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23 06:54:44| 人氣66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預防性防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啥「預防性防禦」?不就是「預防性攻擊」或「先發制人」的宣傳戰用語!

這有啥好奇怪的?各國不都自稱國「防」部,有人會叫國「攻」部的嗎?

難怪老二(比如前評俄國對《車臣跨世紀的反恐戰爭》)、三(比如中國對疆/藏獨)們,會學老大也來個「預防性防禦」。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1227417/20081120070039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9292868/2007062506522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5810499/2008041307121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6819906/20080510062858/


《預防性防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導讀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兩位很特殊的作者寫的一本很特殊的書,一部篇幅不大、分量卻相當重的國際政治和戰略學作品。
    這裏講的“特殊”,第一層含義是說兩位作者有非同尋常的身份。A.卡特博士,物理學家出身,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國際軍控事務和“預防性預防”的高級研究項目的主持人,前些年曾任助理國防部長(主管冷戰後的俄羅斯裁軍事務)、白宮負責朝鮮半島事務總協調人的高級顧問等要職。W.佩裏博士,數學家出身,做過投資銀行家和斯坦福大學教授,主持過許多重要的軍事發展和軍備控制項目,曾任裏根政府時期的國防部副部長和(一段時期)克林頓政府的國防部長,現爲美國政府涉朝事務總協調人。
    特殊性的第二層意思是,兩位作者在任職期間與中國交往甚多,尤其與我軍方有過各種各樣的廣泛接觸,十分了解我們的想法和實力(包括弱點)。尤其是佩裏先生,他不僅在1980年率領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美國軍事代表團訪問了我國,而且,在90年代中期由李登輝訪美引發的臺灣海峽危機期間,正是佩裏先生直接下令派遣兩艘航空母艦的編隊到臺海兩岸對峙的附近海面“遊弋”。近兩三年中,已不擔任國防部長但仍兼其他“敏感職務”的佩裏先生曾多次來華,不僅與我軍所有最高層領導人有過會晤,也同中國國際政治和戰略學界進行過多次所謂“第二軌”的對話。在我的印象裏,與某些美國人慣有的狂妄自大做法不同,至少看上去佩裏先生顯得儒雅和長于溝通。特別要指出的是,佩裏先生在《預防性防禦》裏專辟一章,講他任上發生的臺海危機和美方“應對”,以及近期他和卡特博士同中國有關方面交往的感受。了解一下佩裏部長當時的動機和想法,包括他對我方做法及決心的評估,是有必要的。
    最特殊之處也許在于,雖然兩位作者現在均已不擔任國防部的具體職務,卻仍以“高級專家”或“特別顧問”的半官方半民間身份,直接被美最高決策層委以有關東亞事務的重任。他們在書中仔細介紹了自己近年來主筆寫成或參與起草的某些基本戰略概念(如作爲美國新安全戰略的“預防性防禦”範疇)和某些綱領性文件(如“北約-俄羅斯關系”的基礎文件、美國在後冷戰時期“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技術擴散”的原則、美國未來對朝關系的設想)。對關心國際戰略問題的中國讀者而言,上述情形自然使這本書不同于一般的學術著作(例如兩位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內森教授和羅斯教授合著的《長城與空城計》、亨廷頓教授的《文明沖突論》),也多少有別于美前國務卿基辛格的《大外交》或前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因爲後者屬于已卸任的政府要員的個人觀點。我相信,這本薄啊的書字裏行間反映出的“權威性”與“當下性”,是它將備受關注的主要原因。
    以《預防性防禦:一項美國新安全戰略》命名的這本書,用兩位作者的話說,講的是在蘇聯解體、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冷戰“結束以後,美國必須面對的有別于以往的若幹”全球性危險“或”重大安全威脅“,和爲防備這些”威脅“而制定的”21世紀美國國家防禦戰略“。在二戰結束到蘇聯解體的四十余年間,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目標十分明確,即”遏制蘇聯在世界任何地方的擴張“。到90年代初,美國人相信,這種危險已經消除,至少很難感受到來自同一方向的”迫在眉睫、清晰無誤的威脅“。
然而,經過最近十年的發展與磨合,又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麻煩。作者把冷戰後時期美國安全面臨的”新威脅“或”主要危險“,按嚴重性和範圍大小分成三等。較小的威脅是在某些偏遠地方(如索馬裏、盧旺達和海地)發生的戰亂,其次是重大的地區性威脅(如”伊拉克對波斯灣的威脅或朝鮮對韓國的威脅“)。危及美國全球利益的頭等威脅有五個,它們是:俄羅斯有可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那樣陷入混亂和孤立,走上侵略的道路”;“俄羅斯及其他從前蘇聯分裂出去的國家有可能喪失對前蘇聯核武器的控制”;“中國有可能走向敵對,而不是在國際體系中以合作的精神發揮作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有可能擴散,對美國構成直接的軍事威脅”;“美國境內有可能發生其規模和能量前所未有的'災難性恐怖主義活動'”。 

