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01 06:09:08| 人氣4,760| 回應139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施愛國的《傲慢與偏見:東方主義與美國的“中國威脅論”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夠格當博士論文:將各種東方主義(黃禍論、東方專制主義、新黃禍論、民主和平論)與中國威脅論有機地析判成一整體。

緒論
 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二 本書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威脅的東方”:東方主義的話語
 一 東方主義的含義
 二 絕對的東/西對立與“威脅的東方”
 三 作爲西方“他者”的中國
第二章 美國曆史的東方主義問題
 一 薩義德的相關論述
 二 美國的曆史文化遺産與美國的東方主義
 三 一種早期文化表述方式和“內部東方主義”
 四 中國:定型化的東方主義“他者”形象
第三章 “黃禍論”:一個種族主義神話
 一 “黃禍論”出現的曆史根源
 二 對所謂“黃禍”的恐懼
 三 將重視的“黃禍論”
第四章 “冷戰”中的東方主義:延續、交易和壓抑
 一 延續和交易
 二 評魏特夫的“東方專制主義”
 三 “好的”東方和中國
第五章 後“冷戰”時期凸顯的東方主義
 一 需要新的敵人
 二 “西方/非西方”的沖突範式
 三 “東方的威脅”
第六章 美國的“中國威脅論”與“新黃禍論”
 一 壯大的曆程
 二 “藍軍”的“中國威脅”
 三 “中國威脅論”的東方主義特征
 四 以《中國攻擊》一書爲例
 五 “拯救”還是打壓
第七章 “民主和平論”:社會科學化的東方主義話語
 一 “民主和平論”的內容及其在指導“冷戰”後美國外交實踐中的地位
 二 從“民主和平論”到“中國威脅論”
 三 典型的東方主義話語
 四 民主意味著和平?
結論 東方主義與美國外交
 一 相關理論
 二 美國外交的東方主義特性
 三 美國對中國的外交:“又愛又恨”
 四 最近的情形


東方主義

東方主義,譯自 orientalism, 原意是指西方對近及遠東社會文化、語言及人文的研究,亦可意爲西方作家、設計師及藝術家對東方的模仿及描繪,也可以指對東方文化的同情欣賞。
20世紀以來,用東方主義形容西方對東方的研究是有負面意思的,大意是指該研究者抱著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帝國主義態度來理解東方世界,又或是指外來人對東方文化及人文的舊式及帶有偏見的理解。
薩義德于1978年在他富爭議的名著《東方主義》裏清晰表達並宣揚了這個觀點,批評這種學術傳統以及一些現代學者,例如普林斯頓大學的Bernard Lewis教授,和文明沖突論學者,耶魯大學教授杭亭頓博士。薩義德認爲,東方主義屬于西方建構産物,旨在爲東西建立一個明顯的分野,從而突出西方文化的優越性;而在法國和英國要讓東方國家如阿爾及利亞﹑埃及﹑印度成爲殖民地的時候,這種思想形態便在政治上有利用價值。
薩義德認爲,這種建構及論述,與那些國家的真實面貌幾乎毫無關系。即使西方人要重新認識東方,他們大都跳不出這種論述的框框。
 http://baike.baidu.com/w?ct=17&;lm=0&tn=baiduWikiSearch&pn=0&rn=10&word=%B6%AB%B7%BD%D6%F7%D2%E5&submit=search

百年怪論看“威脅”

“中國威脅論”源遠流長,追本溯源可以推至一百多年前。早在19世紀初,西方就有人開始談論“以中國人為代表的黃種人對歐美白種人構成了全面的禍害與威脅”,這就是“黃禍論”。
“黃禍論”正式形成于19世紀90年代,當時,美國白人種族主義者和勞工利益集團將大批涌向美國西海岸的華工視為對美國主流文化的“威脅”,認為他們是“劣等民族和落後文化的代表”,是白人“飯碗”的搶奪者。在此背景下,排華和反華論調高漲。美國的地方政府要華人交所謂的人頭稅,洛杉磯還別出心裁地對華人課以“辮子稅”。
在美國加州甚至有專以捕殺和迫害在美華人的“沙地黨”,其首領奇尼亞聲稱中國人是“黃禍,是美國未來的真正威脅”。
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從此後華人不得進入美國,在美國的華人則不得入籍,不能在美國購買房產,甚至不能在法庭上作證、指控白人犯罪,更荒謬的一條是中國男人不能與白种女人結婚和有性關係。
“黃禍論”一直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才逐漸消聲匿跡。中國現代國家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鵬介紹說,這一時期的“中國威脅論”是針對華人移民這一特殊族群的,因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中國威脅論”,但其中體現的白人至上主義思想和東西方文明的衝突,則在其後的“中國威脅論”中仍能找到蹤影。
袁鵬說,繼“黃禍論”後,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也曾炒作過一陣“中國威脅論”,即所謂中國革命的勝利有可能在東南亞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對美國形成“紅色威脅”。
“今天我們所說的‘中國威脅論’主要起源於冷戰結束後。”袁鵬說,“大的背景就是蘇聯威脅消失了,而中國正逐步強大起來。”
在袁鵬看來,冷戰後的“中國威脅論”主要有四波。第一次大規模的“中國威脅論”氾濫于1992~1993年間。他們從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乃至文明角度展開了對“中國威脅”的具體指責。
美國傳統基金會所辦刊物《政策研究》1992年秋季號上發表了美國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亞洲項目主任芒羅撰寫的文章,題為《正在覺醒的巨龍:亞洲真正的威脅來自中國》。一時間,名不見經傳的芒羅和他這篇“中國威脅”的文章頓時聲名顯赫,風靡太平洋東岸。
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文明的衝突?》一文也于這一時期問世,該文認為儒教文明與伊斯蘭教文明的結合將成為西方文明的天敵。
冷戰後第二波“中國威脅論”發端于1995~1996年間,誘因是臺海危機及由此而起的美國國內對華政策大辯論。《時代》週刊記者伯恩斯坦和芒羅所著《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一書是此輪中國威脅論的代表。
“中國威脅論”的第三次高峰出現在1998~1999年間,為人們所熟知的《考克斯報告》、“李文和案件”是其中的關鍵詞。《鼠年》和《紅龍躍起》兩本書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以致“中國竊取美國核機密”、“利用華人科學家和學生在美國廣泛搜取情報”、“企圖收買美國政府”等言論甚囂塵上。
“中國威脅論”再掀波瀾是在2000年之後。這一時期“中國威脅論”的內容呈現出“極大豐富”的狀態,各種形態的威脅論不斷翻新,包括“軍事威脅”,“能源威脅”,“科技威脅”等等。■(記者舒泰峰)
http://big5.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6-06/12/content_6239168.htm

怎樣看待魏特夫的《東方專制主義》? >林甘泉

魏特夫的《東方專制主義》中譯本出版以後,史學界一些同志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對此書進行了評論,我認爲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東方專制主義》從問世之後,就是一本很有爭議的著作。魏特夫的反馬克思主義觀點,理所當然地受到一些國家的馬克思主義學者的批判。甚至西方一些正直的資産階級學者,對《東方專制主義》書中強烈的反共色彩也不以爲然。但是這本書在國際上也得到一些人的稱贊,有的人甚至把它和馬克斯韋伯的《經濟與社會》相提並論。幾十年來,在一些國際論壇上,無論是關于亞細亞生産方式或是關于第三世界發展道路的討論,都可以看到有些人引用魏特夫的觀點。
  魏特夫曾經是一個共産黨員和第三國際的工作人員,他自詡對馬克思的理論遺産作過深入研究,這確實迷惑了一些人。《東方專制主義》書中對東方各國的曆史旁征博引,這也使一些人誤認他對東方社會確有研究。對于這樣一本著作,我們顯然不能只簡單地宣布它“反動”就了事。革命的義憤不能代替科學的批判。《東方專制主義》既然以理論和學術著作的面目出現,我們就需要從理論上和學術上深入批判它的謬誤。在揭露它政治上的反動實質和它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的同時,檢驗它的論述是否符合東方各國的曆史實際,看它在學理上能不能站住腳。只有這樣,我們的批判才有說服力。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批判,我們自己在理論上和學術上才會有所收獲和提高。
  下面我想談三個問題:一.《東方專制主義》是帝國主義冷戰政策的産物;二.《東方專制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三.“治水社會”理論與中國的曆史實際。
………………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435

民主和平論(Democratic peace theory)是一種國際關系、政治學、和哲學的理論,主張所有堅守民主制度的國家(更正確的說,所有自由民主制國家)不會或極少與另一個民主國家發生戰爭。
這一理論認爲,“民主國家是不會發生戰爭的”,這主要是由“民主”政治制度的約束機制決定的;轉型中的“民主國家”發生戰爭的可能性較大;而“非民主國家”則頻繁地發生戰爭;“民主國家”不能回避與“非民主國家”的戰爭,“民主國家”在繼續維護世界民主和平的同時,要以戰爭的方式幫助那些“非民主國家”重建民主,通過民主的建立,在“非民主國家”實現和平。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點軍校的演講中公開宣稱,爲了“支持人類自由的和平”,就必須對那些“恐怖主義和暴君的威脅”發動戰爭。因此,“民主國家”對“非民主國家”進行的軍事打擊和戰爭是實現民主和平的“崇高使命”。這就成爲美國奉行新幹涉主義政策的重要依據。
………………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390.html

從“黃禍論”到“中國威脅論

“黃禍”(the Yellow Peril)是指一種危險、威脅,早在美國的排華運動期間,就有了關于中國“危險性”的叫囂。1876年,在排華分子的煽動下,美國聯邦國會通過決議,成立一個特別聯合委員會,前往美國西海岸對移民問題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寫成長達一千多頁的《調查中國移民問題的特別聯合委員會報告書》,裏面充滿了美國種族主義者歪曲華人的“證詞”,我們今天在呂浦等人編譯的《“黃禍論”曆史資料選輯》中能夠看到其中的一些重要“證詞”。縱覽美國反華主義者對華人的傲慢與偏見,我們可以概括出“黃禍論”的幾點內涵:
第一,人種學上的偏見。西方人認爲有色種族在人種上就是低劣的,在一些歐洲思想家看來,膚色愈深,智力愈差。從18世紀30年代起,就有一些西方人試圖對中國人的大腦進行生理層面的“科學”研究,發現中國人的大腦是“圓錐形的”(conic)。他們認爲這種大腦很難達到理性階段,所以中國人和南美土著人、西南非洲土著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一樣,都屬于“怪人”、“下等人”,明顯不同于西方文明所代表的“智人”(Homo sapiens)。西方人借“科學性”對東方文化和東方人進行了長期系統、“縝密”的研究,把零星的觀察上升到民族、文化的整體特征,然後再不失時機地做出價值判斷,形成西高東低、西優東劣的思維定勢。基于此,西方對中國人就有了一些污辱性的稱呼,像“天朝佬”(Celestial)、“蒙古呆”(Mongolian)、“苦力”(Coolie)、“清客”(Chink)、“中國佬”(Chinaman)、“中國狗”(Chow)、“中國小子”(Chinee)等等。在許多美國的反華主義者看來,華人不僅智力低下,而且道德墮落,他們賭博、吸鴉片、溺死女嬰。反華主義者狡辯說中國人道德上的惡習會侵害西方,並制造出一套荒謬的邏輯,說什麽當低等種族把自己提高到高等種族的物質生活水平時,高等種族可能會同化于低等種族的道德低下和心理消沈狀態。伴隨著殖民擴張和工業發展而來的“西方中心論”和白人優越論,讓西方人頑固地認爲:“允許一個劣等種族進來,就是自取滅亡。一個政府要保護它的人民,就應該竭力保存種族的純潔;而且,不問政治理論如何,都應該謹防自己的種族去同劣等類型的種族相混合。”在反華主義者看來,華人不僅會帶壞白人的道德,而且還可能會威脅白人種姓的純潔。由于到美國去的華人移民大多是男性,美國白人更擔心他們會誘惑白人女性而制造出退化的混血兒。因而美國種族主義者大聲疾呼:“如果我們容納壞的血統,那就是自甘引進對我們的生存最致命的敵人。”“我們可以設法交換商品,但是永遠不要使種族混雜起來。”
第二,經濟上的“黃禍”。白人種族主義者認爲這首先表現在華人和白人爭奪工作機會。中國人吃苦耐勞,他們屈服于更辛苦的工作和比白人低得多的工資標准,能以極低的需求維持生活,這樣會把所有的白人都餓跑。其次,中國資源豐富,人民勤勞,如果中國人再從白人那兒學會了先進的技術,他們的工業就會很快發展起來,終將有一天會從歐洲人手裏奪去對世界市場的控制權。
第三,軍事上的“黃禍”。白人種族主義者心虛地認爲: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人口衆多的國家,近代以來被外來進犯者的優勢所逼,不得不同世界各國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由于中國人認爲這是一種恥辱,他們渴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強大起來,重新恢複往日的生活。而一旦中國以西方文明的方式武裝起來,西方很可能要退出在中國獲得的一切。最可怕的是,中國人恰恰具有這種素質、潛力和可能,並以己之心揣測,像中國這樣偉大且擁有豐富資源的民族,遲早會擴張到新領土上去,把弱小的民族淹沒掉。
“黃禍論”很大程度上是西方人以己度人的想象。關于“黃禍”的傳說據周寧先生考證是這樣的:1895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公開場合提出“黃禍”這一說法,並命令宮廷畫家赫爾曼?奈克法斯(Herman Knackfuss)根據他想象中的黃禍景象畫了一幅畫,制版印刷後送給其他歐洲主要國家的統治者們,畫的名字就叫“黃禍”。畫中七位天使一樣的人物分別代表德、英、法、美、意、奧、俄七個西方國家,她們拿著長矛與盾牌站在一處懸崖上,背景是一個大十字架,懸挂在頭頂上。大天使米歇爾(Archangel Michael)站在懸崖邊,面向大家,莊嚴而神聖地說:“歐洲國家聯合起來,保衛你們的信仰與你們的國家!”而在懸崖陡谷隱約的另一邊,半空中懸著一團奇形怪狀的烏雲,烏雲中閃現著一團火焰一般的佛陀坐像,騎在一條中國式的惡龍身上。
威廉二世捕風捉影的“黃禍”幻影很快以宣傳畫的形式在西方世界流傳開來。在美國人看來,華人勞工在勞動力市場與種族觀念上已經對美國人構成威脅。1898年,美國將這幅《黃禍》圖畫印刷發行。而英國對中國的軍事侵略與經濟掠奪使他們在勝利的得意中也隱隱感到某種恐慌,覺得中國總有一天要對大英帝國采取報複行動。
究其實質,“黃禍”是西方文化集體無意識深處對于東方的恐懼,是東方龐大的人口對西方造成的心理壓力。羅伯特?杜魯斯(Robert Druce)在分析“黃禍”的涵義時指出:“不管怎樣,某種有關‘黃禍’的觀念不斷地侵擾著歐洲人的想象。‘黃禍’是一系列的恐慌,似真似假,若有若無。它對西方本土經濟的威脅在于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工的湧入;對西方哲學與基督教的威脅在于佛教的傳播;而更大範圍內對西方勢力的直接威脅,則體現在中國正與其他國家一道,爭取政治上、經濟上的自由。當然,最不堪設想的恐慌還在于一種噩夢:黃種人像洪水一樣在全球泛濫,最終統治世界。”
這種想象既源于曆史的記憶,也源于宗教的記憶。公元4世紀時匈奴人一路西進,攻陷了羅馬城;公元13世紀,蒙古大軍橫掃多瑙河,直逼布達佩斯。這些記錄在曆史上的“恐怖”記憶,遇到適宜的背景,就會從西方人的意識深處冒出來,折磨著他們想象的神經。對宗教的信仰也使西方人視中國龍爲恐懼的象征,中世紀歐洲人第一次見到中國龍的形象時,就認定魔鬼就是中國的龍,早期西方稱呼中國人爲“韃靼人”(Tartar),在拉丁語中有“來自地獄裏的人”之意,而蒙古人直接令西方人想到《聖經?啓示錄》中所說的魔鬼族部落哥革和瑪各(Cog &Magog)。
20世紀90年代,當中國要把新時期之初開始的改革開放推向深入,以推動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時,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國,出現了“中國威脅論”(China Threat)。“中國威脅論”是西方制造的“黃禍論”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翻版和變種,香港有報刊對此做出了一針見血的評價:美國華盛頓世界觀察研究所專家布朗說十五年後中國要成爲世界經濟強國,這是西方國家的真正憂慮所在。有著道德優越感、制度優越感、以救世主自居的美國,不能容忍一個具有強大發展潛力的“異己”存在,因而,每當中國准備抓住新的契機有所作爲的時候,“黃禍論”的幽靈就會以新的面目出現。“黃禍論”是爲侵略、瓜分中國造勢,“紅禍”、“中國威脅論”是爲遏制中國造勢,其實質都是不願意看到中國強大,從而爲中國的發展設置障礙。
http://hi.baidu.com/%C5%AA%E7%F4/blog/item/a1814e8223bc15a60cf4d2a1.html

