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7 08:55:03| 人氣8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念對 不懂股票也會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觀念對 不懂股票也會賺

‧郭際勝 2009/05/11 00:02 
股票是一種很奇怪的投資工具,影響輸贏的因素千奇百怪,但最重要的還是觀念要正確… 


股票投資在台灣已經是全民運動,每個人都有他的一套投資理論及方法,能不能賺就各憑本事了。就有權有勢的人來說,內線最容易也最有效,賺錢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外資法人全是「練家子」,十八般武藝樣樣通,當然也要賺。散戶更不用說了,從恩主公廟燒香到易經八卦,管他黑白好壞,先試用了再說,輸贏可能不大,不過手續費及各項花費不少,肯定對國家經濟做了重大貢獻。有貢獻應該就有回饋才是,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麼回事,貢獻越多的通常輸的越慘。部份散戶可能是體內有抗體,腦筋也動得快,自然的演化出一些特殊求生本領,一竅不通竟然也能在詐騙橫行的股市生存,我看到的有下面兩種。

1.反向投資 不懂也賺


以前我上班公司的老闆娘,年輕時扎實的打拼賺錢,退休後閒著沒事,股票就變成她的最愛。老闆娘可不是一般的散戶,自有一套獲勝的本領,下面就是她私底下告訴我的投資絕學。


*農曆年前大家都要現金,這時股票價格常會超跌,年前買通常可買到低價,如果年後大漲就先賣出獲利,漲不多就改長期投資領股利,有機會再賣出。


*漲多的股票不買,以免被高檔套牢。耐心等待跌深的股票,尤其是除完權大幅貼權的股票,如果量已經縮到不能再縮,就是進場的時機。


*選股只選資產不錯的股票,要常留意公司的業績情況,一般如果業績變差就考慮出脫,持續成長則多留一段時間,有大成長的好股票就留下來領股利,等配股後有填權再來賣,通常獲利都不錯。


*通常手上會有十來支股票,其中有幾支是長期操作,一直持續的觀察,對買的股票越熟悉就越容易賺,股市大好時將漲多的賣出,然後等低價時再補回。


老闆娘的投資看起來沒什麼章法,但如果仔細的分析,她的做法完全符合買股票獲勝的標準原則–買價值、看成長、反向操作,簡單的買賣原則及技巧,也避開了散戶消息面及技術面的弱勢,會成為一個贏家絕非偶然。我那時對股票是一知半解,也沒閒錢當火山孝子,看著她賺了大把的鈔票,不過這些絕學肯定對我後來的獲利有幫助,因為即使到現在,農曆年前我還是會有買股票的衝動。


2. 買進賣出 專家先行


我的「另一半」是電腦程式設計師,學這行的人數學應該都不錯,因為很多程式的判斷式都是以數學為原則。每次聽到我口若懸河的「唬哢」投資績效,「另一半」就有點不高興,拿起計算機就把我從沒上班損失的薪水,一直加到把錢拿去放高利貸可能的獲利,算到最後績效總是負數,真悲哀,看起來我好像確實欠她不少。


講到投資股票,「另一半」是完全沒興趣,聽到股票就嚷著說無聊,我每天拼命寫的文章,她看過的沒超過一半。不過可能是我天天唸股票經的關係,股票的基本觀念算是被她學通了,加上女人有懷胎10月的耐性,她只使用一招就把我打敗,這一招就是-買進賣出,專家先行,意思就是只買我被套牢的股票,再怎麼輸也輸得比我少,賣的時候比我晚賣,通常賣價會比我好。


股票市場變化詭譎,沒人能看得準,這次金融風暴,擁有上千投資專家的雷曼兄弟最先倒,可見專家未必一定是贏家。專家每天接觸市場,當然很容易受到影響,股價一跌就以為便宜,常被套免不了,一漲就怕回檔,時常都會太早賣,躲在專家後面偷襲,獲勝的機會確實比較大。上次大洋塑膠獲利,我買的股票獲利是三成多一點,「另一半」買的大洋獲利是4倍,看起來她的一招比我的十八般武藝都好用。


股票是一種很奇怪的投資工具,影響輸贏的因素千奇百怪,但最重要的還是觀念要正確,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不懂也照樣會賺,而且賺得比懂的多。我寫了不少股票投資文章,內容看不到圖表、線形,也沒有大盤指數、個股,更看不到外匯、石油、總體經濟,幾乎全是觀念、理論,因為我認為散戶會不會賺,基本觀念最重要,如果還能掌握到一些輸贏的關鍵,要贏就不是難事。


你正在學如何投資股票嗎?資料看不懂沒關係,但基本觀念一定要正確。

 

投資者是買企業,不是買股票
‧城國斌 2008/11/11 
所謂投資,是投資者透過股票,去持有企業一部分的未來。因此,投資的焦點,應該永遠是放在企業身上。 

除了歐巴馬,近期最受矚目的人,當屬巴菲特。除了巴菲特也支持歐巴馬這一點之外,最主要原因,是巴菲特在美國自次貸危機以降的金融風暴中,不畏險阻、頻頻出手的動作,在悲觀的市場氣氛下,實屬「異常」。