美軍新出報告突出預防性打擊比"先發制人"還危險06年03月30日
 
  在“先發制人”手段尚受到國際社會質疑的情況下,美國防部近日公布了《打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軍事戰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具體規劃出美軍如何采用“預防性打擊”策略,在未來打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防擴散方面所采取的方法。

  提出四大軍事戰略目標

  從內容來看,報告明確提出三大支柱性政策,即反擴散,不擴散,後果管理。報告重點強調了美軍打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方面的四大軍事戰略目標,這四個目標是相互關聯的,最終目標是防止美國及其盟友免遭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攻擊。這四個目標分別是:如果敵人具有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能力,並威脅使用它,美軍必須遏制並戰勝敵人的這一企圖;如果敵人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目標進行打擊,美軍必須進行有效的防禦,並迅速作出反應,從打擊中恢複過來;爲降低美國遭受打擊的危險,美軍必須減少、摧毀或者轉換對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項目;對于現實和潛在敵人企圖獲得或者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軍必須阻止或使其喪失這一能力。其中,前兩個目標屬于反擴散層面,後兩個目標屬于不擴散層面,後果管理貫穿于第二個目標之中。

  規劃八項具體作戰行動

  爲實現四個目標,報告具體規劃了美軍可采取的八項作戰行動。
  一、進攻性作戰行動。這一行動允許使用常規和核武器以及信息戰等作戰樣式,來戰勝或者遏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進攻性作戰行動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並且不受作戰規模的限制。二、根除性作戰行動。
  在敵對或不確定的環境下系統地破壞或者摧毀敵人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項目。三、攔截性作戰行動。美軍必須隨時做好攔截行動的准備,不管此攔截行動是否得到對方允許。四、積極防禦。用導彈防禦、特種作戰等行動來應對各種以常規或非常規方式投送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采用各種手段來戰勝敵人。五、被動防禦。降低或者消除美國弱點,最大限度地減少美國一旦遭到攻擊可能帶來的損害。六、後果管理。一旦美國遭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擊,美軍將迅速參與政府組織的各種危機管理工作,協助國內恢複社會秩序。七、安全合作與夥伴活動。該項活動就是要美軍努力爭取國際盟友。八、降低威脅合作。在其他國家同意前提下,針對該國現存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項目,協助采取安全保護措施,或者將這些項目減少、拆除或移作他用。

  預示美將采取更具進攻性的軍事態勢

  分析人士指出,自“9?11”事件以來,美政府認爲,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尤其是兩者的結合是對美國最大現實威脅。從美軍爲打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擬采取的行動分析,無論是進攻性行動、根除性行動還是攔截性行動,都預示著美軍可能將采取“預防性打擊”策略。預防性打擊是指在沒有面臨切實威脅,僅出現一方判斷的“威脅苗頭“的情況下,使用軍事手段進行打擊,以防止“威脅”發展。而“先發制人”戰略是指在面臨明確威脅的情況下,發動軍事打擊。西方軍事專家普遍認爲,“預防性打擊”要比“先發制人”打擊更加危險,這也是許多人反對伊拉克戰爭的理由,認爲推翻薩達姆政權是一種預防性的,而不是“先發制人”的。“預防性打擊”策略將使美國使用軍事手段更具有隨意性,對世界安全的破壞程度更大。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明確授權美軍可使用核武器來實施作戰行動,這更加降低了美國的核門檻。該報告的出臺,增加了美國動用軍事手段解決國際事務的可能性,也給朝核問題與伊朗核問題的和平解決蒙上了一層陰影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51730.html

