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173 新譯廣論 173頁3行-174頁6行
癸二 由煩惱集業的道理:
由煩惱集業的道理分二:
① 認識所集的業。② 怎樣集業的道理。
子一 認識所集的業:
認識所集的業分二:① 思業。② 思已業。
【如《集論》云:「云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及無記中,役策心為業。」謂令自相應心,於境轉動之心所意業。第二者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
(一)思業:《阿毗達磨集論》說:什麼是「思」?它是令心造作的「意業」,它的作用是策動心意造作善業、不善業和無記業。
意指「思」是一種能驅策與其相應的心,趣向諸境的心所意業。
(二)思已業:「思已業」就是由「思」發起的「身業」和「語業」
(一)思業(梵:cetana-karman。藏:sems pa’i las):《阿毗達磨集論》說:什麼是「思」(梵:cetana。藏:sems pa)?它是令心造作的「意業」(梵:manokarmam。藏:yid kyilas),它的作用是策動心意造作善業、不善業和無記業。
意指「思」是一種能驅策與其相應的心,趣向諸境的心所意業。(心所,梵:caittasika。藏:sems byung。又名心數、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數法。「心所」是從屬於「心」,與「心」相應並同時存在的各種心理作用。由於這些心理活動是從屬於「心」,猶如「心」的臣子,故把「心」稱為「心王」。「心王」與「心所」是有「五義平等」-所依平等、所緣平等、行相平等、時平等、事平等-的相應關係,所以「心所」又稱「心相應法」。)
(二)思已業(梵:cetayitva-karman。藏:bsam pa’i las):「思已業」就是由「思」發起的「身業」(梵:kayakarmam。藏:lus kyi las)和「語業」(梵:vakkarmam。藏:ngag kyilas)。
《俱舍論》云:「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
《俱舍論》說:「業」便是「思」和「思」所產生的東西。「思」就是「意業」,「思」所產生的東西便是「身業」和「語業」。
【於身語業分為二種,有表、無表。婆沙師許唯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許為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故二種業俱說為思。】
「分別說部」(梵:Vaibhasika。藏:bye brag smra ba。音譯毗婆沙)的論師把「身業」和「語業」分為「有表」、「無表」兩種,又認為兩者必定是有「色」。但是,世親論師破斥這種說法,他認為「身業」和「語業」皆是與「有表」的身體行為和語言行為同時運作的「思」。所以,這兩種業(思業及思已業)均屬於「思」。(有表業,梵: vijnapti-karman。藏:rnam par rig byed kyi las。又作「有表色」,梵:vijnapti-rupa。藏:mam par rig byed kyigzugs,是表顯於外,能為別人認知的業。無表業,梵:avijnapti-karman。藏: rnam par rig byed ma yin pa’i las。又作「無表色」梵:avijnapti-rupa。藏: rnam par rig byed mayin pa’i gzugs。是不能表顯於外,不為人所認知的業。身體動作和語言聲音是能被他人所見、所聞,能表顯於外的行為,故屬「有表業」;相反,由身、語表業所引起,具有善或惡的功能,但是不為他人所見所聞的行為,即稱為「無表業」。)
【總業有三,謂善、不善、無記,此說初二。善業有二,謂有漏、無漏,此明有漏。其中復二,謂聖人相續中有,及異生相續中有,此說後者。】
總之,「業」是有:善業(梵:sukhitakarma。藏: bde bamyor ’gyur gy’i las)、不善業(梵:dukhitakarma。藏:sdugbsngal myor ’gyur gy’ i las)、無記業(梵:upeksakakarma。藏:btang snyoms kyi las)三種,但這裏所說及的只是前二者。「善業」又分為:有漏、無漏兩類。而此處只會討論有漏的善業。有漏善業又分為:聖者心相續中的有漏善業及異生凡夫心相續中的有漏善業,而這裏只會說及後者。
【其不善業者,謂非褔業;褔業者,謂欲界所攝善業。不動業者,謂色、無色地所攝有漏善業。如是亦如《俱舍論》云:「褔欲界善業,不動從上起。」