因為,根據統計,目前美國股市的10年滾動報酬率(10-Yr rolling return,這是指某一時點投資後,持有一定期間的年化報酬率),已降至不到1%。此一水準,甚至較1970年代,發生石油危機的1.5%水準,還要再低上一截。Cash is king,現金為王的心態,瀰漫人心,當是其來有自。


也因此,如此低迷的氣氛,巴菲特高達數百億元以上的投資額,自然引來許多不同的看法與評論。這些討論中,相當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的關注焦點,是放在這些近期的投資案,目前已經為巴菲帶來多少的財富增加(或者減損)。


■「或許先知換個新水晶球了?」


在巴菲特對高盛、奇異公司的投資案公佈後,許多人以「買高盛三天,狂賺10億美元」視之,大呼神準、出手就賺。而後,由於市場擔憂金融風暴尚未解除、美國經濟恐有衰退之虞,上述兩家企業股價下跌,許多人也熱心地開始計算巴菲特在此一投資案中,虧損了多少錢。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艾文斯(PETER EAVIS)更不留情,在其專欄中,直接了當寫道,在市場氣氛急劇轉壞的當下,「也許被譽為『奧馬哈先知』(Oracle of Omaha)的巴菲特,也沒看懂市場究竟會變得有多糟。」細數巴菲特過往的判斷錯誤的投資及交易案,以及股價可能持續下滑,此時出手,可能無端消耗資本、徒然使資金的運用效率轉差。文章的結尾,艾文斯再補上一句:「或許是這位先知換個新水晶球的時候了。」


在這裡,我們先不探討這些投資案究竟如何,而試著把焦點放在上述論點中,隱而未揭的「股票的交易思維」:短期交易,購入後股價起漲、落袋為安。以這樣的標準,來看待巴菲特的投資案,自然會出現嚴重的誤解,甚至,一無所解。


這是「股票」交易與投資於「企業」的差異,也是「交易者心態」與「事業主精神」的區別。若要拿兩者相提並論,好比拿著溫度計,去量血壓,不會有任何結果。


■「事業導向」的長期投資心態


巴菲特在其股東信中,曾經提出「事業主精神」的投資原則。他提出這項主張的用意,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彰顯其長期投資的「初心」,二是期待其投資公司波克夏的股東們,也能把波克夏當成自己擁有的公司,長期持有,一同伴隨企業成長。


巴菲特提到,每當決定為波克夏買進股票時,無論是決定是完全收購、或是在市場上購買部分股份,所秉持的原則都一樣:整個過程,就像是要買下一家公司,重視的是企業業務的未來發展、公司經營者的品德與能力,及交易價格的合理性。


此一風格,即是抱持著「事業導向」(business-orienrted)的長期投資心態,而不是市場導向(market-oriented)的短線策略:若隨著市場的短期股價波動(所謂的短期波動,是指幾個月間,甚至1、2年內),而搖擺不定,很容易陷入追高、殺低的不良循環。


■巴菲特承受的壓力,不少於任何人


很多人可能認為,「巴菲特財力如此雄厚,自然有充分餘裕,可以秉持事業主精神進行投資」,事實上,巴菲特在進行上述投資策略時,所承受的壓力,絕不亞於任何人。


原因在於,波克夏的持股價格變化,必須認列損益。因而股價波動,當然會使得波克夏公布的財報,出現「不好看的數字」,身為波克夏董事長的巴菲特,自然必須承受相當壓力。很多人面對此一情況,往往會選擇在股價波動中,進行小幅的停利或停損。然而,巴菲特仍然願意堅持「以短期盈餘上的大幅波動,來換取波克夏長期淨值的增長」,從而造就投資事業的版圖。


因為,對於長期的投資者而言,所謂投資,是透過股票的形式,以合理的價格,去持有企業一部分的未來,焦點是在企業的未來,而非股價在短期間的起伏。回過頭來,再看看前述「狂賺10億元」、「該換水晶球」的說法,當可發現其中巨大的思維差異。


報表 輸家到贏家的關鍵
‧郭際勝 2008/09/15 
投資獲勝的方法,看起來有很多種,實際上各家理論都是大同小異,只要你能熟悉基本的原理,就可隨心所欲的變化… 


「條條大路通羅馬」,投資獲勝的方法,看起來有很多種,實際上各家理論都是大同小異,只要你能熟悉基本的原理,就可隨心所欲的變化。所謂的基本原理,可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心理觀念,例如反向投資、長期持股、掌握優勢;另一個是技術理論,例如財務報表、線形趨勢、籌碼變化。這些原理有的簡單,有的可能困難,以我一個散戶過來人來看,能不能由常敗的輸家跨越到穩定的贏家,其實只有一個關鍵–你要會看基本的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主要有三種–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就我來說,我只看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我認為這兩種表已經可以看出公司的好壞。至於現金流量表,我不買投機股,也不玩短線,基本上是不需要管他現金流量的問題。下面我就把我看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的心得告訴大家。


資產負債表 = 價值投資


買股票沒這麼複雜,跟買菜買雞完全一樣,價格合不合理,當然要看值不值得,如果買到便宜價,將來一定有機會高價轉賣。資產負債表代表的其實就是價值投資,一家公司價值是多少,有沒有高估或低估,這個表就可以挖到結果。就一家正常經營的公司來說,有可能低估的有土地、轉投資、無形資產,有可能高估的則有應收帳款、機器設備、轉投資、無形資產,其它的部份比較單純,不容易有差異,所以我們只要針對這幾項多了解,資產負債表就算是通了。