美國緣何執著于“先發制人”

    新華網華盛頓06年3月16日電(記者楊晴川)美國總統布什16日發布了就任以來的第二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勾畫出美國政府當前國家安全、外交、軍事和經濟等政策的總體輪廓。這份報告最爲引人注目之處,莫過于對“先發制人”軍事打擊戰略的肯定和再次強調。
    布什在報告中說,盡管外交是美國阻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威脅的首選手段,但如有必要,即使是在敵方發動攻擊的時間和地點尚未清楚的情況下,美國也不能排除對敵人采取“先發制人”軍事打擊的選擇。他說,由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極具破壞性,美國決不能坐等嚴重的威脅成爲事實。因此“先發制人”戰略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中的地位沒有改變。 
    “先發制人”成爲美國的一項既定政策,首見于布什2002年發表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是“9?11”事件後美國作出的重大戰略調整。它正式宣告美國此前奉行了幾十年的“威懾”和“遏制”戰略發生徹底改變,將在全球範圍內主動攻擊恐怖組織和敵對國家。伊拉克戰爭成爲這一戰略的具體運用。
    然而,伊拉克戰爭的實踐證明,“先發制人”戰略下發動的這場戰爭,正遭到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的反對。美國自稱,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兩個核心理由是薩達姆政權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與恐怖組織有染,損害美國的利益。因此,美國要在薩達姆政權尚未對美構成實質性威脅之前先將其解決。但時至今日,美國既未在伊拉克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未發現薩達姆政權與恐怖組織有染的有力證據。
    在美國國內,早有人對“先發制人”戰略提出質疑,更對布什對這一戰略如此“執著”感到不解。分析人士認爲,其中有內政和外交兩個方面的原因。最近以來,布什的支持率一路走低,他的伊拉克政策也日益受到懷疑。據最新蓋洛普民調結果顯示,布什支持率跌至36%,創曆史新低,而67%的人認爲他對伊拉克沒有明確的長遠規劃。據美國媒體報道,白宮顧問班子針對這一局面的對策是加大對布什的伊拉克政策的宣傳力度,力圖強化他的“強硬”形象。近來布什一系列的公開講話都在堅持其原有的對伊政策,強調主動出擊,直到取得徹底勝利。
    在外交方面,布什再次強調“先發制人”含有對伊朗等國的明顯威懾意味。今年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伊朗稱爲美國可能面臨的來自單個國家的最嚴峻挑戰。布什稱,在阻止伊朗研制核武器方面,如果要避免軍事沖突,外交努力就必須成功。與“先發制人”聯系起來,此話的威脅意味十分明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哈德利則說,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朝鮮。
    從根本上說,“先發制人”戰略反映了美國長期一貫的國家安全觀,是爲了維護美國的戰略地位和既得利益。美國安全戰略的核心一直是維護其超級大國地位,建立符合這一目標的國際體系。在實施層面上,具體表現爲在軍事上保持絕對優勢,在政治上推行美國價值觀,在經濟上鼓吹自由貿易體系。
    布什在今年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說得很明白:目前美國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孤立退卻的“畏懼之路”,二是主動出擊的“自信之路”。他宣稱,美國要主動到國外去打擊恐怖分子,而不是坐在家中等其上門;美國要塑造世界,而不是被世界塑造;要主動影響國際局勢,而不是被其影響。爲此,美國要建立一支“無與倫比”的軍事力量。
    在輿論壓力之下,今年的報告也對國家安全戰略進行了一些修正和調整:不再突出單邊主義,更加強調盟友的作用,通過多邊渠道解決一些國際問題;增加了應對經濟全球化等新內容。盡管如此,報告字裏行間仍透露了美國對“先發制人”戰略的“執著”,報告仍然充滿了咄咄逼人的火藥味。(完)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3/17/content_4313076.htm

