,我就刪除了。七彩藝苑案我正在蒐集資料寫作中(但排在比較後面),本案之所以值得探討點有三:

(1)報案的江斤根(主嫌王文敏的表弟)究竟是共犯?還是單純事後被強逼來協助埋屍?本案纏訟多時,你說的那本聯亞的書,就是在替江斤根喊冤的。聯亞因馬沙《錯誤的第一歩》而暴起暴落,這個故事我這幾天就會寫好貼出。

(2)王文敏藏新竹時,到八德鄉寄出一封信給聯合報,要求社方刊登他立即向警方投案,社方該不該登?這是新聞倫理的一個議題。

(3)王文敏帶著姘婦逃亡,記者守在姘婦家前,不斷採訪其夫與四個小孩。最後王文敏投案後,這名婦人又被丈夫小孩接回家。

那時我住萬華外婆家,也沒什麼娛樂,就是跟著大人去看熱鬧。東園街的警美女高在情人谷被姦殺的學生董明芳,華江女中初二生去木柵仙公廟自殺的首仙仙,還有七彩藝苑凶宅,那是當年的艋舺人看熱鬧、聽八卦的「重要景點」。但你說的是103號的老飯店,凶宅應該是在51號。
2010-04-08 13:40:30
65年次的畢仔
感謝管大針對”七彩藝苑”一案提出的見解,期待探討該案一文的完成!
1.當年聽”午夜奇譚”,故事僅說是案發在康定路,並沒說到門牌,所以我住宿麒麟飯店時,尚不知藝苑就近在咫尺,只能憑空”故國神遊”一番,直到1999年買到一套萬象出的”刑事搜秘特集”,才知地址是51號。行文倉促,不好意思!
2.說到這51號,2005年我還在新莊呷頭路時,就曾一時興起,越過中興橋到康定路上去憑弔,”遙想七彩當年” ,那時卻只有49號和53號,竟不見51號的門牌!究竟是為什麼?51號門牌被抽走,會不會要整條街門牌都改動?
這疑問我當時在”臺灣凶宅網”提出(現在好像找不到那篇了),沒人解答疑惑,但有人回應說”明明就有51號啊”,(如果用google地圖搜索,確實能找到51號,但它的相片僅顯示是49和53之間的一根柱子,並不是房子本身)一度讓我以為自己眼花看漏了,但五年來也並未再”舊地重遊”。
3.昨天看到管大的回應,激起自己再次一探究竟的決心,揀日不如撞日,傍晚便搭著捷運從內湖前往西門,在雨中直奔康定路。這次,我確定自己五年前沒看錯:首先,41號即是麒麟飯店舊址(現改成華麗飯店),43號是道小鐵門,接下來45、47、49三戶是一排13層樓的電梯大廈(一樓都分別設有店面),再來,就是53號了(是四樓透天厝,代理賣機油的),真的沒有51號!
4.我走進53號,以買機油和老闆攀談,他們說已在那住了超過40年(那應該知道這案子了),我隨口問為何這路上沒有51號(其實五年前也向他們問過,但那時被打槍),這次他說51號原本在隔壁,拆掉和原本的49號一起蓋大樓了(同時我看到店裡也有通往地下室的樓梯,據載藝苑是棟四層水泥透天建築,想來,藝苑內的格局應該也類似吧?)
5.接著到隔壁49號大樓,管理員說這棟樓蓋了有十多年了,也設有地下停車場,如此,終於解開自己五年來的疑惑──現在確實沒有51號了。
為什麼沒有51號?是不是這案子太轟動,所以即使拆了(或賣了)乃至拆除改建,也沒人想再用這個門牌號碼吧!?
2010-04-09 11:18:02
65年次的畢仔
說到原址出售改建,”血夜花”電影的內容就是由一家建設公司搜購一棟鬧鬼的凶宅開始的,這是否也多少符合現實中,藝苑舊址後來的情況呢?
其劇情如下:本省光復之前(這年代反而讓我想起”基隆七號房慘案”),一陳姓富商,娶元配,生二女,富商在外另有藏嬌,育一子。後,富商為傳香火,將側室與其子攜回家中,側室對元配頗多排擠,元配不堪其苦而自殺,此後該宅內開始鬼影幢幢,疑是元配冤魂回來報復。而富商次女亦遭吳姓管家誘姦,後來側室在鬼影驚嚇中瘋狂,富商次女亦遭管家殺害棄屍河畔。原來,吳姓管家與側室竟為姐弟關係,他們的父親早年與富商有生意糾葛,自盡而亡。為報父仇,管家乃至富商身邊臥底,而元配實非自盡,乃管家所殺!最後,管家遭元配鬼魂索命而死,富商帶著兒子離開傷心地,富商長女則進了修道院……光復後,經由某建社公司欲搜購該宅重建,乃勾起這段往事。
眼拙如我,真看不出這部片和”七彩藝苑案”有啥子關連?看過”姚鳳磐的鬼魅世界”,書中對這部片提到的不多,並不符合我原本以為能從”血夜花”一窺案件的期待。回來的路上,想到”七彩雙屍”的案情涉及男女關係,又是在康定路上,或者,索性就叫它”變調的康定情歌”吧!