「不善業」便是「非福業」(梵:apunyakarma。藏: bsod nams ma yin pa’i las),而「福業」(梵:punyakarma。藏:bsodnams kyi las) 就是欲界有情心相續之中的善業。「不動業」(梵:acalakarma。藏:mi g.yo pa’i las)就是色界有情和無色界有情心相續之中的有漏善業。《俱舍論》亦是這樣說:「福」是欲界的善業。「不動業」能產生上界 (指天界)。
何故名為不動業耶,謂如欲界中,應於天身成熟之業,有於人畜餓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動。如是上界,應於此地成熟之業,除此地外不於餘熟,故名不動。《俱舍論》云:「由於彼地中,業熟不動故。」】
為什麼稱為「不動業」呢?因為在欲界之中,應該在天趣身成熟的果報也可能會在人身、旁生身或餓鬼身中成熟,所以它的果報是會變動的。但是,在上界(天界)之中,應該在某一境地成熟的業,是絕不會在其他境地之中成熟,因此便稱為「不動」。所以《俱舍論》隨著便說:為什麼呢?因為在這些境地成熟的業是不會變動的。
子二 怎樣集業的道理:
【第二、集業之理者。總諸聖者,於諸善業發生增長。預流一來,亦有造集不善業者,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死業。】
總之,聖者只會造作及積集「善業」,但是,「預流」和「一來」的聖者仍有可能積集「不善業」,不過,這些聖者是不會積集能牽引輪回善惡二趣的業。
(「預流」,梵:Srota。藏:rgyun zhugs。音譯須陀洹。又作入流、逆流。小乘聲聞四向四果的第一級。「預流」是指預入無漏聖道之流。「預流向」是小乘的見道位,「預流果」則為修道位。「一來」,梵: sakrdagami。藏:phyir ’ong。音譯斯陀含,是聲聞四果的第二級。「一來果」是指已入預流果,已斷欲界六品修惑,但是仍須自天上至人間受生一次才能證得般涅槃的小乘聖者。「一來向」是指趣向斯陀含果的因位,行將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的境位。)
【《中觀論》云:「生死本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為造者,非智見性故。」世親論師亦云:「見諦無能引。」
所以,龍樹菩薩在《中觀根本論》(梵:Mula-madhyamaka-karika)說:生死輪回的根本便是「行」,所以智者絕不會造這種能引致受生的業。愚人才是造這種業的凡夫,而非見實性的智者。
世親論師(於《緣起初分分別說論》,梵:Pratitya-samutp adadi-vibhanga-nirdesa)亦說:當我們見諦便不會被牽引受生。
是故乃至自隨補特伽羅我執而轉,爾時容造能引之業。現證無我真實義已,雖於生死由業煩惱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業。】
所以,只要我們被「我執」引轉,便會積集能牽引我們落入生死輪回的業。不過,只要我們已現證無我真實性,雖然仍會隨宿業及煩惱輪回受生,但是卻不會造集能引致這種受生的新業。
【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譬諸強力制伏羸劣,《瑜伽師地論》作此說故。是故造集能引生死業者,謂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異生。】
正如《瑜伽師地論》所說「預流」和「一來」不會認同我執並要把它斷除,就像強者制伏弱者一般。所以,處於「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的一切異生凡夫,皆會積集能引致輪回受生(後有)的業。(世第一法,梵:laukikagra-dharma。藏:’jig rten pa’i choskyi mchog。「加行位」的「四善根位」或「四種順抉擇分」的第四者。此位為有漏智的最究竟者,世間有漏法中的第一殊勝者。此位行者依「無間定」發起上品如實智,觀能所二取空而直入「見道位」。《俱舍論》云:「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此有漏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
補充資料
四善根位為: 佛光大辭典
(一)煖位(梵 usma-gata),又作煖法,係以光明之煖性為譬喻;此位可燒除煩惱,接近見道無漏慧,而生有漏之善根,並以此位觀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及修十六行相,而生有漏之觀慧。修至此位,即使退卻而斷善根,造惡業,乃至墮入惡趣,然而終必能得聖道而入涅槃。