美學者籲 對中採預防性軍事行動

【大紀元06年11月14日訊】〔自由時報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根據美國近來情報顯示,中國已加速攻台準備工作,除了把八百枚飛彈對準台灣之外,更針對美國在全球及台灣國防設施發動電腦攻擊,並增加相關情蒐與間諜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正持續加速軍隊現代化、改善核武能力,並成立一支快速攻擊部隊。中國上個月更疑似利用陸基雷射武器攻擊美國通訊衛星,中國這些舉動,已加深美軍高層官員疑慮,認為中國正打算與美國及其太平洋地區盟國公開對決。

中國已是美「迫切的威脅」

華府智庫安全政策中心資深東亞研究員史戴柯貝克12日在Monsters and Critics.com網站上為文指出,由於北韓核武計畫導致東北亞安全情勢不明,布什政府將極力避免台海緊張對峙局面升高,因此在未來數月中,華府能否採取巧妙政治操作、強勢領導作風及明快決定,將對台海局勢產生關鍵性影響。但華府同時也必須採取某些預防性軍事行動,以嚇阻北京不要輕言在西太平洋地區與美國對抗。
史戴柯貝克認為,布什政府首先必須說服盟邦、美國大眾及美國政府本身,由中國在上海附近興建龐大地下碉堡到發展攻擊性核武等多項證據均可證明,中國已成為美國在全球利益及世界和平的「明確且迫切」威脅。
其次,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態勢應持續增強,而且還應再加派另一艘航空母艦、兩棲登陸船、長程轟炸機、攻擊潛艦及戰機等至太平洋艦隊。美軍目前位於關島、日本及夏威夷等地的戰略資產,也應再加上陸基防空連及海基的神盾級戰艦,製造出「多層防禦傘」,以防禦中國侵略行動。
第三,在與中國爆發任何衝突的前幾個小時內,美軍部隊不僅必須擋住中國的攻擊,更必須立刻組織有效的反擊行動,將軍力集中在多個地點,好消滅任何立即性或潛在性威脅。為達此目標,部署在亞洲及西太平洋各地的美軍部隊,應具有快速集結的能力,讓中國新成立的戰鬥部隊很難發動任何攻擊行動。

採集體防禦策略 確保台灣安全

史戴柯貝克指出,中國逐漸相信其有能力對台灣發動閃電式攻擊,並迅速佔領台灣,且迫使華府因代價過大而放棄防衛及奪回台灣。但如果美國調整部隊軍力、促進軍力多元化及改善快速攻擊能力,美軍對中國仍能保有戰略優勢,讓中國軍方不敢發動先制攻擊。同時在亞洲盟國協助下,美國必須採取新的集體防禦策略來確保台灣的主權獨立。
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無疑地仍能繼續維持一段時間,美中此時在太平洋地區爆發任何衝突,都會終結北京企圖爭取全球影響力與強權地位的野心。更糟的是,中國若在軍事上大敗給美國,必將引發中國內戰,結束共黨獨裁政權。華府能否忍受台灣遭中共控制,或是否會協助台灣抵擋中國入侵?結果很快就會見分曉。

封鎖解放軍潛艦 美須區域聯防

中國傳統動力潛艦在沖繩海域前進接觸美國航母戰鬥群,而且是直到這艘潛艦上浮後才被發現,這項跡象顯示,經過多年的試探與鑽研後,中國解放軍潛艦部隊已找到突破美軍航母戰鬥群的戰法,讓老共找到突進第二島鏈的捷徑,也顯示出美國航母戰鬥群反潛作戰網路陳腐不堪,必須與友邦反潛網路做更大程度的合作與整合,才能有效封鎖中國解放軍潛艦部隊。