損益表 = 成長投資


損益表更簡單,差不多就像是一般小店的流水帳。大部份公司銷售的產品變化不大,所以可以由過去的銷售資料,推算出未來的情況,如果看出有大幅成長的機會,當然就值得投資。股票買到後不是結束,賣出前還要做很多評估判斷,是不是該攤平,要不要認賠,最後該不該獲利,這些都跟損益表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所以熟悉損益表就代表你看得到公司未來是成長還是衰退,也可以準確的預測股價漲跌。看懂損益表是投資股票的基本功夫,是輸家還是贏家有時就看它,大家一定要會看。


兩個表融會貫通 = 反向投資


反向投資不是一漲就反,也不是跌停板就反,要反向也要有依據,它的依據就是要把報表融會貫通。以董監選舉行情來說,有沒有行情要看公司的價值,要知道價值就要看資產負債表。價值又跟股價有關,股價低,價值就會顯現,業績及獲利差的時候,股價才會低,所以有沒有行情又跟損益表有關。其他的漲跌行情,也需要兩者一起來看,才看得出端倪,雖然有時未必是直接的關係,但仔細把報表看清楚,對你的持股信心及獲利高低,絕對有正面的助益。


我曾經上鄭弘儀的新聞挖挖哇節目,鄭先生問我:「玩股票要怎麼做功課」,我回答:「觀念正確多看報表,不困難的」,鄭先生笑著說:「你們這些贏的人都說要看報表,那有這麼簡單」。他說的是事實,在我跟鄭先生剛玩股票的年代,看報表確實有點困難度,但以現在資訊發達的條件來看,了解閱讀財務報表已經不是困難的事,網路上財報資料都清楚的公布,有疑問也可隨時用yahoo或google查詢,只要你肯多花點時間,基本的知識一定可以學通。


我完全是在沒人教也沒人問的情況下學會看報表,這個條件跟大部份散戶的學習條件差不多,以前讀書時我最討厭會計及數學,這兩科都是補考過關,可見我的基礎比大部份的散戶還糟,所以我可以學會閱讀報表,就表示你一定也不會有問題。會看財務報表很重要,你是輸家還是贏家可能全看它,要不要花功夫學習,就由你自己決定啦!


可以跌深搶反彈了嗎?

‧李雪雯 2008/11/20 
儘管大約有四分之三的跌深電子股,根本是法人及散戶「錯殺」之下的標的,未來就算投資人是閉著眼睛買進,被套牢而賠錢的機率恐怕並不高,但是專家仍建議投資人在選股時,應該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筆者曾在「《為何我沒錢202》底部出現前,你可以做些什麼」一文中曾經提到,台股的底部還未獲得正式確認。之後,筆者出門採訪時,不論是熟朋友還是新朋友,幾乎都在問:「跌深的電子股可以買了嗎」?

看來,對電子股「忠心耿耿」的投資人還真是不少。只不過,面對眾多的癡心投資人,股價頻頻破底的電子股,真的能以像樣的股價,讓他們重拾信心或刮目相看嗎?根據綜合採訪所獲得的答案,恐怕是好壞參半。


首先,在成交量未放大之前,還是有可能破大盤前低(4110點)。事實上,要想讓指數大漲,一定得要金融與電子齊漲,而在目前日平均只有400億元左右的成交量來看,上述目標想要達成,恐怕也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其次,千萬不要做「摸底」的動作,以為股價腰斬一半就是底部,底部未出現之前,都只能「搶反彈」而非「長期投資」。就以鴻海為例吧,當初股價由200多元破100元時,很多人都認為是個千載難逢的進場底部(因為過去跌破100元的機率不多),紛紛進場搶進。結果,股價非旦沒有上漲,反而在短短一個月內,一路不停地跌到56元附近,也就套牢了一缸子的投資人。


儘管很多人對「50元附近的鴻海股價到底是不是底部」爭論頗多,也沒有人敢打包票底部離此不遠。不過,由於這個價位剛好是這一波的起漲點,說它是可以搶反彈的「底」,恐怕也距事實不遠矣。


第三,反彈應採取「追高殺低」的策略。如果投資人無法確認現在就是底部,而是一個中期反彈,那麼,最適合採取的投資策略應該是「追高殺低」,反倒不是一般熟悉的「低買高賣」。


一般來說,只要是強勢股(一定要價漲且有量出來的才叫「強勢股」),通常一漲就是三、四支漲停板。投資人運氣好的話,還可能有五成的漲幅。假設股價不漲反跌,而且還跌破5日或10日線,就可以認定它只是假的強勢股,而應該毫不考慮地殺出。至於一般投資人所熟知的「低買高賣」,則必須等到價量齊揚時才能為之。


第四,搶反彈也是有條件的。如果將投資的策略主軸,定位在「搶反彈」上,那麼,這一波跌的最深、最慘的,電子股族群是其中要角之一。因為多數電子股的股價不僅「腰斬」,股價只是波段高點兩、三成的股票也比比皆是。


