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目前臺灣石雕乃至石獅風格之研究,多將臺灣傳統漢人匠群視同一個單元為論述基調,較少談及地域風格或匠藝特色等歧異,對於不同材質及文脈對石雕(以及石獅)造型之影響著墨亦較少。
此外關於石雕匠師之研究,受限日治以前年代久遠、傳統重道輕器思維及老匠人凋零等因素,可徵之石匠資料多集中於日治以後,而難以溯及既往;其中並以晚近在臺影響最鉅、分佈最廣、資料最豐之惠安石匠群最受矚目。惟日治後在臺活躍之惠安石匠群是否能完整代表臺灣漢人傳統石雕?此外別無其他匠群?(有的話又為唐山?本土?河洛?客家?……)
這些疑惑多無法就目前石雕及匠師之研究窺知,故筆者希冀藉由大量的田野工作,以現存石雕文物為切入點,嘗試追溯「物」的背後所承載的歷史、社會、經濟、民俗和藝術之脈絡關係,期能解答其中之一二。
就田野所見,有一系統之石獅自清代以降即流傳於臺灣,惜現亦已無相關匠藝可資徵詢(筆者嘗訪問過幾位石雕司傅,然皆無法指認;況且每個匠師都有其師承、來歷、時空環境(以及侷限),不可能事事皆知。又有些分類名目都是拿筆的搞出來的,匠師哪管那麼多?)
此類石獅據相關文獻介紹,屬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島一帶的「嶺南獅」,此外尚有「廣東獅」、「潮州獅」等稱呼。其分佈的區域很大的程度上與臺灣客家民系原鄉的分佈相重疊,那麼在臺灣的此類石獅是否可以如同臺灣舞獅一般,可從中獨立出一門臺灣「客家獅」呢?
首先要釐清的是,此類石獅於大陸之分布地,除客家外,尚包含閩南、潮汕、廣東等不同民系。如該獅的重點集散地潮州,雖地屬廣東,但在語言、文化上卻與閩南、閩西相近。而汀州雖屬福建,卻因東以博平嶺與漳江流域為界,西以五夷山與贛江流域為界,北方亦有高山險阻,對外聯絡主以南向之韓江流域通達嘉應州及潮州之故,在文化上也多與嘉應州、潮州相親近。新莊廣福宮主祀三山國王,門前安山岩石獅為清乾隆45年間客屬住民奉獻
加上處處為客處處家的客家民系,在頻繁的流動遷徙,以及生存的夾縫中發衍出眾多面貌,有北客、南客、漳州客、福佬客,甚至是平埔客、客福佬、客平埔等,其內容一直是森然且流動的,也因此一直以來便缺乏一可通融涵括所有臺灣「客家」具體樣貌之單一論述。如就筆者田野所見,主要為臺灣客家民系所信奉之廟宇,如新莊廣福宮、彰化定光佛寺、大埤太和街三山國王廟等石獅造型確實都具嶺南獅之特色。然並非所有的臺灣客家聚落中的石獅雕刻皆如是(如桃竹苗客家地區之石獅即別具面目)。雲林大埤三山國王廟砂岩嶺南石獅
埔里醒靈寺砂岩嶺南獅傳為清光緒臺灣鎮總兵吳光亮(傳為客屬)興建之埔裏社廳衙門舊物,日治時充作能高神社狛犬
故此系統之石獅,筆者仍以「嶺南獅」代稱。然透過其分佈情形,有時亦可提供了我們與之相關的漳南、客家、潮州等民系或匠群活動資訊的參考。(臺灣嶺南獅之分布地多漳籍移民或福佬客,或在清代曾經有客籍住民)
嶺南獅在臺流傳的時間為清代至日治初,清中末時有與閩南系統相混淆之現象,至今已完全消逝。其造型渾圓,耳大如蒲扇般,鼻短圓順,尾巴如蕉葉般捲集,毛髮長而密集,嘴下有長鬚,頭部和腦部多裝飾刻線,故顯得老健含蓄,溫婉可愛。
新莊廣福宮母獅造型渾圓厚實含蓄老健
新莊廣福宮石作亦多渾圓厚實,與一般習見之風格殊異
在臺灣的嶺南獅材質十之八九皆砂岩。推測理由有三:(1)其分佈地多村郊丘陵,舊時交通不便,故多就地取材,得用且用。(2)經濟因素。(3)舊時臺灣民系之分別特別明顯,常有因齟齬小忿而釀成集體械鬥之慘事,而臺灣早先建築的上選石材多來自於閩南泉州,漳南、粵東及客家先民或因語言、民系的差異而有所阻隔,故少見用。臺灣嶺南獅材質多砂岩,極易風化彰化雲林嘉義台南一帶客籍住民多已消失隱形,圖為雲林大埤三山國王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