中國加強軍備 美軍小看實力

經過連續數年的天價國防預算激增、外購新式潛艦服役後,中國解放軍的潛艦部隊,其戰力已遠非昔日可比,目前潛艦的總數高居世界第三,各型潛艦合計達七十餘艘,以其發展計畫觀察,未來其性能較佳的潛艦可達四十餘艘,其中,明級、宋級、K級(基洛級 )等傳統動力潛艦,以及新型核子動力潛艦,不僅成為犯台主力,更是抗擊「外軍」的主力部隊。
這種發展態勢與十年前大不相同。當時解放軍潛艦數量雖多,但多為老舊R級潛艦,在水下行進時噪音極大,非常容易被偵測出來,也正因如此,老共潛艦的運動範圍根本不敢超出第一島鏈海域,而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七艦隊 )更把共軍的潛艦當做獵物,大玩偵潛、獵潛遊戲。

反潛補漏 美應加強友邦合作

隨著中國開放經濟,吸取國際資金並投注國防建設後,共軍潛艦部隊在素質上獲得大幅提升,也不斷嚐試走出第一島鏈海域,更試圖以單艦突破的方式,在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的廣大海域,大膽的進行與美軍航母戰鬥群之間的追逐戰,以從屢次失敗經驗中,建立起全新的戰法模式。
以美軍航母戰鬥群的編制與戰力而言,偵潛、反潛、獵潛的戰力,應該是舉世之冠,但以往極少有那一國敢於挑戰美國的海軍戰力權威,在長此以往的老大心態下,的確容易被找出疏漏之處,另一個可能產生漏洞的地方,在於美軍單向的掌握反潛資訊,未能與區域內的友邦充分且即時分享,因此更容易造成反潛作戰網路遭到突穿,未來若要修補漏洞,包括台灣在內的友邦,相信是美方應該充分合作的對象之一,才能建立起完整的反潛體系。
http://news.epochtimes.com/b5/6/11/14/n1520674.htm

中國策2005:中國應構建預防性防務戰略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曹枚報道 如果美國世貿雙塔的倒下在中國人的記憶裏已經慢慢模糊,相信9月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爲美聯社12月21日評出的2004年世界十大新聞之一)中驚恐奔逃的孩童、數百個墓碑前的玫瑰和幸存者遲滯的目光還讓人印象深刻——我國是世界多民族大國中唯一至今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恐怖襲擊的國家。這說明了我國外交政策和民族政策的正確與工作的得力,預防有方。
  當美國政府正在謀求追加幾百億美元的預算,以保障其在阿富汗、伊拉克執行“反恐”任務的軍隊和其所在地時,我國在此前的阿富汗戰爭期間成功封鎖了中阿、中巴邊界,並于今年8月和巴基斯坦在邊境地區進行軍事演習。這些措施都有效地遏止了國際恐怖主義向中國境內轉移。
  2004年,全球不時傳出恐怖主義分子將在海上發起襲擊的消息。而同期,中國已越升爲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其他衆多能源、原材料的進口國,也將成爲第二大外貿國。保障中國海上通道安全迫在眉睫。于是,我們在2004年看到了諸多與外軍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來自德國海德堡國際沖突研究所的“2004年沖突晴雨表”表明,全球國家間戰爭數量大幅下降,從2003年的13場降爲2004年的3場。沒有明確的敵國對手,世界並不因此安寧。居安思危是中國的古訓,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是疲于奔命的笨辦法。我們傳統的國防觀念需要有新的概念補充,必須構築防範安全威脅的成熟機制。而這個機制的核心字眼應該是:預防。

