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18 19:00:30| 人氣3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白話經典選集之相應部 蘊相應 低舍[1](8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比丘名叫低舍[2],和眾多比丘聚集在食堂裡,他告訴眾比丘說:「諸位尊者!我的身體倦怠;不明瞭諸方向(失去判斷力);不明瞭諸教法;我的心遍滿昏沉睡眠,不喜歡行清淨梵行,對諸教法疑惑不解。



當時,眾多丘來造訪佛陀,向佛陀頂禮後,坐在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低舍比丘和眾多比丘聚集在食堂裡,他這樣的對大眾高聲的說:『我的身體倦怠;不明瞭諸方向(失去判斷力);不明瞭諸教法 ;我的心遍滿昏沉睡眠,不喜歡行清淨梵行,對諸教法疑惑不解。』」



當時,世尊告訴某位比丘說:「請你前往告訴低舍比丘說:『大師叫你!』」 比丘稟告佛陀說:「好的!」於是向前頂禮佛陀後,來到低舍的住處,這樣的對他說:「朋友!低舍,世尊叫你哩!」低舍聽說後,便來世尊處,向佛陀頂禮畢,坐在一邊。



當時,世尊告訴低舍比丘說[3]:「低舍啊!你真的告訴眾多比丘如此:『我的身體倦怠…乃至…對諸教法疑惑不解嗎?』」 低舍稟告世尊:「是的,世尊。」 世尊問低舍說:「你認為怎樣呢?如果對於物質現象,不能離棄對它的貪求、不能離棄對它的欲望、不能離棄對它的喜愛、不能離棄對它的想念、不能離棄對它的渴望,那物質現象如果改變或不同了,這時你是否將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呢?」



低舍稟告世尊:「會的,世尊!」佛陀告訴低舍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低舍啊!正確的答案應該是這樣子的,這是對物質現象不能離棄貪欲的說法。



「低舍啊!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不能離棄對它的貪求、不能離棄對它的欲望、不能離棄對它的喜愛、不能離棄對它的想念、不能離棄對它的渴望,那精神現象如果改變或不同了,這時你是否將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呢?」



低舍稟告世尊:「會的,世尊!」佛陀告訴低舍說:「答得好啊!答的真好!低舍啊!正確的答案應該是這樣子的,這是對精神現象不能離棄貪欲的說法。」



世尊問低舍說[4]:「你認為怎樣呢?如果對於物質現象能離棄對它的貪求、離棄對它的欲望、離棄對它的喜愛、離棄對它的想念、離棄對它的渴望,那物質現象如果改變或不同了,這時你是否將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呢?」



低舍稟告世尊:「不會的,世尊!就是這樣,沒錯!」

世尊問低舍說:「你認為怎樣呢?如果對於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能離棄對它的貪求、離棄對它的欲望、離棄對它的喜愛、離棄對它的想念、離棄對它的渴望,那精神現象如果改變或不同了,這時你是否將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呢?」



低舍稟告世尊:「不會的,世尊!就是這樣,沒錯。」 佛陀告訴低

舍說:「答得好啊!答得真好!低舍啊!正確的答案應該是這樣子的,

這是對精神現象離棄貪欲的說法。」



世尊問低舍:「你認為怎樣呢?物質現象是常恆不變呢?或是遷流變化呢?」低舍稟告世尊:「世尊!是遷流變化的。」



世尊問低舍:「你認為怎樣呢?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是常恆不變呢?或是遷流變化呢?」低舍稟告世尊:「世尊!是遷流變化的。」

「因此,在這裡這樣地見到…乃至…知道不會有後世的輪迴。」



佛陀告訴低舍:「比如有一男子熟悉路向,另一個不熟悉路向。那位不熟悉路向的人問熟悉路向的人說:『我要到某平坦之地,你應當指示我路向。』當時,識路的人就指示他路向,告訴他說:『先生!從這一條路走去,前面可見二條道路,你要捨左道往右道前行;又有大叢林,你仍應捨左道往右道前行;又會遇到大又深的沼澤,你仍應捨左道往右道前行;又會遇到深淵,你仍應捨左道往右道前行。你應當這樣地逐漸往前走,就可到達平坦之地了。』」



佛陀進一步告訴低舍說:「這個譬喻的意思是這樣:不識路的人,就好比愚痴的凡夫;那位識路的人,就好比如來、應供、正等覺者。前面二

路,就好比眾生的疑惑。左邊的路,好比為八邪道;也就是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右邊的路好比為八正道;也就是正見…乃至…正定。叢林好比眾生的無明。大又深的沼澤好比種種欲望。深淵好比為眾生的忿怒、熱惱。平坦之地好比涅槃寂靜的境界。」



佛陀最後告訴低舍說:「你應當歡喜,你應當歡喜我所教導的、我所攝受的、我所教誡的。」 低舍聽聞佛陀說法後,心意滿足,歡喜世尊所說的教法。




不論是物質現象或是精神現象,它們都是一連串的因緣條件所組成的,當構成這些現象的因素消失了,這些現象也會隨著消失。如一張木桌它必須要有木頭、製造者、工具等種種眾多的條件聚合在一起,才能變成一個木桌;如果缺乏其中一個條件的話便無法成為木桌。執著它們或者它們的其中一個,當這些現象改變或不同了,便產生了種種的苦惱;若不執著它們或者它們的其中一個,當這些現象改變或不同了,便不會產生了種種的苦惱。如對待家人-------當我們擁有時,善待而不貪戀他們,當失去他們時,坦然面對因緣結束的現象。



--------------------------------------------------------------------------------

[1] 本經的主旨是在說明低舍比丘對於修梵行生起倦怠之心,對佛法產生疑惑。佛陀勸他好好修行,勿執著五受陰,並且以左右二路譬喻正邪之道。



[2] 低舍是是世尊小叔父的兒子,晚年跟隨佛陀出家,體態肥碩,喜穿高貴之衣物,因其食量特大,故被人稱為肥胖低舍。他仗勢著自己與世尊的關係,對於來訪的僧客往往不友善對待,由於晚年出家,讓許多外來的僧客誤以為是長老(出家很久)而禮敬他;而他絲毫不覺慚愧,仍受其頂禮。某天,來了一位戒臘高的年輕比丘,低舍指責其不禮拜自己。後年輕比丘得知低舍出家未久,便當頭棒喝地教誡一番。低舍不但不接受教誡並且跑去跟佛陀打小報告。佛陀得知原因後,當下便指責低舍。

[3] 世尊處理事情的態度--------當比丘眾告訴世尊:「低舍比丘和眾多比丘聚集在食堂裡,他這樣的對大眾高聲的說:『我的身體倦怠;---乃至....,對諸教法疑惑不解。』」時,世尊處理的方式是首先令當事者出現在面前,再者詢問當事者此事是否屬實? 待確定屬實後而作適當的處理。



[4] 世尊對其開示是採用次第反問之方式,一問一答讓當事者有思惟的空間,如經文:「你認為怎樣呢?如果對於物質現象能離棄對它的貪求、....那物質現象如果改變或不同了,這時你是否將會生起憂愁、悲傷、煩惱的痛苦呢?」」「認為怎樣呢?物質現象是常恆不變呢?或是遷流變化呢?」如此循循善誘地讓當事者理解。


台長: cetiya
人氣(3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