“中國威脅論”,即“黃禍論”的曆史與實質>薛銜天

“黃禍論”或曰“中國威脅論”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了解一下“黃禍論”的百年史,分析一下其實質所在,對應對當今世界的挑戰,至少我們的頭腦會清醒得多。
   “中國威脅論”,即“黃禍論”。這一虛構出來的怪論核心思想是以中國人爲主的黃種人對白種人構成了威脅,白種人應當聯合起來對付黃種人。“中國威脅論”的出現早于“黃禍論”,“黃禍論”出籠後很快代替了“中國威脅論”並在西方廣爲傳播。今天 “中國威脅論”的制造者和鼓吹者不再提“黃禍論”,是害怕說出那個“黃”字,暴露出他們堅持“民族歧視主義”或曰“民族沙文主義”的真面目,因爲現今“民族歧視”早已成爲過街老鼠。曆史上“黃禍論”是列強侵略中國的輿論;今天“中國威脅論”是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輿論。
  我們看到最早宣傳中國人以及黃種人“威脅”的文獻,是美國參衆兩院1877年公布的《調查中國移民問題的聯合特別委員會報告書》。該報告書是在美國排華勢力的推動下出籠的。起初,美國爲開發其西部地區引進了大批華工。華工的辛勤勞動對美國西部的繁榮做出了傑出貢獻,美國社會普遍接受華工的到來。但華人的大量出現影響了美國人的就業,于是美國開始排華。該報告集中了主張排華的美國代表人物的見解,爲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提供依據。該報告說,美國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而中國人、日本人、馬來人和蒙古人是劣等民族,200年以後,他們就將“如同加利福尼亞州的蝗蟲猖獗爲害于農夫的田地一樣”進入美國,改變美國人種,使美國整個國家退化。該報告還沒有使用“黃禍論”這個詞兒,但集中了各種歧視中國人的觀點,後來“黃禍論”者的許多論點,在這裏都能找到出處。
  俄國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在1873年出版的《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一書,提出的“來自東方的危險”論可謂“黃禍論”的先導。他把正在遭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之害的中國,說成是“來自東方的巨大危險”。誣蔑中國人野蠻、好戰,胡說大批中國人不僅將充塞整個西伯利亞,還將越過烏拉爾山,直抵伏爾加河。由此,他鼓吹沙皇要把全部武裝派往西伯利亞和中亞,著手征服東方。
  正式發明“黃禍論”的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中日甲午戰爭以後,他在與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通信中大肆宣揚“黃禍論”,編造中國等亞洲黃種人聯合進攻歐洲的危險。威廉二世還畫了一張“黃禍圖” 草圖,請畫家克納科弗斯(H.Knackfuss)繪制完成,並下令雕版印刷,廣爲散發。該畫描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和中國孔夫子駕著黃雲從東方而來,上天派天使長米迦勒召集歐洲列強的守護神,要他們聯合起來抵抗佛教、異端和野蠻人的入侵,以保衛十字架。 從此之後“黃禍論”在西方國家廣泛傳播開來。
  當時,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給日本,對日本割地賠款,虛弱不堪,哪裏談得上對西方的威脅!威廉之所以編造“黃禍論”是爲了將俄國這股禍水引向東方,並和俄國一起宰割中國。他在與俄皇尼古拉二世通信中鼓吹“黃禍論”的同時,就德俄如何瓜分中國問題達成了交易:德國支持俄國占領中國的旅順口,俄國不反對德國占領中國的膠州灣。結果是德俄的打算都如願以償,中國兩個最優良的港口——旅順口和膠州灣分別被俄國和德國強行租借而去。而最令人驚詫的是,俄國說它的軍艦開進旅順口,是爲了幫助中國反對德國;而德國則說,它的軍艦進駐膠州灣是幫中國反對俄國。由此可見,“黃禍論”制造者是何其虛僞與肮髒!“黃禍論”就是從肮髒母體誕生的肮髒産兒。它是不折不扣的列強侵華輿論。
  從威廉二世正式提出“黃禍論”之後,西方列強各自根據自己不同的在華利益提出各種版本的“黃禍論”,不同時期,不同需要,其所強調的內容也不斷變換。概括起來講,其內容爲:1、以漢族爲主體的中華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國土地貧瘠,而且人口衆多,人口對外擴張不可避免,而這必然要沖擊西方的優秀民族;2、中國人散布世界各地,勤勞節儉,索酬低廉,搶了外國人的工作崗位;3、中國人野蠻好戰。中國多年受外國剝削壓迫,一旦強大起來,必然對其壓迫者實行報複;4、中國人信奉儒教,孝敬父母,不管走到哪裏,都心懷故土,不忘祖國,不能融入西方文明;5、中國人一旦采用西方的思想和技術,中國軍事和經濟必將迅速發展,會威脅全世界。總之,中國虛弱時對世界是個威脅,中國進行革命時也是對世界的威脅,中國強大了更是威脅,因此反華、排華,防華,遏制中國發展是合情合理的。
  但事實是中國並沒有威脅別人。伴隨著“黃禍論”出籠的百年史,中國絕大部分時間是被欺壓、被宰割的屈辱史。那麽,爲什麽“黃禍論”這一怪論總是像虛幻的影子一樣跟隨著中國的腳步呢?這必須弄弄清楚。德國學者海因茨?哥爾維策爾指出:“‘黃禍’是帝國主義時期的一個口號”;要使口號發揮作用,就需要有公衆輿論和刺激公衆生活感情的因素;語言要精辟有力、明確易懂,要歪曲事物的本質,甚至加以粗野化,以便鼓舞人心,或激起人們的憂慮和恐懼。“黃禍”就是一個極端粗野和歪曲事物本質、蠱惑人心的口號。它之所以還有“生命力”是它吸納了帝國主義時期主要“理論成果”的內涵,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刺激性,蠱惑了不少善良的人們,在他們頭腦中隱約著一個或濃或淡的“怪影”。被吸納的“理論成果”之一,“社會達爾文主義”。該主義力求按照達爾文主義精神,把生物自然規律運用于人類社會,把國家、民族的“生存競爭”類比自然界“弱肉強食”,認爲二者都是自然規律,強大民族吞噬弱小民族是天經地義的。中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但國力極爲虛弱,正是列強宰割的對象。“黃禍論”是將 “社會達爾文主義” 運用到中國的“傑作”。其二,人種學。《黃禍》論者們運用當代人種學方面的知識,對中國人與歐美人做出對比,認爲英國人和英裔美國人、現代日爾曼人平均腦容量最高,達92立方英寸,是世界最優秀的種族;而中國人和美洲黑人腦容量平均爲82-83立方英寸,是劣等民族。“既然腦容量不足,就永遠不能達到成爲自由民、並且明智而體面地利用選票選出最好、最純潔的人來統治和管理他們”。選不出自己優秀分子來領導,劣等民族就只好由歐美優秀民族來統治,這就是《黃禍》論者的邏輯。其三,人口學。1798年英國牧師托馬斯?馬爾薩斯在他的《人口論》一書中提出一個著名的論點:人口是按幾何級數增加的,而生活資料只能按算術級數增加。對食物産地的壓迫,饑餓和無法控制的歐洲人和海外人將把一切都吃得精光。馬爾薩斯是帝國主義思想體系開山鼻祖之一。他的《人口論》的悲觀論點 被“黃禍”論者順手拈來,引導歐洲民衆將對未來的恐懼感轉移到中國頭上。其四,“生存空間論”和地緣政治學。在19世紀,隨著帝國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壟斷的形成,在這些國家的統治集團內部的政治詞彙中,國家與民族、統治者與臣民日益被“生存空間”、“空間壓力”所代替,“東方政策”這一概念比俄德關系、英法關系更流行。他們制造輿論說,龐大的中國人力資源,如果被日本的技術和武器武裝起來,必將起來與西方爭奪生存空間。1902年9月2日威廉二世在致尼古拉二世的信函中說:“二千至三千萬受過訓練的中國人,由六個日本師團加以協助,由優秀、勇敢而仇恨基督教的日本軍官指揮,這個前景默察起來是不能不讓人焦慮的”。“事實上,這就是我在幾年前所描繪的那個黃禍正在成爲現實”。威廉預言,幾個大國聯合在一起是自然的事,從種族觀點來看,“無疑是‘白種’反對‘黃種’”。
  以上情況表明,帝國主義時代的理論武庫中的主要法寶都被納入“黃禍論”的蠱惑宣傳之中。盡管“黃禍論”借助的基本理論是被扭曲了的理論,而且有的理論本身早已被生活實踐所推翻。例如,當“黃禍”這個口號在19世紀90年代興起的時候,馬爾薩斯的理論早已被生活資料比人口增長更快的事實徹底粉碎。但是當人們在一種非理性和不道德的動機所驅使的時候,特別喜歡從沒落的精神財富中去吸收營養。這就是“黃禍論”百年不衰的道理。因爲不管世界怎樣變化,中國人的黃皮膚沒有變,信仰孔夫子、孝敬父母、尊崇祖先、熱愛祖國的文化傳統沒有變;中國那麽大,人口那麽多,而且把百年壓迫者趕了出去,正在蒸蒸日上地發展,不加以遏制怎麽得了!遏制的最好辦法之一就是鼓吹“黃禍”,把中國惡魔化,破壞中國的軟實力。爲增加迷惑性,“中國威脅論”取代了“黃禍論”。不過“中國威脅論”也好,“黃禍論”也好,都改變不了其種族歧視主義的核心實質。中國和平崛起才剛剛開始,中國軍事威脅論、中國經濟威脅論、中國人口威脅論、中國科技威脅論等等便接踵而來。正像19世紀“黃禍”成爲帝國主義時期的口號一樣,現今“中國威脅論”又成爲一些勢力的新口號。怎樣看待這些口號呢?我們還是引用哥爾維策爾的看法更公允些。他說:“如果說,口號一般是爲了喚起人們政治上的興趣,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導到新的方向上去,但它更經常地只是特別用作愚化和蠱惑人民的工具,唆使人幹壞事的手段,或者爲自己辯護的借口。”
  由于《黃禍論》極端虛僞、醜惡與反動,它出籠不久就受到世界正義人士的痛斥。列夫托爾斯泰斥責威廉的“黃禍論”是“粗鄙的、異端的、愛國主義的觀點——這種觀點已經落後時代一千八百年”;“威廉是教唆戰爭”;“如果日本和中國像我們忘記了基督的教導那樣,把釋迦牟尼和孔夫子的教導忘得一幹二淨,那麽他們很快就能學會殺人的藝術。”托爾斯泰的話反過來說就是,中國人熱愛和平是因爲他們信奉釋迦牟尼和孔夫子。而佛教的慈悲和孔子的仁愛構成了中國民族文化思想的精髓。
  進入20世紀,隨著中國人民的覺醒,各種“黃禍”論調更加甚囂塵上,中國先進分子對各種中國威脅論進行了有力的駁斥。孫中山著文說,如果中國人覺醒起來並采用西方式的思想,就說是對世界的一個威脅,如外國幫助中國,就說這些國家將由此自食其果;“對于其他各國來說,他們所應遵循的最明智的政策,就是盡其可能地壓抑阻礙中國人。一言以蔽之,這種論調的實質就是所謂 ‘黃禍論’。這種論調似乎很動聽,然而一加考察,就會發現,不論從任何觀點都是站不住腳的。這個問題除了道德的一面,即一國是否應該希望另一國衰亡之外,還有其政治的一面。中國人的本性就是一個勤勞的、和平的、守法的民族,而絕不是好侵略的民族;如果他們確曾進行過戰爭,那只是爲了自衛。”黃禍論者們是在“壓抑阻礙中國人”,希望中國國衰亡下去,孫中山揭露得何其好啊!
  今天的“中國威脅論”與“黃禍論”的背景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是中國經濟正飛速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強大;世界上有存心制造“中國威脅論者”,有附和“中國威脅論” 者,後者多因受到蠱惑宣傳的影響,未必對中國懷有敵意,從正面做解釋工作是必要的。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 “中國威脅論” 制造者和鼓吹者的用心是及其險惡的,他們與威廉二世在本質上沒有什麽兩樣,他們的骨子裏依然流著老殖民者的血,對飽受列強欺淩的中國人民依然充滿了民族歧視。在中國剛剛開始和平崛起,就想將中國孤立于先進國家行列之外,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和第三世界的關系,通過軍事、政治、外交、貿易、文化等手段對我進行圍堵,遏制中國的正常發展,使中國永遠處于虛弱不堪的地位。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無限誇大中國的實力,說什麽 “中國已經擁有足夠的實力成爲超級大國,並利用自己的影響來建立新的兩極世界”,“如今新的兩極中心已經形成,它們分別是北京和華盛頓”。類似的報道自覺不自覺地爲“中國威脅論”添油加醋。如果中國真的成爲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中國威脅論”也就煙消雲散了。因爲那時不管你編造任何咒語都不能阻止中國前進的步伐。對中國這樣的大國只有在她還沒有成長爲真正的強國和富國、內部還存在各種問題(例如,臺灣問題還沒有解決),國際環境尚不安全的情況下,人家才有可能制造借口,進行圍堵。你真的強大了,誰也堵不住了,各種圍堵理論也就自然消失了。
最好的例子是美國,它是貨真價實的、而且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爲什麽就沒有“美國威脅論”出世呢!再看一看日本的例子,最初日本是被列入“黃禍”國家之內的。經過甲午戰爭、特別是日俄戰爭之後,日本成爲與英德比肩而立的強國之後,這個戰爭之國竟然從“黃禍”名單中被摘除了,而且在很長時間內與英國攜手共同宰割中國,日本還反過來叫嚷中國是“黃禍”!
日本的例子說明,要讓人家摘掉“黃禍”帽子,自己必須真正強大起來。事實上,中國離真正的崛起還相當遙遠。而在還沒有真正崛起的時候,“中國威脅論”就不會銷聲匿迹。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決不受任何幹擾;但我們對來自外界的幹擾必須做出回答。我們要理直氣壯的發展經濟,發展科學,鞏固國防。我們不欠誰的,是侵略者欠我們的。其中一筆欠賬就是“黃禍論”加給我們的侮辱。對外做解釋工作是必要的,但要分清對象。不分對象地過多解釋反而適得其反,好像我們真的威脅了誰。我們的學者們,特別是青年學子們,應好好研究研究“黃禍論”的百年史,將其賴以生存的帝國主義時期的理論支柱仔細清理一下,研究研究現代“中國威脅論”何以甚囂塵上?並對他們做出應有的回答,發展我國的軟實力,這是學術界義不容辭的責任
http://cnru.chinaau.com/news_view.asp?newsid=355