2010-04-09 11:19:53
版主回應
《血夜花》與七彩藝苑當然有關,七彩藝苑案因為江金根到底有無殺人,從我還沒讀小學,纏訟到我讀專科,最高法院發回六次,也因此主嫌王文敏多活了將近十年。江金根一面不斷出庭打這生死官司,一面控告導演姚鳳磐的這部電影「妨害名譽」,1979年1月3日才經高等法院宣判姚鳳磐無罪。
2010-04-09 23:09:24
65年次的畢仔
在此向管大與各位朋友致歉,經我到圖書館調閱報紙比對證實,我上面陳述的根本非屬<血夜花>一片內容,而是姚鳳磐早<血夜花>大半年的作品<殘月陰風吹古樓>,乃改拍自台北市仁愛路鬼屋事件(背景是日據時代,但這故事我不熟),姚導亦曾把「基隆七號房慘案」改拍成<殘燈、幽靈、三更天>一片。
因為<血><殘>二片卡司皆是岳陽、王釧如和李湘,我想應該是後來發行光碟的公司搞混誤接(只有影片開頭打上「血夜花」三字),而造成張冠李戴,我差點以為連這部舊片都出了山寨貨。
當年報紙上,關於<血夜花>的廣告確實有「風雨醋浪、藝苑情殺,師娘徒弟、地窖雙屍」「兇宅魅影幢幢、兇手泥屍封骨」「康定路真實故事、相信您記憶猶新」「比五股箱屍離奇、比張明鳳分屍恐怖」「街巷爭談雙屍案,越是恐怖越愛看」等聳動用語,十足吊人胃口。
並感謝管大上一篇的回應,給了我釐清心中對於<血夜花>劇情疑惑的動力。
2010-04-16 16:34:57
(悄悄話)
2010-06-22 00:05:30
文雄
板主大人:
家母曾經提及在1970年代(正確年份不詳)還有另一種鬧鬼風潮,是沿著北宜公路不斷有人看到鬼,結果有計程車司機不信邪撞下去,發現是人扮演的。不知道這段事情是否為真?
2010-08-13 20:04:16
躲避球
我最害怕的就是大約8歲時,看到華視的法網,光是那個蜘蛛聲就讓我內心感到恐懼不已,然後每次節目播出剛開始時,就會介紹當時社會的大刑案,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查家命案,電視播出死者死亡的照片,都沒有打馬賽克,當時的電視畫面,我到現在都還無法忘記,真是有夠摧殘!
2010-09-26 22:14:43
版主回應
2010-09-26 23:29:33
hermann
1.我小時對藍橋月冷印象非常深刻.後來才知道是所謂<鬼后>秦夢演的
2.前面回應有說到<法律劇場>.就是中視播出劉林演組長嗎?我記得製作人林意被殺鬧很大.還斃了好幾人哩
2010-10-17 02:48:31
版主回應
Hermann大的記性不錯,根據國防部覆判局的判決書是說:林功明、蘇萬吉、沙泰福及戴昌文四人,於1980年6月2日凌晨一時許,搶劫林慧彬(中視法律劇場製作人林意之本名)時遭反抗,渠等遂以短刀加以殺害,手段殘暴,泯滅人性,目無法紀,又被告等年輕力壯,不務正業,為一己之揮霍,而恣意持械槍劫十餘次,嚴重危害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惡性重大,無可宥恕,原判決判處死刑,認事用法,均無違誤。四人前經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後,本局照「原判決」核准。這四人於11月7日被解赴刑場執行死刑時,死前均深表悔悟,各留遺言表示懺悔。
2010-10-17 16:37:40
TONY
感謝版主 當年的記憶又鮮活起來
被「法網」嚇到的人應該侷限在某個年齡層 因為成年人比較大膽 年紀太小還不懂得怕 像我就是民國五十年後段班出生的 當年我先被片頭詭異的蜘蛛網音效嚇到 後來畫面上竟然出現被害人遺體的臉部照片 而且沒有馬賽克 當年電視又沒有遙控器 我也不敢走到電視機前面轉台 只好躲在桌子底下 等一會兒以為沒事了 探頭一看又是可怕的照片 幼小心靈留下音影
2010-10-20 13:03:26
tony
更正: 應該是陰影
2010-10-21 13:04:39
DLowe
寒流的片頭曲終於在 Youtube 出現了, 大家回味一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68OIY0OmgE
2010-10-26 14:48:20
1979 to 1982
學長您蒐集資料的功力,可真是沒話說!電視節目也可以如此巨細靡遺的寫出來。小時候對於鬼魅之事的印象,確實和”法網”這個電視節目有很深的連結;小學階段,北投家中2樓廁所總是能避則避,不可避免則來去匆匆,常因不慎留下”遺跡”而招致修理!就是源自一集水泥工將兇殺屍體藏於浴廁的情節。
然而,性喜”體驗教育”的我,除了電視節目的連結外,當然少不了一些親身體認的情境,包括每次經過大同街,都會對那間特定的店舖,產生相當程度的敬畏感,畢竟當時的教育獨重升學,生命教育是啥?聽都沒聽過!
