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28 00:33:54| 人氣3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反攻失利的教訓( 台灣日報 2006/3/2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反攻失利的教訓(台灣日報 2006/3/27)

 正當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史丹福大學胡佛中心揭開「兩蔣日記」計畫於月底公諸於世之際,台灣軍方在去年底付梓之《塵封的作戰計畫》,這本訪談17位將領的反攻大陸計畫始末,也同步被媒體摘要披露於世,相形之下,益發令人感到蔣家後人擅將「兩蔣日記」蒐藏到海外,使得國民黨撤守台灣後之進退失據窘境,僅能由國防部基層人員瞎子摸象似各自口述,完全無法從領導階層之發號施令者的日記一窺全貌!厥為國民黨及蔣家後人對台灣歷史最大不敬。

 回顧45年前的這段塵封往事,其中最大因素之兩岸核武競賽中,我方雖自1961年4月13日在清大設立核子反應器、中科院也秘密研發;但終究不敵毛澤東揚言「不要褲子要核子」之窮兵黷武政策,中國在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試爆成功(第2次則於1965年5月14日),使得秧歌王朝也躋身為核彈俱樂部,對於台灣或互簽協防條約的美國而言,堪稱已然產生嚇阻作用矣!

此期間,雖然中國及其主子蘇聯因為路線問題撕破臉,北京當局甚且於1965年11月10日由「解放日報」總編輯姚文元發表「評﹃海瑞罷官﹄」而發動文革序幕,按理是處於內憂外患狀態,正是國軍反攻大陸千載難逢時機;但因中共對美叫囂「打核戰」!遂使台灣「國光計畫」停擺。

 撇開核戰因素,蔣介石自1962年5月為加強整備而開征「國防臨時特別捐」,並在1964年11月19日發起「毋忘在莒」運動;但因1965年8月6日在東山島海域被擊沈「章江」「劍門」兩艘特遣艦隊。不旋踵又在同年11月13日折損「永昌」艦,儼然暴露海軍明顯處於劣勢,對於運載國軍順利搶灘反攻大陸的士氣打擊甚大,蔣介石與其初掌國防部長的蔣經國,心裏有數而將「國光計畫」束之高閣,轉而戮力隔海分治。

 因此,國民黨籍的立委,理應記取當年兩蔣困死台灣的前車之鑑,通過潛艦軍購預算,俾免歷史重演。


台長: 蔡漢勳
人氣(3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