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3-02 04:00:00| 人氣2,1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政治家或政客,如何看待「利益」?】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政治家或政客,如何看待「利益」?】
    
任何環保或文資與開發案的爭議,本質上都是「利益之爭」。
 
開發派必然是出於經濟利益考量。然而,環保或文資的捍衛者,並非完全不管利益的純理想主義者,而是考慮到「更長遠廣大的利益」。
   
在這類爭議中,主政者九成以上會屬於開發派;而社會上的知識份子九成以上會成為捍衛者。人類先天的思維模式注定了這一結構。
   
知識份子為何大部份都是環保或文資的捍衛者?根本原因在於二點:
   
第一、這類開發案的直接受益者,通常是財團企業與特定某群體,並且都是以增進整體社會的公共利益為訴求。基本上不太可能會直接對知識份子本人產生利益。即使有,以知識份子的風骨,也未必願意遭收買。
 
第二、知識份子關心的利益通常是「長時間、大範圍」的公共利益,而不是「短視」的有形經濟利益。知識份子關心的利益因為太廣大,難以量化成有形數字,因此容易遭到忽視。但知識份子能夠比一般社會大眾或政治人物更敏銳察覺到這樣的廣大公共利益,並提出論述,引導主政者及社會大眾「發現」這樣的廣大利益。
   
然而,主政者中,也有不少人是出身自知識份子。但為何當了政治人物後,不管有無知識,主政者通常都會變成開發派?
 
主要原因有二:
    
1.主政者有「政治利益」的考量。
   
最常見的情況是,主政者需要「有形可見的績效」,來證明自己主政下,替人民帶來重大進步。以利於往後的政治生涯,以及支持者評價。
   
其中,當然有些主政者較清廉,也有些較貪腐。後者自然屬於開發派。而前者雖不親自撈取利益,卻也容易受到各種外部政治勢力及內部意見驅使,而成為開發派。
   
  
2.主政者有沉重的政治責任壓力,稱為「政治風險」。
  
這一點較少人提及。主政者通常希望標榜自己是大公無私,沒有偏見,尊重專業意見判斷。然而,受限於政治結構,主政者所能接觸到的專家學者,大多數是「喜歡親政府的」。
   
喜歡親政府,因此通常也受財團歡迎。財團喜歡巴結這些專家學者,打好關係,日後在各類評審會議上,都有「幫得上忙」的地方。
   
這類專家學者好配合,不會動不動就和政府唱反調,不會隨便就對輿論爆料,因此對主政者來說,是「受控」且安全可靠的人選。
   
通常主政者願意信任的專家學者不多。除非有親信推薦,否則主政者通常也不敢任用完全不認識的人。出於「政治風險」的考量,主政者能挑的人不多。這就是為何政府部門的各種評審委員,好像總是某些人在擔任,換來換去都是熟面孔的主因。
  
由於主政者做出的任何決策,都可能會面臨正反兩極化的意見批評。所以,主政者必須盡量做到「不落人話柄」。
   
若主政者決定挺開發,則面臨的批評通常只來自公民團體與知識份子。除非這些人能夠影響大規模的輿論報導,否則對主政者或財團,都不會有多少壓力。
  
反之,若主政者挺環保或文資,則受到的批評通常是來自財團、民代、與受益群體。這些人的人數雖然通常不多,但能動用的金錢、人脈、黑白道勢力,卻相當大。雖然輿論通常不挺開發派,但開發派卻經常有足夠的政治實力,能對主政者產生強烈的心理壓力。
     
例如,因知道該開發案是同黨同派系的支持者所標下的工程,屬於自己人,不好意思刁難對方,也不敢擋人財路。否則朋友變成敵人,往後自己想推的政策就容易出現阻礙。對方甚至可能結盟反對黨來打擊「不識時務」的主政者。或者在主政者卸任後、失勢時,給予落井下石。
  
類似這樣的「政治風險」,使主政者下意識不敢得罪開發派。
  
   
這類環保與文資議題的典型案例,大部份會長這樣:
   
一開始,主政者收到某企業的申請,希望在某處開發。此消息被公民團體知道後,擔心破壞環保或文資,而發起搶救運動。
  
基層公務員委託的專家學者,作出有條件贊成開發的決議,而民代與其他政府官員也頻頻關切此案,這些關切讓主政者感受到此案的敏感性。
  
這段期間,輿論雖有報導,且傾向於支持捍衛者立場,但未引起公眾關注。主政者若想要支持開發派,往往可利用此階段,快速批准,甚至強渡關山。
  
然而,若主政者內心其實不太挺開發案,就可能在這個階段採取拖延戰術,利用冗長的行政程序,拉長時間,等待情勢變化,再做決定。
   
在等待期間,公民團體與知識份子能否努力說服大眾,吸引公眾關切及媒體大篇幅報導,將成為能否擋下開發案的關鍵變因。
  
如果捍衛者的輿論造勢策略成功,則在輿論高度關切下,開發派通常會不會獲得輿論支持,且民意主流通常都會反對開發案。此時,主政者便容易找到理由,向開發派陳述自己背負的民意壓力,而使開發案光明正大遭否決。
  
結論:
  
明白上述的人性思維困境後。就會知道,在絕大多數議題中,真正值得支持的,其實都是「廣大無形利益」,而非「短視有形利益」。
   
政客與政治家之根本差異,就看重視的是小利益或大利益!
   
2921-02-25 FB
 
後記:
  
捍衛環境與文化資產,其實就是在捍衛利益。一種更長遠、廣大、無形的利益。
 
而主政者能否覺察到這種利益,決定了其格局高下。

台長: 天光
人氣(2,15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經公益 |
此分類上一篇:【假如開放公務員組工會,會怎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