黃禍論、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 饒本忠

【摘要】 "黃禍論"、"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主要是針對中國的三種理論,本文就是對它們産生的背景、原因、演變和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以揭示其掠奪中國、遏制中國、阻止中國的發展的本質。
"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屏幕,外人在這個屏幕上放映著他們的希望和恐懼"。1 "黃禍論"、"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就是不同時期外人主要是西方人在這個屏幕上放映的內容,三者不僅在形式上不同,而且在具體內容上差別甚大,但在本質上卻異曲同工,殊途同歸,都充斥著對中國的主觀臆斷、歪曲,對中國人的偏見、以偏概全,甚至對中華民族的攻擊謾罵、污蔑!害怕中國強大,希望中國永遠處于奴役地位是它們的實質,阻撓中國統一,破壞國家安定團結是它們的目的。本文力從曆史的角度對這些理論的演變、內容進行分析,解釋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三者的本質和對中國影響。
"黃禍論"是起源于19世紀主要針對中國的理論。"黃禍論"之名來自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送給俄國沙皇尼姑拉二世的一幅《黃禍圖》,"這副畫顯示出,歐洲列強以它們各自的護守天神爲代表,被天上派下來的天使米迦勒召集在一起,聯合起來抵抗佛教、異端和野蠻人的侵犯,以捍衛十字架。" "黃禍論"由"黃禍圖"而起,並在德英俄美廣泛傳播開來。此後,每當中國出現一線複興生機,侵略者們就以"黃禍"爲警。而其源流出現于是19世紀初葉,英國學者戴維斯的《中國人的曆史》、沃爾尼的《古老帝國的遺迹》、德籍英國傳教士郭實拉的《中國史》等書中曾將蒙古西征稱之爲"中世紀最大的黃禍。"而拿破侖將中國比作"東方睡獅"的名言,無疑指出了中國的潛在威脅。一般認爲:"黃禍論"的始作俑者是無政府主義創始人之一俄國人巴古寧,他在1873年出版的《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一書中開鼓噪"黃禍論"之先河,英國殖民主義者皮爾遜在他的《民族生活與民族性》一書中又進一步發揮完善,使得這一理論基本形成。但是,這時最初有關"黃禍"的論述和後來的"黃禍論"不可同日而? 錚飈輝蚰諶荽笙嗑鍛ィ珐蠐捎詼纉鞣較喔羯踉叮煌坔歡啵䘏叛穌咭膊歡啵災泄唢揮性斐墒抵市緣奈:Α5攪?9世紀末期,"黃禍論"在西方逐漸流行,並且鼓吹者大都是世界近代史上風雲人物,如德、俄兩國的皇帝,長期把持中國海關的英國人赫德,美國總統老羅斯福等。在歐美一些國家外交和國家政策中也開始貫徹這一理論,變本加厲掠奪壓迫中國,如"泛斯拉夫主義"、"黃俄羅斯計劃"、"黑白非洲主義"、"白澳政策"等,主要是針對黃種人尤其是中國人的;像美國在1882年和1884年通過了《排華法案》,大力排擠華人;在加拿大、美國、荷蘭等國還頒布了禁止白人與華人通婚的法律,在國際上一直以人權自居的美國直到1967年才宣布這種法律違憲。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一謬論竟然盛行達半個世紀之久。
把蒙古的西征算作"黃禍",還可勉強成立,畢竟西征給歐洲帶來一些破壞和威脅。但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幾十年中,恰是中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時期,一方面中國國土淪喪,割地賠款,另一方面國內戰亂、民不聊生。"黃禍論"卻在西方大行其道,有背常理,看上去似乎很矛盾。是什麽促使西方人得出中國是"黃禍"的論斷?只要粗略地翻看"黃禍論"鼓吹者的文章,便不難發現其中的奧秘,在巴古寧、皮爾遜、老羅斯福等人的書中和言論中充斥著這樣的觀點:"輕視中國人是錯誤的,中國人是可怕的",中國人"精力無比充沛,而且強烈好戰"。"此外,應當指出,近年來他們開始熟悉掌握最新式武器和歐洲人的紀律","只需把這種紀律和對新武器、新戰術的熟悉和掌握同中國人的原始的、沒有人道觀念、沒有愛好自由的本能、奴隸般的服從的習慣特點結合起來……再考慮到中國的龐大人口……你就可以了解來自東方威脅著我們的危險是多麽巨大!"皮爾遜強調:"必須記住:低等種族人口的增殖,要比高等種族爲快",其結果將會使"那些白種人同化于劣等種族"。尤其中國最爲"危險","這些中國人像猶太人一樣富有適應能力,他們在西藏的山地高原上,在新加坡的烈日之下,都能過得興旺;他們甚至比猶太人更爲多才多藝,他們是極好的工人";"他們還具有其它東方民族都不具備的經營貿易的能力","當這一天到來時,他就可能從英國和德國手中奪去對世界市場的控制權."。美國參議員約翰遜認爲:中國人吃苦耐勞,天性節儉,長期像牲畜一樣擠在一起也能生存,不講人權,忍辱負重;不關心選舉,只關心工錢,"如果把選票交給他們,往往只會選出一些對上面唯唯諾諾,對下威風凜凜的天朝式的官員,結果,合衆國的制度將受到威脅,民主精神將受到踐踏"5。而赫德的觀點更是聳人聽聞:"黃禍的到來就像太陽明天會出來一樣肯定……將來的義和團運動將擁有最好的武器,2000萬甚至更多的團民將加倍報複昔日的怨恨,中國的國旗或武裝將出現在許多今天無法想象的地方"。"50年後,將有千百萬團民排成密集隊形,穿戴全副盔甲,在政府的號召下走向國外"6,這就是有名的赫德預言。老羅斯福也預言:"美國未來將被迫迎接一場與亞洲人的戰爭"。從這些充滿自相矛盾和對黃種人蔑視的論述和預言中,可以看出中國人之所以稱之爲"黃禍"是因爲:
第一,中國人不是高加索人種,人種低劣,人口增長快。大量黃種人進入歐美,對高加索人種是一種威脅,如果二者通婚會使高加索人種降低。按照威廉二世的說法中國人是"野蠻人",按一些傳教士的觀點:"中國人污穢、肮髒,沒有靈魂,即使有,也只是醜惡的靈魂,根本不值得拯救"。 "比上帝所創造的任何種族都要低劣","每有一個中國佬在我們的土地上永久定居下來,都會使我們自己的血統降低"。中國人"在不知不覺間毒化我們的生命源泉,並且遍布各地,逐漸破壞和腐蝕我們的力量和繁榮"。第二,中國人口衆多,中國人適應能力強,精力充沛,多才多藝,具有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並且"中國作爲一個政治機體可以被分割,但是中國人民仍會存在--他們是亞洲最剛強、勤勞而孜孜不倦的民族,經過適當的訓導後,也許會成爲世界上一種了不起的勢力。中國的國民能力是巨大的。黑人可以受白人統治,印度人可以受英國人統治,但是中國既不是非洲也不是印度。"第三,視中國的覺醒和發展爲禍害和威脅,如果中國覺醒和發展了,對他們瓜分中國掠奪中國是一種"禍害",對他們蹂躪中國人民是一種"禍害"。嗚呼!中國醒矣,此種之黃禍,較之強兵勁旅,蹂躪老贏之軍隊尤其慮也!"。 很明顯,西方殖民者又是種族主義者,他們的理論自相矛盾,一方面稱中國人種低劣,會毒化高加索人的血統,另一方面又認爲中國人適應能力強,多才多藝等優點。這些優點就是對他們幻想永遠對中國殖民統治和奴役中國人是一種"威脅","黃禍論"由此産生。
"黃禍論"就是殖民主義者的強盜理論,掠奪瓜分中國之後,還污稱中國是"禍害";也是白人之上種族主義者的理論,壓迫剝削中國人民和華人勞工,還稱中國人是"黃禍"、人種低劣;也是以西方爲中心的殖民主義者理論,對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有著先天的敵視態度和根深蒂固的偏見,認爲中國人是一群離奇古怪的動物,說用單字連成的話,寫圖畫式似的方塊字,男子留辮子,女人纏足等;更不可想象的是,中國文化從來不會被異族所同化,而總是同化外來文化。這樣的文化對西方文化顯然是一種"禍害"。美國的"黃禍論"者還鼓吹,一旦中國在世界上取得地位,那麽中國的哲學、孔孟之道和迷信思想,中國人肮髒的群居方式及清規戒律,將對白種人産生嚴重的影響,中國人的狡詐、貪婪使整個世界的道德水准嚴重下降;"黃禍論"也是西方殖民者虛擬假設的理論,理論的産生不是依據事實,當時的中國衰弱貧窮,不說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就是對在中國的西方殖民者也"禍害"不了。"黃禍論"從何而來?顯然純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一種賊喊捉賊的伎倆。正如美前駐日大使顧立克認爲,近代世界史上只有"白禍",即白種人欺淩有色人種,根本就不存在什麽"黃禍"。 這種欺人之談的理論,一開始就受到了中國有志之士的強烈譴責,孫中山、魯迅、錢恂(駐意大利公使)等都先後撰文,批駁"黃禍論"的險惡用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清楚地證明了"禍害"不在中國,而恰恰在這群"文明先進"強盜們自身,原來極力鼓吹"黃禍論"的"白種人兄弟國家"德國和俄國成爲兵戎相見的敵人,異教的中國包括日本反而暫時成了基督教國家英法美俄等國的盟友,在戰爭中制造了"凡爾登絞肉機"和強迫德國簽訂屈辱的《凡爾賽和約》的,也恰恰都是在十字架照耀下的"高加索人兄弟"。這一切不僅是對威廉二世的絕妙諷刺,也使"黃禍論"不攻自破,再者中國軍閥混戰,國力更加虛弱,從而"黃禍論"逐漸退出曆史舞臺。
然而,"黃禍論"的陰魂未散,到了20世紀50年代,"黃禍論"的變種--"中國威脅論"出籠,它是新的曆史條件下的"黃禍論"。在這方面,西方國家(包括日本)尤其美國炒作最爲賣力,在中蘇關系緊張的時候,蘇聯也兜售過"中國威脅論"。確切地說,"中國威脅論"産生于本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就曾炒作過"中國威脅論",即所謂中國革命的勝利有可能在東南亞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對美國形成"紅色威脅"。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提出"遏制共産主義在亞洲蔓延"的口號,美國在聯合國宣傳"中國對鄰國的威脅",麥克阿瑟公開辱罵新中國是"共産主義黃禍"。當中國志願軍入朝作戰時,一些西方人驚呼:"赫德的預言"實現了!此後,美國在中國周圍建立了防"紅色威脅"的包圍圈,並在不同的場合散布"中國威脅論",在中國平定西藏叛亂、中印邊境沖突、中國原子彈爆炸、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西沙自衛反擊戰等曆次重大事件中,屢屢渲染中國的軍事威脅。就是尼克松、基辛格等被稱之爲"中國人的老朋友"這些人,也不只一次地散布&q uot;中國威脅論"。基辛格在初到北京後對尼克松的報告中提到:"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但也是讓人捉摸不透的人民。他們仍可能成爲我們最堅定的敵人。"12尼克松當總統時,制定的世界戰略就是"打一個半戰爭戰略",即與蘇聯大戰的同時又與中國打局部戰爭。
不過,這一時期的"中國威脅論"主要出現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美國面臨的主要是來自蘇聯的威脅。當蘇聯解體、威脅消失以後,而中國經濟、軍事逐漸強大之時,"中國威脅論"開始在美國等國泛濫起來,第一次泛濫是在1992-1993年間,鼓吹者從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乃至文明角度展開了對"中國威脅論"的具體論證,媒體也推波助瀾,以至洶湧成潮。美國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亞洲項目主任芒羅首先發難,發表了《正在覺醒的巨龍:亞洲真正的威脅來自中國》,一時間"中國威脅論"風靡太平洋東岸,芒羅因而也聲名顯赫。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那篇高論《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也在這個大背景下問世。前者渲染中美軍事沖突不可避免,後者斷言儒教文明與伊斯蘭教文明的結合將是西方文明的天敵,具有極強的意識形態色彩,美國學者哈克特更是危言聳聽,"在蘇聯解體後,一個新的邪惡帝國正在出現,它的名字叫中國"。13此後,每隔一段時期,"中國威脅論"都會出現,第二波發端于1995-1996年,第三次發生在1998-1999年,到現在爲止已經是第四波。有規律可循的是:"中國威脅論"泛濫之日,幾乎都是中美改善之時。1997年和19 98年中美關系因首腦互訪而升溫,反華逆流也因勢而動;此次布什決定積極調整對華政策和江主席即將訪美,反華浪潮又再次掀起。
"威脅論"出現時間恰是在中國革命取得勝利,贏得國家獨立,成爲反對侵略,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的時候;它泛濫之時,恰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逐漸走向富強的時候。世界銀行最新資料表明,2000年按彙率法計算的中國GDP是日本的23.1%、德國的57.8%、英國的76.4%、法國的84.0%,已經超過意大利,躍居世界第六位。並且在許多國家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一支獨秀,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其中外資企業表現得最爲強勁,去年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高達470億美元。但是,國家的獨立不是"中國威脅論"出現的原因,因爲在二戰後獨立的國家比比皆是,不說20世紀60年代的非洲,在亞洲印度等是在20世紀40年代末贏得獨立,歐洲的法國也是在趕走德國後獨立的,但美國沒有散布"印度威脅論"、"法國威脅論";經濟的發展也不是"中國威脅論"的原因,因爲20世紀60、70年代的日本和德國比當今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快,1960年,日本和德國的國民生産總值僅相當于美國的8.4%和14.1%,到1990年,這兩個比例分別猛升到53%和21%,這種的發展速度可謂快矣,近年來軍費開支日本一直雄踞第二,中國遠遠落後于日本。但並沒有傳播"日本威威脅論"德國威脅論"。爲何在中國贏得獨立和經濟發展稍快一點,就大力鼓吹"中國威脅論"?可見,它的實質並非在于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增長,中國的國力還沒有強大到足夠並有迹象表明將威脅其周邊鄰國、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安全與穩定的地步。這也說明它的泛濫無疑具有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是冷戰思維模式的幽靈作怪。冷戰思維模式的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認爲國家間關系非友即敵,國際關系就是二元對立。且敵對的方面正在對本國的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構成巨大威脅,這種心態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國根深蒂固。早在冷戰初期,"遏制之父"凱南就承認,"文明美國人真奇怪,時時刻刻都想在文明的國境以外找到一個罪惡的中心,以把文明所有的麻煩都算在它身上"14。他對美國能找到蘇聯這個"罪惡的中心"而歡呼,"正是上帝給美國人民提供了這個無情的挑戰,使得他們作爲一個國家的安全有賴于他們的通力合作,並接受曆史顯然要他們承擔的道義上和政治上的領導責任"。半個世紀之後,同樣的論調又在美國出現,右翼政治學教授亨廷頓撰文宣揚,冷戰的結束使美國失去了一個明確的敵人,政治日益混亂,無法塑造國家認同,並說"若沒有一個邪惡的帝國威脅著美國的立國原則,做一個美國人到底意味著什麽?",他斷言"中國會成爲一個新的敵人"。
蘇聯解體後,美國犯了"對手缺化症"病症,想方設法在世界上尋找對手。1992年國防部制定的《防禦計劃指南》說的明白,打敗蘇聯以後,"現在文明的戰略必須集中于排除任何未來的全球性競爭者的出現",那這個競爭者是誰呢?根據"中國威脅論"者的判斷,最有可能的就是中國,因爲在目前的幾個大國中,俄國將會花相當長的時間完成其政治和經濟的陣痛轉變,歐洲的統一主要是經濟意義上的政治上是不完全的;另外,任何一個單一的國家似乎都不可能成爲競爭者,德國仍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致力于由統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問題。日本將仍然是一個經濟大國。經過剔除,中國似乎成了最合適候選人。美國霸權的倡導者,蘭德公司資深研究員khalilzad寫道,中國"最有可能成爲美國全球性對手候選人",一方面中國經濟正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增長,可望其經濟實力不多久就會超過日本,並且在下一個世紀的20年內,其經濟將會和美國一樣強大。同時,中國正在加快其軍事現代化建設。盡管中國在政治上仍面臨改革,但在21 世紀的上半葉,中國肯定會成爲世界上一流的大國。"中國經濟強大-- 政治中崛起--軍事擴張",這就是頭腦中只有強權信條的"中國威脅論"者的邏輯。只要你發展壯大,你就是我的威脅,就是我的敵人。
意識形態不同、文明之間差異、社會制度區別是"中國威脅論"泛濫的恒定因素。中國作爲僅存的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一直被當作與西方價值觀對立的意識形態象征物。在蘇東巨變之後,西方世界認爲中國也會步蘇聯的後塵,而事實與此相反,還能取得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日本、德國發展,創造經濟奇迹那是在西方模式下取得的,在他們眼裏這不足爲奇,因爲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模式。
而中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也能取得如此成就,顯然是對西方模式的威脅。這一現象被《外交》主編紮卡利亞稱爲"非自由民主的崛起",並視之爲對西方"自由民主"的挑戰。中國獨特的文化也爲西方某些人所不容,認爲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軍事實力加上獨特文化傳統,始終是西方世界的一個心病,"如果一個大國擁有強烈的文化優越感,或者對它曾有過的、由世界上其它國家所造成的曆史遭遇心懷冤屈,那麽它將很難與人爲善,這種沙文主義和冤屈感,恰巧中國都有份"。而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公然將中國的文明看成西方文明的對立物,並在其著作中更是無中生有地設想出一場在下世紀初發生在中國與西方世界間的"文明大戰"。另外以西方爲中心和對西方衰落的恐懼也是"威脅論"的又一原因,這種非我族類其心畢異的狹隘心理,把非西方世界的崛起看成是對所謂"文明世界"的威脅。在西方中心主義者看來,北大西洋沿岸民族率先完成人類的啓蒙,成了人類的先導,其它民族要麽被看成"威脅",要麽是被憐憫或被掠奪的對象,現在的中國顯然屬于前者。
第三是國家利益驅使,遏制中國的需要。衆所周知,在國際關系中,國家間不可能永遠是朋友,也不可能永遠是敵人,永遠的只有國家利益。美國是冷戰後國際關系最大受益者,成了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不但要極力維持這一收益,還要建立一種以美國領導的世界,白宮發表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第一個大標題是:"爲了更加安全、更加繁榮的明天,今天必須領導世界"。這就是美國的國家利益,任何對這一現狀破壞的行動就是對美國的"威脅"。如中國軍事現代化,被認爲是"威脅";中國爲了國家統一,對臺灣問題、南沙群島問題采取的一些行動,就被鼓吹者說成是"中國威脅";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了,也被說成是"威脅";甚至人口衆多也是"威脅"。可見,問題的實質與其說是中國的興起對既得利益構成威脅,不如說是既得利益者爲了保持既得利益而威脅新興國家。散布"中國威脅論"另一目的就是爲了遏制中國,以便向中國施加壓力和幹涉中國內政,歪曲中國形象,以便轉移視線,掩蓋西方盟國的之間的矛盾。正如前日本駐華大使中江要介所說:"如果說人口衆多,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就是一種威脅,那麽美國也是人口衆多,擁有核武器,爲什麽不說美國構成了威脅呢?"答案在于:"遏制的目的是爲了制止戰爭,但改變其政權形式使中國成爲一個寬容的民主國家是和平的更可靠的保證"。可見,宣揚威脅者才是真正的威脅者。
20世紀90年代初,與"中國威脅論"看似矛盾實則相同的思潮開始在西方世界流行起來,這就是"中國崩潰論"。"中國崩潰論"是"威脅論"的延伸,更確切的說是中國問題的另一面,前者是中國問題的曲意擴大(如預測中國即將崩潰),後者是中國的成就任意誇張(如認爲中國正在"威脅"美國)。10年前,一些美歐人士預言,中國也會像蘇聯一樣"崩潰解體",而預言成爲笑話。十年之後,這種"中國崩潰論"的論調又在美國主流媒體間流傳。這次流行最初由一篇學術文章引起的,2000年,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羅斯基先後發表《中國GDP(國內生産總值)統計出了什麽問題》、《中國的GDP統計:該被警告?》質疑做過中國經濟增長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文章發表,並沒有引起媒體的關注,因爲當時正是"中國威脅論"大行其道的時候。羅斯基的觀點在沈寂一段時間之後,最近突然變得身價百倍,成爲西方媒體關注的熱點。美國的《新聞周刊》、《商業周刊》,英國的《金融時報》、《經濟學家》等西方主流媒體紛紛把他的觀點重新炒作起來,其原因是西方輿論此時已經改變了風向,而羅斯基的觀點正符合他們的期望,即 "中國的經濟即將崩潰"。在這一背景下,種種懷疑中國經濟增長的文章紛紛出籠,美國《中國經濟》主編斯塔德維爾在其《中國夢》一書中把中國經濟比喻爲"一座建立在沙灘上的大廈",最爲極端的是美籍華裔律師章家敦去年7月出版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章家敦認爲,"與其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還不如說中國正在崩潰"。他斷言,"中國現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最多只能維持5年","中國的經濟正在衰退,並開始崩潰,時間會在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之前,而不是之後"!
"中國崩潰論"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國多年改革的結果之一。在中國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産生了巨大的社會矛盾和問題。說經濟上統計數字"參水"是事實,在中國媒體上經常出現有關虛假數字的報道,羅斯基在美國也不是經濟自由主義者,以前對中國經濟還是非常肯定的。說中國社會問題成堆也有一定道理,諸如腐敗問題、幹群關系問題、亂收費問題、機構改革問題、貧富懸殊問題等等不一而足,正如經濟學家樊剛所言:"中國最不難找的就是問題",吳敬璉也說:"改革正在過大關"。它說明了改革越來越難,要解決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問題越來越尖銳。另一個方面也是意識形態優越論使然。唱衰者出于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認爲西方較之中國具有"制度優勢",但經濟發展反而相形見絀,所以自困于一種本能的懷疑。
對中國唱衰者從來不乏其人。過去,這支隊伍並不是國際主流,他們的聲音並不足以擾亂視聽。從美國記者包德甫《苦海餘生》到史塔威爾的《中國夢》,宣泄西方對中國失望的書已有多種,《中國即將崩潰》的出版與討論,將宣泄和詛咒推至高潮。可以肯定,章家敦的"威權社會不能孕育創新發明"掩耳盜鈴式結論,"中國即將崩潰"主觀臆斷的預言,是阻擋不住中國前進步伐。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並不是數字編織的神話,中國總理朱鎔基曾經指出,中國過去幾年平均每年GDP增長百分之七,財政收入增長百分之十到十五的數字"基本可靠,不會出問題"。
面對羅斯基的懷疑、章家敦的預言,中國學者甚至政府官員紛紛給以批駁,我認爲這似乎小題大做。以中國的經濟狀況,決不會因爲他們的懷疑和預言而崩潰,也不會因爲他們的預言而解體,中國還是中國,中國經濟還是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在發展是事實,有許多問題也是事實。"威脅論"和"崩潰論"的區別就在于觀察中國的角度不同,但實質相同,即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構成威脅,中國衰落或者崩潰更對美國構成威脅,二者都有道理,但結論都是錯誤的。就中國經濟而言,既不會強大到威脅別國的程度,也沒有脆弱到崩潰的邊緣。
"黃禍論"是西方列強虛擬假設的一種理論,其目的就是掩蓋它們的侵略行徑,爲擴大侵略制造借口;"威脅論"是西方強國尤其是美國爲了其霸權和國家利益而制造理論,目的就是阻撓中國發展和強大,還夾雜著對中國強盛懷著一種恐懼的複雜心理。中國正在崛起,處于興衰時期的國家關系過去往往是不穩定的。但是,中國不是前蘇聯,更不是納粹德國和軍國主義日本,中國就是中國,中國不會威脅別國;"崩潰論"相對于前兩者,還有一定的價值,對中國提出了許多問題,盡管其結論荒謬可笑而又危言聳聽,這些問題的確是中國政府必須面對而必須解決的,如果解決不好就會引起社會震動。毫無疑問,三種理論都是錯誤的,尤其是前者其理論根本就沒有事實依據,後兩者盡管有一定的事實根據,但推導出的結論是及其荒謬,只有殖民主義者的強盜邏輯才會推導出這樣的結論。新加坡執政、世界有影響的政治家李光耀說:"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狂熱地想在世界傳播其生活方式的國家,它也從來不贊成擴張"。
曆史已經證明,在"黃禍論"到處傳播時期,中國人就能頑強生存下來,曆史還將證明,在"威脅論"、"崩潰論"盛行時期,中國會繼續發展,並最終強大,有能力迎接任何挑戰。就像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我們應當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世界上有中國這個國家,而且這個國家必將成爲一個經濟強國"。
注:"黃禍"的本意也包括日本,然而,不少日本人卻認爲:"黃禍"傳指中國,與日本無關。如日本《時事新報》1902年曾載文稱,中日兩國並非同文同種,"黃禍論"傳指華人。而前首相大隈重信則認爲,"黃禍"應指亞洲東北部的蠻族,非指中國和日本,且日本和中國曆史上還屢受"黃禍"之害。"俄國久在蠻族統治之下,其體血大半化爲蒙古韃靼種屬者。謂今之俄人爲"黃禍"之源。有何不可?"本文中的"黃禍"的含義指前者,即傳指中國。
http://www.lunwen86.com/lunwen/wenhuazhanlue/1283.htm