儘管大約有四分之三的跌深電子股,根本是法人及散戶「錯殺」之下的標的,未來就算投資人是閉著眼睛買進,被套牢而賠錢的機率恐怕並不高,但是專家仍建議投資人在選股時,應該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1.因為大盤仍有可能急殺,投資應該以「現股」操作,最忌「借錢買股票」。


2.避開以下四「高」的股票—法人持股比率高的大型股(很可能漲不動)、負債比高(最好不超過二倍)、大股東質押比率高,以及融資水位處於波段高檔(從這一波起漲點開始計算)。


3.投資人也要嚴設5%的停損點(股價下跌超過5%,就應該毫不留戀地殺出)。


4.相較於與美國連動較深的電子股來說,與中國大陸連動的族群反彈的空間比較大些。


最後,投資範圍可以放寬廣一點,不一定要「單戀電子股」。目前投資的主軸在「內需」,所以,與其玩電子股,其他與公共工程有關(因有政府大量資金挹注)、比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醫藥、醫療,以及因為「消費券」而受惠的通路、觀光餐飲、服飾百貨等產業,可能前景會比電子股更有想像題材。


亂世帶給投資人的機會
凱式觀點
‧Kerrier Tsai 2008/09/15 
何時進場不是重點,如何進場才是重點。 


不含除息的部分,台股指數從去年底近萬點跌到近六千點,從高點砍了近四成的幅度,砍到所有散戶都驚慌失措,加上景氣不佳,指數不知何時觸底。

「20 / 80 法則」,當 80% 的人慘套、悲觀的時候,容我提一個歷史供各位參考 -- 東南亞金融風暴。


你相信世界末日到了嗎?


如果不相信世界會垮台,如果相信「太陽明天依舊爬上來」,如果知道東南亞金融風暴與其後市場發展……。相信現在的你應該處於「見獵心喜」的狀態,因為遍地黃金,到處有便宜可撿。


便宜之後,有沒有更便宜?當然有可能,而且非常有可能。那…又如何?


如果你不是從最高點開始買,而是跌了三~五成後才開始買,再跌只是愈買愈便宜,好得很!(註1)


當你知道一個市場指數可以從 1000 點最低點(例) 翻揚一倍,甚至二倍時,有必要在意從 1500 點開始定額定期往下買嗎?把時間與資金筆數拉長(註2),自然投資成本會往 1000 點逼近。當景氣循環,市場指數又從低點往上漲時,剩下的只有賺大賺小的問題。賠錢?沒有這種問題!


講得這麼簡單,有可能嗎?


回頭看看台股指數的變化,時間多一點的去研究各種市場的歷史走勢。只要世界不垮台,歷史循環屢試不爽 -- 中國人歷史悠久,看看各個朝代的興替,你覺得市場是否也如此?^^


真的會發生嗎?


投資就是會冒風險,當最壞的考量都能承受的時候,剩下的只有 guts 的問題。有 guts,成功了就是你的。沒 guts,成功了也跟你無關。哪個成功的人不是趁勢而起?是吧!


每次的亂世都是華倫.巴菲特在撿便宜的時候(ex. 911 事件、凱翠納風災、次貸風暴、…),亂世帶給投資人什麼機會,值得各位細細思量(註3)。


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註1:這裡只談市場指數,不談個股。理由詳見「投資實務abc--003.投資像爬山,你在海拔幾公尺?_20080312」。


註2:各市場循環有其歷史週期可供參考,切入前請先做評估,以免用三~五年的資金配置套用在十~廿年週期的市場,那就真的有得"套"了。


註3:如需完整策略規劃,可參考「散戶投資策略篇」。


買進 買壞比買好機會要大
郭大俠論壇

‧郭際勝 2008/10/13 
買股票不難,打個電話或到號子填單就可以買。如果說你不知道買那支,菜市場的歐巴桑也可以問到明牌… 


買股票不難,打個電話或到號子填單就可以買。如果說你不知道買那支,菜市場的歐巴桑也可以問到明牌。很多人也會聽第四台老師的建議-抓趨勢、看線形,號子的營業員也會提供幾支熱門股讓你選。不過大部份的散戶還是喜歡自己DIY,憑自己的本領殺進殺出,樂趣應該是無窮,輸贏就難說了。股市裡主力大戶全是牛鬼蛇神,散戶想賺確實有點難度,股票到底要怎麼買?買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事?我把我的經驗告訴大家。

買進的時機


股票的漲跌牽涉到很多的因素,獲利改變通常是主因,籌碼資金也很重要,加上選舉行情、價值題材、金融行情、天災人禍,要找到適合投資的黃道吉日,說實在的也不多,但不管市場有多糟,機會總是有,如果單純就買進的那一刻考量,我通常會注意下面這些情況:


*融資快斷頭開始分批向下買


上面說的融資快斷頭,是指市場上有斷頭的氣氛,但尚未開始斷頭。這時開始分批買進,雖然有可能遇到全面斷頭股價下跌的風險,但股價已經離低檔不遠,下一波反彈就應該會翻身。萬一真斷頭而且你買的股票融資很高,也可以多看幾天,等有大量買盤把斷頭籌碼吃掉,這時再跟進把平均成本降低,要翻身就更容易了。