  針對中國而起的思想

  “今天中國正在崛起爲一個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大國,從而與其他太平洋大國,尤其是與美國和日本發生了並將繼續發生利害沖突。我們認爲,中國的崛起對美國的安全構成特別的威脅,但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機會。美國要從預防性防務的角度處理美中關系,促其爲加強亞太地區的穩定發揮作用,而不是演變爲軍事沖突。”這是前美國助理國防部長艾什頓?卡特和前國防部長威廉姆?佩裏在其合著的《預防性防務:一項美國新安全戰略》一書中的一斷話。雖說他們所提倡的預防性防務戰略原本有針對中國一國的意圖,但是“師夷長計以制夷”也是中華民族所長,其思想對我大有可用之處。
  預防性防務是冷戰後美國提出的一種戰略指導思想,它把預防作爲軍事戰略的組成要素,與威懾和實戰並列,並置于前兩者之前。這體現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它使美國對軍事力量的運用從危機和戰時擴展到和平時期。在此之前的上世紀80年代,美國陸軍中將、原陸軍軍事學院院長小德威特?史密斯就曾指出:“今天,以絕對戰爭或總體戰爲基礎的戰略不是現代戰略,現代戰略是涉及在和平與戰爭條件下以及之間一切含糊不清條件下的軍隊的使用。它涉及使用軍隊防止沖突,不能防止時就使用軍隊控制沖突,不能控制時,才使用軍隊消除戰爭。”這可以說是預防性防務的先聲。
  當然,預防性防務思想的出現也可以歸結爲美國對20世紀以來在戰爭與和平問題方面的教訓和經驗的總結。在一戰和二戰中,美國以巨大代價後發制人,通過實戰方式解決了與德、日之間已白熱化的矛盾;冷戰期間,美國以威懾爲重點的軍事戰略也耗資巨大。

  中國需有“幾盎司”預防?

  美國預防性防務強調對事態發展全過程的控制,對國際事務的發展進行深層次的和動態的幹預,爭取把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潛在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或把危機控制在低水平。
  回顧過去10余年期間,加速發展的全球化進程使國際安全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爲過去地區性的恐怖活動提供了在全球甚至在敵方心髒制造重大事端的機遇。
  但是,各國的安全觀明顯滯後。因冷戰的慣性思維,各國大多各掃門前雪,並專注于防範傳統的威脅。即便預防性防務的“發源地”美國也沒能阻止“9?11”事件的發生:世貿大廈第二次被撞時,已起飛10分鍾的美國戰鬥機距離出事地點還有114公裏。隨後一系列恐怖事件在世界範圍內相繼發生。
  美國軍事理論家維爾納?鮑溫斯早在1994年發表的著作中就指出:“一盎司的預防,要比一噸的事後幹預強得多。”這顯示,美國並沒有付出足夠的“盎司”。同時,也可以看出,預防性防務的實施並不簡單,需要多方面的協同落實。

  《孫子》不排斥預防性防務

  隨著2002年美國提出“先發制人”的反恐原則。防禦變成了進攻。預防性防務突破了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的傳統軍事戰略的內涵,使軍事力量的非戰爭運用在軍事鬥爭中所占地位上升,成爲一種經常性的幹涉手段。預防性防務思想似含有中國古代軍事家孫子兵法的某些成分,其主旨與《孫子兵法》中所提倡的“古之所謂善戰者,勝于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是完全一致的。
  預防性防務的確立,使冷戰後的美國軍事戰略兼顧平時、危機與戰時,強調各條戰線各種力量在統一的目標和統一的計劃下協調一致。由于預防性防務的固有特點,冷戰後的美國軍事戰略在其表現形式上有了很大變化。它成爲一種使用軍事力量在內的整體力量,對事態進行多維(以軍事和非軍事的綜合力量、以靈活的方式)、全程(平時-危機-戰時-戰後)動態控制的戰略,其目標不僅是戰勝對手,而且主要是左右和控制國際安全形勢(小至地區危機,大至國際戰略格局)的發展變化,使之符合美國的利益。
  舉例來說,防範以核武器爲主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是美國預防性防務的三方面內容之一。在國際恐怖主義分子積極謀求核武器時,美國能源部即投入4.5億美元購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濃縮鈾。
  預防性防務有針對潛在敵對性大國的一面,如卡特和佩裏一再強調的“中國的崛起是美國以西發生的最重要的地緣戰略變化”。但我們在反對美國以預防爲借口實施新幹涉主義的同時,並沒有必要全面否定或反對預防性防務思想。如今,其相關思想與實踐,已爲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經驗與教訓。積極汲取其精華將有助于使我們對新世紀的安全問題有更寬的視野和更深入的思考。【作者】南京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翟曉敏
http://mil.news.sina.com.cn/2004-12-27/1152254066.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66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軍書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冷戰後的美國軍事戰略》
此分類上一篇:《大棋局》

