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24 23:12:09| 人氣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H】集體書寫創作的另類嘗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代演變至今,對於內容產業來說,如何凸顯和強調書寫者和其產品的個別特色,以便在市場上勝出,幾乎成為必然的產製規範之一,反其道而行地強調共同合作並削弱個人色彩的書寫創作的書寫創作型態,或許可以說是末流中的末流,也讓人很難想出其在競爭市場上得以生存的理由。

同樣地,對於受傳統法學教育薰陶的法律人來說,書寫常是創作的開端,而創作則必須仰賴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保護,才能賦予創作者適當的經濟誘因,進而鼓勵更多的創作出現,幾乎是不變的法則;至於集體書寫的創作模式,所涉及者通常則是其智慧財產權應該如何分配的問題。訴諸集體書寫所成的創作,倘若完全不訴諸經濟誘因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幾乎是不可想像的法律圖像。但不可想像並不代表不可能出現,讓我們稍微調整思考角度,想想下面這些故事的法律和文化意涵。

上述傳統法律思維是否毫無轉圜改變的餘地,近年來在科技和法律相接軌的領域裡逐漸遭到挑戰,在網際網路傳統的共享哲學影響下,不少人轉而以「知識共享」的理念,來訴說集體書寫和創作的另類可能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開放式課程」計畫,希望對全世界的教師、學生和自學者提供免費、可搜尋的MIT教材,在全世界吸引了許多國家不同語言的志工加入自願免費教材內容翻譯的行列;同樣地,Creative Commons(參見http://creativecommons.org)推出之後,以類似的方式吸引了全球各地支持開放共享的著作權授權理念者不斷加入,結盟成為iCommons,自願扮演推廣者的角色。

這類訴諸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理想和精神,嘗試透過網路社群和網路技術的力量,讓更多人得以分享知識的集體合作模式,可能是高度仰賴智慧財產權法制為生者多少必須擔心的發展趨勢,但也可能是另一種新興法律契約型態的出現契機,或者,這是知識累積、分享甚至創造獲利的新模式,亦未可知,對於這股趨勢的興起以及在網路社群裡獲得不少共鳴的現象,許多人依然不以為意,妳(你)的看法又是如何呢?妳(你)準備好迎接這種新興的集體書寫創作模式了嗎?

最近另一個引人側目的新發展,是Creative Commons的創始人Lawrence Lessig(現為Stanford大學法學院教授),決定以他在一九九九年出版的網路法律名著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中譯本書名為「網路自由與法律」)一書做為實驗對象,利用所謂wiki technology,邀請所有網友加入更新這本書內容的行列,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交由原出版者出版該書第二版,暫時訂名為Code v.2,至於所有稿費和版稅收入,則全數捐給Creative Commons這個公益組織。Lessig是個長期推廣知識共享觀念的美國公法學者,願意捐出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做為實驗品,固然不太令人驚訝,其實驗結果將是如何,也令人期待。

不過,姑且不管此一實驗的結果是成是敗,我們更該細細思索的問題或許是:網路科技的發展,的確已經走到了「共同創作」模式成熟可行的時刻,在wiki所建構起來的種種平台上(Lessig所選擇的是Jotspot這個平台)上,或許我們將看到的景象,是網路社群集體出力將內容和技術兩者都創作補充得更好更完善的結果。在wiki這種以共同創作為預設環境的網站上,每個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網站上的頁面資料,這個聽起來有點瘋狂的創作想法,如何在wiki 「版本控制」和「權限管理」等功能的輔助下,充分發揮人性本善的合作精神,並且克服人性中可能潛藏的惡念和破壞慾可能帶來的破壞,想必相當值得觀察。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同Lessig自己所說的,在Code出版五年之後的今天,無論是現實世界裡的法律發展趨勢,或者是技術進步狀況,都已經走到了這本書的內容應該進行修正的時候了,而利用這本書的作者所強調的「程式碼」(Code)力量,來進行本書內容的集體修正工作,或許正是檢驗本書核心理念的最佳試驗。並且,除了可能從整個過程中驗證集體創作和程式碼力量的優勢之外,還能找出集體創作和程式碼主導的環境,有哪些弱點依然有待克服,這或許還會是個意外收穫之旅。

從wiki technology的技術特性來看,用做讀書會、寫書、翻譯、資料整理、問題整理等等本來就非常適合一群人一起做的工作,甚至有人用wiki寫百科全書,都是不令人吃驚的事情,而wiki technology還可以衍生出多少應用型態,或許仍然是一片有待挖掘的寶地。無論如何,wiki這類科技的確促成了既簡單又快速的集體書寫方式,wiki的確使得內容每分每秒都在成長的夢想得以成真,但更是挑戰了「文章是自己的好」或者「敝帚自珍」這種封閉式的創作心態。面對這個有點另類的創作模式,妳(你),準備好敞開心胸迎接這個有點另類的時代了嗎?



iThome 劉靜怡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律組專任副教授

台長: Nana~
人氣(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