*反向思考,買壞比買好機會要大


股票要上漲,當然是因為情況變好才會漲,照理應該是看到好再買進。問題是散戶消息面總是落於人後,再加上業績或獲利的改變是慢慢顯現,等情況明朗才想買,股價早就漲到你買不下手的價格,即使狠下心搶進,獲利空間還是有限,高檔被套的風險也大。買股票最重要的就是要買在低檔,輸不會輸多,但賺的空間無限,所以我會特別注意有壞消息出現的公司,如果只是暫時性的影響或股票跌到不合理的情況,這時再去買來做中長期投資,獲利都不錯。我投資股票從沒大輸過,買壞不買好,應該是重要原因。


*成交量萎縮,股價通常是低價


「物以稀為貴」,股票會不會漲,跟成交量當然有關係。外面老師都是叫散戶去買熱門股,進出方便也不用擔心套牢,只是缺少了稀有性,單純的你丟我撿,不容易長時間撐住股價,所以大部份的熱門股結局都是下跌收場。我都是在成交量長期萎縮平穩的時候進場,這時候沒人會來炒作,也不會有人為的干擾,股價自然落在合理或超跌的狀態。買到後靜待題材發酵或業績改變,時間到自會吸引狂熱份子進場炒作,股價及成交量會同步慢慢上升,最後飆漲後爆量,就可以賣股票了。


雖然已經練了一身的本領,買股票還是有風險,沒買到時是期待又怕受傷害,一買到就變成全身不自在,如果股價還往下跌,那更是搥胸頓足擔心上當受騙。其實所有的懷疑、擔心、期待、失望都是正常現象,只要你有花時間研究並用正確的方法處理,獲利並不會困難。


做功課是練基礎,下單買進才是投資股票的開始。股票不是買到就結束,就好像一場戰役一樣,宣戰後面還有小戰、大戰、決戰,不單是比作戰技術,同時還要比後勤支援。所以買到只是開始,下一步是不懈怠的監視觀察,把成本盡量降低,視情況增加或減少持股,等到時機成熟,賺到的人當然是非你莫屬了。


你開始買進了嗎?恭喜了,你的煩惱正式開始了。


*最後麻煩大家一件事,買股票是投資,但對大部份的散戶來說也是一種娛樂,輕鬆愉快的買賣,就是快樂投資的開始。所以請大家下單買股票盡量不要東改西改,也不要在開盤或收盤時搶進搶出,對自己及營業員的健康都是傷害,拜託大家了。

 

郭大俠論壇 等待 就像是在釣魚
‧郭際勝 2008/11/24 
大海有點像股市,董監大戶是鯨魚、鯊魚,主力大戶是鮪魚、旗魚、鬼頭刀,至於散戶,當然就是花飛、鯖魚等小魚了… 
 
釣魚是我的興趣,股票漲跌太凶的時候,我就會選擇拿魚竿去運動。講是釣魚,可能是我志不在魚,所以通常都是在餵魚,偶而會釣到幾隻皮包骨的小傢伙,不是長了滿身的尖刺,就是皮膚噴出跟強力膠一樣的黏液,想放生都不容易,最後帶回家的總是一地海沙。釣魚不容易呀!海邊就是一層層的流刺網,流刺網的外面是拖網魚船,有的魚船還會放電,外海還有層層疊疊的定置網,我的魚餌被團團包圍在裡面,別說魚了,我看蝦子想鑽進來都有困難。

大海有點像股市,董監大戶是鯨魚、鯊魚,主力大戶是鮪魚、旗魚、鬼頭刀,至於散戶,當然就是花飛、鯖魚等小魚了。小魚肯定會被吃,但有些小魚慢慢的進化出一身本領,我常遇到的有兩種:一種是河豚,不但是一身的刺及毒,牙齒還咬得斷鋼絲,釣到牠連魚?都得放棄。另一種叫黏稠仔(金錢仔),身上全是強力膠般的黏液,骨多肉少又貪吃,看到就可怕。這兩種魚一出現,魚船全自動休息,掠食性大魚不知去向。對其他小魚們倒是有好處,可以得到暫時的安全。我看河豚、黏稠仔也是散戶的一種,就像是理財會客室裡練得一身本領的散戶一樣,這種散戶如果越多,其他的散戶就越安全。散戶投資一定要先做功課保護自己,才不會輕易的被大戶吃掉,萬一有人硬是要一口把我們吞下,我們一身的本領也不是白練,毒不死也要讓他抱著肚子痛三天。


等待


以股票日線來看,股價給人的感覺總是起起落落,但如果以週線或月線來看,股價大部份時間則是在低檔盤旋,等能量累積夠了,就開始加快腳步上升,臨界點一到,最後的上升就像火山一樣爆發。爆發後就是快速冷卻,然後再慢慢降溫,最後又回到長期的低檔盤旋。所以買股票要贏,除了要買到低價之外,等不等得到股價火山爆發,是另外一個重要的關鍵。買到低價不難,股票大部份時間都在低價,能抵擋誘惑等到高價可不容易,日本股神是川銀藏先生都說難,我提供我的觀察給大家參考:


耐心的等待洗盤


上漲一開始都是穩定上升,主力通常會突然小幅壓回,然後再穩定上升吃貨。這時情況不明,耐心等待是你唯一能做的事,別指望高出低進賺差價,以散戶的條件來看,根本沒什麼機會。洗盤有時會很長,也可能有幾次,暴量漲停就是洗盤的結束。