阿楨
不一樣的戰爭:台灣的選擇 中國的焦慮 美國的挑戰
A War Like No Other: The Truth About China’s Challenge to America
作者:卜睿哲Richard C. Bush、歐漢龍Michael E. O’Hanlon (博雅書屋,(2010)

內容簡介
  華府已經分裂為兩派:有些人認為我們最後會與中國作戰(大多數是保守派),以及另一些人認為這些警告是沒有說服力的,他們甚至提出對於彼此陣營的詆毀言論:「熊貓打擊手」與「熊貓擁抱者」。《不一樣的戰爭》反對兩者,此書警告說,美國與中國接近戰爭的程度,比多數人瞭解的更多,部分是因為中國與台灣可以誤打誤撞,造成雙方都不想要的衝突。從最小的挑釁通往經濟上災難式的超強對峙,這條路很短。
  國家安全專家歐漢龍建立起眼光精準的如假包換的聲望,特別是他對於美國介入伊拉克有早先一步的、持續性地先見之明與精準度。《不一樣的戰爭》使他與著名的中國學者卜睿哲一起合作,以評估這項讓他們兩人晚上熬夜的威脅:也就是美國與中國關係的冷淡過程,從只是有戒心,乃至於傷害性的敵對。從現在開始二十年,中國可能成為無可質疑的第二名國際強權,如果中國驚人的發展持續下去,中國很可能在本世界末之前獲得超強地位。因為中國在一九八0年代初期開始探索並發展其經濟潛能,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可依賴的債務持有國、以及低價位商品的來源國。中國或許也成為美國最強有力的外交、經濟與軍事的對手國。在世界舞台上,這種複雜的關係會如何展現?
  在《不一樣的戰爭》中,布魯金斯學者卜睿哲與歐漢龍深入探討這種新的演變的危險結果。其他的評論家擔心近來有關於貿易、貨幣政策令人不安的衝突之結果、與伊朗及北韓的關係、爭奪稀有的原油,甚至中國逐漸增長的經濟與軍事力量。卜睿哲與歐漢龍靈巧地釐清這些問題,讓他們在系絡中探討。每一項本身很難成為戰爭的可信的原因。然而,這些每一個原因都會以前導致更有害的環境,在這環境中,要面對這唯一的問題,此問題真正會引發衝突:那就是台灣問題。台灣如星雲般模糊的地位問題,在過去引發了一些危機,並將無止盡地成為中國與美國之間衝突的最可能來源。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9503

(楨:美國的焦慮吧!另參本館:中國崛起 G2 天安艦事件 保釣再起?)
2010-12-12 12:26:28
版主回應
亞太國家戰略猶豫的根源2011-07-15 旺報 曾復生