無所不在的「中國威脅論」2009-09-22 工商時報
 
     在2008年舉辦的北京奧運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盛大、也最昂貴的運動會,但是中國卻藉由這次的奧運會成功地吸引全球的目光,也讓全世界60億人看到亞洲巨龍正在崛起。而金融海嘯爆發後,豐富的外匯儲備與龐大的內需市場,更讓中國在一夕之間變成全球的經濟救星。 然而,就在中國準備走向世界時,「中國威脅論」的聲音卻悄然在全球各地興起。雖然有人認為這樣的理論是對中國在軍事與經濟成就上的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的國家已經將理論化做實際行動,來對中國進行圍堵。
     美國在日前公布年度國家情報戰略報告(National Intelligence Strategy Report),就把中國列為四個主要的利益挑戰國之一。報告中指出,雖然中美兩國有許多共同利益,但北京近來所強調的能源外交與軍事現代化,卻被華盛頓方面視為一種隱藏的威脅,因為一個過於強大的中國將可能會挑戰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
     有部分人士認為,近來國際間逐漸盛行的保護主義,其實就是針對中國外銷貿易所「量身訂做」。
     美國最大的本土鋼鐵廠美國鋼鐵(US Steel Corp.)於9月17日向美國商務部提交了一份請願書,要求美國政府對部分中國進口的鋼管開徵高達90%的反傾銷稅與反補貼關稅,而且法國、墨西哥與印度的鋼廠也已經向其政府提出類似的訴求,希望政府出面干涉,因為中國的低價銷售策略已經嚴重佔據市場,並且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在本月稍早時,歐巴馬政府也以保護國內工人就業為由,決定向中國製造的、價值18億美元汽車輪胎,開徵35%的關稅。而面對美國不斷在貿易上處處為難中國產品的行為,中國商務部也公開宣布要對美國製造的汽車與雞肉嚴加審查,雙方互相抵制的結果,導致部分美國民眾的反中情緒逐漸升溫。
     除了中國產品以外,西方世界對於來自中國的資金,也一向抱持著「寧缺勿濫」的態度,尤其是在能源與自然資源方面的投資案。兩者因為與國家戰略利益息息相關,很容易被有心人士與民族主義情緒作連結。
     最明顯的案例就是今年2月份中國鋁業的海外投資案。當初中鋁希望能以195億美元的代價,加碼入股澳洲最大的礦業公司力拓(Rio Tinto),但這起投資案,卻受到澳洲民眾與政客的大力反對,使得投資案最後以失敗收場。
     早在2005年時,中國海洋石油也曾經以130億美元的代價,向美國的優尼科(Unocal)石油公司提出收購申請,但卻同樣引起美國國內的反中情緒高漲,最後被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的理由駁回。
     而這股中國威脅論的風潮不止盛行於歐美,近來也漸漸在亞洲蔓延開。印度政府在今年就同樣以國家安全為理由,下令封殺中國製造的山寨機與電信通訊設備,並且拒絕核發入境簽證給中國勞工,不但讓當地勞工喪失工作機會,更損害到傳統大型西方企業在當地的既得利益。
     其實歐美等國在金融海嘯後,急需中國的資金與市場來維持本國企業的生存,也必須和中國保持一定的合作關係;但在另一方面,歐美各國也積極預防中國擴張。而這樣的兩手策略在國際關係上其實屢見不鮮,「美帝威脅論」也在上個世紀流行了30多年,各國政治經濟上的角力也從未停歇,但這是中國走向國際的必經過程,也是中國成長為泱泱大國的必經考驗。
另參本館:
 
貿易保護主義  美中互為人質? 中共採購團學台灣  《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 大陸造假與打假  中國崛起(一)  中國崛起(二)  G2    中國併購(一)  中國併購(二)  中國併購(三)  兩岸私募大戰 老共要當大地主了 中國石油大戰略  中國鋼鐵量與質 中國車的虛實 兩岸車市(一)  兩岸車市(二)  各國車市(一)  各國車市(二) 
《強國之鑑》 《當代中國》 《中國跨世紀綜合國力》 《中華聯邦》 《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 《妖魔化中國的背後》 《中國可以說不》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中國國家利益與影響》 《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 《長城與空城計》 《中國國家利益分析》 《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 《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 《未實現的和解》 《冷戰及其遺產》 《美國分化中蘇聯盟內幕》 《美國在中國的失敗》 《美國百年排華內幕》 《美國的中國形像》
美善的《帝國》 《費城神話》 《美國總統是天使還是惡魔》 《60年代》 《反文化》 《分裂的一代》 《文化戰爭》 美國的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外交政策《第一個新興國家》 《美國的民主》 《美利堅帝國的衰落》《美國時代的終結》 《流氓國家》 《權力與恐怖》 《霸權還是生存》 《美國的霸權泡沫》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真替美國操心》 《布希的戰爭》 《美國的危機與轉機》 《美國實力的衰落》 《新美帝國主義》
 

台長: 阿楨
人氣(4,760) | 回應(13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中國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可以說不》
此分類上一篇:《西方人道主義干預》

顯示全部139則回應

阿楨
中美軍力誰強?美報告見真章 2020/09/16

美國國防部發布一年一度的《中國軍力報告》核心,中國一日千里的軍力進步,已經不單是在某些特定領域,縮小中美兩軍的實力差距,實際上與美軍並駕齊驅,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選擇性超越美軍的意圖,就是「中國已在某些特定領域領先美國」。
中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軍,總體戰力是350艘艦艇和潛艇,包括130多艘水面主戰艦艇,比美國海軍多出50多艘艦艇,和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警力量以及海上民兵。
中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常備陸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防空體系之一。
中國擁有1250多枚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飛彈,以及陸基巡弋飛彈。美國部署陸基常規彈道飛彈,射程70到300公里,但沒有部署陸基弋飛彈。
中國核武軍力有三大新發展方向。核彈頭儲備數量在,未來5年增加到200枚,10年內翻一倍。
  回應
冷戰時期的最後十個年,美國幾乎每年都要出一本《蘇聯軍力報告》。它不把你誇的厲害著,如何藉口自己擴充軍力。
這就是故意誇大解放軍軍力的 現在為止還比不了美軍 這是事實!它們想把中國威脅論炒作起來而已!
那也要有錢才能隨意擴充,美元也不是無節制的隨便印的。只要國人都努力,2050年全面超越美帝是大概率事件。
美軍當然比解放軍強大,但是美軍要是靠近中國沿海就和解放軍沒得打了。
2020-09-16 08:00:58
阿楨
英媒:西方的三個對華錯誤成見

英國《金融時報》2020-09-20原題:西方應注意拿破崙的忠告,讓中國沉睡
21世紀過去20年了,西方的主要挑戰已顯而易見:中國重返舞臺中心。1980年到202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西方的應對不錯,但在第二階段卻面臨失敗。這種失敗源於三個錯誤的成見。
第一個是認為,只要中國由共產黨統治,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好夥伴。按照此種邏輯,一個違反人民意願的政黨進行統治,世界怎麼可能與之合作?
然而,大量證據表明,大多數中國人並不那樣認為。事實上,最新的愛德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的支持率是全球最高的。
儘管如此,鮮有西方人能擺脫第二個有問題的成見,即認為即使大多數中國人對共產黨滿意,但若中國立即轉為民主制度,中國和其他國家會更好。
蘇聯解體以及隨後俄羅斯人民生活水準一落千丈時,可能確實有一些中國人那樣認為。但如今,許多人毫不懷疑,一個軟弱的中央政府將導致中國人民遭受巨大的混亂和痛苦。事實上,中國的任何一個鄰國甚至亞洲最大民主國家,都沒有推動北京的政權更迭。一個穩定的、可預測的中國,即使變得更強硬,也比其他選項要好。
第三個有問題的假設可能是最危險的,即認為一個民主的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接受西方規範和做法,並像日本那樣愉快地成為西方俱樂部成員。這不是亞洲的主流文化動態。土耳其和印度都是西方的朋友。但土耳其已從凱末爾的世俗意識形態變為埃爾多安的伊斯蘭意識形態,印度則從親英派的尼赫魯轉變為印度教信徒莫迪。
2020-09-23 07:23:45
阿楨
透視反中大外宣《大紀元》的底色 2020/10/08 中時社論

依然深陷疫情的西方社會,對大陸「十一」連假展現出濃厚興趣。彭博社、《紐約時報》、BBC等西方主流媒體均刊發報導,不僅注意到大陸對10億人的疫情防控滴水不漏,還感嘆大陸「以驚人速度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說1個月前武漢水上樂園人擠人的盛況,給西方「猛然一擊」,此次連假整個大陸的恢復如常,則令西方「恍然大悟」。
不過,無論在美台港,總有不少人對「中國崩潰論」埋單,尤其川普政府對大陸展開貿易戰、科技戰,在地緣政治與軍事上對大陸施壓後,更多人相信大陸政治、經濟即將瀕臨崩潰,這就不得不提及《大紀元》。
《大紀元》稱不上媒體,用民進黨政府創造的「境外代理人」概念或「政治宣傳機構」、「滲透來源」來形容會更貼切。尤其這幾年《大紀元》及其後台在美國政壇影響力愈來愈強、獲得的資源也愈來愈多。投其所好、一拍即合,《大紀元》和川普團隊、美國右翼的關係愈來愈難說清楚、講明白。
不過,隨著《大紀元》在美政治靠山的不斷強大,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就更多了。原本美方或許期待《大紀元》能夠像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成為一把「插入」大陸政治敏感領域的尖刀,但《大紀元》藉機夾帶私貨,用文革政治鬥爭概念製作新聞,最後不僅誤導了美國決策者,還唬弄了西方輿論菁英層。
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已經成為白宮國安幕僚的博明。鷹派主導了美國對外政策決策圈,動輒以「崩潰論」解讀大陸資訊,能夠印證鷹派對大陸認知的《大紀元》,就形成同溫層關係,相互取暖。
《大紀元》所描繪的大陸,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解讀為「山雨欲來」:官方提倡節約糧食就是大饑荒前兆;西南水患就是三峽大壩潰堤訊號;官媒不同調就是派系鬥爭白熱化;基層群體性事件就是民意覺醒推倒政府。
最近,「大外宣」或「大內宣」很常被使用,《大紀元》已經難以洗刷美國右翼反中「大外宣」的底色,同時也變成台灣特定立場的媒體、名嘴和政客自我壯膽的「大內宣」樣板。望著疫後強勢復甦的中國大陸,全世界都被《大紀元》誤導,台灣那些動輒以《大紀元》認識大陸的人,要趕快走出同溫層。
  回應
大紀元是法輪功邪教宣傳品,還受到白癡界和中情局的大力津貼
2020-10-10 07:02:54
阿楨
港媒:西方的“妖魔化”不會阻止中國進步