這也罷了,只是”間接性”的連結;比較直接的是,當時我輩正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文化侵略”,進口的日本卡通,深深影響著我,還有鄰居幾個年紀相近的小男生,我們混跡於中和街458巷(就是慈航禪寺那一條)巷底一直到道生神學院之間的山裡,佔據了多處的”秘密基地”,唯一不敢(也不願意)”染指”的地方,就是從道生神學院下山,返回中和街的的那一條”山徑”,有一次途經該處,親眼目睹慎終追遠的民俗儀式,整個遷居的過程,看在我們這群小男生眼哩,著實產生不小的震撼!
直到讀國中,參加童軍團的活動,這些感覺逐漸淡了、麻木了,甚至麻痺了!新民的童軍團,國一暑假都要在學校露營四天三夜,作為晉級考驗,也不知道是哪一屆學長開始的,追蹤旅行晚上實施,目的地是順著泉源路上山,過了惇敘高工的高級”住宅區”,陽明山第一公墓,會選擇這裡,根據學長們的說法,比較屬於心理作用的層次,視覺上的刺激不會太大!對於有”山徑”視覺體驗的我而言,確實是這樣的,那個差別很大,真感謝學長們的德政!
學校暑假常碰到農曆七月,這項活動,學長們會協調分工,誰負責在出發前向我們這群學弟述說新民的野史,譬如司令台兩旁的樹,哪一棵有人吊過頭之類的;誰負責佈置追蹤記號和藏信,避免我們走錯路;誰又負責在目的地出作業,及用戲劇效果”招待”我們等等。真搞不懂學長們做這些事是在嚇誰,直到第二年,輪到我們負責安排活動了,我才真的確定,學長他們去年真的是在嚇自己啊!
這樣的活動,就我所知,確實有一些副作用,除了我老婆一直到現在還納悶,為什麼我可以一個人在漆黑深夜獨行清幽小徑,而毫無感覺!這也就罷了,我還知道有人在攜家帶眷,於英國度假,進行古堡之旅時,會因為一時技癢,重施故技!讓妻兒也有機會體驗一番!
唉!原來不只”匪諜”會裝鬼嚇人哪!
2011-06-07 13:35:52
VII
我的年代應該是天眼的年代… 不過這篇文章還滿有歷史性的。謝謝
2011-11-27 14:05:10
六年級殭屍迷
看到管大哥給七年級生的回答有點失落,管大哥說口語相傳的事情沒有資料,但我小時候在獨家報導上有看過高雄的墓園有殭屍,道士作法還讓殭屍(其實就是具黑色乾屍),且還有照片,雖然有點假,百年前在北部金山也出現過,另外訪間雜誌不時也有台灣殭屍的傳聞報導,所以應該不是管大哥所說的沒有資料或缺乏事實根據,而是歷任政府刻意打壓這類的新聞吧,管大哥學富五車.見多識廣,又有敏銳觀察力和蒐集功力,若有空給大家寫寫這類有趣且吸引人的題材,真是不勝感激喔!
2011-11-27 21:17:17
Master
我是57年次,我每次看到管大的文章都覺得很神奇,居然可以考究的如此清晰,好像有時光機可以回到古代一樣。
2011-12-02 15:23:11
到現在還記得外婆指著報紙上的照片說
這個人裝鬼嚇人
但是詳細
能否請教大師細說分明
2012-02-04 18:51:27
arTsung
上面有幾個人有提1970年代全台鬧鬼案 (民國62年冬)
新聞挖挖哇:殭屍奇談(2/6)有講一些
http://youtu.be/fXmHxwjdQes
2012-06-14 00:54:42
TONY
我印象最深刻的命案
就是"江子翠分屍案"與"五股箱屍案"
之所以印象深刻 也是因為"法網"這個電視節目
赤裸裸的將被害屍體 一次又一次的重播
偏偏那時家裡大人們特別喜歡看這節目
每週時間一到 一定準時收看
(通常電視台的新聞或社教節目時段 是我家電視的休息時間 只有"追追追""法網""跳動72"例外...)