 前美國國家安全副顧問費德伯格(Aaron Friedberg)認為,從現在到2020年間,亞太地緣戰略的形勢將有6種可能發展型態:一、美國恢復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二、美中日等國合作組織東亞共同體;三、美中兩強共管亞太地區;四、美國、印度、中共在亞太地區三強鼎立;五、中共在亞太地區稱霸,而美國勢力退出亞洲;六、亞太地區形成由中共主導的威權陸地國家,與美國主導的民主海洋國家相互競爭格局。
 在親美與親中徘徊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及友邦,普遍希望美國能夠繼續駐留亞洲以制衡中共的崛起,但是,這些國家隨著與中共在經貿、政治、社會、文化,以及軍事互動關係的日益密切,也出現了「戰略猶豫」,並徘徊在「親美」或「親中」的政策路線上。
 同時,多數亞太國家都在密切觀察美中競合關係的變化動向,藉以調整本身戰略位置,以期達到趨吉避凶並能左右逢源的效果。
 例如日本民主黨政府就是採取「政治軍事親美,但經濟親中」的策略;甚至澳洲的主流意見都認為,順從中共或以實力對抗中共,同樣是錯誤戰略,澳洲需要發展一套全面處理與中共關係的策略,使本國能夠充分運用中國大陸經濟崛起所提供的機會,並避免捲入西太平洋軍事衝突的危險。
 目前,亞太地區主要國家對美中競合的局面,呈現5項態度趨勢:首先,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逐年成長,以及外匯存底的快速累積,在2010年底GDP已達到6兆5千億美元,並擁有2兆6千億美元外匯存底,同時中共的國防預算在近幾年,均呈現兩位數的成長,並於2011年達到千億美元水準。
 盼美續留平衡中國
 其次,中國大陸崛起在亞太地區所造成的影響,仍然持續地在演變當中,尤其是日本正受困於內部的政治經濟核災難題、俄羅斯的影響力日益下降、印度和巴基斯坦也被國內政經矛盾所牽絆,而美國也有中東的僵局要收拾等狀況下,中共正好可以藉此機會逐步建立其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
 第三,目前大多數的亞太國家都希望與中國大陸進行正面的建設性互動,並加強在經貿上的合作,但是卻不願意表現出「臣服」的態度,同時其對於中國大陸在文化上和政治上的威權主義,仍然不時顯露出相當程度的焦慮感,因此,多數亞太國家仍然希望美國能夠繼續留在亞洲,以有效平衡中共力量的擴張。
 第四,亞太國家對於美國與中共的互動關係,經常處於一種周期性的變動,而感到相當困惑。現階段,亞太國家最不願面對的難題就是,當美國與中共爆發激烈衝突時,亞太國家勢必要被迫選邊站,而這種狀況將造成亞太主要國家,無所適從的窘境,因此,多數亞太國家都希望美國與中共之間,能夠維持穩定一致,而且可以預測的互動關係,使亞太國家的經濟發展、軍事安全,以及外交政策等,都能夠在一個穩定的架構內推動。
 利用焦慮創造效果
 第五,中國大陸的崛起在亞太地區所造成的複雜情緒與焦慮感,正好能夠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所推展的「泛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議」(TPP)、綠色經濟成長(Green Growth),以及軍事安全合作計畫等,創造有利的促進效果。因為,中國大陸的快速發展與勢力擴張,讓亞太地區的主要國家想到,如何牽制其影響力過度膨脹的必要性,並希望美國發揮積極作用,成為維護亞太地區軍事安全的保證者,以及促進經貿互惠和綠色經濟成長的重要夥伴。
 如果在未來的10年間,中國大陸的綜合實力越來越強,而美國的綜合國力逐漸衰退,則中國大陸在亞太地區成為擁有主導地位國家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
 反之,如果中國大陸在面臨各項發展的結構性瓶頸,卻無法有效地克服難關,但美國則能夠從經濟衰退的困局中脫身,將可進一步提升其在軍事、科技等優勢地位。在此消長變化過程中,美國重新恢復其在亞太地區主導地位的可能性也將大幅增加。
 基本上,亞太國家正陷入「戰略猶豫」的困境,同時也在密切關注5項重要指標的變化,做為選擇今後「親美」或「親中」政策路線的參考依據,其中包括:一、美國在亞太地區處理與中共互動關係的政策立場與具體作為;第二,美國如何繼續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能量與相對優勢地位;第三,美國如何面對處理台海兩岸互動愈趨頻密的新形勢;第四,美國如何維持與亞太國家間的自由貿易關係;第五,美國如何向日本及澳洲等最重要的亞太盟國保證,美國一方面能夠制衡中共勢力的擴張,同時也能夠保持與中共的建設性合作關係,並避免與中共發生破壞性的對抗,導致亞太地區被迫捲入美中衝突的大災難。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

(楨:不知大勢所趨的書生之見!另參本館:中國大戰略 《國家海上利益論》 《海權論》《預防性防禦》 《大棋局》)
2011-07-15 10:52: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