香港亞洲時報2020-11-13為什麼中國能成功 自從鄧小平在中國進行經濟和政治改革以來,西方“專家”對中國的評估總是犯錯。他們說中國的經濟會崩潰,共產黨人不能“跳出框框”,中國經濟是建立在一堆債務上;他們批評“任人唯親”和非新自由主義的經濟行為。
  西方一些人甚至嘲笑中國的經濟資料,說它們是“共產主義謊言”,還說中國的經濟增長靠的是操縱貨幣、偷竊或強迫外國公司轉讓技術。但從邏輯上講,像中國這樣大的經濟體不可能通過欺騙或竊取其他國家技術及商業機密來實現快速和巨大的增長。
  此外,西方“專家”在分析中的假設也有缺陷,從而對中國經濟做出了錯誤的評估。比如,從西方的角度看中國,對於“自由民主”或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為什麼會在中國失靈,不可能有任何現實的分析。
  事實上,反華“專家”對印度比對中國更有信心,而原因不過是這個南亞國家是一個“民主國家”。然而,中國政府明智地忽略了美化自由民主的宣傳,專心走自己的發展道路。
  事實上,中國在經濟上取得的顯著成就,是其領導人能幹和採用通過一系列“試錯”實現的發展模式的結果。…與蘇聯“大爆炸式”的方式不同,中國政府循序漸進地進行改革,有條不紊地加強和維持經濟發展,從而使國家避免了巨大的、代價高昂的錯誤。
  長期規劃是中國經濟成功的另一個源泉。五年規劃模式的目標和方針,在實施前兩年就開始構思,並仔細審查其可行性。每個計畫的目標和方針都考慮到過去的經驗和新的挑戰。
  比如,2021年至2025年的“十四五”規劃,提出了以內需為經濟驅動力,以創新為支撐,進一步向世界開放,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的“雙迴圈”框架。此舉旨在應對美國對中國的日益敵視和新冠疫情。拿出1.4萬億美元用於創新,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中國科技企業列入黑名單、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售技術的回應。目標是加強中國的技術實力,在半導體等先進產品方面實現自主。
  妖魔化中國的發展和治理架構阻擋不了中國的進步,也解決不了西方自身的問題。西方反華勢力應給各國政府和人民幫個忙:公正、客觀、真實地講述中國。
2020-11-17 08:28:32
阿楨
美參院戰略報告:中國太大裝備太好 美歐無法單獨應對 2020/11/19 中時

美國國會最近發布戰略報告詳細闡述美國未來的外交方向,強調要深化與歐洲盟友的合作重建以民主秩序為運作原則的國際組織和規範,同時要擴大與歐洲盟友關係,以多邊模式共同制衡中國大陸遍佈全球的影響力。
  美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里施(Jim Risch)週三與多位歐洲國家議會外交決策領導人召開視訊會議,討論大西洋兩岸共同面對的中國挑戰。會議公佈了參議院外委會共和黨人率領撰寫的全新外交戰略報告《美國與歐洲:跨大西洋合作應對中國問題具體計畫》,從7大面向分析美歐必須共同合作應對的中國議題,包括政治及文化的滲透、在國際組織的影響力、貿易及投資的不平等行為、科技競爭、海外商業活動、在非洲,以及印太地區的勢力擴張等。
  報告說,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和歐洲共同利益一個真正的系統性競爭對手,大西洋兩岸愈來愈認知到這一現實,現在必須將共識付諸行動。而且這不是美、歐一方即可應對,因為「中國太大了,並且裝備太好」,他建議還要納入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其他理念相同的國家。
  報告最後提出6點建議:保護自由和開放社會免於新的威權統治的入侵;維護國際組織的完整性;打擊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和反競爭的經濟策略;開發新技術並形塑其使用方式;應對中國利用「一帶一路」倡議投資所帶來的經濟和安全影響;以及深化在非洲和印太地區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回應
西方白人真丟臉,只能搞幫派似的群毆
只要中國不內亂,不搞一人一票選個總統,不搞意識形態,專心搞經濟,科技和民生,美歐想撼動中國是不可能的。中國一直就是在美歐圍堵下壯大的。
2020-11-20 07:55:17
阿楨
歐盟駐華大使:美歐應對「戰狼」外交說不 2020-12-11 德國之聲中文網

據路透社報道, 歐盟駐中國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本周四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達成一致。“如果我們可以,如果中國准備合作,那就讓我們盡可能地與中國合作。而當必須反對的時候,我們就要反對。”郁白還稱,“我們需要達成一個共識,對霸凌、恐嚇和脅迫式外交、‘戰狼’外交說‘不’" 。
  針對外界對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的批評,華春瑩本周四回應說,”從根本上講,關於“戰狼外交”的非議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個翻版,目的是讓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讓中方放棄說出事實真相的權利。這些人應該明白,中國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了,中國外交代表和捍衛的是佔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14億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尊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為了維護中國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為了維護中國主權安全和發展,為了維護國家利益與尊嚴,為了維護國際公平與正義,就做戰狼又何妨?”
  回應
要對西方的獵巫外交/雙標外交/歧視外交/高傲外交/... 大聲說 NO!
2020-12-11 09:12:57
阿楨
保爾:朝貢,只是明朝在賠本賺吆喝嗎? 2020-12-09 觀察者網

  人多了就會有江湖,國家多了就要有國際秩序。
有人說,朝貢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也有人說,朝貢是大國身份的象徵;還有人拿今天的國際組織、貿易條約類比古代的朝貢體系。
  朝貢首先是政治事件,明確中國是宗主國,來朝貢的國家是藩屬國的關係。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回報:統治政權給與認可,頒發金印、敕書等具有政治合法性的憑證。
  富有四海的中國皇帝,接受了異域藩屬不遠萬里送來的禮物,包括明朝在內,歷代朝貢都存在“薄來厚往”的情況。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抱怨,中國吃了太虧,白花了真金白銀,只不過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心而已。
  這批評,或多或少存在失實與誇大。今天看來,朝貢具有不平等的屈辱屬性,但在傳統的政治格局下並非完全如此。
  如航海家費信所言,當時各國使臣爭先恐後向明朝朝貢: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貢獻臣服,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朝貢體系的建立不是強迫或征服的產物。較之于近代以來西方建立的殖民體系,朝貢體系要溫柔地多。
  大多數情況下,中國對各國的內政並不感興趣,更不在意實際控制權。較之於霸權國家主導的世界體系,古代的朝貢體系更富有和平的因素。
  用經濟得失評價朝貢體系,主要是在上世紀中葉,受到“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大討論的影響。
西方列強殖民時代的對外關係促進海外貿易擴張,甚至鼓勵海外搶掠,由此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同一時期,西方在賺錢,中國在虧本,長此以往,最終中國全方位的落後了。
  不過,這樣“算帳”,未免太小氣。在傳統東亞世界中,中國在各方面都具有絕對的優勢,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長期處於輸出的地位,就經濟利益而言,與其大費周章從海外獲得資源,不如在本土深入發展。“厚往薄來”無論是來還是往,其數量都是有限制的,朝貢對國家財政的影響非常有限。
  以被後人詬病的明代朝貢為例,幾乎找不到正常朝貢往來對國家財政造成衝擊的記載。反而是在朝貢體系下的國際秩序被打破時,明朝被迫親自出手收拾,才會真正耗資不菲。
  在以中國為核心的龐大國際秩序之下,傳統時代的東亞世界還存在次一級的朝貢體系,比如日本對琉球、安南對占婆,都提出了朝貢的要求,並形成了相應的次級國際秩序。朝貢體系以及由此產生的國際秩序,都曾是東亞世界國際關係的基石。
2020-12-11 09:17:42
阿楨
近代以來,由於落後的現實,中國的歷史遺產受到質疑。同樣是以某一國為中心,殖民時代的“日不落帝國”與霸權主義世界觀下的美國,卻很少受到人們的嘲笑與蔑視。
  事實上,如果完整地考慮經濟貿易,朝貢的國家層面經濟損失,完全有可能轉變為民間的經濟收入,甚至於再通過官營商貿、稅收等形式返還於國家。
  古代尚且如此,紛繁多樣的現代經濟自不必說。在評判國家對外政策的時候,如果只考慮直接經濟效益的得失,恐怕是一種不甚高明的認識。
  明朝,在對外武力強盛的永樂、宣德年間,對國際糾紛的干涉也頗為有效。比如暹羅王朝入侵鄰國,經過明成祖的訓誡,暹羅派遣使者入朝請罪。安南發生弑君內亂,更是被明朝直接出兵平定。但從明代中葉以後,再無艦隊遠航,明朝國家的對外政策也趨於保守,對國際關係的維護停留於缺乏實際效力的紙面文字。比如正德六年滿剌加被佛郎機(葡萄牙)人攻陷,國王派使節向明朝求援,明朝只是譴責佛郎機,並沒有更實際的行動。在缺少武力震懾的情況下,朝貢體系很難有效解決重大國際糾紛。
  晚明以後,先有日本侵略朝鮮,引發明朝直接出兵,而後女真興起于白山黑水之間,以明朝為核心的國際秩序遭受連番衝擊。面對來自朝貢體系內的挑戰,作為宗主與國際秩序中心的明朝已是應接不暇,一步步地走向兇險的境地。
  回應
 啥叫政治意義?除了滿足皇帝本人的虛榮心,對國家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
 維持中國周邊的大致一個和平環境,這不是好處?去年緬甸內部有問題,大量難民逃到中國境內,還有炮彈落過來,這還是小亂,如果周邊各國時不時的打仗,中國也會總受不利影響。
 今天官方都很少說朝貢了,怕給人口舌說我們的霸權。但這篇文章分析的很中肯,對朝貢體系,應該歷史的看,辯證的看,不能因為人家罵兩聲我們也不敢說了
 朝貢體系當然不完美,但是相比同時間段歐美是什麼體系?就是武力殖民體系。現在是經濟殖民體系。
https://www.guancha.cn/baoer/2020_12_09_573957.shtml
2020-12-11 09:19:03
阿楨
外媒文章:中國發展道路打破“歷史終結論”

  英國作家、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人士湯姆•福迪2020-12-24在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沒有向西方看齊,而是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同時還打破了“歷史終結論”。全文摘編如下:
  即將出任美國總統的拜登將再次試圖重建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並奉行所謂“自由主義全球化”,其目標是阻止全球化按照中國的方式發展。
  蘇聯解體導致冷戰結束,美國迎來了無可匹敵的霸主地位。有美國學者認為,美國贏得了所有意識形態方面的爭端,因此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只能向西方的思維方式過渡。全球化只能朝著一個方向發展。
  28年過去了,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冷戰後的樂觀與開放早已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所熟悉的大國對抗,特別是與中國相關的事態發展“脫離了計畫”。
  中國沒有向西方看齊,而是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同時還打破了“歷史終結論”——中國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只是沒有遵循西方所假定和確信的條件。正是“按照誰的方式來推動全球化”這個問題引發了所謂的第二次冷戰。
  西方在“歷史終結論”中的假設認為,全球化進程與單一意識形態——即西方的意識形態——有著內在聯繫,全球化與自由化是同步的。數百年來,西方通過殖民其他國家、建立工業、創建全球貿易和經濟體系來建立“全球化”。因此人們假設,諸如互聯網這樣的發明符合這個潮流,因為資訊流動會帶來加強西方意識形態的“自然”政治結果。但他們錯了。
  中國的表現實際上徹底顛覆了這種想法。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並沒有採納西方的意識形態,而是鞏固自身,發展成一個經濟超級大國,並有效宣導“按照中國自己的方式來實現全球化”。
  北京沒有對外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但“一帶一路”倡議之類的計畫正在改寫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並動搖西方長期以來的霸權。與此同時,中國能夠通過技術和互聯網來加強而非削弱其自身。這就引發了“按照誰的方式來推動全球化”這個問題。
  雖然特朗普對全球化明顯持反對態度,在許多方面甚至攻擊國際體系,但隨著拜登政府的上臺,美國將再次奉行所謂“自由主義全球化”,並試圖重建“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和特朗普相比,拜登採取的方式將略有不同,涉及“維護西方”,而不僅僅是攻擊北京。但兩者的目標是相同的,旨在防止全球化按照中國的方式推進。
2020-12-28 07:40:43
阿楨
陸對BBC下逐客令 陸學者:中國亮明態度 不接受假新聞 2021/02/12 中時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BBC下「逐客令」,《環球時報》引述大陸學者分析指出,此舉發出一個清晰信號:中國不接受假新聞。而BBC對華的造謠是西方一些「反華勢力」對華輿論戰、超限戰的一部分,讓BBC無法落地只是反制行動之一,但並不是唯一或最後的行動。
  BBC在中國境內落地是在《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境外衛星電視頻道落地管理辦法》框架下運行的。此前,中國境內一些飯店等場所可以接收到BBC的訊號。同時,在第四條中也列明「播放的內容不違反中國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禁止播放「危害中國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煽動中國民族分裂、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中國民族團結,侵害中國民族風俗習慣」等內容的節目。
  「反華的情緒正在英國穩步累積」,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將這場「運動」比喻成一場「針對中國的十字軍東征」,而這其中除了一些反華智庫,BBC和《衛報》等媒體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新疆和香港是這場英國對華「東征」最主要的兩個主題。
  英國政府正在探討正式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對話」機制,意在打造制約中國的「亞洲小北約」。而在香港、新疆等涉及中國內政問題上, BBC近期的表現頗有為英國政府「重返亞洲」、在「後脫歐時代」重新塑造國際定位,以及轉移英國國內不滿情緒製造輿論配合的意味。但拋棄和中國的務實合作最終只會讓英國自食苦果。
  BBC對華的造謠與抹黑是西方一些「反華勢力」對華輿論戰、超限戰的一部分,媒體只是充當了「馬前卒」。反華「敘事」潮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近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西方會對西方的政治制度、社會思想造成影響。
  新聞的輿論陣地已出現分化,支持、轉發BBC假新聞的一般都是來自西方世界的BBC「盟友」,而第三世界國家的媒體對於此類存疑的文章是慎重處理的,「也反映出第三世界國家對西方媒體假新聞的反感和畏懼,反感的是虛偽的作風、畏懼的是針對中國這樣的大國尚且可以為所欲為,當這些媒體對付小國時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
  回應
英國早前才將在英國的中環電視網下架,這BBC被禁播一報還一報剛好而已。
應該像打澳洲一樣的打英國,殺英儆美!
沒落的帝國,一直不能接受昔日鴉片王國的堀起 !
毒害中國 造成鴉片充斥的是誰? 英國,侵華禍華之首惡
2021-02-13 07:41:19
阿楨
英媒稱中國政府為減排要求少吃肉 證據令人“智熄”

  2021-03-09,英國《衛報》發佈題為《隨著素食主義革命的深入,中國對肉類的胃口逐漸減退》。
  但是,有這麼一段話卻有些看不明白了:
  在2016年,作為減少碳排放的承諾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制定了一項計畫,要將中國人的肉類攝入量減少50%。這是一個激進的舉措,世界上很少有其他政府將肉類消費納入其碳減排計畫。
  別說外國人感到激進,就算是中國人也要懵了,政府啥時候以減排為目標對我們每天的攝入的肉量做過計畫?
  原來《衛報》引用的正是自己家在2016年發佈的一篇文章《中國削減50%肉類消費的計畫受到了氣候活動家的歡呼》。
  其實,保護環境也好,減少碳排也罷,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想打著這個旗號讓中國人少吃肉,得明白,聯合國糧農組織畜牧業減排報告,溫室氣體大頭在拉美專業化養殖肉牛。牛占總排量的65%。豬、禽類、水牛及小反芻動物(如羊)僅占7-10%。而中國人主要吃豬肉。中國人均牛肉消費僅4.1公斤,低於世界平均水準,更遠低於阿根廷的38公斤和美國的26.3公斤:哪怕算上所有的肉類, 2014年人均澳大利亞(90.3kg),美國(90.1kg),阿根廷(86.6kg),中國的人均肉消費量排在眾多西方國家後面:
2021-03-11 10:29:45
阿楨
時隔百年兩個甲子 西方國家所謂"黃禍論"仍陰魂不散 2021-03-22 觀察者網