我當時還只是個小學生 想看又不敢看
有時候想偷偷瞄一眼 每次都剛好看到屍體畫面...
除了電視節目使然
這兩樁命案 好像破案時間都很長
一直破不了案的情況下 除了電視節目一再播出
我就讀的小學出入口附近 後來也貼上了該案的懸賞海報 上面還是印有屍體的照片....
最誇張的是 "五股箱屍案"還把被害人被害時所穿的衣物拿到學校 要求每個班級每名學生都要看到
超級恐怖的....
那段時間上學 簡直變成夢靨了
2012-07-29 22:17:58
PETER
我記得嚇壞人的電影是「女魔」
很恐怖...
最嚇人的就是從馬桶裡伸出一隻手
另外還有...被附身的女子把 打碎的鏡子玻璃拿起來吃
好嚇人喔...
2012-09-22 13:31:47
HIBURENGOKU
管大哥..你這篇文超經典..請問可以轉載嗎?
2012-11-04 12:43:35
版主回應
請用
2012-11-04 22:22:35
五年末
TO六年級殭屍迷:
你看的應該是獨家報導或第一手之類的雜誌,商業性的雜誌本來就要有聳動的標題吸引人,你想看看,若台灣真有殭屍,這麼小的面積,不早就擴散開死一堆人(一堆殭屍),對吧?
2012-11-04 19:18:57
劉環星 這是我的真名 如果我寫錯了 請找我我會負責到底
今天又有 台灣這些不入流的名嘴 拿你的文章內容 在電視大鳴大放(節目應該是三立的晚上的談話性節目 新台灣加油) 我就是聽到名嘴再說五股箱屍命案 才覺得好像以前有看過 類似的文章 才去google一下 怎麼有人可 那麼惡劣 把別人的原創 當自己的東西 還可以自稱是 資深專業社會記者 (叫王瑞德)真的很不道德 現在網路發達 每人都會google 難道這些名嘴都這麼不用功 已經要剽竊別人的心血 才可以過生活嗎? 這樣真的很不好 看到作者的文章 真的很不錯 請繼續加油 讓台灣的價值觀 可以改變 謝謝你
2014-02-06 05:17:41
贏兔之龜
人們怕鬼和怕蛇都是對蛇和鬼不了解,恐懼緣自於無知,敝人對鬼魂稍有所知,鬼魅是無實體的,它的存在是以一種類似無線電波的方式存在,大多數的鬼魂能量都很小,小到一般人都看不見,能量稍大的鬼魂,擇可讓少數人感應到,有些對來自冥界感應力特別強的人,西方習慣用靈媒來稱忽,中國習慣用道士,乩童來稱呼。只有極少數能量超強的鬼魂,能讓大多數的的人看見,又稱為厲鬼,通常化為厲鬼的鬼魂,大概有兩種存在理由,一是生前有天大的冤屈無法昭雪,特別顯行讓人看見,期盼眾人為期昭雪,另一種為生前無惡不做之人死後化為厲鬼,捉弄人,害人,甚至附身在人的身上。上個世季約30年代世界有很多國家在研究Electronic volce Phenomenon“簡稱EVP”中文稱之為“超自然電子現相”,用科學的儀器記錄下鬼魂的聲音或影相,但大都多是聲音小到需用靠電腦放大其音波,人們才聽的出來自冥界的聲音,通常研究EVP的學者,都會帶著磁場探測儀,在鬼魂出來前磁場探測儀就會出現混亂的現像,因為鬼魂出現就會干擾該地區的磁場,EVP研究者則會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儀器記錄鬼魂。一般人專業知識不足,還有儀器不夠精良,冒然研究EVP,好比在家玩碟仙,錢仙。是非常危險的。即使記錄到的EVP大都是模糊,短暫,聲波或影相,重來沒記錄到完整清晰的聲波和影像,此點大大的困惑EVP研究者,也因此被主流科學稱為“偽科學”民間更將鬼魂迷信化,達到斂財騙色的目的,
2014-02-26 10:35:49
Oire
這些以前只聽別人提過,今天才知道這麼多,謝謝管哥
2014-08-22 12:03:54
人生苦短
找了好幾年終於找到當年天眼的恐怖配樂
哈啊~哈啊~
2015-10-21 20:30: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