機會來臨不要慌


洗盤完後就是快速上升,有時也會暴漲暴跌,後勢如何要看臨場情況。如果沒什麼消息,表示還有漲的空間,如果有人已經在到處大吹大擂,股價要漲就不容易,可以多少賣些股票以防突然反轉。


最後的出手要快


最後的上漲都是又急又快,暴大量就要加速賣。要特別留意資券的變化,通常融資太多會導致多殺多,未來反轉時股價加速下跌而且跌過頭。而融券太多有可能會有軋空行情,股價會在高檔盤旋一段時間。


每次釣魚總會遇到幾個釣魚瘋子,這些人一動也不動的坐在岩石的最前面,注視著在海上晃動的浮標,有時會看見他們搏魚的精彩鏡頭,釣到魚對他們來說應該不是難事。我不喜歡去岩石上搏命,浮標五分鐘不動我也等不下去,伸懶腰東張西望想換地方,大魚看到我全嚇跑光,能釣到真是見了鬼。想釣大魚除了要了解魚的習性及弱點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等牠上?,等不到是零分,等到就是100分。投資股票也是一樣,做功課選好股是基礎,能等到高價才是真本領,能不能等到高價,靠的是信心及耐心,信心及耐心的來源是靠正確的觀念、知識及技術,所以投資獲利沒有第二種方法,只有努力做功課的人才等得到。 0
 0

 

郭大俠論壇 資券 東非大草原的一天
‧郭際勝 2008/10/20 
股票市場就像是東非大草原,掠食動物是董監大戶,腐食動物是外資投信及主力,散戶當然就是草食動物了… 


(本文純屬虛構且略帶煽動及血腥,婦女同胞及18歲以下青少年不宜觀賞)

清晨


草原上霧氣很重,幾隻剛吃飽的獅子舔著血淋淋的嘴,慢慢的走向矮樹叢,地上散落著野牛屍骸,兀鷹、鬣狗、狐狸爭奪剩下的腐食。驚慌一整夜的草食動物總算是安定下來,三三兩兩的吃著草,這裡是東非的馬賽馬拉大草原。


股票市場就像是東非大草原,掠食動物是董監大戶,腐食動物是外資投信及主力,散戶當然就是草食動物了。草原上動物們利用牠們進化出來的優勢,才得以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下生存。股票市場也是一樣,散戶要生存就要練出適合自己的一套本領,否則在每天無止盡的殺戮中,你就可能是下一個利齒下的亡魂。


中午


獵豹看著遠方的羚羊群,牠已經三天沒吃任何食物,肚子裡只有一缸子的酸水。都怪四天前吃了頓大餐,吃太飽的結果就是跑不快,今天一定要想辦法弄點吃的東西。終於看到一隻小羚羊,獵豹偷偷的由草叢中前進,一出長草就全力衝刺。小羊發覺時已經來不及反應,短暫的追逐後就被獵豹絆倒,腳斷頸折再也爬不起來,獵豹看著小羊的屍體想著:「這隻肥,今天可以大吃一頓了」。


融資融券是信用交易,意思是有信用的人才能玩,以前要辦融資戶可困難了,現在券商競爭激烈,沒信用的人也想辦法讓你合格,害死不少散戶新手。融資融券風險高,散戶新手千萬別隨便嘗試,等經驗技術足夠,也有一些獲利時,才可以用賺的錢來擴充信用,金額也不能太多,以免遭到意外的損失。獵豹吃飽伸了伸懶腰想著:「新進場的小羚羊真鮮,明天弄隻給愛人同志享用」。


傍晚


牛群、羊群四散在草原上,反芻著今天吃的食物。睡了一整天的獅子們由樹叢中走出來,老母獅分配著今天的工作,大公獅瞇著眼繼續睡,任由妻妾們去張羅吃食,吃飽奶的小獅子追逐著大公獅晃動的尾巴玩撲殺技巧。「睡個覺都不安穩,這幾個小渾蛋,咻、咻、咻,滾開啦」大公獅一肚子氣無奈的想著。


日X證券某貴賓室煙霧迷漫,幾個業務跟金主在安排明天要軋的現金及票子,大老闆正打電話跟公司派協商圍獵計畫,四周圍坐著幾個精幹的殺手,仔細的將老闆的指示記錄下來。旁邊餐桌上幾個濃妝艷抹的美媚在玩大老二,其中一個正打電話通知家人明天要買那支股票。大老闆打完電話喝了口人頭馬,轉身對著打電話的小姐吼著:「妳最好別亂買,輸了不要跟上次一樣要我賠」。


深夜


暗夜裡四處都是野牛的蹄聲,幾隻母獅已經圍住一隻老公牛,地上有一灘血,一隻母獅瘸著腿脫離戰場。老公牛鼻孔噴著氣,牛角指向任何一隻想接近的母獅,似乎不把獅群放在眼裡。黑暗裡大公獅突然?空躍出,由牛背進行突襲,兩隻前肢搭在牛背上,對著牛尾頂端的脊椎就是一口。老公牛感覺全身突遭電擊,四肢不再聽使喚,狂吼一聲後跌坐在地上。母獅們迅速一擁而上,齜牙裂嘴爭奪自己的一份,大公獅一嘴血疲憊的躺在地上,遠處的地平線已出現曙光,草原又要開始新的一天。