  在21世紀第一個辛丑年的開始,中國與美國在阿拉斯加開始了一場高層戰略對話。
  一開場,美方國務卿布林肯便指責中國在港臺新疆的動作,威脅了維持全球穩定的現有國際秩序。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回應,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並不承認美國的價值就是國際價值,不承認美國說的就是國際輿論,不承認美國少數國家制定的規則就是國際規則。還表明,美國塑造中國威脅論的行徑,本質上是向世界轉嫁矛盾、轉移視線,以掩蓋自身社會矛盾,以及歷任美國政府用對外戰爭脅迫國際社會、維護自身霸權的事實。
  我們也能在歐美媒體精英,甚至是不少亞裔媒體精英的言論中找到幾乎同樣的論調。
  這種“反共不反華”“反中國不反中國人”的話術幾乎就在重複被某邪教組織唱爛了的“愛國不愛黨”論調,試圖用冷戰式的意識形態二元對立,掩蓋一個帝國主義的種族主義核心。將醜陋的白人至上主義,以及對白人至上主義的病態追隨,包裹在“反共”與“追求民主自由”的舊旗幟之下。
  實際上,在過去五年裡,西方輿論場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黃禍論”。它幾乎完全重複了19世紀末的黃禍論,一方面塑造中國非人性的殘暴形象,另一方面將中國描述為西方“生活方式”的最大威脅。
  這種由媒體與政客共同推動的黃禍論,在西方社會內部形成了強大的反華情緒。這種種族主義情緒導了中國人以及中國海外企業有可能遭受巨大的人身與財產傷害,也令在英美國家生活的亞裔人群飽受其害。
  美國亞特蘭大市發生連環槍擊案,8人遇害,其中6人為亞裔。圖自法新社
  “黃禍論”(die Gelbe Gefahr)一詞最早於1898年出現在德國。1900年,隨著義和團運動的爆發,主要在西方英語世界的公共媒體上迅速傳播開來。
  回應
根本原因還是西方這些白皮害怕殖民時代以來他們擁有的被其他民族奪取,現在這些西方白皮通過四百年的殖民優勢,奪取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陸地海洋空間以及資源,佔領了高端市場、技術優勢、國際規則。現在就害怕失去這些!
為了掩蓋罪惡和驚慌,污蔑他人洗白自己,這就是以傳教為名的白人,該撥亂反正“白禍論”了。
2021-03-23 09:55:53
阿楨
德國看待中國崛起的三種觀點 2021-03-26 環球時報

第一種是積極看待中國崛起,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是人類普遍文明的發展。讓8億多人脫離貧困,中國此次抗疫和疫後經濟復蘇,增強了人民對自己國家制度的信任和信心,也是對世界抗疫和經濟復蘇的貢獻。持這一看法的人中不乏接受過傳統人文主義思想教育,致力於研究中國的學者和經濟學家。
第二種認為中國的崛起是對西方的“整體挑戰和威脅”。其主要理由是,在經濟和科技上,中國的生產和研發能力快速接近歐洲,甚至局部已開始領先,這是歐洲制度優越感的物質支撐;在政治上,中國改革發展的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富強可以通過走“非西方的”道路實現,這動搖了以美國為首的歐美政治精英階層在二戰後開始構築、冷戰後盛行的價值霸權體系。這一體系給歐美在“人權高於主權”等口號下推行新的擴張與干涉提供了制度合理性支撐。
第三種“三元論”,即中國是德國和歐盟在經濟科技與全球問題中的夥伴、競爭者,制度層面上的對手。德國工業聯合會2019年1月的涉華報告稱,德國和歐洲要放棄“以貿易促改變”的對華政策,不要試圖改變中國。中國經過40多年發展已建立了融合國有經濟和市場經濟要素,有自己特色的政治、經濟、社會“混合模式”。中國是重要的夥伴,與中國“脫鉤”不符合歐洲企業的利益。
“三元論”在歐美產生了很大影響:形成了歐盟涉華新政的宣示,中國是歐盟戰略和制度對手的意義,強化了競爭性和對抗性;在美國,新任國務卿布林肯,認同對華合作的必要性,但更強調中國對美國的“挑戰”,甚至是美國要全力對付的最大“威脅”。(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員)
2021-03-27 09:00:13
阿楨
中國「債務陷阱」損人害己?疫情與抗中意識下的一帶一路困境 2021-04-12 吳介聲

中共藉由「一帶一路」計畫提供鉅額貸款給發展中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多年來債務陷阱弊端叢生,而且合作內容隱晦保密,外界難以得知貸款條件。美國與德國學者研究大量合約發現,中共藉此深入影響舉債國,多國恐怕已經淪為中國附庸。
  回應
 這是一篇非常幼稚的文章,任何商業機構或個人曾經與銀行打過交道借錢,都曉得信用等級及財務狀況是決定利率及借貸的條件。借錢給別人是一種非常髙風險的業務,這些一帶一路的國家都是風險極高的國家,西方國家及日本根本不願借錢給他們,即使願意借款,所列條件會比文中所述的更苛刻,而且動不動更干涉他們的內政。這個無腦的作者不是不求甚解,寫這篇文章根本是愚昧到極點,毫無瞭解行情便胡吹一遍。我懷疑這作者有被虐狂,他寫的每篇文章都招來讀者一遍罵聲,而他也是屢罵不改,不知羞恥。
 拜登想拷貝「一帶一路」就證明本文作者胡扯!美國總統拜登找西歐日本國家組西方一帶一路,除了作者外、沒人不知其原因,中國一帶一路非常成功、已將美國為首的西方舊帝國主義勢力逐出亞太東歐!
 聯合報怎麼淪落至此,創辦人應該是死不瞑目。
 聯合報這兩個專欄(鳴人堂和轉角國際)是提供給綠林陣營的殖民地,專用於離中、反中、仇中的論述與觀點。聯合報是想要緩和一下經營壓力吧?
2021-04-13 07:36:32
阿楨
走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無人能擋中國 2021-07-01 環球時報社評

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共百年慶祝大會吸引了全球的矚目,中共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成就和中國的美好願景不斷加重一些西方精英的危機感。他們一邊唱衰中國,一邊因預感到中國發展不可阻擋而憂心忡忡。
首先是中共的領導力不斷提升,這是中國的最大政治優勢。
二是中國發展道路從實際出發。
第三,中美關係的陣形和形態也出現了變化,過去西方輿論機構很倡狂地在中國輿論場“帶節奏”,現在他們這樣做難多了,而且越來越多時候他們這樣幹會遭到中國公眾的無情抨擊和嘲笑。
第四,美國無法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相關新聞資料
習中國夢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71架戰鷹飛過天安門廣場 向党、祖國和人民致敬

2021年7月1日上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71架飛行編隊從天安門廣場上空通場而過。15架殲20戰鬥機三梯隊,71字樣由10架殲10組成,殲10C今年換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10C公開亮相作戰部隊,這標誌著殲10已經正式進入了100%國產化狀態。
2021-07-02 07:47:58
阿楨
愛得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出爐 中國成最大贏家 2022-01-20 德國之聲

美國公共關系公司愛得曼(Edelman)最新發布2022年全球信任度調查(Trust Barometer)顯示,全球公眾對政府以及傳統媒體和記者的信任度最低。在當前全球依然深陷新冠危機的大背景下,科學家是最受民眾信賴的群體。同時,全球民眾對民主制度國家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最受本國民眾信任的政府是中國政府。
公共關系公司愛得曼每年都會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開幕期間推出反應世界各國民眾對包括政府、媒體、企業等各類機構的信任指數報告。此次連續第22年推出的調查報告囊括了針對全球28個國家,超過36000次網絡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並保證了每個國家至少有超過1150份問卷樣本。
此次調查中,最大的贏家是中國,其2022的公眾信任指數——也就是本國受訪民眾對中國作為一個國家來説的信任指數為83,與一年前相比提高了11個點,位居調查報告全球27國榜榜首。民眾信任度下滑幅度最多的是德國(46點),與去年相比低了7點,其次是澳大利亞(53點, -6點)、荷蘭(57點, -6點)、韓國(42點, -5點)和美國(43點, -5點)。愛得曼發表的信任指數,1至49點代表不信任,5至59點代表中立,60至100點代表信任。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最新的調查結果表明,全球民眾日常生活中最擔憂的事情是失去工作。其次是氣候變化、黑客攻擊、失去公民自由、遭受偏見和歧視待遇。越來越多的人趨向於認為政府和媒體是分裂社會的力量。幾乎每兩個受訪者中,就有一人持這一觀點。報告撰寫方指出,為了重塑公眾的信任,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商界領袖繼續承擔起社會責任,公眾也需要更多此類人物。此外領導人物應該更多的著眼長期利益,展示目前的體制和系統其實是運作有效的。通過提供基於事實的信息,打破不信任的惡性循環。
2022-01-20 08:42:00
阿楨
美國政府「中國行動計劃」大挫敗!司法部灰頭土臉,放棄起訴中研院士陳剛 2022-01-21

隨著美中貿易戰、科技戰與新冷戰漸次升溫,美國司法部特設「中國行動計劃」,全面加強調查中國在美國的經濟間諜犯罪活動。去年1月14日,麻省理工學院重量級華裔科學家、中研院院士陳剛因為「對能源部隱瞞自身與中國機構的關係、詐領270萬美元研究經費」遭聯邦調查局逮捕,隨後被麻州聯邦檢察官起訴,成為司法部計畫的指標案件。
然而20日,全案以「雷聲大、無雨點」畫下句點,司法部灰頭土臉宣布放棄起訴陳剛(Gang Chen),理由很簡單:缺乏證據。這也是「中國行動計畫」(Chinese Initiative)從2018年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啟動以來的最大挫敗。
其實陳剛案從一開始就頗受質疑,批評者認為「中國行動計劃」的檢察官求功心切,將單純的「申請經費揭露違規」與嚴重的間諜罪或智慧財產權罪行混為一談。連當初逮捕陳剛的前聯邦檢察官雷林(Andrew E. Lelling)後來都坦承司法部做得太過火,在學術界製造恐懼氣氛。
當時25位MIT的現任與前任教師發表聯合聲明指稱:「質疑陳剛對美國的忠誠實在惡劣,而且令我們想起歷史上幾個黑暗時期⋯⋯許多有華裔血統的MIT教師與學生,覺得自己被鎖定,深感恐懼,受到威嚇。」陳剛的女兒凱倫(Karen)為父親設立的GoFundMe網頁,3天就募得40萬美元,後來全部捐給幫助科學家的慈善機構。
「中國行動計劃」3年多來共起訴約20人,陳剛之外,第一個被「中國行動計劃」祭旗的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教授、奈米技術專家胡安明,去年9月獲法院判決無罪。胡安明在調查期間被拘留了18個月,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全靠GoFundMe募款支付法律費用。
2022-01-22 08:28:13
阿楨
美撈起墜入南海的F35C 靠的是中國造潛水工作支持船 2022-03-04 環球網

美國第7艦隊3日發佈的消息顯示,1月24日在訓練中墜入南海的F-35C戰鬥機已經被成功打撈。公開報導顯示,此次美軍使用的海上深潛和打撈船隻由中國招商局重工建造。這並不是美軍在打撈墜機中首次使用中國建造的潛水工作支持船(DSCV)。

美歐制裁俄航太、軍工殺傷力有多大? 2022-03-04 環球時報

對西方制裁,俄停止向美供應RD-180火箭發動機,俄正實施進口替代,從中國進口。

英媒:去美元化 中俄都在增持黃金

英國Money Week網站2022-03-03文章:中國擁有的黃金幾乎肯定超過美國,過去幾十年,我們經常看到美國利用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而將其武器化的例子。對俄實施制裁以及將其從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逐出。
世界黃金儲備,美國以8134噸排名第1,德、義、法、俄和中分列2至6位。但中國的黃金儲備肯定遠高於官方資料。首先,過去10年中國黃金產量約占全球15%。2000年以來,約產6830噸,且保留在國內。中國還在非洲、南美和亞洲收購國外金礦資產。其次,中國還是最大進口國。2000年以來內地僅通過香港進口的黃金就超過6700噸,中國私人持有的珠寶黃金約為2500噸。
  相關新聞
俄「去美元化」 不怕經濟制裁
加速去美元化中俄75%貿易放棄美元結算
普京:俄將從制裁中獲益。

新媒:美對俄“斷芯”,讓中國警醒應自給自足 2022-03-02 聯合早報

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對俄祭出一攬子經濟制裁,包括晶片,是對中企“晶片制裁”的翻版。俄七成的電腦和手機皆來自中國,制裁強化中俄關係,俄會求助於中芯等中企。
2022-03-05 08:27:58
阿楨
美國為何對亞裔有“系統性”歧視? 2022-04-18 中國僑網

從殖民地時期白人登陸美國以後,對於這個當地的原住民的這種種族屠殺,然後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佔據統治地位以後,這種白人至上主義就是一直在存在,而且一直蔓延到今天。1854年至1874年,美國法律禁止華人在法庭上提供不利於白人的證詞,實際上等於宣佈可以任意淩辱華人。亞洲移民從最初的廉價勞動力,逐漸被看作白人就業的“威脅”。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開啟了禁止中國移民進入美國的災難性政策,這是美國聯邦法律中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明確禁止特定種族移民的法律,到1917年這項限制擴大到所有亞洲人,直到1943年12月才被廢除。
不光是在科研、教育領域長期受到區別對待,亞裔能夠在政治領域發揮影響的人數更是寥寥無幾。

美國“甩鍋主義” 替罪羊”文化 2022-04-22 人民網

現在與過去,美國政客總是習慣尋找“替罪羊”,把問題歸咎給他人,甚至嫁禍於人。近年來,美國“甩鍋” 俄中更是發展到了一種令人髮指的地步。對此,美國分析人士分析了這一現象的根源“美國例外論”與霸權主義思維根深蒂固。
  相關新聞
 俄烏戰爭揭穿西方社交媒體“三大陷阱”散播謠言、顛倒黑白、封鎖打壓……,俄以牙還牙,對中國“資訊戰”有何啟示?
 日經亞洲評論:中國著力應對西方的金融武器(俄烏戰爭,普京不怕制裁、有兩大靠山:能源+中國、避險貨幣首選人民幣近4年新高,盧布變成盧金。)
 菲媒馬尼拉時報:誰在散播中國債務陷阱謬論,菲債占菲GDP的60%,處於可持續的狀態。70%債務來自國內。30%外債中,日本占1/3,其次是美英,中國僅占5%。
 美國石英財經網:為什麼美國緊盯著中國在非洲的崛起,是擔心其自身實力衰弱。
 港媒南華早報:五眼聯盟對中所協議歇斯底里“澳大利亞的古巴危機”。
 2008全球金融危機/2018美中貿易戰/2019新冠疫情/2022俄烏戰爭...... 反逆全球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4fVs7AwN0
 去/反/逆全球化- 維琪百科
 外媒:中國仍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
2022-05-02 08:15:30
阿楨
斯裡蘭卡破產、政府倒臺,抗爭者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2022年7月9日,長達三個月的「人民抗爭」之後,總統和總理將辭職。這場外匯危機,看似是由於斯的外匯收入行業——出口、旅遊及勞務匯款都受到了Covid疫情的嚴重衝擊,但實則進一步暴露了它本身經濟增長模式的隱憂:自2014年起,斯裡蘭卡的GDP增長率就在逐步走低,到2020年降爲負增長。
  相關新聞
斯已成立委員會恢復秩序 由軍方及警方組成
世行預期2021年斯里蘭卡經濟增長3.4%(楨:? )
資源豐沛的斯里蘭卡,為何變得民不聊生 2022/04/19 與許多新殖民國一樣,斯長期以來,都是債務驅動型經濟,即使在所謂「最快成長」時期,經濟也一直處於危險之中。英國走了以後,斯就被腐敗的政客統治,《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指出,經濟繁榮是靠健全的民主才能達成。掌權者,用宗教、種族去操弄國內民族之間的仇恨,藉此掌握多數選票。這正是精準描繪了斯,幾年來,斯被拉賈派克薩(Rajapaksa)家族統治,現在的總統、總理、財政部長等職位都出自他們家。
斯,正在覺醒,最近的經濟危機對斯裡蘭卡來說,或許是轉機。(楨:? )

捏造謊言的美西方再遭“打臉” 2021-02-25日

  近來,某些美西方政客、媒體再次大肆抹黑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誣稱中國誘使相關發展中國家貸款建設大型基礎設施,讓貸款國落入巨額“債務陷阱”。日前,《大西洋月刊》,用詳實的論據直指“中國債務陷阱”是美西方政客捏造的謊言。比如,斯.漢班托塔港專案,正是西方首先提出,卻長期拿不出行動,而後中企通過公平競爭贏得了開發權(離一帶一路倡議還有6年),僅占斯外債的5%,但日本、世界銀行等才是大債主。
  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由來已久,成因複雜。以非洲為例:在非洲國家整體外債中,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所持債務占比超過3/4,35%來自西方貸款收取5%利率,僅有12%來自中國才收取2.7%,但沒有任何國家因與中國合作陷入債務困境。
美媒《國家利益》:G7的基建計畫贏不了中國
美媒《外交政策》:中國基建腳踏實地,美國卻舌燦蓮花
日媒《東洋經濟》震驚:在東盟,中國被信賴度超日本
2022-07-14 08:23:14
阿楨
澳媒:歷史證明,“恐華症”完全是荒謬的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2022-09-07 “朝貢體系”和荒謬的“恐華症” 澳大利亞和其他地方有傳統的“恐華症”,但“黃禍”的想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更不符合歷史。《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象徵1618年至1648年歐洲爆發的大規模戰爭結束而簽訂的一系列和約——編者注)是歐洲人為自己設計的。西方列強或許想在歐洲尊重主權,卻無意讓世界其他地區享有同樣權利,當然也不打算讓被他們征服的殖民地享有。中國(古代)的朝貢體系也許能與威斯特伐利亞模式共存,但反過來則不行。西方向來認為可以把自己的宗教和思想強加他人,卻不能反過來。西方將其模式強加給中國的方法是軍事壓力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告訴中國該怎麼做,並將條件和思想強加給中國。且歐洲人總是不公平地指責中國做了他們自己正在做的事。
  中國很少派兵到境外作戰,從未為征服而出兵。1979年中國展開對越自衛反擊戰,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軍隊沒有試圖佔領越南首都或改變其政府。而且自那之後,中國未發動過任何戰爭。
  這與美國的行徑形成鮮明對比。有學者提出“美國朝貢體系”的觀點。但它迥異于本質上和平的中國朝貢體系。美國試圖通過聯盟和夥伴關係來控制世界。與中國不同,美國不斷派兵控制其他國家的國家意識形態及治理體系,聲稱平等,實際卻是基於統治和維護霸權。
  如今,西方主權體系已變成西方的霸權體系。這個體系的本質是不惜一切代價堅持霸權,同時指責中國是威脅。而事實上,真正的威脅來自西方。“恐華症”“黃禍論”在澳有增無減。澳大利亞研究所國際與安全事務專案主任艾倫•貝姆說得對,“結果顯示,輿論與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的現實脫節。這些結果支援了重啟澳中關係的方式……但重啟應基於事實和國家利益,而非販賣恐慌。”
  誠然,如今中國人遍佈世界大部分地區。但他們是出於和平目的,比如從事商業活動,進入各行各業,通常做出有益甚至是傑出的貢獻。關於“黃種人”一心想要征服澳大利亞或其他地方的陳詞濫調,並沒得到歷史的支援。事實上,“恐華症”和 “黃禍論”不僅是種族主義和侮辱性的,而且完全是荒謬的。(作者柯林•馬克拉斯,陳俊安譯)
2022-09-08 07:28:12
阿楨
港媒:為什麼喬治•肯南的遏制戰略對中國不會奏效

