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6-11 21:32:24| 人氣1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經有感_改善家庭關係只需要這一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雖然要理性處事,
但情緒感受的經驗,
卻是讓我們能理解他人的寶物。

接納自己的每一個特質,
就有能力接納他人。

總結

「看見」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是生命美好的基本功。

「看見」:覺察的能力。
「覺察」:發覺並觀察。發覺情緒的波動,並從觀察情緒中「明」白波動的原因。

----

心經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人的身口意背後的動機或原因,全都明明白白;而心念的變化是沒有一定的(觀心無常),認識自己和他人的功課也是沒有止盡的。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能明白心的變化,不被影響,依「道」處事,心就自由。也就能印證、脫離生死輪迴。既然真的有輪迴,那就沒有真正的生與死。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沒有因為心太苦而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
甚至因為觀察到苦的根源是「我想得到」,
不再強求「得到」,苦自然不會有,也就不需要傷腦筋解決苦。

「以無所得故......心無罣礙,遠離顛倒夢想......」
我們以為是得到的,往往有著失去的一面,
我們以為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埋下更多問題的種子。因為我們的思維始終跳脫不出這世界多數人的思維。

真相不是因為多數人相信,它就是真相。要用心去印證。如同「無所得」在一般的經驗裡,我們感受到的是極大的失去和損失,心有不甘;直到不斷堅持用「放下所得」,印證心不在得失間無法平靜,才能大悟、看見真相真理。

所謂的「道」,不是我們從經驗認知的道理,而是宗教裡所共同教導的「戒」--都在說明「不要貪瞋癡慢疑」和「不要情緒化處事」。

「揭諦揭諦」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道」需要人去不斷從觀察自己和別人中領悟。而這需要不怕與別人思想不同的自信力。信,來自印證(行深:做了才能真正明白)。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454613117/posts/pfbid0fM81F88B7wjt4BeTnHUoG8RvP9nePyLZG3i8Eo6QnsfegJY1hg56Lq1W8vvAm5fQl/?app=fbl

改善家庭關係只需要這一招

台長: So
人氣(1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心靈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心經_認識自己_度一切苦厄
此分類上一篇:跳出自己5_發現貪_選擇困難症再見!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