股市聞人三宅邱前幾天才笑嘻嘻的說沒事,不過民進公司的股價只撐了三天,數不清的籌碼由各號子排山倒海殺出。一星期前公司層峰才信誓旦旦說接到紐巴自來水公司的大訂單,沒想到一轉眼就推得乾乾淨淨,難到層峰說的紐巴北線專案是個大烏龍?三宅邱一肚子懷疑但還是指示手下金祭酒、吳失財二將從新加坡搬十億來加碼護盤,希望在最後過戶日前逼融券戶回補,可惜技倆已經被郭大俠論壇的散戶識破,金、吳二將又私吞匯款潛逃,質押的股票也被丙種及金主偷賣。看著下跌的股價,三宅邱知道被層峰出賣,背脊感覺一陣刺痛,四肢無力的跌坐在椅上,「我會負所有的責任」三宅邱目光無神喃喃自語的說著。


層峰啃著牛排一嘴血紅,聆聽手下報告三宅邱闖的禍,「東、西、南、北線專案都是我的家務事,我的部份都有去北一女門口換發票,錢也都匯到瑞士,伊不但沒發票,錢也匯到不知去向,實在太過份」,層峰說完後放下刀叉,接著就把紅酒杯狠狠的砸向牆壁。牆壁上掛的是幅油畫,畫的是一隻跳進泥淖的馬。


*中場休息一星期


連續做功課八週,大家辛苦了。我有些私事要處理,下週(10/25-11/1)文章暫停一次。後面的八篇文章更精彩有趣,有西遊記裡的神仙鬥法,臺灣海峽的大魚吃小魚,加上高空偵查機要做現場飛行表演,精采刺激的情節保證讓大家不會打瞌睡,有興趣做功課的網友一定要準時來欣賞。


選舉 環泥爭奪戰

‧郭際勝 2008/12/01 
股票市場裡散戶是弱勢,唯有董監選舉時的環境及條件,對散戶來說是絕對有利… 


台灣的水泥業曾經風光一時,十幾年前股價可都是高高在上鐵板一塊,主要原因是水泥廠及礦區投資金額大,進入門檻高,加上運輸費用貴進口量不多,讓這個行業形成半保護狀態,獲利及股價當然都表現不錯。後來情況有點改變,台灣基礎建設已經由全面發展改變為穩定投資,房地產景氣也由高峰跌到谷底,水泥也由供不應求變成生產過剩,最後只有龍頭台泥、亞泥熬過上一波不景氣,繼續以生產優勢取得大部份的市場,其他各廠情況就越來越艱辛,環球水泥也是其中之一。

環泥的條件


老公司多少都有一些土地資產,水泥公司土地尤其多,價值當然有看頭,幾年前我曾經在水泥業最淒慘的時候仔細研究他們,最後我以一股8塊買了不少台泥,那次的獲利還不錯。那時沒選上環泥,主因是他的水泥本業被台泥、亞泥擠壓,前景一片暗淡,股權及董監大部份由台南幫掌控,不太容易有選舉行情,加上土地資產也做過重估,按理條件是不足以吸引市場人士。雖然看起來沒什麼機會,不過以它的實際價值來看,對一些特定人士來說,還是有擋不住的吸引力,大股東侯博義就是其中之一。


兄弟鬩牆


環泥原有13席董事與5席監察人,由台南幫及侯雨利家族均分。侯家老大侯博義雖然持股較多,但只能當個沒權的董事,當然不符合權力分配原則。市場派偷襲環泥有困難,主因是買不到足夠的股票,但如果有內部人士倒戈,情況就截然不同,環泥還是有不錯的投資價值。由於雙方各有所需,合作應該是一拍即合,環泥爭奪戰就在無聲無息的情況下展開。


由股價週線來觀察,有心人士應該是在改選前一年(2007年 7月)左右就開始慢慢的增加持股,這時公司派尚未察覺危險。2008年2月,市場派持股已到一定數量,開始明目張膽的全面買進。公司派發現有異,應該立即展開股權調查,同時試圖與市場派接觸協商,根據新聞的報導,公司派開出禮讓副董事長給侯博義及二席董事,不過市場派要董事長及總經理,雙方一言不合開始全面作戰。


全面開戰


首先進行的是銀彈攻勢,雙方調錢搶進股票,目的是要在最後過戶日前(4/13)買到足夠的股票,環泥的股價迅速漲一倍衝到25元的高價。花大錢買股票是搶經營權最笨的一種方法,通常雙方只會作態意思一下,買到能買的數量即罷手,價格太高也只得放棄。由於市場派已經準備多時,持股雖然沒超過五成,但應該是比公司派要多。公司派感覺情況不妙,就採取蒐購委託書抗戰,雙方是劍拔弩張,就等股東會時一翻兩瞪眼。

6月13日改選,公司派應該是心理有鬼,擔心經營權不保,故採取奇襲策略,趁市場派尚未集結時突然宣佈到場人數過半開會,並以臨時動議將投票方式改為「全額連記法」,一口氣將董監席次幾乎全拿。市場派看得目瞪口呆氣到口吐白沫,雖然明知有人搞鬼,但選舉已經結束,沒辦法只好查封票櫃告上法院。