香港亞洲時報線上2022-08-27為何肯南的遏制戰略對中國不會奏效 在《蘇聯行為的根源》結尾部分,喬治•肯南認為,從美國政策角度來看,與蘇聯對抗及增加對其壓力的風險是可控的。
他表示,這是因為美國在蘇聯的利益“非常小”。美國“沒有投資需要保護,沒有實際的貿易損失,幾乎沒有公民需要保護,也鮮有文化聯繫需要維護。”
肯南對於美國在蘇聯利益“非常小”的觀察,與當今的中國幾乎沒有相似之處。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支撐超過100萬個工作崗位,美國在華直接投資超1000億美元,每年雙邊貿易額超5000億美元,美國投資者持有超1萬億美元的中國股票。中國到203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到2040年將擁有最大國內消費市場。到那時,這些利益將會放大。
從美國對華政策以及印太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遏制都不是合適的選擇。首先,美國應對中國挑戰的戰略構想必須以現實和客觀性為基礎。如美中競爭是民主和獨裁的全球較量等說法,不僅偏離真正重要的任務,且影響對現實的準確把握。其次,美國的戰略概念須被賦予一種內在的克制和節制機制。再次,中國挑戰時代的競爭將主要是經濟和技術的,而非軍事或意識形態的。軍事競爭通常是零和的,而經濟交流本質上是正和的。隨著中國經濟規模超過其他同等國家,其國內市場的吸引力將給美西方國家集體行動造成問題。
此外,中國的龐大市場將決定華盛頓在制定有選擇“脫鉤”的供應鏈戰略時謹慎行事。一個阻礙盟國和夥伴與北京先進技術交流的經濟安全邊界,很可能成為21世紀地緣經濟的馬其諾防線。最後,北京對兩極秩序的概念並不陌生。但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看,華盛頓將發現在印太地區組建和深化一個由盟友和夥伴組成的針對中國的兩極聯盟非常困難。在中國建立和鞏固強大的中央集權,幾千年來一直是東亞和平、繁榮和穩定的最可靠的保障,區域國家都會追隨中國向外輻射的影響力。(作者蘇拉布•古普塔,喬恒譯)
2022-09-08 08:13:23
阿楨
美媒:美國遏制中國可能將誘發全球蕭條

美國《歐亞評論》網站2022-08-31 “遏制”中國可能引發全球蕭條 拜登政府為追求美國的單極霸權,正給中國、西方、新興亞洲和全球南方的未來經濟穩定帶來風險。
全球疫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稱,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上世紀90年代前,貧窮經濟體主要依賴西方。經過幾個世紀破壞性的殖民主義,戰後貧富國家差距有增無減。到本世紀10年代初,中國對中低收入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明顯增加,而經合組織經濟體對低收入經濟體的影響顯著下降,對中等收入國家的影響停滯不前。這些趨勢隨著中國海外投資的增加和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啟動而加速,推動許多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現代化進程。
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之前,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最重要的是,中國還拉動世界許多中小經濟體的前進。而現在,這個偉大的項目正受到威脅。拜登政府把與中國的摩擦變成另一場毫無理由的冷戰,使世界經濟瀕臨深淵。由於全球相互依存的關係,任何破壞中國穩定的做法都有可能破壞西方國家幾十年來的生活水準,同時將最脆弱的經濟體變成失敗國家。
全球增長引擎的作用體現在貿易和投資,以及與主要經濟體合作的國家。中國2/3的出口流向北美、西歐、東亞、東南亞地區多個主要經濟體以及俄羅斯和澳大利亞。而中國出口的實際影響要大得多。即使中小型經濟體的絕對進口量較少,但它們的相對進口量往往較大。2021年,中國的出口總額將近3.4萬億美元。同年,中國進口總額飆升至近2.7萬億美元。幾十年來,中國出口的商品和更便宜的價格促成低成本和低通脹。如今任何破壞中國貿易的重大威脅都會對中國、美國及其盟友和全球南方構成6.1萬億美元的威脅。
去年,全球並購活動飆升至5.9萬億美元。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與疫情後的上升趨勢相一致,總額為1380億美元。中國接受的外資達1730億美元,同比增長20.2%。由於2020年的基數相對較高,兩位數的強勁增長令人矚目。當西方主要經濟體出於地緣政治的原因,試圖破壞中國經濟的穩定或遏制中國的經濟崛起時,他們有可能危及每年超過3110億美元的投資。更糟糕的是,這威脅到貧窮經濟體在經歷西方幾個世紀的殖民掠奪之後,提高生活水準的歷史機遇。
隨著美歐在烏克蘭對俄羅斯的代理戰爭,所有主要參與者數月後將面臨衰退。諷刺的是,這些無端的代理衝突和新的冷戰幾乎沒有任何理由,若任其發展下去,地緣政治誘發的全球大蕭條將不可避免。(作者丹•斯坦伯克,喬恒譯)
2022-09-08 08:17:01
阿楨
害慘台灣的「中國崩潰論」 2020/12/18 中時 林谷芳

川普政府高舉反中旗幟,使世界好似又回到當年東西對抗的冷戰氛圍,而相應於這抗中的態勢,作為前線的台灣,更適時地以「中國崩潰論」大加呼應,各種大陸即將崩潰的論說充斥著電視新聞台,有圖有文,在大內宣上的確產生了效果。想想,台海有美國撐腰,大陸又即將崩潰,自己在防疫上又居世界前茅,活在台灣能不驕傲,能不有幸福感?
然而,你若經歷過東西冷戰,乃至兩岸嚴峻對峙的時代,這些言論、這種心情、這樣的主觀期待看在眼裡,真是好不熟悉,所謂「民主必勝、暴政必亡」、所謂「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正是被目前當政者所嚴厲批判的威權時代慣用的宣傳詞,而幾十年來,客觀情勢變化如此之大,同一套宣傳詞竟能班師回朝,且還有效,寧非怪事?
事所以怪,正因有事所以怪的心理背景。面對壓力,尋個靠山,相信對方崩潰在即,本是自然心理,但這心理,卻必然又陷台灣於不堪之境,殷鑑不遠,李登輝相信中時「七塊論」就是個例子。
與「七塊論」並稱,更被西方引用的是華裔律師章家敦於2001年所寫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事實卻恰好相反,大陸不僅沒有崩潰,且國勢日強!
你真去過大陸社會,真以較大較長的時空看大陸發展,就知道中國崩潰其實只是個西方自我慰藉的神話。這種閃躲、這種自嗨、這種大內宣式的灌輸、這種自我注射的麻醉劑,也只能再次陷台灣於絕境,害慘台灣罷了!
2022-09-17 08:08:03
阿楨
華爾街日報:越來越多華人學者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回到中國 2022-09-24

9月23日發佈的報告《捲入交鋒:華裔科學家的恐懼》,通過對比學術期刊上作者通訊位址的變化,2021年有超過1400名在美國接受培訓的華人科學家放棄了在美國學術單位或企業的工作,轉而回到中國,比前一年增加22%。
特朗普時期啟動的“中國行動計畫”已經公開調查了大約150名學界科學家,並對其中逾20人提出了刑事指控。
與此同時,中國對於留學人員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從2012至2022年已超80%破百萬,提高12%。
  相關新聞
美國司法部取消中國計畫 華人教授仍被調查 2022-09-12
“海歸”光環褪色 中國留學生人數增長明顯放緩:自2018年中美關係惡化,以及2019年冠病疫情暴發以來,海歸光環褪色,中國留學生人數近年增長明顯放緩,從2019/2020學年的47萬人降至2020/2021年的37萬人,2021新學年同比減少18%。
2022-09-25 08:59:46
阿楨
小李子發推指責中國過度捕撈深海魚,他這是要幹嘛,難道是想從政?2022-10-01

知名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昨天在推特上發文,指責中國的捕撈船隊在過去二十年裡過度擴張,從而耗盡了諸多海域中的魚類資源。第二篇推文還是引用了紐約時報的報導(紐約時報是共和黨媒體,懂的都懂)
這番莫名其妙的指責自然引起了很多國內網友的憤怒。
有微博大V發文稱,中國遠洋漁業的捕撈量確實是世界第一,幾乎占了全球總捕撈量的一半。
但沒提到的是,捕撈量中的60%都賣給了歐美,並且,中國整體的海洋捕撈量在以年均8%的速遞減少,而全球捕撈量同期則以4%的速度在增加。
並且,遠洋捕撈量只占中國全部水產量的3%。更不用提中國以一己之力,貢獻了全球6成的水產養殖產量,佔據了全世界25%的出口市場份額,顯著減少了國外對野生魚類的捕撈依賴。
實在不能理解小李子為什麼突然間會幹這種事情,難道是打算從政?
  回應
萊昂納多轉發的是紐時的文章,在內網批他,聲勢再大也沒用;哪怕把他批到從此不出現,我們自己身上的髒水還是髒水。
人家只是單純反華
直接指責他種族主義就行了,不需要講道理。
西方文藝人最講政治,不管對錯那是一致對外
這背後是為了配合美國出動海空軍監控所謂中國非法捕魚準備輿論,更深的一層意思是後面可以以中國非法捕魚為藉口,用海軍切斷中國的海洋貿易,美國玩這招意味深長,它覺得中國的遠洋海軍還不是美國海軍的對手。前段時間它曾經出動所謂B1轟炸機監控非法捕魚,這是刺裸裸的威脅!
2022-10-01 07:24:04
阿楨
劍橋大學調查:中國在發展中國家聲望首次超越美國 2022/10/28 中時

英國劍橋大學「民主未來中心」整合全球137個國家和地區調查數據發現,西方國家對中俄好感下滑,發展中國家卻對中俄好感上升,世界愈呈現兩極化趨勢。原因之一是西式「民主」體制被暴露出一些不足之處。也有經濟因素,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46億人之中,接近2/3對中國有好感,而非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有好感的比率只有27%。中國2013年推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投資超過4兆美元,吸引超過140個國家參與。此外,西方近年擁抱性傾向少數群體、性別平權等價值觀,亦可能間接使非西方國家向中俄靠攏。
  相關新聞
皮尤調查:西方國家肯定中國經濟成長 卻對中國印象惡化
  回應
中國所到之處帶來建設,美國所到之處帶來破壞;中國不侵略別的國家,美國到處威脅別的國家;中國不干涉別國的內政,美國處處搞顏色革命;中國不要求別國選邊站,美國處處拉邦結派要求別的國家選邊站;中國振興世界經濟,美國攪亂世界經濟...。正常的人應該都會認同中國。不喜歡中國的,應該都是被意識型態捆綁或聽了太多西方的謊言被洗腦而已。
2022-10-29 09:22:49
阿楨
為什麼反猶會被全面封殺,反華卻沒事? 黃三思

2022-10-07,美國著名說唱歌手坎耶.維斯特因為自己的一些“仇恨言論”而惹上了大麻煩。坎耶在巴黎時裝周上穿了一件印有“白人的命也是命”的T恤,一些深層國家(DeepState)“被猶太人控制”有計劃的黑人種族滅絕,還宣佈自己“要跟猶太人開戰”。坎耶的帳戶被限流、封禁;諸多商業機構終止合作,個人紀錄片專案也被取消;就連他的蠟像,也杜莎夫人蠟像館連夜移除。
這種力度堪比中世紀逐出教門的懲罰措施,可能會讓一些不那麼熟悉西方政治正確的國人感到驚訝:不過是朋友吵架時說點牢騷話,甚至連髒字都沒有,至於這麼大反應嗎?其實,類似的事情,在最近這二三十年裡已經多次發生…..
  回應
因為中國還不夠強大,還沒有強大到讓黴國覺得需要忌憚的地步!
2022-10-31 07:42:38
阿楨
第二屆美非峰會13日登場 拜登拉攏非洲領袖抗衡中俄 2022/12/12 中時 王嘉源

睽違8年,第二屆「美非領導人高峰會」13日起將在華府舉行3天,美國總統拜登預計接待49位非洲領導人。
2014年,時任非裔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華府主持首屆美非峰會,被外界視為歷史性峰會。但自2014年以來,北京持續在非洲擴大投資,早已超越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金主;俄羅斯也不斷擴大在非洲的影響力,並力圖動員輿論削減西方因烏克蘭戰爭施加的壓力。
拜登在峰會,美國支持「非洲聯盟」(AU)以永久會員身分加入20國集團(G20),美方意在將非洲納入支持烏克蘭行列,並抗衡在該區擴張影響力的中國。目前,非洲領袖定期每3年和中國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峰會。
  回應
做賊的喊捉賊,美國真是笑話。

拜登宣稱會為非洲未來押上全部,非洲國家表示非常懷疑

拜登將投資3.5億美元以促進非洲的數字經濟宣佈,與非簽署自貿區備忘錄(非洲自貿區2021年1月啟動,擁有44個締約國),美三年將提供550億美元援非。
  相關新聞
拜登大口誤:說要投資非洲3500億美元,實際是3.5億
  回應
反正3.5億都兌現不了多少,說3.5萬億也沒事。
上次東盟10國萬里迢迢的趕去,給了1.5億刀。這次非洲國家去的數量多些,感覺是在按人頭結帳,給群眾演員發盒飯錢。
2022-12-16 09:24:46
阿楨
如何看待俄媒發文稱“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2022-1212刊登《為什麼趕超美國的是中國人,而不是我們》稱,看看中國經濟,你會感到嫉妒。幾十年前,它還是個農業國家,近10億人過著窮日子,被看作強盛蘇聯的“小老弟”。而現在,中國已經是一個高科技強國,在全球市場擠走了其他競爭對手——從玩具、服裝到汽車、電腦。
前不久,阿爾平納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創新者:中國企業是如何征服世界的》一書。文章指出,一種流行的看法是,中國人只會模仿。但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解釋說,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效仿老師是必要的。這並不是偷竊。許多中國企業從生產西方產品起步,按照許可證的規定,一絲不苟。而且中國很快就認識到,僅僅生產別人的產品沒有多大意義。“中國人的口號是‘市場換技術’。你們需要培訓人員,把技術帶到我們這裡來。而作為回報,我們給予巨大的市場——你們將在這裡獲得補償。”中國人不但獲得了新技術,還完善了它們。原因之一是激烈的國內競爭。中國共產黨也很務實:在照顧企業的同時,給予其行動自由。
文章總結道,重點在於中國人採取的戰略,他們巧妙地利用了自身優勢,並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中國經驗可以幫助我們:給經營活動提供最大的自由,掃除官僚主義障礙,鼓勵各種發明和創新,保護企業利益。同時,監管不能惹人厭煩,以促進企業家更多地考慮國家利益。另一個重點是,遊戲規則不能變來變去。
  回應
俄國官僚主義的腐敗是全民性的,腐敗的不僅僅只是政府官員。
2022-12-18 08:50:58
阿楨
給日媒“帶話”的三個人,究竟是誰? 2023-01-03