(二)頂位(梵 mūrdhāna),又作頂法,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於此修四諦、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亦不至於斷善根。
(三)忍位(梵 ksānti),又作忍法,為確認四諦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動搖(不動善根)之位,不再墮落惡趣。忍位有上、中、下三品之別:
(1)下忍位,修四諦十六行相。
(2)中忍位,漸次省略所緣及行相(減緣減行),最後僅留欲界苦諦之一行相,而於二剎那間修觀。該一行相,即依觀者之根機利鈍,而殘留四行相中之任一行相。
(3)上忍位,係於一剎那間觀中忍位之同一行相。至上忍位時,可得五種不生,即:1.生不生,謂不生於卵生、濕生。2.處不生,謂不生於無想天、大梵天處、北俱盧洲。3.身不生,謂不生於扇搋、半擇迦、二形。4.有不生,謂不生於欲界第八有及色界第二生。5.惑不生,謂不生見惑。若加下忍位之趣不生(不再生於惡趣),則為六種不生。
(四)世第一法位(梵 laukikāgra-dharma),又作世第一法,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與上忍位相同,觀修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於次一剎那入見道位而成為聖者。
以上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種善根,以能生見道無漏之善,而成為其根本,故稱善根;係以修慧為體,以四靜慮及未至、中間之六地為所依。〔俱舍論卷二十三、大毘婆沙論卷六、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大乘義章卷十一〕(參閱「五種不生」1175)
九品惑 [佛光大辭典]
即貪、瞋、慢、無明等四種修惑,就其粗細而分為上、中、下等九品。又作九品煩惱。總三界有欲界、四禪、四無色,共為九地。其中,欲界具有四種修惑,四禪、四無色除瞋之外尚有其餘三惑。於各地復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九地合為八十一品,稱為八十一品修惑。此通有漏、無漏二斷,凡夫亦得斷其中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聖者而言,於修道位斷欲界之前六品者為第二果,斷欲界九品者為第三果,斷盡上二界七十二品者為第四果。又每斷此一品,各有無間、解脫二道;所斷之障,於一一地中各有九品,故能對治之道亦有九,稱為九無間道、九解脫道。無學之聖者修練根時,亦有九無間、九解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九、俱舍論卷二十三〕 p14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對於「惑」的九種分類。即將貪、瞋、慢、無明等四種修惑(迷事之惑),就其粗細而分上、中、下等九品。又作九品煩惱。《俱舍論》卷二十三云(大正29‧123a)︰「失德如何各分九品﹖謂根本品有下中上,此三各分下中上別。由此,失德各分九品,謂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品。」三界總共有欲界、四禪及四無色等九地。其中,欲界具有四種修惑;四禪、四無色則除瞋之外,另有餘三惑。於各地中,此等修惑又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九地合有八十一品,稱為八十一品修惑。
又,《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九也有此說,認為此九品之惑通於有漏、無漏二斷,雖然凡聖都能斷除,但凡夫位若不能斷無色界有頂之惑,則僅止於斷下八地七十二品惑;就聖者而言,於修道位斷欲界前六品惑則證第二果,欲界九品惑全斷者證第三果,斷盡九地八十一品惑者證第四果。
此外,每斷此一品,各有無間、解脫二道。即斷煩惱所得之位為無間道,斷已而相續之所得智為解脫道。各地之障有九品,故能對治之道亦有九,稱為九無間道、九解脫道。無學聖者修練根時,亦有九無間、九解脫。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八十一;《俱舍論》卷二十四;《大乘義章》卷十七(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