最後的結局
易時再戰 管他公司死活


告上法院看起來是要戰到底,市場派頭洗了一半,可能會加碼把持股增加到超過50%,雖然成本不低,不過贏了就可以拿公司資源解套,未必會吃虧。公司派則會進行焦土作戰,想辦法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下一場戰役肯定很激烈,但不管誰輸誰贏,環泥這支股票到時差不多是個空殼子了,至少十年都不值得散戶投資。


握手言和 股票套給散戶


玉石俱焚對雙方都不利,笨蛋才會去拼命,最好的辦法就是握手言和,然後把股票套給散戶,大部份的選舉糾紛都是和平解決。所以告上法院也可能只是煙霧彈,目的是便於拉高股價,吸引投機份子進場然後軋空出貨。雙方檯面下握手言和,檯面上就極盡所能的表演,只要能把股票高價套給散戶,放把火把公司燒了也可以。


股票市場裡散戶是弱勢,唯有董監選舉時的環境及條件,對散戶來說是絕對有利。


打蛇要打七吋,董監選舉就是主力大戶的七寸,股東會前二個月的最後過戶日,就是散戶賣完股票慶祝勝利的日子,好好做功課,選一支超跌有價值的好股票,下次打到蛇的散戶就會是你。

 

郭大俠論壇 目標 賺一倍賠三成
‧郭際勝 2008/09/29 
股票市場有很多賺錢理論,有人主張短線操作,線形一轉彎就殺進殺出;有人主張長期投資… 


股票市場有很多賺錢理論,有人主張短線操作,線形一轉彎就殺進殺出;有人主張長期投資,管他天災還是人禍,股票是打死不賣。到底那一種方法正確?說實在的也沒個標準,原因是投資的條件變化無窮,每一種方法都可能有效,也可能無效,會不會獲勝?能不能賺得夠多?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我比較傾向長期投資,主張穩當的領股利,但也不是把股票放到天長地久的那一種投資人,如果有人來亂炒我買的股票,賺到受不了我也會賣。什麼情況下該賣?股價多高會受不了?買股票前你心理就應該有個底,我的底是 - 「賺一倍賠三成」,意思就是我的獲利目標是賺一倍,但賠最多只會賠三成。


業績變化會漲一倍


最有可能漲一倍的機會是業績變化,像是接到大訂單或景氣由谷底翻揚,股價都會迅速反映。只是散戶在消息面是弱勢,很難掌握業績的變化,當知道有大成長時,股價應該已經漲了一段,這時再進場,再漲一倍的空間就有點困難,所以如果想靠業績變化賺一倍,我們必須冒一點風險,選擇情況還混沌不明時就先卡位。我通常會在公司業績及獲利穩定一段時間後才進場,通常距上一波景氣至少要三、五年,買到後慢慢等待它下一次的景氣,如果看到業績或獲利有成長,我會想盡辦法把股票抱緊,因為你只有一次賣的機會,根據我的經驗,等久一點會賺比較多。


題材發酵會漲一倍


炒作題材就是想像空間,有想像空間,股價才容易漲。最容易看到是土地資產,董監事選舉也是重要題材,轉投資增值也算是個題材。所有的炒作題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你都看得到,但會不會發酵很難掌握,所以買到後要有點耐心等。題材越多機會當然越大,所以我會選擇買題材多的公司,股價一有風吹草動,就要評估是不是題材要發酵,如果發酵的消息公佈或上報,股票就差不多可以賣了。


準備跌三成


有人喜歡買熱門股,有人主張搶反彈,投顧老師也天天在第四台宣揚極短線理論,散戶別說跌三成,我看跌一成就急著要停損。其實以散戶買股票的條件來看,一買就跌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一跌就停損,那會有賺錢的空間,所以停損不是防止損失的唯一方式,而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我通常會選擇有價值或業績支撐的好股票,而且也只選擇在低檔承接,但不管再怎麼小心,天災人禍總是免不了,所以我總是會做好萬全的準備,我的底線就是準備跌三成。


所謂的跌三成,不是指買第一張股票的三成,而是平均成本的三成。股價會不會跌破三成,實在很難預料,但我們可以採取攤平的方式降低成本,避免股價跌破成本的三成;攤平當然有風險,不過我都是在低價買有價值的好股票,風險其實並不大。


「賺一倍賠三成」是我看股票值不值得買的依據,雖然只是個參考數字,但這是多年經驗累積給我的建議,實際使用的結果也令人滿意;「賺一倍」的達成率很高,有的股票甚至於上漲了幾倍,如果能放久一點,賺幾倍都不難。「賠三成」倒是非常難,有時股價會下跌超過三成,但因為我已經是在低檔承接,跌過頭的股價反彈更快,下跌超過三成的時間都不長,股價很快就回到安全範圍。


說了這麼多,總要有個數據資料,讓大家相信上面說的不是胡扯,我提供我的輸贏資料給大家參考。在我獲利比較多的股票中,有三支在五成左右,二支賺八成,二支超過一倍。至於最後認賠且「賠超過三成」的股票,到現在為止,一次也沒發生過。

台長: 期指贏家
人氣(8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期股操盤 |
此分類下一篇:理財十個觀念
此分類上一篇:四十二浪圖(一張圖讓你看懂波浪理論,內有口訣心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