過去幾天,你可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傳這樣一張圖,大大小小的中國媒體和自媒體帳號被層層疊疊排列,形成一個自媒體矩陣,這是日本經濟新聞最近通過“調查”微博上的中國媒體帳號所做的一篇報導——所謂“中國網路義勇軍”文中所製作的一張圖片。
日經列舉了包括“帝吧官微”“孤煙暮蟬”“地瓜熊老六”“兔主席”等在微博上有較大粉絲量的自媒體帳號,稱他們是所謂政府“精心策劃”下在網上作戰的“義勇軍”,在與官方媒體的相互聯動下,在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溯源、佩洛西竄台等一系列事件中,散佈“虛假消息”,頻繁操縱“辱華”話題,將“民族主義武器化”,是能夠讓“國際品牌屈服的力量”,“像野火一樣蔓延”,“玩弄民族主義者的怒火”,“惡化了中國與西方的關係”。
1,Grace Li(黎蓉):價值10萬美元的“高貴靈魂”
黎本科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香港大學讀了新聞學的碩士期間,曾給BBC和ABC兩家外媒打工。黎蓉因為“表現優異”,獲得了日經2019-2020年度10萬美元的獎學金,Grace Li在獲獎感謝。
2,Marrian Zhou(周夢媛):16歲移民美國的“自恨者”
周16歲從北京移民至洛杉磯,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2021年採訪數名美國學者,證明對亞裔的歧視並不存在。
3,Cissy Zhou(周衛):給德國綠黨基金會做過研究員的媒體人
周同樣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曾在德國綠党的御用智庫•伯爾基金會兼職研究員以NGO身份在中國運營“公知”。
日本外務省開設了一個新的頁面,鼓勵相關人士為其提供與日本在海外立場相左或誤解日本的相關資訊。例如:如果有人將日韓爭議島嶼稱作“獨島”,日本外務省將鼓勵向其“告密”。
  回應
三個居然都是女的,果然是女性容易成為皈依者狂熱分子嗎?
那倒不是,應該就是慈愛庵老套路,女性更容易隱藏攻擊性被大眾接受。
2023-01-05 07:59:15
阿楨
老外也把短視頻叫“精神鴉片”了 2023-01-06

近日,威斯康辛州共和黨議員麥克•加拉格爾,炮轟以TIKTOK為代表的短視頻娛樂,稱之“非常容易上癮且有破壞性”,堪稱荼毒美國青少年的“電子芬太尼”。
而如果去各大英文網站轉轉,你會發現,怒駡短視頻害人的老外,絕不止議員麥克一人。
  回應
臥槽!你真毒品都合法化了,電子鴉片算個匹啊!
外網什麼極端言論沒有,也未見恐慌麼。估計是擔心話語權旁落,才是根本原因吧。
  相關新聞
給外媒“帶話”的中國NGO公知

外網討論:為什麼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普遍不好? 2023-01-07

大多數國家和"鄰居"的關係通常並不融洽,這是常態。特別是當中國更大時,通常,為了平衡這種"優勢",人們自然期望"大 "國應該自願犧牲自己,自願為"小"國提供利益。從歷史上看,中國確實是這樣做的。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地區的長期和平與穩定。然而,近代中國由於自身的問題而衰落,失去了繼續這樣做的條件。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和自信,我們的大市場將使該地區更多國家受益。我仍然對中國解決與鄰國的分歧抱有良好期望。當然,這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應
弱國無外交,強國無友鄰。
中國在干涉他國內政,文化洗腦,在外國扶持親華勢力的操作上,差了歐美俄日幾百年的水準了。孔子學院/魯班工坊/
  相關新聞
歐美日韓早和病毒共存了,為何怕放開的中國?(回應:總有一款抹黑等著中國!霸權只有種族主義,反共宣傳,政治操弄。) 東南亞不像歐美日韓對陸客強制新冠採檢成最大贏家。
2023-01-08 08:55:32
1
陸《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 指責粗暴干涉別國內政 2023/02/20 中時

大陸官方今天(20日)發布《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指責美國濫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霸權地位,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
報告指責美國,長期打著所謂民主和人權旗號,企圖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塑造其他國家和世界秩序。美國的歷史充斥著暴力和擴張,美國軍事霸權釀成人道慘劇,美國經濟金融霸權淪為地緣政治武器,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大搞壟斷打壓、技術封鎖,遏阻其他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
報告斥責美國慣於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發動顏色革命,挑唆地區爭端,甚至直接發動戰爭。美國固守冷戰思維,大搞集團政治,挑動對立對抗。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強推單邊制裁。美國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則廢,打著「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旗號,謀著維護自身「家法幫規」的私利。
報告指出,美國利用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智慧財產權上的弱勢地位和在相關領域制度上的空缺實施壟斷,攫取高額壟斷利潤。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逼迫日本簽訂《美日半導體協定》,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幾乎完全退出全球競爭,市占率由50%跌至10%。同時,在美國政府扶持下,大量美國半導體企業趁機搶占市場。
報告還指出,美國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和制裁中國華為公司。美國還炮製各種藉口,圍追打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已將10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
報告稱,美國還對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高端技術實施管控,強化出口管制,嚴格投資審查,打壓包括TikTok、微信等中國社交媒體APP,遊說荷蘭和日本限制對中國晶片和相關設備與技術出口。
報告指責美國,對中國科技人才政策採取雙重標準。2018年6月以來,針對部分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縮短了簽證有效期限,對在美華人學者開展大規模調查,排擠、打壓華人科研群體。
報告說,美國打造「晶片聯盟」、「清潔網路」等科技「小圈子」,給高科技打上民主、人權的標籤,將技術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為對他國實施技術封鎖尋找藉口。同時,美國濫用科技霸權大搞網絡攻擊和監聽竊密。從競爭對手到盟友,均在監聽範圍之內。
《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全文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20004005-260409
2023-02-21 08:41:10
阿楨
美媒:西方媒體的反華言論已到離譜程度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023-02-21西方媒體的反華言論已到離譜程度 當今西方主流媒體的一大特點是不停地抨擊中國。這到了離譜的程度,也令人厭煩,往往都是些老生常談或虛構的事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其有關中國的冷酷言論。
首先是認為中國是世界的威脅,而且必須利用一切機會不停地強化這一觀念。
其次,凡是可能影響西方的全球性事件,都必須與中國有關。從疫情到俄烏衝突,再到碳排放——肯定有一個角度能夠用來妖魔化中國。
事實上,媒體正在重拾19世紀末的“黃禍論”。毫不掩飾地灌輸這樣的恐懼,而且往往是公然的種族主義——如今在西媒,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變得可以接受,而對白黑關係的描述卻非常謹慎。
最後,認為必須不擇手段地阻止中國的崛起,甚至是非法和不公平的手段。
有必要遏制中國的崛起,一個又一個頭條將這種觀點變得正常化。西方自以為有權催促,甚至脅迫其盟友,並拋出一個荒謬的問題:“對中國的崛起該做些什麼?”——仿佛中國無權在新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美國甚至有一派觀點認為,中國能在全球化經濟中邁出第一步是美國的恩賜,現在覺得美國當時對中國太好了。這種觀點暴露了西方帝國主義特徵,它們無法接受其他國家擁有發展壯大這一合法權利。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中國和非西方世界的人們必須認識到,就主流媒體運作而言,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時代——在數位技術的驅動下,處於一場前所未有的宣傳戰。有人說西方媒體由公正的人管理,他們獨立自主、對權力只說真話。這是一種幻覺。西方記者是道德典範的想法也需要從受眾頭腦中去除。
下一步是瓦解西媒的主導地位。這也將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鬥爭。西方主流媒體非常強大,近一個世紀以來,它們一直把控著在世界各地傳播新聞和觀點的權力。這些媒體是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將它們趕走需要投資。世界各地都有機會為此作出貢獻,不一定是建立大型媒體,而是投資於那些致力於公平和客觀分析的媒體公司。只有這樣,民眾才有更多選擇,不會被西方主流媒體的宣傳所淹沒。
2023-02-27 09:27:01
阿楨
陸客不能來旅遊業等到快翻臉 怒問政府「有善意嗎?」不排除抗爭 2023-08-13 聯合報

中國大陸文旅部開放第三波陸客團出境旅遊,仍不包含台灣。台灣旅行業界不滿,知情人士表示,5月底業界餐會就決定陳情自救,還擬定三大訴求6月遞交陳情書,但這2個月看下來,沒有成效,8月底將再次開會,決定是否採取行動。

大陸恢復團客旅遊未列台灣 郭正亮爆出2可能原因 2023/08/12 中時

一個考量是,上次夏季旅展,我們不准大陸9個省70幾位官員來;另外一個可能是大選因素。

日人為啥不去大陸了?日媒曝「1原因」讓旅客心裡很毛:被挖祖宗十八代 2023-08-12 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中國大陸重新開放邊境半年後,赴中的國際旅客寥寥無幾。大陸文旅部前天宣佈新一波恢復團體旅遊的國家和地區後,日本旅遊詢問度最高。但這半年日本人不到中國旅遊,除了有些人身安危的心理壓力,更可能與中國政府至今尚未恢復給日本人的15天短期免簽有關。
  回應
這記者很塔綠班啊!智障台媒,成天鬼話連篇,日人不遊中國,就跟白人至上不到亞遊一樣心理嗎:

中國今日起解禁「日、韓團體觀光」 網崩潰:蝗蟲入境 2023-08-10 三立新聞網
  回應
噁心的媒體整天做噁心事,台灣的老鼠屎
只有綠網軍會崩潰吧
哪一國的網友?
"酸民"都在三立的編輯部裡

中國出境遊熱潮遲遲未至,中國的「報復性出遊」主要出現在境內。增加國際航班面臨的瓶頸是阻礙中國人出國旅行的一個主要因素。儘管諸多問題終將解決,但旅遊相關行業的投資者可能需要更多一點耐心。 2023-06-12 CST

中國旅遊研究院:境內遊估45.5億人次,同比增長73%;入出境逾9千萬人次,同比增一倍 2023-02-22 聯合報

華府智庫全球24國大調查!「這3個國家」民眾最愛台灣 2023/08/12 中時

美國華府智庫皮尤2023年春季全球態度調查顯示,台灣在全球24個中、高收入國家得到民眾的正面觀感,前三位的分別是日本、韓國及澳大利亞,與對中國的看法連在一起。不過奈及利亞、南非及肯亞等3個非洲國家,有相對最多比例的人對中國持正面觀感,但對台灣持負面觀感。
  回應
「最愛」? 台灣人並不傻,知道日韓澳,根本打心底看低台灣人。現在只是因為舔米,自己打不過又贏不了中國,只好「最愛」拿台灣來戳中共罷了!
2023-08-14 06:09:52
阿楨
人民教授金燦榮:美國已單方面對華發動“新冷戰”2023-08-16

筆者認為,以2023年10月12日拜登政府發佈任內首份完整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為標誌,美國已經單方面對華開啟“新冷戰”。
新舊冷戰存在四個共性:
一是確立一個唯一的全球性對手,彼時是蘇聯,現在是中國。
二是展開配套的內外動員:對內表現為反華意識形態化,對華強硬成為“政治正確”,對華理性派、不斷被邊緣化。對外試圖構建亞太“小北約”;推動北約亞太化;逼迫中立國家選邊站,比如組建晶片四方聯盟(CHIP4)等。
三是不留空隙地全方位對華施壓。
四是在全方位施壓的同時竭力避免熱戰。
中美雙向“新冷戰”並未開始
一個關鍵因素在於中國拒絕“新冷戰”。
二是美國內外動員並不順利。美國主要大型企業在對華關係上普遍保持理性。“老歐洲”國家不願在對華政策上公開跟著美國跑,同時幾乎所有東盟國家明確反對選邊站,再加上俄烏衝突等牽制,導致美國對華“新冷戰”的動員和實施障礙重重。
美國對華為何越來越歇斯底里
二戰結束之初美國是民主國家“兵工廠” ,美國造船佔世界90%,製造業占一半。但今天的美國“造血能力”明顯減弱。筆者認為,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突然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直接導致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國經濟開始走向虛擬化、金融化,利潤較低的中低端製造業開始外移。因此,維持“一把手”位置在美國一些精英看來已經不僅僅是利益問題,而是生死攸關的問題。雖然中方多次強調從來不尋求改變現有國際秩序,不干涉美國內政,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但美國的戰略焦慮仍然不斷積聚並在對華政策上表現得越來越歇斯底里,直至單方面對華髮起“新冷戰”。
面對美國的新冷戰釁,中國不能再對中美關係心存幻想,關鍵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尤其是要以新舉國體制推動下的晶片、工業設計軟體和工業材料等新興領域的穩步發展。在外交層面繼續以全球發展/安全/文明等“三大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在此基礎上,面對美方對華“新冷戰”挑釁,可借鑒國共合作末期我們党應對國民黨反對派挑釁時的做法,我們可以繼續保持不主動挑釁和“後發制人”的總體戰略框架。
2023-08-16 09:21:35
阿楨
傻瓜才信:經濟學人唱衰中共 2023-08-29 銘傳大學副教授楊穎超

英國《經濟學人》近日發表「中國經濟何以救不起來」,指出,日益獨裁的中共政府正做出種種錯誤決定。這不是經濟學人首次唱衰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他們認為中共是「脆弱的強權」,甚至只是GDP成長率沒達到一定數字,社會就會開始動亂。
  回應
西方主導世界知識領域已超過200年,世人失去審辨真相的能力久矣。
可以說西方不了解中共,斬釘截鐵的結論出意外不意外.
以美為首的所謂民主世界都是靠抹黑、造謠來打擊對手
西方惡霸從中共改革開放一直唱衰到現在, 現在更糾集各方惡霸一起圍毆中國,台灣更是幸災樂禍, 真是無知到極點啦!

美歐為什麼不想學中文了?--經濟學人

2016年國際調查,當時選學中文的主要原因是讓就業的路更寬廣。過去十年,比起國際關係與安全學生,學中文的商學院學生減少了。西方國家的學生對於與中國生意往來的想法或許也走味了,新疆與香港人權問題經廣泛報導,富國對中國的負面觀點攀上最高點或逼近高點。同時,中國與西方國家也愈來愈緊張。不過,依然有許多西方國家政府表達,他們其實還是需要更多精通中文的人才。中央情報局(CIA)正尋求把中文人才增加一倍。
但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擁有更大的影響力,中文學習趨勢似乎是上揚的,2018年有超過8萬1000名非洲學生前往中國留學。中國的孔子學院也有幫助,既教導中文,也教導其他中國文化。
2023-09-01 08:02:15
阿楨
外交部:中國經濟沒有崩潰,反倒是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2023-09-12

近來,不少西方國家/媒體唱衰中國經濟。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但是中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5%,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3。

不是崩潰就是威脅:西媒眼中的“二元”中國2023-07-31 新華社

長期以來,“精神分裂” 的西方一直在“中國崩潰論”與“中國威脅論”之間來回切換。問題並不在於中國表現如何,而是西媒選擇如何報導和解讀中國。抱著對中國的偏見,西方媒體在涉華報導上經常表現出“精神分裂”的症狀,這病該治!

港媒南華早報:反華敘事助長“威脅通脹” 2023-09-12

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曾說:“如果你撒的謊足夠大並不斷重複,人們最終會相信它。”
每當所謂獨立的西媒突然一窩蜂地報導同一個證據薄弱、前提荒謬的可疑新聞時,你就知道又有一個編造的反華敘事出爐了。最新誇大的中國威脅是中國可能在世界各地建數100多個軍事基地,他告訴讀者“一帶一路”倡議正被軍事化。實際上,中國迄今只在吉布地建立基地。
2023-09-13 07:06:32
阿楨
澳媒諷刺西方“雙標”中國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2023-09-19 我們可以忽略美國龐大的軍事預算、800個海外軍事基地、數不清的海外干預以及在澳大利亞協助下對華軍事包圍;但中國(只有一個海外補給基地)是侵略者。
我們增加軍費開支,完全是出於防禦目的;而中國的軍費開支如果不加控制,則會用於肆無忌憚的侵略。
我們有權在自認為合適的時候增加國防開支;而中國應該始終克制(增加)軍費開支。
我們(西方)的軍艦有義務參加南海航行自由演習;而中國在加勒比海或珊瑚海進行同樣的演習,則是不可容忍的挑釁。
南太平洋國家可自由地與我們達成貸款和安全協定;但它們不應接受與“不懷好意”的中國達成的此類協議。
我們負責任地使用自己的經濟實力;而中國卻為了自己的“邪惡”目的,利用自己的實力對弱國施加影響。
我們有權利甚至有義務批評中國“侵犯人權”行為;而中國卻沒有權利批評我們(西方)侵犯人權的行為。
我們應當關注中國的種種行為,而不是關注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哥倫比亞或其他美國存在強大利益的地方。
我們絕不會為了與中國交往而損害西方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觀;而中國顯然可以拋棄自己的價值觀。
中國必須接受美國在臺灣地區部署導彈;但美國不會接受中國在古巴部署導彈,就像當年美國不接受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一樣,是不可接受的挑釁行為。
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是)遵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而中國作為共產主義國家,卻試圖顛覆國際秩序。
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鎮壓街頭示威;中國則必須始終滿足示威者的要求,尤其是在香港地區。
我們可以隨意入侵其他國家,如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而中國必須對我們(西方)言聽計從,絕不能入侵他國。
我們對中國出口商品設置的壁壘很多,卻都是合法的;而中國對我們出口商品設置的壁壘雖然少,卻總是不合法的。(作者保羅•斯特魯廷斯基,曾任澳聯邦內閣部長媒體顧問、坎培拉政府官員和報紙專欄作家)
2023-09-20 08:48:46
阿楨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
2024-04-09 03:04: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