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12 13:27:40| 人氣1,433|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A. 來愛伊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愛上了伊東。

講給學生聽,他們都笑我:又移情別戀了!

是啊,愛這個又愛那個的,我是不是太博愛了?
但想想,反正被愛的這些人也不會因為我同時愛他們而吵架,所以
愛來愛去的,應該沒什麼錯。






愛上伊東,最關鍵的原因是去看了「衍生的秩序」這個展覽。

這個展覽大概是我近期內看過最好看的『建築展』。
『建築展』很難展,因為展示的本尊不在此處,能夠呈現的只是那物的精神內容。所以,它顯示的結果很像是一種概念藝術,那能使人有所感觸的還必須要觀者內在自行組裝。

『建築展』通常會藉由模型、照片、文字說明等,來喚起欣賞者想像。然而,『空間經驗』的獨一無二性,卻不是靠這些東西的組成便能說明清楚的,它還需要實際類似經歷的想像才得以完成。就算如此,『建築展』能做的也只是引發想像,就像雜誌裡翻到的圖片,永遠是美麗的他方。

難得這個展覽,還加入了伊東事務所所設計的一個實質空間,讓人可以身歷其境參與創作者的空間創意。這個限制人數、必須自己拎著鞋子進去參觀的空間,也就是文宣品上畫出的那個『黃金螺線』(註)圖騰當成的地板平面圖。在這刻意漂白的挑高空間中,放映著伊東既將出現在台灣的幾個作品,夢幻的虛擬動畫,讓坐在凹凸不平地板上的我們,沈浸在空間迷幻的溫水中,心神蕩漾~情緒蕩漾~






這個展覽讓我對伊東的建築看法完全改觀。

其實應該更坦白的說,我根本從來『不懂』他的建築、他的哲學。透過這次的展覽參觀,我才有機會可以把他創作的概念給整合起來,我才真正聽懂他建築裡說的話。

沒錯!我之前從沒聽懂伊東的話。


ITO說:「我和其他建築師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從不去營造自己特定的風格。」這句話不僅說明了伊東自己的創作,也狠狠地點出我觀察建築的盲點:我是形式主義者!

『形式主義』基本上沒什麼問題,所有對美對藝術有興趣的人都無法避免這個迷人的陷阱:依賴『形式』做價值判斷。黑格爾說「藝術乃精神的造型活動」,而造型活動就是指創造形式,藝術依賴形式才得以傳遞其精神。任何一位藝術大家的創作,都幾乎有清晰可辨識的『形式』,他們透過形式的開創,為人類走出一條『可見』的美好道路。

可是這位藝術家,偏偏如此反骨,偏偏不走歷來前人的道路,他堅持的某些理想原則,卻是能超越『形式』的!這一點,完全翻轉了我一直以來對藝術的看法,不禁心中升起敬佩之意……


伊東豐雄在這場展覽道出當代建築至為關鍵的一段話:
「建築是將「秩序」予以型態化而來,相對於不斷變化的自然與社會,利用純粹幾何學將安定的、不動的秩序加以轉化為建築;而今為了解決地球環境的問題,勢必藉由與自然更親密的關係來予以秩序化。因此,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東西,以更複雜的、能呼應成長變化的、流動的秩序,加以轉化為建築。」

這一段話讓我不僅完全讀懂他個人的建築思想,也開啟我對現今建築趨勢的一種審視角度。

果然,又是一位大師!














真高興,又有一位大師可以來愛!







P.S.:
1. 展覽在北美館,快結束了,沒看要趕快!

2.關於『黃金螺線』的文章「撿毬果」: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oti518/3/1287910738/20070606143732/

3.關於展覽內容的影片:
http://www.tfam.museum/12_OnlineMedia/Default.aspx?PKID=1&Type=35#

4.Archi寫過來自這個展覽所引出的詩性思考: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erngarden/3/1304372736/20080309000739/





台長: river old
人氣(1,433)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玩建築 |
此分類下一篇:一同B.伊東
此分類上一篇:光的遊戲屋

Archi
對啊~
建築好好玩班的老的小的都該去看~~
我已去過兩次
第二次去時又發現他為什麼用13根柱子的思考
又擔心起台中大都會歌劇院蓋不蓋得起來
建築是什麼的這件事
又在我腦中盤旋著....??
版主又在北美館偷拍齁~
但你沒拍成脫鞋進去的展間
那真的是夏日小睡的地方
沒有比在那建築實體地版及幻燈片下的光影中
與人觸膝討論或靠在角落打個小盹
還要美的事~ 空靈呢~~

別忘了
上去三樓看看島嶼的漂流特展
那淒豔的霓虹加複合媒材的作品
正出自零下幾度C~楊林之手
Oops, 我是看不懂啦~
但, 它是件驚奇!
2008-05-12 20:51:31
版主回應
原來那個打盹的就是你,
果然,美得空靈呢~

哈~~
2008-05-19 18:03:41
小嘴
嗯嗯 我去看過兩次 第一次是一個人慢慢看 第二次是跟同學一起更加慢的邊討論邊看 學到很多,是個成功的展覽,訊息都有傳遞到....只是說明面板的順序讓我有點不習慣.....
2008-05-15 12:42:40
版主回應
小嘴真是認真!
可以和同好邊看邊討論是最佳的學習方法,
也是最幸福的獲得。
2008-05-19 18:05:53
伊人
很幸運昨天有機會到台北去看伊東,看到早年工作室才三個人的組織編制,一二十年過去了,整個伊東團隊增加到六七十人,從小巧的建築物到公共設施,我自己蠻喜歡伊東&quot有機式&quot的風格^^
2008-05-16 10:42:09
版主回應
有機,這個形容真好!
2008-05-19 18:07:02
幸蓉
老師
我怎沒看到 你說要脫鞋進去地方

我去看了 但看不出個所以然
覺得展示的方式 並沒有很大的新意
也許 是我沒看到重點 更沒看到門道


昨天
經過老師的介紹之後
我 有一種領悟
對 伊東這個人
整個被吸引

讓我想到 路易. 康

他們對建築的精神是不太相同的
但 在對 實踐 這件事是相同的
伊東更甚

上課中 所產生的一些想法
如果 我整理出來了
再和老師分享

很棒的領悟
謝謝老師啊!!
有你這個老師 真的很棒啊!!
2008-05-16 21:41:59
版主回應
你的領悟力超高,
你一定可以寫出有深度有內涵,
又無比浪漫兼具的論文。

能在不同領域裡穿梭,
就像伊東同時是建築家,也是文學家一般,
藉著不同角色的思辯印證,
真理就在不遠處
等你。
2008-05-19 18:16:53
唐寥音
我也不認識ITO,不過讓我聯想到Zaha Hadid,沒有style的style!
2008-05-26 05:25: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