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19 20:24:52| 人氣1,64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走味的咖啡(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走味的咖啡(一)

  幾天前,我和幾個高中同學上華山喝咖啡。我們聊到一個共同經驗,就是常被問到:「雲林有什麼好玩的?」「雲林有什麼特產?」我們的反應很一致,都是先遲疑一下,然後才勉強用「劍湖山」敷衍了事。於是我們四個人開始集思廣益,試著整理出一套「官方說法」,以免下一次再被問到的時候,又支支吾吾,敷衍了事。

  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才發覺其實除了劍湖山以外,還有一些選擇,像是:斗六文旦、台西的漁港風光、西螺米、西螺醬油、北港花生、北港朝天宮、虎尾的中元文化節、霹靂布袋戲等等。其實雲林不是沒有特色,只是,一般人沒有太多機會去了解,久而久之,這塊土地給人的印象就靜止在那裡了。這一兩年來,雲林的「古坑咖啡」,結合劍湖山的遊樂事業,成為稍有代表性的產業。上華山喝杯咖啡,享受午後的寧靜,雖然映入眼簾的是一整片檳榔樹,在這塊土地上,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觀光氛圍了。

  如果用咖啡來象徵雲林,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台語歌曲:「走味的咖啡」。這一個禮拜來,透過媒體,國人也應該察覺得到,這杯咖啡是真的走「味」了。

  最近一個禮拜來,鮮少登上新聞頭條的雲林縣,總算是揚眉吐氣了。雲林縣長張榮味遭檢調搜索的新聞,為雲林縣民爭取到了珍貴的媒體資源。終於,國人有機會了解雲林這塊土地上,正發生著什麼樣的事件,而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又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新聞畫面中,縣長官邸的保險箱遭怪手吊起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也因此引來「偵查不公開」的質疑。當然,接著就是縣長張榮味-「阿味仔」-的所謂「政治迫害」、「人格謀殺」之說。然而,這則新聞背後到底代表什麼?究竟雲林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扮演什麼角色?我多麼希望,這則新聞能夠繼續延燒下去,讓雲林有翻身的機會。

  縣長阿味說,這是扁政府的「政治迫害」。先不論到底是不是,檢方辦他總得有個根據,有個事件,我們得先了解一番。雲林縣林內鄉的焚化爐弊案,也許還有人有印象。鄉長坦承,收受了廠商的賄款,之後,林內鄉民試圖用「公投」罷免鄉長,最後功敗垂成。這則新聞沒有引起國人注意,實在令人遺憾。在興建焚化爐之前,林內鄉民曾經有過激烈的抗議,試圖要阻止焚化爐的動工。究竟,這座焚化爐該不該建?如果該建,林內鄉民為什麼而抗議?是「not in my back yard」的自私心態作祟嗎?如果不該建,為什麼縣府簽了合約?又為什麼,縣議會視若無睹,43個議員裡面,只有3個議員站出來,反對興建焚化爐?

  好了,現在這座焚化爐已經完成90%,究竟它要燒些什麼?是要燒垃圾?還是要燒人民的納稅錢?在縣府的預算中,土地徵收的部分編列了四億多,然而,檢方調查地主實際收到的補助只有一億多,這之間有二到三億的資金不知去向,這就是這一次檢方偵辦張榮味的主要原因。我們先繼續談,關於焚化爐本身該不該興建的問題。到底雲林縣需不需要焚化爐?很簡單,看看反對者有什麼聲音就好:

1.林內能建焚化爐嗎?距林內鄉焚化爐1.8公里處有一淨水場,頂部沒有加蓋,未來將供應包括雲林、嘉義等鄰近地區的民生用水,估計有100萬人使用這座淨水場的水。焚化爐一旦開始運作,將對水質造成嚴重影響。雲林是農業縣,水質對農作物的影響是林內鄉民所擔心的,同時,透過食物鏈,焚化爐的影響會更大。

2.雲林縣需要焚化爐嗎?數據顯示,林內這一座焚化爐預計每個月的燃燒量,大於雲林縣目前各鄉鎮的垃圾總量。然而,這一座焚化爐是以BOO方案興建,也就是民辦民營,雲林縣政府已經和焚化爐廠商簽下合約,而且一簽就是20年。也就是說,如果屆時雲林縣的垃圾總量未達合約中的量,縣政府必須跟鄰近縣市「借」垃圾,否則,就必須支付廠商不足的金額。也就因此有人擔心雲林縣的「資源回收」問題,垃圾拿去燒都不夠了,還拿去回收?再來,反對興建焚化爐的幾位民意代表也指出,雲林縣所簽下的合約中,焚燒垃圾的單價是目前各縣市中最高的,如果我沒有記錯,是1225/噸,一般縣市都在1000元以內,這也是反對焚化爐興建的一個理由。

3.一縣市一焚化爐?林內焚化爐的興建,是在環保署「一縣市一焚化爐」的政策下,由中央與地方合作促成的。有統計指出,台灣一天需要焚化的垃圾量已經小於所有焚化爐的焚燒量總和。如果透過資源回收減少垃圾量這個方向是對的,那又為什麼要繼續蓋焚化爐呢?雲林縣內有台塑企業的「第六輕油煉解廠」,就是所謂的六輕。為了回饋鄉親,台塑已經開始推行「廚餘」回收,屆時需要焚燒的垃圾會更少。實在不曉得,到時候雲林縣要去哪裡找垃圾?更不用說,一紙合約一簽20年,在我看來,「債留子孫」應該用在這裡才對。也難怪,林內的鄉親用「垃圾鄉」來自我解嘲,到時候,雲林縣收集全國的垃圾,就順理成章成為「垃圾縣」。真的這麼愛燒的話,乾脆汞污泥核廢料通通拿來雲林縣好了!

  如果說以上三點都是事實,那麼,你會想問,當初的環境評估怎麼做的?縣長是怎麼想的?縣議會是怎麼讓預算通過的?如果不是有人把這件事戳破,恐怕雲林縣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一座焚化爐裡面究竟燒些什麼。當然,如果當初參予環評的學者,參予決策的官員,審查預算的民意代表,你們認為自己的決定沒有問題,問心無愧,為什麼不站出來,站出來跟民眾解釋兩億多的預算哪裡去了?為什麼不把你的考量和思路與我們分享?今天你用一句「政治迫害」草草帶過,然後就請了十多天假說是要長期抗戰,這對你口中對你「愛戴有加」的縣民們,情何以堪?

台長: 玫瑰先生
人氣(1,645)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大豆先生
Hello玫瑰先生,我也是林內人,因為焚化爐一開始的時候我並不是很清楚,最近因為研究報告再度注意到這個論題,想請問您,您是否有90年春天的公聽會的相關資料呢?
2007-10-16 14:48:29
ohdkf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
2013-05-19 09:21:01
miss cheng
這兩天焚化爐可能要重啟環評的新聞讓我找到你的文章,真的很感謝你在2004年就關注這件事,讓我有一個思考的依據!
2016-11-01 08:41: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